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通過安全教育培訓你得到哪些收獲今後工作應該怎樣去做
在工作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們在處理問題時,首先,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不要有麻痹大意心理。安全工作作為重中之重,我們應該牢記先鋒的目標「從零開始,從零發展,以足夠的信心去迎接它,去戰勝它,並且積極參加廠里的安全教育培訓和學習,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識,讓安全生產成為我們的一個習慣,讓我們的行為變得更安全。 我們要將「要我安全」概念轉變成為「我要安全」。我覺得, 只要密切聯系實際,堅持從人的安全心理出發,牢牢抓住人的安全心理傾向,抓住不同時期人的安全心理狀態,抓住不同類型人的安全心理活動,進行因時而異、因人而異的安全教育,就會使教育和心理形成共鳴,強化員工的自我安全保護意識,使員工產生重視「安全」的強烈傾向。 通過這次安全培訓學習,我做為一名臨時工,更加清楚了自己的工作目標,為了工作的安全,為了家人和身邊朋友的幸福,我會在今後的工作中從小事做起,上好每個螺絲釘,關好每扇門窗,遵守廠里的規章制度,時時謹慎,事事細心,為安全生產盡最大努力!
B. 通過學習教師網路研修社區與學習共同體,有什麼收獲及建議
個人研修計劃上傳操作方法 根據華師大培訓計劃,培訓第一階段要根據研修主題,制定並上傳個人研修計劃,10月7日前需完成。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一、找到「工作坊活動」,點擊「去參加」 二、進入後找到「組建家園,結伴同行」,點擊「參與」 三、進入後點擊「個人研修計劃」,把研修計劃復制在「」欄里,再點擊「提交」就OK了。 「個人研修計劃」可參考別人的內容,具體在其他老師的「回帖」里找到,可根據自身情況稍作修改! 參考一: 學員學習計劃任務一:學習共同體建設 9月25日——10月7日 1、研讀工程及標准精神,深入了解項目實施方案,明確項目整體安排與要求2、創建學習共同體,制定研修計劃3、登錄平台,體驗網路研修平台功能 網路研修:1、登錄注冊,進入個人空間,體驗網路研修平台功能與環境2、破冰熱身,開展自我介紹3、創設學習群組,建立學習共同體4、完成培訓前調查問卷5、閱讀「致學員的一封信」和項目實施方案,明確項目整體安排與要求6、制定並上傳個人學習方案校本研修:1、制定研修方案任務二:綜合課程學習、能力測評與選課指導 10月8日——10月22日 必修(每一主題下選擇一門課程)網路研修:1、完成綜合課程的學習2、完成課程後標准化測試題3、參與BBS「主題研討」,發表研修日誌4、圍繞信息技術對創新教學的作用等話題,學員參與工作坊話題討論5、參與在線文字答疑及視頻答疑活動6、開展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測評7、進行自主選課校本研修:1、集體備課、分組研討。結合所學的綜合課程內容,選擇某一領域、單元主題或某一課,以教研組為單位集體備課研討,形成信息技術創新教學的教學設計方案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准研讀信息技術引發教與學的變革信息化教學設計流程與方法教育信息技術現狀與發展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任務三:學習專題課程內容 10月23日——11月10日 基於能力測評結果、課程套餐推薦以及教師的個人人情況選擇合適的專題課程組合優化教學下的多媒體基礎教學優化教學下的多媒體進階教學優化教學下的互動式基礎教學優化教學下的互動式進階教學優化教學下的網路與移動環境基礎教學優化教學下的網路與移動環境進階教學信息技術變革學習基礎教學信息技術變革學習進階教學任務四:學習「技術支持」課程從技術支持類課程中選擇合適的通用軟體或學科軟體進行學習網路研修:1、完成自主選學的專題課程學習2、參與BBS「主題研討」3、發表研修日誌4、完成考核作業: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5、從信息技術支持的導入優化、講授優化和評價優化三個角度或者從其他視角對大家提交的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開展研討,參與工作坊話題討論6、參與在線文字答疑及視頻答疑活動校本研修:1、主題式說課活動2、課堂現場教學3、主題式評課活動4、課例研究與教學反思任務五:線下研修與實踐測評 11月10日——11月30日 開展線下研修與實踐測評 1、開展信息化教學設計活動,提交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以及所有相關的數字化資源2、完成一次信息技術手段支持的課堂教學,並提交課堂實錄資源包,包括:原教學設計、修改後的教學設計、教學實錄、教學反思、學生作業、點評任務六:研修成果展示與交流 12月1日——12月25日 研修成果展示、交流與分享 1、課例分享、交流活動(1)研磨的課程線下錄像成課,製作成微課例上傳至平台(2)以個人或學校學科工作坊為單位提交(3)線上同伴互評、專家課例點評2、研修成果上傳、分享與交流3、工作坊研討4、完成培訓後調查問卷和訓後測評5、撰寫培訓反思與總結 參考二: 嚴格按照計劃開展學習: 9月25日——10月7日 1、登錄注冊,進入個人空間,體驗網路研修平台功能與環境2、破冰熱身,開展自我介紹3、創設學習群組,建立學習共同體4、完成培訓前調查問卷5、閱讀「致學員的一封信」和項目實施方案,明確項目整體安排與要求6、制定並上傳個人學習方案校本研修。10月8日——10月22日 必修1、集體備課、分組研討。結合所學的綜合課程內容,選擇某一領域、單元主題或某一課,以教研組為單位集體備課研討,形成信息技術創新教學的教學設計方案 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准研讀信息技術引發教與學的變革信息化教學設計流程與方法教育信息技術現狀與發展信息技術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10月23日——11月10日1、完成自主選學的專題課程學習2、參與BBS「主題研討」3、發表研修日誌4、完成考核作業: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5、從信息技術支持的導入優化、講授優化和評價優化三個角度或者從其他視角對大家提交的信息化教學設計方案開展研討,參與工作坊話題討論6、參與在線文字答疑及視頻答疑活動校本研修:1、主題式說課活動2、課堂現場教學3、主題式評課活動4、課例研究與教學反思11月10日——11月30日 原教學設計、修改後的教學設計、教學實錄、教學反思、學生作業、點評12月1日——12月25日 (1)研磨的課程線下錄像成課,製作成微課例上傳至平台(2)以個人或學校學科工作坊為單位提交(3)線上同伴互評、專家課例點評2、研修成果上傳、分享與交流3、工作坊研討4、完成培訓後調查問卷和訓後測評5、撰寫培訓反思與總結
C. 網路遠程研修課程學習的收獲是什麼
這次的網路遠程研修課程學習,給我們提供一個新式的學習平台,是對教育觀念的不斷更新,也是對教育教學方法的改進和提高。通過理論學習和與同事們的研討、交流、思維的交換及對自己在教育過程中的反思,我發現了教育教學過程中存在許多不足,也找到了許多解決問題的辦法和自己努力的方向。 教師必須要充分信任孩子,相信孩子完全有學習的能力。把機會交給孩子,蹲下來看孩子的生活,平等參與孩子的獲得。教師把探究的機會交給孩子,孩子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學習的過程,教師也就可以自如開展教學活動。並且為了保證和促進幼兒的主動學習,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角色定位,擔負起《綱要》所要求的新角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教師勝任這一新角色的重要前提,就要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不斷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提高自身素質;尊重幼兒的人格,了解幼兒的學習特點,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孩子,使幼兒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 通過學習使我清楚地認識到教師教育教學與幼兒之間真正的關系,在視頻錄像中我觀看了好多位優秀教師的精彩授課,她們的每節課,組織有序,課堂結構巧妙新穎、課堂氣氛活躍、師生互動親和、幼兒實驗操作自主學習的機會多,教師應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每個教師帶著童心走進了幼兒的內心世界,與幼兒融在了一起,這是愛的升華,是愛的教育。提升了幼兒的創新能力,開闊了幼兒的視野,拓展了幼兒的思維和想像力,教師充分信任孩子,相信孩子完全有學習的能力。 同時我聆聽了李冰潔老師和唐乃香等多位園長老師對優秀授課教師的案例活動課的點評,他們從教師的導入-中間各個環節-結束。甚至連教師的一言一行都詳細的分析,優劣分明,專家們的分析和解讀點撥到位令我感觸頗深。賞析專家們的講座使我真正感覺到了自己的無知和不足。這次學習我學到了全新的教育理念,給我帶來了豐富的精神食糧。 遠程網路研修,使我深深感受到網路的方便和快捷,感受到科技的進步給我們帶來的學習的方便。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從實際出發,把堅持個人研修作為專業化成長的必由之路,努力做到從實踐困惑出發,在研修思想的引領下,引發幼兒的積極性,力求提高課堂效率。運用好課堂教學的藝術,使本來枯燥的學習、抽象的內容變得生動、易懂,提高了學習的效率,拓展了自主學習的空間,這是對自己教育思想的洗禮和升華,也是對教育教學方法的改進和提升。 學無止境,不斷進取,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餘,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