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家幫忙提供幾種百元以內喝了不上頭的白酒
當提及白酒類上市公司的時候,評論家總是說,……當然,白酒產業前景還是看淡。白酒產業已經景氣了幾千年,財經評論家一句話就把它看淡了。看淡不是不可以,看淡需要理由。
白酒浪費糧食。這肯定是沒有錯,但觀念卻是老黃歷。今天糧食已經不再是一種稀缺資源,政府正在為糧倉里堆積如山的糧食犯愁。如果不夠,可以向西方進口,正好平衡貿易,糧食產能過剩是全球性的問題。
白酒不利於健康。任何食品和一個不恰當的數量聯系起來,都不會有利於身心健康,無論是白酒,或者是其他。人們減少飲用的數量,這意味著人們對價格的敏感性也相應降低。如果人們選擇較為昂貴的產品,那麼企業只要銷售更少的數量,就可以獲得一樣多的利潤,也可能是更多的利潤。
某種意義上白酒不是一種嗜好,白酒是中國飲食的一環。或者中國人都不再吃飯,或者中國人都改吃西餐,這也不行,西餐里也有白酒。事實上,隨著生活的改善,中國人可以保留在飲食上相對奢侈的傳統偏好,相應白酒的地位也可能被強化。
紅酒會是一種替代嗎?飲食習慣的養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飲用紅酒可能會再一次成為潮流,隨後,一部分人發現真的喜歡,於是將紅酒作為生活的一部分,另一些人則仍然是偶爾飲用。如果「你」對紅酒的牌號、價格,或者是儲存方式依然是模糊的,那麼有什麼理由擔憂白酒的前景呢?
必須要注意到白酒是一個非常有趣的產業,從資本市場的角度理解就是如此。實際上存在較高的進入壁壘,人們有很強的品牌敏感性以及偏好;現金流十分強勁;毛利率則是驚人的;企業競爭力不大容易消失,產業可能有創新,但傳統的技術仍然會受到歡迎。概括地說,這是一個頗具本土優勢的產業。
政府對這類企業在諸如廣告之類的領域作了限制。我們說,企業減少了競爭性支出,企業從此有了更多獲利的潛力。當然這屬於樂觀的看法,事實上企業不難找到替代的辦法,繞過政策的限制,繼續在宣傳上維系強勢。
腦白金作了針對性的廣告,她希望人們改變互贈白酒的習慣,相應也填補了電視台白酒廣告收入減少後的空白。如果說她是成功的,那麼正說明了市場潛力。白酒類產品不難改變市場形象,或者是一種葯酒,葯酒不是什麼新產品。如果說她不那麼成功,那麼正說明了習慣力量很強大。
白酒產業前景看淡?我們正在錯過什麼。或者我們甚至於還要求,白酒企業作出調整,將資金投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領域。如果企業缺乏資金的吸納能力,本來我們可以視其為一個現金流的來源。讓我們倒一杯白酒……事實上,味道可能是好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