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找水火的碼
搜碼網金木水火土_搜碼網金木水火土大全網
2. 有個水被污染了三個女的找水的電影是什麼
《東方三俠2》,第二部裡面就是找水的,當年金城武有客串,扮相挺驚艷的。。。
-------------------------------------
------------------------------------------
3. 激電法找水實例
大量實驗結果已經證明(鍾新淮,陳居和,1987;李金銘,1993;李金銘,1996),激發極化法利用含水岩石在人工電流場作用下產生的激電效應及其時間特性可以尋找地下水。由於這種方法受地形影響小,所以最適用於山區找水。我國是世界上激電法找水用戶最多、效果最好的國家。在援助索馬里的找水工作中激電法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中在該國城市供水方面打井七眼,准確率為百分之百,在條件非常復雜的牧區,成井率也在70%以上。由山西平遙卜宜水利電探儀器廠、河南農科院農經區劃研究所、黑龍江省水利廳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等十單位協作完成的「激電極化法找水的研究和推廣」項目,據不完全統計,共創直接和間接經濟效益3.6億元。該項成果獲得了1992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近年來由我國派往非洲等國的找水隊伍,用激電法找水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為國家爭得了榮譽。
(一)激電法找水所利用的主要參數
激電法找水除與激電法找礦所利用的表徵岩礦石激發極化強弱的參數η和表徵岩礦石導電性好壞的參數ρ以外,還有其他一些參數。
1.表徵岩石激發極化放電快慢的參數
(1)半衰時(St/2)。該參數由原陝西省地質局第一物探隊(1975)提出。所謂半衰時,系指放電二次場由斷電後的最大值衰減到一半時所需要的時間,通常用St/2表示。顯然,半衰時小的說明二次場衰減快,半衰時大的說明衰減慢。St/2的單位為秒或毫秒。
圖2-2-101 含水砂樣上半衰時供電時間的實驗關系曲線
實驗結果表明,在線性條件下St/2與供電電流無關。St/2與供電時間的關系如圖2-2-101所示,即隨供電時間增加St/2值變大。其特點是開始上升很快,以後則變慢,最後趨於一飽和值。為了取得較明顯St/2值,供電時間不宜過短。T=30 s已達飽和值的80%以上,故工作中多取30 s。
實驗結果還表明,St/2值隨測量延時Δt的增加成正比地變大。因此,在同一工作地區應採用相同的延時。
(2)衰減度(D)。該參數由山西平遙卜宜電探儀器廠提出(鍾新淮等,1987)其測算式為
地電場與電法勘探
即以斷電後0.25 s到5.25 s的5 s時間段內ΔV2的平均值與0.25 s的ΔV2值之比,作為衡量二次場放電快慢的參數,並用百分數表示。不難理解,D值小的說明放電快,D值大的說明放電慢。
國外常以不同時刻二次場比值作為指示放電快慢的參數,如ΔV2(1 s)/ΔV2(5 s)、ΔV2(5 s)/ΔV2(20 s)等。比值大的表示放電快,比值小的表示放電慢。
2.綜合參數
為了突出有用異常,提高解釋能力和找水效果,有時還採用一些綜合參數。
(1)激發比(J)
地電場與電法勘探
通常在含水層上η和D值均較高,所以取二者的乘積作為綜合參數可使異常放大,反映更明顯。實際上激發比(J)的實質仍是極化率,只不過它所用的二次場是取一段時間內的平均值,故在一定程度上又反映了二次場的衰減快慢。
(2)η·St/2。將極化率與半衰時相乘也可對有用異常起到突出或放大作用。因為通常在含水層上η和St/2均有較高值。該參數名稱未定但符號可用Z表示。
地電場與電法勘探
單位為毫秒。不難看出,綜合參數Z的實質乃是充電率。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二次場的衰減快慢。
(3)相對衰減時(SR)。該參數是由河南省地礦局物探隊在用衰減時法找水時提出的。
地電場與電法勘探
單位為s/(Ω·m)。當在某些地區,半衰時St/2反映富水性不明顯,而富水性好的含水層電阻率較低時,則可選用SR參數,這樣可使異常明顯增大。
3.其他參數
(1)含水因素(MS)。該參數也是由原陝西省地礦局第一物探提出的。他們是根據半衰時St/2測深曲線與電極距(AB/2)軸所夾面積而定義的。
地電場與電法勘探
式中,x表示AB/2軸,dx表示電極距單元,積分限a,b表示由小極距到大極距。MS的單位為秒·米。
實驗表明,St/2與含水量正相關(反映靜水量),MS與涌水量Q正相關(反映動水量)。所以,St/2與MS參數的增高可反映地下水的相對富集。MS與涌水量Q有以下關系
地電場與電法勘探
式中,M0為無水地段含水因素的背景值;b為回歸系數,該系數與地下水賦存條件有關,可通過已知鑽孔用數理統計方法求得。
(2)偏離度(r)。偏離度是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通過大量樣品觀測總結提出的一個激電找水新參數(李金銘,1993)。實驗結果表明,含水岩石放電曲線的數學模型,可用對數直線方程ΔV2(t)=B-Klgt進行描述。如圖2-2-102所示,當將放電曲線繪於時間軸為對數的坐標紙上時,則均表現為一條直線。所謂偏離度,系指實測結果與直線方程的偏離程度。其測算式為
圖2-2-102 含水自然砂樣上ΔV2衰減曲線實驗結果
地電場與電法勘探
式中n為取樣點數。r值小,說明衰減曲線的「直線性」強;r值大,說明「直線性」差,故稱r為偏離度。式中K和B可通過最小二乘法求得,其計算式為
地電場與電法勘探
實驗表明,偏離度與含水量有負相關關系。即含水量增加時,偏離度減小。因此,在含水層上r表現為低值。由於該參數計算時利用了放電曲線的全部數據,故其抗干擾能力較強(圖2-2-103)。
目前在我國的激電找水工作中,由於採用的儀器和觀測參數的不同,已形成兩個分支。其中一個分支是以JJ型儀器為代表,觀測整理ηs、Js、Ds和ρs參數;另一分支是以DWD和DWJ型儀器為代表,觀測整理ηs、Ss、Zs和ρs參數。兩個分支雖各有特點,但都能從二次場強弱和衰減快慢上反映地下水情況,並在實際應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另外,由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提出的激電找水新參數——偏離度r(視參數用rs表示)。
圖2-2-103 自然砂偏離度(r)與濕度(ω)的關系
實踐證明,在反映含水層能力方面與其他參數相比,更具有可靠性。
(二)利用ηs、Js和ρs參數的找水實例
20世紀70年代以來,由山西平遙卜宜電探儀器廠研製生產的JJ型積分式激發電位儀,在激電法找水中已佔有相當份額。用ηs、Js和ρs等參數作激電測深,在國內許多省、市、自治區不同水文地質條件下找水取得了明顯效果和重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這方面的找水實例很多,這里僅舉一例作簡單說明。
河南省新安縣軫南區屬於淺山丘陵區,該省農科院農經區劃研究所在普查找水工作中(面積527.5 km2)發現了南崗異常區。這是新第三紀末期所形成的一個小型封閉狀的斷陷盆地,盆地中有巨厚的第四系砂卵石鬆散沉積物,因此稱它為地下水庫,因為澗河河水流經盆地中心部位,汛期可以得到河水的大量補充。
他們共作了六條井字型骨架輪廓剖面及三個高程(280m,220m,170m)各參數(ηs、Js和ρs)等值線平面圖。根據三參數曲線特徵,結合地面地質調查,做出了高程為280m時的地質推斷平面圖(圖2-2-104)。
圖中的西北部58號點至60號點為震旦系石英岩和寒武—奧陶系灰岩地層。在南崗、韓都灣、鐵門一帶,則為第四系鬆散沉積物。其餘廣大地區則為三疊系紫紅色砂頁岩地層。圖2-2-105為Ⅲ—Ⅲ′剖面視電阻率(ρs)、視極化率(ηs)視激發比(Js)等值線斷面圖與地質推斷剖面圖。在ρs等值線斷面圖中,53與58號點,ρs曲線均表現陡直密集,說明岩性急劇變化,推斷為地塹構造。55號點,三參數(ρs、ηs、Js)等值線均存在有高值封閉圈,其中ρsmax=120 Ω·m,說明淺部為砂卵石地層,而深部為基岩;ηsmax=2.6%、Jsmax=1.4%,說明富水性很好。地質推斷如圖2-2-105(d)。
圖2-2-104 新安縣軫南區地質推斷平面圖(高程280 m)
圖2-2-105 新安縣軫南區Ⅲ—Ⅲ′面圖
根據南崗、省庄、廟頭、韓都灣等地所打機井來看,出水量都很大。基岩埋深80m左右,砂卵石含水層組厚度超過40m。
(三)利用St/2、ηs和ρs參數的找水實例
20世紀80年代以來,由於北京地質儀器廠研製生產了能測二次場衰減曲線的微機激電儀(DWJ型)和能直讀St/2的微機電測儀(DWD型),所以半衰時法找水又再度興起,並在國內許多地區應用取得明顯找水效果。這方面的實例也很多,現舉其中一例予以說明。
圖2-2-106 河北省易縣七里庄激電測深曲線
河北省易縣七里庄位於丘陵山區,地表被大面積耕植土所覆蓋,因缺水曾打過三口井(130~180m)但均為干孔。後請了地礦部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技術方法研究所來此進行勘查。據干孔資料知當地基岩為寒武系暗紫色頁岩和中厚層灰岩。灰岩累計厚度約45 m,具有富水條件,關鍵在於要找到斷裂構造。過去打的三個干孔均屬井位選擇不當造成。為此該所先用聲頻大地電場法掃面找出斷裂構造帶,然後再在ΔVs有明顯低值異常地段做激電測深以確定含水層埋深和估算涌水量。圖2-2-106 示出了某測深點的激電測深結果。圖中除 St/2、ηs、ρs曲線外,還給出了綜合參數 Zs=0.75 ·ηs·曲線。由圖可見,St/2和ηs曲線在=38 m以後逐漸上升,當=100 m時ρs曲線升中有降且St/2在此亦有跳動,說明是富水顯示。根據幾種參數的異常變化,判斷在 40~130 m段內應有富水層;並根據St/2曲線和Zs曲線在此段與AB/2軸所夾面積MS,通過Q=b(MS -M0 )關系,推算涌水量 Q=35 t/h。打井結果說明,推算基本正確,最後抽水出水量為36 t/h。接著打第二眼井又獲成功,從此該村有了水。
圖2-2-107 吉林通化吉火車站以rs為主的綜合參數激電測深曲線溫納裝置及鑽井剖面圖
(四)利用偏離度(rs)參數的找水實例
吉林省地礦局第四地質調查所是最早應用偏離度參數找水並取明顯效果的單位。他們在通化地區多處找水的結果證明,偏離度反映含水層的能力較強,是個值得信賴的參數(李金銘,1996)。
圖2-2-107是他們在通化鐵路分局安吉火車站為找水而做的激電測深結果。該地找水難度較大,鑽井單位過去曾在此打過三個淺鑽井對已知大井做了抽水試驗但均未成功。第四地調所首先通過電阻率聯合剖面工作,確定了一條構造帶。然後選擇構造帶上異常明顯部位,做了以rs為主的綜合參數激電測深。由圖可見,ρs、St/2曲線無明顯反映。視偏離度rs在AB/2=20~30 m之間有rs=2%的明顯低值異常。該異常經反復檢查確實存在,且又有ηs異常與其對應,因此判定在AB/2=16~32 m深度范圍內有一含水層。經鑽探驗證,在17~28 m之間見到了灰岩破碎帶且含水豐富。
關於用激電法找油氣問題,我國物探工作者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先後在國內許多油氣田上做過不少試驗研究工作。結果表明,在多數情況下利用激電異常可檢測地質構造的含油氣性(鄭秀芬,李金銘,1997;劉任,1980;張賽珍等,1986;聶馨五等,1987;張賽珍等,1989;周安昌等,1990;王曉紅,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