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建築節能的技術途徑
據統計,在發達國家,空調採暖能耗占建築能耗的65%。中國的採暖空調和照明用能量近期增長速度己明顯高於能量生產的增長速度,因此,減少建築的冷、熱及照明能耗是降低建築能耗總量的重要內容,一般可從以下幾方面實現。
1.1 建築規劃與設計
面對全球能源環境問題,不少全新的設計理念應運而生,如微排建築、低能耗建築、零能建築和綠色建築等,它們本質上都要求建築師從整體綜合設計概念出發,堅持與能源分析專家、環境專家、設備師和結構師緊密配合。在建築規劃和設計時,根據大范圍的氣候條件影響,針對建築自身所處的具體環境氣候特徵,重視利用自然環境(如外界氣流、雨水、湖泊和綠化、地形等)創造良好的建築室內微氣候,以盡量減少對建築設備的依賴。具體措施可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合理選擇建築的地址、採取合理的外部環境設計(主要方法為:在建築周圍布置樹木、植被、水面、假山、圍牆);合理設計建築形體(包括建築整體體量和建築朝向的確定),以改善既有的微氣候;合理的建築形體設計是充分利用建築室外微環境來改善建築室內微環境的關鍵部分,主要通過建築各部件的結構構造設計和建築內部空間的合理分隔設計得以實現。同時,可藉助相關軟體進行優化設計,如運用天正建築(Ⅱ)中建築陰影模擬,輔助設計建築朝向和居住小區的道路、綠化、室外消閑空間及利用CFD軟體,如:PHOENICS,Fluent等,分析室內外空氣流動是否通暢。
1.2 圍護結構
建築圍護結構組成部件(屋頂、牆、地基、隔熱材料、密封材料、門和窗、遮陽設施)的設計對建築能耗、環境性能、室內空氣質量與用戶所處的視覺和熱舒適環境有根本的影響。一般增大圍護結構的費用僅為總投資的3%~6%,而節能卻可達20%~40%。通過改善建築物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在夏季可減少室外熱量傳入室內,在冬季可減少室內熱量的流失,使建築熱環境得以改善,從而減少建築冷、熱消耗。首先,提高圍護結構各組成部件的熱工性能,一般通過改變其組成材料的熱工性能實行,如歐盟新研製的熱二極體牆體(低費用的薄片熱二極體只允許單方向的傳熱,可以產生隔熱效果)和熱工性能隨季節動態變化的玻璃。然後,根據當地的氣候、建築的地理位置和朝向,以建築能耗軟體DOE-2.0的計算結果為指導,選擇圍護結構組合優化設計方法。最後,評估圍護結構各部件與組合的技術經濟可行性,以確定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的圍護結構。
1.3 提高終端用戶用能效率
高能效的採暖、空調系統與上述削減室內冷熱負荷的措施並行,才能真正地減少採暖、空調能耗。首先,根據建築的特點和功能,設計高能效的暖通空調設備系統,例如:熱泵系統、蓄能系統和區域供熱、供冷系統等。然後,在使用中採用能源管理和監控系統監督和調控室內的舒適度、室內空氣品質和能耗情況。如歐洲國家通過感測器測量周邊環境的溫、濕度和日照強度,然後基於建築動態模型預測採暖和空調負荷,控制暖通空調系統的運行。在其他的家電產品和辦公設備方面,應盡量使用節能認證的產品。如美國一般鼓勵採用「能源之星」的產品,而澳大利亞對耗能大的家電產品實施最低能效標准(MEPS)。
1.4 提高總的能源利用效率
從一次能源轉換到建築設備系統使用的終端能源的過程中,能源損失很大。因此,應從全過程(包括開采、處理、輸送、儲存、分配和終端利用)進行評價,才能全面反映能源利用效率和能源對環境的影響。建築中的能耗設備,如空調、熱水器、洗衣機等應選用能源效率高的能源供應。例如,作為燃料,天然氣比電能的總能源效率更高。採用第二代能源系統,可充分利用不同品位熱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如熱電聯產(CHP)、冷熱電聯產(CCHP)。 在節約能源、保護環境方面, 新能源的利用起至關重要的作用。新能源通常指非常規的可再生能源,包括有太陽能、地熱能、風能、生物質能等。人們對各種太陽能利用方式進行了廣泛的探索,逐步明確了發展方向,使太陽能初步得到一些利用,如:①作為太陽能利用中的重要項目,太陽能熱發電技術較為成熟,美國、以色列、澳大利亞等國投資興建了一批試驗性太陽能熱發電站,以後可望實現太陽能熱發電商業化;②隨著太陽能光伏發電的發展,國外己建成不少光伏電站和「太陽屋頂」示範工程,將促進並網發電系統快速發展;③全世界已有數萬台光伏水泵在各地運行;④太陽熱水器技術比較成熟,已具備相應的技術標准和規范,但仍需進一步地完善太陽熱水器的功能,並加強太陽能建築一體化建設;⑤被動式太陽能建築因構造簡單、造價低,已經得到較廣泛應用,其設計技術已相對較為成熟,已有可供參考的設計手冊;⑥太陽能吸收式製冷技術出現較早,已應用在大型空調領域;太陽能吸附式製冷處於樣機研製和實驗研究階段;⑦太陽能乾燥和太陽灶已得到一定的推廣應用。但從總體而言,太陽能利用的規模還不大,技術尚不完善,商品化程度也較低,仍需要繼續深入廣泛地研究。在利用地熱能時,一方面可利用高溫地熱能發電或直接用於採暖供熱和熱水供應;另一方面可藉助地源熱泵和地道風系統利用低溫地熱能。風能發電較適用於多風海岸線山區和易引起強風的高層建築,在英國和香港已有成功的工程實例,但在建築領域,較為常見的風能利用形式是自然通風方式。
B. 建築牆體材料節能產品無推廣認證己用在工程上怎麼處理
我國建築節能材料開發及推廣方向在建築上大量採用節能新型材料,具有顯著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潛力很大。目前,我國常見的節能絕熱材料主要有岩棉、玻璃棉、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水泥聚苯板、硅酸鹽復合絕熱砂漿。岩棉是以精選的玄武岩或輝綠岩為主要原料,經高溫熔製成的無機人造纖維。岩棉製品具有良好的保溫、隔熱、吸聲、耐熱、不燃等性能和良好的化學穩定性。岩棉用於建築外牆。有三種絕熱方式:內絕熱、中間夾芯絕熱和外絕熱。玻璃棉是礦物棉的第二大類產品,以硅砂、石灰石、螢石等礦物為主要原料,經熔化,用火焰法、離心法或高壓載能氣體噴吹法等工藝,將熔融玻璃液製成無機纖維。玻璃棉製品具有良好的保溫、隔熱、吸聲、不燃、耐腐蝕等性能,廣泛應用於房屋、管道、貯罐、鍋爐、飛機、船舶等有關部位的保溫、隔熱和吸聲。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是以聚苯乙烯樹脂為基料,加入發泡劑等輔助材料,經加熱發泡而成的輕質材料。它具有質輕、導熱系數小、吸水率低、耐水、耐老化、耐低溫、易加工、價廉質優等優點。現已在建築市場上廣泛應用。水泥聚苯板是由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下腳料或廢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經破碎而成的顆粒,加水泥、水、EC起泡劑和穩泡劑等材料,經攪拌、成型、養護而成的一種新型保溫隔熱材料,具有質輕、導熱系數小、保溫隔熱性能好、有一定強度和韌性、耐水、難燃、施工方便、粘貼牢固、便於抹灰、價格較低等優點,適用於建築物外牆和屋頂的保溫隔熱層。硅酸鹽復合絕熱砂漿是一種新型牆體保溫材料,是以精選海泡石、硅酸鋁纖維為主原料,附以多種優質輕體無機礦物為填料,在數種加劑的作用下經細纖化、擴散膨脹、混溶、粘接等多種工藝深度復合而成的灰白色粘稠漿狀物。此種材料顯著特點為:保溫隔熱性能好,施工簡便(直接塗抹),解決了板材拼接處罩面層開裂現象。硅酸鹽復合絕熱砂漿已被國家列為新型絕熱材料及製品的重點發展對象。
C. 山西省建築節能產品推廣證書更新中是什麼意思
其意思就是原來的建築節能產品推廣證書不適用了或者作廢了,目前正在製作新的節能產品推廣證書,待新的證書製作完成後即可更換原舊的證書哈。。
D. 建築節能的推廣是怎樣的標准
自2005年7月建設部公布《公共建築節能設計標准》至今,全國各地普遍有了一定的節能意識。在強制執行建築節能新標准、大力普及節能建築的新形勢下,推行新技術、新材料的效果是明顯的。不僅能夠大大降低我國建築高能耗狀況,而且也會全面提升我國房屋的建築質量。開發節能建築的價值,不單體現為能耗降低,還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節能資源,開發出更具高技術含量的建築產品。
中惠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創建於1999年,座落在哈爾濱市平房高新技術開發區,是我國電採暖領域中唯一集科研、開發、製造、銷售、安裝於一體的領軍型高新技術企業。地址:哈爾濱開發區哈平路平房集中區煙台北路2號
E. 跪求山西建設廳關於「公布2013年建築節能技術(產品)認定推廣目錄的通知」紅頭文件
F. 2011上海市建築節能技術和產品系統行業推薦目錄公告
"YT"----中國自主創新的綠色建築技術(YT無機活性牆體保溫系統 綠色建築技術)
YT無機活性牆體保溫隔熱系統是由南陽銀通節能(集團)公司於1998年投入研發生產,繼承和發揚了優良的傳統工藝技術,並自主研發創新創造出綠色節能、安全防火適合中國國情的外牆保溫材料。
不是所有保溫材料都叫「YT」
中國首創(A級不燃)無機無網牆體保溫隔熱系統
銀通•YT 中國唯一
G. 建築節能包括哪些技術措施為什麼節能住宅被稱作換代住宅產品
建築節能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1)牆體圍護結構±以上內外牆體採用由黃河淤土製備的KPI型燒結多孔磚。2)採用外牆外保溫技術,可以有效阻止室內外熱量交換,保持良好的室內熱環境,大幅度降低建築物的耗熱量。3)門窗節能:外牆立面上的所有門窗(含南、北陽台)均採用雙層中空玻璃塑鋼門窗,具有保溫、隔熱、隔聲等多重功能。4)屋面節能:在屋頂露台、坡屋頂部位採用50mm厚擠塑板(XPS)、隔熱防水膏,使屋面具備保溫、隔熱、防水等節能效果。5)利用地熱能。6)使用給水排水節能管材。7)使用節能電氣照明燈具。8)電子對講、電子監控等智能化技術。進入21世紀,中國新建住宅小區除了要具備綠色、環保特徵外,最大的特點就是節能,故對採用節能技術的新建住宅產品稱作換代住宅產品。
H. 建築節能技術有哪些
建築節能是指在建築物的規劃、設計、新建(改建、擴建)、改造和使用過程中,執行節能標准,採用節能型的技術、工藝、設備、材料和產品,提高保溫隔熱性能和採暖供熱、空調製冷制熱系統效率,加強建築物用能系統的運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證室內熱環境質量的前提下,減少供熱、空調製冷制熱、照明、熱水供應的能耗。
所謂建築節能,在發達國家最初為減少建築中能量的散失,現在則普遍稱為「提高建築中的能源利用率」,在保證提高建築舒適性的條件下,合理使用能源,不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所界定的范圍指建築使用能耗,包括採暖、空調、熱水供應、炊事、照明、家用電器、電梯等方面的能耗,一般占該國總能耗的30%左右。
建築節能材料的發展和種類 最近,有關專家重新定義了綠色材料———在原料採取、產品製造、使用或者再循環及廢料處理等環節中對地球環境負荷為最小和有利於人類健康材料,亦稱之為「環境協調材料」。 在建築和工業中採用良好的保溫技術與材料,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統計表明,建築中每使用一噸礦物棉絕熱製品,一年可節約一噸石油。
I. 誰知道重慶建築節能工程備案表裡面「節能技術、產品通過推廣認定的情況」這欄怎麼填呀
就是採用的哪種節能方法(如外牆保溫、保溫屋面等),產品是否通過節能主管部門的認證(也就是說有沒有準用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