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到來,如何科學防治癌症
癌症因為超低的治癒率導致大家對於它,可以說是談之色變。但是近幾年來,癌症確診人數卻不斷上升,而且其患者群體也逐漸年輕化,嚴重影響大家生命安全。但是其實做好癌症的防治工作,其實是可以有效避免癌症死亡的。
第四合理膳食,應該要全面均衡地攝取身體所需要物質,特別是一些高熱量高油脂的物品要避免。
第五接種疫苗,現在已經有很多成熟的防癌疫苗可以選擇,適合人群可以選擇相應疫苗進行預防。
B. 全國一年有多少推廣宣傳周活動
經國務院批准,每年月第三周是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自1998年第一屆推普周開始。
2004年全國節能宣傳周活動由原來的11月改為6月舉行
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是由中國抗癌協會1995年倡導發起的,每年的4月15日~21日規定為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
2014年自6月10日至22日開展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
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前身為全國保護知識產權宣傳周,一般始於每年4月20日,於4月26日即世界知識產權日結束,為期一周。
2010年6月21日,北京舉報宣傳周活動舉行
全國城市節水宣傳周又叫節水周。時間為每年的5月15日所在的那一周,2014年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時間為5月11日至17日,主題為「全面推進城市節水,點滴鑄就生態文明」。
每年的5.25所在的星期被定為「大學生心理健康宣傳周」。
根據2010年9月環境保護部和新聞出版總署簽署的《關於實施綠色印刷戰略合作協議》的安排,新聞出版總署和環境保護部於2011年10月8日印發了《關於實施綠色印刷的公告》。公告還規定在「十二五」期間每年11月的第一周為「綠色印刷宣傳周」。[1]
2014-06-09 環境與健康宣傳周」活動啟動
2012年10月16日是第32個「世界糧食日」,而這天所在的一周也是我國的第22個「全國愛糧節糧宣傳周」
滿意請採納
C. 一年有多少個國家宣傳日
1月最後一個星期日國際麻風節 2 3月3日全國愛耳日 3 3月24日世界防治結核病日 30 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3月29日) 4 4月7日世界衛生日 5 4月15日~4月20日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 6 4月全國愛國衛生月 7 4月25日全國兒童免疫接種宣傳日 8 5月1日職業病防治宣傳日 9 5月3日世界哮喘日 31 全國防治碘缺乏病宣傳日(5月5日) 10 5月8日世界紅十字日 11 5月12日國際護士節 32 全國助殘日(5月15日 12 5月18日全國碘缺乏病日 13 5月20日中國學生營養日;母乳喂養宣傳日 14 5月31日世界無煙日 15 6月5日世界環境日 16 6月6日全國愛眼日 17 6月8日中國初保日 18 6月26日世界禁毒日 34 世界母乳喂養周(8月第一周) 19 9月8日世界狂犬病日 20 9月20日全國愛牙日 21 9月30日國際聾人節 33 國際老人節和國際老人年(10月1日) 22 10月8日全國高血壓日 35 10月10日世界精神衛生日世界居室衛生日 23 10月20日世界骨質疏鬆日 24 10月22日世界傳統醫葯日 29 男性健康日(10月28日) 25 11月第一周全國食品衛生宣傳周 26 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 36 11月的第三個星期三世界慢阻肺日 27 12月1日世界艾滋病宣傳日 37 12月5日世界殘疾日 38 12月15世界強化免疫日
D. 浙江省最新癌譜公布,男性和女性發病第一位的一樣嗎
一:男性和女性發病第一位的一樣浙江省最新癌譜公布,男性和女性發病第一位的不一樣,男性發病第一位為肺癌,女性發病第一位為甲狀腺癌,根據《2019浙江省腫瘤登記年報》數據地區癌症發病與死亡情況分析,發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分別是肺癌、女性乳腺癌、甲狀腺癌、結直腸癌,其中男性發病第一位為肺癌,其次才是結直腸癌、胃癌等等;而女性發病第一位為甲狀腺癌,其次才是肺癌、乳腺癌等等。隨著現代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超聲技術解析度的不斷提高,一般的甲狀腺癌經過科學規范的治療都能被治癒,但是肺癌和消化系統腫瘤依舊是我國腫瘤防治工作的重點。
2021年4月13日,浙江省在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舉行浙江省第27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暨“中國抗癌日”啟動儀式,根據浙江省公示的最新癌譜顯示,男性和女性發病第一位的不一樣,男性發病第一位為肺癌,女性發病第一位為甲狀腺癌,但是男女性癌症死亡排名第一的都是肺癌。
E. 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的歷屆主題
第一屆(1995年) 提倡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人人參與抗癌防癌活動; 癌症可防可治;癌症不等於死亡
第二屆(1996年) 同第一屆
第三屆(1997年) 腫瘤不可怕、可防又可治,攜起手來,共同抗癌
第四屆(1998年) 飲食與癌
第五屆(1999年) 呼籲全社會都來關心癌症患者,為癌症患者獻愛心
第六屆(2000年) 堅持正確導向、提倡科學防癌
第七屆(2001年) 倡導防癌治癌科學規范、反對封建迷信、假醫假葯
第八屆(2002年) 預防為主,科學治癌
第九屆(2003年) 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第十屆(2004年) 科學抗癌,關愛生命
第十一屆(2005年)關愛婦女、遠離乳癌
第十二屆(2006年)合理飲食,預防癌症
第十三屆(2007年)拒絕煙草,遠離癌症
第十四屆(2008年)提倡全民戒煙,讓兒童遠離癌症
第十五屆(2009年)規范癌痛治療,改善生活質量
第十六屆(2010年)關愛生命,科學防癌,讓生活更美好
第十七屆(2011年)科學抗癌,關愛生命
第十八屆(2012年)科學抗癌,關愛生命。副標題為」飲食與癌症」。
第十九屆(2013年)保護環境,遠離癌症
第二十屆(2014年)科學抗癌,關愛生命。副標題為「走出癌症誤區,實現早診早治」。
第二十一屆(2015年)科學抗癌,關愛生命。副標題為「抗擊癌症,從了解開始」。
第二十二屆(2016年)科學抗癌,關愛生命。副主題為「癌症防治,我們在行動」。
F. 與醫學有關的節日
與醫學有關的節日有:國際護士節、中國醫師節、全國愛耳日、世界血友病日和國際聾人日等。
一、國際護士節
國際護士節是每年的5月12日,是為紀念現代護理學科的創始人弗洛倫斯·南丁格爾於1912年設立的節日。其基本宗旨是倡導、繼承和弘揚南丁格爾不畏艱險、甘於奉獻、救死扶傷、勇於獻身的人道主義精神。
二、中國醫師節
2017年11月3日,國務院關於同意設立「中國醫師節」的批復,決定自2018年起,將每年8月19日設立為「中國醫師節」。設立此節日是為了激勵廣大衛生與健康工作者大力弘揚「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進一步推動全社會形成尊醫重衛的良好氛圍。
三、全國愛耳日
1999年,衛生部頒布了《常用耳毒性葯物臨床使用規范》,加大了對耳毒性葯物臨床使用中的規范化管理力度。中國有聽力語言殘疾人為殘疾人總數的首位。針對大陸耳聾發生率高、數量多、危害大,預防工作薄弱的現實,衛生部、教育部等10部委局共同確定每年的3月3日為全國愛耳日。
四、世界血友病日
每年的4月17日世界血友病日,是為了紀念世界血友病聯盟發起人─加拿大籍的法蘭克·舒納波先生對於血友病患的貢獻,以及喚起大眾對於血友病的正確認知,自1989年起,特別選中他的生日4月17日作為「世界血友病日」。
五、國際聾人日
1957年,世界聾人聯合會根據歐洲各國聾人組織的倡議,決定1958年9月28日為第一個國際聾人節。我國於1955年加入世界聾人聯合會,1958年8月1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務部、教育部、衛生部、文化部、國家體委等9個單位聯合發出通知,要求各地慶祝這一節日。
G. 有關衛生的宣傳日有哪些
有關衛生的宣傳日有2月4日-世界抗癌日、月24日-世界防治結核病日、4月11日-世界帕金森病日、4月7日-世界衛生日、4月25日-兒童預防接種日、4月26日-全國瘧疾日等。
像4月25日-兒童預防接種日就是宣傳預防接種的重要性:
重要意義:
接種疫苗是最經濟、最有效、也是最安全的防病措施。疫苗接種可以使我們,特別是兒童免受傳染病帶來的健康損害,有時甚至是生命威脅。疫苗接種對傳染病預防效果可靠,安全風險低,對接種對象的健康成本效益最大。
成就:
1、通過普種,於20世紀60年代初消滅了天花;
2、通過脊灰疫苗常規接種、強化免疫,2000年已經阻斷了本土脊灰野病毒的傳播,被世界衛生組織確認為無脊髓灰質炎的國家。
3、疫苗可預防傳染病得到有效控制 通過接種疫苗,合肥市疫苗可預防傳染病的發病率下降至歷史最低水平,百日咳、新生兒破傷風、乙腦等發病率控制在0.05/10萬以下,連續27年無白喉報告病例。
(7)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擴展閱讀:
另外,衛生宣傳中還科普了蔬菜禁忌:
蔬菜是人們每天離不開的輔助食品,雖然一日三餐都接觸它,但在保存、加工及食用過程中卻常常存在一些不利於健康的誤區:
1、忌先切後洗。營養會隨切口大量流失,應先洗後切。
2、忌擠菜汁。餃子、餛飩餡菜汁被擠掉,會丟失70%的維生素、礦物質。最好將擠出的汁做成湯。
3、忌貯存時間過長。許多蔬菜存期過長會喪失營養、甚至變質。菠菜在20℃環境中放置一天,維生素C損失84%,因此存放菜應避光、通風乾燥。原則上應盡量吃新鮮的。
4、忌冷藏不當。黃瓜不宜低於10℃儲藏。
5、忌生吃蔬菜清洗不徹底。清洗不徹底的蔬菜生吃時病菌、農葯都有危害。
6、忌燒菜隔頓吃。炒好青菜15分鍾後維生素減少20%,放30分鍾損失30%,放1小時損失50%,隔夜還含有致癌物,而且容易變質,變質後營養幾乎全部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