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營銷推廣 > 古城旅遊產品營銷

古城旅遊產品營銷

發布時間:2021-01-13 02:28:08

⑴ 旅遊商品化的對策及思考

傳統文化是促進麗江旅遊發展的催化劑,納西族的人文精神是吸引全球目光的亮點。麗江保存了完整而豐富的民族文化,是世界級的人類文化財富。文化資源是麗江最大的優勢資源,麗江最大優勢也就是文化優勢,如果喪失了這一點,麗江旅遊也就失去了應有的價值,世界文化遺產將會名不副實。因此保護民族傳統文化勢在必行。
(一) 加強民族傳統文化教育,增強納西人民的自我保護意識
保護傳統文化的途徑是多方面的,但是加強民族傳統教育,增強納西人民的自我保護意識尤為重要。在世界一體化的今天,納西人民在享受現代文明的同時,也要考慮怎樣使傳統與現代整合,怎樣才能使自己優秀的傳統文化得以保護、發展和傳承。但只有政府和相關部門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最重要的是必須喚醒納西人民的保護意識。首先,在各機關單位、農村和學校加強民族傳統教育,培養納西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二是加強農村學校的雙語教學,使學生在學習漢語的同時,更加豐富自己的母語詞彙,更加熱愛自己的民族。三是通過社區的教育,鼓勵家長主動承擔起向子女傳承文化的責任,鼓勵人們以講納西話為榮,以維護傳統文化為己任。四是通過有關部門開發和規范民族傳統節日和服飾、歌舞、飲食等,使納西族燦爛的民族傳統文化得以進一步的發揚光大。
(二)進一步規范旅遊市場,嚴控無度的文化開發
旅遊業波及的地區,作為旅遊資源的地方文化不可避免地要被商品化。雖然麗江依託文化創出了品牌,獲得了豐厚的利潤,促進了經濟的發展,但同時也引來了更多的外來開發商打文化的主意,使當地文化商品化的趨勢愈演愈烈,文化也就被大量的塗改,變得面目全非。作為納西人,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開發商以優勢文化的習慣整理、加工、包裝民族文化,使民族傳統文化舞台藝術化、商品化甚至庸俗化。這實際上是對民族文化進行掠奪式開發,已成了一種假造的民族文化,從而破壞了民族文化的變遷軌道,極不利於民族地區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文化開發必須嚴格控制,有關部門應該作好以下工作:一要規范旅遊市場,堅決杜絕短期行為的所謂「文化」開發。二要正確引導,讓當地人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旅遊之中,自覺擔當起維護傳統的使者。三是繼續發揮好民族研究專家和學者的作用,為政府進一步規範文化市場獻言獻策。
(三)保護古城,保護古城的人文景觀
麗江古城是納西族傳統聚居地,是納西族傳統文化最重要、最具有代表性的載體。數百年來,納西人世世代代在此居住,享受著寧靜安詳的生活。這座「活」著的歷史文化名城,是由世代以古城為家的居民們創造出來的,他們的日常生產生活構成了獨樹一幟的「活」的古城文化。因此保護古城文化最重要的是留住當地的土著居民。之前政府採取的一系列措施和辦法都是較有效的,但這項工作必須抓住以下幾個方面:一要動員社區參與,把社區居民作為旅遊發展的主體進入旅遊規劃,旅遊開發等涉及旅遊發展重大事宜的決策、執行體系中。將社區的環境、社會和文化背景都納入旅遊發展規劃之中,使旅遊發展的整體目標和重點與本地居民的目標和重點相互協調一致,正確引導當地居民在依靠旅遊獲得利益的同時,自覺維護傳統習俗和生活習慣,主動參與到維護傳統的行列中。二要關注古城居民的生活狀況,切實為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如果對古城居民的要求和困難視而不見,讓大多數居民眼睜睜看著旅遊經濟所帶來的種種好處自己不能從中受益,反而還要忍受由於旅遊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及承擔旅遊發展的各項成本(包括環境、社會成本等)。這種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不可避免地產生抵制、消極和敵對情緒。因此,這就要求我們充分考慮當地居民的願望、要求、態度、看法和權利,從他們的切身利益出發,要尊重當地的意識形態,傳統文化和民俗習慣。通過運用當地的知識,吸納當地的做法,將當地的文化價值觀和傳統與民俗旅遊開發相結合,使推出的旅遊活動能獲得當地居民的認同與支持。不斷地征詢並採納當地社區的意見和建議,使之進一步改進和完善。使居民都能從旅遊收入中體現出在古城居住的優越性,成為旅遊開發的主人,而非旁觀者或受害者。三要不斷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質和商品經濟意識,逐步增強他們適應市場和保護自己文化的能力。
(四)宏揚民族精神,加強民族傳統道德教育
由於外來文化的影響,使納西族傳統道德倫理體系受到了強烈沖擊,導致一些諸如傳統道德失落、秩序失控的現象發生,給人一種人心不古、世風日下的消極印象,極大地損害了麗江原本良好規范的旅遊氛圍,直接影響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所以我們應大力發揚民族精神,使納西族傳統道德得以恢復,使納西族的優良傳統能夠繼續傳承和發展。在弱小民族面臨強大主流文化進入而處於困惑時,宏揚民族精神,加強民族傳統道德教育的工作顯得更加重要。應與時俱進,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與傳統美德教育相結合,用良好的道德風尚樹立納西人的形象。現代物質文明的發展給人類帶來巨大的生存危機,同時也惡化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導致了信仰危機、道德危機、情感危機、家庭危機。納西社會卻是一個重視情感生活的社會,老人受到愛戴,親情與友情是維系社會存在發展的基本手段,它營造的溫情籠罩著每一個社會成員,使他們從生活中找到幸福。人倫與親情是人類存在的精神支柱,呼喚人與人之間的愛,應該是人類永遠的精神財富,而納西文化卻恰巧具備了以人為本的精神品質,是對現代文明的重要補償。因此,發揚民族精神並不是回頭路,而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要求與選擇,將會有利於麗江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
(五)重視教育,不斷提高納西族的整體素質
教育是一個民族的希望所在,是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自古以來,納西人民就有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歷朝歷代的傑出人物和「天雨流芳」的牌坊,給我們留下的不是吃祖宗飯,走回頭路,而是一種警示和激勵。在所謂納西族先進、文明的贊譽聲中,我們應該多關注農村教育,重視各中學的輟學現象。一是進行升學教育,激勵學生熱愛家鄉,熱愛民族,樹立遠大的理想和志向。二是不斷提高旅遊業的服務檔次,提高用人的標准和要求,逐步提高人們對教育的長效投資與現實經濟利益的認識。
四、小 結
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歷史生命在現實社會中的延續,它負載著一個民族的價值取向,影響著一個民族的生活方式,凝聚著一個民族在其歷史的自我生存發展中不斷形成的智慧、理性和創造力以及自我約束力。它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也是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靈魂。納西族傳統文化的保護已成為引人注目的一個熱點問題,大力加強納西族傳統文化的保護工作,應成為全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
注釋:
[1]張波.論旅遊對接待地社會文化的影響[J].麗江教育學院學報,2003
[2]郭大烈,和志武.納西族史[M].成都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4
[3]張波.論旅遊對接待地社會文化的影響[J].麗江教育學院學報,2003
[4]馬曉京.西部地區民族旅遊開發與民族文化保護 [J].旅遊學刊,2000
[5]張波.論旅遊對接待地社會文化的影響[J].麗江教育學院學報,2003
[6]李頡.納西族傳統文化功能的轉移[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
[7]和愛紅.麗江古城的保護和開發研究[J]. 麗江教育學院學報,2004,
參考文獻:
[1]馬曉京.西部地區民族旅遊開發與民族文化保護[J].旅遊學刊,2000,.
[2]王嵐.雲南民俗旅遊資源開發中的幾個問題[J]. 雲南民族大學學報 ,2003,
[3]和愛紅.麗江古城的保護和開發研究[J]. 麗江教育學院學報,2004,
[4]張波.論旅遊對接待地社會文化的影響[J].麗江教育學院學報,2003,
[5]李頡.納西族傳統文化功能的轉移[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
[6]方慧,黃琪,周芳,熊瓊芬.雲南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法律保護[M]. 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2.
[7]郭大烈,和志武.納西族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
[8]陶偉.中國「世界遺產」的可持續旅遊發展研究[M].北京:中國旅遊出版社,2001.
[9]肖星.嚴江平 .旅遊資源與開發[M].北京:中國旅遊出版社, 2000.

⑵ 如何實現麗江古城旅遊產業可持續發展

大連加強生態復環境保護,大力開展生制態旅遊,保障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
上個世紀末,大連市確立了實施生態旅遊戰略思路,力求將旅遊開發與生態保護、城市建設、可持續發展相結合,以城市自身作為旅遊開發的載體,樹立生態旅遊新觀念。針對城市旅遊資源特點,大連市政府不斷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努力營造出「藍天、碧海、綠地」的城市生態環境氛圍,進而促進全市旅遊發展。如今,秀麗的自然風光、優美的海洋環境、豐富的旅遊產品不僅成為大連市的「城市品牌」,也是這座城市積極開展環境保護工作的「縮影」。

目前,大連市擁有2處濱海國家地質公園,4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8處國家森林公園,1處國家級5A級旅遊景區——大連虎灘海洋公園,集中展示了白鯨、海象、海獅、北極熊、企鵝等珍稀極地動物;9處4A級旅遊景區——其中以金石灘國家旅遊度假區最具代表性,是中國北方理想的海濱旅遊度假勝地。

大連市還不斷推進農村環境保護,促進生態旅遊項目多元化發展。今年,充分開發和利用大連市生態旅遊資源豐富的特點,重點開展了創建10個特色旅遊鄉鎮、30個旅遊專業村、100家星級農家樂的工作。

⑶ 如何利用鳳凰旅遊文化資源優勢,促進鳳凰古城文化旅遊業的發展

文化與旅遊緊密相連,文化是旅遊的靈魂和內涵,旅遊是文化的形式和載版體。只有突出各種不同權的地方文化特色,才能吸引廣大旅遊者,產生旅遊消費和經濟活動,從而促進旅遊產業的快速發展。可以說,旅遊產業的競爭本質上是文化的競爭。地方文化是旅遊經濟的底蘊,對於培育獨具特色的旅遊產業、打造地方旅遊品牌,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和作用。我們丹江口市歷史文化悠久、資源特色鮮明,認真研究我市地方文化特色在旅遊產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這為進一步充分發揮我市地方文化資源優勢,打造山水旅遊品牌,提升旅遊資源的文化品位,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⑷ 閬中古城以什麼為旅遊經營理念

風水古城——四川閬中和雲南麗江、山西平遙、安徽歙縣一同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名列四大古城之中。2004年,又成功躋身於「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的行列。閬中歷史悠久、名人薈萃、科甲鼎盛、古跡眾多 、文物璀璨,古城的地理環境、城市選址及建築布局,融山、水、城為一體,契合傳統的風水理論。古城之中,三國文化、科舉文化、宗教文化交相輝映,被專家譽為「多元文化和諧共融的典範」。2006年至2008年三年期間累計接待國內外遊客達460多萬人次,旅遊總收入10多億,然而在2006年前,閬中年接待遊客不足30萬人次,閬中這座沉睡千年古城再次「復活」,這對四川旅遊業來說簡直就是一個旅遊奇跡,這個景區能開發成功在四川乃至中國旅遊界都具有深遠意義。是什麼讓它如此成功? 以下將從景區開發、經營管理、核心競爭力打造、線路設計,商業模式、盈利模式做簡單解碼。
解碼一:體制創新是成功的保障
「政府主管,企業運作,政府營造環境,企業經營市場」,這是閬中市政府為開發閬中旅遊,而實施體制創新策略。在05年底,閬中市政府成立四川閬中名城經營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名投公司」,市長任董事長、分管旅遊的郭宗海副市長任總經理,公司對古城進行獨家開發經營,整體規劃、市場化運作。使古城的所有權和開發權、經營管理權相分離,名投公司設立兩個職能部門,經營部和投資管理部。經營部負責古城旅遊的經營管理,制定營銷計劃、策劃執行古城內的活動、銷售網路建設等;投資管理部負責融資和古城資源調配等。後來被業界稱「閬中模式」。這是對國有旅遊資源,政府經營的一種突破,也是對旅遊開發方式的突破,政府成為指導者、協助者,企業成為古城開發的主導者,這體現了當地政府在發展旅遊業上的一些觀念和體制上有益嘗試。對四川後來的旅遊風景區的開發起到了非常大的典範作用。
解碼二:重視市場調查,產品配置順應市場
「名投公司」,在開發閬中古城之際,正是我國旅遊從自然觀光向休閑度假旅遊快速轉型之時,國內大量以自然資源為主要賣點的景區,經營日趨艱難,人們已經不滿足於簡單的「走馬觀花」趕路型旅遊了,而是更喜歡在旅遊的過程中使身體和身心得到放鬆。
如何開發閬中古城,古城以什麼樣的形象面對市場,通過對國內外許多古城、遊客做了大量的調查,對本地主要市場的需求做了詳細的分析(當時的他們的市場策略是先做成渝兩地市場,在成熟後將營銷模式復制到其他市場中),他們發現成都、重慶旅遊需求潛力和慾望相當大,兩地城鎮居民的旅遊消費呈典型的休閑度假特徵,因此,在後來的項目設置、引進、古城資源的組合上就基本按照市場的需求來設置。
在節目設置上,白天有張飛巡城、巴象鼓舞、復古馬車、秀才中舉、閬中儺戲、坐遊船游江等,夜間有皮影戲表演、民歌對唱、放河燈祈福、街頭藝人、更夫打更等,坐在有著2300多年的古城裡,感受跨越時空的錯覺,豐富的消費體驗讓人流連忘返。
常規旅遊銷售線,名投公司選取古城幾十個景點最具特色的景點組成套餐,以套票的形式打包銷售,根據遊客的消費需要,分為三種,其中「貢院+張飛廟+華光樓+民俗會館」最受遊客喜愛,為了更好的讓遊客游覽閬中,以閬中作為目的地旅遊,設計出閬中古城一日游產品線、閬中古城+錦屏山+嘉陵第一江山二日游產品,作為旅遊線產品,設計出閬中+劍門關、閬中+儀隴、閬中+廣安等產品,點面結合,多種方式推介銷售閬中古城。
解碼三:科學規劃,策劃設計獨到
「謀定而後動」,對於景區開發更是如此,為了更好的釋放古城資源能量,「名投公司」通過考察最後確定北京綠維創景旅遊規劃公司為閬中古城做規劃,遵循「修舊如舊,保護古城風貌」的原則,與古城風格不相符的建築一律拆除,對古城內經營業態做規劃調整,恢復古代街市風貌,同時恢復古城原有已經毀壞建築。恢復修建了中天樓、火神樓、風水文化博物館等。投入資金全面翻新古城街區街面石板路,再現古城古街風貌。
引進經過市場考驗過後具有一定生命力的項目,引進後又就地改進創新,為了盤活古城沿江的土地資源,通過招商,引進上海大眾地產、浙江東海置業等地產企業,根據規劃統一部署,沿江修建了「中華閬天城」、「城南天下」、「嘉藝廣場」,不僅改善了古城沿江風貌,而且成為遊客休閑新場所。
解碼四:凸顯核心競爭力,提煉推廣口號
閬中水繞三方,山圍四面,嘉陵江繞城而過,呈一個巨大「U」字型。 風水理論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象俱全,被專家稱為傳統風水理論的典型模式,古城棋盤式建築風格,是完全按照唐代天文風水理論的一座城市,被譽為風水古城,被確定為中國風水觀光旅遊目的地,2300年的歷史積淀,多種文化交相輝映,保存完好的1.78平方公里的古城區,是目前中國四大古城還生活居民的唯一古城,被專家喻為活著的「古城」,(其他古城多是商業經營為主,基本沒有當地居民居住)。
閬中新城與古城有多條街道和馬路相連,是一座沒有圍牆的古城,由於當地政府的保護,古城既有歷史的沉澱的烙印,同時充滿了現代氣息。結合閬中古城的特徵,提煉出「天、地、人·古韻遺風 山、水、城·風情閬中」作為閬中古城的營銷口號;,巧借唐代大詩人杜甫名句「閬中盛事可斷腸,閬中城南天下稀」作為提煉形象口號,閬中天稀,與四川境內其它景區構成「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劍門天下險、閬中天下稀8221; 凸顯閬中古城核心競爭優勢。體現資源的稀缺、稀有,是人們尋幽訪古、休閑旅遊的絕佳去處。

⑸ 鳳凰古城旅遊有什麼特色紀念品

如果是女士,那裡還有很多手工做的花裙子和披肩,男士的話,可以買給心愛的人,呵呵O(∩_∩)O~......

⑹ 麗江古城的核心產品形式產品,期望產品,延伸產品,潛在產品是什麼

微信作為一個平台來說,它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創作者體現價值。
微信版作為一個平台的目的,權就是要讓創造價值的人體現價值。
小程序和公眾號的目的,就是為了消除信息不對稱,讓更多人從微信平台受益;小程序和公眾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來源於平台真正為用戶創造價值。

⑺ 請問怎麼把台兒庄旅遊市場推廣到濟南市場還有未來台兒庄古城的發展前景到底怎麼樣

個人認為:古城發展後勁不足,有衰敗之勢,怕以後收不回成本,畢竟現在版很多地反復都在開權發旅遊資源,泰山、黃山在國人中的地位已是不可動搖,古城畢竟是新興的,最主要的還是要靠台灣的優勢能讓本省的一些官員來支持,從而可以把很多事業單位的假期旅遊和古城合作起來賺點錢,但是想讓外省的老百姓來自願買單來旅遊我感覺還是誘惑力不足的,

⑻ 中國古城的旅遊吸引力體現在哪些方面

我來試著回答這個問題,我先交代下我的背景,我的回答也許不夠代表性和專業性內,但我在青驛網工作容,這是一個旅遊專業性很強的旅遊社區,我也算旅遊從業人員。我認為中國古城的旅遊吸引力體現在:

1、古建築文化:中國的古城之所以保存下來,一定是有其獨特的建築文化。
2、民宿或客棧文化:在古建築的基礎上新興起的客棧文化,將古代建築藝術和現代居住理念很好結合的一種住宿體驗。
3、酒吧文化:現在中國所有的古城都是酒吧文化興盛的地方,如麗江、鳳凰,都是酒吧林立,也聚合了很多文藝青年和流浪藝人。
4、特色旅遊紀念品:各個古城隨著遊客的湧入,商業日漸繁榮,所以各種售賣旅遊紀念品或當地特產的商肆都興盛起來。
5、美食文化:各地方特色小吃,不解釋。
6、旅遊景點:圍繞著古城,周邊一定會開發更多的旅遊景點。如麗江的玉龍雪山,鳳凰的沈從文故居等。

閱讀全文

與古城旅遊產品營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師資培訓服務方案 瀏覽:912
百度競價推廣計劃方案 瀏覽:850
2015年度公司培訓計劃方案整理版 瀏覽:255
深圳披披季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53
市場營銷形成性考核冊答案 瀏覽:466
泉州市聚傑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76
美國移動電子商務發展 瀏覽:841
設備培訓組織方案 瀏覽:121
建設工程培訓服務方案 瀏覽:567
2017年培訓計劃方案 瀏覽:608
華晨消防電子商務平台 瀏覽:839
市場營銷學吳建安期末考點 瀏覽:869
開展科技輔導員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331
有關電子商務的填空題 瀏覽:601
網路營銷的外文文獻及翻譯 瀏覽:117
毛筆書法教師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939
規章制度培訓方案 瀏覽:619
食人員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21
幼兒園游戲活動園本培訓方案 瀏覽:850
中心校校本培訓方案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