聆聽愛的聲音—愛心公益活動策劃書更多大學生活動策劃書,請參考:172校園活動網:www.172xiaoyuan.com一.活動主題
聆聽愛的聲音
二.活動意義
班級以「引科學發展潮,炫激情團日旅」大主題為背景,開展一次主題為「聆聽愛的聲音」的愛心公益活動。活動擬以全方位調動班內同學志願服務的積極性,並讓更多同學積極參與到愛心活動當中。以義賣捐助為主要目的,通過義賣所得資金購買物品到廣州芳村聾兒語訓中心慰問聾啞兒童,送關懷和溫暖。本次活動具有很強的公益性,同時對培養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也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活動目的
通過班內同學捐贈二手物品、校園愛心義賣、「愛心送溫暖」聾兒探訪等一系列活動,最大限度地動員班裡同學參與到愛心活動中。通過校園愛心義賣這個活動平台,一方面為我們接下來的「愛心送溫暖」籌集資金;另一方面,也能以此為契機,向在校大學生宣傳愛心服務的意義,以鼓勵更多人參與到社會愛心活動當中。而對於本班而言,此次活動旨在進一步增強班的團結凝聚力,提高同學「以人為本」、服務社會的意識。
四.活動定位
本次活動的定位既非簡單的義賣活動,也非簡單的宣傳公益活動,而是以此為中介平台讓本校學生了解本地聾啞殘障兒童的情況,觸發人們的同情心,宣揚愛心服務精神,並且把義賣的成果投入到之後的聾啞兒童探訪中,是一個系列性的志願活動。本次活動把了解現狀、宣揚精神、愛心服務結合起來,全力貫徹我們「 聆聽愛的聲音」的活動主題和宗旨。
五.活動背景
1. 活動時間
2008年11月13號上午11時至晚上6時
2. 活動地點
廣外南校區三飯前面空地(即隧道口)
3. 活動人員
經貿學院國貿065班團支部
4. 活動指導老師
傅薇
六.活動內容
1. 活動前期(11.7-11.12)
(1)聯系廣州芳村聾兒語訓中心,由2-4位同學先到該中心了解相關情況(包括:該中心聾兒總數,每年所收聾兒數,營運資金是否充足,營運過程的困難等),拍下活動宣傳所需照片,為活動當天的情況介紹和志願精神宣傳以及後期的「愛心送溫暖」做好准備。
(2)在班的范圍內鼓勵同學捐出各種舊書籍文具、生活用品以及其他可供義賣的物品。
(3)根據在班內收集所得二手物品的數量,進購一定數量的文具用品、飾品等用於補充義賣物品數量不足。
(4)相關宣傳海報和宣傳小卡片的製作,以及相關物資、場地的申請。
2. 活動核心——義賣活動(11.3)
(1)以海報形式展示前期准備好的聾兒語訓中心相關情況以及宣傳標語,在現場派發宣傳小卡片以之宣傳和吸引同學到我們的攤位,向他們講述語訓中心聾啞兒童的情況,宣揚大眾愛心服務活動的重要性,介紹我們的活動性質、特色和目的,並動之以情訴之以理地讓他們買我們的義賣物品。
(2)在學生購買物色義賣物品的同時,讓他們用便條貼寫上他們的感想,並貼於宣傳板上。
3. 活動後期(11.14-11.20)
(1)總結義賣活動所得,將義賣所得收入用於購買「愛心送溫暖」聾兒探訪活動所需的物品。
(2)11月16號組織班級代表8~10名同學到該聾兒語訓中心進行探訪活動,給孤兒們贈送物品,與之聊天並進行相關的互動活動。
(3)撰寫活動總結以及整理相關活動記錄。七.活動經費預算
A2宣傳海報:10元*2張
宣傳小卡片:0.1元*200張
便條貼:4元*2本
卡紙:0.8元*5張
油性筆:15元*1盒
粗透明膠:5元*1卷
雙面膠:2元*4卷
文具、小飾品進貨預算:250元
交通費:150元
其他費用:40元
共計:520元
八.活動控制
1.若遇上下雨天導致活動無法進行,可推遲為次日或者周六舉行;並預先准備借好太陽傘,以防活動進行過程中突降大雨。
2.為增加當天參與活動的學生人流量,選擇在三飯與隧道口之間的空地上進行,並且活動時間集中在中午11時~1時及傍晚16時~18時兩個時間段。
3.與新貨商家談妥,確定所需貨源可剩退缺補,以減少承擔新貨成本的風險。
4.若由於種種原因,導致義賣收益不佳,會考慮鼓勵本班同學積極參與購買,以保證有較為充足的資金進行下一步的聾兒探訪活動。
B. 校園公益活動策劃書 主題 關愛民工子弟(小學六年級)
目標學校:北京市朝陽區安民小學支教目標:總目標:營造和諧充滿愛心的校園運動和學習氛圍。具體目標: 讓小學生體驗學習、運動的快樂,從而培養小學生熱愛運動的良好習慣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通過情景交融的教學方式讓小學生體會不一樣的學習過程,並讓他們意識到學習效率的重要性和主動學習對學習的幫助!鍛煉隊員團隊協作能力,在交流中共同進步,升華自我,在傳遞愛心的同時,更深入地理解認識運動、公益以及教育的內涵。通過校園宣傳活動,倡導更多大學生關注公益、認識公益、參與公益;核心支教思想:互動,愛心,快樂,積極,健康;支教計劃亮點闡述:1、多樣化的課程設計:(1)古詩詞:課內與課外結合,知識與常識互補,寓教於樂,師生互動,增進交流,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以歌曲的形式增進教學的趣味性,主動接受的觀念貫穿教學始末;(2)文藝:手語表達音樂,傳遞人文關懷,畫筆描述夢想,放飛運動激情;(3)運動:專業知識淺顯表述,團結精神寓於運動,牽手運動體會關愛。(4)游戲:活躍氣氛,知識考核,鍛煉身體,交流感情。2、廣泛的參與群體:(1)支教老師:除團隊的4名成員外,還有學校公益服務隊、摯友社和其他有愛心、有支教經驗的志願者組成的支教團隊。(2)小學生:支教課程在多個班級展開,日常的課程學習在安民學校五、六年級展開,元旦大聯歡和精靈沖關在全校范圍內展開,活動設計讓盡可能多的孩子們參與進來。(3)指導老師:指導老師指導我們和學校進行溝通和交流,並對我們的支教方案進行多次的指導和修改。(4)宣傳媒介:充分發揮校園媒體的力量,利用學校電子屏、廣播等宣傳。(5)充分發動身邊的「名人」,邀請他們參與進來。 13歲大學生廖葳,農大09級新生——13歲的神童大學生,13歲的廖葳走進大學校門必然有他自己的過人之處,讓孩子們和自己的「同齡人」交流,可以給他們更多的啟示。 世界小姐張梓林,農大老師的女兒,和農大以及公益事業有不解之緣,(目前正在聯系),通過世界小姐的參與,充分利用「明星效應」引起更多人對於民工子弟學校、公益事業的關注。3、專業的教學方法: (1)團隊成員中有一名體育籃球特長生,以正確、規范的動作,簡單、有趣的方法給孩子們講授籃球運動的方法,讓孩子們專業地玩、在游戲中學習。 (2)語文、音樂、繪畫等的教學都有專門的志願者負責,以志願者的專長來授課,保證課程的專業性和實施的教學效果。(3)我們製作了統一的教學材料發放給孩子們,在每次的課程之前,支教志願者都編寫本次課程的講義,提前做好准備,並根據實際情況適時調整。 支教內容簡介:1、 古詩文:滿江紅寫懷(岳飛)、水調歌頭(蘇軾)、石灰吟(於謙)2、 每次活動結束前半小時至一小時的作業輔導與交流3、體育(籃球基礎知識及真人示範與互動)4、音樂(歌曲:站起來 ;手語: 感恩的心 隱形的翅膀 )5、畫畫(我的籃球夢)6、精靈英語7、活動游戲(穿插課程之間,活躍課堂氣氛) 8、「籃」精靈沖關(以游戲沖關的形式對前期活動效果進行檢測)各科目支教方案概述一、古詩:1在介紹古詩之前先通過故事和圖片介紹故事發生的背景,幫助小學生更深刻的理解古詩的內涵。2在解釋故事之前先讓小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畫畫,將自己所想畫出來,並進行講述,目的在於給與小學生自己理解的空間,培養他們自我學習的能力。3帶領小學生將詩歌編成歌曲進行背誦,要求歌曲樂律要符合古詩所要表達的感情,目的:(1)檢查小學生對古詩內涵的理解;(2)讓孩子意識到文化和藝術的相容性。4寫屬於我自己的詩:鼓勵小學生寫屬於自己的詩,老師做導,並將這些小詩整理保存。5每節課有半小時至一小時的作業輔導。讓小學生及時將所學的知識進行鞏固。二、英語:1、由於准備的內容是籃球明星喬丹的名言,所以在上課之前簡單的對喬丹進行介紹,特別是他在比賽時的一些趣事,讓小學生對接下來的學習充滿興趣。2、藉助簡單有趣的順口溜幫助小學生記憶一些簡單的日常用語,順口溜既順口又好玩,再加上動作表演,能很好地幫助學生分清語法知識,因此也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3、 利用趣味故事進行教學 :小學生對鮮艷的插圖、卡通的道具及教師的講述會表現出濃厚的興趣,而故事的重復也在不知不覺中強化了學生的語法結構和語感,使他們的視聽能力得到訓練提高。隨著精彩的故事,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溫馨友好的氛圍中培養了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了運用語言的能力。 4、 在適當的語境中運用:在上課前我們根據所學的語法知識內容,精心設計話題,以便使學生在交際活動中盡可能多的運用已經學習過的語法知識。如教師可指著正在跑步的學生說:He is running .通過這種有趣的互動,學生情緒會異常興奮,注意力也很集中,看的仔細,聽的也比較認真。三、體育1本課以《體育課程標准》學習領域水平發展目標為依據,本課教材主要是使學生了解籃球運動起源與發展,初步懂得籃球比賽的規則,並能看懂比賽,激發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興趣,促進學生更多地關注籃球運動,自覺參與籃球運動;2課程教學流程:「烘托氣氛,激發興趣」——「直觀學習,了解起源」——「學練結合,提高效益」——「復習鞏固,培養興趣」等四個步驟來反映教者為完成本課的教學設計意圖。四、音樂1、手語教授「感恩的心」,並加入人文情感與公益教育;2、學習歌唱「站起來」體味運動歌曲的激情與活力;3、手語嘗試教授「隱形的翅膀」,教育小學生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五、活動 以活躍氣氛為目的穿插於各學科教學課堂之間,注意培養小學生活動能力、團隊合作意識、競爭意識、創新意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