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TEM教育與情景教學、項目教學理念和形式的雷同與區別
摘要 區別:STEM課程並不是學科之間的簡單疊加,而是將科學、技術、工程與數學進行跨領域的融合,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了解更多相關領域的知識。在STEM核心理念之下的STEM課程必須具備相關特點,其課程主要通過項目驅動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通常的方式是,首先給學生創設一個現實情境下的主題,通過教師、學生交流討論,明確問題,設定項目內容和項目具體的任務。
2. 什麼是STEM教育
STEAM代表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s),數學(Mathematics)。STEAM教育就是集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多學科融合的綜合教育。
STEM課程並不是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教育的簡單疊加,而是要將四門學科內容組合形成有機整體,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2)stem課程培訓擴展閱讀
美國教育部密切注意到在中國有多於50%的學士學位是授予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的學生,而在美國只有17%的學士學位是授予這些領域的學生。
統計數據顯示,美國生產的科學與工程方面的博士數量的全球份額正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高於50%的水平下降到2010年的15%。
正是中國,印度,韓國等國家加大在教育,技術和研發方面的投資,使得美國感到自己已經不再是世界創新的產權絕對擁有者,從而美國經濟的領袖地位受到挑戰。
2016年教育部出台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指出有效利用信息技術推進「眾創空間」建設,探索STEM教育、創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使學生具有較強的信息意識與創新意識,養成數字化學習習慣,具備重視信息安全、遵守信息社會倫理道德與法律法規的素養。
3. 什麼是STEAM教育
近些年來,STEM教育無疑已經成為教育熱詞,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知道並且了解,這種教育模式來源於美國,由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學(Mathematics)4個學科的英文單詞的首字母共同組成。STEM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跨學科、多學科的融合與綜合能力在現實環境下的培養。
STEM課程並不是學科之間的簡單疊加,而是將科學、技術、工程與數學進行跨領域的融合,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了解更多相關領域的知識。在STEM核心理念之下的STEM課程必須具備相關特點,其課程主要通過項目驅動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通常的方式是,首先給學生創設一個現實情境下的主題,通過教師、學生交流討論,明確問題,設定項目內容和項目具體的任務。
STEM教育主要的教學目的不僅是為了更好地理解和應用學科知識,同時也是為了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應對未來挑戰做准備。學科教育一般是縱向的教育,如數學、物理、化學、地理、生物,都是縱向的,而培養人同時還需要橫向的教育,需要各個學科融會貫通,需要綜合各方面的知識、能力。
綜上,在STEM教育核心理念之下的STEM課程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以綜合視角解決真實世界中問題的能力。而作為STEM教育理念的載體,其課程應該牢牢貫徹STEM教育理念要義,區別於傳統課程,為孩子提供更加自由,更加全面的發展空間與課程體系,最終令孩子掌握系統的學習方法,建立全面的知知識框架,最終成為未來社會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新時代人才。
4. steam創客教育是什麼
STEAM代表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s),數學(Mathematics)。STEAM教育就是集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多領域融合的綜合教育。
創客教育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服務設計研究所旗下的實驗室,關注如何通過創客模式踐行STEAM教學目標與OBE教育理念。實驗室研究方向包括K12用戶研究、STEAM理論研究、OBE理論研究、創客教學課程研發、創新空間設計理論等方向。
創客教育實驗室立足於創意、創新、教育三個核心維度。通過創意社區激發創新,通過創意原型、產品迭代、項目孵化踐行創新實踐、促進中國創造;在Living Lab模式下進行用戶研究、研發教育產品;促進科普教育;通過創客模式踐行「做中學」精神。
(4)stem課程培訓擴展閱讀
STEAM教育理念最早是美國政府提出的教育倡議,為加強美國K12關於科學、技術、工程、藝術以及數學的教育。STEAM的原身是STEM理念,即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學(Mathematics)的首字母。
鼓勵孩子在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領域的發展和提高,培養孩子的綜合素養,從而提升其全球競爭力。近期加入了Arts,也就是藝術,變得更加全面。
5. 你知道孩子最需要的STEM教育嗎
「一切為了孩子!」
所有的家長朋友都抱著這樣的想法,為了孩子的教育不遺餘力。但是你真的知道孩子需要什麼,真的了解教育的潮流和走向嗎?相信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問題,想要給孩子最適合、最有用的教育,卻心有餘而力不足。這不,最流行的STEM教育已經風行國內外,你了解它究竟是什麼嗎?
什麼是STEM教育?
STEM課程,即專門教授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數學(Mathematics)四門學科基礎知識的課程。在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成為這個世界科學的基礎時,一個孩子能否掌握這些技能,就顯得尤為重要。
「我並不期待女兒未來能以編程為生,但我希望她能做到准備,未來的世界裡人類將不可避免地和機器人協力合作,以及與各種機器接觸。這將是人工智慧領域里的高級技能。」一個讓女兒參加少兒編程培訓班的家長如此說道,他目前在北京工作,從業的領域為廣告業。
STEM教育的趨勢
STEM教育雖然從美國興起,但如今在中國變得越來越受歡迎。《南華早報》報道稱,在技術領域方面,無論是大數據還是人工智慧,中國都處於世界領先地位。而在這樣大環境的驅動下,中國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在計算機科學領域佔得先機。
「中國對編程教育的需求,將會像學習英語一樣。」
據研究機構東吳證券的統計,中國目前的STEM教育市場規模約為96億元,五年內的潛在市場空間可達520億元。而據東吳證券估計,中國18歲以下的學生中,大約有4%的人在參加此類課程。
業內人員認為,自國務院今年7月發布了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小學和中學教育課程中也將設置AI相關課程之後,中國的STEM教育市場還將進一步得到巨大推動。
「在我看來,中國對編程教育的需求,將會像學習英語一樣,」一家少兒編程網站的創始人這么說,「在全球化的時代,掌握英語就是一項基本的技能,而在人工智慧時代里,編程也將成為一種基本技能。」
孩子只學英語就夠了嗎?
「從幼兒園到12年級的中國學生中,只有不到1%的人學習編程。和學習英語的人相比,這個滲透率太低了,因此潛在的市場非常巨大。」這名創始人說到,「多數父母明白這一重要性。」
另一家相關公司的負責人表示,對北京的中產階層父母們來說,兩小時一節的課程花費300元到400元根本「不算什麼」。「我們已不需要再去推廣這個市場,大多數的父母們都明白讓孩子學習STEM課程的重要性,但中國整體的在線教育產業425億元的收入相比,這一市場規模仍舊相對較小。』』
「因為STEM並沒有正式被列入中國教育系統的課程中,所以大多數父母將其視作『飯後甜點』,並沒有受到像英語或數學一樣的對待,若想進入一所好的大學,這兩項課程是必修課。」
其實,中國缺乏的不僅僅是有資質的STEM教師。據人民日報的報道,中國在未來幾年內,對各類和AI相關的專業人士的需求將達到500萬。然而據領英截至今年3月的數據顯示,中國僅有5萬多在AI相關領域工作的技術專業人員。這意味著未來90%的AI領域相關職業都存在人才缺口。
想要給孩子一個好的未來,一定要讓孩子們盡早接觸STEM教育!!!
6. STEM課程幾歲可以學呢上海STEM培訓中心哪個好一點
一般3歲左右開始就可以學了,不過相對來說會偏基礎一點。另外上海這邊的建議昂立STEM,隸屬於昂立集團,他們STEM課程體系也是相對同類型機構較為全面成熟。
7. 什麼是stem課程
stem課程是:強調讓學生獲得將知識進行情境化應用的能力,同時能夠理解和辨識不同情境的知識表現,即能夠根據知識所處背景信息聯繫上下文辨識問題本質並靈活解決問題。
STEM是一門課程,其思想是通過跨學科和應用的方法對四個特定學科(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的學生進行教育。STEM並沒有將這四個學科分別作為單獨的主題進行教學,而是將它們整合到一個基於真實應用的有凝聚力的學習範式中。
起源
STEM教育是近年來較為流行的新型教育模式,最早是由美國的教育機構提出,目前在中國部分地區開始試點實施。2016年我國教育部出台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要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力,積極探索STEM教育模式。
STEM教育(STEM Ecation)起源於美國,目前在全世界的中小學教育中得到普遍應用。然而,STEM課程並不是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教育的簡單疊加,而是要將四門學科內容組合形成有機整體,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8. 什麼是STEM課程
STEAM代表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s),數學(Mathematics)。STEAM教育就是集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多學科融合的綜合教育。
STEM教育(STEM Ecation)起源於美國,目前在全世界的中小學教育中得到普遍應用。然而,STEM課程並不是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教育的簡單疊加,而是要將四門學科內容組合形成有機整體,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培養STEM能力的教育一般遵循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以問題作為導向的學習 的教學原則。PBL是一種以鼓勵學習者通過運用批判思考,問題解決技能和內容知識,去解決真實世界的問題和爭議的教學方法。
(8)stem課程培訓擴展閱讀
STEM的特點:
融合的 STEM 教育具備新的核心特徵:跨學科、趣味性、體驗性、情境性、協作、設計性、藝術性、實證性和技術增強性等。
(1)跨學科:跨學科意味著教育工作者在 STEM 教育中, 不再將重點放在某個特定學科或者過於關注學科界限,而是將重心放在特定問題。
,強調利用科學、技術、工程或數學等學科相互關聯的知識解決問題,實現跨越學科界限、從多學科知識綜合應用的角度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教育目標。
(2)趣味性:STEM 教育強調分享、創造,強調讓學生體驗和獲得 分享中的快樂感與創造中的成就感。有的項目還把 STEM 教育內容游戲化(將游戲的元素、方法和框架 融於教育場景)。
因為將基於探索和目標導向的學 習嵌入游戲中,有利於發展學習者的團隊技能、教授 交叉課程概念和負責的科學內容主題,可以得到更 多、更理想的教育產出。
(3)體驗性:STEM 教育不僅主張通過自學或教師講授習得 抽象知識,更強調學生動手、動腦,參與學習過程。 STEM 提供了學生動手做的學習體驗,學生應用所 學的數學和科學知識應對現實世界問題,創造、設 計、建構、發現、合作並解決問題。
(4)情景性:STEM 教育強調把知識還原於豐富的 生活,結合生活中有趣、挑戰的問題,通過學生的問題解決完成教學。
STEM 教育強調讓學生獲得將知識進行情境化應用的能力,同時能夠理解和辨識不同情境的知識表現,即能夠根據知識所處背景信息聯繫上下文辨識問題本質並靈活解決問題。
(5)協作性:STEM 教育具有協作性,強調在群體協同中相互幫助、相互啟發,進行群體性知識建構。STEM 教育中的問題往往是真實的,真實任務的解決離不開其他同學、教師或專家的合作。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需要與他人交流和討論。
(6)設計性:STEM 教育要求學習產出環節包含設計作品, 通過設計促進知識的融合與遷移運用,通過作品外 化學習的結果、外顯習得的知識和能力。
(7)藝術性:STEM 教育 的藝術性強調在自然科學教學中增加學習者對人文 科學和社會科學的關注與重視。
(8)實證性:,STEM 教育 不僅要注重科學的實證性,更強調跨學科情景中通 過對問題或項目的探索,培養學生向真實生活遷移 的科學精神和科學理性。
(9)技術增強性:STEM 教育強調學生要具備一定技術素養,強 調學生要了解技術應用、技術發展過程,具備分析新 技術如何影響自己乃至周邊環境的能力。
9. 加盟STEM培訓應該朝哪個方向做,科學還是編程
STEM教育培訓:應該朝編程方向做。近年來由STEM教育引發的編程教育也跟著大熱起來,那麼編程的綜合素質如何培養?這是一個困擾廣大80後、90後家長們的教育話題。趣樂碼少兒編程機構為例,採用游戲式互動教學法,螺旋式上升無縫銜接課程體系,專業名師傾力打造可視化模塊課程,為全國6-18歲青少兒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想像力和創造力、綜合學科能力。那麼時至今日,孩子學編程,如何培養編程綜合素質呢?
隨著人工智慧的持續火熱,也帶火了STEAM教育和少兒編程教育行業。那麼在少兒編程一直「高歌猛進」的發展態勢下,為什麼說少兒編程是STEAM教育的切入點?那麼何為STEAM教育呢?它為什麼這么火呢?
其實不難理解,根據定義,STEAM代表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s),數學(Mathematics)。STEAM教育就是集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多學科融合的綜合教育。STEAM是一種教育理念,有別於傳統的單學科、重書本知識的教育方式。STEAM是一種重實踐的超學科教育概念。未來,我們需要的是多方面的綜合型人才。 從而探索出STEAM教育理念。
從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慧到智能製造,技術的高速變革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改變了相應的生產方式。在新一輪技術革新和產業升級的大背景下,未來我國對綜合素質型人才的需求將會急速增長。STEM教育強調對探究能力、實踐能力、溝通能力及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注重實踐和過程,倡導通過在「做」中「學」養成系統化學習習慣,提升青少年及兒童的科學素養,創新意識和能力,這正符合我國培養面向未來適應新時代發展的綜合素質人才的需求。
雖然STEM教育在我國落地實行的時間晚於一些西方發達國家,但因STEM教育與我國政府培養具有綜合素質的創新型人才的需求高度契合,所以備受重視,目前STEM教育已在我國政府頒布的多項教育政策和指導方針中被提及,2017年教育部已正式將STEM課程納入小學科學課程標准當中,成為新課程標準的重要內容之一。
10. stem課程是什麼意思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