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成人需要聽力篩查嗎
你好,成人需要聽力篩查嗎?
據統計,目前成人的聽力篩查可以通過電話、網路、現場或者家庭等不同形式,其實主要還是兩種:一種是利用IT技術,醫生和受試者不見面,利用電話或者網路來實現;第二種是現場的聽力篩查,這是一種傳統的篩查技術,篩查人員攜帶聽力計,現場提供聽力檢查。目前國內外主要還是依靠第二種方法,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比如中國和印度等。隨著助聽器3.0時代步伐的前進,市面上出現了通用型的入耳式助聽器,直接可以進行簡單的聽力篩查,這讓普通人的聽力篩查更加簡單。
但是,專家認為,篩查只是手段,永遠不能代理目的:聽力康復。衡量聽力篩查質量的高低不僅僅是篩查人數的多少,更重要的是因陽性而最終獲得聽力康復的有多少。對於這個問題,現在的研究還剛剛開始。相關專家還說,從研究結果看,最近在美國的54項聽力篩查的總結報告很有啟發意義。美國學者分析了54項聽力篩查結果,涉及2049名參與者,其中1337名受試者沒有通過聽力篩查。在這個基礎上,886名患者被推薦,接受全面的聽力學診斷檢測。不過,遺憾的是不到半數(42%)的陽性患者最終接受了系統檢測。更令人失望的是,在1337名沒有通過聽力篩查患者中,最後只有28名患者(2%)接受了聽力康復服務,其他患者則不了了之。
另一項關於電話聽力篩查的調研顯示,193名年齡在24歲到93歲之間的成人參與了電話聽力篩查,其中112名女性,81名男性。根據這些研究者的分析,每一百名沒有通過聽力篩查的患者中,只有36%繼續接受檢查,而在這些接受深入檢查的患者中,大約有13人(36%)會被建議使用助聽器或者其他康復器械。最後只有5個人使用助聽器。從整體分析來看,成人聽力篩查的康復成功率約為5%。
因此,從這些數據結果看,聽力篩查效果並不明顯,所花費的精力和最終受益的結果實不相稱。換言之,動用龐大的資源最後獲得成果甚微,頗有大炮打蚊子之味。
究其原因,歐仕達助聽器專家認為,還是因為聽力損失的特點和民眾意識不夠,聽力損失的嚴重性並不足以讓患者馬上接受治療或康復。因此,需要更多的宣傳,包括像愛耳日這種全名推廣活動。另一點,需要注意的是我們不能將手段視為目的,篩查的實施不是目的,聽力康復才是宗旨!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帶來幫助!
2. 一篇愛耳日文章(速度,速度!)
愛耳日: 讓孩子傾聽世界的聲音
導視:
保護孩子聽力 自覺接受新生兒聽力篩查
關愛聽障兒童 讓他們傾聽世界的 聲 音
導語:3月3日是第十二次全國「愛耳日」,為進一步普及新生兒聽力篩查,做好聽力殘疾預防與康復工作,市殘聯開展宣傳教育活動。今年的主題是「康復從發現開始——大力推廣新生兒聽力篩查」。
主持人現場出鏡:(觀眾朋友,我現在是在陸合醫院門前,市殘聯在陸合醫院開展現場愛耳知識宣傳和愛耳義診活動,提高市民的愛耳、護耳意識,有效地減少聽力殘疾的發生。)
在活動現場,陸合醫院的工作人員以發宣傳單等方式,宣傳愛耳護耳知識,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咨詢。
市民
在陸合醫院的聽力篩查室,記者看到了正在等待為她小孫女進行耳朵篩查的孫女士。
孫女士
據中國聾兒康復中心介紹,新生兒聽力篩查是做好聽力殘疾兒童早發現、早診斷的有效手段,對及時發現、診斷聽障兒童,開展早期干預,提高康復效果至關重要。
同期聲陸合醫院耳鼻喉科 主任 高會春(孩子出生48小時後就可以進行初步篩查。。。。。)
由於多方面原因,我國新生兒聽力篩查工作還存在覆蓋面小、失訪率高、篩查工作與康復工作缺乏有效銜接等問題,新生兒家長也需要提高重視篩查、接受篩查、配合篩查的意識。
同期聲 (通過臨床檢查和父母觀察,一般在2歲以前內很難發現。。。)
聽力殘疾從發病時間上來看,分為先天性耳聾和後天性耳聾,產生耳聾的的原因有很多,除了遺傳因素、母親懷孕期間感冒發燒,用耳毒性葯物、接觸有毒物質:像X線照射、熱輻射對孩子的發育都是不利的。 那麼,兒童聽力殘疾該如何預防呢?
同期聲 陸合醫院耳鼻喉科 主任 高會春(首先要進行婚檢。。。。。。)
據了解,我國有聽力障礙殘疾人2057萬,居各類殘疾之首,佔全國人口的16.79‰,其中七歲以下聾幼兒可達80萬,每年還將新產生聾兒3萬余名。聽力障礙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學習和生活。為促進新生兒聽力篩查工作與聽力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工作有效銜接。2009年,市殘聯成立了聽力語言殘疾康復技術指導中心。
宣傳日當天,記者跟隨市殘聯的工作人員來到康復中心,正趕上語訓老師燕娜在給聽障兒童上語訓課。
現場同期聲 (燕娜上課。。。)
今年14歲的解新月來自虎庄鎮王莊村,11歲入學,在這里接受康復訓練有3年的時間了,剛剛入學的時候,只能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下,簡單地表達一些日常用品、常吃的食物等,通過語訓,與學習有關、抽象的書面語言都能表達出來,與正常人能做簡單的語言交流。
同期聲 聽障兒童 解新月(你叫什麼名字?家住哪?。。。。。。)
聽力語言殘疾康復技術指導中心共有25名聽障兒童,大部分都是先天性的聽力殘疾, 中心為這些孩子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語訓環境,語訓的過程中,老師努力去發現他們的閃光點,並以此做突破口,激發他們努力地去進行語訓。
同期聲 聽力語言殘疾康復技術指導中心 燕娜 (充分利用食品演示等進行教學。。。。)
通過燕娜老師和孩子們的共同努力,現在大部分聾童在生活中看到一個字,能自己拼出音節,寫下的一些用語他們也能說出來,聽力重度的同學,能夠說一些簡單的詞句, 聽力輕度的同學,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也能與正常人進行簡單的語言交流。
聽障兒童是最弱勢、最無助的群體,迫切需要通過康復,恢復或補償聽覺和語言功能,提高生存質量,增強參與社會的能力。
同期聲 市殘聯康復部主任 李英軍
2011年,市殘聯聽力語言殘疾康復技術指導中心全面提高康復工作水平;進一步做好專業人員的培養,保證聾兒康復質量的不斷提高。
同期聲 市殘聯副理事長
導語2:下面,我們用聽力語言殘疾康復技術指導中心語訓老師燕娜寫給孩子們的寄語來結束我們今天的節目。
寄語:
希望你們這些殘缺的花朵
能夠吐露知識的芬芳
學會用十倍的信心
百倍的愛心
千倍的意志
無限的希望
快樂成長每一天
3. 耳朵的重要性
耳朵是五官其中一個重要器官,它除了掌管聽覺外,也兼具保持身體平衡的機能。耳可分為耳廓、外耳道、中耳和內耳幾部分。若是耳的任何一部份受損,結果可能嚴重,甚至會造成失聰,所以我們要好好保護耳朵。
如何保護耳朵?
1.教育應由兒童開始
很多小孩子經常都會將細小物件塞入自已的耳朵中。當遇到這些情況時,父母應保持鎮定,然後立即帶同小孩去看醫生。
父母應教導兒童不要亂塞東西入耳,亦不可試圖自行替小孩挖出異物,以免引起外耳道炎或鼓膜穿孔。
2.耳朵的清潔
耳垢是一種天然保護外耳道的分泌物,毋須特別清理,每天只要清洗耳廓便可。不要以為棉花棒是較佳的潔耳工具,其實這只會將大部份耳垢推得更深入耳孔,形成崁塞,而棉花球也可能遺留在耳道內。
洗頭或沐浴時,可用棉花球塞耳,防止污水流入耳道。父母應留意嬰兒嘔奶時,勿讓奶水流入耳內,引致外耳道炎。
3.噪音環境
當人在每周超過四十小時及處於八十五至九十分貝的環境下而又沒有作保護措施;或暴露於突然爆發極大的響聲,都會毀壞耳蝸的精密細胞,造成聲震損傷。所以,在有聲震損傷危險的時侯,例如:工業噪音,尤以在機器車間或鑄造廠為甚,巨大的敲鍾聲、槍炮聲和爆炸聲,我們都應該戴上特製的耳朵保護器。在職業安全條例下,這種保護器須由僱主供應。
4.葯物的使用
當察覺耳朵有毛病時,應該去看醫生,切勿自行購買耳葯水滴在患處,以免因葯物不當而令病情更趨惡化。
婦女懷孕期間,應遵照醫生指示用葯,因為有些葯物會影響胎兒聽覺的發育。
5.及早治療
既然耳朵是一個重要的器官,在下列情況下,我們應盡早找醫生治療。例如:
l 流膿或出血
l 因異物入耳而感疼痛
l 長期耳痛不止
l 突然喪失聽覺
l 耳鳴及頭暈
香港兒童的聽覺保健
在本港,此項服務分別由?生署及教育署按兒童的年齡提供,目的在盡早識別兒童在聽覺發育的過程中的異常狀況,並給予適當的治療及輔導,以增加其康復機會。
(一)新生嬰兒至六歲兒童
可在各區母嬰健康院內免費接受聽覺篩選服務。若兒童被發覺聽力有異常,便會轉介往「耳鼻喉專科」或「兒童體能及智力測驗中心」進行全面性覆驗及跟進。
(二)學童保健
由教育署安排為小一學生進行聽力評估,並按需要轉介學童往「耳鼻喉專科」作進一步治療。教育署特殊教育組亦會根據聾童的失聰程度安排就讀適合的學校。
家長亦應注意兒童的語言發展(例如發音不正),學習表現(例如對老師的發問沒有反應),和日常生活習慣(例如把電視機音量放到很大或慣性使用單一隻耳朵)等情況,如有懷疑,可經家庭醫生轉介到耳鼻喉專科檢查。
愛護耳朵保護聽力
編者按:據有關部門提供的資料顯示,目前中國有耳聾的殘疾人2057萬人,由於葯物、遺傳、感染、疾病等原因造成的新生聾人每年約增加三萬人,聽力的障礙嚴重影響著這一群體的生活、學習和社會交往。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本期刊出一組相關的短文,讓我們共同關注這一群體,切實愛護耳朵保護聽力。
耳聾能預防嗎?
耳聾的發病,在我國目前尚缺乏詳細的流行病學調查資料。面對這樣眾多的耳聾患者,除了採取必要的醫療、康復對策外,積極開展新生兒聽力篩查,普及、宣傳聽力保健知識,重視流行病學調查,開展耳聾宣傳咨詢,加強醫學監護及科學用葯,是預防耳聾關鍵。
在胎兒期如何防聾?
聽力保健的工作在妊娠期就應該開始,如在產前期,母體一般不要接受預防注射,腹部不要接受放射性照射,預防母體患病毒性感染,一旦感染要及時進行治療,用葯時禁用耳毒性葯物。
新生兒期如何防聾?
新生兒期耳聾預防應在圍產期就開始,在這一時期不僅可發生器質性聽覺樞神經系統的損害,而且可引起內耳毛細胞損害。尤其是早產引產時外傷或各種原因缺氧,新生兒黃疸極易引起感覺神經性耳聾。因此,對這些疾病早期預防和及時治療是防治耳聾的重要環節。
小兒期如何防聾?
感染性耳聾是嬰幼兒時期常見多發病,其中以小兒滲出性中耳炎導致的傳導性聾及由於腮腺炎、高熱等疾病導致的感覺神經性聾最為常見。小兒期耳聾早期多不易發現,特別是感染期經常使用氧基本甙類抗生素進行治療更容易發生耳聾。所以預防感染,科學用葯是重要的防聾措施。
助聽手段
目前市面上助聽器是音量放大機器,功能只是注意音量放大,對於完全耳聾和極重度聾者沒有多大幫助,人工耳蝸是他們的另一種選擇。
耳聾可能是因為內耳創傷,疾病或其他原因而引起的,這些因素導致聽覺神經受損,使病人突然或漸漸地失去聽覺。
耳蝸植人可繞過內耳的一些損傷的部分,直接刺激聽覺神經,使病人重獲聽力,這些是一般助聽器所無法做到的。
耳蝸植入幫助各種年齡的耳聾者,其中包括一些耳聾已久和幼年使耳聾的人,當耳聾的程度嚴重到助聽器也無法幫助時,就應考慮接受耳蝸植入。接受耳蝸植入,通常來說,喪失聽力的時間越短越好,如果時間拖久了,將會增加手術後訓練的困難,降低手術後的效果。
只有專業醫師及聽力學家才能對是否施行耳蝸植入提出適當的建議。
相關鏈接1998年,部分政協委員在政協第九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提出了《關於建議確立愛耳日宣傳活動》的提案。衛生部、民政部、教育部、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全國婦聯、中國老齡協會、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等十部門對該提案給予高度重視,經過認真調查論證後,一致同意確定每年3月3日為全國愛耳日.
4. 聾兒早期干預工作實施辦法
自己下載或復制:
http://www1.fdyj.org/doc/%B6%A6%CE%C0[2005]002%BA%C5.doc
福 建 省 衛 生 廳
福建省殘疾人聯合會
閩衛基婦〔2004〕327號
福建省衛生廳、福建省殘疾人聯合會印發
《福建省新生兒聽力篩查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設區市衛生局、殘疾人聯合會,省立醫院、省婦幼保健院、福建醫大、中醫學院各附屬醫院、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福州鐵路中心醫院:
為加強兒童聽力保健,對兒童的聽力障礙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減少因聽力障礙對兒童生長發育造成的不良影響,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經研究決定從2005年4月1日起,各級婦幼保健機構和縣級以上開展助產技術的綜合性醫院啟動新生兒聽力篩查工作。為了使新生兒聽力篩查工作順利開展,特製定《福建省新生兒聽力篩查實施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福建省衛生廳 福建省殘疾人聯合會
二00四年十二月二日
福建省新生兒聽力篩查實施方案
為加強兒童聽力保健,對兒童的聽力障礙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干預,減少因聽力障礙對兒童生長發育造成的不良影響,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制定本方案。
一、篩查和診斷機構
一篩查機構:各級婦幼保健機構和縣級以上開展助產技術的綜合性醫院,包括中醫院和部隊、鐵路醫院,應開展新生兒聽力篩查。
暫不具備開展新生兒聽力篩查條件的醫療保健機構,應告知新生兒監護人到有開展聽力篩查的醫療保健機構進行聽力篩查。
二診斷機構:具備開展聽力診斷條件的二級以上婦幼保健院(所)或三級醫院可以提出申請、設區市衛生行政部門推薦,經專家評估、論證後,由省級衛生行政部門予以確認。
三篩查診斷中心:全省設1所,由省級診斷機構提出申請,經專家論證後,由省級衛生行政部門予以確認。
二、篩查、診斷對象
一篩查對象:
⒈出生72小時左右新生兒
⒉出生時在醫院未接受新生兒聽力篩查的、初次篩查未通過的或者有高危因素應定期進行復查和監測的對象,在嬰兒出生42天健康檢查時應補篩查或復查。
⒊3周歲以下嬰幼兒有下列高危因素之一者,列為重點篩查、復查和監測對象,並跟蹤隨訪至3周歲:
⑴在新生兒重症監護室監護時間超過24小時;
⑵有聽力障礙家族史;
⑶巨細胞病毒、風疹病毒、皰疹病毒、梅毒或弓形體引起宮內感染;
⑷顱面形態畸形,包括耳廓和耳道畸形等;
⑸出生體重低於1500克;
⑹患高膽紅素血症;
⑺使用過耳毒性葯物;
⑻患細菌性腦膜炎;
⑼出生5分鍾內Apgar評分低於4分;
⑽機械通氣時間(使用人工呼吸機時間)超過5天;
⑾臨床懷疑存在與聽力障礙或感覺神經功能障礙有關的綜合征。
二診斷對象:
篩查或復查未通過者應轉診到診斷機構進一步檢查以明確診斷。
三、篩查、診斷方法與要求
一方法:
⒈篩查:採用耳聲發射法,有條件的單位可採用快速腦干誘發電位法。
⒉診斷:篩查或復查未通過者,經聽力學及相關檢查進行確診和提出處理意見。
二設施
⒈篩查:有1間單獨的聽力篩查室,15平方米左右,保持相對安靜,配一張簡單的診療床。
⒉診斷:有1間隔音屏蔽處理的聽力檢測室,10平方米左右,本底雜訊小於30分貝,配1張診察床。
三設備
⒈篩查機構:篩查型耳聲發射儀,有條件的單位可配備快速腦干誘發電位儀(AABR),計算機。
⒉診斷機構:診斷型腦干誘發電位儀、診斷型耳聲發射儀、中耳分析儀、純音聽力計、計算機及院內相關診斷設備。
四人員:
⒈篩查或診斷業務管理人員:每個篩查機構應指定1名主治以上醫師負責篩查工作的業務指導和管理;診斷機構應指定1名副主任以上醫師負責診斷工作的業務指導和管理。
⒉篩查人員:具體負責聽力篩查工作。須具備醫(護)師以上職稱,並經省級衛生行政部門組織的崗前專項技術培訓,取得《結業證書》。
⒊診斷人員:負責確診工作並提出處理意見。由從事聽力學或耳鼻咽喉科臨床工作五年以上、具備主治醫師以上職稱、並經省級衛生行政部門組織的崗前培訓考核合格的人員擔任。
四、篩查和檢測程序
一孕產婦入院後,產科工作人員應告知新生兒聽力篩查的做法和意義,並簽定《家長知情同意書》(附件2)。
二新生兒出生72小時左右後,篩查人員對其進行聽力篩查,填寫《兒童(新生兒)聽力篩查登記表》(附件4),並向家長出具《兒童(新生兒)聽力篩查(復查)報告單》(附件3)。
三對出生時篩查未通過、有高危因素須定期復查的或因特殊原因未接受篩查的嬰兒,篩查人員或產科工作人員應告知家長在出生42天健康體檢時到當地縣級以上醫療保健機構進行復查。
四復查仍未通過的,由復查機構發出轉診通知,將其轉到設區市聽力診斷機構確診。並同時通知轄區內縣級婦幼保健機構,協助督促及時復查、確診。
五確診為聽力障礙的嬰幼兒,診斷機構出具《福建省兒童聽力診斷報告》(附件7)填寫《聽力障礙兒童個案登記表》(附件8),並為其制定干預—康復方案,取得家長知情同意後,為其提供干預療法;需進行聽力語言康復的,與當地殘聯聯系。診斷機構應將確診為聽力障礙的兒童名單分別報兒童戶口所在地的縣級婦幼保健機構和殘聯;縣級婦幼保健機構應將其納入當地兒童系統保健體弱兒專案管理范圍進行追蹤管理。殘聯將其納入聾兒語訓康復范圍。
五、組織管理,職責分工
一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負責全省新生兒聽力篩查與診斷工作的規劃、組織領導、管理和協調;組織全省聽力篩查和診斷人員的崗前培訓;委託福建省醫學會耳鼻喉科學分會對聽力診斷機構、篩查診斷中心進行評審、論證;負責確認聽力診斷機構、篩查診斷中心;檢查、監督全省新生兒聽力篩查工作。
設區市和縣級衛生行政部門負責組織本方案的實施;負責推薦市級聽力診斷機構;負責轄區內新生兒聽力篩查的管理、監督和協調工作;了解新生兒聽力篩查工作的進展情況,及時解決存在問題,保證新生兒聽力篩查工作的順利實施。
二各級婦幼保健機構負責新生兒聽力篩查和診斷工作數據的收集、匯總、統計分析,按婦幼衛生報表上報的時間與渠道逐級上報,完成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委託或交辦的事宜。縣級婦幼保健機構負責督促需復查的兒童及時復查、確診,負責聽力障礙患兒的系統保健管理;協助診斷機構與殘聯聯系對患兒進行康復訓練。
三聽力篩查機構要成立由分管院長為組長,醫務科、耳鼻喉科、產科、兒科(新生兒科)共同參加的工作小組,負責新生兒聽力篩查的具體實施;完善設施、設備和人員的配備;廣泛宣傳新生兒聽力篩查的意義、相關知識和具體做法,實行新生兒聽力篩查的知情選擇制度;建立各項管理制度和操作常規,及時向家長出具聽力篩查報告單,做好新生兒聽力篩查、復查、登記統計和轉診工作;定期總結分析篩查結果,提高質量;每季度向轄區內縣級婦幼保健機構報送《兒童(新生兒)聽力篩查季報表》(附件5)和《篩查未通過兒童情況報表》(附件6);嚴格執行收費標准。
四診斷機構負責轄區內新生兒聽力篩查的技術指導、培訓和社會群體性工作,與篩查機構建立工作聯系制度;負責篩查、復查未通過兒童的確診;對有聽力障礙患兒進行干預治療;需要聽力語言康復訓練的,應負責聯系當地殘聯對聽力障礙兒童進行康復訓練;負責診斷結果的統計、分析,提出預防及干預措施。
五省新生兒聽力篩查診斷中心負責全省新生兒聽力篩查、診斷的技術指導、培訓、質量控制和社會群體性工作;負責篩查、復查未通過兒童的確診及診斷機構轉診的疑難病症診治;與全省篩查機構和診斷機構建立工作聯系制度;負責制定新生兒聽力篩查和診斷常規;對有聽力障礙患兒進行干預治療;需要聽力語言康復訓練的,應負責聯系當地殘聯進行康復訓練;負責全省診斷結果的統計、分析,提出預防及干預措施。
六各有關單位要加強聯系,互相配合,分工協作,嚴防漏查、漏診、漏治。
六、質量管理
一聽力診斷機構需按照《福建省兒童聽力診斷機構基本標准》(附件1)進行設置,診斷設備要符合國家質量規定要求,並填報《母嬰保健技術服務執業許可申請登記書》,報省衛生行政部門,經評估、確認後,方可成為診斷機構。
二各級開展新生兒聽力篩查的醫療保健機構要按照《福建省新生兒聽力篩查實施方案》開展篩查工作,人員要接受統一培訓。篩查室環境、設備、操作規程、人員須符合開展聽力篩查的技術要求。
三建立福建省新生兒聽力篩查信息系統。聽力篩查機構負責篩查資料的登記、統計、上報;縣(區)級婦幼保健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新生兒聽力篩查和診斷工作數據的收集、匯總、統計分析,按婦幼衛生報表上報的時間和渠道逐級上報。省級婦幼保健機構負責匯總、整理新生兒聽力篩查、診斷的資料並上報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和省新生兒聽力篩查診斷中心。省新生兒聽力篩查診斷中心對全省新生兒聽力篩查診斷資料進行分析、總結,於次年2月底前報省級衛生行政部門。
七、實施步驟
一2004年2~11月:省分批舉辦新生兒聽力篩查培訓班,對省、市、縣(市、區)醫療保健機構聽力篩查技術人員和診斷人員進行培訓,做好設施、設備的籌備工作。
二2004年12月:下發《福建省新生兒聽力篩查實施方案》。
三2004年12月-2005年3月:省耳鼻喉科學分會組織對申報的新生兒聽力診斷機構和篩查診斷中心的醫療保健機構進行評估、論證,符合基本標準的,由省級衛生行政部門予以確認。
四2005年4月1日起:各級婦幼保健機構和縣級以上開展助產技術的綜合性醫院啟動新生兒聽力篩查工作。
五2006年5~6月:總結2005年4月-2006年4月的新生兒聽力篩查工作。
附件:
1.福建省兒童聽力診斷機構基本標准
2.家長知情同意書
3.福建省兒童(新生兒)聽力篩查(復查)報告單
4.兒童(新生兒)聽力篩查登記表
5.兒童(新生兒)聽力篩查季報表
6.篩查未通過兒童情況報表
7.福建省兒童聽力診斷報告
8.聽力障礙兒童個案登記表
9.兒童聽力診斷登記表
10.福建省聾兒語訓部一覽表
主題詞:基婦 新生兒聽力篩查 方案
抄送:衛生部婦社司,福建省婦兒工委辦公室,省軍區後勤部衛生處,73881部隊(十八分部)衛生處,92403部隊(海軍)後勤部衛生處,武警福建總隊後勤部衛生處,福州鐵路分局衛生房建生活分處。
福建省衛生廳辦公室 2004年12月10日印
附件1.
福建省兒童聽力診斷機構基本標准
一、 人員配備:
⒈診斷機構應指定1名副主任以上醫師負責診斷工作的業務指導和管理。
⒉診斷人員:由從事聽力學或耳鼻咽喉科臨床工作五年以上、具備主治醫師以上職稱、並經省級衛生行政部門組織的崗前培訓考核合格的人員擔任。負責確診工作並提出處理意見。
⒊技術人員:接受聽力學檢測技術培訓,熟練掌握檢測技術,並有一定的工作經驗。
二、設施設備
⒈診斷型腦干誘發電位儀、診斷型耳聲發射儀、中耳分析儀、純音聽力計、計算機及院內相關診斷設備。
⒉隔音及屏蔽處理的聽力檢測室,本底雜訊小於30分貝。
三、規章制度
⒈有新生兒聽力診斷操作常規;
⒉有新生兒聽力診斷工作管理制度。
附件2.
家長知情同意書
尊敬的家長:
聽力障礙是常見的出生缺陷。正常新生兒中雙側聽力障礙的發生率約0.1%~0.3%,在經過重症監護病房搶救的新生兒中,聽力障礙發生率高達22.6%。3歲前是兒童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通過篩查,在新生兒期或嬰兒早期及時發現聽力障礙,早期診斷後治療和康復,能有效地減少兒童聽力障礙的發生,使聾兒聾而不啞。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及配套法規和《福建省新生兒聽力篩查實施方案》的要求,我院已開展新生兒(兒童)聽力篩查工作,為了您孩子的健康,請讓您的孩子接受新生兒聽力篩查。
謝謝合作!
醫院名稱:
「我同意為我的孩子進行聽力篩查。」家長簽名:
「我不同意為我的孩子進行聽力篩查。」家長簽名:
註:家長知情同意書應隨出院病例歸檔。
附件3.
福建省新生兒(兒童)聽力篩查(復查)報告單
檢查單位: 編號:
家長姓名:
嬰兒姓名: 性別: 出生: 年 月 日 時
初查日期: 年 月 日 時
復查日期: 年 月 日 時
檢查方法:1.耳聲發射(TEOAE、DPOAE)
2.快速腦干誘發電位(AABR)
檢查結果:右耳(1)通過(2)未通過
左耳(1)通過(2)未通過
意見:
1.通過
2.未通過,請於嬰兒出生後42天到本院或當地婦幼保健機構復查。
3.復查未通過,請於嬰兒出生後3個月到 診斷機構檢查。
檢查者簽名:
報告時間: 年 月 日
備註:
1.「通過」說明您的孩子目前外周聽覺器官功能正常,但在兒童發育過程中,聽力會受多種因素影響,如疾病、噪音等,請您繼續關注孩子的聽力與語言發育,發現異常及時就診。
2.「未通過」表示在您孩子外耳道未記錄到耳聲發射反應,可能是孩子的聽力有問題,也可能是由於測試環境噪音過大或嬰兒耳道內分泌物堵塞引起,因此需要復查,請按時前來,謝謝!
附件7
福建省兒童聽力診斷報告單
姓名: 性別: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年齡: 歲 月 天 小時
父親姓名: 母親姓名:
家庭住址: 郵編: 聯系電話:
耳鼻咽喉科體檢結果:
聽力學檢查結果:
診斷:
建議:
診斷醫師簽名:
年 月 日
附件8
聽力障礙兒童個案登記表
一、一般情況
姓名: 性別: 民族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年齡: 歲 月 天 小時
家庭住址: 郵編: 聯系電話:
父親姓名: 年齡: 歲 職業:
母親姓名: 年齡: 歲 職業:
二、篩查方法: 篩查時間: 年 月 日
三、篩查結果:
⒈左耳未通過 ⒉右耳未通過 ⒊雙耳均未通過
四、個人情況:
⒈出生情況:第 胎,第 產,出生體重 (Kg),單胎/雙胎/多胎
⒉分娩方式:順產/早產/足月產/過期產/負壓吸引/產紺/剖宮產
⒊出生缺陷:無、有(詳述)
⒋胎兒窘迫:無、有 Apgar評分1分鍾 5分鍾
⒌產傷:無、有(產傷部位)
⒍羊水:Ⅰ度 Ⅱ度 Ⅲ度
⒎異常分娩:無 臀位 臍帶繞頸 胎膜早破
⒏頭顱、五官畸形:無、有(畸形部位)
⒐出生後感染:無 有 病因 病程
⒑出生後患病:無 有 病因 病程
⒒頭部外傷史:無、有
⒓耳毒性葯物應用史:(如氨基糖類:鏈黴素、卡那黴素、妥布黴素和/或利尿劑)無、有 葯名 劑量 療程
⒔中耳炎史:無、有
⒕NICU搶救:無、有 原因 持續時間
⒖呼吸機使用:無、有 ;持續時間:
⒗對外界聲音和其他感官刺激的反應:⑴靈敏 ⑵遲鈍
五、母親妊娠情況:
⒈妊娠年齡: 歲
⒉流產史:無 有(流產時間 流產原因 )
流產方式:自然流產 葯物流產 人工流產
⒊妊娠期病毒感染史:⑴無 ⑵風疹 ⑶巨細胞病毒 ⑷皰疹
⑸弓形體 ⑹其它 。若有感染,感染時孕 周。
⒋妊娠期外生殖器感染:⑴無 ⑵淋病 ⑶梅毒 ⑷尖銳濕疣
⑸ 其他 。若有感染,感染時孕 周。
⒌妊娠期放射性物質接觸史:無、有(接觸時間)孕 周。
⒍妊娠期葯物應用史:無、有(葯物名稱): 用葯時間:孕 周。
⒎妊娠期有害物質接觸史:(例如:汞、砷、苯、鉛、有機磷農葯等)
無、有 ;若有則接觸時間為 。
⒏妊娠期的不良生活習慣史:
⑴吸煙:有 無 ⑵飲酒:有 無 ⑶吸毒:有 無
⒐妊娠期疾病史:
⑴無 ⑵糖尿病 ⑶腎炎 ⑷甲狀腺功能減退 ⑸敗血症
⑹其他
⒑異常妊娠:⑴無 ⑵妊高症 ⑶胎兒宮內發育遲緩 ⑷母嬰血型不和 ⑸其它
六、家庭史
⒈家庭的不良生活習慣:吸煙:有 無 吸毒:有 無 飲酒:有 無
⒉家族中有無耳聾患者:無、有 若有,說明與兒童的親屬關系:
耳聾情況 。
⒊父母是否近親結婚:否、是 若是,請說明血緣關系: 。
七、聽力學檢查結果:
八、診斷結果:
九、診斷醫師簽名:
備註:此表由診斷機構填寫,對象為診斷為聽力障礙的兒童。
附件4.新生兒(兒童)聽力篩查登記表
篩查日期 初篩/復查 家長姓名 新生兒(兒童)姓名 出生日期 性別 住院號/門診號 聯系電話 產婦情況 新生兒情況 篩查方法 篩查結果
通過 未通過
填表說明:1.此表由各篩查機構填寫,用於統計本院篩查兒童情況。
2.產婦情況和新生兒情況欄:若正常的填寫「正常」,若有高危因素應填寫具體高危因素名稱
附件5.新生兒(兒童)聽力篩查季報表
填表單位: 第 季度
月份 初篩數(人) 初篩結果 復查數 復查結果 未通過數中已轉診人數
通過數(人) 未通過數(人) 總數(人) 本院復查數 外院復查數 通過數(人) 未通過數(人)
合計
填表說明:
①本表由各篩查機構填寫,按月統計,於每季度10日前報轄區內縣級婦幼保健院(所)。
②復查人數中「本院復查數」指在本院出生、初篩未通過的復查人數;「外院復查數」指在外院初篩未通過轉入
本院復查人數。
附件10
福建省聾兒語訓部一覽表
名 稱 地 址 郵編 聯系電話
福州市兒童福利院語訓部 福州市楊橋西路 350009 0591-83704142
廈門市康復中心語訓部 廈門市仙岳路468號 361003 0592-5200581
莆田市康復中心語訓部 莆田市城廂區學園路 351100 0594-2287988
泉州市康復中心語訓部 泉州市刺桐東路中段祥運路 362000 0595-22107807
漳州市康復中心語訓部 漳州市元光路騰龍樓九幢 363000 0596-2961214
龍岩市盲聾啞學校語訓部 龍岩市和平路62號 353000 0597-2309386
三明市康復中心語訓部 三明市乾龍新村118幢 365000 0598-8225223
南平市康復中心語訓部 南平市超驤路44號 353000 0599-8863317
寧德市康復中心語訓部 寧德市單石碑路汽配街201號 352100 0593-2879118
5. 耳朵聽力要怎麼保護呢
您好,平時不要長時間在特別嘈雜環境,不要經常長時間佩戴耳機,如果聽力下降了,及早去醫院或者聽力門診檢查,根據聽力損失程度,選擇是否要干預。
6. 耳聾基因篩查已宣教是什麼意思
人體的各種疾病都是由基因引起的。耳聾基因影響人的聽力,進而影響人的知識獲得能力。在2010年以前,了解這些知識的人很少。後來在佳學基因的積極工作下,通過致病基因解碼、耳聾基因篩查一方面宣傳相關知識,一方面提供相關檢測服務,在全國各地大多數醫院都開展了佳學基因的耳聾基因檢測項目。在醫療相關部門對這一工作的評估上,做了已宣教的注釋。但是象天賦基因解碼、天生一對婚戀基因解碼、罕見病的致病基因鑒定基因解碼等工作還在佳學基因等研究機構的努力下繼續推廣,一個方面教育民眾,一個方面普及推廣產品,讓大家得到實惠。
7. 全國愛耳日有哪些問題值得注意解答
目前,我國每年新增聾兒3萬余名,全國范圍內聽力障礙殘疾人口達2000萬,長期居各類殘疾首位。聽力障礙兒童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診斷和干預,會影響孩子的一生,給家庭及社會帶來巨大痛苦和沉重負擔。通過適當預防、早期發現和適當干預,大多數聽力障礙孩子能融入正常人的生活。針對家長們最關心的15個兒童聽力問題,專家進行了解讀!
13
感冒後,寶寶說耳朵痛是什麼原因?
寶寶出現這種情況,很可能患了中耳炎,需要去醫院做進一步檢查,以幫助確診。兒童的耳朵尚未發育成熟,細菌容易通過與耳朵相通的咽鼓管進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14
孩子游泳後,一直說耳朵悶,是怎麼回事?
寶寶在洗頭、洗澡或游泳時,耳朵容易進水。若引發中耳炎,會出現耳悶、耳痛等症狀,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15
寶寶坐飛機時說耳朵痛怎麼辦?
乘坐飛機時,由於客艙內氣壓急劇變化,使耳朵鼓膜內外形成一定的壓力差,容易引起耳悶、耳痛等不適。家長可以讓孩子不時進食一些飲料和食物,通過主動咀嚼、吞咽、打呵欠、捏著鼻子喝水等動作,促進連通耳朵和鼻子的咽鼓管開放,平衡鼓膜內外的壓力,減輕不適。
8. 怎樣更好的提高自己的聽力
耳朵是五官其中一個重要器官,它除了掌管聽覺外,也兼具保持身體平衡的機能。耳可分為耳廓、外耳道、中耳和內耳幾部分。若是耳的任何一部份受損,結果可能嚴重,甚至會造成失聰,所以我們要好好保護耳朵。
如何保護耳朵?
1.教育應由兒童開始
很多小孩子經常都會將細小物件塞入自已的耳朵中。當遇到這些情況時,父母應保持鎮定,然後立即帶同小孩去看醫生。
父母應教導兒童不要亂塞東西入耳,亦不可試圖自行替小孩挖出異物,以免引起外耳道炎或鼓膜穿孔。
2.耳朵的清潔
耳垢是一種天然保護外耳道的分泌物,毋須特別清理,每天只要清洗耳廓便可。不要以為棉花棒是較佳的潔耳工具,其實這只會將大部份耳垢推得更深入耳孔,形成崁塞,而棉花球也可能遺留在耳道內。
洗頭或沐浴時,可用棉花球塞耳,防止污水流入耳道。父母應留意嬰兒嘔奶時,勿讓奶水流入耳內,引致外耳道炎。
3.噪音環境
當人在每周超過四十小時及處於八十五至九十分貝的環境下而又沒有作保護措施;或暴露於突然爆發極大的響聲,都會毀壞耳蝸的精密細胞,造成聲震損傷。所以,在有聲震損傷危險的時侯,例如:工業噪音,尤以在機器車間或鑄造廠為甚,巨大的敲鍾聲、槍炮聲和爆炸聲,我們都應該戴上特製的耳朵保護器。在職業安全條例下,這種保護器須由僱主供應。
4.葯物的使用
當察覺耳朵有毛病時,應該去看醫生,切勿自行購買耳葯水滴在患處,以免因葯物不當而令病情更趨惡化。
婦女懷孕期間,應遵照醫生指示用葯,因為有些葯物會影響胎兒聽覺的發育。
5.及早治療
既然耳朵是一個重要的器官,在下列情況下,我們應盡早找醫生治療。例如:
l 流膿或出血
l 因異物入耳而感疼痛
l 長期耳痛不止
l 突然喪失聽覺
l 耳鳴及頭暈
香港兒童的聽覺保健
在本港,此項服務分別由?生署及教育署按兒童的年齡提供,目的在盡早識別兒童在聽覺發育的過程中的異常狀況,並給予適當的治療及輔導,以增加其康復機會。
(一)新生嬰兒至六歲兒童
可在各區母嬰健康院內免費接受聽覺篩選服務。若兒童被發覺聽力有異常,便會轉介往「耳鼻喉專科」或「兒童體能及智力測驗中心」進行全面性覆驗及跟進。
(二)學童保健
由教育署安排為小一學生進行聽力評估,並按需要轉介學童往「耳鼻喉專科」作進一步治療。教育署特殊教育組亦會根據聾童的失聰程度安排就讀適合的學校。
家長亦應注意兒童的語言發展(例如發音不正),學習表現(例如對老師的發問沒有反應),和日常生活習慣(例如把電視機音量放到很大或慣性使用單一隻耳朵)等情況,如有懷疑,可經家庭醫生轉介到耳鼻喉專科檢查。
愛護耳朵保護聽力
編者按:據有關部門提供的資料顯示,目前中國有耳聾的殘疾人2057萬人,由於葯物、遺傳、感染、疾病等原因造成的新生聾人每年約增加三萬人,聽力的障礙嚴重影響著這一群體的生活、學習和社會交往。3月3日是全國愛耳日,本期刊出一組相關的短文,讓我們共同關注這一群體,切實愛護耳朵保護聽力。
耳聾能預防嗎?
耳聾的發病,在我國目前尚缺乏詳細的流行病學調查資料。面對這樣眾多的耳聾患者,除了採取必要的醫療、康復對策外,積極開展新生兒聽力篩查,普及、宣傳聽力保健知識,重視流行病學調查,開展耳聾宣傳咨詢,加強醫學監護及科學用葯,是預防耳聾關鍵。
在胎兒期如何防聾?
聽力保健的工作在妊娠期就應該開始,如在產前期,母體一般不要接受預防注射,腹部不要接受放射性照射,預防母體患病毒性感染,一旦感染要及時進行治療,用葯時禁用耳毒性葯物。
新生兒期如何防聾?
新生兒期耳聾預防應在圍產期就開始,在這一時期不僅可發生器質性聽覺樞神經系統的損害,而且可引起內耳毛細胞損害。尤其是早產引產時外傷或各種原因缺氧,新生兒黃疸極易引起感覺神經性耳聾。因此,對這些疾病早期預防和及時治療是防治耳聾的重要環節。
小兒期如何防聾?
感染性耳聾是嬰幼兒時期常見多發病,其中以小兒滲出性中耳炎導致的傳導性聾及由於腮腺炎、高熱等疾病導致的感覺神經性聾最為常見。小兒期耳聾早期多不易發現,特別是感染期經常使用氧基本甙類抗生素進行治療更容易發生耳聾。所以預防感染,科學用葯是重要的防聾措施。
助聽手段
目前市面上助聽器是音量放大機器,功能只是注意音量放大,對於完全耳聾和極重度聾者沒有多大幫助,人工耳蝸是他們的另一種選擇。
耳聾可能是因為內耳創傷,疾病或其他原因而引起的,這些因素導致聽覺神經受損,使病人突然或漸漸地失去聽覺。
耳蝸植人可繞過內耳的一些損傷的部分,直接刺激聽覺神經,使病人重獲聽力,這些是一般助聽器所無法做到的。
耳蝸植入幫助各種年齡的耳聾者,其中包括一些耳聾已久和幼年使耳聾的人,當耳聾的程度嚴重到助聽器也無法幫助時,就應考慮接受耳蝸植入。接受耳蝸植入,通常來說,喪失聽力的時間越短越好,如果時間拖久了,將會增加手術後訓練的困難,降低手術後的效果。
只有專業醫師及聽力學家才能對是否施行耳蝸植入提出適當的建議。
相關鏈接1998年,部分政協委員在政協第九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提出了《關於建議確立愛耳日宣傳活動》的提案。衛生部、民政部、教育部、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全國婦聯、中國老齡協會、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等十部門對該提案給予高度重視,經過認真調查論證後,一致同意確定每年3月3日為全國愛耳日。(拂柳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