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推廣 > 社區網路員培訓信息

社區網路員培訓信息

發布時間:2021-06-23 13:34:53

① 什麼叫做社區網格員

「社區網格員」指的是一個社區的社區網格化管理組織中承擔具體任務的工作人員,一般是領導幹部、社區負責人、社區一般工作人員、教師、醫生、警察等。

對社區網格員的具體要求:

城市網格化管理,是將城市管理轄區按照一定的標准劃分成為單元網格。通過加強對單元網格的巡查,建立一種監督和處置互相分離的管理與服務模式。為了達到能夠主動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問題,加強政府對城市的管理能力和處理速度,將問題解決在居民投訴之前。

所以,需要有一批直接面對群眾的基層服務人員---- 社區網格員。 社區網格員是進行具體服務工作的基本力量,是直接面對面經常接觸群眾的,社區網格員必須要有為群眾服務的認識和為群眾服務的基本本領。

社區網格員能夠與群眾保持聯系,了解民情,轉達民情,解決民情,幫助政府完成好 社區的管理與服務,最大限度地減少矛盾,促進和諧。

(1)社區網路員培訓信息擴展閱讀:

不同類型社區網格員的主要職責:

1、主城區網格員:

採集錄入人口、房屋、事件等各類基礎信息;及時排查上報矛盾糾紛、不安定因素、不安全隱患等各類動態信息;開展法制和治安防範宣傳;服務幫助空巢老人、孤寡老人、殘疾人、留守婦女兒童等特殊群體。

同時,還要協助社區及相關部門救治、管控肇事肇禍精神病人,協助公安行政部門對服刑在教人員、刑滿釋放人員、社區矯正人員等進行幫教和管控;為群眾代辦相關部門延伸的基本公共服務事項;協助社區開展社會服務管理工作;完成上級綜治部門和網格管理機構交辦的其他工作任務。

2、農村新社區(村)網格員:

主動開展轄區內各類矛盾糾紛的調處、化解;及時排查上報跨兩個以上社區(村)的矛盾糾紛、較大不安定因素和不安全隱患等各類動態信息;採集人口、房屋、事件等各類基礎信息;定期開展法制和治安防範的宣傳;服務幫助農村空巢老人、孤寡老人、殘疾人、留守婦女兒童等特殊群體;

此外,還要協助社區(村)及相關部門救治、管控肇事肇禍精神病人,協助公安。

② 網路管理員培訓的內容有哪些

你好:來樓主想了解更多《網路管理員源培訓的內容有哪些?》的問題推薦你去5636網吧資訊看看,
上面有這個方面的文章: http://www.5636.com/netbar/manage/7783.html
關於網吧技術、網吧網速路由、經營管理方法、政策之類的文章,很有幫助的。
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其實網管和網吧技術員可以賺外快的,比如說 【做網吧增值找5636網吧增值平台】。

③ 社區網格員的工作內容和職責是什麼

社區網格員的工作內容和職責:

1、操作信息採集設備,巡查、發現網格內市政工程(公用)設施、市容環境、社會管理事務等方面的問題,受理相關群眾舉報;

2、操作系統平台對發現或群眾舉報的網格內市政工程(公用)設施、市容環境、社會管理事務等方面的問題進行核實、上報、記錄;

3、研究網格內市政工程(公用)設施、市容環境、社會管理事務等方面問題的立案事宜,提出處置方案;

4、負責通知問題相關的責任單位,並協助解決問題;

5、核實上級通報的問題,協助責任單位處置,並反饋處置結果;

6、收集、整理、分析相關信息、數據,提出網格內城市治理優化建議。

(3)社區網路員培訓信息擴展閱讀:

培養網格員成為社區「活字典」:

人員情況清、區域設施清、隱患矛盾清,觀山湖區碧海社區要求網格員具備「三清」能力,當好社區工作的「活字典」。據悉,今年以來,社區各項工作成效明顯,實現了「無毒社區」「零傳銷小區」,刑事案件發案率同比明顯下降。

據介紹,碧海社區在網格化建設中,在依託「社會和雲」平台、「數治小區」管理平台資源進行科學化、數據化管理的同時,著力培養每一位網格員成為社區網格信息的「活字典」。

④ 在社區開展的學習培訓活動有哪些

在社區開展的學習培訓活動有哪些
黨的十六大提出了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要求。創建學習型社區是形成學習型社會的基礎,是大力推進社區建設的客觀需要,是提高市民綜合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徑。從1999年開展社區教育實驗工作以來,我市社區教育工作開局良好,發展迅速。為了更深入地推進社區教育,促進社區建設,現就創建學習型社區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創建學習型社區的指導思想
創建學習型社區,要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以人為本,以提高社區文明水平、市民綜合素質和滿足社區成員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總體要求為目標,通過社區這一載體和陣地,整合和利用社區資源,營造「人人學習、時時學習、處處學習」的良好氛圍,廣泛深入地開展多種形式的群眾性讀書學習和各類文化體育活動,普及科學文化知識,加速知識更新,培養和造就各類人才,推進新型現代化社區建設,促進社會文明進步。
二、學習型社區的基本內涵
學習型社區是指在城市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從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出發,建立健全社區學習網路和學習體系,社區組織的學習活動持續開展,社區居民廣泛參與學習活動,社區居民綜合素質、生活質量和文明程度普遍提高、人際關系和諧的新型社區。學習型社區主要由學習型家庭、學習型樓組、學習型單位等要素組成。
創建學習型家庭,就是每個家庭成員都能根據自身發展的需要,積極參加學歷教育、職業培訓和其它休閑教育等,學習成為家庭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能積極參與社區各類活動,熱心為社區服務;鄰里和睦,講文明衛生,樂於幫困濟貧,努力成為社區文明家庭。
創建學習型樓組,就是樓組成員在樓組長的帶領下,定期組織各種學習活動,互幫互教,互助互學;或以各種形式經常進行學習交流,在社區的各項活動中能起模範帶頭作用,並能幫助其它樓組共同進步;樓道整潔優雅,文化氛圍濃厚。
創建學習型單位,就是發揮機關、企業、工會、共青團、婦聯及其它事業單位等組織的作用,以學習為動力,以共同理想為目標,把學習、工作、生活融為一體,使個人發展同組織發展緊密結合,形成共同願景,逐步建立激勵職工終身學習的機制,不斷提升職工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學習型單位包括學習型機關、學習型企業、學習型團體等。
學習型家庭、學習型樓組、學習型單位的評選由區、縣(市)社區教育職能部門負責,相關部門配合。其創建和評選工作將作為評選學習型社區的重要依據。
三、創建學習型社區的基本要求
1、樹立先進的學習理念。通過廣泛深入的宣傳發動,引導和培育社區成員樹立「不斷學習」、「終身學習」、「全民學習」的理念,組織全體社區成員自覺地學習政治理論、科學文化、法律法規、經濟管理、業務技能等,使學習成為全體社區成員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
2、不斷充實新的學習內容。要根據形勢發展的新要求,密切關注國際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的新動向,關注信息革命和知識經濟的新浪潮。要從居民群眾的需要出發,結合社區實際,科學確定學習內容,引導社區全體成員學習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法律、衛生、家政、生活等各類知識,努力使社區成員的知識水平適應時代前進的新要求。不斷提高學習的質量,提高學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3、建立廣泛的學習網路。充分利用社區文化教育資源,建立和完善社區市民學校、文化活動中心、社區圖書閱覽室和社區文化廣場等設施,加強社區文化、教育單位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建立廣泛的學習網路。
4、完善系統的學習體系。根據社區特點,建立各類社區文化學習組織,形成較為完善的社區黨員教育、學前教育、健康教育、法制教育、計生教育、安全教育、青少年教育、老年人教育、流動人口教育等學習體系。
四、創建學習型社區的主要工作措施
1、要加強建設學習型社區的組織領導。各級黨委、政府要把建設學習型社區作為一項長期的事關全局的重要任務,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強領導,統一部署,定期督促檢查,積極推進學習型社區建設工作。建設學習型社區由市社區建設領導小組社區教育專業指導組統籌領導,相關職能部門各負其責,相互協調,形成建設學習型社區的合力。各區、縣(市)、街道(鎮)也要加強對創建工作的領導和指導,社區居委會要指定專人負責,制定建設規劃、學習計劃及學習制度,有組織、有步驟地將學習型社區建設工作落到實處。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形成黨委、政府領導,職能部門指導,街道、社區主辦,社會各界和駐區單位大力支持,居民群眾廣泛參與的學習型社區運作機制,共同推動學習型社區不斷深入發展。
2、要加強建設學習型社區的宣傳。各新聞媒體和社區要廣泛宣傳,積極引導社區成員適應時代發展要求,更新思想觀念,積極學習、善於學習;加大典型宣傳的力度,在社區營造崇尚學習、尊重知識的輿論氛圍;深入報道發展社區教育事業、構建社區教育網路的好措施;宣傳建設學習型社區的好做法、好經驗,為建設學習型社區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
3、要加強學習型社區的設施建設。建設學習型社區,必須搞好市民學校、村民學校、社區文化活動中心、老年活動室、社區閱覽室、全民健身點等有關設施的建設。各級政府和有關職能部門要多渠道籌資,加大對社區的投入,新建和改擴建社區的學習教育設施,建立布局合理的圖書、報刊網點,形成完善的硬體設施網路,為社區成員提供良好的學習教育場所,創造良好的學習教育條件。
4、要加強社區學習教育資源的整合。建設學習型社區,僅僅依靠社區現有的學習教育設施是不夠的,必須充分挖掘和整合駐區單位的學習教育資源,充分發揮駐區單位的作用。各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特別是教育、文化單位要盡可能地向社區開放圖書室、閱覽室、活動室、教室等學習教育場所和其他有關設施;要積極開展駐區單位和社區的同創共建活動,共同參與,共同學習,共同提高;各駐區單位要積極參與社區的學習活動,盡其所能為社區的學習活動提供財力、物力、人力和智力支持,共同促進學習型社區的健康發展。
5、要加強學習型社區骨幹隊伍的建設。⑴抓好社區黨員幹部隊伍的學習。黨員幹部要率先垂範,帶頭學習,通過深入學習政治理論、精學本職業務、勤學修身知識,影響和帶動周圍的群眾學習,在全社區形成學習、研究、探索和創新的風氣。⑵抓好社區居委會幹部隊伍的學習。組織學習居委會組織法及有關法律法規、民主自治等有關知識,帶動社區居民積極參與基層民主自治建設,發揮社區居委會「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作用。⑶抓好社區工作者隊伍的學習。組織社區專兼職工作者和社區志願者學習管理和服務的知識和技能,樹立正確的觀念,更好地掌握為社區成員服務的本領。⑷培育和壯大社區學習輔導員隊伍。在社區黨團員、社區工作者、社區志願者及各級各類學校和機關團體中培養和挑選社區學習輔導員,並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
五、考核評估
學習型社區達標考評與示範社區、文明社區創建評選結合起來,並在適當時候評選創建學習型社區先進單位。從2006年起,在創建學習型社區先進單位的基礎上,評選學習型社區。學習型社區評選工作由市社區建設領導小組社區教育專業指導組負責組織實施。
考評採取聽匯報、查資料、開座談會、抽樣問卷調查等方式進行,並把年終綜合考評與各有關部門日常檢查相結合。經考評,對達到「學習型社區」標準的,命名為「學習型社區」,頒發獎牌,予以表彰。對建設「學習型社區」活動實行動態管理。對已獲得「學習型社區」稱號的,每三年進行一次復查,復查不合格的予以摘牌。
創建學習型社區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的重要措施,是擺在各級政府和人民群眾面前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因此,各級黨委、政府,市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學習型社區創建工作,樹立大局意識、前瞻意識、發展意識和責任意識,採取有效措施,切實擔負起創建責任。社會各界和全體市民要積極參與,共同為把我市建設成為學習型城市而努力奮斗。

⑤ 如何當好一名社區網格信息員

必須掌握用戶的需要,自己要多了解社區網的動態

⑥ 人社區幹部培訓在線學習

開展法律六進活動實施方案

辦事處各科室、轄區各單位:

為貫徹落實轄區「五五」普法規劃,按照上街區依法治區辦公室關於開展法律六進活動的通知要求,在轄區內開展「法律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活動(簡稱「法律六進」活動),現就該活動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開展「法律六進」活動,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落實轄區「五五」普法規劃和以「弘揚法治精神,普及法律知識,共建和諧社會」為主題,大力教育公民自覺學法律、講權利、講義務、講責任,進一步增強轄區公民的憲法意識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引導機關、鄉村、社區、學校、企業和單位依法管理、依法辦事,進一步提高全社會法治化管理水平,為構建和諧社會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二、總體要求

1、要大力開展憲法的學習宣傳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努力提高公民的憲法意識和法治觀念,推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2、要大力開展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方面的法律法規宣傳教育,突出宣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治安方面的基本法律原則、法律制度,努力服務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促進和保障社會和諧。

3、要大力開展以「學法律、講權利、講義務、講責任」為主要內容的法制主題教育活動,教育引導廣大幹部群眾依法維權,自覺履行義務,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4、要大力開展法治文化建設,努力創造體現時代特色的法治文化,為全面推進依法治理進程奠定良好的社會基礎。

三、主要內容

(一)積極開展「法律進機關」活動,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務社會的水平。

1、適用范圍及對象:辦事處各級領導幹部、公務員、納入公務員序列的事業單位人員。

2、學習宣傳的法律法規

依法治國、依法執政理論,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理論,和諧社會理論,憲法、重要法律法規以及與機關工作相關的法律法規。參考教材:全國五五普法教材《幹部法律知識讀本》、《鄭州市領導幹部依法執政理論學習參考》等。

3、方式方法

(1)繼續堅持領導幹部法制講座制度、法律知識年度考核制度、以進一步發揮領導幹部學法用法的帶頭示範作用。

(2)加強機關公務員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使廣大公務員牢固樹立依法治國、執政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的理念,帶頭學習法律、自覺遵守法律、忠實執行法律、維護法律權威的概念。

(3)加強公務員學法制度建設,把法律知識納入日常學習計劃,定期開展法律知識培訓工作,逐步實現機關公務員法律知識考試考核工作規范化。

(4)積極參加全省評選100名「學法用法模範公務員」和建立100個「學法用法示範機關」的「雙百」工程活動,在全轄區開展學法用法模範和學法用法示範單位評選活。

4、活動目標

(1)辦事處各科室形成學法用法的良好風氣,參學率達到100%,尤其是各級領導幹部做到帶頭學法用法。

(2)全體機關工作人員法制觀念、法律素質顯著增強,實現三個提高一個具備:即各級領導幹部普遍提高依法執政、依法決策的能力和水平,公職人員普遍提高依法行使公共權力的能力和水平,社會組織普遍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務社會的能力和水平,行政執法和司法人員普遍具備履行職務所需要的職業法律知識和職業法律素質。

(3)以言代法、以權代法現象得到有效遏制,不發生集體或個人重大違法犯罪案件。

(二)積極開展「法律進鄉村」活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1、適用范圍及對象:農村幹部、農民、外出務工的農民。

2、學習宣傳的法律法規

憲法、刑法、民法、物權法、治安管理處罰法、土地管理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婚姻法、農業法、農村合作醫療章程等與農民生產、生活相關的法律法規。參考教材:全國五五普法教材《農民法律知識讀本》,全省五五普法教材《農民法律知識簡明讀本》和《農村黨員幹部法律知識問答》、《農民進城務工法律知識問答》等。

3、方式方法

(1)加強農村法制宣傳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增加農村法制宣傳教育投入 , 達到「五個一」,即建立一個法制輔導站,每個行政村建立一個法律圖書角、一個法律學習室(農民夜校),每個村民小組建立一個法制宣傳欄,每戶家庭每年新增一本法律學習書籍。

(2)開展「法律五進鄉村」活動和「一村一師(律師)」活動,每年至少組織一次較大規模的送法下鄉宣傳活動,律師、公證員、法律援助工作者每季度要參加一次農村法律援助和法律咨詢活動,每位村民每年至少參加一次有組織的法律知識學習教育。

(3)「五五」普法期間,對農村黨員幹部分期、分批進行集中教育培訓,每年集中培訓率達到20%。

(4)開展農村學法考核測驗活動,檢驗農村學法效果,組織農村黨員幹部進行書面測驗、案例討論分析、法律知識競賽、學法演講比賽等,以激發廣大農民學法熱情。

(5)根據轄區實際情況,針對普遍性問題,集中進行農村法紀教育整頓活動。

(6)加強農村法治文化建設,要規劃建設農村法治文化景觀景點,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農村基層法治文化活動,組織專業和業余文藝團體為農民演出法制文藝節目。

(7)利用現代宣傳工具向農民進行法制教育,區廣播電視台開辦學法專欄,引導農民收聽收看中央、省、市電視台、廣播電台的法制節目。

(8)開展「民主法治村」創建活動,把法律進鄉村活動與依法治村相結合,依法解決農民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促進農村基層民主法制建設。

4、基本目標

(1)轄區農村初步形成學法用法的氛圍,農民群眾學法用法的興趣逐漸增強。

(2)農民群眾普遍了解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識,了解掌握解決矛盾糾紛、維護合法權益的法律途徑,樹立基本的法制觀念,每戶家庭有一名法律明白人。

(3)農村基層幹部帶頭學法用法守法,較好地樹立以憲法意識為核心的法律意識,逐漸學會依法管理農村各項事務,依法解決農村的矛盾問題。

(4)農村基層民主法制建設得到全面加強,農村各項事物逐漸納入依法管理軌道,農民的各種權利得到切實尊重和保護,農村法治環境不斷優化,保持農村社會治安大局穩定。

(三)開展法律進社區活動,促進和諧法治社區建設

1、適用范圍及對象:社區管理人員、社區居民、社區流動人口、社區單位。

2、學習宣傳的法律法規

憲法、刑法、民法、物權法、婚姻法、居民委員會組織法、婦女權益保障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參考教材:全國五五普法教材《社區居民法律知識讀本》等。

3、方式方法

(1)加強社區法制宣傳教育陣地建設,達到五個一,即:每個社區建立一個法制工作站(設在調解委員會)、一個法制宣傳櫥窗、一個法律圖書角、一個法制學習室(社區居民學校)、每個居民家庭每年新增一本法律學習書籍。

(2)抓好社區幹部、社區管理人員帶頭學法,對社區幹部進行法律知識集中培訓,社區幹部、管理人員堅持每季度集體學法制度。

(3)開展有組織的社區居民法制宣傳教育活動,辦事處每季度、社區每半年舉行一次公益性法制講座或社區論壇,社區每年組織一次社區居民法律知識學習測驗答題活動,適時舉辦社區法律知識競賽、法制演講比賽等。

(4)加強城市法制宣傳志願者隊伍建設,建立1支志願者隊伍,人數不少於3人;鼓勵並支持志願者經常深入社區,結合各個時期的熱點、難點問題和發生在居民身邊的典型案例,有針對性地為居民開展公益性法制宣傳教育活動。

(5)開展社區法律服務活動,組織律師、公證員、法律援助工作者和法律服務人員為社區居民提供法律服務。

(6)加強社區法治文化建設,建立1個普法廣場和1個普法長廊等融標志性、藝術性為一體的固定性普法設施,逐步建立一些社區法治文化景觀景點,開展形式多樣的社區法治文化活動。

(7)加強社區青少年法制教育,組織閑散青少年進行集中法律知識學習,組織好中小學生暑假、寒假期間的課外法制教育活動。

(8)協調抓好社區單位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

(9)開展民主法治社區創建活動,推進社區依法治理,把社區各項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

4、基本目標

(1)轄區各社區形成學法用法的良好氛圍,社區居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普遍增強,普遍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法律常識。

(2)社區幹部、管理人員做到帶頭學法用法,逐步學會依法管理社區事務、依法處理社區出現的矛盾和糾紛。

(3)社區居民家庭家家都有法律明白人,居民家庭成員依法辦事的能力普遍提高。

(4)社區民主法制建設得到全面加強,70%的社區達到民主法治社區創建標准,城區基層法治化管理水平顯著提高,促進和保障城區的和諧穩定發展。

(四)開展法律進學校活動,推進青少年學生法律素質教育。

1、適用范圍及對象:轄區內在校學生、教師、員工。

2、學習宣傳的法律法規

憲法、教育法、義務教育法、職業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物權法等。參考教材:全國五五普法教材《五五普法公民讀本》,全國青少年學法教材《中學生法制教育讀本》、《小學生法制教育讀本》等。

3、方式方法

(1)要堅持法制教育與道德教育相結合,結合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活動,教育廣大青少年學生學法律、知榮辱、明是非,使廣大青少年從小懂得應遵循的基本行為准則,養成學法守法的行為習慣。

(2)要發揮好第一課堂的主渠道作用,採用有效措施確實推進學校法制教育計劃、教材、課時、師資的落實。

(3)要積極開辟第二課堂,通過各種形式對青少年進行生動、直觀、形式多樣的法制教育;加強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青少年法制教育網路建設,依託家庭、社區、村開展青少年法制教育,營造有利於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

(4)要積極開展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基地建設,形成一定宣傳教育規模。

4、基本目標

(1)轄區內學校形成學習法律知識的氛圍,引導廣大學生樹立起尊重法制、學習法律的興趣。

(2)中小學生受到法律啟蒙和法律常識教育,培養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分辨是非能力,養成守法習慣。

(3)大中專學生學習掌握法律基礎理論知識,樹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識,基本具備現代社會必需的法律素質。

(4)學校教師、員工帶頭學法用法守法,具有較高的法律素質,做到依法執教育人。

(5)學校民主法制建設得到全面加強,學生的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護,違法犯罪現象減少。

(五)開展法律進企業活動,促進企業依法經營、誠信經營。

1、適用范圍及對象:轄區內各類企業、企業領導層、經營管理人員、職工及農民工。

2、學習宣傳的法律法規

憲法、刑法、物權法、合同法、公司法、勞動法、環境保護法、工會法、產品質量法、稅收徵收管理法、職業病防治法等。參考教材:全國五五普法教材《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法律知識讀本》、《社區居民法律知識讀本》、《農民進城務工法律知識問答》等。

3、方式方法

(1)建立健全企業學法用法考試考核制度,各個企業要制定年度法制宣傳教育計劃,建立企業領導班子成員集體學法制度(每半年1次);對企業經營管理人員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法律知識學習培訓,並參加全區年度法律知識學習考試活動;對企業職工每年進行一次有組織的法律知識學習培訓,並參加全區年度法律知識學習測驗答題活動。

(2)加強對企業領導層的法制培訓。

(3)加強企業職工學法陣地建設,建立職工法制學習室或園地,在個體經營者集中的市場聯合建立職工法制教育陣地,為經營管理人員和職工配備必要的法律學習書籍。

(4)加強企業法律顧問隊伍建設,五五期間,國有大中型企業、大中型私營企業都建立起法律顧問制度。

(5)加強農民工法制宣傳教育,常年使用農民工的企業普遍達到「五個一」要求:每個用工單位有一個法制宣傳教育兼管機構,每個農民工有一本法律學習書籍(參考書《農民進城務工法律知識問答》),每個用工單位每年度為農民工集中講一次法制課,每個農民工每年參加一次法律知識書面答題活動,每個用工單位的管理人員每半年進行一次集中法律知識學習活動。

(6)加強企業法治文化建設,組織開展企業職工法制文藝演出、法制書畫展覽、法律知識競賽、法制漫畫、法制宣傳櫥窗等形式多樣的法治文化活動。

(7)加強企業職工及農民工維權工作,提供法律咨詢和法律援助,維護其合法權益。

(8)開展「依法治企」、「依法經營、誠信服務」教育活動和「爭創誠信守法企業」創建活動,促進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推進企業民主法制建設。

4、基本目標

(1)轄區各類企業形成學法用法的良好氛圍,企業法治文化建設得到普遍重視和加強。

(2)企業領導層和經營管理人員帶頭學法用法,依法決策、依法管理、依法經營的意識和能力顯著提高。

(3)企業職工及農民工的法制觀念普遍增強,依法參與企業管理、依法表達訴求的能力顯著提高。

(4)企業民主法制建設全面加強,生產經營管理工作基本納入法治化軌道,職工及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護,80%以上的企業達到「誠信守法企業」標准。

(六)開展法律進單位活動,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

1、適用范圍及對象:轄區內科學研究機構、公益性機構、公共服務機構等機關、鄉村、社區、學校、企業未能涵蓋的單位、單位管理人員、科學技術研究人員、醫療衛生人員、服務人員及職工。

2、學習宣傳的法律法規

憲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物權法及與本單位業務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參考教材:全國五五普法教材《五五普法公民讀本》、《醫療衛生人員法律必讀》等。

3、方式方法

(1)規范單位的法制宣傳教育工作,做到六有,即有組織、有計劃、有教材、有陣地、有學習、有考試考核。

(2)建立單位領導幹部學法制度,領導幹部每半年要集體學習法律知識1次。

(3)採取上法制課、法制培訓等多種形式,組織單位職工學習法律知識,並積極參加全區年度法律知識學習考試測驗活動。

(4)公共服務單位要結合服務工作,向社會宣傳與本單位業務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公園、車站等管理單位在人員流動密集地點設立固定法制宣傳設施。

(5)組織豐富多彩的單位法治文化活動,讓群眾享受法治氛圍,感悟法治文化,培養法律信仰。

(6)深入開展基層依法治理,積極參加全省「依法辦事示範單位」創建活動,推進單位民主法制建設,把單位各項工作納入法治化軌道。

4、基本目標

(1)各個單位形成學法用法的氛圍,普遍建立法律知識學習考試考核制度。

(2)單位領導班子成員和管理人員帶頭學法用法,依法管理、依法辦事能力顯著提高。

(3)科技人員及廣大職工掌握了解一定的法律知識,法治觀念和依法辦事能力普遍增強。

(4)各個單位的民主法制建設普遍得到加強,法治化管理和服務社會的水平顯著提高,五五期間,30%以上的單位達到全省「依法辦事示範單位」創建標准。

四、時間安排及具體要求

(一)「法律六進」活動為期五年,與「五五」普法同步進行,是「五五」普法工作的重要載體,也是「五五」普法工作成效的檢驗。各部門要結合實際、全面部署開展「法律六進」活動,制定本部門「法律六進」活動實施方案,並認真組織落實。

(二)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按通知要求,結合實際大膽探索、積極實踐、創造性地開展「法律六進」活動。

(三)要加大宣傳力度,及時宣傳「法律六進」活動的進展情況和典型經驗,大力宣傳開展「法律六進」活動取得的實效,努力營造有利於「法律六進」活動不斷深入的輿論氛圍。

希望幫助得到你。

⑦ 加大社區工作人員培訓力度的措施或途徑有哪些

一、站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和建設學習型社會的高度上,充分認識開展社區教育工作的
重要意義,增強積極推進社區教育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二、進一步明確推進社區教育工作的指導思想、原則和目標 1.社區教育工作的指導思想是: 進一步推進社區教育工作,要以黨的十六大精神、「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立足社區、依靠社
區、服務社區。要逐步建立起適應社區建設和居民學習需求的社區教育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和和教育培訓模式,促進社
區居民整體素質和生活質量的提高,促進區域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要把社區教育作為社區建設的重要內容和基礎性工
作,貫穿在社區建設的各項工作中;要通過社區教育,進一步構建和完善終身教育體系,形成終身學習的公共資源平
台,使學習型社會建設工作落到實處。 2.開展社區教育工作的原則是: 要緊密圍繞社區建設的總體目標,與社區建設的各方面工作溝通和銜接,組織和實施社區教育培訓活動,形成合力
和有機整體;要加強社區各類教育文化資源的統籌,充分利用、拓展和開發社區現有教育資源,推動各類教育資源面向
社區居民開展教育培訓活動,加強社區學校和學習型組織的建設;要樹立大教育、大培訓觀念,面向社區居民開展內容
豐富、靈活多樣的教育培訓活動,提供全員、全程、全面的教育服務,努力滿足社區建設和社區居民的需求;要實行分
類指導,分階段實施,積極而扎實地推進社區教育的廣泛深入開展,並把發展社區教育作為創建學習型城區、學習型城
市和學習型社會的重要途徑和措施。 3.推進我國社區教育工作的目標是: 進一步擴大社區教育實驗范圍。到2007年,全國社區教育實驗區要擴展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各省級、市級實
驗區的范圍進一步擴大,並形成一批具有較高發展水平的省市級的社區教育實驗區和普遍開展社區教育的城市;創建一
批全國社區教育示範區,為學習型城市建設奠定扎實的基礎;在經濟教育較發達的東部地區,社區教育延伸到農村地區
並取得初步經驗。中部和西部地區在條件較好的農村地區開展社區教育實驗。 到2007年,全國社區教育實驗區要達到較高的發展水平,對全國社區教育工作發揮骨乾和示範作用。在經濟較發達的
東部地區,全國社區教育實驗區的教育資源基本上都要向社區居民開放,面向社區居民廣泛開展各種形式的教育培訓活
動,使社區居民年培訓率逐步達到80%以上,基本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社區教育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基本具備社區教育
機構、人員和經費等保障條件;在中西部地區,全國社區教育實驗區教育資源60%以上都要向社區居民開放,有重點地開
展教育培訓活動,使社區居民年培訓率逐步達到50%以上,初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社區教育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具備
一定的社區教育機構、人員和經費等保障條件。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都要制定社區教育發展規劃,加強終身教育的規劃和協調,優化整合各種教育培訓資源,
形成較為完備的推進社區教育工作的政策措施和對社區教育工作的督導評估制度,初步形成面向社區居民終身學習的資
源平台。 三、推進社區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務 1.大力開展多層次、多內容、多形式的教育培訓活動。 2.進一步開展創建「學習型組織」的活動。 3.充分利用、拓展和開發各類教育資源,形成社區教育培訓網路。 四、採取切實可行措施,保障社區教育工作順利進行 1.加強對社區教育工作的領導,逐步完善社區教育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 2.加強社區教育隊伍建設。 3.保障社區教育的經費投入。 4.開展對實驗工作的檢查、評估和咨詢工作。 5.加強社區教育的宣傳和理論研究工作。

⑧ 如何發揮網格信息員隊伍在社區建設中的作用

按照市、區統一要求,立足基層實際,採取三條措施強化網格員隊伍建設,為扎實推進轄區社會服務管理創新工作奠定基礎。
一是強化「四層責任」,主動超前謀劃。街道黨工委11名班子成員每周深入掛點社區就網格化管理工作開展調查研究,落實指導責任。及時組織召開社會服務管理創新工作動員會、推進會和座談會,學習傳達上級相關會議及文件精神,將此項工作納入到對社區的年終目標考核范圍,明確社區書記、主任為第一責任人,以網格員隊伍建設為抓手,就網格員日常工作和主要職責進行細致安排,健全管理制度,落實管理責任。各社區召開定責定職會議,依託社區幹部和專職工作者加強對網格員的培訓,落實傳、幫、帶責任。組織網格員學習社區工作制度,以格定人,明確崗位責任。
二是做好「四個見面」,加快角色轉變。為提高居民群眾對網格化管理的知曉率、支持度和參與率, 11個社區迅速組織網格管理員與社區黨員、居民代表、樓棟長、社區積極分子召開集體見面會,增進了解互動。各社區結合當前工作任務加強統籌協調,由社區工作人員分組帶領網格員到社區實地熟悉環境,著手開展流動人口清查登記,完善計生、治安流動人口等方面的信息。安排網格員藉助「兩實」信息和人口普查草表,有針對性地採集信息,完善社區家庭檔案,加快網格員的角色融入。
三是開好「四個會議」,推進規范管理。圍繞推進規范管理、增強運作實效,各社區在健全考勤制度、明確職責范圍的基礎上,堅持以會代訓,以晨會、夕會、周例會、月講評會為重點,著力加強網格員的橫向工作交流,促進盡快熟悉相關政策和工作流程,幫助分析解決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目前,轄區162名網格員每天在社區開展巡查,第一時間掌握社情信息,了解群眾訴求,並參與到社區綜合治理、勞動保障、民政服務、計劃生育等方面的工作中來,切實發揮各自作用。

閱讀全文

與社區網路員培訓信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大電子商務概論期末試卷 瀏覽:884
區別電子商務的2次浪潮 瀏覽:434
廈門閔臨電子商務 瀏覽:299
房地產全年推廣方案 瀏覽:913
宣貫培訓方案 瀏覽:286
大學思政教師培訓方案 瀏覽:682
廠家與醫葯連鎖好的促銷方案 瀏覽:199
煙草網上結算推廣方案 瀏覽:477
市場營銷沙盤游戲 瀏覽:763
市場營銷技能考核 瀏覽:334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教師培訓方案 瀏覽:954
國外環保公益的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968
中醫公益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77
主題樂園策劃設計方案 瀏覽:1000
大愛撫平電子商務公司 瀏覽:93
大學生進社區志願公益策劃方案 瀏覽:148
華為公司營銷方案模板下載 瀏覽:782
視頻交流大賽策劃方案 瀏覽:386
模聯活動的策劃方案 瀏覽:882
皮包市場營銷 瀏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