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推廣 > 衛生監督網路培訓內容

衛生監督網路培訓內容

發布時間:2021-06-13 17:58:05

⑴ 經常性衛生監督的內容主要有哪幾條

經常性衛生監督內容主要包括:
對空氣質量、微小氣候、公共用品、飲用水質、消毒效果的監測;
對衛生管理制度、從業人員衛生知識培訓工作的檢查、考核;
對從業人員健康檢查和調動工作的監督、檢查等。

⑵ 手衛生知識培訓內容是什麼

手衛生知識培訓內容為直接接觸病人前後,接觸不同病人之間,從同一病人身體的污染部位移動到清潔部位時,接觸特殊易感病人前後。

接觸病人黏膜、破損皮膚或傷口前後,接觸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傷口敷料之後。穿脫隔離衣前後,摘手套後。進行無菌操作前後,處理清潔、無菌物品之前,處理污染物品之後。當醫務人員的手有可見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體液等污染後。

手是病菌播散的主要途徑之一,據文獻報道,嚴格實施正確的手衛生,可減少20~30%的醫院感染。手衛生包括醫務人員用肥皂(皂液)和流動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膚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過程;

(2)衛生監督網路培訓內容擴展閱讀:

手衛生知識的介紹如下:

醫務人員用速干手消毒劑揉搓雙手,以減少手部暫居菌的過程;以及外科手術前醫務人員用肥皂(皂液)和流動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劑清除或者殺滅手部暫居菌和減少常居菌的過程。

洗手與衛生手消毒應遵循以下原則:當手部有血液或其他體液等肉眼可見的污染時,應用肥皂(皂液)和流動水洗手;手部沒有肉眼可見污染時,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劑消毒雙手代替洗手。

⑶ 衛生法規。知識培訓。

一章 衛生法概論
第一節 衛生法概述
一、衛生法的概念
二、衛生法的調整對象
第二節 衛生法的基本原則
一、保護公民生命健康權益原則
二、預防為主原則
三、依靠科技進步原則
四、中西醫協調發展原則
五、動員全社會參與原則
六、國家衛生監督原則
七、患者權利自主原則
第三節 衛生法的淵源
一、衛生法淵源的概念
二、我國衛生法淵源的主要形式
三、衛生法的效力等級
第四節 衛生法律關系
一、衛生法律關系的概念和特徵
二、衛生法律關系的構成要素
三、衛生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和消滅
第五節 衛生法的作用
一、衛生法作用的概念
二、衛生法的規范作用
三、衛生法的社會作用
第二章 衛生法中的法律責任
第一節 衛生法律責任的概念與種類
一、衛生法律責任的概念
二、衛生法律責任的種類
第二節 衛生法中的行政責任
一、行政責任的概念和特徵
二、行政責任的構成
三、行政責任的形式
第三節 衛生法中的民事責任
一、民事責任的概念和特徵
二、民事責任的構成
三、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
第四節 衛生法中的刑事責任
一、刑事責任的概念和特徵
二、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
三、衛生法中的相關刑事責任
第三章 臨床醫務人員執業法規
第一節 執業醫師法律規定
一、執業醫師法概述
二、執業醫師資格取得與注冊
三、執業醫師的權利、義務及執業規則
四、醫師的考核與培訓
五、法律責任
第二節 護士執業條例
一、護士的執業注冊
二、護士的權利和義務
三、醫療衛生機構的職責
四、法律責任
第三節 醫務人員醫德規范及衛生行業作風建設
一、醫務人員的醫德規范
二、衛生部關於加強衛生行業作風建設的意見
第四章 葯品管理法
第一節 概述
一、葯品管理法的概念及立法目的
二、葯品的含義
三、葯品管理的指導原則
第二節 葯品的生產和經營
一、葯品生產、經營企業的管理
二、醫療機構的葯劑管理
第三節 葯品管理
一、葯品標准
二、禁止生產和銷售假葯、劣葯
三、處方葯和非處方葯的分類管理
四、特殊葯品管理
第四節 與葯品相關的其他管理制度
一、葯品價格管理
二、葯品廣告管理
第五節 葯品監督
一、葯品監督管理機構及職責
二、葯品檢驗機構及職責
三、葯品不良反應報告制度
第六節 法律責任
一、行政責任
二、民事責任
三、刑事責任
第五章 傳染病防治法
第一節 概述
一、傳染病及傳染病防治法
二、法定傳染病的分類
三、傳染病防治方針及管理原則
四、傳染病防治的管理體系和保障措施
第二節 傳染病的預防和疫情報告
一、傳染病預防
二、傳染病疫情的報告和公布
第三節 傳染病疫情的控制和監督
一、醫療機構應採取的措施
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採取的措施
三、各級政府部門應採取的措施
四、醫療救治
第四節 法律責任
一、行政責任
二、刑事責任
三、民事責任
第五節 艾滋病防治的法律規定
一、概述
二、艾滋病的預防和控制
三、艾滋病的治療、救助和保障
四、艾滋病預防的法律責任
第六章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法律制度
第一節 概述
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概念與應急條例制定的目的
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理方針與原則
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理的組織體系及職責
第二節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處理中的主要制度
一、預防與應急准備
二、報告與信息發布
三、應急處理
第三節 法律責任
一、各級政府組織違反條例規定的法律責任
二、醫療衛生機構違反條例規定的法律責任
三、有關單位和個人違反職責的法律責任
四、擾亂社會和市場秩序的法律責任
第七章 醫療事故處理法律制度
第一節 概述
一、醫療事故的概念和特徵
二、醫療事故的處理原則和分級
第二節 醫療事故的預防與處置
一、醫療事故的預防
二、醫療事故預防與處置中患方的權利
三、醫療事故報告制度
第三節 醫療事故技術鑒定
一、鑒定組織
二、鑒定程序、方法及所需材料
三、鑒定結論及內容
第四節 醫療事故的處理
一、醫療事故的行政處理
二、醫療事故的監督
三、法律責任
第五節 醫療事故的賠償
一、醫療事故賠償的原則
二、醫療事故賠償的范圍
第八章 中醫葯法律制度
第一節 概述
一、中醫葯的概念
二、中醫葯立法
三、中醫葯立法的目的和適用范圍
……
第九章 血液管理法律制度
第十章 母嬰保健法律制度
第十一章 職業病防治法律制度
第十二章 醫學發展與法律

⑷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培訓內容應增加哪些內容

淺談如何做好基層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質量
1 專業人員的業務培訓規范化
專業人員培訓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繫到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的應用質量。各級公衛人員通過競爭上崗擇優錄取。為保證培訓質量,建立一整套培訓機制,確保培訓質量。通過業務培訓,不斷加強提升業務水平。探索建立長效機制,將臨時性、應急性培訓逐步轉變為長期性、制度化培訓。通過專題講座、脫產進修、對口支援等形式,對基層公共衛生人員進行普及型技能培訓,培養適用型人才。集中對全區公衛辦人員和公共衛生協理員分期分批實施全員培訓、考核。參加或承辦公共衛生領域「名醫講壇」,組織醫療衛生單位業務指導人員、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項目工作人員進行專項培訓,提升項目工作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多次組織管理人員到其他區、市學習先進管理經驗和做法,並組織召開全區現場會,加強工作交流,促進工作開展。
2 分級管理工作規范化
建立健全分級負責責任體系。區政府成立公共衛生服務工作領導小組,區衛生局專門成立公共衛生管理辦公室,明確專職人員。各鄉鎮、街道確定1名正式在編人員為公共衛生聯絡員。各鄉鎮(街道)成立了公共衛生服務管理辦公室,按轄區服務人口3/1000 0的標准配備業務技術好、責任心強的工作人員,在行政村(居),由標准化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的正式工作人員擔任本村(居)的公共衛生協理員,推進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的實施。
2.1 明確各級公衛工作職責與制度
按照公共衛生服務管理辦公室建設的統一標准,全區設立公衛辦12個,設置了專門辦公場所,管理辦公室按「五室分開」模式,設置疾病預防控制室、衛生監督室、婦幼保健室、慢病管理室、健康教育和檔案管理等工作室。配備必要設施,進一步加快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工作,推進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開展,將各級公衛工作職責與制度裝訂成冊並上牆,率先在全市制訂區、鄉鎮(街道)、村(居)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台賬並認真貫徹執行。
2.2 公共衛生服務管理實施辦法
根據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統一使用所有的紙質表格和電子表格,並對軟體使用情況進行全員培訓。通過培訓使其充分掌握項目工作目標任務和工作方法,操作規范、表卡填寫等內容,力爭使每個人都能聽懂、看懂,達到培訓效果。為完善公共衛生信息管理平台建設,下發實施方案,設專人成立辦公室,建設獨立機房,配備全 新伺服器、交換機、防火牆等硬體設施。各單位明確具體專人負責信息化建設。建成覆蓋區、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機構的電子信息服務網路,並按時實施國家基本葯物制度。
2.3 完善各級公衛管理機制
以實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項目為切入點,積極構建三級公共衛生服務網路,促進城鄉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各級各單位均簽訂了目標責任書,建立督導包保責任制,定期督查工作進展情況,推動各項工作有序平穩發展。率先在全市組建2個疾控責任指導團隊,劃片分區,責任到人,採取定期輪駐、巡迴指導、對口幫扶等形式「下沉」到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強化對基層的公共衛生業務指導、管理。更好地發揮疾病預防控制、衛生監督、婦幼保健等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在基層衛生服務中的業務指導、技術支撐、監督管理作用。局領導班子成員分片包干,利用周末等時間不定期進行明察暗訪。市、區人大、政府、政協領導多次深入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現場,視察工作開展情況,省衛生廳、市衛生局有關領導多次進行現場指導,按照各級領導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逐項進行整改完善和提高。及時召開現場會、編發典型材料予以總結推廣;對發現的問題和不足,現場提出整改意見,並通過通報等形式向區政府、市衛生局匯報,促使基層公共衛生工作緊抓不懈。
3 各級監督考核規范化
加強督導、嚴格執行各級考評機制,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落實情況作為體系建設和績效考核重要內容,核定服務數量,明確質量標准,激勵、引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轉變服務模式,變坐等式被動服務為上門式主動服務,變片面追求經濟效益為更加重視社會效益,變衛生部門內部評價為多部門及群眾共同參與評價,變按人員編制補償為績效考核補償。制定了考評指標和體系,由各級公衛辦牽頭,組織專家組成考核組,將服務人口數量、完成質量等納入考核指標體系,同時引入群眾評價機制,對群眾知曉率、滿意度、服務利用率等指標進行綜合評價。

閱讀全文

與衛生監督網路培訓內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網路營銷公司有多少家 瀏覽:76
中國移動電子商務中心 瀏覽:653
哈根達斯營銷推廣方案 瀏覽:407
傢具品牌營銷方案 瀏覽:942
啤酒銷售營銷方案 瀏覽:158
公益活動捐書策劃方案 瀏覽:26
汽車營銷渠道系統規劃方案 瀏覽:860
2014年10月市場營銷學試題及答案 瀏覽:793
結合公關原理為求職策劃方案 瀏覽:785
市場營銷實訓報告自我總結報告 瀏覽:225
2015網路營銷案例ppt模板 瀏覽:312
電子商務專業求職意向 瀏覽:283
在國際市場營銷的演進過程中 瀏覽:320
派諾電子商務 瀏覽:562
電子商務公司工種有哪些 瀏覽:359
電子商務商業模式的內涵 瀏覽:413
什麼是網路營銷類型 瀏覽:556
計算機課培訓方案 瀏覽:444
北京聚商合一電子商務 瀏覽:917
家長教育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