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加上高校意識形態安全建設
高校意識形態建設必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融入課堂和學校日常生活中,使各項工作都充分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形成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同頻共振、同向同行的強大正效應。
1.在制定「兩課」教學及相關制度上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馬克思主義理論課與思想政治教育課(簡稱「兩課」)是高校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直接課堂。孔子就有「庶富教」的理論,認為人口眾多、民生富裕的社會,最大的問題就是把人民教育好。高校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兩課」教師,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主體,肩負著教書育人的重要使命。現在一些「兩課」課堂不活躍,學生不愛聽,翹課現象嚴重,這與「兩課」教學質量不高有直接關系。解決問題的關鍵是要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強化責任和擔當,運用接近學生心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潤物無聲地融入課堂上。同時,要積極把黨和國家倡導的價值追求轉化為學校相關的方針政策,如在國家獎學金、勵志獎學金、優秀畢業生的評定、免試研究生推薦等方面,除了肯定學生的學業成績外,還要把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旗幟鮮明地予以規定和明確,引導學生的行為和追求與核心價值觀的要求相契合,並轉化為自覺行動,從而為意識形態建設提供製度支撐和保證。
2.在學校日常生活需求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青年大學生接觸面廣,獲得信息途徑多,思維活躍。他們對知識理論的需求、對社會就業的需求、對人際交往的需求、對愛與被愛的需求是豐富的、廣泛的、切實的。由於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還處於形成階段,因此,這些方面的需求如果受挫,極易產生負面影響。教育主體必須深入了解青年大學生需求,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正能量極大地影響他們的人生歷程,有的放矢地做好融入貫穿工作。馬克思說過:思想一旦離開利益,就一定會使自己出醜。高校意識形態建設也要遵循這一規律,高度重視青年大學生的切身利益。高校教育工作者應貼近學生生活,深入分析大學生成長需求、利益訴求,找准學生的關注點和共鳴點,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接地氣、有底氣,從而使高校意識形態建設根基牢固。
3.引導青年學生運用新媒體傳播正能量。充分發揮網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把握好互聯網這個「最大變數」,是高校意識形態建設的焦點所在。有人說,80後是電視的一代,90後是互聯網的一代,00後是移動互聯的一代。青年大學生喜好上網、讀屏、看視頻,網路的力量對他們的影響越來越大,對高校意識形態安全的挑戰也越來越大。高校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增強主動性、掌握主動權、打好主動仗,要有「陣地不能丟」的憂患意識,除了利用好傳統媒體外,還要克服輕網、厭網、怕網的心理和行為,把現實中的交流與網路交流以及其他新媒體的交流結合起來,如參與到學生微博、微信的互動中,在情感的溝通和認識的交流中,循循善誘、潤物無聲地傳播正能量。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實現我們的發展目標就有源源不斷的強大力量。廣大青年只有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沿著正確的航道前行,才能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自己的青春夢想。(借用別人的)
Ⅱ 大學生維護網路安全的重要性
網路安全教育對大學生的重要性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互聯網路、手機和多媒體軟體
的發展也出現了變動,學生在感受互聯網方便快捷的同時,也受到了不
同程度的影響,因此如何做好網路安全教育工作至關重要,需要教師從
實際情況入手,促進學生的整體發展。
一、對高校大學生進行網路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網路也成為學生之間進行知識獲取以及交流和溝通的重要載體,
但是在消極因素的影響下,會出現很多網路漏洞對學生造成影響。
第一點,大學生對網路信息的盲從性高大學生是網路最廣泛的使
用者。但是在實踐過程中很多學生對網路信息存在盲從性的特點,部分
學生的價值觀念和自身辨別意識比較差,直接對學生的核心價值體系造
成影響。
第二點,大學生對網路發展存在誤區網路的不斷發展雖然強化了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但是很多大學生對於網路時代的國家安全認識存在
誤差,停留在原有的文化安全和社會安全教育中,導致自身認知存在片
面化的現象。
第三點,大學生自身法律意識差很多學生都熱衷於上網,當前隨
著網路信息的不斷發展和更新,各種客戶端對學生的日常生活有著重要
影響。
二、如何做好高校大學生的網路安全教育工作
針對新媒體時代大學生網路安全的現狀,在實踐過程中需要教師
從實際情況入手,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促進學生的整體進步。
首先,高校的相關網路教育理念也需要及時進行調整。其次豐富
國家安全教育內容網路素養教育對提升學生的整體學習能力有重要的影
響,教師需要對已有教育形式進行創新處理,開展有效的教學途徑。
教師必須對當前網路信息的傳播手段和學生接受信息的途徑進行
了解,對學生的網路信息掌握現狀進行詳細的分析,將積極因素和消極
因素納入到統一的規劃范疇里,教育和引導當代大學生承擔應盡的社會
責任,自覺維護國家利益,自覺維護網路公共秩序。
在新媒體時代發展布局下,對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有一定的要求。
Ⅲ 如何做好當前網路意識形態安全工作
一是要加大網路科技投入,提高網路領域意識形態的競爭力。面對網路時代帶來的沖擊,我們首先要以開放對開放,採取硬體建設和軟體建設雙管齊下的策略,盡快打破西強我弱的國際輿論態勢。要加強網路自身建設,努力擴大網路規模,優化網路結構,使之向綜合化、寬頻化、智能化方向發展。要加強互聯網領域的立法,規范網路行為。要開發和創新核心技術,研製能防止、過濾各種反動、有害信息的軟體及監控系統,抵制網上的非法行為以及西方發達國家網上的意識形態滲透。要製作傳播集思想性、科學性、藝術性與娛樂性於一身的中文信息軟體,努力擴大網上的中文信息資源,提高中文信息在網上的佔有率,打破西方文化獨霸網路世界的局面。要建設完善高效的社會主義思想網路宣傳機構,扶植和鼓勵更多的新聞媒體和文化機構進入網路,搶占第一時間,不斷增大信息輸出量,讓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搶占網路陣地。要集中力量重點扶持,加快建設一批在國內外有重大影響的名牌網站,提高網上意識形態斗爭的攻防能力,吸引世界網民訪問我們的網站。
二是要直面社會難點問題,提高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引導力。能否為最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認同和掌握,是考量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是否成功的根本標准。要積極適應網路時代的新形勢、新情況、新任務,不斷加大主流意識形態成果數字化力度,提高網路文化產品和服務的供給能力。要大力加強互聯網上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陣地建設,在互聯網上旗臶鮮明地展現馬克思主義科學體系。要創新觀念和方法,充分利用民間輿論,轉變傳統的「話語模式」,把主旋律教育與健康向上的求知和審美有機地結合起來,寓教於情,寓教於樂,增強網路傳播的親和力和感染力。要堅持以人為本,把所倡導的和群眾所需要的緊密結合起來,不僅為網民提供更多、更快、更好的服務,更要關心廣大人民的利益,直面全社會關注的話題,以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形式把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宣傳得更形象,更逼真。要特別注意培養一批與主流意識形態保持一致的「意見領袖」,通過他們來發布權威性信息,傳播有影響力的觀點,從而強化主流言論,引導輿論走向。廣大網路宣傳工作者要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堅持理論武裝和理論創新,積極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進程,不斷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新境界,大力發展中國特色網路文化,增強自身魅力。
三是要深入研究網路輿情,提高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控制力。當前,我國正處於從中等收入國家向高收入國家轉型的關鍵時期,階層矛盾凸顯,社會心態不穩,在這種情況下,一些敏感性社會問題和突發事件很容易在互聯網上形成「蝴蝶效應」,因此,能不能堅持正確導向,有效引導社會輿論,形成健康向上的思想輿論氛圍,是關繫到我們事業興衰的重大問題。我們要敢於直面社會熱點和難點問題,特別是面對易發突發的問題和矛盾,要第一時間發布權威信息,澄清事實,解疑釋惑,化解矛盾,並在溝通、討論中取得共識,在交流、理解中實現融合。要積極推進「網路民主」進程,廣泛採取「網路問政」方式了解原生態的輿情民意,提高決策的科學性,不斷提高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權威性和控制力。主流網路媒體更要在網路話題層出不窮的局面中主動出擊,贏得更多的發言權,爭取更多的民心。要站在高的位臵和廣的視角,面對復雜多變和五彩繽紛的現實問題做出深入淺出與合乎情理的闡釋,使廣大網民不被錯誤和庸俗的觀念所左右,從而使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成為網上多元文化大潮的中流砥柱。
Ⅳ 大學生如何在互聯網中堅持正確的意識形態
首先要跟隨學校的形勢政策課教學,明白其中的道理,明白國家當前宣傳的內容,緊緊跟隨。同時也要了解國際形勢與狀況,不要一直做一隻井底之蛙,只是守好自己的那一片天空。
然後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積極適應新形勢,合理運用好網路新媒體。要積極配合國家在網路中意識形態工作。
最後跟隨官方主流媒體的步伐,跟隨主流文化。關注官方對於社會的熱點問題的網上輿論引導工作,在生活中學習中實踐中去感受這些理論知識。
(4)大學生網路意識形態安全培訓擴展閱讀:
意識形態可以被理解為一種具有理解性的想像、一種觀看事物的方法,存在於共識與一些哲學趨勢中,或者是指由社會中的統治階級對所有社會成員提出的一組觀念。
意識形態是與一定社會的經濟和政治直接相聯系的觀念、觀點、概念的總和,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文學藝術、宗教、哲學和其他社會科學等意識形式。
Ⅳ 網路意識形態工作需要怎麼做
要堅持黨管意識形態,落細主體責任。要找准著力點和突破口,切實推動主體責任回深化、細化答、實化。在履行職責上要進一步分解細化,理清理順,做到任務明確、履責有依、問責有據,形成上下貫通、層層負責、逐級落實的完整鏈條。要樹立大宣傳工作理念,強化共同責任。要構建意識形態大格局工作機制,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態勢。要注重宣傳思想工作理念創新、手段創新、基層工作創新,進一步增強工作針對性和吸引力。要加強協調聯動,形成共同抓好意識形態工作的強大合力。要鍛造忠誠干凈擔當隊伍,直面矛盾問題。要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工作隊伍建設,打造一支思想理論好、綜合素質高、工作經驗豐富的幹部隊伍。要堅持問題導向,認真查擺疏理漏洞和短板,制定整改清單和完成時限,以督查促工作、解難題。
Ⅵ 當代大學生意識形態安全教育面臨哪些挑戰
第一,對於不同的意識形態缺乏區分能力,對本國政治狀態並不清晰;
第二,對於外部政治團體對本國民眾的煽動或誘導沒有明確的判斷,對意識形態對抗的方式及影響漠然。
Ⅶ 什麼是意識形態在網路環境下如何開展對學生意識形態的教育
1、意識形態可以被理解為一種具有理解性的想像、一種觀看事物的方法(比如世界觀),存在於共識與一些哲學趨勢中,或者是指由社會中的統治階級對所有社會成員提出的一組觀念(這是馬克思主義定義下的意識形態。
意識形態按其階級內容和它所反映的社會經濟形態即生產關系可分為:奴隸主意識形態、封建主意識形態、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無產階級意識形態。
每個社會的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都是占社會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它集中反映該社會的經濟基礎,表現出該社會的思想特徵。每個社會的意識形態都是復雜的,往往存在3種不同的體系:
①反映該社會占統治地位的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並為其服務的占統治地位的意識形態。
②反映已被消滅的舊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意識形態殘余。
③反映現存社會里孕育著的新社會因素並為建立新的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服務的新的意識形態。
2、意識形態的教育:
①教育者按照法律法規和行業規范,根據學校條件和職稱,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的心智發展進行教化培育,以現有的經驗、學識推敲於人,為其解釋各種現象、問題或行為,以提高實踐能力。
②以人的一種相對成熟或理性的思維來認知對待,讓事物得以接近其最根本的存在,人在其中,慢慢地對一種事物由感官觸摸而到以認知理解的狀態,並形成一種相對完善或理性的自我意識思維。
③任何教育性的意識思維都未必能夠絕對正確,而應該感性式的理解其思維的方向,只要他不偏差事物的內在;教育又是一種思維的傳授,而人因為其自身的意識形態,又有著另樣的思維走勢,教育當以最客觀、最公正的意識思維教化於人。
如此,人的思維才不至於過於偏差,並因思維的豐富而逐漸成熟、理性,並由此,走向最理性的自我和擁有最正確的思維認知,這就是教育的根本所在。
(7)大學生網路意識形態安全培訓擴展閱讀
意識形態的特徵:
1、現實性:意識形態是一種抽象的理論,但並不是純粹空洞的東西。
2、總體性:意識形態是由各種具體的意識形成的政治思想、法律思想、經濟思想、社會思想、教育、藝術、倫理、道德、宗教、哲學等構成的有機的思想體系。
3、階級性:不同的社會集團和階級由於其利益的差異而有不同的意識形態,而不同的意識形態在社會中所處的地位,它是由其所代表的階級的地位決定的。
4、相對獨立性:意識形態雖為社會存在所決定,但它有自身特有的發展規律,它是相對獨立的。
5、依賴性:意識形態不是人腦中固有的,也不是從天上掉下的,歸根結底來源於社會存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意識形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