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開一家小型培訓機構需要投資多少
場地、人員、行政等各項支出成本,培訓機構人工成本佔了主要費用。
1、要確內認培訓的需容求:如人數,課題,內容綱要為什麼培訓,培訓的必要性 。
2、確認培訓的方式:培訓的方式和預算有很大關系,是自行組織還是外派還是外請,預算金額有直接關系 。
3、培訓的價值,如培訓的目標、收益與效果,暨投入與產出比 。
4、選擇和開發培訓資源:培訓過程中需要有哪些項目花費和供應商等 。
5、根據以往培訓經費做參考。
6、向管理層展示培訓計劃和培訓預算。
㈡ 培訓機構每個月的利潤怎麼算呢收入怎麼確定
你好,利潤=收入——成本——期間費用——稅金及附加等
收入可以按收取價款/受益月份計算每個月確認的收入金額
㈢ 培訓機構的盈利模式是怎樣的
1、宗教定位——賣信仰:教練技術與人生導師模式。
2、會員定位——賣專健身:會員學習卡模式。屬
3、文憑定位——賣公章:資格證書模式。
4、娛樂定位——賣游戲:游戲拓展模式人。
5、旅遊模式——賣名企:現場考察模式。
6、演出定位——賣包裝:激勵表演模式。
7、百貨定位——賣白菜:音像出版模式。
8、形象定位——賣魅力:個人魅力模式。
9、關系模式——賣熱鬧:論壇俱樂部模式。
10、洋務定位——賣老外:洋買辦模式。
11、高校定位——賣招牌:高校MBA研修班模式。
12、行商定位——賣老師:內訓模式。
13、網路定位——賣信息:網站模式。
㈣ 教育培訓機構的回報率第一年大概在多少。
假設A機構在08財年的年收入是1000萬,那麼稅前凈利潤應該是在200萬左右,那麼稅前估值應該在1000萬左右。 這個估值對於傳統行業是比較合理的,因為如果按照企業凈利潤的6倍來估值的話。那麼意味著:在企業保持穩定的情況下,6年收回投入,每年的投資回報率是17%左右。這個投資回報率相對於投資如此小規模、不成熟的教育培訓機構,風險是顯得尤其的高。而當我接觸到一些年收入在200萬,利潤50萬的機構動不動就要1000萬的估值,真想狠狠的踹他幾腳(保持冷靜、我現在不是站在新東方講台上可以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的小老師了;這得學習Jasper和Steven老師的儒雅,真正投資人的風范。用JAPSER老師的話來說:做了這么些年的投資,什麼「人」沒有見過)。20倍的估值意味著什麼?在沒有成長的情況下,每年投資回報率只有5%,還不如存在銀行呢。 傳統行業就是傳統行業,成本在收入中的比例是固定的。你不是互聯網,人家把結構搭好,品牌做好了以後,1個人用和1億人用的成本是一樣的,人家的利潤和收入是可以成幾何級數的增長的。 當然對於一些對自己極其有自信的、或者企業確實是在高速成長的機構,往往會以本財年,甚至是下一個財年的收入和預算來評估企業的價值。假設A機構08財年的實際收入-實際利潤是1000萬-200萬,09財年預算收入2000萬-預算利潤400萬,10財年預算收入5000萬-預算利潤1000萬(真甜蜜的有人敢這么報數,大部分敢這么報的都是自信到膨脹的邊緣的;咱是自己一磚一瓦辦過學校,敢這么說的多半是騙人害己)。那投資機構也不能說扔塊板磚過去打擊你的積極性,那怎麼給你錢呢?那就相信你唄。按10財年預算利潤的15倍估(這么快的增長,按25倍也不過分啊,如果是真的)就是1.5億。但是你做不到呢?總的給投資人一個保險吧。於是「對賭協議」產生了。在你08年做到1000萬收入的時候,現在給你1500萬只佔你10%(按照10年年底的估值)。分兩次給,09年中期給1000萬,09年年底預算完成了再給500萬。如果09年年底沒完成,就開始打架了。到了10年如果收入只做到1500萬,離前期預算差了3500萬,那兩家就打死了。投資機構開始行駛自己的對賭權利,增持到100%。創始人和團隊走人,投資機構也沒法管,要麼變賣,要麼自己也走人。反正大部分這樣做的投資機構都是風險投資,10個能成1個就行啊。大不了從高科技的案子上找補回來就行了唄。可是這個教育機構可是創始人和團隊一段時間的唯一啊。慎重!慎重! 所以給要錢的教育培訓機構忠告:一定問清楚自己:為什麼要錢?什麼時間要錢?什麼時間要多少錢?千萬不要趕時髦看到別人拿錢自己也去拿錢。拜託,這叫股權融資。不是實在缺錢,幹嘛把好好生意的利潤和別人去分享?(當然引進帶著戰略合作夥伴、先進管理經驗和技術的Smart Money除外)。 另外對於一些教育機構,可能會因為一些其他的特質:比如說獨特地理位置、在投資機構產業鏈整合中的獨特價值、極其特別的團隊等特質而獲得較高的倍數的估值。但是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投資人絕對不傻;而且這個圈子極小,就算能夠拿到錢,但是如果沒有兌現自己的承諾,這位企業家這輩子在全世界范圍內再去找投資就極難。所以一定要對自己的企業有一個客觀、公正的估值。用好投資人的錢、資源、視野來幫助自己、團隊和企業成長!祝那些已經有了全球化視野的教育機構、團隊和創始人成功! 後記:這篇文章寫於1年前,現在隨著世界整體經濟形勢的冷靜,教育市場的投融資也已經冷靜了很多。但是我們也需要注意到教育投資無論從個人投資者還是機構投資者來說都和黃金的投資有得一比。在眾多股票大跌的時候,新東方依然保持堅挺。吹盡狂沙始到金,隨著一些不理性的、對教育缺乏深刻認識的投資者的離開,以及一些沒有理想和堅持的所謂的教育機構的倒台,我們相信留在教育這片神聖土地上的一定是一群有理想的教育者。教育從來就是知識密集型的模式,今天無論是國內動則數十億的校園建設,還是美國常青藤名校動則數百億的教育基金,向我們展示了教育同時也在成為資本密集型的模式。擁有高品質的教育理念、產品、模式優秀團隊需要藉助資本的力量來盡快實現自己的教育理想,讓更多的學生、家庭受益。因為教育機構的自然增長速度是有限的,用產生的利潤來進行投入再生產是非常漫長的過程。今天,大家都冷靜了下來,但是教育行業是需要發展的,這是一定的。就正如2000年網路泡沫,雖然有很多人選擇了離開。但是堅持互聯網理想的人留下來了,堅守的這批人最後一定是成功者。這就是「剩者為王」。教育行業發展的大勢沒有變,因為教育是支持社會一切發展的原動力之一。真希望在寒冬里看到幾支傲放梅花,為我們帶來幾分歡欣和鼓舞。
㈤ 教育培訓機構的利潤率多少
要看規模大小和辦學的模式。大型的機構利潤會高些,幾個老師撐起來的小公司利潤低些。正常的在10%-20%之間。
需知:
快速賺錢高利潤行業:幼兒教育,外語培訓,教輔出版等相關教育培訓:由於現代生活水平質量的上升,人們在教育培訓方法的投資佔比也越來越大。
不少中高端消費人群其對幼兒、中小學教育培訓的認知多比較前衛先進;其培訓利潤自然也可觀;當然也和目標市場、目標人群運營方法有一定的關系。
㈥ 培訓預算包括哪些內容
具體來說,企業培訓成本通常包括這些內容:
1、受訓人員的工資;
2、受訓人員的交通、飲食及其他各項開支;
3、受訓人員因參加培訓而減少工作的損失;
4、購買、租用器材、場地、教材及訓練設備的費用;
5、負責培訓的管理人員和主管的工資和時間;
6、外聘講師、教師、演講者、培訓機構的酬勞。
想要控制企業培訓成本,就需要做好培訓培訓預算設計。說到培訓預算問題,不同的企業處理方式也不盡相同,一般而言有以下三種處理方式:
1、企業先制定培訓計劃,根據計劃的要求推算出培訓預算,然後再根據企業的實際承受能力,再對預算進行調整。
2、企業事先劃定培訓預算的范圍,比如按企業上年度純利潤的5%計算,或者按人均1000元/年計算等等,人力資源部門要根據企業既定的培訓預算來制定培訓計劃。
3、企業事先劃定人力資源部門全年的費用總額,費用總額包括招聘費用、培訓費用、社會保障費用、體檢費用等人力資源部門全年的所有費用。其中培訓費用的額度可以由人力資源部門自行分配。
值得一講的是,企業培訓的成本是由多方面構成的,但這些費用不是一成不變的,都可以通過合理的運用而降至最低,如合理開展線上培訓。線上培訓在成本上遠遠低於線下的模式,線上培訓跨越了空間和時間的限制,沒有場地、誤工、教材等成本費用,只要有課件、視頻,不管員工在天南海北,隨時隨地都可以立馬學習。
㈦ 如何給教育培訓機構進行估值
假設A機構在08財年的年收入是1000萬,那麼稅前凈利潤應該是在200萬左右,那麼稅前估值應該在1000萬左右。 這個估值對於傳統行業是比較合理的,因為如果按照企業凈利潤的6倍來估值的話。那麼意味著:在企業保持穩定的情況下,6年收回投入,每年的投資回報率是17%左右。這個投資回報率相對於投資如此小規模、不成熟的教育培訓機構,風險是顯得尤其的高。而當我接觸到一些年收入在200萬,利潤50萬的機構動不動就要1000萬的估值。
20倍的估值意味著什麼?在沒有成長的情況下,每年投資回報率只有5%,還不如存在銀行呢。 傳統行業就是傳統行業,成本在收入中的比例是固定的。你不是互聯網,人家把結構搭好,品牌做好了以後,1個人用和1億人用的成本是一樣的,人家的利潤和收入是可以成幾何級數的增長的。 當然對於一些對自己極其有自信的、或者企業確實是在高速成長的機構,往往會以本財年,甚至是下一個財年的收入和預算來評估企業的價值。假設A機構08財年的實際收入-實際利潤是1000萬-200萬,09財年預算收入2000萬-預算利潤400萬,10財年預算收入5000萬-預算利潤1000萬。
以學歷教育或成人繼續教育為目的的教育培訓機構需要有場地的要求及師資的要求,需要教育主管部門給予認證並且取得社會力量辦學資格方可營業,其培訓課程價格需要核算並報教育部門批准,增加課程或改變收費需要向教育部門申請並獲得批准後才可改變。
㈧ 教育培訓機構費用預算
房租和裝修,一般佔比在30%以上,一線城市可能會更高,這時教室的最大化利用就是最大的問題,如果教室利用率高,你的邊際成本就會低,往往利潤來源於此;教師支出30%,前期可能支出不大,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佔比較大,如果兼職老師無所謂,專職老師也需要考慮教師資源最大化的問題,這樣 基本工資會被平攤;招生費用成本20%-30%,隨著競爭的激烈,招生成本與日俱增,如何招到人是中小微新開機構最大的問題;還有重要一點 是要買一套好的教務系統,需要我給你演示一遍教務系統嗎
㈨ 一個教育培訓機構,怎樣做好成本控制提高利潤
教育機構的成本在哪裡?一個是房費,一個是老師的工資,這兩個控制好了其他的都是利潤!
前段時間帶孩子去學跆拳道,一個孩子學跆拳道一年的費用是四千多,一個跆拳道館需要四個老師,一個館長,館長的費用就不算了,畢竟一般都是館長的店,四個老師的成本一個月需要兩萬塊錢,老師都是學校里的學生,放學以後來上課,四個老師也分等級的,兩個是主,兩個是副。
其實這么算的話老師的費用一年在二十四萬左右,我就是說個大概,興許跆拳道館的老師根本賺不上這么多,房子的費用基本上就在那了,畢竟需要大場地,就是租個四百多平的房子這價格也未必能下來,成本算是控制的很好,剩下的問題就是招生了,只有生源上來了,利潤也就上來了。
㈩ 培訓機構的成本都有哪些
場地、人員、行政等各項支出成本,培訓機構人工成本佔了主要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