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說AR/VR將成為文化產業的下一種形態
「內容」是推動VR行業升級的關鍵。在各種硬體產品層出不窮的情況下,內容的極度缺失為不少文化內容生產廠商帶來了機遇,例如廣電企業、傳媒公司、新媒體行業等等。
1、VR+廣電
中國廣播電視產業正進入全媒體時代,央視、湖北衛視、湖南衛視、江蘇衛視、廣東衛視等廣電企業依託網路傳輸、資源IP、用戶集成等天然優勢,在VR風口下積極探索生態模式,並廣泛用於新聞事件、盛典晚會、綜藝節目、紀錄片等。
就拿廣東衛視來說,選擇VR直播南方盛典這一最快的方式進入了VR領域,在直播的同時製作現場VR全景漫遊圖,觀眾可以通過PC網站、手機APP或者微信、QQ社交平台等360度觀看頒獎現場,成為盛典的「親自參與者」。此外,VR錄制和點播同樣是廣電VR業務之一,
比如在無錫廣電春晚VR直播之後,目睹科技將現場VR視頻上傳至「智慧無錫」客戶端的VR頻道進行回放,當然,還可將VR視頻上傳到優酷VR、愛奇藝VR等內容平台進行展示。
作為VR直播領域的引領者,目睹科技發布了最完整、最高效的廣電VR直播全解決方案,通過VR直播制播雲服務,快速推進傳統廣電節目VR化,將傳統頻道直接升級為VR頻道,涉及媒體生產、發布、播放等各個環節。同時,目睹科技融合「公有雲+私有雲」的部署方案,進一步提升雲端服務的應用價值,保障廣電VR直播內容的高度可管、可控性。
2、VR+傳媒
目前,已有多家大型文化傳媒類公司涉足VR領域,主要通過VR影視、VR廣告、VR直播等內容製作切入。其中華策影視、光線傳媒、奧飛娛樂頻頻入股相關公司,國傳雲媒、天聞傳媒更是與目睹科技建立戰略合作,布局VR生態的打造。此外,傳媒公司還會做VR文化產業的真正執行人,拍一段VR視頻、做一個VR宣傳片、做一場演唱會VR直播並在現場設立VR體驗區等等。例如蘭亭數字聯手青年演導林
菁菁拍攝了國內第一部VR電影《活到最後》,華策影視推出了VR版《誰是大歌神》等等,種種跡象表明VR內容在不斷的向精準化和多元化發展,傳媒公司需抓好機遇。
目睹科技為傳媒公司的VR業務體系提供後端雲服務技術支撐。例如一鍵式的VR直播技術平台,將全景視頻採集、處理、分發、播放、互動集成一體,使得傳媒公司只需准備一台全景相機便可輕松獲得VR直播能力,並快速開展VR視頻業務。
3、VR+新媒體
在新媒體技術手段不斷更新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傳統媒體建立新媒體部門,自己開發客戶端、充分利用商業新媒體平台,進行媒體融合,打造新媒體矩陣。隨著VR的出現,新媒體的發展迎來一陣暖風。
VR新聞、VR直播、VR視頻等都是媒體把握VR風口的途徑。例如全國兩會新聞事件,光明網去年拍攝與製作VR全景漫遊圖展示現場,今年升級VR,直接打造「鋼鐵俠」神器,通過目睹科技提供的攜帶型移動VR直播方案進行兩會現場直播,讓觀眾以第一視角了解國家出台的政策,屬全國兩會首次VR直播。
說到新媒體,中國增強現實產業聯盟就不得不提下微信,它不僅是社交平台,更是新媒體陣營中的標兵,而目睹科技自主研發的高性能H5全景播放器更是完美支持微信端觀看,完善了新媒體VR業務。其實,無論把VR理解為新媒體或是媒體工具,它對新舊媒體的發展都產生了一定的意義。
AR聯盟認為文化與科技都是處於動態創新的發展過程,科技創新、文化創意交融發展是必然趨勢。在不久的將來,VR+文化產業會愈發豐富,使用也更加便捷。
⑵ 企業宣傳片長春哪家做的好,幫忙推薦一下
AR:AR技術做為目前國內比較先進的技術,長春能做的公司確實不多,首先找得一個靠譜的有誠信的公司,一質量要保障,二是信譽要保障,長春市朝陽區吉林省和信科技有限公司是專業作AR VR技術項目的,一要去看看安案例,二要看看質量,最後再選擇;綠園區還有個知廣科技以,也能做。都去考察一下。
宣傳片:長春能做宣傳片的公司很多,但要看你製作的宣傳片的質量要求是什麼樣的,要從製作方案到後期製作都要專業的團隊完成,這樣作出的宣傳片才會有質量,長春朝陽區吉林省和信科技專業做宣傳片,三維動畫,VR虛擬現實的,全息投影的公司,去看看,看看案例,考察一下技術水平,再決定。
建築: VR虛擬現實應用的領域很多,建築方向的危險作業點特別多,建築業的危險性也特別大,確實適合利用VR技術來減少這咱危險的發生,吉林省和信科技能做這種項目,並且他們都有危險作業的案例,建議去看看,多選擇幾家
⑶ 5G實現3D全息,VR和AR如果不能和手機結合,還有什麼用處
5G時代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媒體上有不少假想,但大多都是圍繞網速快這一點展開。
制定5G標準的組織3GPP為了向大家說明移動通信的速度快了之後能幹什麼事情,用虛擬現實VR來作說明。
VR對大家不陌生,因為幾年前熱門過一陣子,但是很快就冷卻了下來,因為大家的體驗不好,繼而大家又開始審視VR是否是偽需求。
VR需要的信息傳輸率要比高清電視高很多,我們通常看的高清電視,除了一開始的主幀是完整的圖像,傳輸時沒有太多的壓縮,後面每一幀圖像其實在傳輸時,只傳輸了它們和主幀(或者前面幾幀)的差異,傳輸率不需要很高。
但是你從VR眼鏡中看到的圖像則不同,你一扭頭,看到的就是完全不同的場景了,需要傳一個新的主幀,這對傳輸率的要求就高了。
那麼傳VR影像需要多高的傳輸率呢?
這和VR節目的信息壓縮比有關,但通常認為至少需要高清(1080P)視頻的20倍左右(至少要10倍),這樣看到的畫面才連貫,而5G的傳輸率就恰恰能夠滿足這個需求。
接下來的問題就是,當信息傳輸過來,VR設備的處理器能否復原出圖像,如果這件事解決不了,就算有了5G也幫不了VR多大忙。
一般高清電視的解碼是比較容易的,因為就是每一幀圖像和前一幀對比,把差異補上去。但是使用VR,除非你頭不動,否則稍微動一動,就要從頭開始計算,那個計算量就大了。
雖然今天最高速的GPU是能夠滿足這個要求的,但是它們一來太耗電,二來太貴(上千美元),這也是為什麼無線的VR設備效果難以提升的原因,因為電池不夠用。
從這個側面你也可以看出,我們在信息時代尋求技術突破的一個主旋律,就是提高單位能耗的信息處理能力。
就算上述問題得到了解決,今天VR還遇到一個根本性的障礙,它是無法單純依靠網速和處理器速度解決的,就是在沒有反饋的情況下,快速變換的場景總是能夠讓人頭暈。
我們坐車都有這樣的體會,如果拐彎比較多,就會感到頭暈,因為我們的身體(具體講主要是前庭),來不及對外界的變化反應調整。
但是,開車的人是不暈的,因為他看到變化的景物後身體有反饋,反饋讓他能夠提前調整身體的反應。
比如你開車在盤山公路上左拐下坡,你眼睛看著外面的情景,身體不自覺地在傾斜,腦子已經預估好了下坡的直線加速度和左拐的向心加速度,對你來講這些都是很自然的。
你如果想拐得急一點,你的身體已經准備好了接受更大的加速度。
但是你戴上VR頭盔時,頭運動所帶來的景象變化,和身體的反應可是聯系不起來的。因此,最終,好的VR需要和可穿戴式設備結合,那就能夠徹底解決頭暈的問題了。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雖然5G從理論上講可以解決VR的信息傳輸問題,但是只是為VR的普及增加了一個必要條件,遠沒有充分。
和VR一同熱門起來的另一個技術是增強現實AR。和VR再現真實的場景所不同的是,AR是將虛擬的場景(物體、圖片或者聲音)疊加到現實的環境,讓你看到比真實世界更豐富的場景。
今天大部分AR其實都是騙人的把戲,它們在宣傳片中錄制的畫面在真實世界中從來未曾實現,因此只能算是藝術創作。
但是,如果3D全息成像技術能夠進一步發展,就可以把遠處一個真實的場景搬到我們面前。這就如同星球大戰中手指頭在空中一點,你就看到對方那樣的場景。
今天小型的3D全息成像已經被用於展覽和銷售,它們的效果要比看照片逼真得多。
但是3D全息成像的數據量是巨大的,因為它比圖片畢竟多出了一個維度。如果做一個有高清電視解析度的3D全息成像,一秒鍾的數據量是450億個像素,而高清電視同樣時間大約只有1億像素。
因此5G讓實現3D全息成像成為可能。
⑷ 企業宣傳片是什麼
一個以光碟為載體的企業宣傳方式。它用途廣泛性價比高,集文字、圖形圖像、聲音、動畫於一體,能夠完美展示企業的風采。涵蓋公司的形象、實力、業務內容、產品展示、企業文化、經營理念、未來展望,以最直觀的方式展示企業的形象。是企業參加展會、招商引資、形象宣傳、會見客戶的最佳媒介。
廣州寰辰影視廣告
⑸ 求助2004年《死或生Ultimate》預告片的背景歌曲
Aero Smith的《dream on》
這是歌詞
[ti:dream on]
[ar:aerosmith]
[al:]
[offset:500]
[00:39.26]Everytime that I look in the mirror
[00:46.87]All these lines on my face gettin' clearer
[00:53.88]The past is gone
[00:58.58]It went by like **sk** to dawn
[01:05.75]Isn't that the way
[01:08.48]Everybody's got their es in life to pay
[01:18.88]I know what nobody knows
[01:21.94]Where it comes and where it goes
[01:25.07]I know it's everybody's sin
[01:28.13]You got to lose to know how to win
[01:45.04]Half my life is in books' written pages
[01:51.83]Live and learn from fools and from sages
[01:59.27]You know it's true
[02:03.48]All the things you do, come back to you
[02:53.07][02:10.65]Sing with me, sing for the year
[02:56.09][02:13.50]Sing for the laugh and sing for the tear
[02:59.32][02:16.94]Sing with me, if it's just for today
[03:02.45][02:19.90]Maybe tomorrow the good Lord will take you away
(x2)
[03:23.47][03:12.84]Dream On, Dream On, Dream On,
[03:27.85][03:16.67]Dream until your dream come true
(x2)
[03:36.11]Dream On, Dream On
[03:38.69]Dream On, Dream On
[04:08.49][03:55.76]Sing with me, sing for the year
[04:11.13][03:58.54]Sing for the laugh and sing for the tear
[04:14.18][04:01.71]Sing with me, if it's just for today
[04:17.19][04:04.72]Maybe tomorrow the good Lord will take you away
⑹ 你見過哪些驚艷的AR應用
愛爾蘭的3D4Medical,它們即將推出的一款 AR應用期望能達到視頻中的效果,並稱這對醫療培訓將帶來一種前所未有的體驗。 3D4Medical 設計主管 Irene Walsh 表示,這款app所需要的大量單調枯燥的工作已經完成,並預計在2017年年初完成。這註定是一次顛覆醫療培訓的嘗試。
⑺ 為什麼要拍企業宣傳片
企業宣傳片是在深抄度挖襲掘企業理念和企業文化的前提下,通過故事的形式或立體交叉的形式,向外界傳遞商品信息和企業信息(如發展歷程、企業管理、技術實力、製造裝備、品質控制、市場開拓、文化建設、品牌建設、發展戰略等),以此促進商品流通。通過對企業進行集中而深入的展示,促進受眾對企業的了解,增強信任感達到樹立品牌、提升形象、彰顯文化的目的,從而帶來商機,加建企業的快速發展。
綜上所述,企業為了生存和長遠發展,會拍企業宣傳片來宣傳自己,擴大知名度。
⑻ 通儒文化創意(上海)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L+Partners是一家從事CG動畫、效果圖、宣傳片及VR、AR互動展示的視覺創意策劃製作公司,公司骨幹成員在業內均擁有10年以上從業經驗,服務於 Nikken Sekkei ASGG Aecom Aedas GMP RTKL 萬達 萬科 綠地 綠城 華潤 龍湖 凱德 創邑等國內外眾多高端客戶,隸屬於上海翅影數碼科技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梁浩賢
成立時間:2016-08-08
注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
公司地址:上海市崇明區新村鄉耀洲路741號5幢1242室(上海新村經濟小區)
⑼ 為什麼說ar/vr將成為文化產業的下一種形態
「內容」是推動VR行業升級的關鍵。在各種硬體產品層出不窮的情況下,內容的極度缺失為不少文化內容生產廠商帶來了機遇,例如廣電企業、傳媒公司、新媒體行業等等。中國增強現實產業聯盟認為文化與科技都是處於動態創新的發展過程,科技創新、文化創意交融發展是必然趨勢。在不久的將來,VR+文化產業會愈發豐富,使用也更加便捷。
1、VR+廣電
中國廣播電視產業正進入全媒體時代,央視、湖北衛視、湖南衛視、江蘇衛視、廣東衛視等廣電企業依託網路傳輸、資源IP、用戶集成等天然優勢,在VR風口下積極探索生態模式,並廣泛用於新聞事件、盛典晚會、綜藝節目、紀錄片等。
就拿廣東衛視來說,選擇VR直播南方盛典這一最快的方式進入了VR領域,在直播的同時製作現場VR全景漫遊圖,觀眾可以通過PC網站、手機APP或者微信、QQ社交平台等360度觀看頒獎現場,成為盛典的「親自參與者」。此外,VR錄制和點播同樣是廣電VR業務之一,
比如在無錫廣電春晚VR直播之後,目睹科技將現場VR視頻上傳至「智慧無錫」客戶端的VR頻道進行回放,當然,還可將VR視頻上傳到優酷VR、愛奇藝VR等內容平台進行展示。
作為VR直播領域的引領者,目睹科技發布了最完整、最高效的廣電VR直播全解決方案,通過VR直播制播雲服務,快速推進傳統廣電節目VR化,將傳統頻道直接升級為VR頻道,涉及媒體生產、發布、播放等各個環節。同時,目睹科技融合「公有雲+私有雲」的部署方案,進一步提升雲端服務的應用價值,保障廣電VR直播內容的高度可管、可控性。
2、VR+傳媒
目前,已有多家大型文化傳媒類公司涉足VR領域,主要通過VR影視、VR廣告、VR直播等內容製作切入。其中華策影視、光線傳媒、奧飛娛樂頻頻入股相關公司,國傳雲媒、天聞傳媒更是與目睹科技建立戰略合作,布局VR生態的打造。此外,傳媒公司還會做VR文化產業的真正執行人,拍一段VR視頻、做一個VR宣傳片、做一場演唱會VR直播並在現場設立VR體驗區等等。例如蘭亭數字聯手青年演導林
菁菁拍攝了國內第一部VR電影《活到最後》,華策影視推出了VR版《誰是大歌神》等等,種種跡象表明VR內容在不斷的向精準化和多元化發展,傳媒公司需抓好機遇。
目睹科技為傳媒公司的VR業務體系提供後端雲服務技術支撐。例如一鍵式的VR直播技術平台,將全景視頻採集、處理、分發、播放、互動集成一體,使得傳媒公司只需准備一台全景相機便可輕松獲得VR直播能力,並快速開展VR視頻業務。
3、VR+新媒體
在新媒體技術手段不斷更新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傳統媒體建立新媒體部門,自己開發客戶端、充分利用商業新媒體平台,進行媒體融合,打造新媒體矩陣。隨著VR的出現,新媒體的發展迎來一陣暖風。
VR新聞、VR直播、VR視頻等都是媒體把握VR風口的途徑。例如全國兩會新聞事件,光明網去年拍攝與製作VR全景漫遊圖展示現場,今年升級VR,直接打造「鋼鐵俠」神器,通過目睹科技提供的攜帶型移動VR直播方案進行兩會現場直播,讓觀眾以第一視角了解國家出台的政策,屬全國兩會首次VR直播。
說到新媒體,就不得不提下微信,它不僅是社交平台,更是新媒體陣營中的標兵,而目睹科技自主研發的高性能H5全景播放器更是完美支持微信端觀看,完善了新媒體VR業務。其實,無論把VR理解為新媒體或是媒體工具,它對新舊媒體的發展都產生了一定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