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對開展好幼兒教師培訓的意見有那些
1.健全優質資源准入機制 一方面,一手抓培訓課程建設,一手規范教師培訓機構的准人機制;另一方面,進一步完善管理與評價機制,做好課程的遴選、培訓、獎勵與創新工作。 2.完善教師教育管理功能 實現教師身份的統一認證,加強市區、區縣之間的平台對接,以及與第三方平台的數據交互,初步實現異構教師培訓系統間的數據交換。用大數據分析服務探索分析教師培訓行為和能力提升軌跡,提升教師培訓的有效性與針對性。 3.建設在線學習平台 建立融學習、考核、展示、反饋、管理等的系統化教師學習平台。逐步提供針對每位學員的個性化課程推送、資源共享、學習計劃制定、學習情況跟蹤等服務。逐步做到「人人皆學、時時能學、處處可學」,提高學習的便捷性、針對性與有效性。 基於規范化的各項內涵發展 4.研製教師教育系列標准 研製教師培訓課程標准及開發指南,指導各級各類主體的課程開發建設。完善培訓學分的管理辦法,探索教師培訓選學制度。制定教師教育培訓機構資質認定辦法、社會第三方教師培訓資源和課程的准入資質條件。 5.啟動教師培訓精品課程建設 建設一批具有針對性、引領性、前沿性且能夠滿足教師需求的精品課程。通過協同與創新逐步探索示範性精品課程的孵化模式與培育機制。 6.加強教師培訓機構功能建設 通過院長聯席會等形式進一步加強市區間的聯動機制,並與高校、教育研究機構、社會各類優質機構等形成戰略 協作聯盟,以此加強教師培訓機構的功能建設。 7.加強教師專業發展學校內涵建設 市區共建共育,每10所學校中至少有1所市或區級教師專業發展學校。完善機制,優化教師專業發展學校的管理機制、加強校校間的信息交流、運用信息化手段跨越時空進行經驗分享和成果輻射。 立體化、滿足需求的培訓體系 8.構建分級分層分類分科的教師培訓體系 根據教師的特點與需求,建立分級分層分類培訓體系,增強培訓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導向、支持、提升、優化功能。完善學分管理,原則上市區校佔比依次為:10%-20%、30%-40%和40%-50%。市級教師專業發展學校市區、校佔比依次為:17%和83%。 9.完善各級各類教師發展平台 建立職初期的見習教師規范化培訓制度、見習教師教學實踐大比武,成長期的骨幹教師團隊發展計劃、國外訪學進修計劃、愛崗敬業教學技能競賽,成熟 期的研修一體網路課程建設和名師名校長培養工程,高端教師的「講台上的名師」、「卓越校長領航計劃」的不同發展階段教師的市級展示平台,完善和健全在職教 師崗位成長的制度和機制。 10.完善農村教師培訓機制 以學校聯合體為單位,送教上門,提升鄉村教師課程實施能力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區縣做好農村教師培訓的線上工作坊的建設;市級機構展「中青年教師教學設計與實施能力提升」、「課程實施能力提升」等為重點的農村教師專項培訓。 1 1.加強教師培訓者隊伍建設 市級機構組織並開展提升教師培訓者組織實施培訓的能力和水平的專項培訓,並試行教師培訓線上工作坊制度,培養一批教師培訓網路學習的組織者和引領者。同時,區縣建立兼職培訓者規范管理工作制度,遴選高水平專家與中小學優秀教師擔任兼職教師。 1 2.探索教師自主選學研修機制 優化以教師需求為導向的培訓方式 1 3.形成研修一體教師培訓機制。 全面推進教材教法研修一體網路課程建設,建設不少於200門涵蓋學前、小學、初中、高中各學段各學科的教師培訓課程。建立一區縣領銜、各區縣參與、市與區縣合作的課程開發機制,探索建設其他領域的教師培訓網路課程。 1 4.加強網路研修社區建設 充分發揮區縣自主性,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各區縣現有網路平台及資源。同時,在市級機構的統籌下,加強區縣間的研討與交流,逐步打通各區縣間的平台,最終實現優質資源共建共享。 1 5.健全和完善校本研修機制 各區縣加強加強對學校校本研修的管理與指導。市區協同,加強交流、多提供展示平台,促進成果的產出與輻射。學校要立足學校和教師面對的教育教學實際問題,提供研究能力,形成教師的教學實踐、教育研究和學習進修三者有機結合的模式。 1 6.構建信息技術學用結合培訓體系 全面實施中小學(幼兒園)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形成培訓、測評、應用、研究一體化的工作機制。
㈡ 參加幼兒教師遠程培訓學習心得體會
幼師專業工作環境非常好,工作輕松,不繁瑣,而且接觸到的人比較純粹,現專在很多中專學校屬開設的幼師專業都是定向專業,畢業之後直接分到幼兒園上班,解決了學生畢業就失業的問題,而且現在的幼師專業學習的課程也非常多,比如舞蹈,形體,繪畫,奧爾夫音樂教學法,蒙氏教學法等等,除了每天給孩子們上課,還可以開設興趣班,止癢的話,幼師的工作工資也很高。
㈢ 幼兒園老師對網路學習的意見
一、專業化發展全面為我們講述了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相關知識,共分十個章節。包含了以下十個方面:一是解讀教師角色;二是教師專業化理念與實踐;三是教師專業發展的規律;四是初任教師的成長;五是反思—從自己的教學中學習;六是合作----向同事學習;七是教學相長---與學生共同發展;八是教師的教育教學研究;九是新課程與教師專業發展;十是教師評價。從這些資料中讓我對教師專業化有了全面的了解。 二、通過學習使我了解了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理念與內容。教師專業發展的理念主要包含如下幾個方面: (一)教師專業發展首先強調教師是潛力無窮、持續發展的個體; (二)教師的專業發展要求把教師視為「專業人員」; (三)教師的專業發展要求教師成為學習者、研究者和合作者; (四)教師的專業發展要求教師發展的自主性。教師專業發展的內容包括(一)專業理念;(二)專業知識;三)專業能力;(四).專業態度與動機。 三、通過學習讓我更進一步地了解了教師的職業倦怠現象、形成根源及緩解對策。通過這次的學習我知道了什麼叫教師的職業倦怠,也知道了教師的職業倦怠的表現有: (一)長期的情緒上的倦怠感。 (二)人格的解體。 (三)較低的成就感。同時知道了教師職業倦怠的影響有:(一)個體方面;(二)教學方面;(三)社會方面。了解了教師職業倦怠的根源包括:(一)社會方面的根源;(二)組織方面的根源;(三)個人背景方面的根源; (四)學生與教學情境。了解了一些緩解教師職業倦怠的對策 :(一)以教師發展階段論透視教師職業倦怠,給處於倦怠期的教師以支援與協助。(二)加強學校文化建設,建立良性支援機制。(三)建立社會支持網路,對教師職業持合理期望。(四)引導教師正確認識職業倦怠,並通過心理療法緩解壓力。尤其我想要講的是學校的領導層應該正確認識並及時採取相應措施來對待本校的教師職業倦怠現象,使學校的各項工作得以正常有序地開展。 四、通過學習我明白了教師的專業化發展的幾個有效途徑。這包括從自己的反思中去進行提高;與同事的合作中去進行提高;在與學生的交流與學習中去得到提高。 總之,通過這次專業化發展的學習,讓我提高了自己不少的理論知識,在以後的工作中我一定要用這些理論知識來指導的工作,使自己的工作更上一個台階。
㈣ 幼兒教師培訓心得體會三篇
建議去正規的學校學習,通過不斷地繼續學習國內外著名的幼兒園教育理論及教育方案,使我們的在職教師進一步理解其中的兒童觀、教育觀、學習觀,提高教師的執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