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進行產品定價
商品定價方法如下的:
1.價格太低,總在減價:對有些公司來說,這並不是錯誤,這完全是戰略,但並不是非常好的戰略。價格總是走低可能會獲得較高的營業收入,但也可能會損失你的利潤底線,這關繫到企業的生存問題。你需要平衡利潤和價格的關系。
2.所有產品保持同樣的毛利率:沒有規則說所有的產品都需要同樣的毛利率。事實上,周轉慢的項目需要更高的毛利率。如果銷量很大那麼還可以用低些的毛利率。即使是這樣,你還是應該尋找既能增加銷量又能提高毛利率的方式。
3.不理解毛利與加價率的差別:毛利率總是基於銷售價格。而加價率總是基於進貨成本。我曾有一個客戶不理解其中的差別,以100%的加價率報出了一系列產品的價格,然後又減掉50%達成銷售。
4.總是遺漏某些成本因素:為了正確地定價,需要識別每一項成本。即使是微不足道的項目,像信用卡處理費,通常也會增加每筆交易1%~2%的成本。其它的項目,像送貨或運輸成本,也能在不知不覺中增加成本。出售商品的成本對你的生存底線有著重大影響。
5.與競爭者採取類似策略:不要跟風競爭,多做點功課,發現你真正能為顧客提供的價值。然後根據這種價值給商品定價。這樣做你就處於非常有利的位置,能抵禦競爭保持價格。只要你有了自己的充足「理由」,你的報價就值這個價。
6.基於銷售價格及利潤百分比設定銷售傭金:對於使用基於傭金制度的銷售隊伍的公司來說,這和毛利率/加價率之間的區別是類似的。採用何種基數來計算傭金將直接影響公司的利潤。利潤是惟一重要的數字。從營業收入中支付傭金意味著你將公司的部分利益讓給了銷售人員。
7.打折沒有增加價值,只是減少了利潤價值:打折10%,通常可能需要多銷售50%的產品才能保持利潤底線。在打折的游戲中成本也會增加,所以這樣做的公司差不多是將自己驅逐出商場。不要在交易中削減要價,你應該問自己是否有增加產品或服務價值的方法。這種「附加值」意味著你能「放棄」一些不能產生利潤的東西。正確實施後,它也能改善客戶體驗。好體驗是獲得回頭客的關鍵,利潤也會隨之增加。
⑵ 市場營銷學中定價的基本方法及策略有哪些
定價策略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產品以高價的形式進入市場,稱之為撇脂定價專。這種定價策略的優點屬在於為產品後期的促銷做前期准備,有足夠的降價空間;另一種是產品以低價的形式進入市場,稱之為滲透定價。這種定價策略目的在於擴大市場佔有率。
⑶ 市場營銷中的新產品如何定價
新產品上市的定價策略一般為兩種:
一種是市場高脂定價法(market-skimming pricing):開始的時候將產品的價格定得很高,然後在市場上一層一層地獲取收入。比如現在很多手機新上市的時候往往價格很高,但是過一段時間之後,價格就逐漸降低;再比如很多女裝新款上市的價格定位都比較高,然後隨著過季與流行的變化會逐漸降價等
高脂定價法只有在特定條件下使用才有意義。首先產品的質量和形象必須能支撐高價位,並且有人願意在這個高價位上購買。其次,生產小批量產品的單位成本不能高到抵消高價位帶來的利潤。最後競爭對手不能輕易進入市場和影響高價位。
另一種是 市場滲透定價法(market-penetration pricing): 顧名思義是低價定價,只在規模較小但利潤高的細分市場上獲取利潤。他們制定比較低的初始價格,目的是迅速和深入地滲透市場——快速吸引大量的購買者,贏得較大的市場份額。
適用范圍:第一,價格非常敏感的消費群體。第二,生產和分銷成本必須隨著銷量的增加而快速下降。第三,低價能夠阻止競爭,否則,價格只是暫時的優勢。
同樣拿手機來說,很多國產的低端機,比如紅米手機,一上市就定一個很低的價格來搶占低端市場。
⑷ 營銷的概念和基本原則是什麼
看你怎麼理解營銷啦,營銷分兩種,一種是做
銷售策劃
的,一種是面對客戶做銷售的
營銷方式
,我對做策劃的不了解,但是我對做銷售的這方面比較了解,做銷售的營銷是,你利用公司給你的
銷售計劃
,運用一些
銷售策略
去完成這就是營銷,比如說,你在車行做,你的客戶過來找你買車,在可以談下來的情況下,你可以送點什麼東西,把車賣出去!
⑸ 市場營銷學中的定價的基本策略是哪些
定價基本策略,是企業在特定的定價目標指導下,依據對成本、需求及競爭等狀況的研究,運用價格決策理論,對產品價格進行計算的具體方法。
定價策略主要包括成本導向、競爭導向和顧客導向等三種類型。
(一)成本導向定價法
以產品單位成本為基本依據,再加上預期利潤來確定價格的成本導向定價法,是中外企業最常用、最基本的定價方法。成本導向定價法又衍生出了總成本加成定價法、目標收益定價法、邊際成本定價法、盈虧平衡定價法等幾種具體的定價方法。
1、總成本加成定價法。在這種定價方法下,把所有為生產某種產品而發生的耗費均計入成本的范圍,計算單位產品的變動成本,合理分攤相應的固定成本,再按一定的目標利潤率來決定價格。
2、目標收益定價法。目標收益定價法又稱投資收益率定價法,是根據企業的投資總額、預期銷量和投資回收期等因素來確定價格。
3、邊際成本定價法。邊際成本是指每增加或減少單位產品所引起的總成本變化量。由於邊際成本與變動成本比較接近,而變動成本的計算更容易一些,所以在定價實務中多用變動成本替代邊際成本,而將邊際成本定價法稱為變動成本定價法。
4、盈虧平衡定價法。在銷量既定的條件下,企業產品的價格必須達到一定的水平才能做到盈虧平衡、收支相抵。既定的銷量就稱為盈虧平衡點,這種制定價格的方法就稱為盈虧平衡定價法。科學地預測銷量和已知固定成本、變動成本是盈虧平衡定價的前提。
(二)競爭導向定價法
在競爭十分激烈的市場上,企業通過研究競爭對手的生產條件、服務狀況、價格水平等因素,依據自身的競爭實力,參考成本和供求狀況來確定商品價格。這種定價方法就是通常所說的競爭導向定價法。競爭導向定價主要包括:
1、隨行就市定價法。在壟斷競爭和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條件下,任何一家企業都無法憑借自己的實力而在市場上取得絕對的優勢,為了避免競爭特別是價格競爭帶來的損失,大多數企業都採用隨行就市定價法,即將本企業某產品價格保持在市場平均價格水平上,利用這樣的價格來獲得平均報酬。此外,採用隨行就市定價法,企業就不必去全面了解消費者對不同價差的反應,也不會引起價格波動。
2、產品差別定價法。產品差別定價法是指企業通過不同營銷努力,使同種同質的產品在消費者心目中樹立起不同的產品形象,進而根據自身特點,選取低於或高於競爭者的價格作為本企業產品價格。因此,產品差別定價法是一種進攻性的定價方法。
3、密封投標定價法。在國內外,許多大宗商品、原材料、成套設備和建築工程項目的買賣和承包、以及出售小型企業等,往往採用發包人招標、承包人投標的方式來選擇承包者,確定最終承包價格。一般來說,招標方只有一個,處於相對壟斷地位,而投標方有多個,處於相互競爭地位。標的物的價格由參與投標的各個企業在相互獨立的條件下來確定。在買方招標的所有投標者中,報價最低的投標者通常中標,它的報價就是承包價格。這樣一種競爭性的定價方法就稱密封投標定價法。
(三)顧客導向定價法
現代市場營銷觀念要求企業的一切生產經營必須以消費者需求為中心,並在產品、價格、分銷和促銷等方面予以充分體現。根據市場需求狀況和消費者對產品的感覺差異來確定價格的方法叫做顧客導向定價法,又稱「市場導向定價法」、「需求導向定價法。需求導向定價法主要包括理解價值定價法、需求差異定價法和逆向定價法。
1、理解價值定價法。所謂「理解價值」,是指消費者對某種商品價值的主觀評判。理解價值定價法是指企業以消費者對商品價值的理解度為定價依據,運用各種營銷策略和手段,影響消費者對商品價值的認知,形成對企業有利的價值觀念,再根據商品在消費者心目中的價值來制定價格。
2、需求差異定價法。所謂需求差異定價法,是指產品價格的確定以需求為依據,首先強調適應消費者需求的不同特性,而將成本補償放在次要的地位。這種定價方法,對同一商品在同一市場上制訂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價格,或使不同商品價格之間的差額大於其成本之間的差額。其好處是可以使企業定價最大限度地符合市場需求,促進商品銷售,有利於企業獲取最佳的經濟效益。
3、逆向定價法。這種定價方法主要不是考慮產品成本,而重點考慮需求狀況。依據消費者能夠接受的最終銷售價格,逆向推算出中間商的批發價和生產企業的出廠價格。逆向定價法的特點是:價格能反映市場需求情況,有利於加強與中間商的良好關系,保證中間商的正常利潤,使產品迅速向市場滲透,並可根據市場供求情況及時調整,定價比較靈活。
⑹ 商品的定價原則
產品定價一般遵守以下三個原則:
1、 成本加成定價
歷史上,成本加成是最常用的定價方法。這種定價法將每種產品成本加上一個合理的利潤額作為該種產品的價格。成本加成定價的基本邏輯是:首先,確定產品銷售量。然後,計算出產品的單位成本和利潤目標,進而確定產品的價格。廣告資源的價值往往與電視節目的製作成本關系不大,至少沒有直接的關系,因此,電視廣告價格的制定一般不會重點考慮這一原理。
2、客戶導向定價(價值導向定價)
客戶導向定價也叫價值導向定價,就是說價格的制定是根據產品的價值以及市場需求來制定的。客戶的需求、廣告資源的價值是決定電視廣告價格的重要因素,因此客戶導向定價(價值導向定價)是電視廣告定價所依據的主要原理之一。
在其他行業的定價中,許多公司現在已認識到以成本為基礎的定價法的局限及其對公司獲利性的負面效應,並意識到定價應當反映市場狀況。於是,它們開始將定價權從財務經理手中轉移到銷售經理或產品經理手中。從理論上講,這種趨勢與價值定價法相符。因為營銷部門是公司中最了解客戶對產品價值評價的部門。然而,從實踐上看,如果為了追求短期銷售目標而濫用定價權,則最終會損害公司的長期獲利性。
以價值為基礎定價的目的並不是簡單地尋求客戶滿意。事實上,客戶滿意通常可通過一定的折扣來獲得。但是,如果營銷者認為最大銷售額就意味著經營成功的話,那無異於自欺欺人。以價值為基礎定價的目的在於通過獲取更高產品價值來實現更高的獲利性。而這並不意味著必須擴大銷售額。一旦營銷者將以上兩個目標混為一談,他就掉進了一個陷阱,即,按客戶願意支付的金額定價不是看產品對客戶到底值多少來定價。盡管這樣定價能完成銷售目標,但從長遠看卻會損害公司的獲利性。
3、競爭導向定價
隨著市場營銷學的發展,出現了一種根據競爭狀況確定價格的定價方法。在這種方法看來,定價只是用以實現銷售目標的手段。一些經理認為這種方法是「戰略性的定價」,其實這是喧賓奪主的。不錯,提高市場佔有率通常會帶來更多利潤。然而,為了完成市場份額目標而犧牲價格的獲利性顛倒了市場份額與利潤之間的主次。
只有當產品價格與其競爭產品價格相比,不再與其價值相符時,降價才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