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推廣 > 銀行養老金理財產品營銷措施

銀行養老金理財產品營銷措施

發布時間:2021-06-16 10:59:47

① 商業銀行個人理財產品營銷策略發展史

個人理財產品憑著市場容量大、風險低、業務范圍廣、經營收入穩定的特點,已經成為外回國大型商答業銀行的主導產品和重要的收益來源及利潤增長點。隨著近些年來批發業務發展減緩和外資銀行的步伐逼近,各商業銀行迫於形勢都爭先恐後地推出形式多樣的個人理財服務和專有品牌。因此,個人理財業務已經成為我國目前銀行業的一個熱點,積極進行理財產品的營銷對於銀行和客戶都有重要的意義。本文系統研究了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產品營銷策略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及成因、面臨的新形勢及新的監管要求,並對國外商行個人理財產品營銷進行分析和借鑒,同時結合運用SWOT分析方法,以國有商業銀行為例解析商行如何進行營銷戰略構建。最後,基於以上分析的基礎,為商行開展個人理財產品營銷策略提出針對性的優化建議。這些研究可以為政府金融監理機構在商業銀行個人理財產品監管方面提供一些政策參考,同時對商業銀行有效的進行個人理財產品的開發與營銷具有一定的參考和借鑒價值,有利於促進我國商業銀行個人理財產品的發展與完善,提高國內商業銀行在個人理財產品上的市場競爭力。

② 理財產品營銷方案

應基於產品定位、目標客戶具體情況、競品分析分析,再具體寫時間、地點、營銷手回段等實施手段。
1、產答品定位:你這塊產品是入門門檻,風險大小,投資收益,這些決定了你面相不同層次的客戶群。
2、目標客戶:你要向那些客戶營銷。活期存款是全社會都參與,高端理財需要5萬以上,銀行私募需要100萬以上,不同的產品有不同的客戶群。這些目標客戶都有什麼特點。
3、競品分析:你的同行競爭對手都有什麼產品,優點是啥,缺點是啥,你這個產品能提供什麼更完善的。
4、營銷手段等實施方案:就是什麼時間地點,通過什麼方式傳達到客戶,切中客戶的需求促成交易。

③ 銀行旺季營銷措施

技巧1:分析利用網點優勢和客戶結構
以下為例:某行坐落在中高檔小區旁邊,是開發區支行一向的保險營銷先進網點,有著良好的保險營銷傳統和合
作氛圍。小區里存取定期的私人儲戶很多,其中也有很多常客,對保險產品一貫的消費能力和接受程度都較高。代銷的保險產品大多同時具有保障和投資功能,目標
客戶是有相應風險保障需求或穩健理財需求的客戶群體,在VIP窗和普通窗都工作過後發現小區客戶恰好與產品定位對接,中產以上階級的理財觀念較開放需求較
明確消費能力較高,他們會更加關注期繳保險等資產保全終身年金長久完善的保障功能,普通勞動者的理財觀念較保守需求較模糊消費能力較低,他們會更加關注躉
繳保險等一年期預期收益較高的投資功能,這些客戶都是我可以著重營銷和培養的未來資源,加上支行政策對此的重視,保險營銷可謂是集天時地利人和於一身,因
此我綜合選擇保險作為理財產品營銷優勢項;
技巧2:建立良好營銷習慣,加強自身活動量管理
在保險界有一個營銷公式:收入=活動
量*績效+專業知識。何謂活動量?活動量管理是指營銷人員對自己一段時間內所從事的銷售活動過程,包括銷售的對象和銷售的過程制定量化目標,並記錄實際結
果,用於評估工作進度和專業技能的一套方法,主管對營銷人員的銷售計劃做事先指導並在一段時間後檢查實際結果和計劃間差距提出改善意見和輔導,使營銷人員
的活動量得到有效增加,技能也得到不斷提升。
因為網點櫃員工作限制我們以接待客戶處理日常業務為主保險營銷為輔,所以櫃員的活動量管理除了固
定在早會參加相關保險知識培訓及話術場景演練,固定在處理日常業務中掌握保險產品特點和營銷話術後對潛力客戶察言觀色選擇時機勤開口一句話營銷推薦合適險
種保持拜訪量交換聯系方式之外,個人建議櫃員在下班後對當日的所有潛力客戶再通過電話或簡訊做一次接觸,對成交客戶進行後續維護說明,對未成交的潛力客戶
拉入自己的儲備庫,盡量通過各種通訊工具建立長期關系,並填寫好本日的營銷日誌對所有潛力客戶都進行客戶檔案管理,填寫完日誌後在固定的時間計劃明天的工
作和學習,建立起一套固定而持久的保險營銷工作模式:培訓演練——日常營銷——下班維護——營銷記錄——後續計劃——保險學習——本日總結——業績提升的
循環。
在每天的早會中,櫃員亦可拿著自己的營銷日誌參加,各網點營銷主管可以收集本網點營銷日誌並讓其中一位匯報昨天的營銷情況,主管可根據
該櫃員營銷日誌上所填寫的內容提出問題,對櫃員進行具有針對性的輔導,如果櫃員不多,也可以讓每個櫃員先簡要匯報一下昨天營銷中遇到的問題,然後就共性問
題予以統一解答和輔導,個性化問題留到早會結束後再進行具體輔導訓練。只有扎實做好櫃員營銷的活動量管理這類基礎性工作,調動起網點的營銷氛圍和人員執行
力,才是提升整體保險營銷業績的長久之道。
技巧3:察言觀色勤開口
在分析利用網點優勢客戶結構和建立起保險營銷的活動量管理這類良好營銷習慣後,我們就開始和客戶正式接觸了,在日常營銷中,櫃員更多是進行潛力客戶
初步挖掘和銷售轉推薦,對潛力客戶察言觀色的高度識別率、建立感情的開場白、一句話營銷的開口基數和不斷優化自身營銷話術配合技巧是其中四個關鍵影響因素:
對潛力客戶的高度識別率源自豐富營銷經驗帶來的察言觀色能力,櫃員可以根據客戶的年齡層次、資產狀況、理財習慣、衣著打扮、言行舉止、工作職業及家庭背景等綜合判斷,進行更有針對性的營銷;
建立感情的開場白:初步判定潛力客戶後,可先行對其辦理業務提供額外關懷或針對其個人情況進行寒暄,如針對辦卡客戶可提示其進行網銀手銀簽約激活,針對帶小孩的客戶可對其子女進行贊美等;

一句話營銷的開口基數:開場白完畢後就進入正式營銷環節,勤開口是所有營銷技巧的習慣基礎,就算客戶再多工作再累,至少對於潛力客戶的三板斧式簡單詢問
都是必需的——您有多少閑置資金?對風險偏好如何?資金能放多久?我們有個XXX的產品,您有興趣讓我們的大堂同事過來推薦下嗎?
不斷優化自身營銷話術配合技巧: 如注意潛力客戶是否不足或超過產品要求年齡,是否攜帶本人身份證和卡折,以存取定期的客戶為主要目標,對客戶的個人資產等隱私信息要注意保密,客戶經理營銷時櫃員不要過多打擾,營銷時注意說明產品細則和風險提示等;
技巧4:櫃員後台大堂團隊配合聯動營銷

這個時代沒有人能夠獨自成功,特別是對於銀行網點這類小團隊而言,團隊配合合作營銷才能發揮最大效用,以一個完整的客戶營銷環節為例:櫃員前期識別推
薦,後台適當幫腔,客戶經理作為營銷主力協力拿下客戶後櫃員盡快替客戶辦理產品簽約,客戶經理攜帶客戶進行後續資料填寫復印整理維護工作,每一環都緊密相
連,如果彼此獨立很明顯整體效率會大打折扣。當然,合作營銷時彼此的業績分配也要公平透明,避免產生不必要的紛爭。
技巧5:抓住機會反復促使客戶成交

在櫃員日常保險營銷過程中,察言觀色判斷潛力客戶——櫃員開場白進行初步推薦——呼叫後台及大堂經理配合團隊營銷——抓住機會促使客戶成交——針對客戶
疑慮提供對措消滅疑慮——最終成交這是基本過程,但其中有一點應該值得借鑒,就是在第一次促使成交針對客戶疑慮我們提供了對措消滅疑慮後客戶依舊不想成交
時,我們可以暫緩一陣等待客戶業務辦理完畢後尋找時機再次促使客戶成交,因為有時客戶疑慮消除後自己也需要一個思考時間去消化,把握好時機再次促使客戶成
交也是很關鍵的,成功者永遠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可能的機會。
技巧6:製作名片與客戶保持聯系,做好後期維護工作
櫃員若想爭取轉型客
戶經理,就必須專業到細節,名片作為一個人的信息濃縮體,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營銷利器,和客戶交換名片後只是建立長期聯系的第一步,後續需要你對不同客戶層
級進行劃分投入相應時間精力進行管理。萬變不離其宗,只要緊抓維護客戶這個根本目的不變,一切正當途徑渠道都是可以利用的,當然,在客戶交往中關注度可以
不同,但真誠服務的內心必須始終如一。
技巧7:通過各種渠道進修,提高自身專業水平增加客戶信任度
專業形象也是獲取客戶信任的重
要營銷優勢之一,特別對於保險這類細節繁瑣政策種類更新迅速的產品而言,考取如保險銷售從業人員資格AFP等相關認證,通過專業網站資料學習等都是下班後
不錯的進修途徑,可以在下班後填寫完本日營銷日誌做好明天工作計劃後留一塊固定時間進行相關知識學習。

④ 銀行理財產品營銷方案該怎麼寫

應基於產品定位、目標客戶具體情況、競品分析分析,再具體寫時間、地點、營銷專手段等屬實施手段。
1、產品定位:你這塊產品是入門門檻,風險大小,投資收益,這些決定了你面相不同層次的客戶群。
2、目標客戶:你要向那些客戶營銷。活期存款是全社會都參與,高端理財需要5萬以上,銀行私募需要100萬以上,不同的產品有不同的客戶群。這些目標客戶都有什麼特點。
3、競品分析:你的同行競爭對手都有什麼產品,優點是啥,缺點是啥,你這個產品能提供什麼更完善的。
4、營銷手段等實施方案:就是什麼時間地點,通過什麼方式傳達到客戶,切中客戶的需求促成交易。

⑤ 如何推銷銀行理財產品

一般銀行理財產品的推銷話術比較簡單,有以下幾個關鍵點需要投資者重點關註:

1.購買日離銷售日有多遠?如果一個產品期限一個月,但是你購買日離起息日還有5天,那這個產品所公布的收益率基本就沒什麼意義,收益率需要打個折才行。

2.分清楚工作人員說的收益率是他估計的收益率還是寫到產品說明書里的收益率。

3.區分清楚到底買的是不是銀行理財產品,有些銀行從業人員會將保險當銀行理財賣。

4.區分銀行理財的風險等級。比如中行的理財風險評級分為五級,前三級都不需要擔心本金安全,但是第四和第五類就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了。

保險理財

以某保險公司的富貴人生保險理財項目為例,產品宣傳如下:

分五年儲蓄,每年儲蓄5萬元,就能馬上享有六大利益:

(一)從儲蓄的第二年開始即可獲得9000元的固定收益,此後每隔一年都會固定有9000元打到您的帳戶上,直至終身。

(二)與此同時每一年約5000元的浮動收益也將准時打入您的帳戶,讓您足不出戶即可享受到機構理財帶給您的豐厚收益。

(三)當然這兩筆錢如果您暫時不用,我們還可以以每年4%的利息讓它們以復利形式不斷生息,只按3%計算的話到80歲可累積到114萬元,相當於本金的4.6倍,為您贏取更多財富。

(四)除此之外,在獲得收益期間,如您急需用錢,還可以在完全不影響收益的同時即刻取出30萬元急用,以確保資金超高的靈活性。

(五)以上說的都是收益,更重要的是您的本金始終安全,並且有兩種方式供您靈活選擇,1、您可以將本金安全的轉移給您的受益人;2、也可以選擇在年老時隨時提前贖回,用來補充養老。

(六)更加人性化的是上述所有利益全部免稅,使您在享有機構理財安全、穩定收益的同時更完整的保全了資產。

看似一份完美的產品,那麼收益和風險是否真如產品宣傳中所描述的呢?我們來分析一下:

1. 保險的現金價值隨著時間累積,在一定年限後確實會看起來很高。但是你只能死了轉讓給受益人,而不能直接給自己——除非是申請退保贖回,這樣就比那個值要虧很多。因此,保險基本上是一個遺產轉讓的渠道,但對你自己的生活享樂不是很大的幫助。用年老時賬號里的總價值去暗示你這都是你的,而不提醒你這個錢其實是給受益人的,是不合適的。

2. 比較時,往往會拿存銀行去對比,說放在銀行一年利率才多少多少。但其實如果放在銀行連續存N年,如果利率穩定的話,復利計算下來也很可怕。拿自己幾十年後的復利加總,去PK 銀行一年利息才多少多少的說法,是不合適的。

3. 為了修補第1條帶來的疑慮,往往會給你生存獎勵金和每年的紅利計息等等。但獎勵金的來源就等於是你這筆錢的利息預支給你(別忘記,你可是要在這個庫里放幾十年的復利計算呢),羊毛出在羊身上;而紅利計息最大的問題,是她和你描述的是該保險公司每年的盈利率X%,但這個是指該保險公司的業績情況,和你計算年度紅利用的是Y%。但Y%此時此刻是不知道的!包括銷售自己都說不清楚如何制訂,只能說精算師會根據每年的X%而定出一個Y%。所以,用整個保險公司的盈利率,讓你錯誤映射以為你的分紅計息也是這個,是不合適的。

4.在最後一步說服的時候,往往會說,這個是保本的,而且還有紅利這些增值。其實國家政策看好,前途看好,最不濟您肯定是保本的,您擔心個啥?錯。每年通貨膨脹3%都說少了(我09年11月寫的),現在吉野家一個牛肉飯套餐都小30了親,09年才1x元吧!沒能跑贏銀行利率,就是失誤!用「這個理財項目至少是保本的」,來讓你放開警惕,也是不合適的。

⑥ 保險理財產品銷售策略

一、「三四六」理財法的概念
在不同生命階段,個人或家庭具有不同的財務狀況、資金需求和風險承受力,從而理財需求、壽險需求也就不同,個人成長生命周期、家庭生命周期、個人和家庭的收入水平都與個人理財規劃的制定有著密切的關系。
「三四六」理財法從總體上說,就是理財規劃人員要按照客戶所屬不同的家庭、收入層次和年齡段對客戶進行科學客觀的理財規劃指導。具體來說,「三四六」理財法中的「三」指的是「三種收入」:高收入人群,中高收入人群和中低收入人群。「四」指的是「四種家庭」:形成期家庭(從結婚到生子),成長期家庭(從子女出生到其完成學業),成熟期家庭(從子女參加工作到夫妻退休)和衰老期家庭(夫妻退休到死亡);「六」指的是「六個年齡段」:探索期(15-24歲)、建立期(25-34歲)、穩定期(35-44歲)、維持期(45-54歲)、空巢期(55-64歲)和養老期(65歲-死亡)。
二、用「三四六」理財法進行個人壽險規劃
(一)「六」個年齡階段與壽險購買
人是家庭的組成元素,個人在其成長生命周期里,其個人收支平衡在不同的年齡段有很大差別,當然對於金融理財產品的需求也不一樣,因此我們把個人的生命成長周期以十年為一個年齡段進而劃分為六個年齡階段,分別進行討論,分析其理財需求,從而確定個人不同年齡階段的理財計劃。
1.探索期
探索期大約在15-24歲的十年之間,個人在探索期主要面臨的問題是高等教育階段大學以及高校的選擇,本科畢業後是就業還是繼續走升學路線繼續深造,如果出國深造則還需要預先考慮費用的問題。財務方面:此時期個人通常是單身,居住情況是同父母居住或住學校宿舍。
這個時間短的個人收入通常比較單薄,有可能來源於打工或父母的零用錢以及學校的獎、助學金等。因此,在壽險規劃方面,由於收入很有限,所以主要考慮低保費的意外險和醫療險。學生可以考慮購買學生綜合保障險,單身青年可以考慮購買保額10-20萬的定期壽險或保額20-40萬的意外死亡險,受益人均為父母。
2.建立期
建立期大約在25-34歲之間,個人此時剛剛踏入社會,工作、事業上可謂是剛剛起步,其財務特點十分鮮明:就是低收入、高支出(「月光族」基本上都出現於此年齡段),而且大多數人在這個階段都會選擇擇偶、結婚、生子的生活路線,所以常常由於資金短缺而不得不求助於父母。建議年輕小夫妻們在此階段要努力工作,提高銀行儲蓄;並且注意積累資金,准備購房的首付款。在壽險規劃方面:(1)購買保額為年收入5-10倍的定期壽險,以配偶為受益人。(2)購買保額為年收入2-5倍的定期壽險,以子女為受益人。(3)視實際情況購買子女教育金保險。
3.穩定期
穩定期大約在35歲-44歲這十年間,每個人基本上有了大約10年左右的工作經驗,經歷了這個階段,個人應該充分明確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在個人的財務准備方面:大多數這個年齡段的人,首先,其子女都已經進入小學或者中學學習,因此家庭應該積極地為子女的高等教育積累足夠的教育資金;其次,不少人在這個年齡段都購買了自己的房屋,如果是貸款購買的,則需要准備好足夠的資金償還房屋貸款;再次,此時人們已經步入中年,因此在退休養老金方面也要初步具有準備的意識。
壽險規劃方面,除了前幾個階段購買的保險以外,由於綜合財力的增加,還可以在增加保險購買品種:(1)購買定期壽險,壽險保額始終等於房屋欠貸金額,屬於保額遞減型壽險,其意義在於如果還款人由於某些意外原因不幸去世的話,房屋貸款可以由保險公司繼續償還,而不至於由銀行拍賣而使活著的家屬失去房屋。(2)購買教育保險,為受教育階段的子女繼續籌劃今後所需要的教育費用。
4.維持期
維持期大約在45歲-54歲期間,個人經過20年左右的工作努力,在事業上或多或少都會取得一定的成績,其經濟實力在此時是最強的。在財務規劃方面:子女此時基本上處於高等教育階段(本科或研究生),子女教育金在之前已經准備妥當了;貸款買房的,房屋貸款也已經基本還清;因此,此時個人理財的主要目標是准備足夠的養老金。在壽險規劃上:(1)購買足夠的健康險,以滿足隨著年齡增大而不斷增加的醫療費用和護理費用;(2)購買養老保險,越早買越好,買得早,相同保額保費就越少。當然,由於此時個人經濟實力最強,因此購買保險時有條件的個人在考慮其保障功能的同時還可以考慮保險的投資功能。
5.空巢期
空巢期大約在55歲-64歲時期,大多數人在此階段處於退休前後的時期,從事業上來講,管理人員在這個階段大都應該做到高管位置;而技術人員都已經積累了大量的技術經驗,從而成為了高級技師或者高級工程師;子女一般都已經就業,他們可能會繼續與父母居住或者在外面居住。財務狀況上:此年齡段人士應該採取穩健的理財策略,降低投資性產品的購買,增加存款數量並且增加穩定收益理財產品的額度。壽險規劃方面:(1)購買養老保險的要繼續繳納保費,如果覺得額度不夠也可以適當增加保額;(2)考慮到遺產規劃問題,可以購買終身壽險,因為保險具有合法避稅功能。
6.養老期
養老期是在65歲以後這段時期,事業上如果單位返聘,還可以繼續發揮余熱,也可以做顧問等,子女此時基本都成家立業,擁有自己的家庭。財務規劃上:領取退休金,安度晚年,理財產品以固定收益產品為主。壽險規劃方面:領取養老保險的保險金直至去世。
(二)「四」種家庭與壽險購買
個人理財不僅分析個人成長的生命周期,還要考慮家庭生命周期,因為理財策劃是根據整個家庭做出的。家庭生命周期可以分為形成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老期四個時期。形成期是從結婚到子女出生,成長期是子女出生到子女完成學業,成熟期是子女完成學業獨立到夫妻退休,衰老期是夫妻退休到全部去世。一般,在形成期階段家庭承受風險能力較強,隨後高風險投資的比例逐漸減少,逐步增加儲蓄、養老和醫療的貯備,
不同家庭生命周期的理財需求
周期
家庭變化
風險承受能力
家庭主要支出
保險安排
形成期
結婚到子女出生(1-3年)
很強
購房
隨著家庭成員的增加,提高壽險保額
成長期
子女出生到完成學業(18-22年)

高等教育
以教育年金形式儲備子女教育費用
成熟期
子女參加工作到夫妻退(10-15年)
較弱
准備退休金
以養老險或遞延年金准備退休
衰老期
夫妻退休到全部去世

生活、醫療費
投保看護險或將養老險轉為即期年金
1.形成期
形成期是指從夫妻結婚到生子這段時間,一般為1-3年,這個期間的財務狀況:從單身時期的不穩定逐漸穩定下來,很多夫妻將要購買自己的住房,因此要准備首付款,也要為未來出生的子女做好教育款規劃。壽險規劃方面:(1)購買醫療保險和意外保險,防止因大病或意外導致財務狀況出現較大波動;(2)購買定期壽險,以配偶為受益人,防止自己死亡而使配偶生存狀況下降;(3)購買定期壽險,壽險保額等於房貸金額,防止還款人死亡而導致房屋被拍賣。
2.成長期
成長期是指從子女出生到子女完成學業這段時間,一般持續18-22年,家庭狀況方面夫妻二人的工作經驗不斷提高,工作技能不斷得到加強,同時,子女年齡逐漸增大,財務狀況:家庭收入逐漸穩步提高,教育費用支出越來越多,隨著家庭收支情況逐漸進入穩定狀態,應該逐漸增加投資類金融產品的購買數量。壽險規劃方面:(1)購買教育保險,為子女積累教育保障金;(2)購買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解除因夫妻年紀逐漸增大而產生的後顧之憂;(3)購買新型投資類保險,其中包括分紅類保險、投資聯結保險和萬能保險。
3.成熟期
成熟期是指子女參加工作到夫妻雙雙退休這段時間,一般為10-15年,家庭此時已經進入完全穩定時期,子女經濟上已經獨立,家庭收入穩步提高,支出不斷減少,資產總額不斷增多,負債逐漸減少,事業上同時也進入巔峰時期,但夫婦年齡增大,身體狀況不斷下滑。財務安排上:主要任務為增加退休金做准備,風險投資比率逐漸下調,穩定投資比率要提升上去。壽險規劃上:主要購買養老保險,增加退休後的退休養老金。
4.衰老期
衰老期是指夫妻退休到死亡這段時間,隨著整體收入的下降,生活和醫療支出不斷增加,家庭抗風險能力逐漸下降。在財務安排上:要強調資金的安全性,降低風險投入的比重,資金安排在安度晚年和安排後事上。壽險規劃方面:領取養老保險的養老金。
(三)「三」種收入水平與壽險購買
按照經濟收入狀況,將消費者分為高收入階層、中高收入階層和中低收入階層。[4]通過分析各自的主要風險,制定合適的壽險規劃。
1.高收入階層
高收入階層是指經濟收入水平極高、在國內名列前茅,抗風險能力非常強的那部分人群,通常指的是先富起來的那一部分人,例如成功的企業家、老闆、文體明星等。這部分人的財務情況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收入支出都非常大。壽險規劃方面:(1)購買終身壽險,為自己龐大的遺產合法避稅,雖然我國遺產稅的征訂還在規劃之中,但大額遺產征稅是早晚的事;(2)購買意外險,高收入人群遭遇意外以後的財務波動數額大,對家庭沖擊更大,因此意外險可以使高收入人群的意外支出更加平穩;(3)購買健康險,高收入人群健康出現問題後,收入損失比其他階層損失更大,因此要購買高端醫療、醫療組合型健康保險,解除健康問題的後顧之憂。總之,高收入人群可以購買保障型保險、健康險、終身壽險等保險,保費占年收入達約20%左右。
2.中高收入階層
中高收入人群是指生活優越、富足,收入水平高、穩定,但已經不再享受國企的福利制度的那部分人群,例如像外企中的高級職員、中高層管理人員以及高級技術人員等。這些人購買保險能力強,對保險的需求量大,對保險的認可度比較高,因此是保險銷售的主要對象。在壽險規劃方面:(1)購買養老保險、終身壽險,為退休、身故解除後顧之憂;(2)購買健康險、醫療險,避免因身體健康問題導致收入水平明顯下降;(3)購買新型壽險,中高收入人群生活比較富足,往往在購買基礎性保險後還有富餘資金,可以考慮購買分紅型、萬能型保險和投資聯結保險實現資產的穩步增長;(4)購買意外保險,以家人為受益人。總之,中高收入人群可以購買養老險、終身壽險、健康險、投資險、意外險,其總保額低於高收入階層,總保費占年收入的10%-20%。
3.中低收入階層
中低收入階層是指收入低、福利低、抗風險能力低的三低階層,由於我國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因此這部分人比例還比較大。對於購買保險來講,中低收入階層又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剛解決溫飽問題,無力購買任何商業保險;另一類是除了滿足衣食住行以外,收入還有剩餘,還有能力購買保險。由於我國社會保險的保障能力有限,因此很多人還需要購買商業保險予以補充。壽險規劃方面:(1)購買定期壽險、短期意外保險,由於收入低的原因,在品種上盡量考慮保費低、保障全面的保險種類;(2)購買醫療險,由於中低收入人群抗風險能力較弱,以此保身體健康、保大病是最重要的;(3)在投資類型上選擇儲蓄型保險,本來生活就不富裕,儲蓄型險到時間未出險可以歸還本金。總之,中低收入人群可以買意外險、大病險,保費占年收入的3%-10%。
三、結論
總之,人壽保險是個人理財過程中的重要工具之一,壽險理財在個人理財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它具有其他理財工具所不具有的優勢和特點。目前,保險觀念正逐漸深入人心,壽險理財應該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三四六」理財法作為一種理財方法,把個人分為不同的年齡段、不同的收入層次,把家庭分為不同的時期,對其進行分別理財。此方法效率更高、理財效果更科學,已經在壽險理財中得到了成功的運用。因此,每個保險公司的代理人都應該熟練掌握「三四六」壽險理財法,這樣才能夠更高效地為客戶做好壽險理財規劃,同時更輕松地實現公司人壽產品的成功銷售。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⑦ 平安銀行理財產品的營銷活動建議

平安銀行有推出多種理財產品以滿足投資者需求,不同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投資方向和風險會有所不同,按是否保本分為保本理財和非保本理財。您可以登錄平安口袋銀行APP-首頁-理財,搜索理財產品名稱或代碼查看詳細的產品說明書進行了解及購買。

溫馨提示:建議您在購買前詳細了解理財產品的資金投資方向、風險類型等基本情況,自行決定購買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和資產管理需求匹配的理財產品。
應答時間:2021-03-29,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⑧ 如何規范商業銀行的理財產品銷售行為

銷售理財產品須明示風險;
商業銀行的理財產品並不像人們想像中的萬無一失。銀監會於專2011年正式發布《商業銀行屬理財產品銷售管理辦法》,進一步要求了商業銀行對於理財產品的銷售必須明示風險。
對於商業銀行理財產品的風險揭示,這次出台的《辦法》主要做了以下新的規定:在風險的揭示方面,《辦法》要求銀行開展理財產品銷售應遵循風險匹配原則,要製作理財產品的專業風險揭示書,特別強調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揭示其中的很多內容。比如理財產品的類型、期限、風險評級結果、適合購買的客戶等信息。而且還要求配以示例說明最不利投資情形下的投資結果;
此外,還有專門的客戶權益須知單頁等內容的規定,目的就是要投資者明確知道自己投資的產品的具體情況,特別是風險有多大;另外,還提出了客戶風險承受能力評級的相關規定,被業內認為是這個《辦法》的最大亮點。

⑨ 銀行理財產品營銷策略方面存在什麼問題

1、銷售誤導,急於求成向客戶推薦不揭示風險。
2、產品錯配,不能給客戶需要的產品。
3、產品導向。為了銷售任務完成,不能以市場為導向。

閱讀全文

與銀行養老金理財產品營銷措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海底撈成功的市場營銷案例 瀏覽:666
培訓機構開學招生方案 瀏覽:341
syb超市創業計劃書市場營銷 瀏覽:244
七夕限時相親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120
金堂市農村電子商務協會 瀏覽:742
培訓樓方案範文 瀏覽:392
軟體項目培訓計劃實施方案 瀏覽:229
網路營銷的創業方向 瀏覽:304
酒店營銷促銷方案 瀏覽:293
電子商務物聯網 瀏覽:746
培訓項目與培訓方案 瀏覽:613
泰州龍騰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161
市場營銷有哪些變數 瀏覽:763
宣傳片的策劃方案 瀏覽:160
市場營銷專業就業所需要的能力 瀏覽:428
優鯊電子商務 瀏覽:522
電子支付與電子商務的關系 瀏覽:661
校園保安培訓方案 瀏覽:843
優衣庫市場營銷策略的發現 瀏覽:329
最重要的網路營銷工具 瀏覽: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