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卡爾·鄧尼茨血型
鄧尼茨,二戰期間德國的著名將領。德國總統[1] 、國防軍最高統帥[1] 、海軍元帥[1] 。卡爾·鄧尼茨於1891年9月16日出生在柏林[1] 。在一戰中,他擔任潛艇艇長,1918年10月被英軍俘虜[1] 。直到1920年才返回德國,並再次加入德國海軍[1] 。回國後,鄧尼茨傾心研究潛艇戰術,研究潛艇,訓練潛艇人員,復甦德國潛艇力量[1] 。二戰開始後,鄧尼茨成為德國潛艇部隊指揮官[1] 。他發明了「狼群戰術」[1] 。運用這一戰術,讓盟軍損失了2491艘艦船[1] 。1943年1月,鄧尼茨擔任海軍總司令,同年被授予海軍元帥軍銜[1] 。1944年1月30日希特勒曾送他一枚金質納粹黨章,因此他認為自己是納粹榮譽黨員[2] 。1945年4月20日,鄧尼茨被任命為德國北方部隊和民防司令[1] 。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自殺,在死前留下了一份政治遺囑[1] 。在遺囑里,任命鄧尼茨為德意志帝國總統和國防軍最高統帥[1] 。在紐倫堡審判中,鄧尼茨被判處10年監禁[2] 。1956年10月1日,鄧尼茨被釋放。出獄後,繼續宣傳納粹精神及復仇主義。居住在德國北部[2] 。1980年12月24日,鄧尼茨因心臟病去世,享年89歲,是德國二戰時期的27名元帥中最後一個去世的[2] 。
中文名
卡爾·鄧尼茨
外文名
Karl Doenitz
國 籍
德國
民 族
日耳曼
出生地
格林瑙
出生日期
1891年9月16日
逝世日期
1980年12月24日
職 業
軍事家,納粹潛艇部隊司令官,總統兼武裝部隊最高統帥
畢業院校
魏瑪高中
信 仰
納粹主義
主要成就
創立「狼群戰術」曾任海軍總司令、總統兼武裝部隊最高統帥
代表作品
《10年和20天》《我風雲變幻的一生》
獲 獎
橡葉騎士鐵十字勛章
軍 銜
海軍元帥
享 年
89歲
『貳』 德國納粹鄧尼茨將軍的一生是什麼樣的他最後是怎麼死的簡介告訴我一下。萬分感謝
卡爾·鄧尼茨(Karl Dönitz,1891—1980),納粹德國海軍元帥,
1891年9月16日,鄧尼茨出生於柏林近郊的格林瑙鎮。母親早逝。父親是工程師,總是督促他努力學習,並注意培養其學習興趣。
1910年4月,鄧尼茨在魏瑪高中畢業後,便參加德國海軍,先在赫爾塔號巡洋艦接受艦上訓練,後考入弗倫斯堡—莫威克海軍學校。1912年秋天畢業後,分配到布雷斯勞號巡洋艦任候補軍官。是年冬,巴爾干戰爭爆發,鄧尼茨隨艦到地中海參加封鎖黑山港,向俄國支持的塞爾維亞人耀武揚威。次年5月,參加西方列強在阿爾巴尼亞的登陸行動,阻止塞爾維亞人在亞得里亞海邊定居。1918年10月4日在襲擊了一隻英國商船隊後被俘。
二戰開始後,鄧尼茨成為德國潛艇部隊指揮官。他發明了「狼群戰術」。運用這一戰術,讓盟軍損失了2491艘艦船。1943年1月,鄧尼茨擔任海軍總司令,同年被授予海軍元帥軍銜。1944年1月30日希特勒曾送他一枚金質納粹黨章,因此他認為自己是納粹榮譽黨員 。1945年4月20日,鄧尼茨被任命為德國北方部隊和民防司令 。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自殺,在死前留下了一份政治遺囑。在遺囑里,任命鄧尼茨為德意志帝國總統和國防軍最高統帥 。在紐倫堡審判中,鄧尼茨被判處10年監禁 。1956年10月1日,鄧尼茨被釋放。出獄後,繼續宣傳納粹精神及復仇主義。居住在德國北部。
1980年12月24日,鄧尼茨因心臟病去世,享年89歲,是德國二戰時期的27名元帥中最後一個去世的 。
『叄』 希特勒為什麼任命鄧尼茨為他的接班人
希特勒看中他的忠心
本來,按照丘吉爾的意思,鄧尼茨這個新總統和他組建的臨時政府是可以被承認的,然而蘇聯人對此不滿。1945年5月23日,鄧尼茨和臨時政府的成員們被逮捕,一位美國將軍問鄧尼茨還有什麼話要說,鄧尼茨說:「每一句話都是多餘的。」
1945年冬,在牢房裡接受審判的鄧尼茨才知道,自己被希特勒選為繼承人是納粹軍備、軍需及軍火部部長施佩爾的推薦。那是在4月23日,施佩爾從德國北部飛往柏林,向希特勒告別,當時,希特勒正在起草遺囑,施佩爾推薦了鄧尼茨為接班人。
縱觀當時樹倒猢猻散的第三帝國,除了鄧尼茨,希特勒再也挑不出別的繼承者了。戈林和希姆萊與盟軍私下接觸,在希特勒看來是嚴重的背叛;宣傳部長戈培爾和外交部長里賓特洛甫都是文人,沒有統率軍隊的能力。和鄧尼茨猜想的不同,希特勒是想讓德國繼續戰斗。
陸軍將領們一向和希特勒不和,又不執行希特勒的「焦土政策」;而鄧尼茨,有威望、有能力、沒有參與此前的政治斗爭,最重要的一點是——忠心。證明鄧尼茨忠心的例子有很多,他的兩個兒子作為海軍軍官都在二戰中陣亡。盡管他實質上從未加入過納粹黨,但是1944年1月30日希特勒曾送他一枚金質納粹黨章,因此他認為自己是納粹榮譽黨員。
在紐倫堡審判中,鄧尼茨被判處10年監禁,在西柏林的施潘道監獄服刑期間,鄧尼茨被人描述為「毫不後悔,滿懷憎恨地做著體操和閱讀書籍」。英國記者評論道:「海軍元帥鄧尼茨一直沒有後悔的表現,他仍然是施潘道最危險的人物。」
1956年10月1日,鄧尼茨被釋放,居住在德國北部的一個村子裡。1980年12月24日,鄧尼茨因心臟病去世,享年89歲,是納粹德國27名元帥中最後一個去世的。
『肆』 鄧尼茨投降了,違背了元首最後的遺願,相比戈林和希姆萊,鄧尼茨更讓元首失望,元首在最後一刻又信錯了人
實際上在最後 元首無人可派 名將都在東線 柏林除了古德里安 沒有其他名將 古德里安又是強烈反對希特勒的 維京師的施泰納拒絕元首突圍 其實絕大多數高級軍官都認為抵抗只會讓德國滅亡 因為假設持續戰爭 德軍東線軍隊遲早被全滅 以後就不會存在德國 因為1945年 義大利羅馬利亞保加利亞匈牙利已經都投降了 只剩德國 全歐洲對抗蘇聯應結束了 而且德軍又被東西夾擊被分散分割包圍 無法組織力量 除非希特勒可以用到秘密武器 不然無法逆轉 那時候委派誰當元首都一樣 沒有軍隊的元首等於被架空
『伍』 鄧尼茨在「二戰」後宣傳那些納粹言論,他被釋放後還是忠於希特勒的嗎
這么做是因為他不滿自己之前的判決,別忘了他發表納粹主義言論的同時他還發表了復仇主義言論。
老鄧還有許多國防軍軍官和黨衛軍那群軍官不一樣,有的甚至反對屠殺,比如老古,而且我覺得所有人寫的書中老鄧寫的文筆是最好的(最差的是希特勒,信仰不足千萬別看。)
而且老鄧還變相救了不少德國民眾,可以查一下蘇軍進入柏林做的事情。和德軍彼此彼此。
『陸』 鄧尼茨不也是納粹主要戰犯么,為什麼會接任德國國家元首
鄧尼茨接任德國國家元首是由希特勒的遺囑任命的,二鄧尼茨成為戰犯是在被向盟軍投降之後的事情。1945年5月7日夜1點鍾,鄧尼茨打電報給蘭斯的弗里德堡表示同意宣布全面投降。於是在5月7日深夜2時41分由約德爾代表德國在蘭斯簽署了全面投降條件。
當戰爭結束時,鄧尼茨以戰俘的身份被同盟國所拘留,他在紐倫堡審判中被指控為戰犯,主要在三個方面:
1、反和平密謀罪 2、侵略計劃、實行罪 3、戰爭罪
審判過程中,鄧尼茨的辯護者證明他並未參與戰爭的發動計劃,因此第一項罪名起訴後被判無罪。但因為另外兩項皆為成立,且被指控於1939年的下達戰爭令第154號,發動無限制潛艇戰,鄧尼茨最後被判處十年監禁。
『柒』 卡爾·鄧尼茨在二戰後的情況
鄧尼茨到1956年10月1日才被釋放,之後他退休到西德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的一座村子定居,他在之後創作了2部作品,他的回憶錄《10年和20天》(Zehn Jahre, Zwanzig Tage),該書於1958年在德國出版,隔年又有英文翻譯版上市。「10年」指的是鄧尼茨作為潛艇指揮官,「20天」則是他作為總統的日子;書中,鄧尼茨將納粹政權解釋為是時代的產物,並且爭辯說他不是一個政治家,因此不能在道義上負起納粹政權的大部分罪行,他也批評專制制度是政府的根本缺陷,並指責專制制度是納粹許多錯誤的根源。鄧尼茨的第二本書,《我風雲變幻的一生》(Mein wechselvolles Leben),比較少人知道,內容敘述他1934年前的事,這本書是首次出版於1968年,在1998年出版新的版本,標題改作《我作為軍人的一生》(Mein soldatisches Leben)。與阿爾伯特·斯佩爾不同,鄧尼茨完全不後悔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做的一切,因為他認為「沒有人會尊敬放棄對國家的信念與責任者,無論是大或小的背叛。」鄧尼茨在批評希姆萊的和平談判時寫道:「通敵者應是備受鄙視的小人,任何國家的人、甚至是他的敵人都所不齒。每個國家都應該一致的譴責這種背叛行為,無論是用何種方式,它都是破壞國家的基礎。」鄧尼茨的餘生在奧姆勒恩(Aumühle)平淡的度過,直到1980年12月24日因心臟病去世,享年89歲。
『捌』 納粹德國26位元帥分別是誰
納粹德國元帥名單 :
一、帝國元帥(1名)
赫爾曼·戈林Herman Wilhelm Goering (1893-1946) 空軍元帥1935 帝國元帥1940 總理兼內政部長。
二、陸軍元帥(19名)
1、維爾納·馮·布洛姆貝格Werner von Blomberg (1878-1946) 陸軍元帥 1936 國防部長。
2、瓦爾特·馮·布勞希奇Walter von Brauchitsch (1881-1948) 陸軍元帥 1940 陸軍總司令。
3、費多爾·馮·博克Fedor von Bock (1885-1945) 陸軍元帥 1940 B集團軍群總司令,中央集團軍群總司令。
4、威廉·凱特爾Wilhelm Keitel (1882-1946) 陸軍元帥 1940 國防軍統帥部參謀長。
5、約特爾·漢斯·馮·克盧格Guenter Hans Von Kluge (1882-1944) 陸軍元帥 1940 中央集團軍群總司令。
6、威廉·約瑟夫·弗朗茨·馮·勒布Ritter Wilhelm von Leeb (1876-1956) 陸軍元帥 1940北方集團軍群總司令。
7、威廉·利斯特Siegmund Wilhelm List (1880-1971) 陸軍元帥 1940 A集團軍群總司令。
8、卡爾·魯道夫·格爾德·馮·倫德施泰特Karl Rudolf Geld von Rundstedt (1875-1953) 陸軍元帥 1940 南方集團軍群總司令,D集團軍群總司令,西線總司令。
9、埃爾溫·馮·維茨勒本Erwin von Witzleben (1881-1944) 陸軍元帥 1940 D集團軍群總司令,西線總司令。
10、瓦爾特·馮·賴歇瑙Walter von Reichenau (1884-1942 )陸軍元帥 1940 南方集團軍群總司令。
11、格奧爾格·馮·屈希勒爾Georg von Kuechler (1881-1969) 陸軍元帥 1942 北方集團軍群總司令。
12、弗里茨·埃里希·馮·曼施坦因Fritz Erich von Manstein (1887-1973)陸軍元帥 1942 頓河集團軍群總司令。
13、埃爾溫·約翰內斯·尤根·隆美爾Erwin Johannes Eugen Rommel (1891.11.15-1944.10.14) 陸軍元帥 1942 北非遠征軍司令,義大利北部集團軍群總司令,駐法國B集團軍群總司令。
14、恩斯特·馮·布施Ernst von Buseh (1895-1945) 陸軍元帥 1943 中央集團軍群總司令。
15、埃瓦爾德·馮·克萊斯特Ewald von Kleist (1881-1954) 陸軍元帥 1943 A集團軍群總司令。
16、弗雷德里克·威廉·保盧斯Friedrich Paulus (1890-1957) 陸軍元帥 1943 6集團軍司令。
17、馬克西米連·馮·魏克斯Maximilian Baron von Weichs (1881-1954) 陸軍元帥 1943 F集團軍群總司令。
18、瓦爾特·莫德爾Walter Model (1891-1945) 陸軍元帥 1944 北方集團軍群總司令。
19、費迪南德·舍爾納Ferdinand Schorner (1892-1973) 陸軍元帥 1945 中央集團軍群總司令。
三、空軍元帥(5名)
1、埃爾哈爾德·米爾奇Erhard Milch 空軍元帥 1940 空軍總監。
2、阿爾伯特·凱塞林Albert Kesselring (1885-1960)空軍元帥 1940 空軍南軍區總司令,西線德軍總司令。
3、胡戈·施佩勒Hugo Sperrle (1885-1953) 空軍元帥 1940 駐法國空軍總司令。
4、沃爾夫岡·馮·里希特霍芬Wolfram Baron von Richthofen 空軍元帥 1943 第二航空隊司令。
5、羅伯特·里特爾·馮·格萊姆Ritter Robert von Greim ( 1892.6.22~1945.5.24) 空軍元帥 1945 空軍總司令。
四、海軍元帥(2名)
1、埃里希·雷德爾Erich Raeder (1876.4.24—1960.11.6)海軍元帥1939 海軍總司令。
2、卡爾·鄧尼茨Karl von Donitz(1891.9.16-1980.10.24) 海軍元帥 1943 海軍總司令,海軍潛艇部隊司令、德國總統。
(8)鄧尼茨出獄後宣傳納粹擴展閱讀
一、戈林
戈林(1893年-1946年),帝國元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戰犯,德國納粹黨的重要頭目。出生於巴伐利亞的羅森海姆。16歲參加德國陸軍,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他於1915年轉入陸軍航空兵部隊,成為著名的戰斗機駕駛員,到1918年戰爭結束前,擔任戰斗機中隊長。戰後復員,受聘在丹麥和瑞典當民航駕駛員。
1921年與希特勒相識,次年加入民族社會主義德意志工人黨(即納粹黨),被委任為沖鋒隊隊長。從此與希特勒合謀,為挑起和進行第二次世界大戰進行了一系列罪惡勾當。1923年,他參與希特勒在慕尼黑發動的「啤酒店暴動」,事敗受重傷,逃到奧地利。
1927年回國,在納粹黨內恢復領導職務。1928年當選為國會議員。1932年當選為國會議長。希特勒於1933年1月上台執政後,他隨之出任普魯士總理兼內政部長、航空部長。
作為希特勒最得力的打手,戈林策劃製造了德國近代史上駭人聽聞的「國會縱火案」,建立了秘密警察組織「蓋世太保」,在國內取締德國共產黨,設立集中營,迫害和屠殺了許多人士和猶太人。
1935年德國正式建立空軍,他出任空軍總司令。1936年負責制定與實施「四年經濟計劃」。次年又接任經濟部長,將德國經濟引上戰爭軌道。戈林於1939年被宣布為希特勒的繼承人,曾是納粹黨內的第二號領導人物。
他幾乎參與了希特勒所有戰略決策和作戰計劃的制定,並指揮德國空軍配合地面部隊進行了瘋狂的作戰行動。在吞並奧地利、閃擊波蘭和法國、轟炸大不列顛、濫炸蘇聯等進攻中,都負有直接的戰爭罪責,並且掠奪了被佔領國家的大量財富。
戈林因輔佐希特勒發動侵略戰爭有功,早在1938年便晉升為陸軍元帥,1940年又獲得德意志第三帝國獨一無二的「帝國元帥」稱號。
1945年4月20日,在蘇軍兵臨柏林之際,他出逃到巴伐利亞,因企圖取代希特勒的地位未能成功而於23日被解除了一切職務。德國戰敗投降後被盟軍逮捕。1946年由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判處絞刑,行刑當天服毒自殺。
二、卡爾·鄧尼茨
卡爾·鄧尼茨(Karl Doenitz,1891年9月16日—1980年12月24日),出生於德國柏林近郊小鎮格林瑙,二戰期間德國的著名將領,德國總統、國防軍最高統帥、海軍元帥。
卡爾·鄧尼茨於1891年9月16日出生在柏林。在一戰中,他擔任潛艇艇長,1918年10月被英軍俘虜。直到1920年才返回德國,並再次加入德國海軍。回國後,鄧尼茨傾心研究潛艇戰術,研究潛艇,訓練潛艇人員,復甦德國潛艇力量。
二戰開始後,鄧尼茨成為德國潛艇部隊指揮官。他發明了「狼群戰術」。運用這一戰術,讓盟軍損失了2491艘艦船。1943年1月,鄧尼茨擔任海軍總司令,同年被授予海軍元帥軍銜。1944年1月30日希特勒曾送他一枚金質納粹黨章,因此他認為自己是納粹榮譽黨員。
1945年4月20日,鄧尼茨被任命為德國北方部隊和民防司令。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自殺,在死前留下了一份政治遺囑。在遺囑里,任命鄧尼茨為德意志帝國總統和國防軍最高統帥。在紐倫堡審判中,鄧尼茨被判處10年監禁。
1956年10月1日,鄧尼茨被釋放。出獄後,繼續宣傳納粹精神及復仇主義。居住在德國北部。1980年12月24日,鄧尼茨因心臟病去世,享年89歲,是德國二戰時期的27名元帥中最後一個去世的。
『玖』 為什麼鄧尼茨在紐倫堡審判中只判了十年
卡爾·鄧尼茨元帥。曾任德國總統、國防軍最高統帥、海軍元帥。二戰中他發明了「狼群戰術」,讓盟軍損失了2491艘艦船。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自殺,在死前留下了一份政治遺囑任命鄧尼茨為德意志帝國總統和國防軍最高統帥。紐倫堡審判,鄧尼茨被判處10年監禁。1956年鄧尼茨被釋放。出獄後,繼續宣傳納粹及復仇主義。1980年12月,因心臟病去世,享年89歲,是德國二戰時期的27名元帥中最後一個去世的。
由於沒有直接證據顯示鄧尼茨曾經命令潛艇消滅倖存者(主要是禁止救援倖存者),因此法庭無法採信英國檢查機關的指控,遂忽視對鄧尼茨違反人道罪發動潛艇戰的指控,最後是以破壞和平罪、戰爭罪判了鄧尼茨10年徒刑。
『拾』 德國二戰時期的27名元帥中最後一個去世的。
卡爾·鄧尼茨:是德國二戰時期的27名元帥中最後一個去世的。
卡爾·鄧尼茨(Karl Doenitz,1891年9月16日—1980年12月24日),出生於德國柏林近郊小鎮格林瑙,二戰期間德國的著名將領,德國總統、國防軍最高統帥、海軍元帥。
卡爾·鄧尼茨於1891年9月16日出生在柏林。在一戰中,他擔任潛艇艇長,1918年10月被英軍俘虜。直到1920年才返回德國,並再次加入德國海軍。回國後,鄧尼茨傾心研究潛艇戰術,研究潛艇,訓練潛艇人員,復甦德國潛艇力量。二戰開始後,鄧尼茨成為德國潛艇部隊指揮官。他發明了「狼群戰術」。運用這一戰術,讓盟軍損失了2491艘艦船。1943年1月,鄧尼茨擔任海軍總司令,同年被授予海軍元帥軍銜。1944年1月30日希特勒曾送他一枚金質納粹黨章,因此他認為自己是納粹榮譽黨員。1945年4月20日,鄧尼茨被任命為德國北方部隊和民防司令。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自殺,在死前留下了一份政治遺囑。在遺囑里,任命鄧尼茨為德意志帝國總統和國防軍最高統帥。在紐倫堡審判中,鄧尼茨被判處10年監禁。1956年10月1日,鄧尼茨被釋放。出獄後,繼續宣傳納粹精神及復仇主義。居住在德國北部。1980年12月24日,鄧尼茨因心臟病去世,享年89歲,是德國二戰時期的27名元帥中最後一個去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