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雨露計劃」需要什麼條件
為進一步提高貧困人口素質,增加貧困人口收入,加快扶貧開發和貧困地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的步伐,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決定在貧困地區實施"雨露計劃"。
基本原則
(一)以人為本,注重開發。以貧困群眾為主體,在尊重他們意願的基礎上,通過適當的培訓和引導,提高他們的自我積累、自我發展能力,實現人口資源向人力資本的有效轉變。
(二)突出重點,分類實施。針對不同地區、不同對象的不同需求,統籌計劃、突出重點,進行分類指導和培訓。
(三)緊跟市場,按需施教。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提高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為目標,按照不同行業要求,採取不同內容和形式組織培訓,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四)整合資源,創新機制。以現有教育培訓機構為主渠道,發揮多種培訓資源的作用,充分調動培訓機構、用人單位和農民群眾自身的積極性,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地開展滿足貧困地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現實需要的各類培訓。
(五)政府主導,共同參與。在堅持政府主導的前提下,積極動員、引導和組織包括民營經濟、非政府組織和國際社會在內的社會各界,通過多種形式參與和支持"雨露計劃"的實施。
實施對象
當前,"雨露計劃"的對象主要有三類:
一是扶貧工作建檔立卡的青壯年農民(16-45歲);
二是貧困戶中的復員退伍士兵(含技術軍士,下同);
三是扶貧開發工作重點村的村幹部和能幫助帶動貧困戶脫貧的致富骨幹。
四是建檔立卡貧困子女參加中等職業教育(全日制普通中專、成人中專、職業高中、技工院校)和高等職業教育(全日制普通大專、高職院校、技師學院等)的。
實施方法
實施"雨露計劃",要根據政府主導、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的總體要求,採取因地制宜、分類區別對待的方法組織落實。
青壯年貧困勞動力轉移培訓。主要採取各級扶貧部門整合社會培訓資源,公開認定培訓基地,由各培訓基地組織培訓、就業和維權服務的辦法實施(具體實施指導意見後發)。
復員士兵就業培訓、村幹部和致富骨幹培訓、農業實用技術培訓等工作,將分別與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商後,分類下達實施方案,按照統一規劃、分工負責的辦法組織實施。
2. 高中生能申請雨露計劃嗎
你好
雨露計劃是國家專門針對農村貧困人口而實施的一項勞動力轉移培訓就業脫貧工程,由各級扶貧部門負責組織實施。雨露計劃以農村貧困戶青中年勞動力為對象,以幫助貧困農戶增收脫貧為目標,以轉移就業前的技能培訓為重點,按照「政府推動、學校承辦、市場運作、部門監管、扶貧到戶、農民受益」的原則,通過國家財政扶貧資金補貼和扶貧項目管理等手段,多渠道、多形式地開展貧困勞動力轉移培訓。
今年春季雨露計劃的申請已經開始,請提醒您身邊的貧困家庭學生,別忘了申請「雨露計劃」領補助。在此,團團也整理了相關資料,供給大家參考!
受助對象及條件:農村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含戶籍遷至學校的高職在校生)在校接受中、高等職業教育均可自願申請享受助學補助;中等職業教育包括全日制普通中專、成人中專、職業高中、技工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包括全日制普通專科教育、全日制普通高職教育。學籍的確認原則上以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學籍管理系統數據為准。
申報時間:春季學期申報時間為3月10日至5月10日,6月底前補助到位。秋季學期申報時間為9月20日至11月20日,12月底前補助到位。
扶貧助學補助標准:每位學生家庭每學年補助1500元,按照學期分期申請、分期審核、分期發放。
申報方式:雨露計劃申報方式有兩種,一是通過手機 「雨露百事通」APP進行申報,二是登錄國務院扶貧辦雨露計劃網站申報。
方式一:手機「雨露百事通」APP申報
2、進入注冊/登錄主界面,首次申請時先點擊注冊,然後依次填寫手機號、驗證瑪、密碼等信息,點擊開啟百事通按鈕;
3、點擊補助申請,進行完善信息如姓名、身份證號等;
4、點擊職業教育培訓、立即申請、進入資助申請主界面,依次填入個人信息、家庭信息等,填寫完畢後,務必再次核對姓名、身份證號、家庭地址、銀行名稱、卡號等關鍵信息,確認無誤以後點擊提交按鈕;
5、成功提交申請以後可以查看審核進度,如果審核提示通過,便可以點擊上傳學籍按鈕,上傳學籍。
方式二:國務院扶貧辦雨露計劃網站申報
1、登錄網址www.yulujihua.com.進入雨露計劃信息管理服務系統主界,點擊「職業教育培訓資助申請立即申請」按鈕,首次申請請點擊新人注冊按鈕,輸入學生姓名、手機號碼、身份證號碼、密碼等信息,確認無誤後點擊注冊按鈕,進入雨露計劃資助申報系統主界面,依次輸入家庭信息、個人信息、學籍內容等;
2、提交申請,確認無誤後,點擊下一步,點擊提交申請,點擊功能菜單中的「審核進度查詢」按鈕,可以看到申請提交後的審核狀態和審核結果。
望採納祝你好運
3. 關於雨露計劃
雨露計劃是國家實施的重要扶貧政策,該項政策實施的效果如何,資金使用、技能培訓與引導就業過程中存在什麼問題,是扶貧資金審計應該關注的重點,也是政府審計服務於扶貧開發工作的具體體現。從審計角度入手,筆者談一下對雨露計劃政策的粗淺認識。
一、「雨露計劃」政策的實施背景
扶貧開發工作關系國家長治久安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大局,是縮小地區發展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迫切需要。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扶貧開發工作,國家採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對傳統的救濟式扶貧進行徹底改革,確定了開發式扶貧的方針,並成立專門的扶貧工作機構,安排專項資金,制定專門的優惠政策。其中,雨露計劃政策就是國家扶貧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開發式扶貧的重要內容。
扶貧開發多年的實踐證明,通過扶持、引導和培訓,提高貧困人口素質,增強其就業和創業能力,把人口壓力轉化為資源優勢,是加快貧困農民脫貧致富步伐的有效途徑。2004年國家正式推出「雨露計劃」,旨在以提高扶貧對象自我發展能力、促進就業為核心,以政府財政扶貧資金扶持為主,動員社會力量參與,通過資助、引導農村貧困家庭勞動力接受職業教育和各類技能培訓,培養貧困村產業帶頭人等途徑,最終達到發展生產、增加收入、促進貧困地區經濟騰飛的目的。
雨露計劃是目前各項扶貧措施中,直接面向扶貧對象「直補到戶、作用到人」的專項扶貧措施。實施雨露計劃不僅可以幫助青壯年農民掌握職業技能,促進就業,還可以幫助他們自主創業、脫貧致富,對於改變貧困地區落後面貌,促進農村勞動力人口轉移,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雨露計劃政策實施中存在的問題
雨露計劃政策實施以來,各地積極探索培訓與就業安置模式,認真總結經驗,不斷完善機制,取得了顯著成效。但筆者在審計過程中發現,該政策實施中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地方政府脫離地方實際,盲目擴大培訓規模導致政策執行出現偏差,甚至出現因培訓計劃難以完成,虛報培訓人數套取扶貧資金的情況。目前,雨露計劃貧困青壯年勞動力轉移培訓任務採用的是由各省、市扶貧辦上報培訓人數至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然後再由上至下分解任務指標與財政資金的模式。地方政府對農村貧困青壯年勞動力人口狀況缺乏調查,為爭取扶貧資金,上報階段往往多報人數,多爭取資金支持。培訓計劃下達後,培訓機構難以完成培訓與轉移勞動力就業的任務,進而採用弄虛作假的手段,編造虛假學員檔案與就業資料,套取財政扶貧資金。
(二)培訓機構良莠不齊,教學設施、師資力量、就業與服務難以保證。各地區規模較大,師資力量與教學設備較齊全的學校數量較少,通過培訓資格認證的學校難以承擔所有的培訓任務。地方政府對培訓學校監管不嚴格,部分學校擅自將培訓任務肢解,分包轉移給民辦的小規模培訓機構。這些小規模培訓機構教學場地多為租賃、學員宿舍條件較差、教師多為臨時聘用、缺乏就業安置能力與經驗,既損害了雨露計劃的示範效應又影響了資金的使用效益。
(三)地方政府缺乏引導,專業開設相對市場需求滯後,盲目跟風開設培訓課程,致使產生就業難,穩定就業更難的現象。各級扶貧更多的精力用於經費申請與管理,對於完善培訓-就業-創業這一脫貧致富鏈條投入精力較少,對於如何發揮資金使用效益缺乏引導。各培訓機構為完成每年的培訓任務,火熱專業遍地開花,無相關教學設施也盲目開班。審計發現,某市培訓學校全部有開設幼師教育專業,每年培訓學員人員一千多人,當地市場需求急速飽和,解決貧困人口就業越來越難。
(四)信息公開不及時、審批手續復雜、大量資金長時間滯留。2011-2012學年,國家開始對雨露計劃實施方式進行試點改革,直接發放補助給接受高等教育、高等職業教育、中等職業教育的全日制學生。審計發現,該政策執行過程中信息公開不及時,很多群眾不了解相關信息,申領補助資金需經過提交申請-村委會證明-學校認可-扶貧部門審核-財政部門復核等多道手續。個別地方資金停留在在財政專戶達到12個月以上,資金未能及時撥付給亟需救濟的貧困大學生,影響了資金使用效益 。
三、產生問題的原因
一是缺乏關於雨露計劃政策的實施細則或辦法。近年來,國家雖然逐步加強了對雨露計劃的指導,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雖然於2007年出台了《關於在貧困地區實施「雨露計劃」的意見》、《貧困青壯年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實施指導意見》。但都是大方向的指導意見和原則上的規定,各地方政府在理解上容易出現偏差,這也是地方政府政策執行出現偏差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地方政府在執行雨露政策時重資金、忽視人力資源開發,重申請、忽視對培訓各個階段的管理,前期准備工作開展不充分,尤其是培訓學員招募、培訓機構審核、勞動力就業安置等未順利開展,造成培訓易、就業難的情況。三是地方政府在政策執行中未能積極轉變職能,把好技能培訓與市場用工銜接關、做好扶貧對象的跟蹤服務工作。
四、幾點建議
為將雨露計劃政策落到實處,實現「培訓一人、輸出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目標,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是國家主管部門應結合雨露計劃政策執行情況,盡快出台國家雨露計劃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為地方執行政策提供更明確依據。各地方政府也應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和執行符合當地實際的雨露計劃實施方案,實現雨露計劃政策效果。
二是地方政府要轉變政府職能,創新扶貧項目制管理,推動「城鄉共進」、「校企互動」,改善雨露計劃實施方式。雨露計劃不同於一般性教育培訓項目,應按照扶貧項目管理方式,完善實施方式。推進城鄉共進,建立定向協作關系,培養連接兩個市場。藉助東、西協作,發達都市組織用工企業在貧困地區設立勞動力基地縣、基地鄉村,保持穩定的用工來源。貧困地區選擇發達都市與用工企業培養就業市場,經過雨露培訓,定向輸送合格人才,實現城鄉共進。實行校企互動,把學校建成企業的員工培訓基地,根據產業發展和企業用工情況,組織開展靈活多樣的訂單式培訓、定向培訓,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三是地方政府要進一步強化培訓基地建設、建立雨露計劃工作績效評價體系。嚴格培訓機構准入標准,將專業設置符合市場需求、師資和實訓條件好、推薦就業形勢好、就業學員工資相對較高、就業穩定的學校納入新的基地學校范圍,對管理散漫、專業老化和弄虛作假的學校實行「退出」。對各級扶貧辦與培訓基地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檢查與考核,以完成任務與否、培訓效果好壞、貧困家庭培訓脫貧效果、貧困人群是否歡迎等各項指標為依據,進行全面的檢查考核、評估,對培訓情況進行跟蹤管理,確保各項培訓任務真正落到實處,使扶貧培訓的管理工作更加制度化、規范化。
4. 山西雨露計劃具體包括那些人群,辦理流程是什麼
山西「雨露計劃」培訓對象主要從全省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零轉移」貧困戶中選擇,重點是貧困戶中的初、高中畢業生和30歲以下有一定文化基礎的青年勞動力。
5. 如何申請廣西雨露計劃
補助對象是高等本科學歷2016年新生和職業學歷教育。
1、普通高等本科學歷教育和2016級新生入學的職業學歷教育學生:按照要求填寫相應審批表。
2、已經在網上申請並獲得補助的職業學歷教育續培生:
3、秋季學期已在網上申請並獲得補助的學生。
補助具體標准
1、2016年參加全日制本科學歷教育,並取得學籍建檔立卡新生(不含預科生),一次性補助5000元/生。
2、參加中、高等職業學歷教育的建檔立卡學生,每學期補助1500元,補助時間以學生所讀學制為補助年限。
3、就讀於廣西右江民族商業學校扶貧巾幗勵志班的建檔立卡女學生,每學期補助2000元,補助時間以學生所讀學制為補助年限。
4、就讀於「兩廣」協作院校的建檔立卡學生,廣西每學期補助1500元,補助時間以學生所讀學制為補助年限;廣東每學年補助3000元,補助一、二年級。
5、就讀廣西碧桂園職業學院的建檔立卡學生,學院全額資助學費和教材、食宿、服裝、床上用品、學慣用品費並補助寒暑假探親往返路費,同時享受廣西雨露計劃補助。
6、16~60周歲、有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扶貧對象參加扶貧部門主辦的1~3個月短期技能培訓,補助標准A類3500元/人,B類3000元/人,C類2500元/人,按獲得職業資格證學生人數結算培訓經費。
7、參加扶貧部門以外的單位主辦的技能培訓並考取可在網上查證的職業資格證的建檔立卡扶貧對象,准入類職業證獎勵800元/人,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證獎勵A類1000元/人、B類800元/人、C類600元/人。
8、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建檔立卡扶貧對象,參訓農民每人每天補助50元。
6. 什麼是雨露計劃
雨露計劃
為進一步提高貧困人口素質,增加貧困人口收入,加快扶貧開發和貧困地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的步伐,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決定在貧困地區實施「雨露計劃」。
7. 雨露計劃的媒體報道
山西省35萬貧困青年受益「雨露計劃」「沒有『雨露計劃』,我就到不了青島,更掙不到每月2000多元的工資。以前在外打工,由於沒有技術,只能在流水線上當操作工,不但工資低,而且很不穩定。」3月18日,說起自己工作的變化,李雪花的喜悅在臉上流淌。據悉,在山西省有35.4萬貧困娃像李雪華一樣,通過「雨露計劃」順利地由收入微薄的農村青年變成了拿較高工資的技術工人。
2003年以來,國務院扶貧辦組織開展以貧困勞動力培訓轉移為主要內容的「雨露計劃」。2004年,我省結合扶貧開發新階段的總體部署,積極推進「雨露計劃」的全面實施。去年,全省完成轉移培訓6萬人,轉移就業4.8萬人,轉移就業率達到80%。「雨露計劃」培訓對象主要從全省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零轉移」貧困戶中選擇,重點是貧困戶中的初、高中畢業生和30歲以下有一定文化基礎的青年勞動力。
據悉,截至2009年底,全省累計投入「雨露計劃」扶持資金1.04億元,轉移就業人員年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今年我省計劃培訓轉移貧困地區勞動力2萬人。
「雨露計劃」將致力扶貧中西部適齡女性
自北京全國婦聯、國務院扶貧辦日前在北京聯合召開「雨露計劃·騰飛工程——中西部地區萬名應用人才助學行動」工作部署會,全國婦聯黨組成員、婦女發展部部長崔郁,國務院扶貧辦政策法規司司長洪天雲等參加了會議。
此項助學行動旨在提高中西部貧困地區婦女的文化素質和就業技能,幫助中西部貧困地區貧困家庭的初高中「兩後生」,特別是農村女青年在獲得學歷文憑的同時,掌握一項或多項職業技能,提高貧困婦女的自我發展和自我脫貧能力,最終達到「培訓一人、輸出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的目標。
會上,崔郁介紹,項目計劃從2011年起,在全國中西部地區的17個省區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招收10000名「兩後生」,由中西部地區省(區市)扶貧辦和婦聯按「雨露計劃」補助標准負責將貧困家庭具有初高中文化的「兩後生」篩選出來,統一由湖南長沙環球職業教育集團進行2年~3年的職業技能培訓,學生在校期間一律免繳學雜費、住宿費,享受國家每年1500元的助學金,並享受國家「雨露計劃」相關補貼。學生畢業後頒發中職畢業證書和職業技能證書,並由長沙環球職業教育集團負責推薦工作。
崔郁要求各地參會婦聯負責人要把「雨露計劃」與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與提高貧困婦女素質結合起來,與幫助貧困地區群眾脫貧致富結合起來,與婦女創業就業結合起來,用實實在在的工作,讓婦女群眾真切地感受到黨的溫暖和婦聯組織的關心。洪天雲在會上強調,「雨露計劃」將作為今後十年的重點發展工作。洪天雲說,去年在全國592個重點扶貧縣選了8個縣進行「雨露計劃」培訓「兩後生」試點,今年開始,將擴展到100個縣,接收職業培訓的對象在當地普惠制基礎上,再額外享受補助,標准從去年的1000元上調到1500元。
8. 誰知道雨露計劃是什麼,作為貧困戶,我什麼都不知情,別人來調查,我還以為是學校的貧困生,然後我就說錢
為進一步提高貧困人口素質,增加貧困人口收入,加快扶貧開發和貧困地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的步伐,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決定在貧困地區實施"雨露計劃"。
目的意義:扶貧開發多年的實踐證明,通過扶持、引導和培訓,提高貧困人口素質,增強其就業和創業能力,把人口壓力轉化為資源優勢,是加快貧困農民脫貧致富步伐的有效途徑。
作為新階段扶貧開發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雨露計劃"以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為特色,以提高素質、增強就業和創業能力為宗旨,以中職(中技)學歷職業教育、勞動力轉移培訓、創業培訓、農業實用技術培訓、政策業務培訓為手段,以促成轉移就業、自主創業為途徑,幫助貧困地區青壯年農民解決在就業、創業中遇到的實際困難,最終達到發展生產、增加收入,最終促進貧困地區經濟發展。"雨露計劃"的全面實施,標志著我國的扶貧開發工作由以自然資源開發為主階段,發展到自然資源開發與人力資源開發並舉的新階段。
指導思想:以黨的十六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新時期扶貧開發工作的目標任務,綜合運用資金扶持、宣傳引導和競爭、激勵等手段,開展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引導性培訓、職業技能培訓、創業培訓和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全面提高貧困地區人口素質,增強其就業和創業能力,通過轉移就業和自主創業,努力增加貧困農民收入,改變貧困地區落後面貌,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貢獻力量。
基本原則
(一)以人為本,注重開發。以貧困群眾為主體,在尊重他們意願的基礎上,通過適當的培訓和引導,提高他們的自我積累、自我發展能力,實現人口資源向人力資本的有效轉變。
(二)突出重點,分類實施。針對不同地區、不同對象的不同需求,統籌計劃、突出重點,進行分類指導和培訓。
(三)緊跟市場,按需施教。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提高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為目標,按照不同行業要求,採取不同內容和形式組織培訓,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四)整合資源,創新機制。以現有教育培訓機構為主渠道,發揮多種培訓資源的作用,充分調動培訓機構、用人單位和農民群眾自身的積極性,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地開展滿足貧困地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現實需要的各類培訓。
(五)政府主導,共同參與。在堅持政府主導的前提下,積極動員、引導和組織包括民營經濟、非政府組織和國際社會在內的社會各界,通過多種形式參與和支持"雨露計劃"的實施。
實施對象
當前,"雨露計劃"的對象主要有四類:
一是扶貧工作建檔立卡的青壯年農民(16-45歲);
二是貧困戶中的復員退伍士兵(含技術軍士,下同);
三是扶貧開發工作重點村的村幹部和能幫助帶動貧困戶脫貧的致富骨幹。
四是建檔立卡貧困子女參加中等職業教育(全日制普通中專、成人中專、職業高中、技工院校)和高等職業教育(全日制普通大專、高職院校、技師學院等)的。
總體目標
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朝著培養"講道德、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的方向,經過努力,使貧困地區的農民整體素質有所提高,就業能力與創業能力明顯增強。
"十一五"期間,通過職業技能培訓,幫助500萬左右經過培訓的青壯年貧困農民和20萬左右貧困地區復員退伍士兵成功轉移就業;通過創業培訓,使15萬名左右扶貧開發工作重點村的幹部及致富骨幹真正成為貧困地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帶頭人;通過農業實用技術培訓,使每個貧困農戶至少有一名勞動力掌握1-2門有一定科技含量的農業生產技術。
實施方法
實施"雨露計劃",要根據政府主導、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的總體要求,採取因地制宜、分類區別對待的方法組織落實。
青壯年貧困勞動力轉移培訓。主要採取各級扶貧部門整合社會培訓資源,公開認定培訓基地,由各培訓基地組織培訓、就業和維權服務的辦法實施(具體實施指導意見後發)。
復員士兵就業培訓、村幹部和致富骨幹培訓、農業實用技術培訓等工作,將分別與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商後,分類下達實施方案,按照統一規劃、分工負責的辦法組織實施。
政策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實施"雨露計劃",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加強領導,強化協調工作力度,結合本地實際,分類編制年度計劃,落實扶持政策,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綜合協調實施工作,確保這項惠民利國的扶貧開發措施落到實處。
(二)強化宣傳工作。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加大宣傳和引導力度,通過電視專題節目、報刊徵文活動、專題文藝演出、社會團體公益活動、評選先進人物等辦法,採取多種方式,全方位宣傳"雨露計劃"的相關政策、普及勞動力轉移就業和致富創業基礎知識、推廣各地勞動力開發經驗、宣傳和剖析創業成功範例、發布相關市場信息,動員和引導貧困地區的幹部群眾和社會各界有識之士關注、支持和參與"雨露計劃"的實施工作,為"雨露計劃"的實施營造良好社會環境。
(三)加大資金投入和管理。用於實施"雨露計劃"的經費,實行政府、用人單位和培訓機構共同分擔的投入機制。要制定優惠政策,引導社會力量注入貧困地區的人力資源開發事業。要加大資金管理和社會監督力度,加強對培訓資金使用情況的檢查與審計,對弄虛作假、虛報冒領、擠占挪用培訓資金的要嚴肅查處。
9. 雨露計劃是什麼申請條件
雨露計劃是國家專門針對農村貧困人口而實施的一項勞動力轉移培訓就業脫貧工程,由各級扶貧部門負責組織實施。
雨露計劃以農村貧困戶青中年勞動力為對象,以幫助貧困農戶增收脫貧為目標,以轉移就業前的技能培訓為重點,按照「政府推動、學校承辦、市場運作、部門監管、扶貧到戶、農民受益」的原則,通過國家財政扶貧資金補貼和扶貧項目管理等手段,多渠道、多形式地開展貧困勞動力轉移培訓。
條件如下:
一、扶貧工作建檔立卡的青壯年農民(16-45歲)。
二、貧困戶中的復員退伍士兵(含技術軍士,下同)。
三、扶貧開發工作重點村的村幹部和能幫助帶動貧困戶脫貧的致富骨幹。
四、建檔立卡貧困子女參加中等職業教育(全日制普通中專、成人中專、職業高中、技工院校)和高等職業教育(全日制普通大專、高職院校、技師學院等)的。
(9)扶貧辦雨露計劃培訓擴展閱讀:
雨露計劃總體目標
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朝著培養「講道德、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的方向,經過努力,使貧困地區的農民整體素質有所提高,就業能力與創業能力明顯增強。
「十一五」期間,通過職業技能培訓,幫助500萬左右經過培訓的青壯年貧困農民和20萬左右貧困地區復員退伍士兵成功轉移就業。
通過創業培訓,使15萬名左右扶貧開發工作重點村的幹部及致富骨幹真正成為貧困地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帶頭人;通過農業實用技術培訓,使每個貧困農戶至少有一名勞動力掌握1—2門有一定科技含量的農業生產技術。
雨露計劃實施方法
實施「雨露計劃」,要根據政府主導、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的總體要求,採取因地制宜、分類區別對待的方法組織落實。
青壯年貧困勞動力轉移培訓。主要採取各級扶貧部門整合社會培訓資源,公開認定培訓基地,由各培訓基地組織培訓、就業和維權服務的辦法實施(具體實施指導意見後發)。
復員士兵就業培訓、村幹部和致富骨幹培訓、農業實用技術培訓等工作,將分別與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商後,分類下達實施方案,按照統一規劃、分工負責的辦法組織實施。
10. 陽光雨露計劃申請條件
農村貧困戶青中年
【拓展資料】
雨露計劃是國家專門針對農村貧困人口而實施的一項勞動力轉移培訓就業脫貧工程,由各級扶貧部門負責組織實施。
雨露計劃以農村貧困戶青中年勞動力為對象,以幫助貧困農戶增收脫貧為目標,以轉移就業前的技能培訓為重點,按照「政府推動、學校承辦、市場運作、部門監管、扶貧到戶、農民受益」的原則,通過國家財政扶貧資金補貼和扶貧項目管理等手段,多渠道、多形式地開展貧困勞動力轉移培訓。
條件如下:
一、扶貧工作建檔立卡的青壯年農民(16-45歲)。
二、貧困戶中的復員退伍士兵(含技術軍士,下同)。
三、扶貧開發工作重點村的村幹部和能幫助帶動貧困戶脫貧的致富骨幹。
四、建檔立卡貧困子女參加中等職業教育(全日制普通中專、成人中專、職業高中、技工院校)和高等職業教育(全日制普通大專、高職院校、技師學院等)的。
雨露計劃總體目標
按照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朝著培養「講道德、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的方向,經過努力,使貧困地區的農民整體素質有所提高,就業能力與創業能力明顯增強。
「十一五」期間,通過職業技能培訓,幫助500萬左右經過培訓的青壯年貧困農民和20萬左右貧困地區復員退伍士兵成功轉移就業。
通過創業培訓,使15萬名左右扶貧開發工作重點村的幹部及致富骨幹真正成為貧困地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帶頭人;通過農業實用技術培訓,使每個貧困農戶至少有一名勞動力掌握1—2門有一定科技含量的農業生產技術。
雨露計劃實施方法
實施「雨露計劃」,要根據政府主導、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的總體要求,採取因地制宜、分類區別對待的方法組織落實。
青壯年貧困勞動力轉移培訓。主要採取各級扶貧部門整合社會培訓資源,公開認定培訓基地,由各培訓基地組織培訓、就業和維權服務的辦法實施(具體實施指導意見後發)。
復員士兵就業培訓、村幹部和致富骨幹培訓、農業實用技術培訓等工作,將分別與有關部門和單位協商後,分類下達實施方案,按照統一規劃、分工負責的辦法組織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