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阜新宣傳

阜新宣傳

發布時間:2021-05-18 20:21:42

⑴ 聽說要拍電影辛亥革命在阜新選景是真的嗎

7月23日,電影《辛亥革命》總製片人王浙濱率該片美工、製片團隊一行,專程來我市接洽影片在阜拍攝相關事宜。市長潘利國在市迎賓館會見了王浙濱一行,市委常委、副市長王廣利與劇組進行了座談。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拍攝電影《辛亥革命》已納入全國政協的相關紀念活動中。這部電影總投資1億元,由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長春電影製片廠等單位聯合出品。該片是第一部全景式展現辛亥革命歷史的史詩式電影,將於明年下半年製作完成並上映。經劇組前期考察,阜新被確定為電影《辛亥革命》的主要外景地之一,選定了我市海州露天國家礦山公園等原始場景作為影片中部分戰爭場面的外景地,影片的第一組鏡頭將在阜新拍攝,劇組工作人員將於7月下旬進入拍攝區,籌備拍攝前期工作。
座談中,王廣利代表市委、市政府對電影《辛亥革命》創作團隊來阜表示歡迎。他說,《辛亥革命》是第一部在阜新開機拍攝的電影大片,將掀開阜新成為影視拍攝基地的嶄新一頁。阜新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的城市,通過《辛亥革命》劇組在阜拍攝,將對宣傳阜新、提升阜新知名度和打造阜新旅遊品牌產生積極影響。他表示,阜新將為電影拍攝提供一切便利條件,以確保影片在阜順利拍攝。希望劇組對我市礦山文化資源保護和開發工作提供寶貴意見。同時也歡迎更多的礦山體裁的影視作品來阜拍攝,使阜新成為新的影視基地。
王浙濱感謝阜新市委、市政府對電影《辛亥革命》拍攝工作提供的支持,表示將在阜新各單位和部門的配合下,拍攝出最好的作品來回報全國觀眾和阜新人民。
市直有關部門參加座談

⑵ 阜新市銀通樓上簽到楊孑電器宣傳送掃地機是真的嗎

你說的這個應該是真的,你可以試一下

⑶ 阜新瑪瑙 四大戰略促發展

2009年阜新瑪瑙產業在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的關心和關注下,在阜新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有了長足發展,規模不斷擴大,影響越來越廣。2009年瑪瑙產業產值比2008年同期增長30%,達到6.5億元,從業人員比2008年同期增長20%,達到6萬人,現有廠家、業戶達5000餘戶,城鄉兩個市場新增業戶300家,城鄉互補,共同發展的格局已經形成,正在為提升阜新形象,促進阜新轉型振興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2009年中國珠寶玉石首飾鑒

⑷ 梨是什麼

皮是熱性的,肉是涼性的.蒸熟後加冰糖能滋肺陰

⑸ 遼寧阜新 發揮比較優勢 壯大瑪瑙產業 打造中國瑪瑙之都

阜新市人民政府市長潘利國

阜新取「物阜民豐,煥然一新」之意,是鑲嵌在遼寧西北部的一顆「塞北明珠」。這里文明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自然資源豐富,民俗風光獨特。全市總面積10355平方千米,轄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彰武縣和海州、細河、太平、新邱、清河門、經濟開發區、國家農業科技園區七個區,總人口1 93萬,有漢、蒙、滿、回、朝等30個民族。

阜新市市長潘利國在首屆阜新瑪瑙節上致詞

阜新是一座具有深厚文化內涵和底蘊的城市。距今7600多年的查海古人類遺址因出土「世界第一玉」和「華夏第一龍」,被國內外考古學界譽為「玉龍故鄉,文明發端」。阜新曾是遼代契丹族的主要活動區域,被稱為「契丹故里,遼代腹地」。阜新又是藏傳佛教的東方傳播中心,瑞應寺有國務院冊封的七世活佛,著名的藏傳佛教聖地海棠山上的267尊摩崖造像是我國保存完好的浮雕造型藝術珍品。境內戰國時期的燕長城、武當宗師張三豐的出生地懿州古城展示著阜新豐富多彩的歷史。

阜新礦藏豐富,交通便利,鐵路公路縱貫全境,鐵路客車直通北京、上海、天津、沈陽、大連等地;阜新高速公路與京沈高速公路相連。特別是隨著沈彰、阜朝、阜鐵、彰通四條高速公路的建設,阜新將成為東北地區的重要交通結點,遼西蒙東地區的重要交通樞紐,連接東北與華北的第二條重要通道。

進入新世紀,阜新贏得了重大歷史性發展機遇。2001年底,阜新被國家確定為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市,肩負起為全國同類城市探索中國特色經濟轉型路子的重任。阜新堅持「自力更生,龍頭牽動,科技支撐,民營為主,市場運作」方針,依託資源優勢、傳統優勢、比較優勢,大力推進全國重要的農產品及食品加工供應基地、全國重要的新型能源生產基地和全國重要的煤化工基地「三大產業基地」的建設,培育壯大一批優勢特色產業,在轉型振興的偉大征程上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一、阜新瑪瑙產業發展的歷史

阜新地區是中國主要的瑪瑙產區之一。占該地區1/2的鄉鎮蘊藏著極為豐富的瑪瑙石資源。據專家勘查,地表深處大部分礦體還未開采。因瑪瑙成因與火山的噴發有關,瑪瑙產出的形態分為兩種,一種是受火山裂隙控制,形成了脈狀瑪瑙,另一種因二氧化硅膠體溶液充填在火山岩氣孔中,形成了球狀瑪瑙。阜新地區盛產的瑪瑙是兩種形狀混生而成,故在阜新大地上出現了相對分散,散落而不十分集中的瑪瑙礦脈。在瑪瑙產區的山坡溝壑,田間地頭,河床上下,人們都可以拾到瑪瑙石。尤其大雨過後,莊稼人在田地里、山坡上、河床邊拾筐採集瑪瑙石的習慣從古至今一直延續。此外,還有掘坑而得瑪瑙石的。

阜新獨特的地理環境、氣候、河流、土壤、地貌等自然因素,為古人類的生存、繁衍生息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早在距今八千年的查海先民就已識玉,他們從石料中能鑒別出「美石」,並用此琢成裝飾品和通神祭祀用品。該遺址出土了如玉玦、玉匕、玉環等27件玉器及多件瑪瑙刮削器(古人用作刀具使用)。原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蘇秉琦先生贊譽查海遺址為「玉龍的故鄉」。

出土於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阜新查海遺址的距今八千年的查海先民製造和使用的瑪瑙刮削器

距今一千年前遼代的阜新地區瑪瑙採集、加工業出現了歷史上第一個繁榮時期。據考究,當時的阜新地區是遼代的中心腹地,後族蕭氏的封地及皇親國戚的風水寶地。1950年,清河門遼蕭慎微墓中出土的瑪瑙花式盅,呈橢圓形蓮花瓣式,造型極為美觀,六瓣花口,器體稍厚,圈足,其料質就產自今蒼土鎮。該墓同時出土了瑪瑙小杯一件,器壁較厚,經分析論證,兩件瑪瑙杯皆出自阜新玉匠之手。1974年法庫葉茂台遼墓出土的一對瑪瑙杯及1999年彰武葦子溝鄉遼墓出土的一對瑪瑙杯,其料質均出自阜新,雕工精湛,是當時阜新玉匠的傑作。1993年,在阜蒙縣知足山鄉羅匠溝村遼墓出土了一套完整的瑪瑙圍棋。1966年,在朝陽市紡織廠院內常遵化墓中出土的一套瑪瑙圍棋,由黑白料石磨製而成,直徑為1.6厘米,兩面微凸,施拋光技術處理,使棋子具有一定光澤。黑、白棋子各186粒,這是迄今為止國內發現的年代最早、最全的瑪瑙圍棋。另外,在朝陽北塔地宮中出土的眾多瑪瑙器物,從料質上看,產地都在阜新。在阜新地區出土的遼代瑪瑙佩飾,較精美的要數1997年出土於烏蘭木圖山遼墓中的瑪瑙綠松石管珠項鏈,其中有瑪瑙飾件三枚(珠1管2),管為暗紅色,圓管狀,中間穿孔工藝,素麵,長3厘米,直徑0.7厘米,壁薄不足0.2厘米,打孔及琢玉工藝之高超,令人折服。

1950年,清河門區遼蕭慎微家族墓中出土的瑪瑙花式盅,其料質就產自今蒼土鎮,瑪瑙製品皆出自阜新玉匠之手

1966年,在朝陽市紡織廠院內遼代常遵化墓中出土的一套瑪瑙圍棋,由黑白料石磨製而成。這是迄今為止國內發現的年代最早、最全的瑪瑙圍棋,經考究此瑪瑙原料出自阜新地區

清代是阜新瑪瑙業發展的第二個繁榮時期。據考證,清朝乾隆年間為阜新瑪瑙產業發展的鼎盛時期。《清實錄》「宮廷瑣事」中載:「 開挖窯洞十六,窯工千人,南部設有商邑」。清代宮廷所用的瑪瑙飾物和雕件取材及相當一部分加工來自阜新,阜新瑪瑙遂成為朝廷貢品。民間相傳,現今阜蒙縣的七家子鄉寶珠營子村名就是乾隆帝御封的。因為他60大壽時土默特左翼旗(今王府鎮)王爺進獻的一串佛光瑪瑙朝珠的料石就出自該村。「瑪瑙之鄉」的美譽就此聲名鵲起,遠播海內外。

1997年出土於烏蘭木圖山遼墓的瑪瑙飾件

新中國成立後,阜新瑪瑙業有了較大的恢復和發展。1974年,蒼土鎮曾產出一塊重達30千克的紅黃白黑花水膽瑪瑙石,不僅透明度好,巧色多樣,尤為珍貴的是水膽里的水也很多。根據周恩來總理的指示,雕成了國家級神品「水簾洞」後,由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

1974年,蒼土鎮曾產出的紅黃白黑花水膽瑪瑙石,現已經雕成了國家級神品「水簾洞」,由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

二、阜新瑪瑙產業發展現狀

阜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瑪瑙產業的發展。在經濟轉型向縱深發展,大力開展「工業年」建設,全面推進經濟發展的關鍵時刻,作出了加強阜新市瑪瑙特色產業發展,把瑪瑙產業做大、做強、做特、做優,將阜新打造成全國的瑪瑙之都的戰略選擇。在市委、市政府召開的發展特色產業論證會上,確定瑪瑙產業為阜新經濟轉型優勢特色產業,為阜新瑪瑙產業確定了戰略方向。2005年底,經市委、市政府研究決定成立了市瑪瑙產業辦公室,具體負責瑪瑙產業發展的綜合協調工作。2006年年初,市瑪瑙產業辦籌備並成立市瑪瑙協會,建立了行業公約。同時,市委、市政府下發了《加快瑪瑙產業發展實施方案》,具體部署發展瑪瑙產業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和具體措施。

在《實施方案》的指導下,本著建設集散、加工、信息、文化「四個中心」的總體目標,2006年以來,阜新瑪瑙產業呈現出了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瑪瑙產品已形成工藝品、飾品、旅遊紀念品、體育用品、保健品、裝修材料和工業用品7大系列、200餘個品種、數千種款式。據不完全統計,2007年上半年,瑪瑙製品年銷售額達3.25億元,阜新地區瑪瑙廠家、業戶快速增長,現已達到6800餘戶,從業人員達到35000人。建設中的瑪瑙產業園區,經過2006年一年的建設,目前已初具規模:一期工程600畝,已基本達到「五通一平」的入駐條件,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投資完成額為1177萬元,其中兩家入園的企業當年投資建設,當年開工生產。2007年上半年新開工的2個項目,正在建設的瑪瑙雕刻技術培訓學校和瑪瑙交易市場。市區的瑪瑙精品寶石城的改擴建工程正在規劃設計中,城鄉共同發展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火爆熱烈的2007』中國·阜新瑪瑙博覽會沈陽二期展示活動現場

在發展瑪瑙產業的同時,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視瑪瑙文化資源的挖掘。在認真研究阜新文化資源——查海文化、玉文化、遼文化、藏傳佛教文化,將發展特色產業定位在全國最具特色的文化與產業結合最緊密的瑪瑙產業上,開發瑪瑙文化資源,發展瑪瑙產業。市文化局未雨綢繆,著力挖掘瑪瑙文化的內涵。2000年舉辦首屆瑪瑙精品展示活動,並受市政府的委託,與省招商團多次參加在南京、武漢等地招商活動,參加瑪瑙的展覽;收集阜新瑪瑙雕刻大師雕刻的瑪瑙精品圖片,相繼製作了瑪瑙精品畫冊和台歷;為將阜新的地域文化和特色文化與文藝作品結合起來,經過幾年的打造,編排了現代京劇《血膽瑪瑙》,2004年獲得遼寧省第六屆藝術節劇目金獎,2005年參加了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全國優秀劇目展演活動。

首屆中國·阜新瑪瑙節展示的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走進瑪瑙之都」大型文藝演出盛況

為了更好地宣傳阜新城市形象,搭建阜新對外開放的平台,展示瑪瑙文化的底蘊,2006年7月,在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的大力支持下,阜新市成功地舉辦了首屆中國·阜新瑪瑙節。「瑪瑙節」從活動的安排,到各項活動的創意和構思,無不緊密圍繞阜新的歷史文化、瑪瑙文化和特色文化,特別是「走進瑪瑙之都」大型文藝演出、「紅瑪瑙杯」全國玉雕大賽和「紅瑪瑙廣場」命名儀式等項活動,都蘊含著瑪瑙文化的內涵,體現著瑪瑙的地域風情。相繼在沈陽舉辦的「瑪瑙節沈陽二期展」,再次火爆省城大地。2007年,阜新又成功地舉辦了規模盛大的2007中國·阜新瑪瑙博覽會,再次向全國乃至全世界展示了阜新瑪瑙文化的深厚底蘊和瑪瑙產業蓬勃發展的態勢。

與此同時,阜新市正在積極運作打造「瑪瑙之都」的城市品牌,2005年阜新市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申請注冊「瑪瑙之都」商標。阜蒙縣十家子鎮被國家旅遊局評為全國第二批工業旅遊示範點。2006年,「 阜新瑪瑙雕」被正式列入了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1月份,阜新瑪瑙參加了在北京舉辦的2006中國國際珠寶展,阜新市作為瑪瑙特色產業基地的代表參加了「中國珠寶玉石首飾特色產業基地市長論壇」,在「論壇」的開幕式上,阜新被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國土資源部珠寶玉石首飾管理中心授予了「中國珠寶玉石首飾特色產業基地」的稱號,市長潘利國在論壇上作了主題演講。

2006年11月中國國際珠寶展,國土資源部部長、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會長孫文盛等領導參觀阜新瑪瑙產業基地成就展

隨著瑪瑙產業的蓬勃發展,阜新走出去的瑪瑙雕刻人才紛紛回阜創業。現有玉雕工藝大師或相當於工藝大師級水平的近20人,達到工藝師水平的100餘人,他們是阜新瑪瑙業的核心和靈魂。他們在全國精品博覽會及大賽上不斷捧回金、銀、銅獎。老、中、青三代玉雕藝術家精湛的作品不僅在全國玉雕界佔有一席之地,而且是藝術創新的弄潮兒,獨領風騷。由中國寶玉石協會主辦的代表中國玉雕藝術頂級水平的「天工獎」大賽中,阜新玉雕大師們的作品不斷摘金奪銀,碩果累累。在2006年第二屆中國玉雕大師頒證儀式和第五屆「天工獎」頒獎儀式上,我市選送的瑪瑙雕刻作品獲得金、銀、銅、最佳創意、優秀獎等22個獎項。兩位大師獲得第二屆中國玉石雕刻大師稱號。隨著瑪瑙加工工藝和設備的不斷更新,瑪瑙產品正在向精深工藝品的方向發展,僅十家子每年生產工藝品在1萬件以上,有千餘件被知名人士、鑒賞大師收藏。阜新的瑪瑙精品已遠銷到日本、美國、法國、義大利、瑞士等三十餘個國家和地區,備受海外人士珍愛並收藏。

阜新市市長潘利國在2006年中國珠寶玉石首飾特色產業基地市長論壇上做主題演講

三、阜新瑪瑙產業發展的前景與比較優勢

阜新盛產煤早已聞名遐邇,阜新還有硅砂、黃金、鐵、珍珠岩、沸石、麥飯石、螢石等礦產,最令阜新人驕傲,可稱之為中國之最的是瑪瑙。阜新是中國主要的瑪瑙產地、加工地、瑪瑙製品集散地。阜新有中國獨一無二的城鄉兩個大型瑪瑙批發、零售市場。北至太陽島,南至海南島,東至青島,西至新疆,無論是工藝品商店,還是旅遊景點的攤床上,所見到的瑪瑙工藝品絕大部分產自阜新,經營者有相當一部分就是阜新人。在以培育接續替代產業為主要任務的轉型實踐上,阜新瑪瑙顯現出巨大的產業發展潛力,使其在全國同類產業中有較高的地位和影響力,因此阜新的瑪瑙在眾多產業中具有長遠發展的比較優勢。

2007中國·阜新瑪瑙博覽會開幕式盛況

阜新瑪瑙儲量豐富,品質特點鮮明。據2004年國際礦山測量大會權威專家推算,阜新瑪瑙儲量佔全國總量的50%。阜新瑪瑙以產品大、品種多、顏色全、紋理美、質地優、料形奇六大特點聞名於世。2004年5月,在阜蒙縣七家子開采出一塊重達66噸的「瑪瑙王」。2005年夏,在紫都台鄉發掘出長達30餘米,高近5米,厚度達0.6米的「瑪瑙長城」,這兩件瑪瑙巨石「出世」,轟動全世界,阜新的瑪瑙愈加聲名鵲起,遠播於海內外。

阜新瑪瑙採掘及加工歷史久遠,淵源深厚。阜新在中國玉文化史上占據著「發端」的特殊歷史地位,中國及世界上最早的玉器就誕生在這里。查海遺址出土的瑪瑙刮削器,說明了阜新先民早在8000年前就已經從事瑪瑙採掘、加工,並開始使用瑪瑙。遼寧、內蒙古、河北等省出土的大量瑪瑙文物證明,阜新的瑪瑙採掘與加工業在遼代和清代乾隆年間,已達到了相當繁榮。相傳清代宮廷擺設的雕件及瑪瑙飾物均取材及部分加工於阜新。

阜新瑪瑙產業現已具備相當規模,並呈快速發展之勢。阜新瑪瑙產業經過多年的培育和發展,初步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瑪瑙產業化鏈條,基礎設施相對完善,擁有相對獨立的原料采購和銷售網路。阜新建有聞名於國內外的城鄉兩大瑪瑙市場,兩大市場日趨繁榮,購銷兩旺,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瑪瑙交易中心和加工集散地。阜新的瑪瑙業現已成為阜新的特色產業,也是阜新市叫得響的一張「名片」。

阜新瑪瑙雕刻人才輩出,高手如雲。他們秉承了查海先人的聰慧,善於從其他藝術門類中吸取營養,世代相傳,以心靈手巧,富於創新著稱。他們的作品題材創新,技法創新,表現手法創新,不僅傳統的「素活」,如花薰、尊、瓶、觚等雕刻的精美,還有以「巧、俏、絕、怪、新」為典型藝術特色的「雅活」更為突出。作品不僅以傳統的中華民族文化為題材推出新意,更多的是表現當今國內外人們的火熱的生活和審美情趣,使這枝古老而傳統的瑪瑙雕刻藝術奇葩煥發青春,給人一種耳目一新,春風拂面之感。

阜新瑪瑙業的蓬勃發展,為阜新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了重大貢獻,具有可持續發展的潛力。據不完全統計,阜新地區每年瑪瑙石採掘量是800噸左右,而進口量已達到1 600噸左右,其域外資源利用量已經是域內資源的2倍,我市瑪瑙的加工原料大量利用的是國外資源,因而這在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的實踐中更具有推廣價值。

上述優勢奠定了阜新瑪瑙在我省乃至全國玉雕界不可替代的優勢。

四、阜新瑪瑙產業發展目標和措施

「十一五」時期,作為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授予的中國珠寶玉石首飾特色產業基地,阜新市委、市政府採取有力措施,加強政府引導,發展壯大龍頭企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使瑪瑙產業逐步形成體系完整、結構合理、技術先進和可持續發展的產業格局,努力將阜新建設成為全國瑪瑙集散、加工、文化和信息中心,全力打造中國瑪瑙之都。到「十一五」末,阜新瑪瑙產業的銷售收入力爭在2005年基礎上翻兩番。

阜新瑪瑙雕刻人才輩出,雕刻工藝精良,圖為阜新市中國玉石雕刻大師楊克全獲得的第四屆中國玉雕、石雕「天工獎」金獎作品——化蝶

主要發展目標是培育和建設瑪瑙產業集群。阜新縣十家子鎮瑪瑙批發市場利用規模、人才、品種、製品、加工設備、輔助材料以及物流為一體的綜合性全國瑪瑙集散地,建設初加工集散地。阜新瑪瑙寶石城利用人才、信息和科技優勢,逐步構建技術研發、產品設計鑒定、精品展示,產品示範的精品市場,全市形成城鄉共同發展的格局,從而實現瑪瑙產業集群規模化和集約化經營,拓展產業發展的空間。

瑪瑙工業園區選址在阜蒙縣十家子鎮政府西南那立閃村,庫二線北側,一期規劃600畝,擬建大型瑪瑙綜合加工區、商業物流管理區和瑪瑙加工污水處理區;二期擬規劃1400畝。其中,一期工程將首先修建污水處理廠,以便著色加工區的污水統一收集和統一清理,以此加強環保。瑪瑙產業園區基礎設施達到「七通一平」,以瑪瑙加工業為主導,培訓教學、科研文化、旅遊觀光、現代服務為附屬的綜合產業園區,生產主要以瑪瑙製品的小件批量加工生產為主。到2010年計劃引進大、中、小瑪瑙加工企業80戶,企業總投資達到1億元,實現銷售收入10億元,利稅3000萬元。力爭第三產業營業額達到5億元,利稅2000萬元。直接增加勞動就業7000人。

始建於2001年7月的阜新瑪瑙寶石城,佔地面積5200平方米,經營面積5000平方米,現有經營業戶52戶。阜新瑪瑙寶石城瑪瑙製品經營品種繁多,花樣齊全,既有在全國獲獎的高檔精品,又有大眾喜聞樂見的製品,現已成為全國規模最大、品種最全的瑪瑙專業市場,成為阜新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隨著瑪瑙雕刻作品的熱銷,改擴建阜新瑪瑙寶石城勢在必行,目前已經納入我市規劃中,擬在原址重新改擴建,建成集展覽和銷售為一體的現代化的會展中心。

阜新市委、市政府為加快瑪瑙產業的發展重點實施「四大戰略」,全力打造中國瑪瑙之都。一是實施精品戰略。目前,瑪瑙品牌、品位、品質的競爭日趨激烈,我市瑪瑙業的生產經營者要樹立品牌意識,培養營銷能力,創造規模效應,進而拓展市場,打出品牌,增加效益;二是實施文化戰略。要研究和弘揚中華瑪瑙文化,充分挖掘歷史文化,積極吸納現代文化,不斷彰顯振興文化,設計具有鮮明時代特點的藝術品,以此提高阜新瑪瑙的文化品位,努力形成品牌效應;每兩年舉辦一次中國·阜新瑪瑙節,利用「節會拉動效應」,不斷擴大阜新的知名度和阜新瑪瑙品牌的影響力,建設適合阜新市瑪瑙產業發展的瑪瑙製品會展中心,定期舉辦瑪瑙製品及其他玉雕產品展示會,以提升瑪瑙產品競爭力,推動地方經濟和相關產業發展;三是實施人才戰略,加快人才培養步伐。阜新市瑪瑙從業人員達3萬人,加快人才培養是當務之急。阜新市將力足當前,著眼長遠,加大瑪瑙職業技術培訓力度,在瑪瑙專業人才中開展技能鑒定,逐步在大中專設立有關寶玉石鑒定和加工專業的本科班和大專班,使人才的培養接續上產業的發展;四是實施集群戰略。以瑪瑙產業發展基地建設為核心,建立多元的投入機制,加大對瑪瑙產業扶持的力度。有計劃、有目標、有針對性地引入和扶持瑪瑙龍頭企業,實施龍頭帶動,發揮其輻射作用。計劃爭取全國各地瑪瑙經營企業大戶到阜新投資落戶。進一步整合資源,推進瑪瑙產業走集約化、規模化發展道路,通過產業集聚,降低成本,打造產業鏈,形成價值鏈,提高效益,用新觀念、新思路來謀求瑪瑙產業的發展。

阜新瑪瑙產業的發展和繁榮需要瑪瑙行業人士的共同努力,需要地方政府的積極引導和支持,更需要國家、省寶玉石協會專家的關心和指導,阜新市要牢牢抓住歷史發展的有利契機,群策群力,扎實高效地加速特色產業基地建設的步伐,全力打造中國瑪瑙之都。

阜新市阜蒙縣十家子瑪瑙產業集群工業園區一、二期建設規劃圖

⑹ 阜新有多少項吉尼斯紀錄

《夢幻葛根蘇木》號外即將沖擊三項世界吉尼斯紀錄
采編:阜新 添加時間:2011年4月28日 來源:阜新日報

一張32連版的彩色單幅報紙廣告將於5月3日面世,它將創造世界報業史的新的紀錄。經過英國及上海吉尼斯紀錄檢索,《阜新日報•夢幻葛根蘇木》32版連版號外,將實現三個「世界第一」:世界上最長的報紙單幅廣告、單次篇幅最大的旅遊風景區廣告、世界上最長的產品說明書。
《夢幻葛根蘇木》號外是阜新日報社廣告經營中心創作團隊精心創作、歷時三個月完成的廣告精品。這幅廣告高48厘米,總長為1120厘米(11.2米)。這期號外將以一幅幅生動的畫卷和鮮活的文字展現規劃建設中的葛根蘇木旅遊度假區。
葛根蘇木,是「佛寺」的蒙古語音譯。2010年,阜新市政府組織編制佛寺地區旅遊開發規劃,經全國著名旅遊規劃大師魏小安為首的北京同和時代旅遊規劃設計院編制完成了《葛根蘇木旅遊度假區總體規劃》,並通過了遼寧省發改委組織的專家評審。據了解,葛根蘇木旅遊度假區總規劃面積50平方公里,第一期規劃面積30 平方公里,預計總投資約300億元,其中「十二五」期間投資150億元,建成後每年接待旅客200萬人次。葛根蘇木將成為全國知名旅遊品牌,也將成為阜新創建全國轉型示範市的標志性工程。
2011年2月,阜新日報社廣告經營中心接受葛根蘇木旅遊度假區的廣告宣傳任務後,經過多次研究,決定製作、出版32連版的《夢幻葛根蘇木》號外。經過三個月的精心創作,這期號外的內容已經完成,並已進入印刷環節。「民族的葛根蘇木」、「印象蒙古貞」、「天下第一鍋」、「瑪瑙王詔書」、「精美的石頭不僅會唱歌」、「神奇的瑪呢丸」、「這里是培養百歲老人的地方」……一幅幅惟妙惟肖的畫面,配以散文化、小說化的文字,生動展現規劃建設中的葛根蘇木旅遊度假區之神秘、神奇和神聖。
「夢幻葛根蘇木」號外即將出版的消息尚未見報,卻在阜新及省內外收藏界不脛而走,一些藏友紛紛打來電話,要求購買《夢幻葛根蘇木》號外。

⑺ 科學發展觀給阜新帶來的變化

有 創新 意義的文章,對你寫作會有 很大的幫助

《博弈聖經》與科學發展觀的特徵

一、科學發展觀喚醒創新基因的特徵
創新是一種觀念,觀念沒有理性。
創新是二特性對局,對局中間有一個創新的第三空地。
創新是博弈中的常數,常數是人的創新潛能的價值體現。
文化創新是大自然中的無性繁殖,文化創新又類似嫁接,每一個人都可以通過這個獨特形式進行文明的創造,當最終看到創新的結果時,那已經不是原來的文明了。
人與他物的合成都屬於未來,未來基於慾望,人的生存道路就是與他人一起用慾望創造未來。
《博弈聖經》中說:「博弈的結構,不僅需要自己,還需要另外一個人和一個觀眾,這是博弈存在的三條件。」任何文化思想的傳播都是除自身條件之外,還有兩個條件才能構成,因此創新的文化基因也一定是一個三元結構,這樣才能構成遺傳與生態的文化遺傳基因。任何被優先喚醒的科學與博弈的基因模式,都是一種觀念思潮,它是科學發展觀的源頭。
優先喚醒的特徵就是開發自己的慾望,將情感和價值觀傳播給對象,融入對象的文化中成為新的基因。無論使用什麼樣的傳播方式,無論結果如何,只要能從對象那裡實現慾望都是喚醒,是創新,是進步。《博弈聖經》中給出了「進步」的定義:「就是你在傳承的方向上播撒的慾望,反應在他者的思維中。」其實生命進步的奧秘就是在危機中不斷地將活著的優勢基因取代低效的模式。生物行為創新的現象告訴我們:只有不斷地移動、奔跑才不會被捕食。
科學發展觀就是被喚醒的大自然的基因模式,它不是一個人的文化,裡面不存在個人理念,它是大自然自身發展的一條道路。《博弈聖經》中說到:「文明的永恆、普適、唯一性就是科學。」「發展」一詞就是戰略里的持續性特徵,也是科學的自然屬性。在自然實體中生物與自然的優先快照,就是觀念,「觀念是自身知覺、意識、思想、理智的對象」。我們的觀念一定符合以上的科學與發展,沿著大自然鋪設好的這條無形的道路前進,這本身就是科學發展觀的主題。任何政治家利用這一點都是找到了對政治、經濟、軍事及對智者文化的開放,都是找到了一個博弈取勝的非同步時間空間概念,就是讓人們重新思考時間和空間、偶然和秩序的概念。我們可以從《博弈聖經》中得到啟示:人的頭腦越熱,越沖動,越顯示出時間的緊迫和空間的狹小,那麼,開放的時間使人在自由的空間里冷靜思考科學的理性,使第三空地得到擴充,也使創新空間得到增長。不難想像,創新一定是多元化、多態式的雙贏結構,根據《博弈聖經》中的國正雙贏理論,雙方對抗無雙贏,「國正雙贏理論可以用於日常所有的事物,幫助世界上所有的人理解雙贏概念的理論,只有大於兩個以上的合作,才能談雙贏。《博弈聖經》里的國正雙贏理論,能夠團結更多的人一起多元化合作,雙方才會出現雙贏」。只有通過遺傳交流合作才會顯得龐大,才有更多選擇的機會,為自己打開一條嶄新的道路。眾多人的合作是一系列共同進化中的實驗,假如不能取勝,你就要放棄自己,選擇合作,繼續博弈。合作就是放棄自己舊的博弈主張,在第三空地里形成新的夢想,只有合作才會永遠改變著雙方。眾多人的合作在飛秒瞬間分出的信仰形成的生物蟻團行為是一種能源,它又為精神高漲的情緒製造更加開放的背景,以及把社會變成科學發展觀的生態園林。
科學發展觀作為文化命題和一個民族的復興宣言,一定會形成東方人的主題觀念,就像火紅的年代,將東方紅化。我們把科學發展觀這個主題用國正論、自然哲學的非絕對對立的觀點區分出層級和遠近,科學發展觀離人們越遠,被紅化的人數比例越大。根據被喚醒的概率和主題遠近的關系,得出結論,和科學發展觀越近的人越難以徹底征服他的那一半。所以,優先喚醒者作為各行業的領導人就顯得稀缺和格外重要。
人們經歷的任何事物,在傳播的路上一定有障礙,抵抗外來不是外來障礙造成的,而是遺傳里的自然法則。生物總是在抵抗外來壓力、堅韌不拔地存活著。人們在接受科學發展觀的創新基因、創新思維、創新結構和創新內容,再用國正論的博弈哲學將每個事件按各自的標准區分出大小與好壞、實體與性質,再用這種博弈的知識概念,尋找正理。《博弈聖經》中寫道:「從東方人到西方人,一刻沒有停止過對博弈正理的尋找。」科學發展觀和其他萬物一樣也都是在尋找中進化著。知道自己的優劣特性,就是遺傳的優先喚醒,即超前的信息處理,就是聰明。科學發展觀不同於達爾文全部依賴自然的物競天擇的理論,又不同於1990年道金斯(Dawkins)出版的《自私的基因》這一書全部取決於生物個體的理論。他們的觀點都是用國正論分配之後對單極屬性和局部理性的陳述。他們是科學家,卻沒有談到科學里的博弈結構。也許科學家認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背景所發生的創造不是他們的領域。
《博弈聖經》里的生物親序建立的二特性博弈模式,會受益,也會受損。人的生物親序就是尋找規律,迴避錯誤,防止衰變。人們就連聽話,也希望聽好聽的,對自己不利的話,聽了反感,這是人生的一大行為特徵。我們用國正論非絕對對立的哲學,對這一特性進行區分,由此設想生物親序的自私性相對應著的還有人的利他主義。
政治家首先把以人為本作為開端,把人生歸於精神的議題,再把文化、文明、科學與博弈混合在一起,用正理均贏的自然特性使和諧與道德得到持續性的改善。均贏表現出的利他主義,正如《博弈聖經》中所說:「利他主義的動機才是最高級、最高尚、最動人也是最值得稱贊之處。」它的美德會促使實現宏觀整體利益。
在現在高度競爭的社會里,生存的游戲就是利己主義和利他主義之間的博弈,人性中的合作互助的模式,不是有意的,而是生物親序防止衰變的本性。科學發展觀的均贏文化,在《博弈聖經》中這樣描述:「真正體會到博弈的樂觀主義和偉大高尚的利他主義行為,博弈的取勝結果就無可爭議。」從每個人的精神到行為,處處表現出利他主義,會提升被別人幫助的幾率。
科學發展觀是人類獨有的時代主題,是一種文化基因。人們認識優先喚醒的特徵將形成浪潮,人人尊重自然,關注背景,服從社會本身就是創新,就是用主題的慾望優化未來。

二、科學發展觀「一觀二論」結構的特徵
從我們首次思考科學發展觀這個治國的綱領,就有人問科學發展觀誕生於哪一天,這和普通人問宇宙大爆炸一樣沒有意義。它沒有具體時間和地點,沒有因果,只是一個觀念,大自然里存在著很多這樣的觀念。
領袖和他的專家們是在一個實體中思考戰略連續性方針的一群人,一個國家和一個企業一樣,沒有他們就沒有方向,沒有連續就沒有穩定的空間和持續性系統,沒有從這一物創造那一物的環境,更沒有文明和價值的表現,也根本談不上經濟發展。領袖和各行業的專家們對科學發展觀百年之後進行了更多的思考,即使這樣,它裡面經濟學的意義也不能被很好地認識。誰為長期的社會經濟大系統進行盈虧的危機預警?誰又為短期局部的個人博弈結果進行監控?社會為什麼出現經濟危機?個人為什麼出現貪污罪惡?科學發展觀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的正理均贏論就是瞭望社會經濟系統的望遠鏡,給人與社會的未來經濟危機與貪污罪惡進行遠期預防。科學發展觀的正理均贏論和第三空地論是人類經濟游戲中防止一切災難的博弈正理。回憶社會與個人的經濟災難,人們會有所感悟:
危機是內部一幫人在狂歡中公開蠶食實體的游戲。
貪官是內部一個人在迷醉中自我欣賞性質的博弈。
我們用《博弈聖經》中戰略和戰術的定義,看戰略和戰術的對應關系,用國正論進行定性區分,就會知道科學發展觀是符合戰略里的發現,不是戰術里的達成。「罪犯創造的罪惡只包含在戰術中」。
「戰略是尋找連續正理、科學的文明實體。
戰術是達成局部真理、文明的文化性質。」
這個戰略性命題,顯然是一個重大發現,盡管它是一個簡短命題,但它可能極大地改變一個社會的傳統,改變人們對經濟學的思維和行為,創造一個新世紀的經濟秩序。
我們的未來該怎麼做,從人們首次仰望科學發展觀開始,就把這個命題錯誤地當成了理論進行猜測、評估。社會上一些聰明人開始對科學發展觀的背景、起源、本質、內涵、核心等等進行了字面上的解釋,結果是眾說紛紜。人們憑個人的主觀想像,對科學發展觀進行更遙遠的猜想,好像人人都在談宇宙的大爆炸、星系的形成、人類的起源、基因的排序、生命的合成等等。一個世紀性命題,是剛剛開始的一部人類文明發展史,一個文化進程也不可能突然被高端人物的智力所理解,也不可能被幾句話所解釋。
《博弈聖經》里《博弈文化盛宴》一文中說:「領導人的行為一半是道德,一半是博弈。博弈是決策優先,道德是對抗默認。超智慧的領導人知道多少忍讓,又何時競爭。他們總是尋找戰略主題,制定規則,讓他人競賽。」只有競賽,人心才會振奮,並被命題統一;只有競賽,才能顯示出文化命題引起壯觀的生物秩序。
其實,很多人仍處於一個低級競爭的認識階段,人與人之間發生的經濟競爭行為還是很簡單的,大多數人見到利益的時候,本能地表現出原始競爭的自私,用戰略的長遠眼光看待這種赤裸裸的競爭行為,好像直接撲向食物。或許人們還不能真正簡單地認識這些詞的意思,如科學、文化、文明、知識、規律、真理、戰略、戰術、哲學、經濟學、感情、愛、愛情、熵、正理、交流、觀念、進步、道德、博弈等等。人們還缺乏太多知識,根本不知道科學發展觀在傳遞執行中,需要一個正理均贏論的主線作為度量人力行為的尺子,直接將它引入具體事件中,就會對它產生疑惑。人們還無法理解科學發展觀的高深,所以人們很自然地要問:什麼是科學發展觀?誰知道科學發展觀?目前,科學發展觀也遇到了一些理論上的困難,我們必須知道它的結構特徵。今天,我們用唯物主義的物質世界觀看待它,就會想到人的行為有三特性,水分子是三原子,DNA模型是三誇克,由此推斷,科學發展觀也似乎是三元結構:
一、科學發展觀
二、正理均贏論
三、第三空地論
這就是科學發展觀的「一觀二論」結構特徵。
按照人們認識物理世界的習慣,一個為粒子,二個為數塊,三個為實體,科學發展觀就是一個實體,而且是一個「博弈實體」。這就符合人類認識自然的機理,能被人感覺,被人接受。
人們越來越把科學發展觀的未來與自我聯系起來研究正理概念。在這一個多世紀里,很多政治家用正確與失誤的歷史,一直將東西方主題文化進行交流,西方主義、東方思想、現代理論都以各種形式對科學發展觀進行完善。科學發展觀的主題文化基因結構是「一觀二論」,這個三元結構很完整,以後我們講述科學發展觀的故事,會用大自然中的正理均贏論和第三空地論進行解釋,才讓人信服。
用科學發展觀的正理均贏論建立的學說,感受到人在第三空地里有無限創新的價值潛能,並從中獲取贏的能量。《博弈聖經》上說:「經過細致解讀分析才深深地理解這是自然科學上的辯證和創新。相對性的國正論是連著兩個世界的橋梁,它中間的第三空地象徵著一個可創新的美麗世界,是深刻現實的藝術中心,那裡表現出最深刻的精神現實,就是創造博弈結構的無限可能。一切創新突破都介入了人與世界的相際關系,一切創造都是博弈的結果。」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背景對局中的第三空地越是空無一物,越有無限的潛能,人們看不到的自我價值就實存在那裡。我們用國正論區分出實體與性質的過程,也就是知識應用的博弈過程,它們的能量和信息可以在「一觀二論」的三元結構內傳遞和均衡。科學發展觀的正理均贏論是依據熱流自發性的特點和熱擴冷縮進行統籌,就是要用國正論在第三空地里進行均贏的分配。科學發展觀的正理均贏論,它表現出的文化讓人們看到充滿人性和友誼的文明和諧社會。
科學發展觀揭示了人類最文明的進步,它是一個安全、繁榮、平等、均贏的和諧的觀念。「一觀二論」建立的和諧社會,它讓人們的行為與自然同步,持續地不受自然和他人的影響,這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偉大戰略目標。
三、科學發展觀在飛秒瞬間判斷派別的特徵
從澤維爾發現了「飛秒」這個最短的時間,從他因這一發現獲得諾貝爾獎的那一刻,「飛秒」這個瞬間已被世界關注。人的一生中有無數個飛秒瞬間,無論任何事情,我們用國正論分出大小的過程,就是在那個千萬億分之一秒分成了兩半。無論我們今天看到一個驚天動地的事件還是悲慘凄涼的形式,粗略地看待它們,好像是時間的煎熬,其實是經過飛秒瞬間之後,給予我們的感悟。讓人無奈的是,我們感覺到的一切奇跡、遺憾或嘆息都是經過了飛秒瞬間之後,才讓我們看到。給我們這種奇妙的感覺,都是相對立的兩方由飛秒瞬間穿越之後,它們的狀態才固定下來。人們表現出來的愛與恨、情與仇、好與壞、美與丑、贊成與反對、欣喜與災難,相互的確立和轉換也都是在飛秒瞬間界定了派別。
科學發展觀作為一種文化,它和其他的文化一樣表現出同樣的性質。人們開始願意接受的文化觀點都是先接受了它們的表象,經過一段時期後,真正與主題基因發生親緣似地互動時經過了那個飛秒瞬間,文化派別就這樣被哲學確定了,派別的立場就成了分離不變性的「博弈實體」。《博弈聖經》中說過,兩次直觀才可進入實體,實體是國,可以從中剝離出無數的可能。由此得出結論,不經過飛秒瞬間看似融入主題的文化派別,也只是進入了一個空間單位,一半的行為仍是個人的性質,不能代表穩定的「博弈實體」。正因為實體文化的虛無性質,才需要根據主題要求,在飛秒瞬間進行分離,並吸收擴大文化派系,才能保持派別情感的實體特性。
經過飛秒瞬間將主題的文化基因積累的愛融入科學發展觀的實體基因里,那才是對科學發展觀真正的愛。《博弈聖經》對愛這樣陳述說:「我們把文化進程中被癮魂驅動的慾望拋棄了自我之後,自由給予的真、善、美,定義為愛。」這樣一個個被喚醒的高官,他的行為有一種無私的愛,才是忠誠的骨幹,就是一顆擁有魅力的野性種子;他會利用各種發起、召喚、倡導、指導的優質遺傳特徵,傳播科學發展觀的主題文化基因;他會改變一大片,這一大片里還會出現種子。
聰明的文化基因,總是優先被喚醒,呈現出中心,它是防止自身衰變進行生物博弈的創新繁殖。這是我們從遺傳學那裡得到的啟示。在連續的文化進程中,讓他人接受科學發展觀的文化,要靠多次的遺傳交流才能逐漸地接近派別的飛秒瞬間。我們可以看出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步伐很大,口號響亮,仍不見奇效,完全可以想像,喚醒人類在第三空地里的創新行為是與時俱進的發展歷程。只有不斷地對科學發展觀的「一觀二論」進行相互的紅移轟擊,喊多了,就變成了自我的內容,看到了科學發展觀就像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影子。《博弈聖經》曾有一段描述:「每一個人對自己的肖像和名字的敏感性,仍是存在一種神秘的知覺,因為無論什麼人的生物特性都可以對實體影子和實體肖像產生神秘性,像把夢境看成實體知覺一樣,有一定的實在性。」
科學發展觀的「一觀二論」一旦被接受,適用文化相對性,隨時都可以跨越飛秒瞬間,分出真假文化派別,分出博弈的陣營,表現出感情,正像《博弈聖經》中說的:「感情是依賴,是癮魂驅動慾望過程中的殷勤創作。」如果不能依據國正論的哲學,在飛秒瞬間區別出大小(就是博弈實體與性質),就不能對科學發展觀表現出感情,就不能信仰它那至高無尚的主題,也不能融入它的內容;即使在一個陣營也只是一種形式,一旦遇到困難,一半的可能性不會表現出感情忠誠和堅定實體的信念,內部將會出現消極、論爭、障礙、麻煩和危險。
任何虛假或不實在的表現,都是想用博弈的手段,戰勝對方,獨享支配權。
科學發展觀是領袖對戰略文化的思考,是社會持續發展的綱領。在實踐的過程中,文化只有一次次達成,文化沒有成功,只有前行。
每一個人都應該理解文明的永恆、普適、唯一性就是科學,再理解戰略的連續性就是發展,發展就是創新,我們把大腦對科學和發展的抽象快照看成觀念,這就是科學發展觀的概念。
我們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受到科學發展觀紅移輻射的沖擊。科學發展觀是一個實體,任何一個實體都是一個博弈的平台,站在實體一邊會占優。每個人都有機會競爭,競爭就是博弈,博弈的飛秒瞬間都是有輸有贏。
失敗是博弈的結果,所謂成功也是博弈的庇護。

四、科學發展觀成長過程的特徵
假如科學發展觀是文明的起源,是又一次東方文明的輪回,我們就不應該思考科學發展觀的誕生和死亡,而應該考慮它的繁殖和成長。如果東方社會是個大搖籃,科學發展觀和它的民眾做著的都是幼年的事情。
東方的社會學很發達。由於近半個多世紀無奈的探索,沒有出現大師級的科學研究者,沒有發現高深的理論。以後會有大量的科學家聯合參與,將理解力合成,搞清楚科學發展觀是不是「一觀二論」的三元結構,它的引力是什麼?「正理」又是什麼?不能再用表現普通事物常用的本質、內涵、中心、規律來解釋,這些詞直接塞進這個戰略文化命題里,經不起推敲。科學發展觀有它的文化結構即「一觀二論」,用正理均贏論和第三空地論落實到具體的事件上,你就不會再讓科學發展觀搖搖晃晃地走在似懂非懂的邊緣上。
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的行為是萬物的開端。以人為本,不是歷史上的以人為中心主義,以人為中心主義是博弈的自我,自私又會成為博弈失敗的幻覺,這不是物理學家的結構,而是政治家的發現。人是一切事物成敗的開端,人的聚集有創造新世界和改變舊世界的義務,人是萬物的創造者。人的博弈行為是個人的第一生產力,又是綜合國力的體現。人是主題文化的實踐者,又是文明的創造者,因此把以人為本列為問題之首。科學發展觀提倡以人為本、改革開放,用創新的思維和行為開發新的技術,並應用這些智力的成果,重新組織人們的活動。
東方人也許會因為這一種文化能量的巨大輻射,使生活在這里的每一個人都會在這個發生紅移輻射的空間里發生變化。自己能否在這個空間里成長起來,就是看一個人是不是散落在這個空間里優先喚醒的種子。一開始這些種子並不是明亮可見的,這些人會帶領著政府一幫人組成科學發展觀的實體,在各行各業里推動著創新工作。當科學發展觀還沒有達到最熱烈狀態時,各自已經發揮了最大能量,表現出價值,組成了科學發展觀的能源。它在以國家社會為組織單位的尺度上,從而控制越來越大的空間體積。以人為本的創新行為一直持續下去,會源源不斷地從創新的物質中形成輸贏與均衡的經濟體系。只有創新才是未來的絕對優勢,在未來穩定的道路上才能逐漸地實現技術化控制。
我們看到的一個個奇跡或奇怪的偶然現象,都是歷史上的一個個創新,如果沒有科學的普適性,也都屬於不能復制的個別的偶然現象。人們看問題總是愛回到童年,依賴歷史的狀態,也就是等待博弈中的巧合與偶然。大自然設計了那些偶然的事件,當人們回顧那些現存的歷史,說好就好,說壞就壞,顯得自我很聰明。所以,人們習慣用過去開啟未來,用早已衰亡的東西指導現在,這都不是創新的思維。
成長中的科學發展觀,就是引導人們用國正論的創新思維分清實體與性質的知識論。在科學發展觀可靠、包容的系統中,以人為本,不分領域,不講智力,不管個人的愛好和興趣,真正廣泛地讓每一個人的觀點和其他角色建立關聯並在改革開放的自由環境中進行文明的創造,以占優之和讓更多的個體形成不同的繁盛,和科學發展觀時代一起成長,讓繁榮的過程在自己身上發生,與時代共榮。
一個時代輝煌的歷史,首先是有一個文化命題,《博弈聖經》中說道:「任何一個創新,首先是標題的創新。」任何事情都是先有一個命題,人們因命題集合起來,與命題互動。未來繁榮的社會到處應該看到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集體活動和競賽。成長的第一特徵,就是通過競賽激起的情緒在飛秒瞬間優先喚醒更多人和主題一起呼應,像重大慶典的閱兵式,整齊的方塊隊伍,用皮鞋踏動大地的聲音,最能激起一個民族的興奮之情,從而自我顯得無比強大。因此,我們發現人的精神會融入背景,成為自然實體的一部分。一段時間之後,一部分被優先喚醒的人已經呈現出中心,成了積極分子。在各行業走在前列的人已經成了專家和明星,這都是競賽的事實。由此得出,離主題越近,越容易成長。科學發展觀的發展、成長和繁榮的過程就是把握科學、正理、均贏、連續與創新的博弈過程,也是人類尋找正理的持續發展的過程。或許,不久之後,更多科學家、思想家、發明家、政治家彼此攜手去研究這個文化命題,把各行業零星的理論歸納成發展原理、發展觀念、發展模式和發展道路,他們會完整地告訴我們關於科學發展觀自身的來龍去脈。
我們講述人類與自然的故事,就是講述科學發展觀創新的故事,也永遠講述著自己成長的故事。

科學發展觀就是「一觀二論」
「一觀」 就是科學發展觀,「二論」 就是正理均贏論和第三空地論

科學發展觀的四個特徵
1.科學發展觀喚醒創新基因的特徵
2.科學發展觀「一觀二論」結構的特徵
3.科學發展觀在飛秒瞬間判斷派別的特徵
4.科學發展觀成長過程的特徵

⑻ 阜新有哪些作家

阜新著名作家
瑪拉沁夫
1930年出生於卓索圖盟土默特旗黑城子村(現為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長篇小說《在茫茫的草原上》(後更名為《茫茫的草原》)曾獲內蒙古自治區成立10周年文藝評獎文學一等獎。此外,先後出版的還有短篇小說集《春的喜歌》(1954)和《花的草原》(1962)﹑中篇小說《第一道曙光》(1980)﹑《瑪拉沁夫小說散文選》(1982)等。 長篇小說《茫茫的草原》及《瑪拉沁夫文集》(7卷),分獲全國性文學獎或電影文學獎。1945年參加八路軍。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建國後,入中央文學研究所研究生班學習。歷任《內蒙古文藝》編輯,內蒙古文化局副局長,中國作協內莆古分會副主席《民族文學》主編,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少數民族文學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作協第三、四屆理事。
王占君
1944年12月出生於遼寧省阜新蒙古族自治縣。1960年畢業於阜新縣第一中學。1962年開始發表作品。1975年下肢癱瘓。1982年以歷史武俠小說《白衣俠女》成名(該書描寫了清朝白蓮教起義,是打破大陸武俠小說創作「沉寂」的「先驅者」)。198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至今共創作出長篇小說23部,中篇小說十八部,電影3部,電視連續劇3部,共發表作品八百餘萬字。其中長篇小說《契丹蕭太後》獲首屆全國「奮進文明圖書獎」等幾種獎項。長篇小說《白衣俠女》、《蠍子溝暴動》分別獲得「中國通俗文世優秀作品獎」「烏金獎」並被評為遼寧省優秀專家,入選《世界華人文化名人傳》等十數部辭書。國家一級作家、全國文聯委員、全國自強模範、遼寧省文藝新星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大眾文學學會理事、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理事、中國通俗文學學會會員。
謝友鄞
祖籍湖南長沙,生於浙江鄞縣。中共黨員。1986年畢業於遼寧文學院文學系。1973年參加工作,歷任工廠職工,煤礦工人,阜新市文化局創研室專業作家,文學創作一級。現為遼寧阜新市文化局創作室創作員。1976年開始發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著有專著《大山藏不住》、《謝友鄞小說選》、《嘶天》等。 《窯谷》獲全國第八屆優秀短篇小說獎,《馬嘶·秋訴》獲全國第九屆優秀短篇小說獎,《火神》獲全國首屆烏金獎,《嘶天》以全票榮獲「遼寧曹雪芹長篇小說獎」,《我在大地行走》獲「全國大紅鷹杯」一等獎,《老黑魚號的短暫航程》獲第四屆全國烏金獎文學一等獎,中篇小說《滋味》獲「全國文匯文藝獎」,《閑坐話邊地》獲建國五十年遼寧優秀文學獎。並獲遼寧優秀青年作家獎。作品被翻譯成多種外文。其作品還獲1989年全國文藝新人獎、遼寧省政府十大文藝成果獎。
白天光
黑龍江哈爾濱人。1988年畢業於天津商學院。1984年在遼寧省阜新市商業局工作,1988年後任阜新商業學校教師,自由撰稿人,阜新市文聯幹部。200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長篇小說《雌蝴蝶》、《女人在樹上匍匐前進》、《誓死捍衛性別》,散文隨筆集《雞毛與荒誕》,小說《行走的雞毛撣子》被改編成電視劇在全國熱播。共發表小說200多篇,作品曾入選1995年中國短篇小說精選,1996、1997、1998年中國文學新作,2000、2001年中國最佳中篇小說。曾獲第一、二屆遼寧文學獎短篇小說獎,第三屆遼寧文學獎中篇小說獎,時代文學獎,長江文藝獎。
趙穎
阜新文聯秘書長,長篇小說、20集電視劇本《大礦山》作者,著有《晨染梧桐》、《喬丹的來信》等長篇青春勵志小說,短篇小說《賭紅》等作品曾獲國內多種獎項,報告文學《驚蛩》記述了阜新經濟轉型前後的真實歷史,引發廣泛影響,畢業於遼寧文學院。
常星兒
祖籍山東,1959年生於遼寧。現供職於遼寧省彰武縣文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遼寧省兒童文學學會常務理事。已發表中短篇少年小說、童話三百餘篇,出版有中短篇小說集、長篇小說、長篇童話十幾部,有部分作品譯介到國外。作品曾獲冰心兒童文學獎、陳伯吹兒童文學獎、文化部「蒲公英」文學獎等三十幾項獎勵。其中長篇小說《走向棕櫚樹》獲第六屆全國「五個一工程」獎,長篇童話《吹口琴的小野兔阿洛茲》獲第六屆宋慶齡兒童文學獎,中篇小說《款冬祭》獲第三屆台灣東方少年小說獎,另有《回望沙源》等長短篇小說。
李麗萍
70後兒童文學作家,出生於遼寧省阜新縣。遼寧省作協簽約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以寫作為生,專事小說和童話的短篇、中篇和長篇創作。 多年來在全國數十家報刊雜志發表短篇小說、童話作品數百萬字,作品多被大陸及台灣的權威刊物選載或轉載。出版長篇小說,長篇童話,童話集共14部。童話《我的大魚朋友》、《怪房子》曾獲「中日友好兒童文學獎」、「全國童話大賽二等獎」等。2007年做為遼寧省唯一女性代表參加第六屆全國青年創作會議,同年,短篇小說《選一個人去天國》獲第七屆全國兒童文學獎,2008年獲遼寧省委宣傳部優秀文藝作品獎。2009年長篇小說《吹牛小姐的膽小先生》獲第十七屆台灣九歌現代少兒文學獎。童話集《臟貓笨狗滿天飛》獲遼寧文學獎。
張國梁,筆名藍歌,1963年出生於遼西阜新醫巫閭山腳下。法學研究生學歷,經濟師職稱,並因酷愛文學創作而先後進修於遼寧文學院第五屆青年作家班和魯迅文學院作家培訓班。現為遼寧省作家協會會員,遼寧省報告文學學會秘書長、市作家協會副主席、阜蒙縣作家協會名譽主席。現供職於市國稅機關。自1982年始從事業余文學創作,以報告文學、散文、詩歌見長,兼濟長篇小說創作。已出版報告文學集《藍色三部曲》(《藍色的使命》、《藍色的求索》、《藍色的足跡》),散文集《心宇留痕》、《心海微瀾》、《空餘舊跡》,長篇小說《沼澤年代》、《烽火連綿》、《綠島歷險記》等,計480餘萬字;已發表散文、詩歌、報告文學作品2000餘篇,計300餘萬字。其中多篇(部)獲獎。省市作協曾先後兩次為其報告文學集和散文集的出版召開研討會。其報告文學集《藍色三部曲》,被文壇評價為「首開稅務行業報告文學的先河」。近幾年來致力於抒情(朗誦)詩的創作,試圖以此推動詩的心性復歸和大眾傳播。
丁振陽 遼寧阜新蒙古族自治縣人。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現任阜新市作協副主席、阜新蒙古族自治縣作協主席,《蒙古貞日報社》副總編輯。1973年開始發表作品。200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文學創作二級。著有中篇小說集《黑妹白妹》、《情仇》,短篇小說集《一輪圓月》、《響水灣姐妹》,長篇報告文學《蒙古神醫》、《播火者之歌》、《任長霞式公安局長梁偉》、《走進大山》等,共出版文學作品26部。長篇報告文學《蒙古神醫》獲遼寧省作協優秀作品獎,並被譯成蒙文發表。大型蒙古劇《海公爺》獲阜新市戲劇創作一等獎。2009年獲遼寧省報告文學創作成就獎。
唐偉
荒誕派代表作家,筆名狂狷,畢業於丹東師專及遼寧文學院。光明日報網路人文書之《五行山下》、《八卦爐中》作者,作品入選《中國當代優秀小說選》、《國家歷史》;其質疑李敖的文章《疑竇叢生的大師》在網易論壇創造了1億7千多萬次瀏覽量;有評論家在中國文學網撰寫《五行山下:當代荒誕文學的扛鼎之作》,對其小說模式予以盛贊;在《社會科學雜志》及中國作家網發表過《和氏璧傳國玉璽與阜新瑪瑙》、《大俠蕭峰是阜新人》等歷史學術類文章,擴大了其家鄉阜新在全國的美譽度,其中《和氏璧傳國玉璽與阜新瑪瑙》提出和氏璧材質為綠瑪瑙。

閱讀全文

與阜新宣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溫州三頭牛電子商務 瀏覽:226
下載海濟生物電子商務 瀏覽:216
中專學電子商務有用嗎 瀏覽:424
明星代言拍攝方案策劃 瀏覽:465
銀行轉盤游戲方案策劃 瀏覽:760
中學生感恩父母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23
2016年2月葯店促銷活動 瀏覽:527
電子商務部規章制度 瀏覽:875
2018暑期校本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102
地區性汽車的營銷策劃方案 瀏覽:610
教室親子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284
培訓計劃編制工作方案 瀏覽:26
最新新教師培訓方案 瀏覽:86
美容院雙十一促銷方案 瀏覽:987
日威電器促銷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25
第三方物流企業與電子商務 瀏覽:517
2018年學校提高培訓的方案 瀏覽:422
河北省執法局安全生產培訓方案 瀏覽:267
自考電子商務概論網上作業答案 瀏覽:941
班級晨會策劃方案 瀏覽: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