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推廣 > 農產品周邊營銷方式

農產品周邊營銷方式

發布時間:2021-07-05 18:56:57

A. 農產品的營銷策略有哪些

傳統是找市場做批發,但價格上不去,互聯網時代,互聯網廣告、微信、微博都是宣傳途徑,推薦使用「義田幫手」的農場秀、綠色履歷、四季田景等服務,通過微信朋友圈開展營銷效果非常好。

B. 農產品銷售有哪些渠道

銷售渠道指商品從生產領域轉向消費領域所經過的路線和通道。包括四層含義:

(1)起版點是生產者,終權點是消費者(生活性消費)和用戶(生產性消費)。渠道作為產品流通的途徑,一端連著生產,另一端連接消費,因此它所指的是從生產者到消費者的完整的商品流通過程。

(2)運銷渠道的積極參與者——各種類型的中間商。產品從生產領域進入消費領域的過程中要有一些經營環節或經營機構的參與,要發生多次的買賣行為,各種類型的中間商扮演著重要角色,即生產者—批發商—零售商—消費者。

(3)生產商向消費者或用戶轉移產品和勞務應以商品所有權的轉移為前提。如生產商將其產品直接售給消費者或用戶,不經過中間商,這是直接轉移商品所有權。但在通常情況下,生產商都是經過一系列中間商將其產品轉賣給消費者或用戶的。

(4)銷售渠道是商品從生產商到消費者或用戶手裡的運輸儲存過程,不僅反映商品價值形態變化的經濟過程,而且也反映商品實體運動的空間路線。

C. 蔬菜促銷方式

蔬菜促銷方式?
一蔬菜直銷模式

通過扶持培育一批有影響力的龍頭型農產品流通企業,有效提高農產品加工配送能力和流通組織化程度,大力推動農產品產銷銜接,開辟綠色通道,發展農產品第三方物流,建立健全農產品供應鏈網路,逐步形成覆蓋全市、輻射周邊、影響全國的農產品流通服務網路

1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形成種植規模,提高蔬菜生產能力。做到布局區域化,生產設施化,產品特色化。推動蔬菜生產向優勢區域集中,重點支持有傳統、有基礎蔬菜產區做大做強,實現蔬菜產業集群發展。2要加強科技指導與服務,提升蔬菜種植科技含量。堅持以質為先,選擇優良種子,推進標准化園區建設,完善服務和銷售體系,把綠色產品包裝好,宣傳好,打造成真正的優質綠色品牌。

3要推進產業化經營,引導農戶從生產者轉變成生產經營者。重點扶持、壯大一批龍頭企業。培育輻射范圍廣、帶動作用強的大型專業合作社,引導農戶加強與企業、市場的對接,提高蔬菜產業的規模化和組織化程度。完善市場體系建設,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將產區與銷區直接對接。

4是完善監控體系建設,實施質量監測,提高蔬菜質量安全水平,讓人們吃上真正的綠色食品、安全食品。

二以社區支持農業(CSA)模式經營的農場

CSA是農場和社區密切合作的一種體系。通常在一個CSA體系中,社區居民向農場購買類似「會員」的資格,到收獲季時定期獲得一定數量的時令蔬菜或其他農產品

三借鑒的

一般來說的話,分兩種經營模式。

一種是:綜合型,即所有的高低檔次的都賣,什麼價格和品牌都有的混雜銷售,而且主要是以低端的產品為主比較適合。這種經營模式就只能以消費比較低、追求實惠的客戶為主,量大但是利潤往往不會很高(當然碰到傻的也可以坑一下)。銷售方面也不需要什麼技巧,強調經濟實惠就行。

另一種是:專賣型,即賣單一的一個牌子或者其他幾個牌子,牌子總數不要超過三個為宜。這種形式對店面的整體規劃以及商品擺放要做一些合理的搭配,使看起來比較正規,因此在銷售方面也需要一些專門的講解,如品牌的獨到之處的展示。最好在每個箱子上打上個標簽,每個箱子標不一樣的價錢,並放上一個使用說明書之類的東西,這樣給人的感覺就是很正規的感覺。
四「農校對接」模式

即農產品與高校食堂直接對接,高校食堂需要什麼,農民就生產什麼,既可避免生產的盲目性,穩定農產品銷售渠道和價格,同時,還可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通過直采可以降低流通成本20%~30%,給學生帶來實惠。

1.加大鮮活農產品現代流通設施投入。加快應用農產品現代流通技術是鮮活農產品現代流通的根本體現。當前重點是加強鮮活農產品冷藏冷凍設施投入,對進入高校的部分鮮活農產品試行強制性冷鏈流通,降低鮮活農產品損耗,保障鮮活農產品質量。

2.增強進入高校鮮活農產品加工配送能力。鮮活農產品高效物流配送是鮮活農產品進入市場的重要環節,也是降低鮮活農產品損耗率,提高農產品增加值的重要途徑。支持有關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新建鮮活農產品配送中心、在現有基礎上增加鮮活農產品配送功能、發展第三方農產品物流配送等多種方式,建立與農產品生產基地規模及高校需求相適應的物流配送體系。

3.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強化鮮活農產品信息系統建設,廣泛推廣數字終端設備、條碼技術、電子標簽技術、時點銷售系統和電子訂貨系統等,進一步推廣品類管理和供應鏈管理等現代管理技術。支持各地高校後勤行業組織盡快建立公開、公平的電子信息采購平台,充分發揮電子商務訂單、配送一體化的優勢,引導高校源頭采購安全農副產品。通過電子信息技術,實現高校系統與有關方面業務流程的融合和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提高市場反應能力,建立鮮活農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

4.擴大從農民專業合作社直采農產品規模。加快擴大從農民專業合作社直采鮮活農產品的步伐。要廣泛宣傳和大力支持生產規模較大、質量安全水平較高、擁有自主品牌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向高校提供質量安全可靠的農產品,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鮮活農產品銷售規模的擴大。

5.建立「農校對接」渠道。各職能部門要各負其責、協調配合,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大型連鎖商業企業和當地高校,通過定期舉辦專場對接洽談會、產品展示推介會等形式,為有關各方搭建對接平台,疏通對接渠道。

D. 農產品有哪些銷售渠道怎麼操作

很多農民將農產品直接運到農貿市場進行銷售,將農產品直接銷售給消費者。這就產生了農民+消費者的模式,這種模式是一種比較傳統的營銷模式,農產品的生產者和消費者直接進行交易,省去了很多中間的環節,從而可以避免中間商獲取任何的差價,可以讓消費者購買到價格更便宜的商品。
這種直接銷售的模式也存在著一定的缺點,農民除了要花大量的時間種植農產品之外,還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銷售農產品,有的時候還會出現供需不平衡的風險,因此當下很多的農民不會選擇直接銷售。
多層中間商銷售
農產品的生產者可以尋找中間商幫助自己銷售農產品,這就產生了農戶+批發商的模式,這種模式主要適用於農產品生產相對比較集中的地區。中間商可以從交易的過程中獲取比較高的利潤,有的時候中間商為了能夠獲得更高的利潤,會壓低農產品的收購價格,提高農產品的銷售價格,從而降低了農民的經濟收益。
由於農民不了解市場,不了解消費者真正的需求,又因為農產品有一定的時效性,因此,農民經常會尋找,中間商幫助自己銷售產品,一秒盲目進行銷售,導致自己經濟造成損失,增加生產的風險。
加工銷售
農民可以將農產品直接銷售給農產品加工企業,農產品加工企業在將農產品加工成商品進行銷售。這種銷售模式可以增加農產品的收益,農產品生產企業不會壓低農民的銷售價格,因此,農民也可以獲得比較高的收入。
發展社區團購
社區團購的火爆,也讓很多的農民看到了社區團購的商家。農民可以將自己所銷售的農產品,直接放在社區團購平台進行銷售,通過預訂或者是拼購等方式,確定銷售的數量,讓農產品直接送到消費者的家中,減少了中間的環節,提升了產品的銷量,降低了農民銷售產品的風險。

E. 農產品有哪些銷售方法

一、傳統供應配給
傳統的農產品銷售,是農戶與需求商家進行溝通並達成合作關系而實現的,這種方式也一直沿用至今。通過這種方式,農戶不必擔心農產品滯銷的問題,商家也能因此獲得相對穩定、優質的供貨資源,稱得上是互利共贏。
但是,它存在的也存在明顯的風險情況。一來,農產品的出售價格較低,雖然數量龐大,但農戶的收益並不高;再來,市場的波動會影響個體商家的需求,進而對農產品造成影響;最後,災害風險等不僅會使農戶、商家蒙受損失,農戶還需要承擔無法有效供貨帶來的違約損失。
二、線上電商平台
線上電商平台是基於互聯網技術發展而出現的新型營銷方式,它可以讓農戶以商家的身份進行農產品銷售,克服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且由於缺少中間環節,消費者也能以更實惠的方式參與購買,大大激發他們的消費熱情。
而在這種形勢下,有關於電商產品安全、質量等問題也隨之曝光,不少消費者也因此對某些種類的產品有所抗拒,其中以電子產品、護膚美妝、食品類為主。顯然,農產品所受到的波及並不小。
三、自主經營銷售
選擇自主經營,農戶既可以利用線上自媒體平台打造角色IP,然後通過加深消費者印象來實現銷售引流,也可以選擇經營店面來實現收益。雖然自主經營的效益空間較大,但個體承受風險的能力普遍較低;加上打造品牌需要長期的過程,日常維護的精力投入較大,創業難度高,對創業者的能力要求也不低。
四、特色農產平台
相比上述幾種方式,選擇特色農產品銷售平台,不僅可以讓農戶通過為品牌方提供滿足要求的農產品,實現收益的增長;還能讓農戶在銷售過程中獲得線上線下兩個方面的優勢,利用品牌的已有形象進行推廣。
一來,兩種方式結合可以提高線上用戶的體驗度和消費轉化率,給線下消費者帶來更好的心理印象;再來,選擇加盟特色農產平台,農戶不僅能夠作為商家參與,還能獲得平台的各種技術保障和技能知道,降低了創業難度,收益自然也能得以促進。

F. 農產品營銷策略有哪些

可以搞聯合創品牌,也可以搞地域式批發。

G. 農產品電子商務營銷模式有哪些

農產品電子商務營銷模式如下:

  1. 去深刻理解產品,創造一種適合的電子媒介特色專方式屬;

  2. 用核心精神鎖定你的客戶群體,找准客群和代言人;

  3. 利用好「包裝」的畫龍點睛作用,讓來自田間地頭的農產品變得有逼格起來;

  4. 充分利用好社會化媒體的力量,做好「火種」式擴散營銷;

  5. 讓「個性化定製」服務「討巧」起來。

H. 農產品的銷售一般都有哪些途徑

產品的銷售一般有下列途徑,一個是通過自己買賣,另一個是批給批發商,再就是網上銷售。

閱讀全文

與農產品周邊營銷方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河南省民生實事培訓方案 瀏覽:721
電子商務物流構成要素包括哪些 瀏覽:274
網路營銷期末考試案例分析題及答案 瀏覽:913
節日銀行營銷方案 瀏覽:721
中醫理療養生會館策劃方案 瀏覽:137
舞蹈培訓開業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54
4s店全員營銷方案ppt 瀏覽:935
市場營銷和哲學有什麼聯系 瀏覽:137
電子商務運行環境 瀏覽:525
生日蛋糕升級推廣方案 瀏覽:421
零售連鎖葯店新員工培訓方案 瀏覽:193
廈門市知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440
電子商務技能大賽培訓計劃 瀏覽:95
沙龍培訓方案 瀏覽:773
工會活動方案策劃 瀏覽:787
茅台酒營銷方案 瀏覽:184
傢具銷售促銷策劃方案 瀏覽:429
有促銷活動場景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42
房地產公司2014年度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121
醫葯市場營銷實務課件 瀏覽: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