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幼兒園班級成績不合格的教師如何處理
要實現幼兒園的基本任務,不僅要有完成任務所必需的人、財、物等資源,並且還應把這些資源組織到保教工作的基層結構——班級組織中。幼兒園班級是幼兒園進行保教活動的基本單位。它的組織與管理成效與幼兒園這個大系統休戚相關,具有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約的關系。因此,幼兒園班級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抓好幼兒園班級管理工作的關鍵是班主任,並且幼兒園的班主任不同於中小學的班主任,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也擁有其特殊的稱謂「班長」。班長就像班級這個大家庭的家長,不僅要有極強的保教能力,還應有極強的組織、協調、溝通能力。她們既是教學的骨幹又是領導與教師、教師與教師、教師與家長、家長與家長間的橋梁。對於幼兒園來說擁有一支業務水平高,協調能力強的班長隊伍顯得尤為重要。
『貳』 教委每年都要年檢,為什麼有的幼兒園不合格還能繼續辦,教委說只要有證就行
幼兒園只是一個孩子的學前教育,只要不發生事情是可以繼續辦下去的。
『叄』 在上海念幼兒園在網上報名系統初審不合格那還能上幼兒園嗎
初審不合格的話需要確定到底是什麼不合格,哪裡出了錯,一些是信息填錯,比如出生證明等信息號碼等,這個你可以做更正後再遞交。當然,如果是沒有滿足在上海上幼兒園的條件的話,那麼就需要回戶籍原籍上幼兒園
『肆』 我報考幼兒園教師資格證 成人教育顯示學習形式不合格,然後選了個全日制就報上了。考過了面試審核能過么
學習形式如果填報錯誤,就會不符合報考規定,並且就算通過審核也會對後面申請教師資格認定的時候會產生影響。.最高學歷。此選項的填報標准為,你所填報的最高學歷必須要符合你報考的學段。(比如填報大專學歷,報考高中就不能通過審核。)所以這一項各位考生們也要多多注意。介意 咨詢一下報考地區的教育局。
『伍』 您好,我是一名幼兒園園長,因為我們消防不合格,當地派出所處罰我們2萬元。我覺得很不合理,求告知。
你們因為消防不合格,被派出所罰款二萬元,他們這種做法就屬於亂罰款。如果你幼兒園消防不合格,通過檢查達不到要求,他要先開出整改通知書,而不是直接罰款。檢查消防工作現在也不歸公安局管,由應急管理部門負責。你可以到市,縣信訪局去上訪。拿著他們開的罰款收括去投訴。
『陸』 幼兒園老師不合格會給幼兒園帶來什麼影響
因為我是幼兒園教師,我就得不斷反思自己,雖然幼兒園教師難免也會碰到工作,生活上的種種不順心,但是我們得時刻記住於漪老師說過的羅曼羅蘭的一句名言:累累傷累是生命給你最好的東西。也確實讓挫折磨練自己的意志,讓自己在挫折中「強大」起來,也是一種經驗的積累,曾記得我的大學同學也和我說過這樣的話:現在的孩子是不好管教的,你才23歲,也就是個大孩子。但是,我想你既然選擇了做幼兒園老師,就要想辦法做好,孩子們是需要溝通的,你對他們好,他們才願意接近你,才會聽你的話,你要蹲下來跟孩子說話,這樣才跟孩子們一般高,他們才願意跟你說他們的秘密。 因為我是幼兒園教師或許由於種種原因,我的專業知識不夠豐富,我的專業技能不夠扎實,但是我願做一個有責任心的幼兒園老師,去專心關愛我的孩子們,願和他們一起分享未來的點滴歲月,回憶自己逝去的年華。
『柒』 幼兒園教研存在的問題有哪些
一、教研工作缺乏內涵,流於形式
目前幼兒園教研工作形式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教研活動的系統性不強,內容零散,隨意性比較大,沒有立足於本園的教育實際。
第二,教研活動形式常常是以學習文章為主,或者只是探討如何上好一堂課或搞好一次主題活動,缺乏整體研究和全局把握,不能很好地解決教學的實際問題。
第三,有些幼兒園的教研工作缺乏現代意識,如缺乏信息意識,對於國內外重大的幼教信息不關心,不了解,知之甚少,更談不上及時地採集、利用,使之與教研教改結合起來。
第四,教研活動開展不正常,時間得不到保證。一些民辦幼兒園急功近利,盲目擴大招生,忽視了教研工作和教學質量的提高,致使教師任務重、工作忙,抽不出專門時間進行教研活動。有些民辦幼兒園更是為了節省成本,因班組人員配備人員不足或安全理由要求教師全天配班,教師備課或教研活動時間只能放在工作時間以外進行,這時教師經過一天的勞累,再也沒有精力和積極性參與,大大影響教研活動的質量。如果碰上要排練節目等活動,教研活動就乾脆取消,使教研活動形同虛設。
第五,不善於記錄反思和總結。幼兒園在教研活動時往往只注意說和做,在說和做完後就完事了,使教研活動像一陣風,過後什麼都沒有了,沒有把整個過程記錄在案,使在研究時缺少個案等依據,更沒有把所做的事進行反思,整理出經驗並進行推廣。
二、辦園舉辦者不重視幼兒園的教研工作
對教研工作的重要性認識是不到位,這是民辦幼兒園教研工作流於形式的主要原因。他們認為,幼兒園的經濟效益來源於家長,辦好幼兒園就是要滿足家長,以家長的需要為前提,開展教研活動的目的就是要搞一些令家長滿意的東西,比如識字、算術、學拼音等。另外就是搞所謂的教學特色,或引進一些商業性質的教材教具,更多更快地灌輸孩子一些知識性的東西,從而更好地吸引家長,增加生源,增大經濟效益,教研活動整天是忙於學習這些教學特色和教材教具,而到最後教師對這些教學特色或教材教具是否能促進孩子發展還是卻惘然不知。有的幼兒園甚至連《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都沒有,更說不上有自身教育實踐的教研活動和經驗總結。
三、師資隊伍素質相對薄弱
造成民辦幼兒園師資隊伍素質相對薄弱有多種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有以下幾點:
(一)幼兒教師的職前培養質量下滑。在90年代中期以前,幼師辦學具有較強的優勢,能優先於各類重點高中、普高招收到優質的生源。但1996年以來,隨著師范教育優惠政策的取消、高等教育的大眾化以及市場經濟體制的全面介入,這種情況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重點高中優先招收最優質的生源,普高次之,幼師這樣的中等專業學校或職高只能選擇篩選後留下的「三四流」的初中生。另外,雖然參與培養幼兒教師的機構很多,但由於缺乏嚴格的監督機制,存在大量不合格的幼兒教師培養機構,其所培養出來的幼兒教師不要說理論水平和教學技能,有的甚至連簡單的五線譜也唱不準。
(二)教師隊伍的不穩定。曾經對該街道幼兒教師的不穩定性作過調查,調查得知,在本園工作5年以下幼兒教師佔94%,5年以上的幼兒教師只佔6%。從這個調查結果中顯示,幼兒教師的流動非常大,造成這種不穩定性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1、幼兒教師是教師隊伍中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不需要向孩子傳授高深的知識,幼兒園的孩子沒有應試升學任務,這就造成了家長乃至教育界的部分人士對幼兒教師產生輕視,社會對幼兒教師的定位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一直以來,人們無意中把幼兒教師排斥在教師隊伍之外,待遇和地位給幼兒教師帶來很大的壓力;2、工作任務繁重,壓力大。幼兒園教師工作任務繁瑣,帶班時不能離崗,工作自由度少等是眾抽周知的事。除此之外,個別民辦幼兒園為了節約成本,教師配備不足,每班只配備2名甚至1名教師,教學工作和保育工作都要完成,還要應付接送車、興趣班等工作;3、待遇差。據統計,民辦幼兒園教師平均工資在1300元左右,與保姆的工資不相上下,繁重的工作得不到相應的報酬,而且大量的民辦幼兒園教師連職稱、教師資格也沒有,這使得他們覺得自己的職業既沒有「錢途」也沒有前途。4、幼兒教師未婚多,工資低,大部分教師很難把幼兒園教師工作當作立身之本來考慮,當然更談不上為此進行深造和提高,往往在婚嫁之後自動離職,如此往復循環。
『捌』 幼兒園資質不合格應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你說的幼兒園資質是指取得辦學許可證後不合格,還是未取得辦學許可證不符合辦學條件?是硬體設施還是教師數量資質不合格? 如果沒有取得辦學許可證之前 ,那麼將不能獲得辦學許可證。 如果取得辦學許可證之後,出現資質不合格的情況,一般教育行政管理部門要求幼兒園整改,使其硬體合格,保證園長、教師、保健員、保育員符合條件,假如在整改期間還不能合格,那麼只有責令幼兒園停止招生、吊銷辦學許可證。 如果幼兒園因相關資質不合格而出現安全事故,造成幼兒傷害的,那麼幼兒園將承擔賠償責任,直接責任人有可能面臨行政處罰,情節嚴重的,要承擔刑事責任。
『玖』 媽的現在幼兒園的老師很多都不合格,兒子學前班上課時說了句話,老師就罰他上教室外面站著,後面講的課都
我相信老師 絕對不會就因為你兒子說一句話 就讓你兒子站教室外面的,而且幼兒園是禁止教學拼音的 ,我不知道你們是一種怎樣的心裡在要求老師和孩子的 。如果你兒子因為罰站而悶悶不樂,你應該當時就找老師溝通 而不是在猶豫要不要找老師溝通,這種本身就應該立即弄清楚的事情 你還要考慮那麼久,如果溝通下來 老師的出發點是好的 ,那麼你們也要試著去理解老師 如果老師真的是沒有目的的隨便罰站 那麼你也要給予老師警告!
『拾』 幼兒園定的東西不合格,家長怎麼辦
我們都知道,幼兒的表達方式不同於成人,成人可以隨時隨地說出自己的心理需求,做為交流者可以通過對話,從表情動作,從心理揣摩中去領會對方意圖。但是寶寶們在表達上則顯得含糊不清,甚至從表情和動作中又不能很好地去領會,這給年輕的父母在理解孩子方面帶來了很大的困惑。由於讀不懂孩子,不知道孩子需要什麼,自然無法正常給予,這就導致孩子哭鬧家長煩躁的現象。經常看到一些幼兒家長面對孩子哭鬧時有的是百般安慰,有的則對著孩子大吼大叫,有的甚至動手打孩子,有的乾脆是干著急沒有法。面對家長們對孩子的種種表現,做為家長必須要清楚幼兒哭鬧的原因:原因之一,孩子用哭鬧來作為威脅大人實現自我要求的手段。經常會看到一些幼兒向大人提出要求,比如我要吃零食,我要看動畫片,我要玩具,我坐搖搖車,我要讓媽媽抱,我要……等等。每當孩子的要求得不到滿足時,再看孩子不是哼哼嘰嘰,就是哭哭啼啼,輕者不高興,嚴重的孩子會連蹬帶踹,甚至摔東西發脾氣。孩子用這種哭鬧的威脅方式獲得自我滿足,與年輕的父母,或者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溺愛和縱容有直接的關系。當孩子第一次提出要求時,如果大人不給予滿足的話,孩子便會因為急而有哭的現象。如果大人不了解孩子,一哭便滿足了孩子,這就給幼兒心裡建立了一種經驗感:只要我哭我鬧就可得到我想要的東西的經驗。於是在以後的想要吃的、玩具、甚至被大人抱等時,只要大人有拒絕,孩子便會哭鬧不止,直到要求得到滿足。原因之二,孩子想做某事自己能力達不到因急而哭鬧。幼兒在成長的過程中,由於身體協調能力還不是很強,手抓握物體還不是很靈活,手與腳,手與口,腦與手的配合還欠熟練,在完成某個精細化動作時不容易做好,做到位。這時對於寶寶來說往往容易陷入急躁的情緒,一急便會哭鬧。孩子對自己期望不能正確衡量這是常見的現象,做為年輕父母或者老人,這時就要認真去觀察孩子,並且及時給予輔助引導,及時幫助孩子,使孩子從急躁的情緒中擺脫出來。原因之三,孩子身體不舒服引起情緒上的焦躁而哭鬧。幼兒發育過程中,身體常會因為消化功能,機體循環能力,身體自我調整能力等還不是很完善,往往容易出現積食、上火、腹泄、高燒等生理病變。身體上的不適往往會影響孩子的情緒,容易讓孩子產生焦躁不安,睡眠不安穩,飲食不正常等現象。做為父母要及時去關注孩子的生理和情緒上的變化,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就醫或者做好情緒上的呵護,來緩解孩子因病痛而對大人過於依賴的心理。原因之四,孩子身體發生碰撞或者摔倒因痛而哭鬧。幼兒在平時的活動中,因為只顧玩耍而不小心被地面上的坑坑窪窪、石塊、樹枝等雜物拌倒,這時孩子會因碰痛了而哭鬧。有時也會在床上、沙發上、凳子椅子上蹦蹦跳跳而不心跌落地上,因痛也會哭鬧。原因之五,孩子與小夥伴因爭搶玩具或零食而哭鬧。幼兒在與小夥伴共同游戲時,有些孩子會只把注意力放在玩具或者零食本身上,而不會顧及其他小夥伴的心理感受,因為此時幼兒處於只要玩具而不要友誼的「自我」現象。這時做為大人要合理地關注寶寶,不要去指責和埋怨,甚至去批評孩子。那麼面對上述幾種原因,做為家長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第一,家長要保持合理的情緒控制。幼兒自我認知能力還比較差,用哭鬧的情緒來實現自我要求是最常見的情緒表達。如果我們家長被孩子的情緒所左右,肯定會心情比較煩躁,所以不管孩子如何哭鬧必須要做好情緒管理,絕不能讓你的負面情緒反作用在孩子身上,從而使孩子情緒更加煩躁哭鬧的更厲害。如果多次用壞情緒去面對寶寶,比如埋怨,指責,打罵孩子,不僅會加劇孩子的情緒對抗,同時還會對寶寶的心理安全感有很大的影響。切不可以因為對寶寶期望值過高而寄希望於孩子自己能做情緒管理,這是非常不現實的,要靠大人來合理地滿足、引導、撫慰寶寶,讓寶寶情緒逐漸平息安靜下來。第二,家長要正確分析哭鬧的原因。上述五種哭鬧原因是幼兒常見的現象,家長可以採用排除法來一一做出分析判斷。第一步,寶寶沒有任何理由而哭鬧時,家長可以測量一下寶寶體溫來初步判斷寶寶是否有感冒發燒等身體不適現象,或者考慮寶寶是否因接種疫苗而產生生理反應讓寶寶不適;第二步觀察寶寶進食不順利情況來分析孩子是否有積食上火等現象;第三步,在身體和飲食沒有問題的情況下再根據寶寶是否有無禮要求情況做出判斷;第四步,寶寶是否因為能力有限而不能自我實現要求而哭鬧;第五步,寶寶因為意外碰、跌、刮傷等現象來判斷寶寶哭鬧等。如果家長能夠冷靜,理性地採取排除法會很快分析出寶寶哭鬧的原因。第三,家長要不要縱容幼兒的無禮要求。經常會看到一些年輕的父母,或者老人在看到寶寶哭鬧時因為心痛孩子而被迫來滿足孩子的要求。如果大人清楚孩子是用哭鬧的無理要求來實現自已的要求時,就必須要用理智的心態面對寶寶。可以讓寶寶先用哭鬧發泄一下情緒,盡管有時寶寶會哭的天昏地暗,或者有嘔吐現象,可以給寶寶換一個地方,擦試干凈嘔吐物接著讓寶寶繼續哭,不要去安慰,以防止寶寶得理不饒人。事實上,一次讓寶寶哭個夠,讓寶寶認識到哭是沒有用的,當經過幾次嘗試都沒有結果後,寶寶慢慢就放棄了用哭鬧的來威脅家長達到自己的目的的。有時,細心的家長可以偷眼觀瞧寶寶,寶寶會邊哭邊觀察大人的臉色,如果此時家長離開寶寶身邊,在寶寶視力范圍內在做好安全防護的前提下做自己的事,寶寶的情緒會慢慢平息下來的。當寶寶不再哭時,家長再來到寶寶身邊做親子陪伴或者親子游戲,寶寶很快會忘記剛才的不快的。第四,家長要做好孩子不良情緒預先引導。在親子溝通中,家長要細心觀察孩子的情緒變化。根據幼兒注意力保持時間有限的特點——當寶寶注意力轉移時會相伴情緒變化,這時家長要及時做好寶寶關注新興趣點的引導。很多家長在與寶寶做親子游戲的過程中缺乏耐心,有時會偶爾打斷寶寶的注意力,這里要特別引起注意。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在寶寶做單人游戲時,盡量不要干擾孩子正在進行的玩耍,或者在某一方面的專注,直到寶寶注意力轉移後再和寶寶說話或者做其他的事情。做好孩子注意力專注的保護和培養,會為幼兒以後進行好習慣培養打下良好的基礎。年輕的父母要有意識總結寶寶經常發生哭鬧的現象,提前做好心理准備,做出幾種應對的方法,以備不時之需,同時也解決了臨時抓瞎現象。第五,家長要做好寶幼兒的安全保護防止意外傷害。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一般都不強,家長在平時做親子陪伴時一定要格外加以重視。在室內要把暴露在外的電源插座放在寶寶夠不著的地方;牆上的電源插孔要用膠帶封起來;茶幾或者有尖銳稜角的傢具要盡可能放在室內角落裡,給寶寶騰出可以自由玩耍無障礙的空間;床不要緊靠在窗子邊防止寶寶爬上窗檯發生意外墜落事件;家裡易碎的玻璃瓷製器具盡可能不要讓幼兒拿在手裡防止意外脫落墜地碎片傷及孩子;不要讓孩子輕易夠到碰倒熱水瓶以防止燙傷;防止紐扣玻璃球等小件物品被幼兒園拿在手裡或者放入口誤吞服被卡住;不要讓寶寶觸及刀具及帶尖的東西防止寶寶摔倒刺傷眼睛身體受到意外傷害等。室外活動時要注意地面是否有碎玻璃,小樹枝樹棍,帶尖的碎石,地面的坑窪,有楞角的物體等,防止幼兒被意外扎傷碰傷刮傷等。尤其在做室外活動時,家長如果想放開手讓寶寶自由活動,必須要先在寶寶活動的范圍內關注是否有危險因素,以做好預防保護工作。當寶寶在相對安全的范圍內自由玩耍時,便避免了意外受傷而哭鬧的現象。第六,家長要做好幼兒自我服務意識的引導。幼兒成長的過程是不斷模仿大人做事的過程,當幼兒能模仿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時,如果父母及時給予表揚與鼓勵會讓寶寶產生極大的快樂。自我服務意識在幼兒時期已經產生,如果家長及時通過動作的分解示範,讓寶寶模仿著大人來練習,會逐步提高幼兒自我服務的意願和興趣。比如寶寶自己動手穿鞋子,自己穿衣服,自已用勺子吃飯等,雖然最初動作不是很熟練顯得有些笨拙,但在家長的鼓勵和引導,以及輔助示範下會讓孩子逐步熟練掌握。當幼兒的自我服務能力不斷得到提高後,會讓寶寶的自信心逐漸得到加強,進而更願意主動做力所能及的小事。可以說,隨著安全感的構建,自信心的提高,會讓幼兒自我認知能力得到鍛煉,寶寶便會在獨立方面得到強化。當寶寶不再凡事依賴大人時,便會主動思考動手去做事,而不會坐等著大人為他們服務,這也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寶寶因為表達不清晰,自己又做不到做不好而產生急躁情緒而哭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