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橋牌宣傳冊

橋牌宣傳冊

發布時間:2021-05-18 10:59:05

1. 橋牌名稱的來由

從惠斯特演化出來的,由四人分成兩對同伴進行的一種牌戲。橋牌一詞分別與三種明顯有別的牌戲有關聯,它們是惠斯特橋牌、競叫橋牌和定約橋牌。所有這凡種牌戲在它們各自盛行的時代,都只簡稱為橋牌;但當"惠斯特橋牌"在其盛行時期(1894一1904),並不叫這個名稱,是後來為了將它與從它演化出來的牌戲加以區別,才加上的這個名稱。
最早以文字形式提到"橋牌",出現於1886年出版的書名《比里奇或俄國惠斯特》這本小冊子中。雖然並無肯定證據證明惠斯特是俄國牌戲,但是"俄國惠斯特"這個命名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這種牌戲源出俄國的說法。事實上這種牌戲與"文特"、"選擇"及類似的牌戲極為相象,而"文特"肯定是源出俄國的牌戲
橋牌歷史
橋牌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紀的英國(最早的資料表明在1529 年),在以後的幾個世紀里,有惠斯特的原型稱為"勝利"、"將吃"、"斯拉姆"、"將吃和光榮"、"威士忌和水手"、" 威士忌"和"惠斯特"等各種牌戲出現。"威士忌" 可能是表示在贏得一墩牌時,、迅速把牌收進來;而惠斯特則是表示叫大家安靜。到了十七 紀中葉、這種牌戲就已普遍叫做現代的名稱惠斯特,但是直到1742年才出現闡述惠斯特的第一本著作,這就是埃蒂蒙德·霍伊爾寫的著名的《簡明論著》。這本書很快成為暢銷書,並且立即出現了很多非法翻印的版本。
惠斯特作為一種時髦的娛樂活動一直十分流行。1834 年亨利·本廷克發明了大小信號。這是後來的一些權威人士如克萊、德斯查百里斯、卡文狄錫等等對這個牌戲進行更多的研究和著書立說的先導。、第一次復式惠斯特比賽,公認是1857年於倫敦在卡文狄錫的指導下進行的。這次比賽的目的是意圖示範說明精湛的牌技的巨大優勢,所以有意地安排了一個被認為是優秀牌手所組成的隊,與一個被認為是水平差的牌手所組成的隊相對抗(在此以前還沒有具體標准對他們進行評比)。"優秀的"牌手很容易地獲得了勝利。卡文狄錫看到這種辦法可以消除運氣的因素, 但是他的這一開創性的努力幾乎在四分之一個世紀之後才得到了響應和追隨。
在美國復式方法的擴大發展,比在英國略先一些,1880年在芝加哥的一個私人家裡舉行了一次復式比賽,1882年又在新奧爾良的一個俱樂部中舉行了一次復式比賽。1883年在費城舉行了第一次俱樂部間的比賽。在指歐洲的第一次復式比賽,大約是1888年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的。
復式方法的出現使得有可能把私人的牌戲改變為公開的比賽。在向前發展的過程中在有以下幾個重大事件:1891年美國惠斯特聯合會成立;同年發明了卡爾馬佐牌盒,1892年J.T.米切爾撰寫出第一本關於比賽組織安排的書,米切爾設計出最早的一個對式比賽輪轉法,講且闡述了比賽分的計算方法,這些方法一直沿用。
美國惠斯特聯合會興盛發達了約四十年的時間,但是自從橋牌於十九世紀90年代早期在在美國出現(也大約在同一時期傳人英國)之後。美國惠斯特聯合會便逐漸衰弱,終至結束。根據埃威爾和R。F。福斯特的記事,橋牌於1893年傳到紐約,亨利I·巴爾貝,在他私人印製的"橋牌規則"中所註明的年代是1892年。
在倫敦,波特蘭俱樂部在布羅榕哈姆勛爵的建議下,於1894年開始有了橋牌活動,布羅格哈姆勛爵是在印度從幾位軍官那裡學會橋牌的(有人說他是在埃及旅行時學會的)。但是根據後來在1932年《橋牌雜志》上發表的一份信件表明,富蘭克·納沙思於1892年在倫敦漢諾威廣場的聖喬治俱樂部中,參加了英國的"第一次" 橋牌活動。橋牌當時是由斯圖德上校介紹的,他說橋牌沿出地中海東部國家,(他是在1877~1878年的俄土戰爭中,在普里弗納的戰壕中學會橋牌的。
橋牌的最早出現年代,以及可能是沿出土耳其或俄國的說法,由於R·特魯(TRUE)在1974一1975年發現了新的證據,而得到了強烈的支持。他從1904年的《文摘與疑問》中發表的,A·M·基勒(國籍不詳)的一封信內,引用了如下一段內容:"1886年我是開羅克希迪瓦爾俱樂部的會員,在我加入該俱樂部時。該俱樂部的主要牌戲就是橋牌,並且據別的會員告訴我,很早以前就己如此。"
在法國里維埃拉,橋牌的最早的名稱之一就是"克希迪瓦",這大概是當地有的牌手曾到過開羅的這個俱樂部的原故。土耳其從十六世紀早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 當時統治埃及的土耳其總督就是用"克希迪瓦爾"這一正式名稱來稱呼橋牌的。
在倫敦於1901年出版的《現代橋牌》中的一篇評論和介紹文章中,關於橋牌的出現有個年代更早的說法"橋牌當時在土耳其稱為'比里齊',……在歐洲東南部一帶流行……時間早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初期即已開始。"
雖然在土耳其語中有一個復合詞的發音與"比里奇"相似,但是從發現的大量證據來看,即使不是橋牌本身,但橋牌這個名稱明顯是來源於俄國。"釀酒"和另一種稱為"那拉納西"的俄國牌戲。都包含有橋牌所引進的無將,並且按照1886年印行的規則小冊子中,"布里奇"的含意就是宣布打無將,同時在持有4個A時,可以獲得大牌獎分。
所有這些都越加表明橋牌名稱來源的如下說法更加缺乏說服力:發牌人在把選擇將牌的權利轉移給他的同伴時,他就越過了(bridged)叫牌,橋牌因此而得名。看來更為可能的是,發牌人的"我越過叫牌"而不說"我准備轉移給……"這種說法,是來源於橋牌本身的名稱,而不是橋牌這個名稱是來源於這種說法。
橋牌在形式的發展,在傳人美國和英國之前一直是緩慢的,這說明橋牌不像惠斯特那樣開始是僕人階層所玩的一種底層社會的牌戲,橋牌是通過諸如康士坦丁堡和開羅這類首都的外交官員的圈子而傳播的。
橋牌(bridge)一詞的來源,直到最近還定性為是一個未解決的問題,但是常常有人追溯到1886年出版的一本題為《比里奇(BIRITCH),或俄國惠斯特》的小冊子,這本小冊子現存英國大英博物館。關於這一線索,雖然早已認為是希望甚微的,據稱俄文中根本沒有比里奇這樣的詞,並且在俄國從來也沒有過這種名稱的牌戲。但是這種源出俄國的希望甚微的說法,已得到相當的重視。比里奇一詞在俄國的歷史中,自10世紀到17世紀均有記載:它的意思(除其他含意之外)系指城鎮大聲宣讀公告的人的公務職責,就是宣讀政府的法令和布告。這個詞在皇帝時代的字典中作"比里奇"(重音的第二音節)。在法國,宣讀人的意思就是大聲宣告。當然橋牌的一個主要的新內容,是發牌人或其同伴有權宣布將牌花色,或宣布打無將。
對惠斯特的一個改變,就是要把一手牌(發牌人的同伴的牌)攤出,這是沿襲明手式惠斯特的辦法,它原先是一種三人玩的牌戲。按照一種流行甚廣的說法,這種三人式的牌戲,是由駐在印度非常偏闢地方的三名英國軍官,因為找不到第四個牌手而想出來的方法。
橋牌中的另一個新內容,就是增加了加倍和再加倍。但是對於再加倍沒有限制,可以一直再加倍下去,但是這種牌戲的"賭博"性質,由於改變成為競叫橋牌而很快即被消除。這也是橋牌在開始時期遭受到惠斯特愛好者的強烈反對的主要原因之一。橋牌的原始形式,或惠斯待橋牌,只存在了很短一段時間。1904年便向前發展了一大步,就是增加了競叫原則,傳統說法這個方法是在印度出現的,但也可能是在英國出現的。競叫橋牌的流行直到1927年始終持續增長,但是直到這個時期的接近結束的時候,才開始組織競叫橋牌比賽。據信一部分原因是由於早在惠斯特中實行的復式原則,被認為是不適合於在橋牌中採用。
下一個重大的改變可能是在法國發生的,在法國於1918年或更早的時候已有法國登高牌戲。休·克萊頓爵土曾著文闡述一種類似的牌戲,即法國登高牌戲的前身, 並謂這個牌戲是1912年在印度發明的,與此類似的牌戲於1915年之前也在美國出現。在所有的這類牌戲中,雙方都必須努力叫到自己的最高限度或"最高點" 只有叫到並且做成的牌墩,才能作為計算進局之用。這種形式很快成為法國的標准牌戲,但是在其他地方只是偶然有所出現,並來得到流行。
直到這個時刻,惠斯特、橋牌、競叫橋牌和登高牌戲,都是簡單地向前發展,難以把叫牌的想法,競叫原則或登高牌戲的最高點原則等發明歸功於某一位個人。但是1925年哈羅德時S.范德比爾特,提出了一種完善的新形式橋牌,它仍採用登高牌戲的原則,但增加了局方情況這一因素,並制定了一個計分標准表,從而改正了登高牌戲中的主要缺點。他獲得了極大的成功,他所創新的"定約橋牌",這一新的牌戲,變成了各地最為流行的牌戲。後來范德比爾特寫道:
"我認為,惠斯特一類牌戲的多年的經驗,是獲得發展形成定約橋牌所需要的背景和知識所必需的前奏。從70年前當我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我就開始玩這類牌戲,並且成功地渡過了惠斯持、橋牌、競叫橋牌、登高牌戲的年代。…1925年秋天我為我的新牌戲,編制了一個記分標准表。我把它稱為定約橋牌,在這個牌戲里不僅綜合了競叫橋牌和登高牌戲的各種最優良的特點,並且還增加了一些頗具吸引力的新的特點:叫成和做成滿貫的獎分;局方情況;以及以10分為基數的記分體制,亦即把過去的墩分、成局墩分、所有的獎分和團分都增大使之化零為整;所有這些終於使得定約橋牌得到了極為廣泛的流行。
在我完成了我的記分標准表之後不久,我乘芬蘭船從洛杉磯經巴拿馬運河去哈瓦那,航程共為9天。在航程中我獲得了一個理想的機會來試驗我的新牌戲,我是和三個競叫橋牌手一同試驗的。
一開始我們除了有局這個術語之外,還缺少一個用來表示在已有一局的情況下宕分應予增高這種地位的術語。我們十分幸運,乘芬蘭號船的一位年青女士為我們解決了這個難題,她建議使用"有局方"一詞。
我們四人在芬蘭號船上玩我的新牌戲,玩得很有興趣,我一回到紐約我就把我的記分標准表用打字機列印了若干份,分送給我的競叫橋牌朋友。此後我沒有再為定約橋牌的推廣和宣傳做過其他工作。但是顯然是因為這種牌戲極為美好,它就像野火一樣廣泛到處傳播,終於依靠自己得到了極大的流行。"
在歷史上還未有過像這樣世界流行的牌戲,在惠斯特一類的牌戲中肯定未曾有過,能夠如此精密准確地定出它的概念,而且還是在剛一出現時就是這樣。最近的研究證明,芬蘭號是1925年10月31日到達巴波亞港的,由於時間已經過晚,不能通過巴拿馬運河,也不能讓旅客上岸。在當時的范特比爾特等四人中,後來唯一健存的人是弗蘭西斯·培根第三,他於1975年回憶起那天晚上的情況,那位建議"有局方"的女士被他們邀請一同玩他們的登高牌戲,她試圖建議根據她說她在中國玩過的一種牌戲,來作一些奇異的和不切實用的改變。這使范德比爾特感到非常興奮,第二天在芬蘭號通過巴拿馬運河的航程中,他就為定約橋牌編制出了記分標准表,這個記分標准表除無將的墩分(當時定為每墩35分)這一項之外,所有內容半個世紀以來始終沒有改變。在當天, 11月1日晚上,這個牌戲就成為定約橋牌,並按范德比爾特的新規定記分。
在兩年的時間之內,就為這種新牌戲制定了三套規則。其中R。F。福斯特的規則和克里克布洛克惠斯特俱樂部的規則(二者都於1927年制定),後來為更有權威性的紐約惠斯特俱樂部的規則所代替。1928年定約橋牌進入紐約的各主要俱樂部,並且在同年晚期舉行了首屆全國錦標賽,獎品是范德比爾特杯。
1929年美國競叫橋牌聯合會把它名稱中的"競叫"一詞取消,這就清楚表明定約橋牌已代替了競叫橋牌。原來已成名的競叫橋牌權威人士,力圖也在定約橋牌中成為專家,但是他們大多數人未能獲得成功。埃利·克柏森成為新牌戲的領袖人物,他於1929年創辦了第一個定約橋牌雜志《橋牌世界》,並於1930年寫出了他的傑出的著作《藍書》。他在這本革新性的著作中提出了叫牌的漸進一逼叫原則,這一原則已成為所有現代標准叫牌法的核心。
由於克柏森有一個興盛的組織,充分利用各種形式的橋牌活動,以及他在著名的克柏森一廉茨橋牌比賽的公開表演中所顯示的引人注目的天然資質,在整個30年代克柏森始終保持著他的領袖地位,絲毫沒有受到四A隊在比賽中取得過勝利的影響。
後來克柏森在橋牌方面的興趣和積極性下降,在40年代領袖地位轉移到了查爾斯·戈倫身上,他把克柏森的方法修訂成為用計點法估算牌力,而取得了巨大成就。
橋牌比賽的發展在30年代受到了阻礙,因為當時有三個各自獨立的組織同時進行活動,這三個組織是美國橋牌聯合會,美國惠斯特聯合會,美國聯邦橋牌協會。但是從1937年開始,美國定約橋牌聯合會掌握了全國定約橋牌的工作之後,在大師分計劃的激勵之下,定約橋牌進入了穩定向前發展的時期。
1935年成為公認的世界橋牌錦標賽開始的年代,雖然在這一年之前曾進行過一些半正式的國際比賽。後來的具有國際意義的里程碑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1950年開始的系列性的世界橋牌錦標賽,1958年世界橋牌聯合會的成立,1960年開始的世界奧林匹克橋牌比賽。
在定約橋牌存在的前四十年中,唯一的革新是制定了芝加哥橋牌,亦即四副牌一輪的橋牌,這種形式的橋牌在60年代早期就在很多俱樂部中代替了傳統的盤式橋牌。但是芝加哥橋牌也和定約橋牌本身一樣,主要是在記分方法上有所改變,而不是在結構方面有所變動。定約橋牌一直幾乎沒有任何根本性的改變,並且在最近的將來也很少可能會出現什麼變化。

2. 橋牌發展史(急需)

簡單地說,橋牌是撲克的一種打法。橋牌作為一種高雅、文明、競技性很強的智力性游戲,和以它特有的魅力而稱雄於各類牌戲,風靡全球。目前橋牌已經成為2002年冬季奧運會表演項目和07年全國大學生運動會正式比賽項目。

現代橋牌被稱為定約橋牌,是由一種叫「惠斯特」的紙牌游戲發展來的。與其他游戲相比,橋牌有以下的突出特點:
1、 打橋牌的樂趣主要在於少靠運氣、多憑智慧而贏牌。在打牌過程中,要運用很多數學、邏輯學的知識,計算和記憶能力在橋牌中非常重要。
2、 橋牌對於改善人際關系和協調、配合能力大有益處。我們不難理解「橋」字在橋牌中的重要,打好橋牌必須在搭檔之間密切合作、齊心協力,才能實現目標。
3、 橋牌的基本過程類似於簽訂合同的全過程,所謂定約(contract)英語中就是「合同」之意:投標、競標,雙方討價還價,最後由一方簽得合同,然後此一方為完成合同任務而制定計劃,而另一方則為其設置障礙、阻止其完成計劃。多勞多得和盡量減少損失等原則在橋牌中體現得非常充分。
4、 橋牌的趣味性還在於打橋牌時運氣的成分不可避免,有時對手還會對你實施心理戰術。如果僅就一副牌而言,高手也不敢狂言一定贏初學者。另外,牌手在經過精密的計算和判斷之後,以某種高級打法(如投入、擠牌等)完成了有難度的定約,那種快慰和興奮是不言而喻的。
5、 橋牌當然還是一種高雅、文明的游戲。也有人稱橋牌是「無聲的戰爭」。

橋牌術語

東 南 西 北 橋 墩 局 點 級

輪 幫 套 宕 下 墊 跟 逃 拿

蓋 吊 飛

開叫 應叫 不叫 順叫 逆叫 平叫 跳叫

加叫 扣叫 問叫 停叫 詐叫 爭叫 逼叫

再叫 虛叫 平加 跳加 紅心 黑桃 方塊

梅花 無將 有局 無局 進局 成局 逼局

邀局 問局 大局 跳局 失局 局限 局況

花色 開室 閉室 東家 南家 西家 北家

攻方 守方 橫放 豎放 橋牌 發牌 理牌

大牌 小牌 牌力 打牌 攤牌 鬼牌 出牌

牌型 墊牌 洗牌 切牌 牌張 牌點 跟牌

將牌 弱牌 強牌 怪牌 平牌 做牌 攻牌

叫牌 聽牌 讀牌 宕牌 死牌 藏牌 張數

單張 雙張 樹張 嵌張 閑張 贏張 止張

脅張 吃張 罰張 失張 進張 缺門 聯手

記點 點數 輪次 告缺 單飛 雙飛 三飛

倒飛 逆飛 假飛 深飛 順飛 定約 加倍

獎分 得分 失分 記分 宕墩 超墩 罰分

長套 短套 樹套 明手 暗手 暗翻 首攻

墩數 主打 防禦 失墩 吊將 同伴 兌現

高花 低花 高套 低套 高限 中限 低限

貼鄰 跳檔 問A 問K 實力 餘力 關煞

開方 應方 示弱 試探 好幫 單缺 分布

阻擊 阻塞 轉換 支持 出套 墩數 控制

橋路 橋引 真套 原套 蓋吃 進手 回手

活捉 捕捉 硬敲 忍讓 擊落 鼓勵 逼出

將吃 吃進 信號 投入 緊逼 受逼 詐術

升級 回攻 莊家

東西方 南北方 有局方 無局方 定約方 叫牌者

應叫者 開叫者 定約者 犧牲方 輕加倍 未加倍

再叫倍 局加倍 計分表 記分員 基本分 大滿貫

小滿貫 大牌點 牌型點 出牌權 一墩牌 問牌點

問牌型 問高套 問單缺 將牌點 主將牌 吊將牌

放大牌 放小牌 跟小牌 蓋大牌 有用牌 發牌人

叫牌卡 轉換叫 關煞叫 跳加叫 跳爭叫 平加叫

協定叫 約定叫 跳應叫 弱開叫 弱應叫 弱再叫

弱爭叫 示弱叫 強開叫 強應叫 強再叫 暗示叫

自由叫 等待叫 犧牲叫 封止叫 叫過頭 紅心套

黑桃套 方塊套 梅花套 出高套 無高套 雙高套

雙低套 一高套 可叫套 特長套 高花套 低花套

第二套 堅實套 出新套 單色套 三張幫 有好幫

五好幫 控制張 連接張 中間張 空間張 進手張

好幫張 關鍵張 雙止張 威脅張 升一級 升二級

升三級 假飛張 雙人賽 新花色 上滿貫 修正點

反阻塞 投入法 被投入 假投入 擊落法 圍剿法

扼殺法 緊逼法 緊逼張 單緊逼 雙緊逼 假緊逼

半逼叫 位移圖 勝利分 二次飛 釘死飛 擠牌飛

剝皮法 忍讓法 陷阱法 規避法 十法則 副花色

調整分 部分局 逼成局 躲閉法

開叫花色 開叫實力 開叫條件 叫牌水平 紅心開叫

黑桃開叫 梅花開叫 方塊開叫 叫牌次序 無將開叫

試探再叫 勉強開叫 逼叫到局 逼叫一輪 低限開叫

中限開叫 高限開叫 假暗示叫 跳叫無將 強跳應叫

弱跳應叫 自由應叫 自由再叫 自由爭叫 重新再叫

再叫原套 強力開叫 強跳爭叫 強二開叫 弱二開叫

弱跳爭叫 扣叫缺門 扣叫單張 隔水平叫 叫高一格

加叫成局 叫牌過高 叫牌不及 叫牌過程 叫牌法則

叫牌方式 參與爭叫 競爭叫牌 叫牌體制 口頭叫牌

書寫叫牌 黑木問叫 示弱應叫 接力應叫 滿貫邀叫

滿貫加倍 成局邀叫 將牌問叫 控制問叫 逼叫開叫

不足叫牌 越序叫牌 跳叫新套 有將定約 無將定約

紅心定約 黑桃定約 方塊定約 梅花定約 完成定約

最後定約 擊破定約 理想定約 定約選擇 執行定約

做成定約 滿貫定約 成局定約 加信定約 接受邀請

聲東擊西 可叫花色 花色升級 滿貫獎分 大局獎分

二三法則 十一法則 十二法則 十五法則 東西有局

東西無局 南北有局 南北無局 雙方有局 雙方無局

成局有望 成局無望 直跳成局 邀請成局 未成大局

平均牌型 無將牌型 牌型奇特 加牌型點 大牌實力

大牌分布 大牌分散 特殊好牌 打牌技巧 分析牌情

叫牌技巧 大牌位置 小牌升級 將牌升級 大牌贏張

牌型分布 牌型配合 關鍵牌張 肅清將牌 連張大牌

牌張分布 鏟子飛牌 有將牌型 越序攻牌 歡迎信號

前進信號 鼓勵信號 表態信號 分配信號 長度信號

將牌信號 停止信號 兩A跳檔 兩A貼鄰 兩K貼鄰

兩K跳檔 花色選擇 試探滿貫 試探再叫 試探實力

堅實長套 以級代點 半堅實套 直跳滿貫 交換信息

計算贏張 長套贏張 快速贏張 發展贏張 樹立贏張

尋求三幫 出第二套 滿貫有望 滿貫無望 加倍懲罰

敵叫花色 單套結構 雙重止張 飛張成功 協定出法

安全打法 交叉將吃 旁套花色 自由飛張 花色符號

聯手實力 致命一吻 重復緊逼 將吃緊逼 合法信息

高級花色 低級花色 防禦打法 大牌獎分 將吃飛張

封鎖花色 將牌控制 推遲打法 雙重躲閃 明手將吃

保護將牌 詐騙打法 誘騙墊牌 可打花色

一蓋一應叫 一蓋一爭叫 二蓋一應叫 二蓋一爭叫

准備性開叫 阻擊性開叫 阻擊性應叫 積極性應叫

消極性應叫 鼓勵性應叫 阻擊性爭叫 二梅花開叫

二方塊開叫 二無將開叫 三無將開叫 關煞性應叫

直叫大滿貫 直叫小滿貫 限制性加叫 進局試探叫

滿貫試探叫 自然叫牌法 精確叫牌法 西肯叫牌法

蓋伯爾問叫 巴隆叫牌法 埃坷叫牌法 斯台曼問叫

羅馬叫牌法 超級精確法 杜雷約定叫 鬥士約定叫

大牌調整點 指導性加倍 兩可性加倍 平衡性加倍

選擇性加倍 推理性加倍 技術性加倍 懲罰性加倍

示攻性加倍 高級花色套 低級花色套 莊家的聲稱

莊家的承認 不合法信息 十一計演算法 遠距離飛張

快速進手張 交叉將吃法 明手主打法 移花接木法

堅壁清野法 將牌圍剿法 場外圍剿法 不成局定約

對式橋牌賽 復式橋牌賽 隊式橋牌賽 國際比賽分

不連張大牌 跳叫原花色 反阻塞打法 中國式飛牌

雙向單緊逼 雙向雙緊逼 單向雙緊逼 同步雙緊逼

維也納緊逼 跳叫新花色 開叫二花色 鼓勵犧牲叫

阻止犧牲叫 逼迫性不叫 逼出主將牌 門門有止張

高級花色局 低級花色局

第二家打小牌 第三家打大牌 樹立長套花色

關鍵牌張配合 綜合兩手牌力 蘭梅花叫牌法

半關煞性開叫 克勃森叫牌法 大方塊叫牌法

卡納佩式叫牌 大梅花叫牌法 關煞性跳爭叫

防守人的聲稱 防守人的承認 斯耐帕約定叫

復式定約橋牌 行進式橋牌賽 超額完成定約

花色選擇信號 米契爾移位法 重叫原開叫套

預先的犧牲叫 豪威爾移位法 摩納哥叫牌法

強二開叫的應叫 弱二開叫的應叫 模稜兩可性應叫

近乎堅實的長套 有限性質的開叫 有限性質的應叫

簡化梅花叫牌法 法國梅花叫牌法 現代羅馬式答叫

精確梅花叫牌法 夏潑里斯約定叫 羅西諾出牌約定

出租汽車叫牌法 接力體系叫牌法 牌力顯示性加倍

超級蓋伯爾問叫 魏茨伯格約定叫 德克薩斯轉換叫

福爾維納約定叫

扣叫敵方開叫花色 有限的開叫二花色

愛塞斯科學叫牌法 默雷二方塊約定叫

西肯二方塊約定叫 斯潑林特加叫協定

將牌的瑞士式約定叫 現代梅花約定叫牌法

傑克貝二無將約定叫 裘納立斯特出牌約定

比利時一梅花開叫體系 范德比爾特梅花叫牌法
好長套花色鼓勵性再叫 主動超局水平滿貫叫牌
破長套花色非鼓勵性應叫 斯台曼二梅花和二方塊開叫

距今為止(2007年4月)中國隊的最好成績如下:
中國男子橋牌隊在世界比賽的最好成績是世界第四名(2004年)。
中國女子橋牌隊在世界比賽的最好成績是世界第二名(1996,1997,2003年)。

3. X.CLUB是什麼意思

「Xclub」即北京愛酷斯益智文化俱樂部,全國第一家專玩「殺人游戲」的俱樂部,在北京市海淀區魏公村附近的一家寫字樓里「粉墨登場」。

每到夜幕降臨時,俱樂部前就會停滿汽車,玩家在俱樂部停留的時間不定,有的玩上兩三個小時,有的徹夜不歸。俱樂部實行會員制。會員來這里不幹別的,就是盡情地在圍坐在一起玩殺人游戲。勝者將獲得積分的獎勵,分值越高,收費越低,如果能到了最高級別的9級,可以享受到原價的五折。

據說,殺人游戲是在1999年由矽谷留學生帶回中國的,先是在上海流行,然後傳入北京、廣州等地,短短的時間便在全國大中城市的年輕人中風靡。據業內人士推測,全國應有30~50萬人接觸過該游戲。

角色的變化和邏輯推理的對錯是引人入勝所在

記者日前在俱樂部也體驗了一把,先交上10元錢辦一個會員卡,和其他15位會員圍坐在包房裡一張U型桌旁,桌子的最前方是裁判席。每個玩家都有自己的會員卡,所有資料都通過會員卡輸入電腦,然後由俱樂部專業的裁判主持游戲。游戲的道具、程序都十分正規,音樂、環境的設置也都為營造氣氛提供了很好的條件。游戲結束後,還會根據各個玩家的成績統計積分,並進行排名。一晚上游戲過後,很多原本陌生的玩家都成了朋友。

游戲開始後,參與者通過從法官到每個人面前的金屬牌盒裡選出一張金屬牌,悄悄打開並確認身份後合上放在桌上,然後法官說:「天黑了,請閉眼。」這時除法官之外的其他人都要閉上眼睛。法官又說:「殺手請睜眼」,這時有4個拿殺手牌的人睜眼統一認識並選擇一位判斷出來的可能的警察,然後舉手示意殺掉。法官在液晶屏幕上顯示一把大砍刀後說:「殺手請閉眼,警察請睜眼。」4個警察在「黑夜」里選定一個嫌犯後讓法官確認是否為殺手,法官在液晶屏幕上給出大拇指朝上或朝下的手勢後說:「天亮了,請睜眼。」然後法官宣布被殺的人退出遊戲,警察則帶領平民,討論誰會是殺手,公決後以投票的方式公決出一人。接著再開始第二輪殺人,討論,處決嫌疑人。會員們根據俱樂部內制定的游戲規定判定勝負方。

從自娛自樂到有組織的專業俱樂部

看著你然後「殺死」你,「殺人」迷熱衷近距離。2005年年初,華盛世延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崔勛等人發現「殺人游戲」也是一商機。他們在魏公村附近的一家寫字樓里開了一家「Xclub」,即北京愛酷斯益智文化俱樂部,成為全國第一家專門在現場專業進行殺人游戲活動的俱樂部。

「在我們這里玩過殺人游戲的,再去其他場所玩都會不適應了。」崔勛說,「到目前為止,我們的會員已達到1300人,包括一些演藝圈的人。僅2月份就吸納會員600多人,剛過去的一周就有200多人成為我們的新會員。有人幾乎每天都來,一個月能來20多天。」

催勛介紹說:游戲從晚上6點開始,最早結束也要到凌晨一兩點,甚至每天都有玩通宵的。來玩殺人游戲的大部分是白領,特別是IT業和廣告業的人士居多,其中不乏高層,他們每周都會來上幾個晚上。在現有會員當中,最小的年齡只有12歲,最大的有50歲。但崔勛認為最適合的年齡是25—35歲的年輕人。

殺人游戲進入我國後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愛好者,但一直以來,它只是民間的一種娛樂方式,沒有固定的場所,沒有相應的道具,連規則也模糊不定,每個自發的游戲圈子都有細微的差別,比如有的地方當你被指認為殺手時,你可以當場辯駁,但有些地方就規定別人發言時,即使針對你、誣陷你,你也不可以說話,直到輪到你發言才行。

愛酷斯俱樂部為此重新規范細化了游戲規則,專門定製了打開後可以看到不同身份名稱和形象的金屬身份牌來代替撲克牌,在每個包房設有液晶屏幕幫助裁判(法官)顯示判決結果。游戲中還播放專門的高分貝音樂防止殺手殺人和警察驗人的時候,因周圍太安靜而被其他人察覺。

目前,「Xclub」能夠有效防止誤睜眼的專用眼罩正在進行最後的測試,預計今年4月份投入使用。

想證明自己存在的白領人群最情有獨鍾

記者在現場采訪了一位ID名叫「來電」的會員柏鋒,他在一家從事廣播電視技術的外企工作,他是被哥哥柏清(ID名叫「來風)介紹來的,以前從未接觸過這個游戲的他快就上了癮。「白領能玩的游戲很少,像卡拉OK之類太庸俗了,打麻將又有賭博的嫌疑,上網吧,時間長了又太毀眼睛。這種游戲相對而言還是很健康的,能夠鍛煉一下推理能力和表達能力,也比較輕松。」

柏清是一位職業收藏家,他自稱是第一個自己找上門的會員,他在知道Xclub之前,就已經迷上了殺人游戲。有一次柏清從酒吧出來,有人遞上一個宣傳冊,他開始沒在意,本想隨手扔掉,但掃了一眼,「殺人游戲」幾個大字一下吸引了他,便直接找了過去,那是Xclub正式開業的第二天。現在他除了出差,幾乎每天都去。

「殺人游戲要推理,所以大腦皮層一直在運動,而且有勝負的刺激,玩通宵都不會犯困。但回家之後,躺在床上,很快就能沉睡,快醒的時候做夢,全是關於這個游戲的。」柏清說。「雖然俱樂部的發展達到甚至超過了我們的預期,但來的會員一般是新手,以前玩過的才佔百分之幾。」崔勛分析認為,老玩家一般都有自己的小圈子,已經習慣了。我們的目標消費者是以前沒有接觸過這個游戲的白領,相信憑借游戲本身的魅力,一定能夠吸引很多人。」
鏈接

喜歡「殺人游戲」的N個理由

經典的游戲是玩的人有福,看的人也有福。「殺人游戲」吸引人的N個理由:

1.「殺人游戲」讓我們的脾氣變好了,爭爭吵吵在任何游戲中不可避免,「殺人游戲」中也有,甚至於更激烈一點,但是老手們的脾氣反而是最好的,因為老手們最清楚,「殺人」如做人,要別人接受你的觀點,用激烈的方式往往是無效的。

2.「殺人游戲」鍛煉你的綜合思維能力,判斷新人我們可以用表情,判斷老手我們就要用邏輯,但是僅僅是這些往往是不夠的,每個人「殺人」的風格,非法信息……都可以作為判斷的證據。我思故我殺,我殺故我思。思考是一個人存在在這個游戲中的基礎,一個「殺手」一旦停止了思考,他便沒有了在這個游戲中存在的意義。

3.「殺人游戲」讓你學會看人。

4.「殺人游戲」讓我們學會信任,有人說「殺人游戲」是一個人騙人的游戲,我不同意。很多時候警察輸,輸就輸在對任何人都有懷疑!「殺手」總有他的破綻,平民再不對總有他自己的弱者優勢。

5.「殺人游戲」讓我們習慣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

6.「殺人游戲」非常鍛煉我們語言的組織能力和感染力,優秀的語言,在「殺人游戲」里只是最精彩的部分之一。

7.「殺人游戲」讓我們更好地領悟團隊精神。

8.「殺人游戲」讓我們滿足小時候做福爾摩斯的夢想。

9.「殺人游戲」過程需要參加的人數比較多,可以讓我們認識更多的與金錢利益無關的朋友。

10.以責人之心責己,則寡過;以恕己之心恕人,則全交。很多時候我們不願意正視自己的問題,但是一個優秀的「殺手」卻知道,永遠都去找別人的問題,你永遠都不會進步,我喜歡問,我錯在那裡?

11.更好的認識自己。在做「殺手」的時候才發現,原來自己可以偽裝得如此好。夠假的,hoho。

12.訓練自己的鎮定能力,當所有人都指向你的時候,能否依然鎮定地表達出你想說的話,而不至於慌得連話也講不出了。

13.「殺人游戲」可以訓練我們即時演講的能力,要邊想邊說,還不能說錯,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身為「殺手」的時候。
殺人游戲是個商機未必是種美麗

「殺人游戲」並非人人叫好

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玩殺人游戲,也不是所有玩過的人都感覺良好。雖然大部分到Xclub玩過的人都覺得這游戲挺有意思,但也有人強烈反對:「太枯燥了,小孩玩的游戲,下次給錢我都不會來了。」馮先生是被朋友請過來玩的,兩局下來他覺得簡直呆不下去。

「游戲沒有任何線索,判斷誰是殺手完全是靠瞎猜,沒有信息提示,怎麼進行邏輯推理,再說殺手也不是真的殺人了,怎麼會做賊心虛呢?又怎麼能夠通過察言觀色來判斷?十幾個人在一個房間里坐著,不過是紙上談兵。」馮先生還認為,在辦公室坐久了,還不如玩匹克博,一種從美國傳入的真人模擬槍戰游戲,真刀真槍地在戶外玩,可以運動健身。

柏峰在贊同這個游戲的同時也指出了它的不足:「在包房裡面,空氣太不好了,待久了會感到頭暈。我的一些朋友就覺得那麼多人坐在一起,純聊天沒什麼意思,而且分析純屬胡說八道。另外,他也認為玩這個游戲需要時間上比較寬余,而且經濟上也能承受。據介紹,參加游戲,每人每小時10元,加上在飲料上的消費,每晚大約要到50—70元,如果玩通宵則會更多。

酷愛玩「殺人游戲」者酷愛表現自己

愛酷思俱樂部之所以能夠火爆,是游戲本身的魅力。這個俱樂部的幾個創始人都是玩殺人游戲的高手,之前他們也就是通過這個游戲相識,最後成為好朋友並創立了這個俱樂部,申請了多項專利及商標注冊,並採取非常規范的經營模式和理念進行管理,使一種民間游戲變成了十分正規的競技游戲。

崔勛從2000年開始殺人游戲,一段時間下來,他發現這個游戲很吸引人,但是沒有一個地方是專為玩殺人游戲准備的。他們在避風塘、上島咖啡之類的酒吧、茶餐廳玩,條件都不太適合。由於外圍的環境不太合適,使游戲本身就失去了原有的魅力,一些人玩著玩著乾脆就不玩了。但他堅信,不是游戲沒有魅力,而是外部條件不適合,於是他就萌發了一個想法:開一家專玩「殺人」游戲的俱樂部。

崔勛說,「玩了這個游戲之後,再去KTV廣場,就覺得沒什麼意思了。KTV、泡酒吧、泡網吧都是純娛樂性的,帶來的東西很少,而這個游戲會在不知不覺中改變著人。比較外向的人,思維會變得敏捷,條理會更加清晰;對於性格比較內向的人,讓他們敢於說話,見到誰都能開口了。」

崔勛告訴記者,為這個項目開新公司時遇到了很多麻煩,如他們以「愛酷思」為名去注冊,由於既不是酒吧,也不是茶樓,工商局都不知道該歸入那一類。崔勛最後只好在名字中加上「益智文化」四個字,改名為「愛酷思益智文化俱樂部」,歸為文化類,才注冊成功。

為了把俱樂部真正做起來,崔勛等人頗費了一番心思,設計製作了一系列的道具,制定了詳細的規則,建立起自己的網站,甚至連電子程序都是他們自己編寫的。雖然前景目前還不是十分明朗,但愛酷思俱樂部的發起者對未來還是很有信心,現在他們正在開發4.0版本,有七種身份,除了殺手、平民和警察之外,還有醫生、狙擊手、森林老人和花蝴蝶,並且他們已經計劃下半年在東三四環之間開分店。

將游戲做成產業

如今游戲越來越顯現出它蘊藏的商業潛力。但提到游戲產業化,人們最先想到的是網路游戲。著名營銷專家、北京贊伯營銷管理咨詢公司董事長路學長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雖然現在網路游戲盛行,但網路使人們變得孤獨,如果有一種游戲非常有趣味性,能聚集人群,使游戲回到本原,這是非常好的事情。」把「殺人游戲」引入俱樂部的發起者正是看到了這個商機。

Xclub從事的不是網路游戲,而是傳統的需要人們面對面的游戲。路學長說:「有許多商業模式的創意都是來自民間的,比如說麥當勞新推出的皮蛋瘦肉粥,本來是家庭飲食,因為有需求,就被商家採用了。游戲項目像足球、象棋、圍棋、橋牌,都是傳統的民間項目,現在卻有許多俱樂部、體育館在做他們的生意。因此,只要游戲本身有生命力,人們愛玩,同時商家有獨到的眼光發掘出來,就會被商業化。」

「叫殺人游戲抑或叫其他名字,就像人們到茶館喝茶、去檯球室打檯球,無非是找一個道具,至於這個游戲是否能推廣,商家的營銷活動固然重要,但還要靠游戲本身的吸引力。」路學長說。

收藏 分享

閱讀全文

與橋牌宣傳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企業培訓獎懲方案 瀏覽:520
溫州三頭牛電子商務 瀏覽:226
下載海濟生物電子商務 瀏覽:216
中專學電子商務有用嗎 瀏覽:424
明星代言拍攝方案策劃 瀏覽:465
銀行轉盤游戲方案策劃 瀏覽:760
中學生感恩父母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23
2016年2月葯店促銷活動 瀏覽:527
電子商務部規章制度 瀏覽:875
2018暑期校本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102
地區性汽車的營銷策劃方案 瀏覽:610
教室親子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284
培訓計劃編制工作方案 瀏覽:26
最新新教師培訓方案 瀏覽:86
美容院雙十一促銷方案 瀏覽:987
日威電器促銷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25
第三方物流企業與電子商務 瀏覽:517
2018年學校提高培訓的方案 瀏覽:422
河北省執法局安全生產培訓方案 瀏覽:267
自考電子商務概論網上作業答案 瀏覽: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