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教育機構與家長合同
教育合同如果滿足下列條件就是有法律效力的: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當事人是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人;教育合同的內容不得違反法律或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教育合同形式符合法律相關要求;法定其他有效條件等。
【法律依據】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六十九條
當事人訂立合同,可以採用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書面形式是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並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
具體的範文模板
鏈接:https://pan..com/s/1Kig8lymrqsjB9gBpv4tRbg
B. 教育機構與家長要簽合同么有合同範本么
當然要簽合同和,而且必須簽合同呢。不然相互的利益都得不到保證。如果想讓自己的機構正規化運作,就必須簽合同。
合同各家不同,但是只要在機構讀過書的家長手頭都會有一份合同的(合同是一式兩份的)
C. 誰能幫助我一下,求一份教育培訓機構與家長簽訂漲分協議的合同書,急!急!急!謝謝!
教育培訓機構合作協議書
學邦教育(甲方): 太和小學(乙方):
甲方負責人: 乙方負責人:
甲方聯系方式: 乙方聯系方式:
甲乙雙方本著互惠互利並在遵守國家有關政策和法規的基礎上,合作開展教育培訓服務,協議遵照以下條款進行: 一、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1.甲方的權利和義務
①甲方有義務保證對輔導學生的教學質量
②甲方根據家長和學生需求有權利決定輔導方式,乙方不得干涉。 ③甲方有權利定期對輔導學生和家長進行溝通回訪,如發現反饋情況不符合事實,有權利取消合作關系。 2.乙方的權利和義務
①乙方有義務及時聯系和反饋甲方提供的信息。原則上當天反饋聯系情況,無論成否。
②乙方有權利對甲方的服務進行監督。
③乙方有權利對甲方的服務進行評定,並決定是否繼續合作。如果對【學邦教育】的服務不滿意,可以隨時取消合作關系。
2013年度細分產業研究報告產業報告調研報告2013年報告行業報告
二、收費標准: (一)招學員
1.小學學員: 元/每人次; 2.初中學員: 元/每人次; 3.高中學員: 元/每人次;
四.備註:
本協議一式兩份,雙方各執一份,經簽字或蓋章後生效,兩份協議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其他未盡事宜由雙方商議決定! 附件:雙方身份證復印件
甲方(簽章): 乙方(簽章):
簽約日期: 簽約日期:
D. 補習班想和家長簽一下免責協議 雙方簽字有法律效應么
免責協議內容是什麼?
學校讓家長簽訂"免責"安全協議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學校還是要承擔相關責任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十八條第二款規定:「無效的民事行為,從行為開始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所謂無效的民事行為,就是不具備或者不完全具備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條件,因而不能產生行為人預期的民事法律後果的行為。合法性是民事法律行為的本質屬性,凡在內容上和形式上違反法律的民事行為,都不能發生法律效力,屬無效的民事行為。李女士反映的學校與家長簽訂「安全協議」,就是一種無效的民事行為。另外,學校讓家長簽字的「安全協議」,可以看作是學校向家長提供的「格式合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條規定:「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斥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條款無效。」學校通過簽訂這樣的協議來規避法律責任,如果發生傷害事故,協議也是「廢紙一張」。
判斷學校是否承擔法律責任的法律依據主要有:一、2006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學校對未成年學生在校內或者本校組織的校外活動中發生人身傷害事故的,應當及時救護,妥善處理,並及時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二、2002年教育部頒布的《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第九條第四項規定:「學校組織學生參加教育教學活動或者校外活動,未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安全教育,並未在可預見的范圍內採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造成學生傷害事故的,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由此可見,學校在組織校外活動的過程中,如果學生發生了人身傷亡事故,學校是否應當承擔責任取決於學校是否對學生進行了相應的安全教育,是否採取了必要的安全措施,發生傷害事故後是否及時救護、妥善處理並向有關部門報告。學校要想在發生事故後不承擔法律責任,只能強化對師生的安全教育,採取必要的安全防範措施,妥善預防和處理傷害事故。
E. 教育培訓行業電子合同怎麼簽
使用第三方電子合同平台,電子合同在線簽約便捷、安全、合規,整個過程只要3分鍾。
教育培訓機構通過電子合同平台將合同發送給學生、家長或上下游課程供應商,他們將收到一個簡訊或郵件提醒,點擊簡訊或郵件中的鏈接,注冊賬號,就能查看合同內容並簽署合同,支持app、pc、微信、H5網頁等多種形式簽約。簽署完電子合同均會上傳至雲端管理,教育機構和用戶均隨時隨地查看、下載,大大提升合同管理的效率。
新注冊的用戶,在簽署合同前需進行實名認證,實名認證後通過電子合同平台簽署的電子合同,與紙質合同擁有同樣的法律效力。
教育培訓機構通過電子合同平台,與其他上下游培訓機構、教育服務企業簽訂合作協議,確定合作細節。
教育培訓機構通過電子合同平台,與購買教育產品的學生或家長簽訂協議,確定雙方教育產品服務細節。
總之,電子合同已經進入各個領域,不管是互聯網行業還是傳統行業,電子合同必然是數字時代的簽約模式的必然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