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戶部山宣傳

戶部山宣傳

發布時間:2021-05-24 12:29:07

⑴ 徐州有哪些景點是完全免費的

回龍窩,這是最近徐州新開的一個文化商業街區,原本是徐州類似戶部山的老街區,經過翻新改造,和參考寬窄巷子的商業文化布局,建設成為一個集商業、文化、休閑等於一體的復古街區。現在還主要是吃吃東西拍拍照的地方,還沒有開發的特別好,在逛戶部山的時候,可以順便一起走走轉轉,吃飯的話,不妨可以試試回龍窩,因為店面的口碑環境和味道普遍要比戶部山好一些。

⑵ 合作計劃書

《****》雜志社



戶部山城管理處

合作計劃書

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獲得信息的渠道也在一步步發生著變化。傳統的傳播媒體如報紙、電視等,已無法滿足人們對信息多元化發展的要求。在這種情形下,將商品信息配以娛樂資訊整合而成的DM雜志便應運而生。何為DM雜志?它是免費投遞,定向發行,直接引導消費的信息傳播載體,同時也是一個城市消費實力的重要體現,有消費實力就有DM雜志。而率先把DM概念引入徐州的《****》,經過一年以來的經營運作,已成功融入市民日常消費行為之中,發行量由最初的五千份擴展至而今的兩萬四千份,發行區域也從早先的徐州市區覆蓋至周邊六縣,並在不久的將來預計跨市、跨省發行。

戶部山城是徐州久負盛名的聚財生金之地,也是徐州市核心黃金商圈地帶。一直以來,《****》與戶部山城眾商家都有著良好的合作關系。戶部山城旗下六百餘商家,《****》的讀者、VIP會員單位及VIP會員就佔了389家,且雜志發行至今,幾乎每期都有坐落於戶部山城的商家在《****》發布信息,如寶船酒吧、台北101酒吧、漂亮寶貝發型新概念、純粹影像、泡泡堂生活館、法國都彭、千子蓮保健按摩中心等。

眾所周知,戶部山城是集購物、旅遊、餐飲、休閑、娛樂、文化一體的「城中之城」,而《****》的版塊則涵蓋了上述所有內容。為了進一步擴大戶部山城的影響力,也為了增加《****》的信息容量,更為了提高眾商家企業的知名度,我們期望與戶部山城管理處達成合作協議,在互利互惠的基礎上,共同推進徐州商業的發展。
具體的合作方案如下:

1、我們預計在《****》雜志中增設「戶部山城一條街」版塊,以介紹商家產品信息為主,旨在突出戶部山城整體形象。

2、我們有詳細、完備的資料庫資源,並與徐州市銀聯、移動公司強強合作,達到資源共享。我們的讀者群均是月收入兩千元以上的白領階級及個體、私營老闆,擁有強勁的消費能力。我們希望管理處能推薦一些優秀商家加入到《****》「戶部山城一條街」版塊,通過我們豐富的資料庫資源,以及《****》的影響力來共同提高戶部山城的知名度,同時也通過我們強大的宣傳力度為企業增容,為商家增益,以達到戶部山城、商家及**「三贏」的良好局面。

3、凡經管理處推薦並在《**》刊登廣告的客戶,刊登量滿十個P,我們就為管理處贈送一個P,贈送內容為詳盡介紹戶部山城的規劃與管理,提升戶部山城的知名度,以求吸引更多的商家落戶戶部山城,為戶部山城的招商引資增光添彩。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⑶ 徐州戶部山,500字作文

在這個金風送爽的季節里,青果寫作舉行了一次文化寫生活動——尋訪戶部山,身為一名果員,這種活動怎能少了我的身影呢?

那一天,我們先去了彭城書院,聽志願者介紹了彭城書院,了解了書院的院長漢風先生。漢風先生是彭城書院的創建者,不僅致力於國學的發揚光大,就連戶部山的古民居建築群也是在他的宣傳和吶喊下保存下來的。聽到這,我心中頓時有一種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順著漢林街繼續走,我們一路尋訪戶部山上的「八大院」,但是,我只找到了四家。其中的崔家和余家,也就是現在的民俗博物館。導游介紹說余家分為三部分:中間,左邊,右邊,分別是余家老大、余家老二、余家老三的院子。當年,余家小姐家到了崔家,而且還陪了一個後花園做嫁妝呢。

在後花園中,我最感興趣的是伴雲停和龜葉池。這伴雲依山而建,當年乾隆皇帝南巡時路過徐州,和他的愛妃在這座亭子里小住,次日清晨發現周邊雲霧繚繞,猶如仙境一般,有一片祥雲還停留在亭子上方,乾隆皇帝大筆一揮,就寫下了「伴雲亭」三個字。

在伴雲亭下方,有一個形似一片葉子的池塘,名叫龜葉池。我為此感到疑惑,甚至還懷疑這個「龜」字是不是寫錯了,因為如果這個池子有葉落歸根的寓意的話,那應該是「歸」字才對呀。我帶著疑問看了看介紹,原來這個池子里有一塊外形像烏龜的石頭,所以才用「龜」字。而主人取這個名字不光有葉落歸根的寓意,還希望自己長命百歲。

後來,我們又順著狀元街來到了戲馬台,在戲馬台里,給我印象最深是「從此風雲」這四個字。看了這四個字,我不由得想起了項羽的一生,從推翻暴秦統治到成立自己的帝國,再到戰敗後烏江自刎,他真是嘗盡了人生的醉甜苦辣。我覺得做為一個男人,不說像他一樣有自己的帝國,也應該在人生的道路上建立自己的事業。

戶部山獨特的建築風格令我為之贊嘆,它厚重的歷史底蘊更令我著迷。

⑷ 徐州哪個地方割雙眼皮好,順便一起開個內眼角,不知道選擇哪家市一院 伊博士還是戶部山的韓式文秀

到二院或是一院都可以,這兩家都有整形美容科,都是正規的大醫院,比較有保障,不要相信一些小醫院宣傳的有韓國醫師進駐,其實很多都是從朝鮮來的不專業的醫師,做手術的話會有風險的。

⑸ 老徐州歷史文化片區的核心區范圍

老徐州歷史文化片區規劃研究范圍北至故黃河、南至建國路、西至中山南路、東至故黃河,核心區總面積約1.7平方公里。規劃范圍內有眾多的歷史文化街區與近現代歷史建築,包括老城牆、黃樓公園、老牌樓、文廟、彭城壹號、創意68、花園飯店、中山堂、鍾鼓樓、天主教堂、老東門、文化路民國建築、回龍窩、快哉亭開明步行街、李可染故居、古玩一條街共16個節點。 徐州古城牆,遠不是一座城牆那麼簡單,它的身上,實在凝聚了太多。任何一個建築能告訴我們的都遠不如這段古城牆為多。
歷史上,因了戰爭、洪水和地震等災害,它曾經多次遭到摧毀,並多次重建或者修葺,它是徐州戰爭文化和洪水文化的最好見證。外城牆自北宋蘇軾抗洪始修到明代三次決口而重修,再到清乾隆年間的加固,千年風霜已歷;民國時期,內城牆被當時的國民政府變賣,連綿十幾里長的徐州古城牆成了殘垣斷壁,慶雲橋以西故黃河南岸的這段100多米的徐州外城牆就成了徐州古城牆的唯一遺跡,作為千年歷史的見證和倖存者,無聲地屹立至今。
《徐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07—2020)中明確規劃:保護護城河及護城石堤,其范圍在城牆遺址兩側不少於20米寬,沿古城城牆建設一條寬度30米的綠化帶,強化古城城址輪廓。 在徐州市區古黃河畔,矗立著一座雙層飛檐的仿古高樓。這就是1988年修復的黃樓。歷史上的黃樓是900年前徐州知府蘇軾率領徐州軍民戰勝洪水之後,於宋神宗元豐年(1078年)八月在徐州城東門之上建造的。因為土能克水,所以塗上黃土,取名黃樓。黃樓內有許多碑刻,其中最著名的要數蘇轍撰寫,蘇軾親筆所書的《黃樓賦》。黃樓賞月亦成為徐州古八景之一。
現重修位於今徐州市黃河南路,慶雲橋東,故黃河公園內,坐落於故黃河南岸大堤上。為北宋蘇軾所建,是徐州五大名樓之一。 老牌樓兩面分別寫有四個大字:「五省通衢」、「大河前橫」。資料記載,這座牌樓最初建於清代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而牌樓一帶古時曾經有繁華的水運碼頭。五省通衢牌樓目睹了徐州近200年的滄桑和巨變。 老牌樓地區位於中心商圈黃金地段,西起中山北路,東到夾河東街東端,北至黃河南路,南鄰彭城壹號和金地商都,佔地面積8萬平方米。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新興產業的興起,老牌樓地區的經營業態、建築風格與中心商圈的整體風格定位存在一定差距。最近,鼓樓區對老牌樓地區進行綜合改造,調整提升經營業態,全力打造與中心商圈相統一的時尚休閑街區。 彭城壹號,位於徐州市中心古彭廣場東北側,佔地21.45畝,曾是秦末時楚霸王項羽定都徐州的西楚宮殿,也是宋代大文豪蘇軾逸興吟哦的逍遙堂舊址,成為徐州市區唯一具有豐富歷史文化積淀的千年古院,記錄和留存著大量徐州城市發展變遷的信息。
隨著徐州中心商圈的快速擴張發展,以及彭城壹號周邊金鷹、金地以及蘇寧國際的崛起,彭城壹號保護性開發也列入政府議事日程。2007年上海聖博華康在進行徐州中山北路沿線改造發展戰略規劃時,首次介入彭城壹號項目,提出將現代時尚的元素注入古舊建築,在結構保留、風貌保留以及實用性三方面尋求一個平衡點,使千年古院原有的建築人文氣息與現代商業文脈交融碰撞,在保護、發展、效益三方面取得了和諧統一。該建議得到了徐州市委市政府的認同,由此,聖博華康展開了對彭城壹號的顛覆性商業地產規劃。 「北京有798,上海有八號橋,徐州有創意68」。作為2010年度我市城建重點工程、徐州首個文化創意產業項目——「創意68產業園」一期將於「十一」竣工,12月開園,總體項目預計於2012年全部建成。一家紡織企業的舊址,即將成為特色鮮明的創意基地。近日,在第二屆中國創意策劃節上,徐州「創意68文化產業園」策劃方案獲「中國最佳創意園區策劃獎」。
該項目因位於民主路68號而得名。
這一地塊在徐州歷史發展的不同階段,都扮演著不可替代的城市角色。1948年,上海國信在這里創辦紗廠,解放後改造成內衣廠。改革開放以後,這里又成為徐州針織總廠、絨冠高科紡織有限責任公司,成為中國首家也是國內最大的天鵝絨生產企業。如今,創意產業又一次讓這里煥發活力,成為鮮明的城市符號。 在徐州市最繁華的淮海路上,有一座已有百年歷史的飯店——花園飯店。這座飯店從她在一九一六年建成之日起,就不斷經歷著中國近現代的變幻。從軍閥到革命,從一次戰爭到另一次戰爭,雖然歷史在不斷的更迭,可這座飯店卻以她旺盛而持久的生命力時刻見證著大時代的變化。
徐州花園飯店歷史悠久,見證了軍閥戰亂、國共內戰的近現代歷史。一九一六年由英美煙草商人吳繼宏(字聲遠)出資兩萬銀元,從上海請來建築技師,仿照當時最時興的德式別墅樣式建造。廳堂內設紅木傢具,房內設施壁爐取暖,設有西式衛生間,同時雇請南北名廚,主理中西餐點。典雅華貴的西式設施,各式中西精烹美食,使花園飯店一時名噪省內,成為當時國內軍閥權貴、士紳名流們來徐後入住、宴請首選之地。 隨著淮海戰役勝利的炮聲和徐州的解放,中山堂的歷史,掀開了新的一頁。中山堂,歷來為政府直接管理。日偽時期,中山堂名為公會堂,日本人設計建造,門庭、觀眾廳均為兩層,觀眾廳面積500多平方米,由日偽政府直接管理。抗戰勝利後,公會堂由國民政府接管,開始稱國民會堂,後改為中山堂。徐州解放初期,中山堂依然是兩層樓建築,門前有門庭,有院子,臨街是一道矮花牆。
徐州軍管會設在彭城路1號,當時有關徐州政治、經濟、文化等許多重要會議,多在中山堂召開。
中山堂既是重要的文化宣傳陣地,也成為徐州市政治活動中心。 尋訪徐州老建築,大同街上的鍾鼓樓是絕對不能錯過的。此樓是一座混合結構的五層方塔形建築,為1931年冬銅山縣縣長余念慈下令建造。樓高約20米,建築面積120平方米,是當時徐州最高的建築。
據《雲龍區志》記載,修建此樓本是為了報火警,所以又稱「望火樓」。每有火警則以不同的擊打鍾聲表示火災的方位,以便市民聽到前去救火。不過,這「望火樓」從未報過火警,還險些因附近的大火被燒毀。
1932年,大同街鋪設了徐州第一條柏油馬路,也決定把鍾鼓樓的大鍾換上新顏。安裝時鍾的工程於次年冬完成。據了解,此鍾為重錘鏈條式齒輪時鍾,四面有瓷磚,羅馬字鍾面,指針長達一米。六十年代鍾面更換為白色油漆玻璃盤面,使用阿拉伯數字,用鏤空鋼板銼成數字和指針。據鍾鼓樓下面的花店老闆介紹,大鍾後來因年久磨損,保護性地停止了擺動。 老東門時尚街區位於淮海東路104號,總投資4.5億元。老東門時尚街區借鑒上海新天地、南京1912等項目,分為六大主題區:休閑餐飲區、主題餐飲區、休閑娛樂區、異國料理區、特色酒吧區和精品購物區,三大廣場:中心廣場、和平廣場及博愛廣場區。
營造開放式紅史博物館在老東門時尚街區東北角,有一座修建於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碉堡,據說是鬧市區唯一遺存的碉堡。這樣的歷史遺存,在老東門時尚街區還有不少。
老東門原址始建於1938年,曾一度成為侵華日軍的軍事基地,1945年至1948年是國民黨聯勤處。1937年,李宗仁在這里指揮台兒庄戰役;1948年淮海戰役,這里是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杜聿明的作戰總指揮部。1949年後,這里曾先後駐扎過抗美援朝英雄軍團——解放軍68軍軍部、46軍軍部以及「百將團」——12軍軍部。
72年來,這里的每一片磚瓦都見證了中國歷史的變遷,而「老東門」三個字,也成為徐州的一個歷史符號。至今,這里仍完整保留著當年的國民禮堂、城牆遺址和哨崗亭等建築。老東門時尚街區將利用戰爭遺物,營造出「開放式紅史博物館」的厚重韻味。 位於淮海路雙擁碑南的文化路東面一排建築,自徐州解放以來,就作為銅山縣的機關辦公處所。文化路12號、銅山縣第二招待所在此設置已有四五十年了。
日軍在徐州市區建了許多據點和建築物,但現存的已寥寥無幾,只有文化路上的那些日式建築保存得比較完整。這些建築是1942年建造的,當時這里對外公開的名義是「遠東旅社」和銀行。這些典型的日式建築,具有重要的文物價值。從歷史角度看,它是日軍侵華的有力鐵證;從建築角度看,也有予以保存的價值。現在,日本的一些右翼分子竭力否認當年侵華歷史,我們就是要用這些鐵證來反駁這些右翼分子。如果能將這些建築修繕整理,建立一座「徐州抗日博物館」,用來收藏、整理、研究、展示抗日史料,將是最理想的地方。
上世紀60年代,在文化路12號發現了一處「水牢」。後經專家考證,此處是日偽時期一家日本銀行的地下室或金庫,為內外兩間套房,室內總面積約50平方米。因其與院內水井緊鄰,水位相通,積水不斷,被人們稱為「水牢」。這也是日本侵華的又一鑒證。
我們來到徐州文化路12號。映入眼簾的是一條長150米左右的街面,沿街都是日式的建築。據知情人說,這些都是當時侵華日軍修建的,曾用作憲兵司令部,目前是徐州最大的日式建築群。 回龍窩歷史街區地塊位於解放路以西、青年路以南、南門橋以東、奎河以北43畝地區域內的棚戶區居民住宅,總拆遷面積35287.96平米。該地塊由徐州市新盛建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建設,是徐州市2010年度城建重點工程之一。小編在回龍窩拆遷現場看到,關於拆遷補償的公告已出示,前往咨詢服務台咨詢的市民絡繹不絕。據工作人員介紹,政府要對回龍窩及周邊地區進行整體改造,打造回龍窩歷史街區,工程的拆遷工作正在緊張進行。
據介紹,回龍窩是一豎兩橫三條總長不足四百米的居民胡同,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了,雖幾經變遷,但這里仍然基本保留了灰磚青瓦的老面貌。相傳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曾想穿過這里,但因回龍窩是個死胡同,無法穿行,乾隆只好順著原路返回,「回龍窩」因此得名。此次,政府對回龍窩及周邊地區進行整體改造,意在打造回龍窩歷史文化街區,恢復明清時期街區的歷史風貌,打造展示城市發展文脈的名片。 徐州市「李可染舊居」於1985年10月1 日對外開放,後更名為李可染藝術館。館內「舊居」為一所四合院結構。南屋正牆上掛著可染的傑作巨幅《黃山人字瀑》,兩旁是可染早年居室,西牆上懸掛著李可染書寫的齊白石印語「痴思長繩系日」。室內傢具陳設樸素淡雅,古色古香,亦如故舊。北屋和西屋為生平事跡陳列室,人們可以從大量的文字圖片中縱觀可染的藝術道路和創作思想,以及他愛國愛民的赤子之心。
故居分東西兩個院落:西院為李可染生平簡介;東院為藝術陳列館,陳列了李可染先生在藝術道路上探索的各個時期的代表作。東西兩院的院門皆為月牙門,上方有李可染親筆題寫的門額,一面是「澄懷觀道」,一面是「澹泊寧靜」,表述了一代宗師的抱負與志向。小院青磚瓦舍,栗殼式門窗,愈顯古樸莊重。爬山虎攀牆上壁,花壇的冬青鬱郁蔥蔥。
堂屋與西屋相連的小圓門上內外各有橫匾一塊,北面書寫著「無涯」,南面書寫著「惟勤」,體現了李可染先生多年對中國畫的孜孜以求和苦心鑽研。 戶部山馳名已久的古玩一條街,幽靜的環境,古樸的街道將戶部山的文化藝術表現得淋漓盡致。這里有大大小小100多家古玩、藝術品店,是淘寶愛好者的好去處。
近年來,一到節假日,徐州人或到徐州遊玩的近鄰遠客,總會邀上三五好友到戶部山翰林街古玩市場走一走。戶部山古雅靚麗,坐落在翰林街道路兩旁的百餘家古玩店鋪、藝術畫廊各有特色,出售和陳列的古玩、藝術品種值得賞玩。
翰林街古玩市場在國內有了名氣。慕名來這里遊玩、淘寶、考察的名人、明星、收藏鑒寶大家,多不勝數。
到這里走走看看,對於老百姓來說不單純是「淘寶」。

⑹ 雲龍區的地理環境

2014年,雲龍區加快實施現代服務業加速擴張和傳統服務業優化提升的「雙輪驅動」戰略,以老城區、新城區、東部城區為「三核」,以老徐州歷史文化片區、師大片區、漢文化旅遊片區、慶豐片區、城南片區、潘塘片區為「六大片區「,以地鐵經濟、電商經濟、創意經濟、會展經濟、養老經濟為」五大經濟「,重點打造以「三核聯動、六大片區、五大經濟」為框架的現代服務業發展格局。圍繞「現代商務、現代商貿、科技創意、旅遊休閑,現代物流」五大產業集聚,重點建設中央國際廣場、世貿廣場、綠地城市廣場、綠地商務城、吉田商務廣場、以宣武商貿城為中心的建國路市場群、大學生創業園、師大文化創意產業園、雲龍山佛教文化景區、老東門時尚街區、中華老字型大小街區、戶部山民俗街區、回龍窩歷史街區、漢文化景區、新城總部物流園、淮海綜合物流園等一批服務業集聚區。發展環境進一步提升,美國沃爾瑪、台灣大潤發等一批世界500強企業相繼入駐。2014年,服務業GDP佔比達86%,省級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工作穩步推進。
2014年,雲龍區在區域性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上市企業4家,新入駐光大銀行、安聯保險等金融機構11家。 2014年,雲龍區的7個街道、52個社區的文化共享服務點建成開放。加快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累計投入3700餘萬元。
2014年,首屆「中國·徐州民間工藝博覽會」在雲龍區成功舉辦,500多家中外展商參會,吸引參觀人數逾30萬人次。雲龍區獲批省級以上文化產業基地5個。 數千年的文明史給雲龍區留下了豐富的文化古跡,尤以匯集兩漢文化的精髓而聞名於世。漢文化景區是全國最大的漢文化遺址公園之一和國家4A級景區,匯集 了「漢代三絕」─—漢墓、漢兵馬俑、漢畫像石,是集歷史博覽、園林景觀、旅遊休閑於一體的漢文化保護基地和精品旅遊景區,榮獲全國首個「中國環境藝術示範 工程」稱號。被譽為「千古繁華地,徐州不夜城」的戶部山,成為展示徐州城市形象的「城市名片」。轄區內還有項羽戲馬台、北魏大石佛、放鶴亭、顯紅島、乾隆 行宮、李可染故居、戶部山古民居等名勝古跡,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鮮明的地域特色。
2014年,雲龍區接待遊客518萬人次,旅遊總收入10.1億元,同比增長51.6%。 雲龍山
雲龍山,是徐州市內重要的風景山林。雲龍山長3公里,北頭毗連市區,海拔142米,由九節山頭組成,蜿蜒如龍,因山上常有雲霧繚繞而得名。每年農歷二月十九觀音菩薩生日時,人們雲集雲龍山大世岩觀音院,燒香膜拜,祈求平安,形成一年一度的雲龍山廟會。

徐州漢文化景區
徐州漢文化景區由原獅子山楚王陵和漢兵馬俑博物館整合擴建而成,位於徐州市區東部,東起三環路,南至隴海線,西接津浦線,北迄駱駝山,總佔地面積1400畝。是以漢文化為特色的主題公園,佔地1400畝,囊括了被稱為「漢代三絕」的漢墓、漢兵馬俑和漢畫像石。
戲馬台
戲馬台是徐州現存最早的古跡之一,公元前206年,蓋世英雄項羽滅秦後,自立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於城南里許的南山上,構築崇台,以觀戲馬,故名戲馬台。
徐州市博物館
徐州博物館佔地面積2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2000平方米,由陳列樓、乾隆行宮、土山漢墓三大展區組成。徐州博物館是一座綜合性博物館,承擔著徐州的考古發掘、文物收藏、陳列宣傳、科學研究等任務。

放鶴亭
放鶴亭,為彭城隱士張天驥所建。亭南北長11.95米,東西深4.95米,歇山飛檐,古樸幽雅。張天驥自號「雲龍山人」,蘇軾任徐州知州時與其結為好友。山人養了兩只仙鶴,每天清晨在此亭放飛仙鶴,亭因此得名。
徐州民俗博物館
徐州民俗博物館坐落在江蘇省徐州市歷史名山戶部山上,依明清古民居而設,是一座以收藏、展示、研究徐州地區民俗文物及民俗文化為主的專題性博物館。佔地60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2700多平方米,有古民居160多間,展示民俗文物1000多件。徐州民俗博物館的展示分徐州古民居展示、生產和生活展示、婚嫁和生育展示、民間藝術和工藝展示、地方戲曲和曲藝展示以及民俗、民風、民間絕活演展等六大部分。

閱讀全文

與戶部山宣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統戰部制度培訓工作方案 瀏覽:445
服裝公司國際商務會議策劃方案 瀏覽:529
餐廳年夜飯推廣方案 瀏覽:624
微課設計與創作培訓方案免費下載 瀏覽:51
一個醫院衛生人員培訓方案 瀏覽:380
上海領秀電子商務 瀏覽:347
飲品促銷活動方案範文 瀏覽:657
超市促銷活動抽獎活動 瀏覽:411
體檢中心策劃方案 瀏覽:952
實驗小學師德校本培訓工作方案 瀏覽:949
2017環境保護培訓方案 瀏覽:571
超市促銷活動策劃方案書 瀏覽:988
電子商務專業一本大學排名 瀏覽:787
電子商務法txt 瀏覽:85
國產大豆營銷方案 瀏覽:970
關於舉行歌唱比賽通知策劃方案 瀏覽:405
愛心公益感恩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04
內部培訓師選拔方案 瀏覽:670
培訓方案及培訓計劃表 瀏覽:822
哥德電子商務 瀏覽: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