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上海紀峰商貿有限公司怎麼樣
上海紀峰商貿有限公司是2011-09-08在上海市奉賢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上海市金山區亭林鎮林寶路39號10幢N17室。
上海紀峰商貿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1011658210671XD,企業法人李從瑞,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上海紀峰商貿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一般項目:國內貨物運輸代理;國際貨物運輸代理;物料搬運裝備銷售;工程管理服務;農產品智能物流裝備銷售;健康咨詢服務(不含診療服務);互聯網銷售(除銷售需要許可的商品);會議及展覽服務;環保咨詢服務;商務秘書服務;停車場服務;日用百貨銷售;服裝服飾銷售;箱包銷售;紙製品銷售;化妝品批發;農副產品銷售;建築裝飾材料銷售;金屬材料銷售;機械設備銷售;智能物料搬運裝備銷售;餐飲管理;信息咨詢服務(不含許可類信息咨詢服務);技術服務、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交流、技術轉讓、技術推廣;機械設備租賃;物業管理。(除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外,憑營業執照依法自主開展經營活動)。在上海市,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3460351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100-1000萬 和 1000-5000萬 規模的企業中,共10495家。
通過愛企查查看上海紀峰商貿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㈡ 紅泥巴村的史略
(七周年回顧版)
每年的5月14日被定為紅泥巴村的生日,因為在2000年的這一天,紅泥巴村召開了一個新聞發布會,正式向世界宣告「紅泥巴村-獻給孩子們的網路童話」誕生了。
時間過得真快,一晃七年就過去了。
嚴格說起來,紅泥巴村的誕生其實是在1999年底。在北京,有五位醉心於網路的朋友聚在一起,他們准備創建一個純粹的兒童網站:有趣的是,這五位首批村民都是男性,其中四位已經升級為爸爸--童網星探(後改名為蘿卜探長),當時「童網之窗-露露的兒童園地」的站長,他是首席發起人,當時在個人兒童網站中已經赫赫有名;阿甲,當時「律師資格考試自助排檔」(現已改為「司考排檔」)的站長,在個人法律網站中獨樹一幟,同時「兼職」製作兒童網站;山水,當時「中國幼兒園」網站、「紀峰幼少兒書法」網站的站主(現「中國書法藝術教育網」負責人);巴西木,兒童網站孵化師;北冰洋,發生了「化學變化」的兒童網站專業設計師。
經過首批村民的齊心努力,紅泥巴村終於由北航孵化器孵化成功,成為中國互聯網上最早的一批專業兒童網站之一。如果你想知道當時的兒童網站(或相關網站)的陣容,可以看看「為了明天的承諾」的簽名網站名錄。
最初的紅泥巴村是一個相當簡陋的村落,她主要致力於三方面的工作:第一,為孩子和大人提供優良的網路導航,優選優良網站,剔除不良網站,這在沒有谷歌搜索引擎(Google)的網路年代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第二,倡導「兒童上網安全」,宣傳相關知識,推廣相關手段,發起兒童網站綠色聯盟;第三,立足100%原創,為中國的孩子們提供安全、有趣且有益的交流平台。
在2000-2001年期間,紅泥巴村非常出色地完成了以上三項工作:
2000年5月,紅泥巴村網站正式發布,網站導航系統也正式發布,這是紅泥巴村早期最受歡迎的欄目;
2000年6月,發布了「兒童上網安全」欄目,是國內互聯網上第一次系統全面講解兒童上網安全知識並提供相關解決方案的網站,到目前為止仍然是最好的;欄目創辦人阿甲也多次作客中央電視台,在「今日說法」等節目中現身說法;
2000年12月,紅泥巴村聯合中青網、童網、中華童趣網、樂友網、中國少年在線等共6家網站,聯合發起國內兒童網站高峰論壇,K12教育網、雛鷹網、下一代網及毛毛先鋒網(台灣)應邀出席,在數十家媒體的見證下,10家網站共同簽署了「為了明天的承諾」宣言,呼籲全社會共同來關注兒童上網安全問題;在此次會議上,10家網站還聯名向政府建議,將2001年命名為「中華兒童上網年」,並輔以政策與舉措,引導中華少年兒童成為開創新世紀的信息先鋒。《聯合倡議》由中青網報請團中央批准;
2000年暑假,紅泥巴村夏令營開創了第一個網上的夏令營活動,主要活動內容是教孩子們做網站;
2001年寒假,「異想天開」冬令營活動,活動以科普游戲和科幻文學為主題,邀請科幻作家楊鵬先生主持,吸引了6000多名孩子參與,孩子們自創的文字作品日均約2萬字,盛況空前;
2001年暑假,「巴學園」夏令營……
在短短的兩年間,紅泥巴村誕生了多個深受孩子們歡迎的欄目,其中最受歡迎的如大榕樹聊天室、泥巴論壇、說說我的快樂、生活頻道、小說連載、E人大本營、泥巴傳聞等等,令孩子們流連忘返。紅泥巴村創設的欄目最大的特色是,一半以上的欄目基本上由孩子們自行管理,將近50名「巡邏隊員」將村裡各處治理得井井有條。特別是「E人雜志」欄目,從供稿、編輯、審查、發布,基本上全部由孩子們自己完成,它很可能是國內互聯網上第一個完全由孩子們自行管理的網路雜志。
想一想紅泥巴村最熱鬧的那段日子,忍不住讓人唏噓感嘆!那時的紅泥巴,凝聚著一群小孩子和大孩子的夢想,日復一日。紅泥巴村的建築師們--北冰洋、小史、曉東、玫兒探助、樂咪咪,才華橫溢,激情四射;那些可愛的村民們--霹靂凌小小、圖圖、金星、露水、丁一、秋之夢、紅泥妮、貝利、聖劍騎士、瘋狂滑鼠、澤度穗香、太陽sun……那麼充滿活力,單單想起他們的名字,就令我感受到陽光的氣息。
純然快樂的日子,已經漸漸遠去,留下的是不可磨滅的回憶,仍然是那麼的快樂!
再次翻開紅泥巴的日誌,翻到最初的那幾頁:紅泥巴演義、紅泥巴村兒童網站建設公約。我仍然忍不住像當初那樣激動,而且更多了一份自豪。無論紅泥巴村今天走到了哪裡,我仍然可以驕傲地宣布,我們依然在堅守著最初的承諾:
一群熱愛生活的大孩子,一群熱愛孩子的網民,一群熱愛網路的追求者,在這里,一個名叫紅泥巴村的地方,草擬並簽署了如下公約。
我們共同承諾,為了給孩子建設一片快樂潔凈的網路空間,我們將竭盡努力,嚴守以下諾言。
……
藍色的天空,金黃色的麥田,千萬個孩子們在麥田裡自由地嬉戲著;我們站在懸崖邊,耕作著、守望著,如果有哪個孩子試圖靠近懸崖,我們得把他擋住,送回麥田……
2001年下半年,記載了太多的無奈。納斯達克的寒流終於徹底冰凍了所有孩子氣的幻想,紅泥巴村正面臨著倒閉。於是,我們無奈地看著「中華童趣網」突然間消失,接著「童網」發出了閉網的公告……她們曾經是紅泥巴村最值得尊敬的競爭對手和夥伴,她們的倒下帶來了難以言表的傷感。紅泥巴村屏住最後一口氣,向「童網」伸出了手,以自己的微薄之力,繼續為她延續了一段生命。然而很快,紅泥巴村自己也走上了絕境。
在紅泥巴村「最後」的一段日子裡,我們以驚人的努力做了一些不可思議的事情:出版了「紅泥巴村完全上網手冊」叢書4冊、研發了「紅泥一號」校園網路軟體系統、組建技術團隊承接外包軟體工程……一切的一切,只為開辟一條新路,拖住正滑入深淵的美麗村落。
然而,奇跡沒有發生。在現實中,魔法並不存在。作為童話的紅泥巴村一去不復返。
在山的那邊,在雲的那端,有一片綠色的原野,有一個小小的村莊。在那小小的村莊在那童話天堂,有金燦燦的房頂,有紅彤彤的牆,還有我和我親密的小夥伴……
2002年的寒假,村裡靜悄悄。許多孩子來問我這個營長,今年的冬令營呢?紅泥巴村最近到底怎麼了?我無言以對。我無法告訴孩子們,紅泥巴村的工作人員已經全部解散了,這個村落已經名存實亡,她只是在考慮以什麼樣的方式宣告自己的死亡。
世界上有兩種人。當杯子里有半杯水時,一種人會說,已經有半杯水沒有了;另一種人則說,還有半杯水呢!蘿卜探長和阿甲屬於後一種人,而且更為極端些,哪怕看到了一滴水,也會樂呵呵地說,這杯子里分明有水!
2002年的春天來臨時,紅泥巴村發生了重大的改變,表面上還是那個樣子,但不經意間多出了一個「讀書俱樂部」頻道。紅泥巴村的總部也悄悄地,從IT企業雲集的中關村地帶搬遷至民營書店雲集的甜水園。說是「總部」,有點塗脂抹粉的嫌疑,因為這時的紅泥巴村駐地,不過是一間小得可憐的兒童書店。蘿卜探長和阿甲下定決心,只要能讓紅泥巴村生存下去,做什麼事情都不在乎。更何況,他們本來就打算退休以後就開家書店,如今只是提前實現了退休以後的夢想……
2002年5月,地壇書市。這是北京每年一度的賣打折書的書市,也是盜版書「薈萃」之地。有兩位兒童文學博士(他們可是中國第一批兒童文學博士喲)來到這個書市上,希望多多少少淘到一些寶貝,結果逛來逛去,仍是兩手空空。在無比嘈雜的人群中,依稀傳來似曾相識的聲音--「看好書啰,看《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啰!」擠上前去,那灰頭土臉卻神采奕奕的兩條漢子,不是蘿卜探長和阿甲又是誰?兩位博士激動地過來握手、擁抱,感慨道:中國兒童文學有救了!(註:本段情節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2002年,是紅泥巴歷史上最為安靜的一年,幾乎無人問津。一天下來沒有一個人來買書的日子,也不在少數。附近有幾個孩子放學後倒是時常來看書,但幾乎從來不買書,因為這里幾乎找不到流行的日韓漫畫書;偶爾也有幾個家長跑過來,看看沒有教輔書和工具書,只有閑書,就像看見了怪胎似的,從此避而遠之。不過,這樣的日子也同樣有開心的地方,你可以獨自守著滿屋子的書,安安靜靜地看個夠。
我們高傲地堅持著這樣的信條:不能給孩子玩的泥巴,不是好泥巴;只能給孩子玩的泥巴,也不是好泥巴。只要不是那種能讓我們心動的好泥巴,決不能把它們放進紅泥巴村。但如何識別好泥巴?如何找到好泥巴?--只有學習,不斷地學習、嘗試。最初由紅泥巴購入的童書,通常一樣只有兩本,探長讀一本,阿甲讀一本,如果它確實是好泥巴,那麼就上架銷售,如果不是好泥巴或者還難以判斷,那就自己捧回家,再慢慢研究。
我們清醒地意識到,自己最大的資本,不是現實意義上的財富,而是對書的狂熱喜愛,還有對孩子的熱愛。找尋好書,讓孩子們與書結緣,這幾乎是所有富有責任心的大人的善願。所以,不但要去尋找好書,還要去探尋讓孩子讀好書的方法,而且要與盡可能多的葆存此善願的人們結成親密的聯盟。
一個事實,日益嚴峻地擺在我們的眼前。我們正面臨著一個閱讀的荒漠,兒童文學閱讀的荒漠,童話與幻想的荒漠。就像恩德所預言的那樣:它們正在被「虛無」吞噬!這是個很可怕的秘密,更可怕的是,絕大多數人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孩子需要幻想,這是我多年來所觀察到的。如果我們忽略了孩子的這個需求,就等於關閉了進入孩子世界的大門,我們將永遠無法了解孩子世界裡的秘密。」(妮娜·米可森)
我希望,我只是善意地誇大了某種危險。其實杯子里還是有水的!
2003年寒假之前,紅泥巴與《中國少年報·都市版》合作製作了「不插電讀書」寒假專刊,高舉兒童文學閱讀的旗幟,高舉童話與幻想的旗幟,邀請了當時國內最有影響力的一群兒童文學作家、理論家,共同為孩子們推薦閱讀素材。這份專刊引起的廣泛的反響,雖然它並沒有真正帶來兒童文學閱讀的熱潮,但畢竟點燃了多處篝火。它成為紅泥巴發展中一個重大的轉折點。
2003年,紅泥巴在努力地開拓、播種。小學語文老師們聚集的論壇上、家長們聚集的論壇上,開始響起了「孩子們要讀優秀兒童文學」的聲音,起初非常微弱,但漸漸變強。美國閱讀專家崔利斯倡導的「大聲為孩子讀書」的方法,也漸漸被推廣開來,讓許多家長和老師心動。原來,讓孩子們愛上閱讀,本來就是如此簡單的一件事!
2003年5月,明天出版社的「小老鼠無字書」的出版,吹響了新一輪圖畫書出版的號角。接著是「蒲蒲蘭繪本」、「比得兔的世界」,在市場上沉寂已久的「雅諾什繪本」、「恩德童話繪本」、「德國引進圖畫書」重新被認識而成為「新寵」……
2003年6月,紅泥巴與《父母必讀》雜志合作,阿甲為親子閱讀專欄長期供稿。
2003年12月,蘿卜探長與阿甲合著的《讓孩子著迷的101本書》是一次系統的檢閱式,雖然充滿了瑕疵,但畢竟敲響了鑼鼓。
2004年4月,世界閱讀日。紅泥巴與中國圖書商報、中國圖書館學會聯合發起評選「我最喜愛的一本書」活動,並共同策劃了後續的系列閱讀活動。
2004年5月,阿甲在國家圖書館文會堂演講,主題為「圖畫書與親子閱讀」。
2004年6月,在紅泥巴的熱情推動下,「愛心樹繪本館」之「可愛的鼠小弟」系列第一輯出版。
2004年10月,「信誼世界精選圖畫書」之《鱷魚怕怕牙醫怕怕》出版,它同時標志著,一支極具實力同時又富有經驗的兒童閱讀推廣機構進駐中國大陸,「信誼」不但帶來了最好的圖畫書,也帶來了極有價值的推廣經驗。
2004年底,「雅諾什繪本」的最後一批,以令人咋舌的速度銷售一空。
2004年12月,阿甲在首都圖書館演講,主題為「孩子式的圖畫書體驗」。
大約從2004年下半年開始,日本白楊社中國公司「蒲蒲蘭」在首都圖書館啟動了長期的繪本推廣活動,這一公益推廣活動,開創了國內商業機構推動兒童閱讀公益推廣活動的先河,紅泥巴給予了鼎力支持。由於公眾尚不熟悉這種推廣形式,也不了解其價值,推廣初期可謂「慘淡經營」。活動的場面有時真是「慘不忍睹」,一群熱心講故事的志願者,有時竟圍著兩、三個孩子來講故事!為了改變這一局面,2005年春季之後,紅泥巴邀請《父母必讀》雜志、北師大中國兒童文學研究中心,聯合「蒲蒲蘭」和首都圖書館,堅守這個推廣陣地,將活動又延續了一年。2006年底,首都少兒圖書館再次舉起公益推廣兒童閱讀的大旗,與紅泥巴聯合策劃「播撒幸福的種子」種子故事人培訓計劃……
2005年的春天,紅泥巴發起了「兒童文學的春天之旅」活動,邀請北京地區的兒童文學研究、出版、推廣領域的朋友們一起去郊遊,一邊聊聊圖畫書,聊聊兒童閱讀的推廣。在那個春暖花開的季節,大家享受著濃濃的春意。
後面的故事還有很多,但我想暫時就講到這里吧。距離太近的事情,還沒有回味,不太好講。雖然我很想借用一個童話式的結尾--「從此,他們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但現實畢竟不是童話。如果要描述紅泥巴的現狀,我只能說:「活著,並快樂著。」
回顧這彈指一揮間的七年,紅泥巴最大的收獲,是結識了許許多多的朋友。她為許多的孩子帶來了快樂,與沒有忘記曾經是孩子的大人們結成了親密的同盟,我們分享著童年的秘密和它帶來的無窮的樂趣。而且,我們共同見證了一段歷史,關於童年、關於圖畫書、關於兒童文學、關於兒童閱讀,等等。我們還准備一起書寫下一段歷史。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的確,我們幸福地生活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