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都說生寶寶是個體力活,應當如何正確用力
生寶寶是一個體力活,因此孕媽媽在生孩子期間一定要懂得正確的用力。有些孕媽媽在生孩子的時候會非常的緊張,於是就會做出大喊大叫的舉動,其實這樣的生產方式對於自己而言沒有太大的幫助,而且還會消費過多的力氣。所以說孕媽媽盡可能的不要再分娩的時候大喊大叫,而且在分娩的初期不要消耗過多的力氣,否則的話都會導致自己的體力出現過度消耗的現象。
不要因為疼痛就大喊大叫,這樣是消耗體力的一種行為方式。要使用正確的方式來發力,除此之外還可以用仰卧的方式來分別。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學習正確的呼吸方法,這種呼吸方法對於自己體力的保存也有著很大的幫助,所以說孕媽媽在分娩期間一定要多和醫生交流,只有這樣才能夠讓自己的身體達到最佳的狀態。
② 從懷孕到生產的科學育兒知識及注意事項
懷胎的歷程及注意事項(懷孕一個月) 妊娠期的演算法是從末次月經第一天起,以滿多少天,滿多少孕周來計算的。月經周期28天,通常前14天是不會受孕的,所以末次月經後約14天才可能受精,故孕婦自己知道懷孕後才開始計算的妊娠期,在第一個孕月中只佔最初妊娠的2周。 1.胎兒的成長 受精後約7-10日,受精卵便在子宮內膜著床,並從母體中吸收養分,開始發育。在前8周時,應該稱為胚胎,還不能稱作胎兒。 胚胎的大小在懷孕第3周後期約長0.5- 1.0厘米,體重不及1克,但肉眼已能看出其外形。外表上,胚胎無法明顯地區分頭部和身體,並且長有鰓弓和尾巴,和其他動物的胚胎發育並無兩樣。 而此時原始的胎盤開始成形,胎膜(亦稱絨毛膜)亦於此時形成。 2.母體的變化 實際上,受精卵形成的一周之內還不能稱為懷孕。孕婦開始呈現懷孕跡象,常在兩周以後,因此這時期尚未有任何症狀。 不過有些人的身體會有發寒、發熱、慵懶睏倦及難以成眠的症狀,因一時未察覺是懷孕往往還誤以為是患了感冒呢。 這時子宮的大小與未懷孕時相同,還沒有增大的現象。 3.生活上應注意的事項 初次懷孕的女性,在身體和心理上,都會發生一連串的變化,因為是第一次,孕婦自己往往還渾然不覺,而且原本沒有生育的計劃,或是根本不了解身體的反應,以致誤食葯物或疏忽了生活上的細節,都很可能對胎兒和母體產生不良的影響。 就身體反應而言,懷孕初期可能會類似感冒的症狀,若胡亂買成葯吃,不僅不能達到治療的效果,說不定還會生出畸形兒呢!所以平日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任意服用成葯,最安全的辦法是去看醫生,找出病因。 自覺身體不適時,不要勉強做劇烈的運動,或在此時遠游,以免造成意外流產,此外,若非必要,不要隨意作X光照射,應先檢查身體狀況,確定有無懷孕。 這些生活上的細節,在身體健康、正常工作情況下,偶然誤犯好像無關緊要,但若是孕婦,就很可能是一大致命傷害,為了避免後悔莫及,所以必須謹慎從事。 4.應該了解與准備的事 此時雖還沒有特別應該准備的事,不過在懷孕約一個月時,會有孕吐的現象,應多准備一些緩和孕吐情況的食物,如酸梅、水果等。 懷胎的歷程及注意事項(懷孕二個月) 1.胎兒的成長 懷孕滿7周之時,胚胎身長約 2.5厘米,體重約4克,心、胃、腸、肝等內臟及腦部開始分化,手、足、眼、口、耳等器官已形成,可說已是越來越接近人的形體,但仍是小身大頭。 絨毛膜更發達,胎盤形成、臍帶出現,母體與胎兒的聯系非常密切。 2.母體的變化 基礎體溫呈現高溫狀態,這種狀態將會持續到14-19天為止。 身體慵懶發熱,下腹部和腰部稍微凸出,乳房發脹、乳頭時有陣痛、顏色變暗,排尿次數增加,心情煩躁,胃部感到惡心,並且出現孕吐情形,有些人甚至會出現頭暈、鼻出血、心跳加速等症狀。這些都是初期特有的現象,不必過於擔心。 此時子宮如鵝卵一般,比未懷孕時大一點,但孕婦腹部表面還沒有增大的變化。 3.應注意的事項 孕婦在此一時期非常容易流產,必須特別注意,應搬運重物或激烈運動,而家務與外出次數也就盡可能減少。不可過度勞累,多休息,睡眠要充足,並應控制性生活。在感到特別疲勞時不要洗澡,而要及早卧床休息。妊娠期白帶增多,可在小便以後,用浸泡了溫水或硼酸水的脫脂棉,沿外生殖器由前面往後擦洗,以保持清潔。並注意保持大便通暢。如出現出血伴下腹脹痛,腰部乏力或酸脹疼痛,應立即去醫院。 這段時間是胎兒形成腦及內臟的重要時期,不可接受X光檢查,也不要輕易服葯,尤其應該避免感冒。 煙和酒會給胎兒帶來不良的影響,兩者都不宜嘗試,如果家中有飼養貓、狗或小鳥等寵物,應盡量避免接觸,以免感染住血原蟲症。最好把這些寵物送給別人或暫時寄養在朋友家中。 4.應該了解與准備的事 求診的婦產科醫院和醫生關系著未來的定期檢查及入院分娩,應相當仔細選擇。 懷胎的歷程及注意事項(懷孕三個月) 1.胎兒的成長 至此,這時期終止時,胚胎可正式稱為"胎兒"了。胎兒的身長約為7.5-9厘米,體重約20克。 尾巴完全消失,眼、鼻、口、耳等器官形狀清晰可辨,手、足、指頭也一目瞭然,幾乎與常人完全一樣。 內臟更加發達,腎臟、外陰部已經長成,開始製造尿道及進行排泄作用,而胎兒周圍會充滿羊水。 2.母體的變化 這個月是孕吐最嚴重的時期,除惡心外,胃部情況也不佳,同時,胸部會有悶熱等症狀出現。 腹部仍然不算太大,但由於子宮已如拳頭般大小,會直接壓迫膀胱,造成尿頻現象,而腰部也會感到疼痛,腿、足浮腫,此外,分泌物增加,容易便秘、下痢等。但是,從3個孕月中期開始,妊娠反應大大緩和,食慾等增加,下降的體重也開始 回升。與此同時,大多數子宮後傾的人開始轉為前傾子宮。 乳房更加脹大,乳暈與乳頭顏色更暗。 3.生活上應注意的事項 和懷孕兩個月時相同,此時也容易流產,生活細節上尤須留意小心。 平常如有做運動的習慣,仍可持續,但]必須是輕松且不費力,如舒展筋骨的柔軟體操或散步,劇烈運動應避免嘗試,也不宜搬重物和長途旅行,至於操作家務可請先生分擔,不要勉強,上下樓梯要平穩,尤其應隨時注意腹部不要受到壓迫。 上班的職業婦女,應保持愉快的工作情緒,以免因心理負擔過重、壓力太大而影響胎兒的發育。此時若能取得同事和上司的諒解,繼續工作應不成問題。 在這個階段,夫妻最好不要行房,至少也需要節制,且避免壓迫到腹部的體位,時間則越短越好。 此外,為預防便秘,最好養成每日定時如廁的習慣,可在清晨起床後飲用涼牛奶或涼開水。下腹不可受寒,注意時時保暖,不熬夜,保持規律的生命。分泌物若增加,易滋生病菌,應該每天沐浴,以保持身體的清潔。 如果發生下腹痛疼痛或稍許出血時,可能是流產的徵兆,應立刻去醫院求診。 4.應該了解與准備的事 至少應在本時期之前接受初次的產前診查,然後每3-4周作一次定期檢查。 懷胎的歷程及注意事項(懷孕四個月) 1.胎兒的成長 在15周後期,胎兒的身長約為16厘米,體重約120克。 此時完全具備人的外形,由陰部的差異可辨認男女,皮膚開始長出胎毛,骨骼和肌肉日漸發達,手、足能作些微的活動,內臟大致已完成,心臟脈動活潑,可用超音波聽診器測出心音。 2.母體的變化 痛苦的孕吐已結束。孕婦的心情會比較舒暢,食慾也於此時開始增加。頻尿與便秘現象漸漸恢復正常,但分泌物仍然不減。 這個階段結束時,胎盤便已完成,流產的可能性已減少許多,可算進入安定期了。 而子宮如小孩子頭部般大小,已能由外表的略看出"大肚子"的情形。基礎體溫下降,會持續到分娩時,都保持低溫狀態。 3.生活上應注意的事項 孕吐及壓迫感等不舒服的症狀消失,身心安定,但仍須小心。此時乃胎盤完成的重要時期,最好保持身心的平靜,以免動了胎氣。 為了使胎兒的發育良好,必須攝取充分的營養,蛋白質、鈣、鐵、維生素等營養素也要均衡,不可偏食。此時有可能出現妊娠貧血症,因此對鐵質的吸收尤其重要。 身體容易出汗、分泌物增多、容易受病菌感染,每天必須淋浴,並且勤換內衣褲。 4.應該了解與准備的事 孕婦應充分吸收有關懷孕、分娩的各項知識。除了可消除懷孕期間的不安及恐懼外,也能有助於順利分娩。目前有成套妊娠大全叢書,以供孕婦購閱。因此孕婦可就近到各地書店購買。 此外,為了使生產較為輕松,最好開始作些孕婦體操,但應以體能負荷的范圍為限,千萬不可過分勉強。 再過一個月,平時的衣服就會穿不下了,應趁著身體情況良好時先行准備。上街理發時,可請師傅設計一個易梳洗、易整理的發型,除讓人看起來清爽外,自己心情
③ 《分娩鎮痛》PPT課件
什麼是分娩陣痛呢?每個准媽媽在10月懷胎准備「卸貨」的時候,都是會經歷分娩陣痛的。
所謂分娩陣痛就是指胎兒在分娩前,子宮收縮所產生的疼痛。胎兒在母體中發育完成後,孕期就即將結束,子宮就會開始收縮,讓胎兒緩緩從子宮頸下降,此時就會不斷收縮,在子宮頸開兩指以後,子宮收縮的頻率及強度會越來越增加,也就是越來越密、越來越痛,大約3至5分鍾收縮一次,每次持續30至40秒;在接近子宮口全開的時候,子宮收縮可密集到1至2分鍾收縮一次,每次持續45至60秒。當胎兒下降到骨盆,壓迫到恥骨,疼痛的部位會從上腹部轉移到下腹部。這就是陣痛。
分娩陣痛是有規律的,所以,當准媽媽開始有了陣痛的感覺時,就說明小寶寶要出來了。這時候就要提前做好准備了!
分娩陣痛是什麼感覺
說到分娩陣痛,很多生過小孩的媽媽可能會「心有餘悸」,因為分娩陣痛實在是令人難以忍受。
分娩陣痛,首先會感覺到腹部的疼痛,陣痛是由於子宮收縮引起,因此連帶腰部、臀部、腳後跟都會有被拉伸的感覺,子宮口和陰道也會非常疼。隨之,全身也會感覺到越來越痛,肌肉一緊張會使肌肉變得非常緊。
下面是網友分享的分娩陣痛的感覺:
網友A:「要生產的時候真的很疼,想抓住什麼東西,雖然有助產士的安慰和幫忙,但是淚水還是禁不住涌了出來。」
網友B:「分娩過程中,有時候的陣痛真的難以忍受。除了聽從助產士的話,我自己有一些動作也起到了緩解陣痛的作用。將手放在椅子或檯面上,腰部做畫圓般旋轉,這樣會感覺陣痛沒那麼疼了。」
網友C:「在疼得不行的時候,我又喊又叫的,宣洩出來就好多了,感覺陣痛沒那麼疼了。」
通過以上的分享,我們了解了分娩時的陣痛確實是令人難以忍受,在此也建議孕媽媽在產前要放鬆身體,可以待產室來回走動,以減輕疼痛的感覺。
分娩陣痛多久疼一次
10月懷胎,眼看著最後的時刻就要到來,很多准媽媽卻忐忑起來。畢竟如今大部分准媽媽懷的都是第一胎,心裡沒底。假如孕媽咪選擇自然生產,那麼就決不能忽視陣痛這一重要信號。其實,我們可以從陣痛頻率分辨出此陣痛是否為彼分娩陣痛。那麼,分娩陣痛多久疼一次?下面一起來了解下吧。
分娩陣痛,即胎寶寶分娩前,子宮收縮所產生的疼痛。當胎寶寶發育完成,懷孕期快結束,子宮便會開始收縮,讓胎寶寶緩緩從子宮頸下降,藉由不停地收縮緊綳,推動胎寶寶。在子宮頸開兩指以後,子宮收縮的頻率及強度會越來越強,越來越密,越來越痛,大概3至5分鍾收縮一次,每回持續30至40秒;在接近子宮口全開的時候,子宮收縮可密集到1至2分鍾收縮一次,每回持續45至60秒。
分娩陣痛怎麼緩解
分娩的過程中,分娩陣痛是真的難以忍受的,它與普通疼痛的感覺不同,疼痛感是逐漸變強的,當疼痛節奏越來越快,那麼就說明寶寶要出生了。准媽媽們也不用覺得恐怕,下面就為大家分享下分娩陣痛怎麼緩解。
1、變換姿勢,不能完全躺著,嘗試著自己最舒服的姿勢,比如正坐、盤腿等等。動一動可以促進分娩,即使非常痛的時候也不要忘了動一下。陣痛的間隙期間,不要動,這個時候是胎兒休息的時候,不要著急,自然等待陣痛變強。
2、抱住椅子靠背坐著,像騎馬一樣坐在椅子上,兩腿分開,雙手抱住靠背,低頭。如果醫院有能搖晃的椅子,前後搖動,可以緩解疼痛。
3、走動,為了順利地產下寶寶,產婦們應該及時地讓自己的身體動起來。
4、下蹲,雙腳打開可以使骨關節打開,重復站立和蹲下的動作,調節呼吸緩解陣痛。這個動作推薦在陣痛不怎麼強的時候進行。
5、調整呼吸,專心的呼吸可轉移對疼痛的注意力,並且可使氧氣與二氧化碳濃度在體內保持平衡。
以上就是緩解分娩陣痛的一些方法,分娩陣痛是每個媽媽在生產前必會經歷的一個過程,忍受疼痛的時候會消耗一些體能,這時候應該吃些容易消化的食物來補充能量!
怎麼辨別真假分娩陣痛
陣痛,就是胎兒即將要出生的訊號,但是常常也有這種情況,准媽媽感覺肚子已經開始鬧騰了,急急忙忙到了醫院才發現寶寶還沒到時候出生,這就是假陣痛,那麼准媽媽該怎麼判斷真假陣痛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
1、假性陣痛:無規律,頻率和維持的時間都不規律,會因為休息或改變姿勢而緩解,子宮局部疼痛。
2、真性陣痛:有規律,會越來越痛。陣痛必須每5分鍾痛一次,每次約持續50~60秒,才算是真性陣痛,
假陣痛常常會讓准媽媽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深恐自己沒留意轉為真性陣痛還不自覺。事實上,真假性陣痛特點差異明顯,只要用平靜的心情觀察即可!
④ 產前教育究竟有哪些內容
1、科學孕期、分娩准備:歐洲先進生育理念—生育心理素質—家庭和諧—胎教方法—孕期運動—孕期起居—孕期餐飲—孕期工作—孕期體重—盆底肌肉
2、分娩過程:分娩過程—分娩心理—丈夫學習
3、產後恢復:產後心理衛生—產後康復按摩—產後盆底肌肉康復—產後體形—產後消除疲勞—乳房保養
4、育兒知識:媽媽心理衛生—飲食指導—母乳喂養—嬰兒游泳(撫觸、感覺訓練)
(4)分娩知識培訓課件擴展閱讀:
研究表明接受過產前教育比只看產科醫生的孕婦了解得更全面更深入,對於自己的治療和保健計劃也會有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建議。
尤其是在面臨手術的時候更是如此,比如她們會清楚地知道哪一種方式即對嬰兒有利也不會傷害自己的身體,而沒接受教育的孕婦只能把決策權交給了醫生,自己只能做個聽話的「小孩」,因此被人欺騙的也不在少數。
⑤ 有哪些關於生孩子的知識
1.分娩過程:
整個分娩的過程大約需要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也叫第一產程,此時的宮口已經出現明顯擴張。
第二階段:也叫做第二產程,是胎兒分娩出母體的階段。
第三階段:被稱為第三產程,這是胎盤娩出母體的階段。也就是說,只有在胎盤都順利娩出後,醫生對其成功處理完,才算是完整的完成了分娩接生工作。
在這三個階段里,值得注意的是第一階段,根據每一個婦女的身體素質和遺傳因素不同,所以,每個人的產程有長有短。當然,如果產程長,自然遭的罪也相對多。為了應對這一段最難熬的階段,建議在分娩前,孕婦能多和自己的母親聊一聊她生自己時的一些情況,同時,做好這一階段的預案。必要時,可以通過網路,進行分娩呼吸法的學習,以緩解疼痛和心理壓力。
其實,分娩的確關乎到生命,但只要孕婦能夠了解並理智對待整個生產的過程,並擁有強大體力、精力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質來配合。也就沒有什麼好過於害怕和擔憂的了。
而作為身邊最親近的准寶爸,你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安慰的撫摸,都能讓這個即將面臨生死考驗的女人,增強信心和鬥志。
在現在高科技醫術的幫助下,希望所有的備產孕婦,都能順利的誕下懷胎十月的小生命,並能母子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