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兒園教師自製教玩具歡樂跳跳跳活動教案
目 標 玩具的形狀、顏色,材料的質感。會藉助工具進行簡單的操作,嘗試對材料進行簡單的拼擺、剪、貼、粘、堆積、組合等。體驗設計製作活動的樂趣,初步了解「物以致用」的設計思想,學會交流,懂得謙讓和分享,樹立合作意識和創新意識,提高動手能力。 教 學 重 點 體驗運用簡易材料設計製作玩具的樂趣。 教 學 難 點 材料合理、恰當地利用,組合構成新形象。 作 業 要 求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己喜歡的材料製作一個小玩具 學 習 材 料 軟、硬質瓶,紙箱,杯,盒,氣球,泡沫板,各色彩紙,繩,膠水,剪刀等。 過 程 師 生 活 動 教學意圖 教 學 設 計 1、創設有趣味的學習情境。 (1):將大家帶來的玩具堆積起來用布蒙上,學生從中摸玩具,先說一說手觸摸玩具的感覺,猜一猜是什麼玩具,然後再拿出來給大家看。 (2):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玩具,用身體、動作、表情和聲音進行模仿,如:娃娃的哭聲,小白兔的動作,小狗的叫聲,飛機飛翔的樣子、聲音等。 (3):各組把各類玩具進行有趣的組合,採用講解員和參觀者的形式介紹和交流玩具。 2、引發想像。 (1):在眾多的簡易材料中任選一種自己感興趣的材料,觀察材料的形、顏色,觸摸材料,感受材料的感覺,聯想能做什麼玩具。 (2):想一想自己做什麼玩具,需要什麼材料,根據自己的想像有目的地選擇材料。 (3):教師可運用信息技術,提供多種自製玩具的形象,或通過實例講解,豐富學生的想像,啟發聯想,解決學生的思維障礙。 3、設計、製作。 學生自主選擇材料,學習方式最好是合作式,自主結成合作夥伴。製作過程中團結友愛、互相幫助,材料共享,工具共用。教師參與學生的活動,在活動中答疑、指導,引導學生主動尋找與嘗試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種方法。製作活動的場地最好比較寬松,學生不受座位的限制。 通過創設有趣味的學習情境引發學生學習興趣 培養語言表達能力 培養學生的適形造型能力 開闊學生思路 培養學生進行合作式學習
2. 拼搭玩具的活動總結與反思
記得九月份剛開學不久,就有的家長提出有的幼兒不適應幼兒園,畢竟是一個新的環境,還有些家長並不了解本班老師。
更重要的是,很多父母都是在外打工亦或是在上班,接了孩子回家相處的時間也少,更多時候都是回家後孩子已經睡著了,所以很多孩子都是爺爺奶奶在帶,讓孩子與父母的關系多少有些生疏。
在接到家長的反應之後,我便和同事商量,應該用什麼辦法讓幼兒與家長之間有些了解?本想著做親子戶外游戲,但是由於家長孩子和老師之間不是很熟悉,所以暫時不準備這樣打算。
新學期,剛好要重新製作教玩具以及區角。於是我們布置了一個作業給家長,就是讓幼兒和自己的家長一起製作一個教玩具。
我們將一些簡單教玩具的步驟圖上傳到了家長的QQ群,許多家長都積極的參與了進來。
在群里,幼兒和家長都在語音議論,這個家庭作業應該怎麼做?
還有的家長說,這一次作業任務艱巨呀。但是幼兒卻是十分的高興開心,在群里語音說著自己的構思,自己聽著也覺得好笑,幼兒正處於單純的年齡,一個男孩子還說要做一輛大汽車,讓小夥伴和老師一起坐上去。
因為上傳的一些圖片材料都比較容易找尋到,所以很多都是廢舊報紙和塑料瓶以及瓶蓋做的,有一個家長還在說:「我家小朋友到家後就到處扭瓶蓋,連調料瓶的瓶蓋都不放過。」
看著這些家長和幼兒之間的互動,我和同事便知道了,這個決定做對了。
製作教玩具的時間是3天,但是有些家長第一天便交到了我們手中,一個個教玩具比我們自己做的還要精美,由小朋友自己交上來,還給我們講述著自己做的是什麼玩具?但是更多的便是高興,開口總是說「這是我和爸爸(媽 媽)一起完成的。」
這一次的活動也讓我看到了許多孩子對待幼兒的負責任,記得之前這些活動家長都不樂於參加進來,總是推脫,這些教玩具也沒有人製作。但是這一次的活動讓我看到的是家長紛紛投入進來,和幼兒一起製作。
當3天之後,我們幾乎收齊了班上家長製作的教玩具,將這些作品展出出來,也收到了幼兒園同事以及各班家長的一致好評。
各個教玩具都非常有創意,原來報紙還可以拿來做汽車,塑料瓶還可以拿來做汽車,泡沫還可以拿來做吉他。
班上的家長和孩子才和我們相處了兩個月左右,但是卻將「家庭作業」完成的那麼好,不得不說我是感動的。我似乎看見了家長疲憊的下班後和幼兒一起討論教玩具,並且製作的場面。
這一次的活動也讓我意識到幼兒和家長之間應該有更多的合作性活動或者游戲,來增進家長與幼兒之間的溝通和交流,知道幼兒心裡在想什麼?不僅僅是老師的責任,也是家長的責任。相信在以後我們會布置更多的「家庭作業」,讓幼兒和家長一起完成!
3. 幼兒園自製玩教具和創編游戲的收獲與體會怎麼寫
幼兒園自製玩教具:海底世界
製作意圖:孩子們喜歡各種各樣的魚,對海底世界充滿好奇,教師利用廢舊材料,製作魚、螃蟹、水草等,四周和魚眼鏡裝飾小燈泡,讓幼兒在欣賞選擇中吸引他們探索電的秘密。
教育價值:增進環保意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