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進一步加強城鄉基本公共衛生
1、專業人員的業務培訓規范化
專業人員培訓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繫到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的應用質量。各級公衛人員通過競爭上崗擇優錄取。為保證培訓質量,建立一整套培訓機制,確保培訓質量。通過業務培訓,不斷加強提升業務水平。探索建立長效機制,將臨時性、應急性培訓逐步轉變為長期性、制度化培訓。通過專題講座、脫產進修、對口支援等形式,對基層公共衛生人員進行普及型技能培訓,培養適用型人才。集中對全區公衛辦人員和公共衛生協理員分期分批實施全員培訓、考核。參加或承辦公共衛生領域「名醫講壇」,組織醫療衛生單位業務指導人員、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項目工作人員進行專項培訓,提升項目工作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多次組織管理人員到其他區、市學習先進管理經驗和做法,並組織召開全區現場會,加強工作交流,促進工作開展。
2、分級管理工作規范化
建立健全分級負責責任體系。區政府成立公共衛生服務工作領導小組,區衛生局專門成立公共衛生管理辦公室,明確專職人員。各鄉鎮、街道確定1名正式在編人員為公共衛生聯絡員。各鄉鎮(街道)成立了公共衛生服務管理辦公室,按轄區服務人口3/1000 0的標准配備業務技術好、責任心強的工作人員,在行政村(居),由標准化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的正式工作人員擔任本村(居)的公共衛生協理員,推進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的實施。
3、明確各級公衛工作職責與制度
按照公共衛生服務管理辦公室建設的統一標准,全區設立公衛辦12個,設置了專門辦公場所管理辦公室按「五室分開」模式,設置疾病預防控制室、衛生監督室、婦幼保健室、慢病管理室、健康教育和檔案管理等工作室。配備必要設施,進一步加快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工作,推進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開展,將各級公衛工作職責與制度裝訂成冊並上牆,率先在全市制訂區、鄉鎮(街道)、村(居)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台賬並認真貫徹執行。
4、公共衛生服務管理實施辦法
根據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統一使用所有的紙質表格和電子表格,並對軟體使用情況進行全員培訓。通過培訓使其充分掌握項目工作目標任務和工作方法,操作規范、表卡填寫等內容,力爭使每個人都能聽懂、看懂,達到培訓效果。為完善公共衛生信息管理平台建設,下發實施方案,設專人成立辦公室,建設獨立機房,配備全 新伺服器、交換機、防火牆等硬體設施。各單位明確具體專人負責信息化建設。建成覆蓋區、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機構的電子信息服務網路,並按時實施國家基本葯物制度。
5、完善各級公衛管理機制
以實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項目為切入點,積極構建三級公共衛生服務網路,促進城鄉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各級各單位均簽訂了目標責任書,建立督導包保責任制,定期督查工作進展情況,推動各項工作有序平穩發展。率先在全市組建2個疾控責任指導團隊,劃片分區,責任到人,採取定期輪駐、巡迴指導、對口幫扶等形式「下沉」到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強化對基層的公共衛生業務指導、管理。更好地發揮疾病預防控制、衛生監督、婦幼保健等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在基層衛生服務中的業務指導、技術支撐、監督管理作用。局領導班子成員分片包干,利用周末等時間不定期進行明察暗訪。市、區人大、政府、政協領導多次深入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現場,視察工作開展情況,省衛生廳、市衛生局有關領導多次進行現場指導,按照各級領導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逐項進行整改完善和提高。及時召開現場會、編發典型材料予以總結推廣;對發現的問題和不足,現場提出整改意見,並通過通報等形式向區政府、市衛生局匯報,促使基層公共衛生工作緊抓不懈。
6、各級監督考核規范化
加強督導、嚴格執行各級考評機制,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落實情況作為體系建設和績效考核重要內容,核定服務數量,明確質量標准,激勵、引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轉變服務模式,變坐等式被動服務為上門式主動服務,變片面追求經濟效益為更加重視社會效益,變衛生部門內部評價為多部門及群眾共同參與評價,變按人員編制補償為績效考核補償。制定了考評指標和體系,由各級公衛辦牽頭,組織專家組成考核組,將服務人口數量、完成質量等納入考核指標體系,同時引入群眾評價機制,對群眾知曉率、滿意度、服務利用率等指標進行綜合評價。
❷ 如何做好基本公共衛生工作
1 專業人員的業務培訓規范化
專業人員培訓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繫到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的應用質量。各級公衛人員通過競爭上崗擇優錄取。為保證培訓質量,建立一整套培訓機制,確保培訓質量。通過業務培訓,不斷加強提升業務水平。探索建立長效機制,將臨時性、應急性培訓逐步轉變為長期性、制度化培訓。通過專題講座、脫產進修、對口支援等形式,對基層公共衛生人員進行普及型技能培訓,培養適用型人才。集中對全區公衛辦人員和公共衛生協理員分期分批實施全員培訓、考核。參加或承辦公共衛生領域「名醫講壇」,組織醫療衛生單位業務指導人員、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項目工作人員進行專項培訓,提升項目工作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多次組織管理人員到其他區、市學習先進管理經驗和做法,並組織召開全區現場會,加強工作交流,促進工作開展。
2 分級管理工作規范化
建立健全分級負責責任體系。區政府成立公共衛生服務工作領導小組,區衛生局專門成立公共衛生管理辦公室,明確專職人員。各鄉鎮、街道確定1名正式在編人員為公共衛生聯絡員。各鄉鎮(街道)成立了公共衛生服務管理辦公室,按轄區服務人口3/1000 0的標准配備業務技術好、責任心強的工作人員,在行政村(居),由標准化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的正式工作人員擔任本村(居)的公共衛生協理員,推進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的實施。
2.1 明確各級公衛工作職責與制度
按照公共衛生服務管理辦公室建設的統一標准,全區設立公衛辦12個,設置了專門辦公場所,管理辦公室按「五室分開」模式,設置疾病預防控制室、衛生監督室、婦幼保健室、慢病管理室、健康教育和檔案管理等工作室。配備必要設施,進一步加快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工作,推進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開展,將各級公衛工作職責與制度裝訂成冊並上牆,率先在全市制訂區、鄉鎮(街道)、村(居)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台賬並認真貫徹執行。
2.2 公共衛生服務管理實施辦法
根據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統一使用所有的紙質表格和電子表格,並對軟體使用情況進行全員培訓。通過培訓使其充分掌握項目工作目標任務和工作方法,操作規范、表卡填寫等內容,力爭使每個人都能聽懂、看懂,達到培訓效果。為完善公共衛生信息管理平台建設,下發實施方案,設專人成立辦公室,建設獨立機房,配備全 新伺服器、交換機、防火牆等硬體設施。各單位明確具體專人負責信息化建設。建成覆蓋區、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機構的電子信息服務網路,並按時實施國家基本葯物制度。
2.3 完善各級公衛管理機制
以實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項目為切入點,積極構建三級公共衛生服務網路,促進城鄉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各級各單位均簽訂了目標責任書,建立督導包保責任制,定期督查工作進展情況,推動各項工作有序平穩發展。率先在全市組建2個疾控責任指導團隊,劃片分區,責任到人,採取定期輪駐、巡迴指導、對口幫扶等形式「下沉」到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強化對基層的公共衛生業務指導、管理。更好地發揮疾病預防控制、衛生監督、婦幼保健等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在基層衛生服務中的業務指導、技術支撐、監督管理作用。局領導班子成員分片包干,利用周末等時間不定期進行明察暗訪。市、區人大、政府、政協領導多次深入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現場,視察工作開展情況,省衛生廳、市
衛生局有關領導多次進行現場指導,按照各級領導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逐項進行整改完善和提高。及時召開現場會、編發典型材料予以總結推廣;對發現的問題和不足,現場提出整改意見,並通過通報等形式向區政府、市衛生局匯報,促使基層公共衛生工作緊抓不懈。
3 各級監督考核規范化
加強督導、嚴格執行各級考評機制,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落實情況作為體系建設和績效考核重要內容,核定服務數量,明確質量標准,激勵、引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轉變服務模式,變坐等式被動服務為上門式主動服務,變片面追求經濟效益為更加重視社會效益,變衛生部門內部評價為多部門及群眾共同參與評價,變按人員編制補償為績效考核補償。制定了考評指標和體系,由各級公衛辦牽頭,組織專家組成考核組,將服務人口數量、完成質量等納入考核指標體系,同時引入群眾評價機制,對群眾知曉率、滿意度、服務利用率等指標進行綜合評價。對11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完成情況的分值權重並公示,考評結果作為經費核撥依據和人員獎懲、績效工資核定依據,增加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保證基本公共衛生項目的有效實施。
❸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培訓內容應增加哪些內容
淺談如何做好基層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質量
1 專業人員的業務培訓規范化
專業人員培訓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繫到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的應用質量。各級公衛人員通過競爭上崗擇優錄取。為保證培訓質量,建立一整套培訓機制,確保培訓質量。通過業務培訓,不斷加強提升業務水平。探索建立長效機制,將臨時性、應急性培訓逐步轉變為長期性、制度化培訓。通過專題講座、脫產進修、對口支援等形式,對基層公共衛生人員進行普及型技能培訓,培養適用型人才。集中對全區公衛辦人員和公共衛生協理員分期分批實施全員培訓、考核。參加或承辦公共衛生領域「名醫講壇」,組織醫療衛生單位業務指導人員、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項目工作人員進行專項培訓,提升項目工作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多次組織管理人員到其他區、市學習先進管理經驗和做法,並組織召開全區現場會,加強工作交流,促進工作開展。
2 分級管理工作規范化
建立健全分級負責責任體系。區政府成立公共衛生服務工作領導小組,區衛生局專門成立公共衛生管理辦公室,明確專職人員。各鄉鎮、街道確定1名正式在編人員為公共衛生聯絡員。各鄉鎮(街道)成立了公共衛生服務管理辦公室,按轄區服務人口3/1000 0的標准配備業務技術好、責任心強的工作人員,在行政村(居),由標准化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的正式工作人員擔任本村(居)的公共衛生協理員,推進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的實施。
2.1 明確各級公衛工作職責與制度
按照公共衛生服務管理辦公室建設的統一標准,全區設立公衛辦12個,設置了專門辦公場所,管理辦公室按「五室分開」模式,設置疾病預防控制室、衛生監督室、婦幼保健室、慢病管理室、健康教育和檔案管理等工作室。配備必要設施,進一步加快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工作,推進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開展,將各級公衛工作職責與制度裝訂成冊並上牆,率先在全市制訂區、鄉鎮(街道)、村(居)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台賬並認真貫徹執行。
2.2 公共衛生服務管理實施辦法
根據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統一使用所有的紙質表格和電子表格,並對軟體使用情況進行全員培訓。通過培訓使其充分掌握項目工作目標任務和工作方法,操作規范、表卡填寫等內容,力爭使每個人都能聽懂、看懂,達到培訓效果。為完善公共衛生信息管理平台建設,下發實施方案,設專人成立辦公室,建設獨立機房,配備全 新伺服器、交換機、防火牆等硬體設施。各單位明確具體專人負責信息化建設。建成覆蓋區、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機構的電子信息服務網路,並按時實施國家基本葯物制度。
2.3 完善各級公衛管理機制
以實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項目為切入點,積極構建三級公共衛生服務網路,促進城鄉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各級各單位均簽訂了目標責任書,建立督導包保責任制,定期督查工作進展情況,推動各項工作有序平穩發展。率先在全市組建2個疾控責任指導團隊,劃片分區,責任到人,採取定期輪駐、巡迴指導、對口幫扶等形式「下沉」到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強化對基層的公共衛生業務指導、管理。更好地發揮疾病預防控制、衛生監督、婦幼保健等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在基層衛生服務中的業務指導、技術支撐、監督管理作用。局領導班子成員分片包干,利用周末等時間不定期進行明察暗訪。市、區人大、政府、政協領導多次深入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現場,視察工作開展情況,省衛生廳、市衛生局有關領導多次進行現場指導,按照各級領導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逐項進行整改完善和提高。及時召開現場會、編發典型材料予以總結推廣;對發現的問題和不足,現場提出整改意見,並通過通報等形式向區政府、市衛生局匯報,促使基層公共衛生工作緊抓不懈。
3 各級監督考核規范化
加強督導、嚴格執行各級考評機制,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落實情況作為體系建設和績效考核重要內容,核定服務數量,明確質量標准,激勵、引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轉變服務模式,變坐等式被動服務為上門式主動服務,變片面追求經濟效益為更加重視社會效益,變衛生部門內部評價為多部門及群眾共同參與評價,變按人員編制補償為績效考核補償。制定了考評指標和體系,由各級公衛辦牽頭,組織專家組成考核組,將服務人口數量、完成質量等納入考核指標體系,同時引入群眾評價機制,對群眾知曉率、滿意度、服務利用率等指標進行綜合評價。
❹ 廣東省醫葯衛生信息網的網站欄目
網站開通了14個醫學專業信息頻道,免費供廣大醫療工作者瀏覽及查詢。
1. 新聞 報道國內外醫療衛生行業最新動態;反映人民健康狀況,關注衛生熱點問題。
2. 公共衛生 發布公共衛生政策、法律法規、突發事件預警、傳染病疫情、現行流行病、疫苗免疫、食品檢測、婦幼保健等。
3. 科研教育 廣東省衛生廳科教處信息發布,科技廳科研信息發布;欄目有科研公告、立項課題、繼續教育、職稱考試、執業考試、自學考試等。
4. 醫學專科 介紹廣東省衛生廳評審出的廣東醫學重點專科、特色專科為主;以及各地醫院重點科室。
5. 醫葯專家 介紹廣東省衛生廳評審出的廣東醫學專家庫的專家為主;以及各地的名醫。
6. 醫葯商情 推介一批信譽好、具專業特色、技術過硬、管理嚴格的品牌醫葯企業。
7. 醫療機構 推介一批信譽好、具專業特色、技術過硬、管理嚴格的品牌醫院。
8. 文獻服務 廣東省科技圖書文獻醫葯衛生分中心,以提供文獻信息資源和服務為主,集合文獻信息中心、查新咨詢中心的業務。
9. 中醫中葯 全面跟蹤報道「廣東建設中醫葯強省」進程,提供廣東醫學圖書館的嶺南古籍目錄檢索。
10. 精彩論文 發布最新臨床醫學案例分析、臨床研究、臨床用葯、臨床護理、述評、診療新進展、專題報道、綜述·講座、調查研究、短篇報道等權威實用醫學科技信息,供衛生技術人員參與學習,以全面提升我省醫療技術水平和管理效能。
11. 會議培訓 發布衛生系統各大科研學術機構最新會議和培訓消息,並對重大會議進行專題報道。
12. 標准規范 中醫名詞詞典、葯監局基礎資料庫、國家葯品標准庫、ICD10資料庫、衛生法律法規庫等,是目前國內葯品信息、衛生法規最新最全的網站。
13. 健康知識 全身各種疾病介紹,包括:概述、病因、症狀、檢查、治療等;以及婦女保健、兒童保健、健康教育、美容健身、飲食健康、性愛秘笈、性愛生理、性愛心理、性與社會、生活網路、衣食住行等四十多個健康知識欄目。
14. 資源下載 為大家提供國內外最新最專業的醫學軟體,視頻,圖片,課件,考試,電子書等資料,包括:醫學管理軟體、常用工具、臨床模擬器,臨床視頻、手術視頻、科普視頻、英語視頻,種類醫學圖片、課件,及各類考試資料
❺ 江蘇省建設考試培訓網如果別人登我這個會對我這造成損失嗎
即可執業醫師考試國家醫學考試中心成績查詢入口差不多都是12月正式開通,參加了執業醫師筆試考生只
需輸入「姓名」、「身份證號」、「准考證號」即可查詢到那一年的執業醫師綜合筆試考試成績,
1999年臨床助理執業醫師分數線158分
2000年臨床助理執業醫師分數線166分
2001年臨床助理執業醫師分數線174分
公共衛生執業醫師:348
醫師資格證書發放時間與形式都是根據各個地方的政策來決定的,沒有一個准確的時間,你可以去你們那
個地方的地衛生局去打聽打聽啊,凡事都要自己主動哇。國家醫學考試上查詢
2005年臨床助理執業醫師分數線173分
2006年臨床助理執業醫師分數線183分
公共衛生執業助理醫師:143
具有規定學歷的中醫執業醫師:351
具有規定學歷的中醫執業助理醫師:182
師承或確有專長中醫執業醫師:351
醫師資格考試成績啦,有電腦,有網就行拉。登錄進去後,會有一個賬號密碼登錄平台,你直接對照你的
准考證及密碼,在國家醫學考試服務平台登錄界面填寫你的的賬號、密碼及驗證碼過後,點擊"考試成績"
圖標,點擊上面顯示的"查看成績"鏈接即可查詢成績。
2000年臨床助理執業醫師分數線166分
2001年臨床助理執業醫師分數線174分
醫師助理的成績查詢時間每年每個地區的公布時間不同,預計都是在12月份左右,比如2014年的成績查詢
時間是在12月31日;2015年的成績查詢入口於11月30日公布
鄉鎮執業醫師助理的分數應該就是180分上下吧,可以參考一下歷年臨床助理分數線,浮動不是特別大。
臨床執業醫師:363
臨床執業助理醫師:178
口腔執業醫師:360
❻ 國家注冊審核員考試的具體時間和流程是怎樣的報考條件包括哪些
具體時間:
國家注冊審核員考試每年舉辦四次,分別是3、6、9、12月份舉行考試。
2013年國家注冊審核員考試時間:
第一季度:3月23-24號
第二季度:6月15-16號
第三季度:9月14-15號
第四季度:12月7-8號
流程:
第一步:培訓
第二步:參加全國筆試
第三步:申請實習
第四步:轉正式審核員
報考條件:
該報名條件適用於ISO9000國家注冊審核員,ISO14000國家注冊審核員,OHSAS18000國家注冊審核員和食品行業國家注冊審核員。
(1)教育經歷:質量、環境、職業健康體系考生最低應具備國家教育部門、人事部門及組織部門承認的大專以上(含大專)高等教育學歷。食品體系要求本科專業或本科以上專業為食品專業或食品相關專業,信息安全體系要求本科及以上學歷,專業為計算機相關專業。
食品及相關專業指:
(A)食品專業:食品科學與工程(製糖工程、發酵工程、糧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
(B)食品相關專業:農學(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作物遺傳育種)、
園藝(果樹學、茶學、蔬菜學)、
植物保護(植物病理學、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農葯學)、
動物科學(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草業學、特種經濟動物飼養)、動物醫學、水產養殖學、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植物營養學、土壤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衛生毒理學)、
生物科學(微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生物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食品及相關專業名稱如有差異或發生變化,以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目錄》及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授予博士、碩士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中的學科、專業為准。
❼ 教育管理學碩士發什麼學位證書
教育管理學碩士發管理學學位證書。
普碩
根據我國相關規定,普通碩士教育以培養教學和科研人才為主,授予學位的類型主要是學術型學位。
普通碩士學位證書樣式
我國學術型學位按招生學科門類分為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軍事學、管理學、藝術學13大類,13大類下面再分為110個一級學科,88個一級學科下面再細分為300多個二級學科,同時還有招生單位自行設立的760多個二級學科。
普通碩士招生考試主要是年初的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簡稱」統考」), 被錄取後,獲得研究生學籍。畢業時,若課程學習和論文答辯均符合學位條例的規定,可獲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
專業碩士
專業碩士對大家來說或許很陌生,但說到MBA、MPA卻是耳熟能詳。其實,MBA、MPA正是專業學位中的兩種類別。我國經批准設置的專業碩士已達15類。
專業碩士學位主要包括:工商管理碩士專業學位(MBA)、公共管理碩士專業學位(MPA)、工程碩士(ME)、法律碩士(J.M)、會計碩士專業學位(MPACC)、公共衛生碩士專業學位(MPH)、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獸醫碩士專業學位、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等。年初,又新增了藝術碩士、體育碩士、風景園林碩士3個專業學位。
專業碩士是我國研究生教育的一種形式。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定位,專業學位為具有職業背景的學位,培養特定職業高層次專門人才。
專業碩士教育的學習方式比較靈活,大致可分為在職攻讀和全日制學習兩類。比較簡單的區分辦法是:招收在職人員、以業余時間學習為主的專業學位考試通常在每年的10月份進行,名為「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學位全國聯考」,簡稱「聯考」;招收全日制學生的專業學位考試與每年年初舉行的「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簡稱「統考」)一起舉行。
❽ 濱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繼續教育網上培訓作業答案
2012繼續教育非衛生類作業答案
1、社區安全事件的破壞力逐漸增大的原因有( AD )
A、
社區規模和人口密度普遍較大,社區安全事件容易波及較大的范圍
B、社區專業隊伍建設滯後
C、流動人口增多
D、長期聚集的社會問題受到體制限制而在社區層面顯現
2、在管理決策咨詢活動中,除了運用專家智慧外,發揮各種決策技術支持系統的作用也是至關重要的,這里所說的決策技術支持系統包括( ACD )
A、危機信息資料庫系統
B、危機指揮通信系統
C、危機處理計算機決策支持系統
D、危機應對模擬系統
3、公共應急管理中最重要、最基礎的要素是( ABCD )
A、人
B、財
C、物
D、技術
4、突發事件按發生的本原分為( BC )
A、突發社會安全事件
B、自然突發事件
C、人為突發事件
D、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5、突發事件所產生的不確定性主要表現為( ABC )
A、狀態的不確定性
B、影響的不確定性
C、突發事件回應的不確定性
D、環境的不確定性
6、應急救援的專業隊伍和骨幹力量包括( ABD )
A、消防
B、海上搜救
C、**
D、市政工程搶險救援隊伍
7、轉變應急決策觀念的內容包含( ABCD )
A、事前決策觀念
B、效率至上觀念
C、溝通交流觀念
D、技術創新觀念
8、突發事件的預警級別的標示分為( ABCD )
A、紅**、橙色
C、黃色
D、藍色
9、發生嚴重社會安全事件後,國務院可以採取的措施有( BCD )。
A、穩定市場價格
B、及時調整稅率
C、限制提取存款、資金轉移
D、其他必要措施
10、教育領域中關於地震災害的應對辦法包括( ABCD )
A、就近躲避
B、避開人流
C、不要跳樓
D、伏而待定,降低重心
11、國務院是全國應急管理責任主體和最高行政領導機構,統一領導各類突發公共事件預防和處置工作。( A )
A、√
B、×
12、突發事件的各個階段之間的劃分很容易確認,從而形成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的特定的生命周期。(B )
A、√
B、×
13、記者與突發事件當事人交流時,對話中應多使用「你愛人」等人際關系型代詞。( B )
A、√
B、×
14、突發事件預警系統最主要的目標是要對所有危機發生因素進行准確預測和有力回應。( A )
A、√
B、×
15、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辦公廳(室)作為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部的辦事機構,承擔突發事件應急指揮部的日常工作。( A )
A、√
B、×
16、建立健全應對突發事件的長效機制,關鍵是不斷推進以「一案三制」為核心內容的應急管理制度建設。( A )
A、√
B、×
17、在音樂廳舉辦的音樂會、演唱會等日常業務活動,適用《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管理條例》。( B )
A、√
B、×
18、傳播技術的發展已經使電視新聞的時效由TNT(今日新聞今日報)發展到NNN(現在新聞現在報)的階段。( A )
A、√
B、×
19、按照不同的責任主體,我國的預案體系設計為國家總體應急預案、專項應急預案、部門應急預案、地方應急預案四個層次。(A )
A、√
B、×
20、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質,遇到突發事件就會慌亂不知所措,是專業技術人員的大忌。而良好的心理素質不是人人生來就有的,需要後天的培養。( A )
A、√
B、×
21、《國家安全法》主要是針對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活動,作出相應的規定,沒有包括所有的危害國家安全的活動,因此它屬於「小國家安全法」。( A )
A、√
B、×
22、恢復工作是應急管理的最後階段,其目的是使社區系統回歸到正常狀態。( B )
A、√
B、×
23、有關國家機關應當堅持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及時公布突發事件相關信息,包括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或個人隱私的信息。( B )
A、√
B、×
24、服務居民是為人民服務精神在社區工作者職業活動中最直接的體現。( A )
A、√
B、×
25、應急管理實質上是一種決策情勢。( A )
A、√
B、×
26、新聞媒體從業人員、民兵、學生也屬於應急管理中的人力資源。(A )
A、√
B、×
27、重點做好控制人群的數量規模工作,減少人群動力是降低公共場所和大型活動突發事件發生的關鍵。( A )
A、√
B、 ×
28、媒體在突發事件報道中,最關鍵是要把握住「四不」原則,即不瞞、不壓、不炒、不偏。( A )
A、√
B、×
29、應急預案的制定是應急系統的關鍵,是應急准備工作的核心內容之一。( A )
A、√
B、×
30、重視和加強應急管理基礎性工作,是現代應急管理與突發事件傳統處置工作的本質區別。( A )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