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結合輿論學知識,談談如何應對網路輿論
面對新媒體網路的「爆炸式」發展,黨的十八報告提出:「加強和改進網路內容建設,唱響網上主旋律;加強網路社會管理,推進網路規范有序運行。」短短36字諍言,為網路發展「點明」了方向。如何應對網路輿情,成為新形勢下考量黨政部門政治智慧和執政能力的重要標准。
一是「疏」字訣,網路輿情宜疏不宜賭。當前,網路媒體開放性、交互性、爆炸性的特徵越來越明顯。面對紛繁的網路輿情,特別是在網路群體性事件面前,如果採取「屏蔽」、「刪帖」等強制手段,往往是按下葫蘆浮起瓢,容易導致事態的進一步激化,給政府部門的公信力造成重大損害。因此,我們一定要在「疏」上做文章,堅持以開放的胸懷、開明的姿態、陽光的心態面對輿情、面對媒體、面對公眾,及時發布消息和撰寫發表網評文章,同網民坦誠溝通,贏得網民的理解和支持,防止事態的進一步擴大。
二是「明」字訣,網路輿情宜明不宜暗。當前,幹部腐敗、名車豪宅、征地拆遷、教育醫療、環境污染是網路關注的焦點,特別是在選人用人、幹部作風方面,社會關注度高,很容易成為「熱炒」的對象,集聚形成網路輿情。「民意」不受重視,很可能演變為「民怨」和「民憤」,導致負面網路輿情的集中涌現。因此,我們要不斷加大信息公開力度,對各項重大工作尤其是幹部選拔任用等群眾關注度高的工作,只要不涉及保密事項,就要在第一時間發布。要發揮好地方媒體,如縣級網站、部門網站的作用,通過開設官方微博、開展網上訪談等,加大與網民的互動交流力度,聽取網民的心聲,把網路輿情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三是「快」字訣,網路輿情宜急不宜緩。傳播迅速是網路輿情的一大特點,一般而言,網路輿情處置有「黃金24小時」的說法,如果不在24小時內對網路輿情進行積極回應,就可能會導致小事拖大,輿情成為熱點。面對突發網路輿情事件,我們不能久拖不決、消極對待,而要及時跟進,在第一時間組織力量調查事件真相,第一時間把真相公布於眾,搶占輿論先機。如事件復雜,不要等到有完整結果後再進行公布,而要根據進展情況分段公布,滿足公眾的知情權,發出正面聲音、消弭負面傳言,引導網路輿情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四是「真」字決,網路輿情宜實不宜虛。目前,網路與手機等無線終端已經互聯,人們對網路信息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參與者越來越多,往往容易一石激起千層浪,謠言、猜測縱行,真假難辨。對各類網路輿情,我們不能蜻蜓點水、淺嘗輒止,要深入研究分析,做到由表及裡、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還原輿情信息的本來面目,深挖群眾的根本訴求,把握住問題的關鍵點,從而達到對症下葯、葯到病除的目的。廣大領導幹部要著力加強對網路輿情規律等相關問題的學習研究,深入把握網路輿情發展趨勢,善於運用網路手段、網路語言來處理網路輿情,切實提高應對和處理網路輿情的本領。
五是「統」字訣,網路輿情宜攬不宜推。當前,網路已經成為人們利益訴求的重要渠道,甚至有說法稱「寫信不如上訪,上訪不如上網」,為追求「眼球效應」,網民往往信奉「偏執才能注目,極端才能傳播」的做法,稀鬆平常的問題也往往被披上非「官」即「富」或「色」的外衣。面對此類網路輿情,有些職能部門往往會以不屬於受理范圍或不在能力范圍為由,或不管不問,放任自流;或推諉扯皮,導致事態的進一步擴大。因此,我們要建立組織部門為主體,宣傳部門為主導,涉網部門相配合,網路媒體為主渠道的「四位一體」網路輿情導控機制,對相關輿情信息,無論真實與否,都要及時調查研判,及時交辦、轉辦、協辦、督辦,立足抓落實,及時澄清事實,發布相關信息,樹立良好形象。
㈡ 如何做好網上輿論宣傳工作的實踐和思考
如何做好網上輿論宣傳工作的實踐和思考
隨著人們對新媒體使用的日漸頻繁與廣泛,新媒體在滿足用戶基本信息獲取需求的同時,已日漸成長為一個集信息、觀點、民意為一身的輿論平台。近年來發生的一系列社會熱點事件不斷表明,新媒體對於輿論的影響力正在迅速增強。新媒體輿論呈現出迥異於傳統輿論的一些特徵:輿論主體的匿名性與參與渠道的廣泛性、傳播空間的無界性與意見匯聚的實時性、議題生成的自發性與輿論發展的不確定性、價值觀念的多元性與價值取向的批判性、意見表達的失范性與群體行為的極化性。這行特徵,都對輿論產生了深刻而廣泛的影響。
中國論文網 http://www.xzbu.com/3/view-4787701.htm
因此,在新媒體的輿論環境下,作為央企,如何應對民眾已經形成的觀點看法,如何加強與民眾的溝通增強相互理解,變被動為主動,是中國石化宣傳工作者應該仔細思考的問題。下面,就如何開展新形勢下的民眾輿論引導工作,談幾點思考和建議。
首先,為什麼要開展輿論引導工作。
第一,它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同30年前相比,一方面,以前不敢說的話現在敢說了,以前接收不到的信息現在可以通過搜索引擎或互動媒體獲取;另一方面,「自媒體」時代的來臨和興起讓大眾之間可以聽不見聲音看不到表情的相互交流,因而民眾獲取的消息有真有假,製造新聞的人有的心懷善意有的居心叵測。如何對不實的、片面的、不完全正確的輿論進行有效的引導和疏導,是社會發展到現在必須面臨的新課題。
第二,它是央企必須應對的社會現象。央企,「共和國的長子」,註定了我們會受到更多地關注、承擔更多的責任,一舉一動都受到廣大民眾的關心和注意。同時,隨著近年來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的發展出現嚴重斷層,貧富差距進一步加大,很多觀點是情緒化的、不客觀的、不全面的。因此如何應對輿論,為央企塑造一個良好的內外部形象,是央企迫在眉睫的工作。
第三,它是央企自身高速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問題。以中石化為例,作為央企的排頭兵,我們承擔著做強做大的歷史使命,懷揣著國家和社會對我們的重大期望。然而,在發展過程中,石化行業的特性又決定了安全生產事故、金融震盪、官員變動等問題不可避免,發展的阻力線多面廣,如何在眾目睽睽之下有效地解釋這一系列的問題,爭取民眾最大程度的理解,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開門辦企業開放辦企業的同時,還要做好輿論宣傳和引導工作。
其次,如何做好輿論引導工作。
面對央企的輿論危機,我們認為「宜疏不宜堵」,對民眾的誤解和積怨要進行疏導和引導。但如何疏導、把工作做實做細呢?我認為:
第一,從意識形態上做好准備,迎接各種不同的想像和觀念。因為我們每個個體都是不一樣的,可往往我們大多數人又沒有想到我們的世界觀、行為方式是有區別的,而是將自己看問題的方式視為是「正常的」,從而認為對方也以與自己同樣的方式看世界。因此,很多企業才會出現面對輿論危機的「過敏體」,「弱不禁風」,這就是因為之前從思想上和心理上都沒有認識到,民眾的聲音是來自各個階層,各個行業的,他們的思維模式或思維定式與我們企業內部工作人員有所不同,我們如果總是以我方的思維定式去回應民眾,那思想就會碰撞在一起,產生分歧。又因為人們常常不以批判的眼光看待自己理所當然的思想,而更願意將問題的出現歸咎於對方的愚蠢。所以老百姓在質疑石化企業壟斷、暴利、腐敗時寧願相信自己絕對正確,也不願對壟斷、暴利、腐敗等現象給於360度的視角和剖析。
第二,多維度多視角看事情,引導民眾了解不同事物層面。隨著經濟高速發展,很多社會弊病暴露出來,現在民眾對一些事務的第一印象已經形成,比如談到食品就想到是否安全、是否放心,談到動車就想到723交通事故,談到石油、石化就想到壟斷、暴利和腐敗等等。經濟高速發展的代價是巨大的,但客觀來講,人們的這些印象和看法也是片面單一的。作為宣傳工作人員首先要加強學習提高自己對事物多方位的認識,學會用多個視角看問題,在面對這些輿論危機時才能找准角度,給民眾正確有效引導。
第三,有一套自己的話語體系作為支撐。無論接受媒體采訪、還是在在官方微博上發布信息,要做到引導輿論,讓民眾順著某個特定角度出發看問題,還要有一套我們自己的話語體系。因為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是思維方式的載體,輿論引導工作本身就是一場思維的博弈、不同文化之間的較量,如果沒有相應的話語作支撐,輿論引導工作就陷入了自說自話的怪圈。
第四,加強同意見領袖的溝通和管理。網路意見領袖的「利益無關性」使其更能得到公眾的信任。網路的跨地域性質使網路意見領袖與網民有著疏離的距離,正是這種距離使意見領袖不具有得到直接利益的目的,意見領袖發布信息全憑借「一片熱心」,這種非功利性使網路意見領袖更受網民信任,從而更具有說服力。因此,團結影響新媒體意見領袖,在做好輿論引導工作中十分關鍵。
新媒體的快速發展,不斷改變著社會輿論的生成、存在與傳播方式,不斷對既有的社會管理模式提出新的挑戰。低成本、高效率的特徵,社會各階層、各利益群體均能通過網路,更直接地表達自己的意見與利益訴求。因此,央企占據新媒體網路空間的宣傳陣地和做好輿論引導工作,對提升企業形象,乃至提升網民整體討論事物的能力,都會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
網路輿情監測要求達到實時性、全面性和准確性。多瑞科輿情數據分析站能滿足系統輿情信息服務市場三個要素,實時性:輿情獲得越早,給應對和處置留下的餘地就越大,而網路輿情的發展往往是爆發式的,機會稍縱即逝,一旦錯失最佳時機將追悔莫及;全面性:網路輿情容易攻其一點,不及其餘,信息量大,容易使很多重要信息被忽略;准確性:海量信息條件下,如何准確地掌握問題核心,不為紛擾所困,是得出正確判斷的關鍵。
㈢ 輿情管理規定心得體會怎麼寫
輿情管理規定心得體會應該著眼於以下幾個重點內容構思和書寫:
1、組建輿情管理工作隊伍;
面對動則數以億計的互聯網實時數據,網路輿情瞬息萬變。再加上高速發展的互聯網信息技術,波及范圍之廣,社會影響之深是難以想像的。
因此通過組建一支專業的輿情管理工作隊伍成為了必然。在此基礎上,企業就可以進行明確分工,落實到人,對網路輿情進行及時的分析管理,把握輿情。
2、加強網路輿情預警工作;
眾所周知,在社交網路時代下,網路輿情對企業的影響尤為突出,尤其是負面輿情,會極大地影響消費者對於企業品牌的認同,誘發其他的企業發展和生存危機。
為此,企業就需要加強網路輿情預警工作。具體既可以通過人工的方式進行輿情風險排查,也可以選擇採用輿情管理軟體,如識微商情,實時監測有關企業形象和口碑的網路負面輿情,自動識別提前預警,把握輿情態勢。
3、有效利用輿情管理軟體;
大數據時代,信息量巨大、傳播迅速,企業已經很難通過人為的方式來對實時的輿情進行管理。為此,輿情管理軟體逐漸被大家所接受,也成為了越來越多的企業的選擇。
識微商情監測系統,通過對海量網路輿論輿情信息進行全天候24小時的實時自動採集,輿情分析,輿情匯總,並識別其中的關鍵輿情信息,提前預警向相關人員發出通知,幫助企業掌握與自身相關的網路實時動態,以維護企業形象,應對自身危機。
(3)網路輿論培訓體會擴展閱讀:
企業輿情管理的重要性:
1、企業某一熱點事件的出現,往往會迅速地形成一種情緒化的意見。因此,加強企業輿情管理,及時准確地對各類信息甄別、研判和核實,把握苗頭性、傾向性的問題進行輿論疏導,是維護好企業良好的網路輿論環境的重要方法。
2、網路具有互動性,有許多網民會對企業某一問題或者事件進行討論和交流,這一現象加速了企業負面輿情的爆發。所以,為避免網民因偏聽偏信產生的誤會和不滿情緒,減少負面輿論,就需加強網路輿情管理。
3、涉及與企業相關的輿情信息在網上傳播,若不能及早管理和應對,容易導致一些非理性和不切實際的信息傳播開來,影響到企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㈣ 網路輿論是否真實辯論賽活動感悟
用心評論即為真實
㈤ 說什麼怎麼說網路輿論引導與輿情應對的讀後感
說什麼怎麼抄說網路輿論引襲導與輿情應對主要是講一些輿情應對的技巧和方法的書,你可以把讀完這本書之後獲得的感受、體會以及受到的教育、啟迪等寫下來,就可以成為這本書的讀後感說什麼怎麼說網路輿論引導與輿情應對這本書讀後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簡述原文有關內容。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者、寫作年代,以及原書或原文的內容概要。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並為後文的議論作好鋪墊。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個「簡」字。
(2)亮明基本觀點。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最好採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3)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這部分就是議論文的本論部分,是對基本觀點的闡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出、更有說服力。
(4)圍繞基本觀點聯系實際。一篇好的讀後感應當有時代氣息,有真情實感。
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善於聯系實際。這「實際」可以是個人的思想、言行、經歷,
也可以是某種社會現象。
以上四點是寫說什麼怎麼說網路輿論引導與輿情應對讀後感的基本思路,但是這思路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善於靈活。
希望能夠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