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彝族年策劃書

彝族年策劃書

發布時間:2021-05-18 07:53:26

① 彝族歷史從何時起

關於彝族的族源,迄今仍眾說紛紜,尚無定論。到目前為止,彝族的族源以土著說、氐羌說為主。土著說又分西南土著說和雲南土著說兩種。西南土著說認為,彝族自古以來就居住在祖國的西南,經過人類發展的不同階段而成為現今的彝族。這種主張的依據,除了漢文文獻資料外,更多的是古彝文文獻資料和神話傳說等。雲南土著說認為,雲南是彝族的起源地。
羌氐說的觀點較為普遍,它認為在六七千年前居住在我國西北青海地區的古氐羌人,開始向四面發展,其中有一支向祖國的西南方向游弋。古羌人早期南下的支系與當地土著民族融合,後來形成了西昌地區的邛蕃和雲南地區的滇蕃等便是彝族的先民。
此外還有「西方外來人種說」,清末西方人帶著人類學的眼光來到彝族地區,調查的結果是:「從彝族在體質上表現出來的體格高大、高鼻深目、古銅膚色等特點,認為彝族的血緣中應帶有西方雅利安人或高加索人的血緣特徵。尤其是當時的小涼山還處於等級森嚴的奴隸社會,社會成員在等級劃分上與印度種姓制度(雅利安人入侵帶入印度)有著相似性。並據此認為彝族是來源於西方或至少帶有西方雅利安人的血統。
戴維斯在其1911年所著的《雲南——連續印度和揚子江的鏈環》一書中提到彝族:......我們越過4000英尺高的山巒抵達左曲倮倮村,村裡的倮倮人可說是我在南方所見過最優良的類型,個子長得很高,鼻子筆直,面貌清秀。 「呂達真在其《倮倮人的人種學研究》《建昌倮倮》一文中提到彝族「是一個被戰敗的優秀人種」。 俄國人顧彼德在《被遺忘的王國》一書中也提到:「他們身材高大......他們膚色一點也不黑,而象黑白混血兒,呈現奶油巧克力色,他們大眼睛亮晶晶的,總是炯炯有神,他們的相貌鷹鉤鼻幾乎像羅馬人。他們頭發漆黑,稍微捲曲相當柔軟「。
「現代倮羅中,黑白兩個群體是有體質上的差別。黑倮羅體格高大,有人說比歐洲人還高些。他們有鷹鉤鼻,隆起的鼻脊與蒙古里亞型是十分不同的。」 因此看,彝族」西方外來人種「的說法屬於無風不起浪。
3000年前彝族祖先已分布於部分西南地區,即史書中常出現的所謂「越嵩夷」、「侮」、「昆明」、「勞浸」、「靡莫」、「叟」等部族。
彝族先民在長期形成與發展中,活動范圍曾遍及今雲南、四川、貴州三省腹心地帶及廣西的一部分,其核心地區應是三省毗連的廣大地區。
8世紀30年代,統治范圍達到今雲南東部、貴州西部與四川全部,基本上控制了彝族先民的主要分布地區。
南詔奴隸制王朝曾長期統治彝族先民地區,不能不對當地奴隸制的存在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唐天復二年(902)。兩宋300多年中,戎(宜賓)、瀘(瀘縣)、黎(漢原)3州的彝族先民,處在宋王朝與大理政權的相互爭取之中,出現了奴隸制經濟相對繁榮的局面。與之相配合,奴隸制生產關系出現了強大部落奴役小部落的情況。蒙古蒙哥汗三年(1253),蒙古騎兵自四川分三道進攻雲南,經彝族地區,促使處於分裂狀態的各彝族地區出現比較鬆散的反蒙古聯合,開始統一於羅羅族稱之下。
明代276年間,地跨雲、貴、川三省的水西(大方),烏撤(威寧)、烏蒙(昭通)、芒部(鎮雄)、東川(會澤)、永寧(敘永)、馬湖(屏山)、建昌(西昌)等地各彝族土司(茲莫)連成一片,相互支援,保持著基本上相同的奴隸制度,與低下的社會生產力相適應,各彝族地區基本上可以劃分為土司及黑骨、白骨與家奴3個等級。在上述等級關系的基礎上,明代水西、建昌、烏蒙等地彝族的土司制度仍然是奴隸制的上層建築。
康熙、雍正年間,清王朝在彝族地區推行「改土歸流」,給土司、土目、奴隸主勢力以沉重打擊。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建國時期大部分彝族地區仍然處於奴隸制晚期或封建領主制社會。

② 彝族年的由來和習俗。

很早以前,山上住著一戶三弟兄的彝族人家。他們年年辛勤種植,卻年年被天王派來的神兵天將拱翻土地,破壞莊稼。有一年他們逮住一個天將,大哥主張殺,二哥主張打,老三則主張問清楚了再打再殺。老三問天將,天將說他是奉天王的旨意,被迫干壞事的,並且知道了天王妄圖壟斷大地,將要開決天河的事。
弟兄三人問天將怎麼辦,天將說:「老大在山腳下修一座錫房,老二在山坡上修一座鐵房,老三在山頂上修一座泡木房,就可以避難了。」弟兄三人按天將說的各人造好房子住了進去,結果十三天後,浩浩盪盪的洪水鋪天蓋地而來,住在錫房子的老大和住在鐵房子里的老二,都沉沒在水底淹死了,只有老三住的泡木房子浮在水面,水退後停留在一個山頭。
老三的泡木房子引來很多逃難的飛禽走獸,老三熱情地接待了這些死裡逃生的客人。後來老三想娶天王的女兒為妻,那些寄居在家的飛禽走獸,就商量著成全他的婚事。有一天,天王撥開雲頭,巡視人間,發現山頭還剩下一座房子,房頂上還有一隻烏鴉正鴰鴰高叫。烏鴉高叫,是不祥的預兆,天王忙叫妻子翻看天書,他的妻子開櫃翻書時,發現耗子已把天書咬得破爛不堪。
天王氣憤地追擊耗子,途中被一條蟒蛇咬傷了腳趾,痛得他死去活來。這時,一隻雲雀飛來告訴天王,青蛙能治好他的創傷。天王的妻子立即請來了青蛙,青蛙要他答應把女兒嫁給老三,才給他治病,逼得天王沒法,只好應允。青蛙眼見這個成全老三婚事的計劃圓滿實現,便撲通一躍,跳進了池塘。
天王抓不住青蛙,傷口越來越厲害,就此一命嗚呼了。老三娶了天王的女兒為妻,花狗獻上了他尾巴上粘的三粒穀子。。老三夫妻把這三粒種子種下去,秋天收獲了三吊谷穗。次年春天,他們又將這三吊谷穗播種,獲得了九百吊,第三年,老三收得了千斤稻穀。夫婦倆為了慶祝豐收,在夏歷十月初一至十五的一天,煮起了白花花的米飯宴請曾救過老三的天將和成全他們婚事的飛禽走獸們。
這一天,就逐漸成為了現在彝族的年節,每年秋天豐收以後,都要隆重地慶祝彝族年,以祭奠祖先,慶賀當年豐收,同時預祝來年取得更好收成。(供稿:彝族人網)。

③ 彝族年的節日內容

彝族年一般選定在農歷10月,莊稼收割完畢的季節。根據有關專家學者的研究,它緣於彝族十月太陽歷(參見陳久經 盧央劉堯漢 《彝族天文學史》雲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十月太陽歷是彝族先民創制的一種特殊的歷法。按照這種歷法,每年十個月,每月三十六天,共三百六十天,另外有五至六天過年日。這種歷法無大小月之分,每月都為三十六天,便於人們記憶。十月太陽歷選擇冬季傍晚觀測北斗星(彝語稱「沙聶」)的尾巴(斗柄)指下為大寒為農歷臘月,夏季傍晚觀測北斗星(彝語稱「沙聶」)的尾巴(斗柄)指上為大暑農歷六月。以大寒和大暑為元日,准確地反映了季節變化的規律。這冬夏兩個節日即彝族年和彝族火把節分別訂於農歷十二月十六日和農歷六月二十四日。根據計算其寒暑往返一次的時間為365.33日。結構整齊、科學簡明,使用方便是太陽歷的特點。一些專家學者的研究表明,現在彝族地區流行的火把節和彝族年兩個節日最初就是根據太陽歷制定的。當星回標志北斗星的斗柄指上為大暑時為火把節。而當星回標志北斗星的斗柄指下為大寒時為彝族年。
彝族年,涼山彝語叫「庫史」即「過年」。「年」彝語把它叫做「庫」,其義為:轉、回、回轉、回歸、循環。彝族時空觀念中一般把最北的端點為起始點,太陽冬天日落點南移到最南端後,不再南移,在此停留幾天後又往北移。此端點稱之為「布古」,意為「太陽轉回點」。然後到夏季時太陽落點又移到最北的端點,就不再北移而回歸南移,此端點稱之為「布久」,意為「太陽回歸點」。此後日漸南移,到最南的端點。從最北的端點到最南的端點一個往返周期就是一年。這一時間就在冬至--------夏至-------冬至的前後。彝族年就一般在冬至「布久」的這個時候過。
關於具體什麼時間過彝族年的問題,涼山彝族地區一般在「布久」時過。根據有關學者(參見王昌富《涼山彝族禮俗》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羅自強《涼山風情》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調查了解,以往有些高寒地區例如:越西、昭覺、漢源等地在公歷十月份過。而有些地區如西昌、喜德、冕寧、會理、米易、鹽邊、鹽源、木里和雲南寧蒗、永勝、華坪、永仁等縣以臘月十六日為過年的頭一天。
火把節是彝族人民特有的傳統佳節,自漢唐起,已沿襲一千多年。火把節一般於每年農歷二十四日舉行,歷時三天。有關火把節起源的記載和傳說有數十種,內容豐富,優美動人。其中較為普遍的幾種說法是:
一、相傳天上的恩梯古茲(彝族神話中的天神)派嘍啰到凡間危害眾生和莊稼,人們在支格阿魯(彝族神話中的英雄)率領下毫不畏懼,在農歷6月24日這天用火把焚燒了害蟲,戰勝了天神,於是彝族人民把這天定為火把節,代代相傳。
二、書倫撰修《西昌縣志》載:……唐開元間,有鄧耿詔者,六詔之一也。南詔欲並五詔,因星回節召五詔令飲於松明樓。鄧耿妻慈善,懼難止夫勿行,不聽,乃以鐵釧約夫,背而別。比至南詔,火其樓,諸詔尋夫骸不可識,獨慈善以釧故將其骸以歸。南詔異其惠,以幣聘之,善以夫未葬為辭,既葬乃於櫻城自守。南詔以兵圍之,三月食盡,善盛服端坐餓以死,南詔尋悔,旌其城曰德源。今滇俗6月24日,比戶所松焉。燎長丈余,入夜爭先燃之,用以照田祈年,以炬之明暗卜之豐歉。戚友會聚,剁牲飲酒,夷漢同之……。正如《西昌縣志.文藝志》(建昌竹枝詞)所載:赴宴先知去不回,柴樓煙冷尚余哀,而今火樹沿成俗,忍使冰心化作灰;慧心早卜去難回,贈到金杯隱自哀。千古人猶照亮節,吞來六詔已成灰。
三、遠古的時候,天上的一個大力士和地上的一個大力士摔跤,天上的大力士被地上的大力士戰勝,狼狽地逃到天上,在天神面前拔開弄是非,於是天神不分青紅皂白,遷怒於人間,遣派大量的害蟲到地上糟踏莊稼,危害人民,人們點燃火把到田間驅除蟲害,戰勝了天神,這天正好是農歷的六月二十四日,彝族人民把這天定為火把節。 很早以前,山上住著一戶三弟兄的彝族人家。他們年年辛勤種植,卻年年被天王派來的神兵天將拱翻土地,破壞莊稼。有一年他們逮住一個天將,大哥主張殺,二哥主張打,老三則主張問清楚了再打再殺。老三問天將,天將說他是奉天王的旨意,被迫干壞事的,並且知道了天王妄圖壟斷大地,將要開決天河的事。弟兄三人問天將怎麼辦,天將說:「老大在山腳下修一座錫房,老二在山坡上修一座鐵房,老三在山頂上修一座泡木房,就可以避難了。」弟兄三人按天將說的各人造好房子住了進去,結果十三天後,浩浩盪盪的洪水鋪天蓋地而來,住在錫房子的老大和住在鐵房子里的老二,都沉沒在水底淹死了,只有老三住的泡木房子浮在水面,水退後停留在一個山頭。
老三的泡木房子引來很多逃難的飛禽走獸,老三熱情地接待了這些死裡逃生的客人。後來老三想娶天王的女兒為妻,那些寄居在家的飛禽走獸,就商量著成全他的婚事。
有一天,天王撥開雲頭,巡視人間,發現山頭還剩下一座房子,房頂上還有一隻烏鴉正鴰鴰高叫。烏鴉高叫,是不祥的預兆,天王忙叫妻子翻看天書,他的妻子開櫃翻書時,發現耗子已把天書咬得破爛不堪。天王氣憤地追擊耗子,途中被一條蟒蛇咬傷了腳趾,痛得他死去活來。這時,一隻雲雀飛來告訴天王,青蛙能治好他的創傷。天王的妻子立即請來了青蛙,青蛙要他答應把女兒嫁給老三,才給他治病,逼得天王沒法,只好應允。青蛙眼見這個成全老三婚事的計劃圓滿實現,便撲通一躍,跳進了池塘。天王抓不住青蛙,傷口越來越厲害,就此一命嗚呼了。
老三娶了天王的女兒為妻,花狗獻上了他尾巴上粘的三粒穀子.。老三夫妻把這三粒種子種下去,秋天收獲了三吊谷穗。次年春天,他們又將這三吊谷穗播種,獲得了九百吊,第三年,老三收得了千斤稻穀。夫婦倆為了慶祝豐收,在夏歷十月初一至十五的一天,煮起了白花花的米飯宴請曾救過老三的天將和成全他們婚事的飛禽走獸們。這一天,就逐漸成為了彝族人過的年節,每年秋天豐收以後,都要隆重地慶祝彝族年,以祭奠祖先,慶賀當年豐收,同時預祝來年取得更好收成。 彝族年像漢族的春節一樣,是一年中最喜氣,最令人嚮往的節日。彝族年有很多傳統的規矩,主要有:過年前一個月,就准備好一壇蕎麥甘酒。過年前三天,各戶人家都要劈夠過年三天燒的柴禾,備夠吃的米面、鹽巴、豆花等。在過年前一天上午,每戶人家把屋內外、院子周圍打掃干凈,以表示除舊迎新。
同時,每家在門口前放一堆柴禾,以便過年時點火薰煙。據說,這是象徵迎接祖先回來過年。大年三十天剛破曉,各家各戶在簡易坑灶內點燃篝火,燒著燙豬水等待殺年豬的小伙們到來。殺年豬時要分長幼,先從長輩和年長人家的豬殺起。殺豬的人到來時,主人家向他們敬上「殺豬酒」,彝語叫「烏色志」,彝族人民最愛看年豬的心、膽、胰腺、尿泡等臟腑。心代替來年的氣候,捏起質地硬者說明來年天旱,質地軟說明來年無澇;膽和胰腺代替來年主人的吉兆,膽液不多也不少和胰腺體無跡象是表示來年主人家吉祥如意,反之就有不吉祥的事;尿泡代替來年的莊稼,泡內尿多為來年糧豐,少就為歉收。剖好年豬後,首先割點舌苔、背溜、肝子、腰子等,燒來溶在木碗里,放到供祖靈的火塘上方的壁頭吊板上敬獻祖靈。開始煮肉烹飪團年,吃過團年飯後,就讓孩子們給沒有殺豬的人家送去煮熟的肉和飯。
晚上全家人就坐在火塘旁,叫作「陪祖」或「守夜」,長者講述舊社會的苦難與新社會的甜美,同時還述說很多做人的道理。
大年初一早上,人們穿上節日盛裝,成群結隊到各家祝賀,恭賀新禧。每到一家,工人都以坨坨肉、碗碗酒相待,彝語叫「志依博」。
割豬蹄給娃娃們拿到山上玩壩子。大人陪他們燃起篝火,指導他們將豬蹄不分你我地拋進火中燒熟後,你一塊,我一坨地掏出來吃,以從小養成團結友愛的道德風尚。
青年人要在寨邊的坡上唱歌跳舞彈琴。過後,小夥子們牽出駿馬在寨邊壩上賽馬。全寨男女老幼都去看賽馬。馬蹄聲、揮鞭聲、喝彩聲交織在一起,匯成沖天的音響,把年節的氣氛推向高潮。賽馬結束,小夥子們又進行摔跤比賽,讓自己得到鍛煉、讓大家得到歡樂。
在年節中,寨里人愛吃「團圓飯」,從這家吃到那家,又從那家耍到這家,來來往往,歡歡樂樂,化解平時的氣惱,加強鄰里之間的團結友愛,要是外民族人路過寨邊,將被拉住同大家吃夠喝足酒醉飯飽後,實在挽留不住才讓其上路。
年節的最後一晚,全家人圍坐在火塘邊。上半夜,大人們認真吸取過去生產生活中的經驗教訓,精心策劃來年的生產生活藍圖。下半夜,家長叫孩子們端上裝有一把玉米、一把豆子、一把豆兒、一把燕麥的小簸簸到院壩,將玉米、豆子、豆兒、燕麥向東、南、西、北往上簸起,同時學馬叫、學豬叫、學牛叫,學羊叫,學雞叫,並大聲呼喚馬、牛、羊、豬、雞等牲畜。然後把簸里的玉米、豆子、豆兒、燕麥撒進畜圈裡,以示來年六畜興旺。
公雞報曉後,外寨他鄉嫁來的婦女,就帶上娃娃,背上過年豬頭、燕麥糌粑、雞蛋和一壇蕎麥酒,爭先回娘家拜年。其他需要走親訪友的人也在此時動身,以圖吉利。

④ 彝族小豬兒烤肉創業計劃書

加油!努力就能實現

⑤ 今天日歷上是彝族年,是什麼意思

很早以前,山上住著一戶三弟兄的彝族人家。他們年年辛勤種植,卻年年被天王派來的神兵天將拱翻土地,破壞莊稼。有一年他們逮住一個天將,大哥主張殺,二哥主張打,老三則主張問清楚了再打再殺。老三問天將,天將說他是奉天王的旨意,被迫干壞事的,並且知道了天王妄圖壟斷大地,將要開決天河的事。弟兄三人問天將怎麼辦,天將說:「老大在山腳下修一座錫房,老二在山坡上修一座鐵房,老三在山頂上修一座泡木房,就可以避難了。」

弟兄三人按天將說的各人造好房子住了進去,結果十三天後,浩浩盪盪的洪水鋪天蓋地而來,住在錫房子的老大和住在鐵房子里的老二,都沉沒在水底淹死了,只有老三住的泡木房子浮在水面,水退後停留在一個山頭。

老三的泡木房子引來很多逃難的飛禽走獸,老三熱情地接待了這些死裡逃生的客人。後來老三想娶天王的女兒為妻,那些寄居在家的飛禽走獸,就商量著成全他的婚事。

有一天,天王撥開雲頭,巡視人間,發現山頭還剩下一座房子,房頂上還有一隻烏鴉正鴰鴰高叫。烏鴉高叫,是不祥的預兆,天王忙叫妻子翻看天書,他的妻子開櫃翻書時,發現耗子已把天書咬得破爛不堪。天王氣憤地追擊耗子,途中被一條蟒蛇咬傷了腳趾,痛得他死去活來。這時,一隻雲雀飛來告訴天王,青蛙能治好他的創傷。天王的妻子立即請來了青蛙,青蛙要他答應把女兒嫁給老三,才給他治病,逼得天王沒法,只好應允。青蛙眼見這個成全老三婚事的計劃圓滿實現,便撲通一躍,跳進了池塘。天王抓不住青蛙,傷口越來越厲害,就此一命嗚呼了。

老三娶了天王的女兒為妻,花狗獻上了他尾巴上粘的三粒穀子.。老三夫妻把這三粒種子種下去,秋天收獲了三吊谷穗。次年春天,他們又將這三吊谷穗播種,獲得了九百吊,第三年,老三收得了千斤稻穀。

夫婦倆為了慶祝豐收,在夏歷十月初一至十五的一天,煮起了白花花的米飯宴請曾救過老三的天將和成全他們婚事的飛禽走獸們。

這一天,就逐漸成為了現在彝族的年節,每年秋天豐收以後,都要隆重地慶祝彝族年,以祭奠祖先,慶賀當年豐收,同時預祝來年取得更好收成。

⑥ 關於彝族年的3百字

來歷
彝歷年,是彝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彝語叫「枯識」。在農歷10月,公歷11月內舉行。彝族聚居的村寨,從農歷10月16日開始擇吉日過彝歷年到30日完。由於各地擇吉日的差異,公歷時間有的在上旬,有的在中旬,有的在下旬。各村寨過3天彝歷年。所以有著彝歷年過一個月的詮釋。彝歷年帶有慶祝當年、祭祀祖先和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萬事如意之意思。為什麼在農歷十月過年?相傳有兩種原因,一是彝族歷史上有十個月為一年的歷算。按這歷法計算,十月份為年終歲首,正當過年,故習慣上又稱「過十月年」。二是因這個時候,彝族地區莊稼收割完了,五穀豐登了,農事空閑,正宜過年。
傳說
很早以前,山上住著一戶三弟兄的彝族人家。他們年年辛勤種植,卻年年被天王派來的神兵天將拱翻土地,破壞莊稼。有一年他們逮住一個天將,大哥主張殺,二哥主張打,老三則主張問清楚了再打再殺。老三問天將,天將說他是奉天王的旨意,被迫干壞事的,並且知道了天王妄圖壟斷大地,將要開決天河的事。弟兄三人問天將怎麼辦,天將說:「老大在山腳下修一座錫房,老二在山坡上修一座鐵房,老三

彝族年
在山頂上修一座泡木房,就可以避難了。」弟兄三人按天將說的各人造好房子住了進去,結果十三天後,浩浩盪盪的洪水鋪天蓋地而來,住在錫房子的老大和住在鐵房子里的老二,都沉沒在水底淹死了,只有老三住的泡木房子浮在水面,水退後停留在一個山頭。
老三的泡木房子引來很多逃難的飛禽走獸,老三熱情地接待了這些死裡逃生的客人。後來老三想娶天王的女兒為妻,那些寄居在家的飛禽走獸,就商量著成全他的婚事。
有一天,天王撥開雲頭,巡視人間,發現山頭還剩下一座房子,房頂上還有一隻烏鴉正鴰鴰高叫。烏鴉高叫,是不祥的預兆,天王忙叫妻子翻看天書,他的妻子開櫃翻書時,發現耗子已把天書咬得破爛不堪。天王氣憤地追擊耗子,途中被一條蟒蛇咬傷了腳趾,痛得他死去活來。這時,一隻雲雀飛來告訴天王,青蛙能治好他的創傷。天王的妻子立即請來了青蛙,青蛙要他答應把女兒嫁給老三,才給他治病,逼得天王沒法,只好應允。青蛙眼見這個成全老三婚事的計劃圓滿實現,便撲通一躍,跳進了池塘。天王抓不住青蛙,傷口越來越厲害,就此一命嗚呼了。
老三娶了天王的女兒為妻,花狗獻上了他尾巴上粘的三粒穀子.。老三夫妻把這三粒種子種下去,秋天收獲了三吊谷穗。次年春天,他們又將這三吊谷穗播種,獲得了九百吊,第三年,老三收得了千斤稻穀。
夫婦倆為了慶祝豐收,在夏歷十月初一至十五的一天,煮起了白花花的米飯宴請曾救過老三的天將和成全他們婚事的飛禽走獸們。
這一天,就逐漸成為了彝族人過的年節,每年秋天豐收以後,都要隆重地慶祝彝族年,以祭奠祖先,慶賀當年豐收,同時預祝來年取得更好收成。
形式
彝族年像漢族的春節一樣,是一年中最喜氣,最令人嚮往的節日。彝族年有很多傳統的規矩,主要有:過年前一個月,就准備好一壇蕎麥甘酒。過年前三天,各戶人家都要劈夠過年三天燒的柴禾,備夠吃的米面、鹽巴、豆花等。在過年前一天上午,每戶人家把屋內外、院子周圍打掃干凈,以表示除舊迎新。
同時,每家在門口前放一堆柴禾,以便過年時點火薰煙。據說,這是象徵迎接祖先回來過年。大年三十天剛破曉,各家各戶在簡易坑灶內點燃篝火,燒著燙豬水等待殺年豬的小伙們到來。殺年豬時要分長幼,先從長輩和年長人家的豬殺起。殺豬的人到來時,主人家向他們敬上「殺豬酒」,彝語叫「烏色志」,彝族人民最愛看年豬的心、膽、胰腺、尿泡等臟腑。心代替來年的氣候,捏起質地硬者說明來年天旱,質地軟說明來年無澇;膽和胰腺代替來年主人的吉兆,膽液不多也不少和胰腺體無跡象是表示來年主人家吉祥如意,反之就有不吉祥的事;尿泡代替來年的莊稼,泡內尿多為來年糧豐,少就為歉收。剖好年豬後,首先割點舌苔、背溜、肝子、腰子等,燒來溶在木碗里,放到供祖靈的火塘上方的壁頭吊板上敬獻祖靈。開始煮肉

彝族年
烹飪團年,吃過團年飯後,就讓孩子們給沒有殺豬的人家送去煮熟的肉和飯。
晚上全家人就坐在火塘旁,叫作「陪祖」或「守夜」,長者講述舊社會的苦難與新社會的甜美,同時還述說很多做人的道理。
大年初一早上,人們穿上節日盛裝,成群結隊到各家祝賀,恭賀新禧。每到一家,工人都以坨坨肉、碗碗酒相待,彝語叫「志依博」。
割豬蹄給娃娃們拿到山上玩壩子。大人陪他們燃起篝火,指導他們將豬蹄不分你我地拋進火中燒熟後,你一塊,我一坨地掏出來吃,以從小養成團結友愛的道德風尚。
青年人要在寨邊的坡上唱歌跳舞彈琴。過後,小夥子們牽出駿馬在寨邊壩上賽馬。全寨男女老幼都去看賽馬。馬蹄聲、揮鞭聲、喝彩聲交織在一起,匯成沖天的音響,把年節的氣氛推向高潮。賽馬結束,小夥子們又進行摔跤比賽,讓自己得到鍛煉、讓大家得到歡樂。
在年節中,寨里人愛吃「團圓飯」,從這家吃到那家,又從那家耍到這家,來來往往,歡歡樂樂,化解平時的氣惱,加強鄰里之間的團結友愛,要是外民族人路過寨邊,將被拉住同大家吃夠喝足酒醉飯飽後,實在挽留不住才讓其上路。
年節的最後一晚,全家人圍坐在火塘邊。上半夜,大人們認真吸取過去生產生活中的經驗教訓,精心策劃來年的生產生活藍圖。下半夜,家長叫孩子們端上裝有一把玉米、一把豆子、一把豆兒、一把燕麥的小簸簸到院壩,將玉米、豆子、豆兒、燕麥向東、南、西、北往上簸起,同時學馬叫、學豬叫、學牛叫,學羊叫,學雞叫,並大聲呼喚馬、牛、羊、豬、雞等牲畜。然後把簸里的玉米、豆子、豆兒、燕麥撒進畜圈裡,以示來年六畜興旺。
公雞報曉後,外寨他鄉嫁來的婦女,就帶上娃娃,背上過年豬頭、燕麥糌粑、雞蛋和一壇蕎麥酒,爭先回娘家拜年。其他需要走親訪友的人也在此時動身,以圖吉利。

⑦ 彝族的民風民俗

1、彝族的傳統節日,彝族的節日主要有火把節、彝族年、拜本主會、密枝節、跳歌節等。「火把節」是彝族地區最普遍而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一般多在夏歷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每到火把節,彝族男女老少,身穿節日盛裝,打牲畜祭獻靈牌,盡情跳舞唱歌、賽馬、摔跤。

2、彝族的婚禮,男女青年訂婚之後,便要進行婚宴的准備。婚宴多用豬、雞肉,不用羊肉。滇南石屏彝族有在出嫁前邀集男女夥伴聚餐痛飲之習;滇西的彝族,凡娶親嫁女,都要在庭院或壩子,用樹枝搭棚,供客人飲酒、吸煙、吃飯、閑坐,民間把這種用枝搭的臨時棚子稱青棚。

3、背新娘,按照彝家俗規,新娘出閣時,雙腳不得落地沾土,否則便有子嗣不蕃之虞,須由接親的小夥子來背新娘,並扶她上馬。迎娶歸途上還有種種規矩:倘山高路窄無法騎馬時,須由接親的小夥子輪流背負新娘而行;過河涉水,更得由人背過河,新娘的綉花鞋萬萬不能沾水。

4、潑水接親,彝族認為,清水能驅惡除邪,送走妖魔,帶來幸福。因此,彝族新婚時一定要潑水,為能經受住這個考驗,在迎親時,男家選派未婚伙子去接親時,既要身體強壯,又要精明能幹,既能招架潑水的受寒之苦,又能完成"搶走"新娘的艱巨任務。

(7)彝族年策劃書擴展閱讀:


彝族是中國西南地區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人口有6572173人。 主要分布在雲南、四川、貴州三省及廣西壯族自治區西北部,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特點。

彝族聚居地帶群山食立,河流縱橫。高山深谷中散布著許多湖泊和平壩(盆地),構成優美的自然景觀。彝族支系繁多,多數自稱「諾蘇」、「納蘇」、 「聶蘇" 等。新中國成立後,正式定名為彝族,受到廣大彝族人民的接受和擁護。

彝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有6種方言。彝文是一種音節文字,至今使用。用彝文記載的歷史、文學、醫葯學等許多著作以及流傳於民間的口頭文學不僅數量多,而且內容豐富。彝族還有自己的歷法。

彝族音樂富有特色,舞蹈多與歌唱相伴。傳統工藝美術有漆繪、刺綉、銀飾、雕刻、繪畫等,頗富民族特色。 彝族主要從事農業,部分地區兼營牧業。

⑧ 彝族年快樂用蒙古語怎麼寫

彝族年快樂

蒙古語書寫

閱讀全文

與彝族年策劃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企業培訓獎懲方案 瀏覽:520
溫州三頭牛電子商務 瀏覽:226
下載海濟生物電子商務 瀏覽:216
中專學電子商務有用嗎 瀏覽:424
明星代言拍攝方案策劃 瀏覽:465
銀行轉盤游戲方案策劃 瀏覽:760
中學生感恩父母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523
2016年2月葯店促銷活動 瀏覽:527
電子商務部規章制度 瀏覽:875
2018暑期校本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102
地區性汽車的營銷策劃方案 瀏覽:610
教室親子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284
培訓計劃編制工作方案 瀏覽:26
最新新教師培訓方案 瀏覽:86
美容院雙十一促銷方案 瀏覽:987
日威電器促銷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25
第三方物流企業與電子商務 瀏覽:517
2018年學校提高培訓的方案 瀏覽:422
河北省執法局安全生產培訓方案 瀏覽:267
自考電子商務概論網上作業答案 瀏覽: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