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宣傳策劃 > 物理學宣傳

物理學宣傳

發布時間:2021-05-13 23:16:05

⑴ 因堅持科學真理,宣傳哥白尼日心學說而被羅馬教廷判處終身監禁的物理學家是

伽利略

⑵ 關於學物理的名言警句

1.判天地之美,析萬物之理。——莊子

2.物理定律不能單靠「思維」來獲得,還應致力於觀察和實驗。——普朗克

3.交互作用是我們從現代自然科學的觀點考察整個運動著的物質時首先遇到的東西。自然科學證實了......交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終極原因。——恩格斯

4.自然和自然的法則在黑夜中隱藏;上帝說,讓牛頓去吧!於是一切都被照亮。——蒲柏

5.實驗可以推翻理論,而理論永遠無法推翻試驗。——丁肇中

6.力學是關於運動的科學,它的任務是以完備而又簡單的方式描述自然界中發生的運動。——基爾霍夫

7.(牛頓的)《原理》將成為一座永垂不朽的深邃智慧的紀念碑,它向我們展示了最偉大的宇宙定律,是高於(當時)人類一切其他思想產物之上的傑作,這個簡單而普遍定律的發現,以它囊括對象之巨大和多樣性,給於人類智慧以光榮。——拉普拉斯

8.物理學的任務是發現普遍的自然規律。因為這樣的規律的最簡單的形式之一表現為某種物理量的不變性,所以對於守恆量的尋求不僅是合理的,而且也是極為重要的研究方向。——勞厄

9.科學是可以解答的藝術。科學的前沿是介於可解與難解、已知與未知之間的全新疆域。致力於這個領域的科學家們竭盡全力將可解的邊界朝難解方向推進,盡其所能揭示未知領域。——皮特.梅內瓦

10.電學已經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並且產生了一個巨大的工程應用領域。——埃米里奧.賽格瑞

11.電和磁的實驗中最明顯的現象是,處於彼此距離相當遠的物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因此,把這些現象化為科學的第一步就是,確定物體之間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麥克斯韋

12.「法拉第先生,它(電磁感應)到底有什麼用呢?」

「啊,閣下,也許要不了多久你就可以對它收稅了。」

——英國財政大臣格拉斯與法拉第的對話

13.把高壓電流在能量損失較小的情況下通過普通電線輸送到迄今連想也不敢想的遠距離,並在那一端加以利用......這一發現使工業幾乎徹底擺脫地方條件規定的一切界限,並且使極遙遠的水力的應用成為可能,如果在最初它只是對城市有利,那麼到最後它終將成為消除城鄉對立的最強有力的杠桿。——恩格斯

14.沒有今天的基礎科學,就沒有明日的科技應用。——李政道

15.科學是一種方法,它教導人們:一些事物是如何被了解的,不了解的還有什麼,對於了解的,現在了解到了什麼程度......——費恩曼

16.水波離開了它產生的地方,而那裡的水並不離開,就像風在田野里掀起的麥浪。我們看到,麥浪滾滾地向田野里奔去,但是麥子卻仍停留在原來的地方。——達芬奇

17.固執於光的舊有理論的人們,最好是從它自身的原理出發,提出實驗的說明。並且,如果他的這種努力失敗的話,他應該承認這些事實。——托馬斯.楊

18.自從牛頓奠定了理論物理學的基礎以來,物理學的公理基礎的最偉大變革,是由法拉第、麥克斯韋在電磁現象方面的工作所引起的。——愛因斯坦

19.上下四方曰宇,古今往來曰宙。——屍佼

20.想像遠比知識重要,知識有涯,而想像能環保整個世界。——愛因斯坦

21.科學的歷史不僅是一連串的事實、規則和隨之而來的數學描述,它也是一部概念的歷史。當我們進入另一個新的領域時,常常需要新的概念。——普朗克

22.科學考兩條腿走路,一是理論,一是實驗。有時一條腿走在前面,有時另一條腿走在前面。只有使用兩條腿,才能前進。——密立根

23.萬有引力、電的相互作用和磁的相互作用,可以在很遠的地方明顯的表現出來,因此用肉眼就可以觀察到;但也許存在另一些相互作用力,他們的距離如此之小,以至無法觀察。——牛頓

24.我們思想的發展在某種意義上常常來源於好奇心。——愛因斯坦

25.火葯、指南針、印刷術——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並建立了殖民地......——馬克思

⑶ 物理學的進步對社會的貢獻

物理學的發展和人類科技的進步 世界從蒙昧到明麗,科學關照的光輝幾乎從沒有終止過任何瞬間,一切模糊而不可能的場景和一切超乎尋常的想像,都極可能在科學的輕輕點綴之下變得順從、有序、飄逸而穩定。風送來精確和愉悅的氣息,一個與智慧和靈感際遇的成果很可能轉眼之間就以質感的方式來到人間。它在現實中矗立,標明今天對於昨天的勝利;或者標志人們昨天的生活方式已經一去不復返;或者標志一個科學偉人已徐徐來到人間……在人類的黎明,或我們的知識所能知道的過去的那些日子,我們確實可以看到科學在廣博而漫長的區域里經歷了艱難與失敗,但它更以改變一切舉足輕重的力量推動著歷史滾滾前行,卓然無匹地建立了一座座一望無際的光輝豐碑。信心、激情、熱望與無限的快樂就是這些豐碑中任何一座豐碑所暗示給我們的生活指向,使我們篤信勤奮、刻苦鑽研、熱愛生活、深思高舉……與此同時,我們也更加看到了科學本身深深的魅力,人文的或自然的,科學家的或某個具體事物的,都如一面垂天可鑒的鏡子矗立在我們面前,我們因為要前進和向上就無可迴避地站在它的面前梳理自己的理性和情感,並在它映照燦爛光輝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從而使我們的創造性更加有所依託,更加因為積累的豐厚顯得更加強勁可靠。
在人類發展的每一個階段,物理學始終站在解放生產力的前沿,而在物理學發展中的每一次小小的進步,都伴隨著極大的艱難與曲折,都是在傳統與現實之間的長期碰撞中才得以獲得發展和進步,其間既閃耀著拓荒者們智慧的靈光,同時也有讓無數科學先輩們在追求科學真理的道路上進行不曲不撓的斗爭中揮灑的血光與淚光。作為新時期的青少年,非常有必要踏尋這條荊棘之路,我們並不期望大家每一次在這條路上都能采擷到爛漫的鮮花,哪怕每一次只要能在這條路上聞到沁人心脾的花香,也算是對無數科學先輩們英魂的告慰。這就是我們開展本次科普知識系列講座的初衷。 (一)物理學的啟蒙與發展階段 物理學的發展經歷了十分漫長的啟蒙階段。在中世紀以前,物理學一直沒有被確認為一門獨立的科學,它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被劃分到哲學這一范疇。在這一漫長的時期內,人們都是根據當時生產力的需求或者統治者的意志去開發和利用物理學知識(從無意識到潛意識),是以我根據人類發展進程中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以及應用物理學知識的程度,把這個時期物理學的啟蒙階段作以下劃分:
1、火器時代:
人類的祖先首先進行了手和腳的分工,用自由之手製造工具,提高了勞動效率。這一時期人類最早製造的工具就是石器,石器的製造宣告了勞動的開始,同時也宣告了簡單物理學的啟蒙。
隨著石器的發展,出現了較為復雜的工具―――弓箭,從而產生了「狩獵」這個最早的生產部門。人類祖先憑自己的智慧和經驗製造了石斧、石刀和弓箭,我們在這里可以用物理學的原理說明其優越性:壓強和壓力成正比,和受力面積成反比。石斧的石刀的鋒刃做得很薄就是為了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使它們在不大的壓力作用下就能夠進入到物體里去;弓箭的使用不僅用到了物理學中的壓強知識,還用到了牛頓第三定律――當箭給弓弦一個作用力時,弓弦同時也給箭一個反作用力,這樣才能把箭射出。當時這種微妙的思想也被祖先們挖掘出來,足見祖先思想的進步。
我們知道,「鑽木取火」在人類發展史上有著巨大的意義。可以毫不誇張地講這是人類科技史上的第一次偉大的革命。隨著人工取火的實現,標志著人類已經「在實踐上發明機械運動可以轉化為熱」,「第一次使人類支配了一種自然力,從而最終把人同動物分開」。
有了隨時可以製造火的技術,才能使火進入到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各個領域。在生產上,人們首先發明了用火燒制陶器―――制陶技術的出現,標志著人類對材料的加工第一次改變了材料的性質,從而創造了一種人工材料,並在加工過程中第一次使用了自然能源。後來人類又學會了煉銅和煉鐵的技術。世界上最早的生鐵冶煉技術,出現在我國春秋時代,到戰國時代,鐵器已被廣泛應用。至東漢時期,已有高五、六米、容積三四十立方米的大型冶鐵高爐。在鐵的基礎上,中國還最早發明了煉鋼技術,與煉鋼工藝同時還發展了淬火技術。這樣,大約到漢末,中國古代的冶鐵、鑄鍛、煉鋼和淬火技術已經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體系,各種工藝方法已大致齊備,在當時世界上處於絕對領先地位。從而奠定了整個封建時代最基本的材料的加工技術基礎。
在取火和用火的技術條件下,人類實現了從石器向銅器和鐵器時代的轉換在人類歷史上引起了生產工具的革命,大大地推動了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從而使生產力有了前所未有的進步。而且鐵器文明不只是技術的發展,還推動了科學的誕生。2、領先世界的中世紀中國物理學
在中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里,在戰亂不斷的歷史縫隙里,中國的科學技術並沒有放慢前進的步伐,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系統逐漸得以提高和充實。並涌現出如王充、張衡、劉徵、祖充之、賈思勰、畢升、沈括等著名的科學家。其中張衡曾製造了世界上最早的利用水力轉動的渾象,即渾天儀,以及一種能測定地震震中方向的儀器,定名為「候風地動儀」,這是世界上第一台地震儀,其靈敏度很高,比歐洲地動儀早1700多年;在度量衡這個領域里,不論是我國在遠古時期發明的在天文上通過立圭表測影進行觀象授時,還是後來人們在實踐中發明的利用靜水壓強來量度時間的儀器―――漏刻,在沒有鍾表的古代是一項非常了不起的發明,在遠距離計量長度時,那時候還發明了計量里程的鼓車,當車前進時,利用車輪的轉動,可直接或間接地把車行駛的距離表示出來,這在當時世界上都堪稱是首屈一指的;到宋元時期,由於生產的發展,經濟的繁榮,實行扶植科技的政策及民族之間、中外之間的科學技術交流,宋元時期的科學和技術在隋唐的基礎上,達到了整個古代科學技術發展的高峰。這一時期,冶金技術、名窯瓷器、建築技術、紡織技術、水利建設、造船和航海技術都有巨大的發展,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指南針在不斷的改進中已被廣泛應用到航海,作為四大發明之一的火葯在火器和兵器的改進技術上大顯神威,史書上記載的「飛空擊賊震天雷炮」和「神火飛鴉」,至今仍作為現代火箭與火箭炮的雛形,作為四大發明之一的膠泥活版印刷術對世界文明的發展與進步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總之,中世紀中國科學技術發展的成績是喜人的,但隨著時間的發展,中國科技在以後的歲月里進入緩慢發展時期,而歐洲科技在度過科學的「黑暗時期」之後,正一日千里地興起,並很快地趕超了中國。 3、後來崛起的輝煌燦爛的西方物理學
在這里值得一提的是西方在這個時期的文明。在封建社會以前,古希臘的科學和文化在歐洲處於領先地位:當時最著名的學者就是後來被西方史學家稱為「科學之父」的泰勒斯,他提出了影子與實物長度成正比關系的原理,並利用這一原理准確地測量計算了埃及金字塔的高度;同一時期還出現了另一位為後世稱頌不已的古希臘的學者―――畢達哥拉斯,他提出了數學是宇宙萬物之本的學說,並以提出畢達哥拉斯定理(即勾股弦定理)而聞名,他還發現了無理數,引起了第一次「數學危機」;還有當時很有影響的科學權威―――留基伯,他和他的繼承人德謨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論,要知道原子論是現代科學的基石;在古希臘學者中,對後世影響最大的人物是集雅典學派之大成的亞里斯多德,他對天文學、物理學、生物學、醫學等方面都有深入研究,在當時的自然科學的發展中作出很大的貢獻;古希臘學者中還有一位聲名顯赫的科學家―――阿基米德,他發現了浮力定律、杠桿原理等,並利用杠桿原理,巧妙地發明了滑輪、螺旋器,以阿基米德命名的阿基米德螺線,在現代機械中應用極為廣泛,他是一位非常重視實驗的發明家,曾創造了許多儀器和機械,特別在軍事上發明甚多,此外他在天文學、幾何學、數學、圓周率等方面均有特別的貢獻。所以科學史上稱阿基米德是「站在整個希臘、羅馬古代科學家的最高峰而為亞歷山達里亞時期增添了光彩」,「是理論天才與實踐天才集於一身的理論化身,與近代的偉大人物相匹比,在很多領域都有巨大的獨創和真正的發現」……
在中世紀,歐洲在天文物理學方面發展迅猛,成效卓然。其中的代表人物是哥白尼、布魯諾、第谷和刻卜勒。哥白尼的偉大之處是實現了太陽中心說和前人已有的數學方法的結合,使太陽中心說牢固樹立在實際觀測與科學運算之上,使科學進入了新紀元。他在1543年出版的《天體運行論》中指出:⑴、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僅僅是引力月球軌道的中心;⑵、所有天體都繞太陽運轉,所以太陽在宇宙處於中心位置;⑶、地球到太陽的距離遠遠小於地球到恆星的距離,所以恆星看起來是不動的;⑷、地球像其他行星一樣繞太陽運轉,太陽的視運動起因於地球的運動;⑸、行星的表現逆動不是它本身運動引起的,而來自於地球的運動。哥白尼還大體上描繪了太陽系結構的真實圖景―――人們看到的日月星辰東升西落,乃是地球自身轉動的結果;火星、木星等行星在天空中有時順行,有時逆行,並非天皇教會所說的「動作奇特,行蹤詭秘」,而是由於它的繞日運行的軌道和速度不同所造成的綜合表現。哥白尼作為一名天主教徒,十分了解他的學說的「危險性」,所以他遲遲沒有發表。經過他的朋友再三敦促,在他去逝的那一年(1543年)才把《天體運行論》手稿復印發表。
義大利天文學家布魯諾是哥白尼學說的積極宣傳者和捍衛者,1584年他發表了《論無限性、宇宙與世界》一書,發展了哥白尼的學說,成著名的天文學家。不幸的是,由於他極力反對地心說,擁護哥白尼的日心說,主張宇宙是無限的,被教會打成異教徒,並於1600年3月17日在羅馬的鮮花廣場上被活活燒死。
1600年後,刻卜勒當了第谷的助手,開始與第谷合作,這是科學史上科學合作的美妙範例。1601年第谷去世時把他一生中收集的極其珍貴的全部天文資料都留給了刻卜勒,刻卜勒經過認真總結和研究,於1609年出版了他的著作,公布了關於行星運動的兩個定律―――「軌道定律」和「面積定律」,又經過9年的研究和無數次運算後,他發現了第三定律―――「周期定律」(關於三大定律,這里不作一一贅述)。刻卜勒行星三大定律的偉大貢獻,在於把哥白尼的理論向前推進了一步,為專業天文學家和數學家提供了支持日心說的強有力的論據,被後人稱譽他為「天文立法者」。
這里要說的另一位科學家伽利略大家可能比較熟悉(擺的等時性原理和著名的比薩斜塔落體實驗),他在近代科學史上,是一位劃時代的代表人物,他在天文學、力學、物理學、數學等許多方面都有重大貢獻,被公認為近代實驗科學的創始人,為後來經典物理學的建立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是當之無愧的「近代物理學之父」。(二)物理學發展的第一個黃金階段―――經典力學體系的建立
伽利略的出現,開辟了實驗物理學的先河,為後來經典物理學的建立提供了大量的論據,但是他的許多發現都是對亞里斯多德學說的否定,因此也受到羅馬教廷的警告。他於1632年發表了《關於托勒密和哥白尼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更加激怒了教會甚至教皇本人。1633年伽利略被宗教裁判所傳喚,並被判處終身監禁。在監禁中他克服重重困難,寫出了科學巨著《關於兩種新科學的對話》。伽利略設法將此著作秘密送到荷蘭,於1638年出版,為近代科學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在新對話中關於力學知識一系列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的總結,成為後來牛頓提出力學三大宣言的基礎,不僅如此,他還創立了實驗和數學相結合的現代科學研究方法。所以說他是近代物理學的奠基人,是科學的鬥士,是打開近代科學大門的人,是不足為過的。
1642年,伽利略逝世了,但另一位未來的科學誕生了,他就是未來的英國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經典物理學的創始人牛頓。
1661年,18歲的牛頓進入劍橋大學,有機會學到歐幾里德的《幾何原本》。後來他按照歐幾里德的《幾何原本》,撰寫出他的輝煌之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1664年,牛頓成為他老師巴羅的助手,1665年倫敦流行瘟疫,牛頓不得不回到家鄉。表面上看來,牛頓隱居於窮鄉僻壤的田舍山村之中,但是在他的頭腦中卻掀起科學革命的巨浪。在家鄉的一年半時間里,是牛頓一生中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的時期,也是近代科學史上數學、光學、力學的「黃金時代」。他發明了微積分,提出了著名的「萬有引力」,他還通過三棱鏡把光分解成7種顏色的單色光,從而奠定了現代光學的理論基礎。
1666年,牛頓製成了能夠放大40多倍的反射望遠鏡。1671年,他向皇家學會正式提交關於反射望遠鏡問題的論文;第二年,他又向皇家學會提交《光與色的新理論》。這些光學論文是牛頓顯示自己科學才能並把它們公諸於世的第一批科學成果。牛頓在物理學方面,除了取得力學、熱學、光學等多方面的成就外,更主要的是他還是經典物理學的開創者。他在伽利略等人工作的基礎上,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總結出了三大定律,創立了經典力學體系:
牛頓第一定律:
任何物體在受到外力作用而被迫改變自己的狀態之前,將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這就我們今天學習的慣性定律的最初表達)
牛頓第二定律:
動量的改變與所加的力成正比,其方向沿著該作用力的作用方向
(該定律我們將在高中一年級學到牛頓第二定律「力是使物體產生加速度的原因」的最初表達)
牛頓第三定律: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換句話說,兩個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該定律我們目前初中階段已經學過,只是沒有以定律形式呈現)
牛頓關於物體運動的這三條定律是我們認識一切力學現象的依據,也是整個經典力學的基礎。
關於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廣泛流傳著「蘋果落地」的故事,其實這不過是故事而已。即使此事確實發生過,也不應過分誇大這件事本身的意義,只是我們要從這個故事中有所啟發,要留心觀察自己身邊發生的每一個現象。如果說牛頓由於看到蘋果落地就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那就歷史過於簡單化(不過西方一直流傳著這個說法,並且有「上帝說:讓牛頓去做吧」的普遍說法,足見牛頓當時在科學界的威望)。站在歷史的高度客觀評價,在對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中做出貢獻的科學巨人之中,要首推刻卜勒和伽利略。牛頓不過是集大成者,並解決了別人未能解決的問題,走完了最後、最高的一步罷了。德國著名的哲學家黑格爾說過:「被德國人餓死的刻卜勒是現代天體力學的真正奠基者;而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已經包含在刻卜勒的所有三個定律之中,在第三定律中甚至明顯表示出來了。」難怪他在談到他在自然科學領域的成就時說過這樣的謙遜的言辭「就象一個在沙灘上玩耍的小孩拾到幾個貝殼而高興不已」、「我的一切成就都是因為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緣故」。總之,萬有引力定律的誕生,對當時的天體力學乃至於當代天體力學的研究,都提供了最重要的理論保障。
在經典力學創立和不斷完善的過程中,人們開始意識到科學方法的重要性,特別是實驗方法的重要性。歷史上第一個探索新方法的是英國著名的哲學家培根,他在《新工具》一書中主張把經驗和理性的職能統一起來,要獲得科學知識,首先要進行實驗,最後在實踐中得出結論,另一位提出實驗的科學家是伽利略,他認為真正的科學就是宇宙、自然界,人們必須通過實驗去閱讀這部「自然之書」。可以說,正是培根和伽利略站在實踐和理論上的工作給科學指明了方向,使自然科學脫離了哲學而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要知道雄辯術―――優雅的語言和爭論的技巧,在自然科學領域中,是沒有用處的,自然科學必須要通過實驗事實來說話。事實也無不說明了這一點:後來的托里拆利、帕斯卡、波義爾、牛頓、托馬斯.揚、梅曼等科學家的研究成果,都是建立在實驗基礎之上的。
到了18世紀,牛頓力學向著深度和廣度兩方面進軍。一方面,通過人的努力,近代數學方法廣泛用於力學,形成了「分析力學」,它甚至被看做是新的數學分支;另一方面,牛頓力學又與具體物性相結合,形成了「固體力學」、「彈性力學」、「流體力學」等許多力學分支,使力學達到了相當完美的地步。
可以說在伽利略和牛頓時代,力學已形成了嚴密、完整、系統的科學體系,成為物理學發展史上第一個「黃金時代」。正是由於力學的帶動,物理學科已初具規模,並且在另一批科學家的努力下向著更深更廣的領域進軍。

⑷ 因堅持科學真理,宣傳哥白尼「日心學說」而被羅馬教廷判處終身監禁的物理學家是

伽利略 伽利略(1564~1642)1564年2月15日生於義大利西北部的比薩城,父親芬琴齊奧·伽利萊精通音樂理論和聲學,著有《音樂對話》一書。1574年全家遷往義大利東部的大城市佛羅倫薩。

⑸ 物理學對人類發展的作用

物理學是人們對無生命自然界中物質的轉變的知識做出規律性的總結。這種運動和轉變應有兩種。一是早期人們通過感官視覺的延伸,二是近代人們通過發明創造供觀察測量用的科學儀器,實驗得出的結果,間接認識物質內部組成建立在的基礎上。

物理學從研究角度及觀點不同,可分為微觀與宏觀兩部分,宏觀是不分析微粒群中的單個作用效果而直接考慮整體效果,是最早期就已經出現的,微觀物理學隨著科技的發展理論逐漸完善。

(5)物理學宣傳擴展閱讀:

一、六大性質

1、真理性:物理學的理論和實驗揭示了自然界的奧秘,反映出物質運動的客觀規律。

2、和諧統一性:神秘的太空中天體的運動,在開普勒三定律的描繪下,顯出多麼的和諧有序。物理學上的幾次大統一,也顯示出美的感覺。牛頓用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把天上和地上所有宏觀物體統一了。

麥克斯韋電磁理論的建立,又使電和磁實現了統一。愛因斯坦質能方程又把質量和能量建立了統一。光的波粒二象性理論把粒子性、波動性實現了統一。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又把時間、空間統一了。

3、簡潔性:物理規律的數學語言,體現了物理的簡潔明快性。如:牛頓第二定律,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4、對稱性:對稱一般指物體形狀的對稱性,深層次的對稱表現為事物發展變化或客觀規律的對稱性。如:物理學中各種晶體的空間點陣結構具有高度的對稱性。豎直上拋運動、簡諧運動、波動鏡像對稱、磁電對稱、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對稱、正粒子和反粒子、正物質和反物質、正電和負電等。

5、預測性:正確的物理理論,不僅能解釋當時已發現的物理現象,更能預測當時無法探測到的物理現象。例如麥克斯韋電磁理論預測電磁波存在,盧瑟福預言中子的存在,菲涅爾的衍射理論預言圓盤衍射中央有泊松亮斑,狄拉克預言電子的存在。

6、精巧性:物理實驗具有精巧性,設計方法的巧妙,使得物理現象更加明顯。

二、發展前景

應用物理學專業的畢業生主要在物理學或相關的科學技術領域中從事科研、教學、技術開發和相關的管理工作。科研工作包括物理前沿問題的研究和應用,技術開發工作包括新特性物理應用材料如半導體等,應用儀器的研製如醫學儀器、生物儀器、科研儀器等。

應用物理專業的就業范圍涵蓋了整個物理和工程領域,融物理理 論和實踐於一體,並與多門學科相互滲透。

應用物理學專業的學生如具有扎實的物理理論的功底和應用方面的經驗,能夠在很多工程技術領域成為專家。我國每年培養本科應用物理專業人才約12000人。

和該專業存在交叉的專業包括物理專業,工程物理專業,半導體和材料專業等。人才需求方面,我國對應用物理專業的人才需求仍舊是供不應求。

⑹ 一個巨大的滑輪擔起一個小皮箱,宣傳文字寫著「事無大小,必盡全力」 從物理學角度對這幅宣傳畫發表自己的

很明顯地,從中抽象出的物理模型是「滑輪」,我沒見著圖,是定滑輪吧,因為在不計摩擦的條件下,「小」皮箱的G為多少,F就為多少,即「盡全力」,聯系書本的理論,即:定滑輪不改變用力的大小。

⑺ 物理學!~~~~~

C. 伽利略
1615年冬季的一天,天氣寒冷異常,天空籠罩著陰沉的烏雲,伽利略孤身一人來到羅馬。5年前的1610年,伽利略告別了帕多瓦大學,回到佛羅倫薩,擔任了托斯坎尼公國的宮廷數學家和哲學家,兼任比薩大學的數學教授。也就在這年,他曾經訪問過羅馬,受到熱情的接待和規格很高的禮遇。他在天文學上一系列新發現和望遠鏡的發明,受到羅馬教皇保羅五世的重視,羅馬的貴族和科學家也以結識他而感到榮耀。可是,僅僅事隔5年,羅馬的臉孔完全變了,沒有鮮花和笑臉,到處是冷漠的沒有表情的面孔,連熟悉的人也像躲避瘟疫似地離他遠遠的。
發生了什麼事情?原來這一次,伽利略的名字上了羅馬宗教裁判所的黑名單,他是被臭名昭著的宗教裁判所傳訊到羅馬來接受對他的審訊的。
伽利略犯了什麼罪呢?這話要從頭說起。
15、16世紀的歐洲,正是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轉變的關鍵時期。長期以來,為了鞏固封建統治的秩序,神權統治的歐洲,用神學代替了科學,用野蠻代替了自由。神學家們荒誕地宣稱,宇宙是一個充滿「各種等級的天使和一個套著一個的水晶球」,而靜止不動的地球就居於這些水晶球的中心。他們推崇古希臘天文學家托勒玫的「地球是宇宙中心」的學說,因為在神學家看來,太陽是圍繞地球運轉的,因為上帝創造太陽的目的,就是要照亮地球,施恩於人類。這是永恆不變、顛撲不破的真理。
為了維護這個荒謬的理論,天主教會的宗教裁判所不惜用恐怖的暴力對付一切敢於提出異議的人們。1327年,義大利天文學家采科·達斯科里活活被燒死,他的罪名只不過說了地球是球狀,在另一個半球上也有人類居住,卻因違背聖經的教義慘遭迫害。1600年2月17日,義大利哲學家布魯諾,在羅馬百花廣場被活活燒死,也是因為他到處宣傳了哥白尼的學說,動搖了地球中心說。
伽利略是布魯諾的同時代人,早在帕多瓦大學執教時,他就讀過哥白尼的著作《試論天體運行的假說》(又名<<天體運行論>>)。這位傑出的波蘭天文學家在這本書中大膽地提出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圍繞著太陽運轉的理論,即太陽中心說,一開始就引起伽利略的極大興趣。但是伽利略是個科學態度十分嚴肅的學者,他想,過去都說是太陽圍著地球運轉,哥白尼卻提出相反的看法,到底哪一個正確呢?伽利略沒有輕率地下結論,他決定用自己的望遠鏡來證實誰是誰非。
當伽利略的著作《星際使者》出版時,他已是一個哥白尼學說堅定的支持者了。伽利略通過自己的觀測和研究,逐漸認識到哥白尼的學說是正確的,而托勒玫的地球中心說是錯誤的,亞里斯多德的許多觀點也是站不住腳的。伽利略不僅發表了批駁亞里斯多德的論文,還通過書信毫不掩飾地支持哥白尼的學說,甚至把信件的副本直接寄給羅馬教會。在伽利略看來,科學家的良心就是追隨真理。
但是,羅馬教廷是決不會放過伽利略的,他們先是對伽利略發出措辭嚴厲的警告,繼而把他召到羅馬進行審訊。1616年2月,宗教裁判所宣布,不許伽利略再宣傳哥白尼的學說,無論是講課或寫作,都不得再把哥白尼學說說成是真理。
伽利略不會忘記,16年前布魯諾就是被這些披著黑色道袍、道貌岸然的上帝的衛道士活活燒死的。他如果敢於反抗,下場絕不會比布魯諾更好。
在教會的威脅下,伽利略被迫作了放棄哥白尼學說的聲明。他懷著極其痛苦的心情回到佛羅倫薩,在沉默中度過了好些年。
但是伽利略的內心深處並沒有放棄哥白尼學說,相反,繼續不斷的觀測和深入研究,使他更加堅信哥白尼學說是完全正確的科學理論。在佛羅倫薩郊外的錫尼別墅里,伽利略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他的身體大不如前,病魔在殘酷地折磨他,但是他依然念念不忘宣傳哥白尼的學說。經過長久的醞釀構思,用了差不多5年時間,一部偉大的著作《關於兩種世界體系的對話》終於誕生了。
《關於兩種世界體系的對話》表面上是以三個人對話的形式,客觀地討論托勒玫的地心說與哥白尼的日心說,對誰是誰非進行沒有偏見的探討。但是當這本書好不容易在1632年2月出版時,細心的讀者不難看出,這本書以充分的論據和大量無可爭辯的事實,有力地批判了亞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錯誤理論,科學地論證哥白尼的地動說,宣告了宗教神學的徹底破產。
很快,嗅覺比獵狗還靈的教會嗅出了這本書包含的可怕思想,從字里行間流露出來的大膽結論使神學家們感到極大恐慌。那些早就對伽利略心懷不滿的學術騙子立即和教會勾結,羅織罪名,陰謀策劃,為迫害伽利略大造輿論。
科學和神學不可調和的斗爭爆發了。1632年8月,羅馬宗教裁判所下令禁止這本書出售,並且由羅馬教皇指名組織一個專門委員會對這本書進行審查。伽利略預感到大禍臨頭,果然,到了10月,他接到了宗教裁判所要他去羅馬接受審訊的一紙公文。
這時候的伽利略已是69歲的老人,病魔纏身,行動不便,許多關心他的人到處為他說情,但是羅馬教皇惱怒地說:「除非證明他不能行動,否則在必要時就給他帶上手銬押來羅馬!」
就這樣,1633年初,伽利略抱病來到羅馬。他一到羅馬便失去自由,關進了宗教裁判所的牢獄,並且不準任何人和他接觸。
人類歷史上一次駭人聽聞的迫害就這樣開始了。在羅馬宗教裁判所充滿血腥和恐怖的法庭上,真理遭到謬誤的否決,科學受到神權的審判。那些滿臉殺機的教會法官們,用火刑威脅伽利略放棄自己的信仰,否則他們就要對他處以極刑。
年邁多病的伽利略絕望了,他知道,真理是不可能用暴力撲滅的。盡管他可以聲明放棄哥白尼學說,但是宇宙天體之間的秩序是誰也無法更改的。
在審訊和刑法的折磨下,伽利略被迫在法庭上當眾表示懺悔,同意放棄哥白尼學說,並且在判決書上簽了字。
「為了處分你這樣嚴重而有害的錯誤與罪過,以及為了你今後更加審慎和給他人做個榜樣和警告,」穿著黑袍的主審法官當眾宣讀了對伽利略的判決書,「我們宣布用公開的命令禁止伽利略的《關於兩種世界體系的對話》一書;判處暫時正式把你關入監獄內,根據我們的意見,以及使你得救的懺悔,在三年內每周讀七個懺悔的聖歌……」
伽利略的晚年是非常悲慘的。這位開拓了人類的眼界,揭開了宇宙秘密的科學家,1637年雙目完全失明,陷入無邊的黑暗之中。他唯一的親人——小女兒瑪俐亞先他離開人間,這給他的打擊是很大的。但是,即使這樣,伽利略仍舊沒有失去探索真理的勇氣。1638年,他的一部《關於兩門新科學的討論》在朋友幫助下得以在荷蘭出版,這本書是伽利略長期對物理學研究的系統總結,也是現代物理的第一部偉大著作。後來,宗教裁判所對他的監視有所放寬,他的幾個學生,其中包括著名物理學家、大氣壓力的發現者托里拆利來到老人身邊,照料他,同時也是向他請教。他們又可以愉快地在一起討論科學發明了。
1642年1月8日,78歲的伽利略停止了呼吸。但是他畢生捍衛的真理卻與世長存。具有諷刺意味的是,300多年後的今天,1979年11月,在世界主教會議上,羅馬教皇提出重新審理「伽利略案件」。為此,世界著名科學家組成了一個審查委員會,負責重新審理這一冤案。其實,哪裡還用得著審理什麼呢?宇宙飛船在太空飛行,人類的足印深深地留在月球的表面,人造衛星的上天,宇宙測探器飛出太陽系發回的電波……所有這些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早已宣告了宗教神學的徹底破產,人類將永遠記住伽利略這個光輝奪目的

⑻ 物理學就業主要干什麼

最近很多人提出這樣的問題,什麼什麼專業學出來做什麼工作的,我想應該都是高考完的學生在選報志願了。
其實涉及物理方面的專業很多,有偏重機械工程學的,有偏重教育師范累的,還有偏重通信累的等等很多了。「物理學專業」是純粹做理論研究的,也涉及到相應的應用領域,一切理論研究最終都是為實際應用服務的。純粹的物理學專業就業就業情況不太好,因為是理論研究,很難在本科就有所建樹,我了解的大部分這個專業的學生都會選擇考研,考研的話就不是這么泛泛的學物理學了,而是專注於某個方向了,再畢業後我認為最好的情況是到一些知名的實驗室做專業研究,俗稱的科學家了,差一點的話就所學領域到企業去做高級技術員,可以做到工程師了。任何理科為主的大學里物理學專業的學生一般都是很受人敬畏的,會成為聰明的代名詞,說實話真的很難學,要選擇就必須下定決心,爭取在這個領域作出點成績來,半途而廢的話我個人認為等於沒學,再做別的工作幾乎就用不上,還得從頭學起,總之一句話,學這個以後就是做研究性工作做好了是科學家工程師,學不好估計那些理論一輩子也用不上。

⑼ 假設你找到了物理科學真理你如何能宣傳出去

寫論文,發表在高水平的學術期刊雜志上。比如,science或nature。能在上面發表,說明回你的成果和你的理答論得到了目前科學界的認可。接下來,肯定有大量的科學家會沿著你的理論往前發展,往前推導。在這幫科學家的共同推動下,你的理論會變得婦孺皆知。最後在若干年後,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⑽ 為擴大宣傳面,學校請到了市裡有名的動物學家給同學們作報告,你作為校報記者,最想問的物理學家的問題是

物理對人類生活的改變

閱讀全文

與物理學宣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子商務概論知識點總結 瀏覽:29
上海魅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445
幼兒園市場推廣方案 瀏覽:770
文成電子商務 瀏覽:770
無錫電子商務賽 瀏覽:441
三八婦女節活動方案策劃戶外 瀏覽:965
煙市場推廣方案 瀏覽:776
副校長培訓班方案 瀏覽:558
昆明旅遊推廣方案 瀏覽:337
上海布魯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886
產業扶貧技術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754
葯店五一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733
酒店會員節日促銷活動方案 瀏覽:752
ppt辦公軟體培訓方案 瀏覽:500
老年人金融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844
安全培訓教育小組方案 瀏覽:742
旅遊的宣傳推廣方案 瀏覽:204
電子商務師考試資料網 瀏覽:592
中山佛山網路推廣方案 瀏覽:819
崗位培訓技能大賽活動方案 瀏覽: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