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喬布斯的經營理念
1. 與競爭對手合作
你能想像百事可樂與可口可樂合作的景象嗎,當然不能。然而,蘋果與微軟這兩個老冤家在1997年卻建立了合作關系,這委實令人詫異。
在蘋果經歷了12年的經營虧損後,喬布斯需要很快為蘋果注入新的資金。因此,他開始向比爾.蓋茨尋求合作,蓋茨最終向蘋果投資了1.5億美元。
2. 開發亮麗性感的產品
作為一名偉大的推銷員,喬布斯深知產品外觀美感的重要性,他也意識到蘋果產品看起來已經過時。喬布斯在1998年蘋果的一次會議中表示,「你一直公司現在的問題是什麼嗎?公司的產品外觀非常糟糕,沒有一點性感美學元素在裡面。」如今,蘋果開發的產品個個性感十足。
3.變革原始的商業規劃,樹立新的發展藍圖
蘋果最初只是一家生產電腦的公司,喬布斯知道如果公司要想取得真正的成功,就必須改變這種單一性。後來,蘋果MP3,iPhone,iPad等相繼問世,取得了巨大成功。喬布斯也在2007年將公司的名字從Apple Computer Inc.改為Apple Inc.,這也象徵了公司的更新更廣闊的發展藍圖。
4. 開創新的解決方案來逾越看似不可逾越的障礙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很多銷售商都沒有足夠重視蘋果產品。喬布斯是如果解決這個問題的呢?他開創了蘋果商店。現在蘋果商店已經遍布全球,成為該領域的佼佼者。
5. 主動告訴消費者他們需要什麼,不能消極地等待消費者的信息回饋
喬布斯一向採用的方式是,在消費者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之前告訴他們需要什麼。蘋果有能力使用戶購買他們曾經認為不需要的產品。
6. 連點成面
蘋果推出的產品不僅極具創新性,而且不同的產品之間還能夠有機融合。iPod和iTune是完美組合,iPad和iPhone在應用店中也是彼此呼應。喬布斯曾經說過,「創新就是將不同的事物有機連接起來,連點成面,形成合力。」
7. 員工僱傭標准不能千篇一律
不是只有常春藤的畢業生才能經營公司。喬布斯曾經就說,「蘋果曾經開發的Macintosh計算機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成功是因為計算機開發人員的多樣性,有音樂家,詩人,也有藝術家和歷史學家,他們最終成為了世界上最出色的電腦專家。」
8. 鼓勵別人以不同的方式思考
蘋果在20世紀90年代末發起過一個以「Think Different」為主題的廣告設計大賽,並取得了巨大成功,它激起了人們的創新發明意識,也正是這些造就了今天的蘋果。
9. 使產品簡單化
簡單的用戶體驗才是王道。蘋果的設計師Jonathan Ives曾說過,「無論我們開發什麼產品,我們都會盡最大努力使產品變得簡單易用,因為人們天生青睞簡單易用的產品。」
10. 銷售的是夢想,而不僅僅是產品
喬布斯總能給人這樣一種感覺,用戶購買的不是蘋果產品本身,而是產品的象徵意義。要記住,人們最關心的還在他們自己,所以要讓產品與用戶產品連接,這樣產品對用戶就有不一樣的意義。
❷ 喬布斯的營銷觀念是什麼
1.喬布斯的營銷觀念是飢餓營銷。
2.「飢餓營銷」,運用於商品或服務的商業推廣,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調低產量,以期達到調控供求關系、製造供不應求「假象」、以維護產品形象並維持商品較高售價和利潤率的營銷策略。
3.參考資料:http://ke..com/link?url=mNVVPQWdDN2-_oLK
❸ 喬布斯的經典營銷案例有那些!
不要這樣問這個問題,太膚淺了!
把產品做精;
用模式賺錢,這就是喬布斯!
❹ 運用經濟生活知識概括喬布斯引領蘋果公司取得成功的原因
是這個題么,哈哈..
蘋果成就了喬布斯。喬布斯一手締造了蘋果的商業傳奇。喬布斯為世人留存了巨大的精神財富和啟示。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997年,蘋果公司已經虧損9億多美元,幾近破產邊緣,喬布斯重返蘋果公司,對公司進行了整頓並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將公司經營定位為產品至上、追求完美。逐一評估蘋果公司項目,保留了傾向於消費者市場的最優秀和能盈利的10個產品。注重產品使用的便利性的和愉悅感,讓簡潔成為所有蘋果產品的通用語言。早於競爭對手和電子元件製造商簽訂供貸協議,以更低的價格拿到原材料。設立全球的體驗店,提供豐富的軟體下載服務。
正是憑借喬布斯的諸多創新之舉,引領蘋果公司近年來在全球IT業突飛猛進,現在,蘋果市值已躍居全球公司之首。
(1)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的經濟學知識,概括喬布斯引領蘋果公司取得成功的原因。(6分)
制定正確經營戰略;開發符合市場潛在需求的產品;創新設計;掌握優質貨源,降低生產成本;注重服務,形成競爭優勢.(寫出任意三點給6分)
❺ 喬布斯的設計理念是什麼他設計產品的原則是什麼
眾所周知,喬布斯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交付到他手中的產品原型都經過了上百次的修改與討論。簡潔、直觀是其設計產品的原則。
下面是蘋果設計產品時遵循的原則:
1,高品質設計都是包羅萬象的,而且要有深度。
2,公司的員工一定要了解產品,明白產品如何工作,給用戶帶去什麼好處。
3,蘋果首席設計師喬納森·艾夫說,心態要輕松放鬆,對錯誤保持好奇和興趣。
4,我們的產品是工具,我們不想它被設計局限阻礙。
5,產品人員要意識到產品是他們本身的一個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