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黑海番鴨的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❷ 黑番鴨多久能長成
正常番鴨一般都是90-100天可以出欄
❸ 白和黑番鴨那種肉質好賣
番鴨又叫瘤頭鴨、洋鴨、麝鴨,學名Cairna moschata,與一般家鴨同種不同屬。番鴨主產於古田、福州市郊和龍海等地,分布於福清、莆田、晉江、長泰、龍岩、大田、浦城等市縣。閩北主產區在古田縣一帶,飼養黑色番鴨,公鴨運銷本省閩東、閩北各地,作生產「半番」之用。它的配種能力強,受精率高,所產「半番」體型大,長膘快。每逢新春繁殖季節,各地皆到古田選購公番鴨。古田縣湖濱、大橋、鶴塘、杉洋等公社飼養量較大。在大橋公社調查122戶,共養626隻,每戶平均飼養5.2隻。閩南主產區在福州以南沿海的莆田、晉江、龍溪等三個地區十餘個市、縣,以及福州地區。龍溪地區和廈門市郊的番鴨為黑白雜花,其餘地方皆為白色多惠安、泉州、南安的番鴨頂部有一撮黑毛,全身為白色。福州市郊的白番體型較大。
番鴨原產於中、南美洲熱帶地區,我省飼養歷史悠久。據1763年編纂的古港《泉州府志》記載:「番鴨狀似鴨而大似鵝,自抱其蛋而生,種自洋舶來。」又據1729年《福建通志》中「閩產錄異」雲:「極大而紅鼻者為番鴨,雌雄配方抱卵,須留一卵壓巢母鴨方陸續再下,卵盡自咬項下筆為藏以伏之,一月出雛。伏而五日內聞礱磨之聲則卵孚矣。[半番]小於番鴨,[萊鴨]小於半番,皆不能抱卵,……」另外,在主產區古田、莆田、閩侯等縣的縣志,也都有記載。
番鴨素被群眾視為補壯身體的珍品。福建番鴨經長期馴化,以及「選早、選大、選快」等留種措施,早已成為適應福建省生態環境的良種肉用鴨。
(三)品種的特徵與特性
1、體型外貌番鴨體型與家鴨不同,體型前尖後窄,呈長橢圓形,頭大,頸短,嘴甲短而狹,嘴、爪發達;胸部寬闊豐滿,尾部瘦長,不似家鴨有肥大的臀部。嘴的基部和眼圈周圍有紅色或黑色的肉瘤,雄者展延較寬。翼羽矯健,長及尾部,尾羽長,向上微微翹起。番鴨羽毛顏色為白色、黑色和黑白花色三種,少數呈銀灰色。羽色不同,體刑外貌亦有一些差別。
白番鴨的羽毛為白色,嘴甲粉紅色,頭部肉瘤鮮紅肥厚,呈鏈狀排列,虹彩淺灰色,腳橙黃。若頭頂有一攝黑毛的,嘴甲、腳則帶有黑點。
黑番鴨的羽毛為黑色,帶有墨綠色光澤;僅主翼羽或復翼羽中,常有少數的白羽;肉瘤顏色黑里透紅,且較單薄;嘴角色紅,有黑斑;虹彩淺黃色,腳多黑色。
黑白花番鴨的羽毛黑白不等。常見的有背羽毛為黑色,頸下、翅羽和腹部帶有數量不一的白色羽毛;還有全身黑色,間有白羽。嘴甲多為紅色帶有黑斑點,腳呈暗黃色。
據不同毛色的61隻公番鴨和200隻母番鴨體重、體尺測定;不同毛色的公番鴨體重無顯著差異,平均為3.04公斤(3.01~3.05公斤);不同毛色的母番鴨體重差異顯著,以白色者體得最大(平均1.90公斤),黑色者次之(平均1.80公斤),黑白花的最小(平均1.72公斤),三者平均為1.87公斤。成年公番鴨體得約為母番鴨大一倍。公母番鴨的體斜長分別為29.23厘米、24.04厘米;龍骨長為19.07厘米、15.36厘米;胸深為9.81厘米、8.28厘米;胸寬為11.79厘米、9.57厘米。
2、生長發育在同樣飼養管理條件下,公母鴨生長速度相差很大。雛出殼後,飼養至10日齡,從體型、體重的大小即可區分出公與母。平均體重的絕對增長最大值是在70日齡之後。70日齡後公鴨體重增長大大超過母鴨。160日齡時,公鴨比母鴨約重1.10公斤。
在飼料中含有粗蛋白16~18%、代謝能2400~2600千卡/公斤的營養水平下測定,初生重為47.60克的雛鴨,公、母的體重1月齡時分別為0.79公斤、0.78公斤,2月齡進分別為1.74公斤、1.51公斤,3月齡時分別為2.59公斤、1.80公斤,4月齡分別為2.93公斤、1.90公斤,5月齡時分別為3.25公斤、2.10公斤。5月齡之後增重速度逐漸下降。
3、繁殖性能平均開產日齡為172.88天,見蛋日齡為153天,開產後第一個產蛋周期最長,連產蛋數為35-40枚。以後每個產蛋周期連產蛋數可穩定在13~15枚;年產蛋100~110枚,最高個體可達160枚。有抱性。據110個番鴨蛋測定,平均蛋重71.50克,蛋形橢圓,蛋形指數為1.39,蛋殼為玉白色。
產區群從在每年1~5月份孵化種蛋,按出殼時間先後,將雛鴨分為「頭番」(2~3份出殼的雛苗)、「二番」(3~4月份的鴨苗)和「尾番」(5~6月份的鴨苗)。群從多選頭、二番發育良好、生長快的鴨子留作種用。由於它們的生長階段,正是蚯蚓以及魚蝦等不生動物繁殖旺盛時期,動物性飼料豐富,氣候溫和,它們不僅生長快,而且母鴨當年就能產蛋。頭、二番公鴨在秋季達性成熟,也可及時配種,不作種用的,多在白露時節災食。但用來繁殖半番鴨的種公鴨,多選尾番鴨。毛番鴨飼養到春節前後性成熟,即可與普通母鴨配種,生產半番鴨。群從主要是利用母番鴨或母雞的抱性天然孵化種蛋。常採用雞鴨交替孵化,以維持母鴨、母雞體力上的消耗。孵化率一般在80~85之間,使用人工孵化,孵化率為70%,孵化期35天。
生長發育良好的公雛飼養至4月齡後,即發出「絲絲」叫聲,表示性將成熟,並有追啄母鴨的性行為。至5~6月齡性成熟,即可配種。在春季,公母比例為1:7~8時,受精率為90~95%配種季節過後,種公鴨體力衰弱,配種能力差,一般當年即行為淘汰,次年再選留新種公鴨。
4、肥育性能關於填肥時間,群從有「三月大,四月肥」的說法。即養至4月齡體重達2.5~3公斤手,開始填肥。飼料多用米糠和煮熟甘薯各半,用米湯或稀粥調勻,搓成圓條狀的「劑子」。逐只填飼。填飼量由150克逐漸增加至400~450克,填飼量是否合適,多以在下一次填食前用手摸食道膨大部,無積食為標准。經填飼2~3周,體重達3.5~4公斤,即可宰食。
據福建農學院1983年番鴨肥肝試驗。3月齡番鴨,用玉米粒料填飼2周,平均肝重299.64克,個體肝重最高達337.40克;填肥3周,平均肝重352.77克,最高491.80克。填肥2周和3周,在肝重增加的同時,體重分別增加1.44公斤(增重率為51.61%)、1.66公斤(增重率為68.90%),全凈膛屠宰率分別為70.58%、67.41%。公鴨肝重和體得的增長都高於母鴨。填肥2周和3周,瘦肉(胸、腿肌)占屠體比率公別24.96%、23.66%,而北京鴨分別為16.20%、14.80%。
填肥2周和3周,每產1公斤肥肝耗玉米分別為30.05公斤和32公斤,每增加1公斤活重的玉米消耗量分別為4.80公斤和5.84公斤。
5、雜交利用公番鴨與當地母鴨交配和生產半番鴨是產區人民的傳統習慣。古田鴨農技術好,春季種蛋受精率可達80%以上。半番鴨雜種優勢率達25.41%。在粗放飼養條件下,3月齡體重可達2.05公斤。據夏門大學生物測定,三元雜交的「番北金」鴨10~60日齡相對生長率為76.10%,半番鴨為67.88%;「番北金」鴨可比半番鴨提早10~15天上市,節省飼料10%
(四)評價與展望
番鴨是很有前途的肉用、肝用禽種之一。它具有體型大、生長迅速、耐粗飼、易肥育、肉質鮮美、產肝性能好等優點。但在當前農村低飼養水平的條件下,體型偏小,生長嫌慢,產蛋也偏少。根據試驗資料剖析,番鴨選育提高的潛力很大。今後應在品種質量方面深入探討,進一步選育提高,在飼養上提出一套完善管理方案。
❹ 大種黑番鴨養殖技術。大種黑番鴨同白番相比較哪個更好養
番鴨養殖技術
番鴨又名瘤頭鴨、洋鴨,公鴨在繁殖季節散發出麝香氣味,所以也叫麝香鴨。番鴨原產於南美和中美洲地區,是著名的肉用鴨。我國飼養番鴨已有200多年歷史,
廣東、廣西、福建、台灣、江蘇、浙江、安徽、河南等地都有大量飼養。番鴨生長快、體重大,瘦肉率高,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具有野禽風味,是烤全鴨的高檔
品。番鴨肥肝較大,在國際市場是暢銷貨。自古以來,人們把番鴨視為滋補珍品。養殖番鴨已經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一個好項目。番鴨的外形特徵:番鴨體型與家鴨
不同,體型前尖後窄,呈長橢圓形,頭大,頸粗且短,嘴的基部和眼圈周圍有紅色或黑色的肉皮瘤,雄鴨的肉皮瘤肥厚而且延展較寬,比雌鴨發達。番鴨頭頂部有一
排縱向長毛,受驚嚇刺激時會豎起像刷子。番鴨羽毛顏色為白色、黑色和黑白花色三種。白番鴨的羽毛為白色,嘴甲粉紅色,頭部肉瘤鮮紅肥厚。黑番鴨的羽毛為黑
色,帶有墨綠色光澤,肉瘤顏色黑里透紅。黑白花番鴨的羽毛黑白不等。嘴甲多為紅色帶有黑斑點。番鴨的生活習性:番鴨有一定的飛行能力,膽大不怕人。番鴨不
喜歡在水中長時間戲水,耐熱、耐旱,可以水養、旱養、圈養、放養。它既可在水中配種,又可在陸地交配,受精率不受影響。番鴨蹼大而肥厚,步態平穩,行動笨
拙,性情溫順。有時一腳著地,另一腳蜷縮,頭伸埋在翼下,呈「金雞獨立」狀,站立很久。番鴨食性雜、耐粗飼、抗病力強,在良好的飼養條件下很少生病。除吃
一般性飼料外,還喜歡吃青菜以及魚、蝦、蚯蚓等動物性飼料。番鴨喜歡群居,吃飽後的番鴨常成群伏卧,適合集約化、大群飼養。公番鴨性成熟後發出「噝噝」低
啞叫聲。母番鴨在繁殖期間,會發生「唧唧」輕叫聲,母鴨有的有就巢性。番鴨適應性強,一般家庭都可以飼養。但是家庭散養經濟效益不高,要想獲得較好的經濟
效益需要建場規模化養殖。今天我們為大家介紹工廠化養殖番鴨的飼養管理技術。一、場址選擇1、地理位置:選擇鴨場場址要求交通方便,場內外道路平坦,以便
運輸生產和生活物資。鴨場最好有池塘或水池。2、地勢地形:選擇場址時要求地勢相對較高而且乾燥,背風向陽,便於光照、通風和排水。3、土質:鴨場的土質
最好是沙壤土,這樣能保持舍內外乾燥,雨後能及時排除積水。應避免在粘質土地上修建鴨舍。4、水源:鴨場用水要考慮水量和水質,水源最好是地下水,水質清
潔,符合飲水衛生要求。5、電源:要保證鴨場供電正常,在經常停電的地區要自備發電機。6、鴨舍:鴨舍形式常見有單坡式、雙坡式、拱型鴨棚等。小型鴨場或
養鴨專業戶常用毛竹、舊木料和油毛氈或者石棉瓦等材料搭建而成。鴨舍的具體結構都要有圈舍、運動場、鴨灘等設施,運動場的面積為鴨舍的3~5倍。飼養番鴨
的設備不需要很多,水養、陸養、圈養、放養都能適應。二、番鴨的繁育由於番鴨自然孵化時孵化產量低,效率低,不能適應番鴨養殖業的發展需要,目前大規模的
番鴨生產都採用電孵機進行人工孵化。1、種蛋的選擇……種蛋應來自正規的番鴨育種場。種蛋必須清潔,種蛋要選擇大小合適,形狀正常的橢圓形蛋,形狀正常的
種蛋孵化率較高,孵出的雛鴨健壯、活潑、均勻度高,便於飼養管理,成活率高。蛋殼顏色代表品種特徵,番鴨的標准顏色為玉白色。番鴨蛋比一般鴨蛋大,孵化的
重量以78~85克為宜,用於孵化的種蛋應當愈新鮮愈好,一般情況下,春秋季種蛋存放不超過7天,夏季種蛋存放不超過5天,冬季不超過10天。2、上蛋一
切准備就緒後,就可以上蛋孵化了。將挑選好的種蛋大頭向上放在孵化盤里。由於種蛋保存期溫度較低,為了使上蛋後很快達到孵化機內溫度,入孵前4~6小時或
12~18 小時,將種蛋置於22~25℃的環境下預熱。孵化前期(1~15 d)孵化機內溫度控制38.5~38℃之間,中期(16~30
d)機溫控制在38~37.5℃之間,出雛期控制在37.5℃。一般每周入孵兩批,入孵時間最好在下午4~5點鍾,這樣一般可在白天大量出雛,工作方便。
孵化機內的相對濕度應保持在55%~65%,出雛時為65%~75%。孵化器內用風扇進行通風換氣,主要是為了供給番鴨胚胎發育所需的氧氣,排出二氧化氮
和熱量,並使孵化器溫度均勻。3、翻蛋翻蛋是為了種蛋受熱均勻,供給新鮮空氣,防止胚胎與殼膜粘連,促進胚胎的運動和改善胚胎血液循環,增強胚胎的生命
力。機械孵化一般每2個小時翻蛋一次,孵化的第1~16天必須翻蛋,尤其是孵化的第一星期最重要。翻蛋的角度以水平位置前伏後仰各45度,動作要求均勻平
穩,防止引起蛋黃膜、血管的破裂,使胚胎死亡。4、涼蛋涼蛋是提高番鴨種蛋孵化率的關鍵。番鴨蛋具有蛋大、殼厚、氣孔少和通透性差等特點,孵化至14天以
後,由於脂肪代謝加強,使蛋溫超過孵化機內溫度,這時應該涼蛋。用25℃~28℃的溫水噴灑番鴨種蛋,驅散余熱,促進蛋殼及蛋殼膜的收縮和擴張以及水分代
謝和氣體交換,從而增強胚胎的活力。也可以將鴨蛋從孵化機中推出涼蛋,一般每天上、下午涼蛋各一次,控制在20~60分鍾。5、照蛋在孵化過程中,為了解
胚胎發育的情況,應照蛋2~3次,入孵第十天開始照蛋,剔除一些無精蛋和死精蛋。從而提高孵化率。實踐證明:只要科學的孵化和管理,番鴨受精蛋孵化率基本
上能達到90%以上,有的能達到98%。6、出雛
番鴨的孵化期為33-35天。當聽到大部分胚胎有啄殼聲後,就開始出雛了。在出雛期間,根據
出殼情況,要及時撿出絨毛已乾的雛鴨和空蛋殼。不要經常打開機門,以免溫、濕度降低,影響正常出雛。出雛期間應該經常在地面上灑水,保證室內和機內的濕
度。每次撿出的雛鴨,放入出雛箱或專用盒中,使雛鴨充分休息,准備進入育雛舍或等候接運。出雛當日必須用「番鴨細小病毒疫苗」肌肉注射預防細小病毒。
三、雛鴨的飼養管理一般從出殼到3周齡為雛鴨,雛鴨進舍前要對鴨舍全面消毒。1.保溫
為提高成活率,雛鴨毛干後,集中飼養在育雛室,室溫保持25-30℃,並每隔1天降溫1℃,直到同外界溫度一致即可脫溫。雛鴨喜歡擠在一堆相互取暖,要及
時把孵出的喜歡扎堆的雛鴨撥開,以防壓死或悶死。冬春季節氣溫較低,群養育雛保溫多採用紅外線燈,一般每盞250W紅外線燈可保溫100~120隻雛鴨。
室溫控制標准為:第一周28℃左右,第二周25℃左右,第三周22℃左右。
2.光照 出殼雛鴨三天內需晝夜光照,以後可逐漸減少光照時間,到3周齡後完全自然光照。有鼠害地區,應整夜用15~25W電燈照明,防止老鼠為害,晴天盡量讓陽光充分照射。
3.飲水開食 剛出殼的雛鴨對脫水十分敏感,所以,雛鴨出殼後24小時內要飲水,確保飲水器內隨時有清潔的飲水,低溫天氣,飲水要用溫水。雛鴨進舍後要先休息一到兩小時,讓它們自由活動,熟悉環境,然後先飲水後開食。將雛鴨全價飼料灑到料盤上,讓其自由採食。。
4.
及時斷喙
番鴨在4-5周齡時開始換羽,番鴨習慣啄羽,容易出現啄癖,因此,要在2-3周齡時進行一次斷喙,有助於防止啄癖發生,還能減少飼料損失。斷喙採用專用斷
喙器或燒熱的手術刀、電烙鐵等。 5.衛生防疫
經常打掃衛生,保持鴨舍清潔,做好消毒工作。第一周每天用消毒液噴霧消毒一次,第二周每兩天消毒一次,第三周每三天消毒一次,以後每周消毒一次。雛鴨出殼
當日必須用「番鴨細小病毒疫苗」肌肉注射預防細小病毒。三日齡用「花肝疫苗」肌肉注射預防花肝病的發生。
四、中雛鴨飼養管理4-5周齡為中雛鴨階段。此時鴨體各組織和器官迅速生長發育,胃腸容積增大,消化能力大大增強,代謝加快,絨毛慢慢換為正羽,骨骼結構
基本發育完全,肌肉迅速生長,皮下脂肪日益積累,機體各種功能加強,適應性和抗病力增強。飼養管理上可以粗放一些,應從育雛舍搬出移至肉鴨舍,減少飼養密
度,改喂營養水平較低、粒度較大的中鴨料。中雛鴨消化能力增強,採食量大,耐粗飼,除增加每天全價飼料用量外,還應補充青草、青菜等青綠飼料。如果配製飼
料,所給飼料可以減精加粗,一般飼料配方為:玉米粉50%,豆粕14%,麩皮7%,細糠10%,豆餅14%魚粉4%、食鹽0.5%,添加劑0.5%.中雛
鴨在管理上應該分群飼養,每群100-300隻為宜,每平方米可養10-20隻。番鴨在3周齡以後應該公母分開飼養,通過雌雄鑒別將公母鴨分開飼養,不僅
使鴨群生長發育整齊,還可以促進快速育肥,縮短生長期。這一階段要經常驅趕鴨群,加強運動,促進番鴨生長發育。每周要用消毒液給鴨舍消毒。
五、青年番鴨的管理6周齡後,雛鴨進入青年鴨階段,開始逐漸達到性成熟。這個階段的番鴨,生長發育速度極快,骨骼、肌肉和器官的生長發育處於旺盛期。6周
齡後的番鴨,消化能力增強,採食量大,耐粗飼,除每天增加全價飼料用量外,還應補充青草、青菜等青綠飼料。育肥到10周齡時公番鴨體重達3.5~4kg,
母番鴨1.5~2kg,即可上市。番鴨對飼料的利用率較高,耐粗性能也較好。青年番鴨日糧配方:玉米45~70%糠、麩10%豆粕、豆餅25%芝麻粕、菜
籽粕3%魚粉3%骨粉、貝殼粉2%草粉5%食鹽0.3%添加劑0.5%.青年番鴨的飼養培育有兩個目的,一是作為優秀個體選入種鴨群,二是使其盡快達到商
品番鴨的體重,投放市場銷售。如果要育肥銷售要注意以下問題:番鴨在十周齡前增重迅速,以後增長速度開始減緩。但此時上市出肉率低,肉味不佳,通常將公母
番鴨上市屠宰的日齡延長到12周齡和11周齡。由於番鴨具有特殊的補償生長能力,我們可以採取控制飼養即節食的方法飼養,公鴨從7-8周齡、母鴨從6-7
周齡開始,按番鴨自由採食量的90%到95%喂料,減少5%的飼料,不影響生長,料肉比可提高5%-10%,不僅能提高飼料報酬,還能提高酮體品質。在此
期間,適當增加能量飼料比例,限制其運動,保持安靜、乾燥、清潔的環境,促進鴨的育肥和羽毛整潔,有利於銷售,以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當番鴨體重達到4千
克左右,皮下與腹內脂肪沉積形成時就可以屠宰或出售了。六、後備種番鴨飼養管理
9-24周齡的番鴨為後備種番鴨,種鴨是用來下蛋的,應選留體
大健壯的公母番鴨做種鴨。1、種鴨選擇
公番鴨應選擇肌肉發達,體質健壯,羽毛華麗,配種力強的,體重3-4千克。母鴨應挑選羽毛細密光亮,體形呈橢圓形的,頸、喙較短的善於覓食,抓在手上有反
抗力的母鴨適合做種鴨。2、公母比例 自然交配的番鴨公母比例按1
:7選留,公鴨的年齡應該比母鴨大1個月。公母鴨前期分群飼養,到22周齡時將公鴨放入母鴨群中,互相適應熟悉,有助於提高受精率。3、種鴨利用期
公鴨只利用1年,利用之後可作為商品鴨處理,母鴨可利用2-3年,因為母番鴨隨年齡增大,就巢性增強、產蛋力下降,第四年必須淘汰。4、種鴨舍要求
種鴨舍要求保溫性能好,地面保持乾燥,要有電燈可以補充光照,要有產蛋巢。大群飼養可將鴨舍一角圍起來,直接把稻草墊在地上就成了平地
「產蛋箱」,可供產蛋用。番鴨耐熱,所以夏季對產蛋率影響不大,而低溫對產蛋影響很大,室溫低於15攝氏度時受精力降低,因此建造種鴨舍時要重視保溫性
能。5、飼料和飼養
種鴨在21周齡之前要控制飼喂,降低營養標准,控制食量,以免母鴨體質過肥影響產蛋,公鴨不用嚴格控制。母鴨開產後,飼料營養水平要高一些,飼料中粗蛋白
質要達到16%-17%,飼料要充足,供番鴨自由採食。母鴨產蛋期飲水一定要衛生,不能喝臟水、雨水或雪水,以免產蛋量下降。6、管理
種鴨在21周齡之前要控制光照,以自然光照為主,光照影響性成熟,每天光照不超過12小時,以免種鴨早熟。光照和溫度對母鴨產蛋影響很大,一般從26周齡
開始補充光照,每周照明時間增加15分鍾,直到達到16小時後不再增加。番鴨怕臟怕冷,鴨舍內要保持清潔乾燥,墊料一般每周換一次,注意鴨舍乾燥、通風和
消毒。番鴨有定位產蛋的習慣,蛋巢不要隨便移動,產蛋初期,蛋巢內的蛋不要揀光,每天要保留一兩個「引蛋」。要創造安靜環境,母鴨產蛋時警惕性很高,陌生
人不要走近,以免產生應激影響產蛋。番鴨一般要注射三次禽流感疫苗,3周齡時一次,14周齡時一次,20周齡時再注射一次。七、做好疫病的防治。大群養殖
番鴨要注意定期接種番鴨細小病毒病、鴨瘟、禽流感等疫苗,各地要根據各地疫病流行具體情況酌情制訂免疫程序和防病措施。鴨場的獸醫人員要堅持每天巡迴鴨
舍,注意鴨舍清潔衛生和疾病防治。定期對鴨舍周圍環境用消毒液進行全方位徹底消毒。經常對鴨群進行健康檢查,對鴨病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發現烈性
傳染病的要及時採取撲滅措施。每批番鴨出售後都要封閉鴨舍進行全面消毒,將鴨舍空至兩周以上再飼養下一批鴨群。總之,番鴨的養殖必須要採取綜合性的措施,
對生產中的每一個環節都不能放鬆,只有實行科學養鴨,才能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
❺ 黑番鴨和白番鴨誰會重些
顏色不同而已
番鴨羽毛顏色為白色、黑色和黑白花色三種,少數呈銀灰色。羽色不同,體形外貌亦有一些差別。
白番鴨的羽毛為白色,嘴甲粉紅色,頭部肉瘤鮮紅肥厚,呈鏈狀排列,虹彩淺灰色,腳橙黃。若頭頂有一攝黑毛的,嘴甲、腳則帶有黑點。
黑番鴨的羽毛為黑色,帶有墨綠色光澤;僅主翼羽或復翼羽中,常有少數的白羽;肉瘤顏色黑里透紅,且較單薄;嘴角色紅,有黑斑;虹彩淺黃色,腳多黑色。
黑白花番鴨的羽毛黑白不等。常見的有背羽毛為黑色,頸下、翅羽和腹部帶有數量不一的白色羽毛;還有全身黑色,間有白羽。嘴甲多為紅色帶有黑斑點,腳呈暗黃色。
❻ 番鴨營養價值
番鴨能補虛勞、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補血行水、養胃生津、止咳自驚、消螺螄積、清熱健脾和虛弱浮腫。
番鴨是優良的肉用鴨,肉質好、脂肪少,瘦肉多,多吃番鴨也不用擔心肥胖的問題。番鴨的蛋白質含量豐富,可食部分鴨肉中的蛋白質含量約16%-25%,比畜肉含量高得多。鴨肉蛋白質主要是肌漿蛋白和肌凝蛋白。
另一部分是間質蛋白,其中含有溶於水的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此外還有少量的明膠,其餘為非蛋白氮。肉食含氮浸出物越多,味道越鮮美。鴨肉中含氮浸出物比畜肉多,所以鴨肉味美。
番鴨肉是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比較多的肉類。100克可食鴨肉中含有B族水溶性維生素約10毫克,其中6-8毫克是尼克酸,其次是核黃素和硫胺素;含維生素E90-400微克。尼克酸作為人體內兩種重要輔酶的成分,在細胞呼吸中起作用。
番鴨肉低脂肪,營養價值很高,可食部分鴨肉中的蛋白質含量約16%-25%,比畜肉含量高得多。鴨肉蛋白質主要是肌漿蛋白和肌凝蛋白。另一部分是間質蛋白,其中含有溶於水的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此外還有少量的明膠,其餘為非蛋白氮。肉食含氮浸出物越多,味道越鮮美。
番鴨肉是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比較多的肉類。100克可食鴨肉中含有B族水溶性維生素約10毫克,其中6-8毫克是尼克酸,其次是核黃素和硫胺素;含維生素E90-400微克。尼克酸作為人體內兩種重要輔酶的成分,在細胞呼吸中起作用。
❼ 養殖中,黑色番鴨跟白色番鴨的區別
1、羽毛顏色不同
白色番鴨的羽毛顏色是白色的;
2、嘴巴顏色不同
白色番鴨的嘴甲粉紅色,帶有黑點;
黑色番鴨的嘴甲為紅色,有黑斑。
3、腳的顏色不同
白色番鴨的腳是橙黃色,帶有黑點;
黑色番鴨的腳多為黑色。
(7)黑番鴨宣傳擴展閱讀:
番鴨體型與家鴨不同,體型前尖後窄,呈長橢圓形,頭大,頸短,嘴甲短而狹,嘴、爪發達;胸部寬闊豐滿,尾部瘦長,不似家鴨有肥大的臀部。嘴的基部和眼圈周圍有紅色或黑色的肉瘤,雄者展延較寬。
翼羽矯健,長及尾部,尾羽長,向上微微翹起。番鴨羽毛顏色為白色、黑色和黑白花色三種,少數呈銀灰色。羽色不同,體形外貌亦有一些差別。
黑白花番鴨的羽毛黑白不等。常見的有背羽毛為黑色,頸下、翅羽和腹部帶有數量不一的白色羽毛;還有全身黑色,間有白羽。嘴甲多為紅色帶有黑斑點,腳呈暗黃色。
❽ 黑番鴨和白番鴨哪個營養
He番鴨和白番鴨,我覺得兩個都是比較有營養的黑番鴨,偏重於黑色的可以入滲兒,白番鴨偏重於白色,可以入肺。
❾ 養殖,養黑番鴨養它長大一隻成本多少出欄時一隻利潤多少呢
成本30-50,利潤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