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課外培訓機構還能開嗎
法律分析:課外培訓機構還可以經營。但是學科類培訓機構一律不得上市融資,且現有學科類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課外培訓機構不得佔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嚴格控制資本過度湧入培訓機構,培訓機構融資及收費應主要用於培訓業務經營,堅決禁止為推銷業務以虛構原價、虛假折扣、虛假宣傳等方式進行不正當競爭,依法依規堅決查處行業壟斷行為。線上培訓要注重保護學生視力,每課時不超過30分鍾,課程間隔不少於10分鍾,培訓結束時間不晚於21點。
法律依據:《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
第十三條 堅持從嚴審批機構。各地不再審批新的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現有學科類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對原備案的線上學科類培訓機構,改為審批制。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要對已備案的線上學科類培訓機構全面排查,並按標准重新辦理審批手續。未通過審批的,取消原有備案登記和互聯網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ICP)。對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各地要區分體育、文化藝術、科技等類別,明確相應主管部門,分類制定標准、嚴格審批。依法依規嚴肅查處不具備相應資質條件、未經審批多址開展培訓的校外培訓機構。學科類培訓機構一律不得上市融資,嚴禁資本化運作;上市公司不得通過股票市場融資投資學科類培訓機構,不得通過發行股份或支付現金等方式購買學科類培訓機構資產;外資不得通過兼並收購、受託經營、加盟連鎖、利用可變利益實體等方式控股或參股學科類培訓機構。已違規的,要進行清理整治。
第十四條 規范培訓服務行為。建立培訓內容備案與監督制度,制定出台校外培訓機構培訓材料管理辦法。嚴禁超標超前培訓,嚴禁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從事學科類培訓,嚴禁提供境外教育課程。依法依規堅決查處超范圍培訓、培訓質量良莠不齊、內容低俗違法、盜版侵權等突出問題。嚴格執行未成年人保護法有關規定,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佔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培訓機構不得高薪挖搶學校教師;從事學科類培訓的人員必須具備相應教師資格,並將教師資格信息在培訓機構場所及網站顯著位置公布;不得泄露家長和學生個人信息。根據市場需求、培訓成本等因素確定培訓機構收費項目和標准,向社會公示、接受監督。全面使用《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示範文本)》。進一步健全常態化排查機制,及時掌握校外培訓機構情況及信息,完善「黑白名單」制度。
Ⅱ 培訓機構不可以試營業嗎
培訓機構可以試營業,因為培訓機構很多都是個人成立的,也沒有明文規定不可以試營業,但是培訓機構和一般的經營場所不同,就是可能處於存在會員制。
Ⅲ 教育培訓機構還能開嗎
培訓機構還是可以開的。
只要是滿足一定的條件,那麼補課班確實是可以重新營業的:
所謂相關資格,就是教育培訓機構的辦學資格和補課教師的教學資格,這兩方面都是非常重要的。由於中國培訓機構的興起,很多人忽視了這兩種資質。
如果學校沒有相關資質,老師也不合格,那麼學生甚至可以免費補課。針對這種情況,教育部將嚴厲打擊不符合辦學條件的機構。
培訓機構須知:
在補課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一個問題,那就是很多教育機構都喜歡對學生進行「超前教育」,這對學生以後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教育部還明確表示,不允許在校外對學生進行高等教育,只允許對學生已經學過的知識點和課程進行指導。
所以想重開培訓班,那麼就需要注意自己的補課內容,不要對學生進行提前教育,否則一旦被教育部發現,就會受到嚴厲的處罰。
Ⅳ 培訓機構可以舉報嗎
不可以。有的培訓機構是為再就業開設的,如果不存在違法行為,不是所有的培訓機構都可以舉報
Ⅳ 國家規定培訓機構可以周一到周五上課嗎
國家並沒有規定培訓機構,周一到周五上課。
現在我們國家規定的是教育機構每周必須保持5天以上的課程,只有這樣才算是比較正規的教育機構。
Ⅵ 培訓機構可以舉報嗎
法律分析:1.投訴私立教育培訓機構可向當地的民政局和教育局投訴。
2. 投訴官方的教育培訓機構可向當地的人社局或教育局相關部門投訴。
3. 無論哪類教育機構有違法行為,都可以通過「315「消費者之聲」平台,進行舉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三十九條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Ⅶ 培訓機構可以學習什麼
培訓機構可以學習各式各樣的東西啊,最主要看下你報名什麼就學習什麼,哪方面不足就學習哪一方面
Ⅷ 培訓機構還能開嗎
根據疫情情況,培訓機構屬於人員密集場所,暫時還是不能開放的。
Ⅸ 藝術培訓機構可以開嗎
可以。
【拓展資料】
在8月2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了《上海市民辦培訓機構設立與管理實施辦法(徵求意見稿)》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擬將民辦培訓機構分為許可類、一般類等,其中一般類的民辦培訓機構設立不要求取得辦學許可證,只需向有關部門申請法人登記。同時《通知》還對培訓內容及時間作出了相關規定。在《通知》中,將機構分為許可類和一般類。
(一)許可類:指面向中小學生實施文化學科培訓、語言培訓的機構,自學考試助學機構,實施職業技能培訓(含職業資格培訓)的機構。
(二)一般類:指實施文化藝術輔導、體育指導、科技指導、語言能力輔導(除中小學生語言培訓外)、非學歷文化知識輔導(除中小學生文化學科培訓外)、嬰幼兒早期發展指導服務的機構。許可類民辦培訓機構許可類民辦培訓機構,開辦者應當向相應的許可機關提出申請,並且提交相關申辦材料。其中,面向中小學生實施文化學科培訓或者語言培訓的機構、自學考試助學機構的許可機關為區教育部門;實施以職業技能為主的職業資格培訓、職業技能培訓的機構的許可機關為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同時,經批准設立的許可類民辦培訓機構,在取得辦學許可證後,應當根據機構屬性到相應的登記機關申請法人登記。而且非營利性民辦培訓機構還應當依法依規辦理社會組織設立的業務主管單位前置審查相關手續。一般類機構要設立一般類民辦培訓機構,只需要在相應民政部門或者市場監管部門申請法人登記。不再需要辦理辦學許可證。雖然這只是上海的一個意見稿,但是可以預見,未來藝術培訓機構只需要法人登記,無需辦理辦學許可證成為一種趨勢。
Ⅹ 校外培訓機構還可以辦嗎
法律分析:必須統一登記非營利機構、這是防止培訓機構資本化的重要手段。對校外培訓機構的收費進行管控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 第十一條 舉辦實施學歷教育、學前教育、自學考試助學及其他文化教育的民辦學校,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按照國家規定的許可權審批辦實施以職業技能為主的職業資格培訓、職業技能培訓的民辦學校,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按照國家規定的許可權審批,並抄送同級教育行政部門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