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培訓大全 > 南昌大風堂書法培訓機構

南昌大風堂書法培訓機構

發布時間:2022-06-24 00:07:42

1. 書法家十翼大風堂是誰有名氣嗎

張韜,曲阜師范大學教授。

2. 吳秀坤書法有收藏潛力嗎

摘要 吳秀坤,字蒼田,別著京南大手筆,號攬韻樓主,1957年生於北京。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大風堂研究院執行副院長,中央國家機關協會會員,國務院任命釣魚台國賓館特約書法家,中華民族友好促進會《國禮》書法,中國書法家領軍人物。獲得中國「百傑書法家」、「中國實力派書法家」、「中國五百強藝術家」等稱號。國家一級書法師。

3. 書法家十翼大風堂是誰

張韜,他是曲阜師范大學書法教授,筆名十翼,號大風堂。

4. 中國當代有哪些著名的書法家

1、歐陽中石

歐陽中石,山東省肥城市人,著名文化學者、書法家、書法教育家。早年拜在京劇大師奚嘯伯的門下。現任首都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書法文化研究所所長,北京唐風美術館名譽館長。

同時是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顧問、中國畫研究院院務委員、藝術品中國資深藝術顧問、山東省方誌館名譽館長,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屆榮譽委員。

5、蕭嫻

蕭嫻(1902—1997),中國當代最為著名的女書法家,字稚秋,號蛻閣,署枕琴室主,貴州省貴陽市人,父親蕭鐵珊是孫中山先生的追隨者,又是著名的南社社員,工詩文,善書畫;蕭嫻幼承庭訓,小小年紀就以善作擘窠大字聞名鄉里。

1964年被吸收為江蘇文史館館員,1981年,江蘇省南京市文聯為她在江蘇美術館舉辦書展,歷時一月盛況不衰,這次書展充分顯示了她的藝術水平和風格,是建國以來江蘇省最盛大、歷時最長、觀眾最多的書展之一。

參考資料來源1:網路-歐陽中石

參考資料來源2:網路-武中奇

參考資料來源3:網路-王學仲

參考資料來源4:網路-沙孟海

參考資料來源5:網路-蕭嫻

5. 中國有哪些著名的書畫家

中國近現代有以下幾位著名的書畫家
張大千
張大千(1899-1983),名爰、又名季、季菱,字大千,別號大千居士,四川內江人,畫室取名「大風堂」。張大千的特點是:一是功底深、成名早。張大千屬天才型的畫家,徐悲鴻稱張大千有「天縱之才」。他幼時隨母習畫,二十多歲跟兄赴日本留學,學習染織、繪畫,回國後潛心專研傳統書畫,從明清上溯到隋唐除清四王外,逐一研究他們的作品,從臨摹到仿作,進而到偽作,幾乎亂真。他的偽作己使吳湖帆、黃賓虹、羅振玉、陳半丁等鑒藏大家連連走眼,留下了許多趣聞軼事,同時,也使張大千的名聲傳遍大江南北。二十年代畫壇上就有「南張北溥」(溥指溥儒)之說,三十年代又有「南張北齊」(齊指齊白石)之稱。二是路子廣、成就大。張大千是一位全能型的大家,對山水、人物、花鳥、翎毛、走獸、魚蟲、工筆、寫意、詩詞、書法、篆刻、鑒賞無所不涉、無所不精,可以說十八般武藝他樣樣都會,中國畫十三科他科科精到。張大千早中期的作品以仿古臨古居多,晚年自創潑彩潑墨名噪世界畫壇,從而奠定了他當代中國畫大師的地位。溥儒曾說「宇宙難容一大千」,徐悲鴻贊張大千為「五百年來第一人」,溥儒和徐悲鴻分別從時空角度給予張大千高度的評價和概括。

傅抱石

傅抱石(1904-1965),原名長生,後改名瑞麟,1921年取號抱石,江西新餘人。曾赴日本留學,攻讀東方美術史,有多部美術史問世。生前歷任江蘇省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美協江蘇分會主席。擅畫山水、仕女、高士,所作章法結構不落常套,線條縱逸挺秀,皴法融合諸家,自創「抱石皴」,其山水煙雨茫茫、氣勢不凡,有人說傅抱石的山水畫是超越當代,它代表當代山水畫的新潮。人物畫學六朝,筆簡、意遠、瀟灑傳神、格調高古,他筆下的仕女、高士中服飾是古人,意態神韻更是古人。

齊白石

齊白石(1863-1957),原名純芝,小名阿芝,後改名齊璜,別號白石、白石老人,別署杏子塢老民、是塘老屋後人、借山吟館主者、寄萍、齊大、林居士、湘上老農、三百石印富翁等,湖南湘潭人。少年曾學做雕花木工,後潛心習畫,推崇徐渭、朱耷、原濟、吳昌碩諸家,兼功篆刻、書法和詩文,五十六歲定居北京,以金石書畫為業,獨創紅花墨葉一派。解放後,任中央美術學院名譽教授,中國畫院名譽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一九五六年獲世界和平理事會頒發的一九五五年度「國際和平獎金」。逝世後,被世界和平理事會推舉為世界文化名人,是一位具有國際影響的畫家。齊白石是一位詩、書、畫、印俱全的全能型畫家,繪畫則以花鳥畫聞名於世,他曾立志「為萬蟲寫照,為百鳥傳神」;他的花鳥魚蟲題材極為廣泛,古往今來還無人與之匹敵;他的藝術風格造型簡練、神態活潑、構思新穎、色彩豐富,融中國傳統寫意畫與民間繪畫的表現技法於一體,頗為人們所稱道。

徐悲鴻

徐悲鴻(1895-1953),江蘇宜興人。早年赴日本東京研究美術,後留學法國,學習素描、油畫,很早就在國內外美術界享有盛譽,一九二七年回國後歷任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北平大學藝術學院院長等職。解放後,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徐悲鴻畢生高舉改造中國畫的大旗,在中國畫壇造成很大影響,他是中西結合的倡導者,以寫實主義改造中國畫的實踐者。在繪畫創作上提倡「盡精微,致廣大」,凡「可采入者融之」。徐悲鴻走的是「以西潤中」的道路。他擅長油畫、中國畫,尤精素描和畫馬,注重寫實講求形似,傳達神情,形神俱佳,富有生氣,尤其是人物、花鳥、走獸都力求造型准確,但其筆墨工細,基本技巧又不離傳統,強化人物、花鳥、走獸的真實感。傳世的著名作品有油畫《田橫五百壯士》、《康有為》、《風塵三俠》等,中國畫有《愚公移山》、《九方皋》、《會師東京》、《泰爾戈像》等。

李可染

李可染(1907-1989),江蘇徐州人,畫室名「師牛堂」。自幼喜愛繪畫,早年畢業於「國立杭州藝術」,後曾拜黃賓虹、齊白石為師,師心而不泥跡,得兩位藝術大師之精諦。四十年代提出「用最大的功力打進去,用最大的勇氣打出來」,五十年代以「可貴者膽,所要者魂」的創作精神,經歷了近十年的時間,帶著沉重的筆墨宣紙等國畫工具到山林中、生活中去寫生,行程數十萬里,畫風大變,以獨具個性的寫意山水、人物和牛重現藝林。七、八十年代他又多次深入生活,在生活中挖掘意境,在寫生中創造藝術,沖破了陳舊相因、日趨衰亡的傳統技法程式,並融會貫通了大自然的造化規律和藝術創造規律,在繪畫和書法上更趨臻於化境,爐火純青,形成了黑、滿、重、亮的李派藝術畫風。李可染擅長山水、人物、水牛和書法,平時創作嚴肅認真,一絲不苟,很少繪相同的作品。另外,李可染創作一幅畫慢而不快,少則幾天、多則十幾天、幾個月,稍不如意,就往往廢之,自稱「廢畫三千」。

高奇峰(1889-1933),原名翁,堂號天風樓,是「新國畫」運動的倡導者,也是嶺南畫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與兄高劍父和陳樹人並「稱嶺南三傑」。高奇峰早年參加同盟會,後與兄高劍父在上海創辦《真相畫報》和「審美書館」,門生眾多,遍布海內外。塗悲鴻曾贊譽「發揚真藝、領袖畫壇」。高奇峰民出入百家,融通中外,窮神探奧,自辟蹊徑,卓然成為大家。他善畫走獸、花卉、山水,所繪走獸形象筋強骨壯、逼真傳神、氣勢磅礴、形神俱足。尤善作松鷹、猿猴之類的機靈動物,配以雪景、夜月、孤藤或長江巫峽,令人賞心悅目,頗為耐看,他筆下的雄獅、猛虎、松鷹被孫中山認為是革命精神的代表。

石魯(1919-1982),中國長安畫派的中流抵柱和傑出代表。石魯一生坎坷,特別是「文革」期間,慘遭迫害,被逼瘋致殘,許多人把他描寫成一個半瘋、半癱、半狂的怪人,他在國際上知名度頗高,有「中國凡·高」之譽。石魯原名馮亞珩,四川仁壽人,自幼學習中國畫,因崇拜清朝畫家石濤和現代作家魯迅,故易名石魯。石魯是一位多面手,山水、人物、花鳥、書法、印章、詩詞、文學無所不能、無所不精,從藝術成就和影響看,他的書畫成就最高,影響最大,他的書畫作品有三大特色,一是善於用傳統山水畫表現革命歷史重大題材,令中國畫耳目一新,也為中國畫創出一條新路;二是作品個性極強、風格獨具,他的筆墨扛鼎有力,運筆多頓拙,粗狂有稜角,無淪是繪畫,還是書法都能看到他力透紙背,堅硬壯偉,尤其是枯筆重墨如火山爆發、山崩地裂;三是他的作品構思獨特、意境深遠,最有典型的是他的代表作《轉戰陝北》,以雄偉的大山為烘托,毛主席巍然屹立在山坡上,盡管人物的比例在整個畫面上佔有很小,但給人印象有頂天立地、氣吞山河之勢,所以他的作品達到了藝術性和思想性的高度結合。特別是石魯六、七十年代的作品,從筆墨、章法到意境,彌漫噴薄著一股狂敖不馴的豪情,宣洩著石魯內心深刻的孤獨和悲哀,以及對「文革」時期強烈的憤滿和不平。

6. 成都哪裡有篆刻書法印章的地方

一、著名山水畫家
傅抱石:我國著名畫家,「新山水畫」代表畫家。原名長生、瑞麟,號抱石齋主人。1904年10月5日生於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余。少年家貧,11歲在瓷器店學徒,自學書法、篆刻和繪畫。1925年著〈國畫源流概述〉,1926年畢業於省立第一師范藝術科,並留校任教。1929年著〈中國繪畫變遷史綱〉,1933年在徐悲鴻幫助下赴日本留學。1934年在東京舉辦個人畫展。1935年回國,在中央大學藝術系任教。抗日戰爭期間定居重慶,繼續在中央大學任教。1946年遷南京。
新中國成立後,曾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美協江蘇分會主席、江蘇省書法印章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美協江蘇分會主席、江蘇省書法印章研究會副會長。並當選為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二屆政協全國委員會委員。1952年任南京師范學院美術系教授。1957年任江蘇省中國畫院院長。由於長期對真山真水的體察,畫意深邃,章法新穎,善用濃墨,渲染等法,把水、墨、彩融合一體,達到翁郁淋漓,氣勢磅礴的效果。在傳統技法基礎上,推陳出新,獨樹一幟,對解放後的山水畫,起了繼往開來的作用。其人物畫,線條勁健,深得傳神之妙。1965 年9月29日病逝南京,卒年六十二歲。
關山月(1912.9—2000.7),原名關澤霈,中國著名山水畫家。1912年10月25日生於廣東省陽江市。1933年畢業於廣州市立師范學校,後任小學教師,其繪畫才能被高劍父發現,遂被吸收入春睡畫院學畫。1946年,被聘為廣州市立藝術專科學校教授兼中國畫科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他先後擔任中南文藝學院教授兼中南文聯美術部副部長、中南美術專科學校教授兼副校長、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兼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美協廣東分會主席、廣東畫院院長。1982年被香港中文大學聘為學位考試委員會校外委員。
關山月與傅抱石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嬌》大型國畫,懸掛在人民大會堂迎賓大廳,毛澤東等國家領導人多次在這里和外國元首會談。

二、著名花鳥畫家
於非暗(1889~1959):中國畫家。1889年3月22日生於北京,1959年7月3日卒於同地。早年隨王潤暄學畫,1912年入師范學校學習,後任教於私立師范學校、私立華北大學美術系、私立京華美術專科學校、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兼任古物陳列所附設國畫研究館導師。1935年起專攻工筆花鳥畫,任職於故宮古物陳列所,臨摹、研究了大量古代繪畫,打下了較深的傳統根基。1949年後任中央民族美術研究所研究員 。
他原名於照,字非廠,別署非暗,又號閑人、聞人、老非,山東蓬萊人,母系為愛新覺羅氏。於非暗幼時讀過私塾1908年入滿蒙高等學堂,1912年入北京師范學校學習,一年後任教於北京市立第二小學,兼任及北京《晨報》美編,同時隨民間畫家王潤暄學習繪畫。寫有《都門釣魚記》、《都門藝菊記》、《都門養鴿記》等書,影響頗大。1935年到故宮古物陳列所(今故宮博物院)工作,臨摹、研究了故宮收藏的大量繪畫,打下了堅實的傳統繪畫基礎。此時他擔任古物陳列所附設的國畫研究館的導師,並先後任教於北京師范學校、京華美術專科學校、華北大學、北平藝術專科學校。1936年在北平中山公園舉辦首次個人畫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他相繼擔任了中央民族美術研究所研究員、北京中國畫院(今北京畫院)畫師、副院長等職。
俞致貞、劉力上等當代中國花鳥畫大師都是他的弟子。

三、工筆牡丹著名畫家
於非暗:工筆牡丹屬當代第一。不用多介紹了。您輸入這個名字搜索就知道了,裡面也有他的工筆牡丹圖片。
俞致貞:(1915-1995.5.)漢族,北京人。字一雲。畫室名百花書屋。擅國畫。中央工藝美術學院。1934年拜於非暗為師學小寫意花鳥及工筆草蟲,兼習瘦金體、篆書,後專攻工筆。1937年入故宮古物陳列所國畫研究館臨摹研究歷代名畫,以宋元工筆花鳥為主,兼學畫史、畫論並研製國畫顏料,歷時八年。1946年遵於非暗之命至成都大風堂拜張大千為師,1951年回京。1957年任教於中央美術學院,次年調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1964年調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為教授,1964年為人民大會堂創作巨幅金碧茶花屏風。 1971年至1984年為釣魚台國賓館繪制巨幅工筆花鳥畫。1983年與劉力上為紫光閣繪制巨幅《荷塘清趣》。1984年退休,任中央工藝美院咨詢員。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老年書畫會顧問,中國書畫函授大學教授,北京工筆重彩畫會副會長,北京花鳥畫會名譽會長 。 擅長工筆花鳥、草蟲、蔬果。作品有《沙果雙鵲》、《荷花》、《耄耋圖》等 。出版有《榮寶齋畫譜——工筆花卉》、《俞致貞畫輯》、《工筆花卉、草蟲技法》、《美術畫庫——工筆花卉技法》(與劉力上合作)、《俞致貞、劉力上畫集》等專集、專著。六十年代評為北京市「三八」紅旗手 。
四、寫意牡丹著名畫家
王雪濤,中國現代著名小寫意花鳥畫家。1903年12月31日出生,1982年11月24日逝世,河北成安人。原名庭鈞,字曉封,號遲園 。自幼喜繪畫,1918 年入保定直隸高等師范附設手工圖畫科,畢業後到小學執教。 1922 年考入北平藝術專科學校西畫系,後轉讀國畫系,受教於陳師曾、蕭謙中、湯定之、王夢白等諸位前輩,尤受王夢白影響最大。1924年拜齊白石為師,奉師命改名雪濤。1926年畢業後留校任助教、講師。抗日戰爭期間,北平淪陷,辭去教職,專事繪畫創作,賣畫為生。同時,潛心師傳統,上追徐渭、陳淳,又得名師指點,畫藝大進。1954年任中國畫研究會常務理事,被聘為中央美術學院民族美術研究所副研究員。1955年參加籌備北京中國畫院工作,1957 年任該院畫師、院務委員會委員,1978年任北京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美協北京分會副主席,北京市第七屆人大代表,北京市第五屆政協常委,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聯絡委員會委員及北京市委委員 。
王雪濤是現代中國卓有成就的花鳥畫大家,對我國小寫意花鳥繪畫做出了突出貢獻。他繼承宋、元以來的優秀傳統,取長補短。所作題材廣泛,構思精巧,形似神俏,清新秀麗,富有筆墨情趣。創作上主張「師法造化而抒己之情,物我一體,學先人為我所用,不斷創新」。畫法上工寫結合,虛實結合。他善於描繪花鳥世界的豐富多彩和活潑生氣,又精於表現畫家的心靈感受和動人想像。他注重寫生,尤善於描繪大自然中的小生命,如蝴蝶、螳螂、蟈蟈、天牛、青蛙、蜻蜓、馬蜂等,栩栩如生,引人喜愛。他還善用靈巧多變的筆墨,色墨結合,以色助墨、以墨顯色,在傳統固有色中融入西洋畫法講求的色彩規律,以求整體色彩對比協調,為畫面增添韻律。他能准確地把握動態中的花鳥,並且能在情景交融中體現出轉瞬即逝的情趣。因此他的花鳥蟲魚,刻畫細致入微,鮮活多姿,生動可愛,情趣盎然。擺脫了明清花鳥畫的僵化程式,創造了清新靈妙,雅俗共賞的鮮明風格。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其花鳥畫已達到一個藝術高峰,至今無人出其右。上世紀 80 年代初,中央新聞紀錄製片廠拍攝的紀錄片《中國花鳥畫》,王雪濤別具一格的花鳥技法被重點收錄其中。李振凱
擅長:油畫,中國人物畫,書法,篆刻,尤以油畫人物和書法著稱。
簡介:李振凱,字李松,號冰雨,山東寧津人。自幼以地為紙、以水代墨練習中國書畫,九歲那年就受到著名書畫家白冰先生的精心指導。習書畫。系加拿大世界書畫家協會筆耕會員。馬來西亞中央藝術研究院顧問,中國大眾書畫社常務理事、書法家、一級美術導師、一級美術鑒賞師。1997——2001年就讀於中央美術學院造型學院中國畫專業。國家一級美術師。其藝術作品曾在全國藝術作品大賽中獲獎40餘次。2001年——2005年間先後在北京、濟南、鄭州等地舉辦了個人書畫作品展,贏得了社會好評!並有多家媒體、報紙對其藝術作品作過專題報道。其藝術作品已被許多國家、地區的博物館、企業及個人收藏。
主要作品及畫展
1994年 在全國百津——文明杯寫欄位位大賽中榮獲青少年組二等獎。
1995年 在建國四十六周年畫家、書法家、詩人藝術作品大賽中,中國畫作品《深山飛練》榮獲繪 畫組二等獎、書法作品《情系藝海》獲得書法組一等獎。
1996年 中國畫作品《春雨蒙蒙》榮獲全國「楚風杯」篆刻藝術作品大賽金獎 。 1997年 藝術作品《回歸》榮獲全國「迎回歸」藝術作品大獎賽金獎,並被選為精品赴加拿大展出。
1998年 作品《故鄉的黃昏》榮獲全國「長城杯」大專院校師生文學藝術作品大賽銀獎。
1999年 在中國美協三百家藝術作品聯展中油畫作品《那時候我們還很小》榮獲金獎。 在第三屆國際金鵝獎書畫大展中作品《悄悄話》獲銅獎。2000年 在新世紀全國中國畫、書法精品大展中書法作品《讀》榮獲銀獎。在「中華魂全國中國畫、書法精品大展五百家中榮獲金獎。
2001年 5月在北京榮寶齋畫廊舉辦了李冰雨個人藝術作品展。同年11月油畫作品《遠古的回憶》系列被選為精品參加上海國際藝術博覽會。獨立創作作品《書法系列》被鄭州泉畫廊收藏。
2002年 3月在濟南舉辦了個人藝術作品展。油畫作品《大地本色》在中國西部大地情 全國藝術作品大賽中榮獲金獎。獨立創作品《敦煌系列》被北京藝美畫廊收藏。
2003年 4月在鄭州美術學院畫廊舉辦了個人書畫作品展、同年9月在鄭州美術館舉辦了李振凱藝術作品展。獨立創作作品《江南水鄉》被鄭州希雅畫廊收藏。11月在鄭州創辦了雨緣藝術工作室。
2004年 獨立創作巨型壁畫《靜靜的沉思》,同年9月獨立創作作品《祈 禱》被鄭州希雅畫廊收藏。11月獨立創作油畫作品《春夏秋冬》 系列 被鄭州泉畫廊收藏。
2005年 創作了《百蟲大戰》系列叢書的全部插圖。
2006年 4月創作了德州羅庄居委會大型裝飾壁畫《高山流水》。6月創作了天衢工業園大型裝飾壁畫《靜靜的沉思》
李振凱是七十年代青年一代中唯一能同時擁有「油畫家、書法家、國畫家、篆刻家、詩人」之稱者,著名畫家默石說:「達其性情,形其哀樂」,同時在發揮其精神氣質方面,也來得直接和強烈。他的書法將書、畫、印、詩、西洋畫融為一體,「扎實的文化藝術功底、瀟灑熟練的筆鋒、立意深刻的構思、高雅清秀的色彩,已經構成了畫家李振凱獨特的藝術風格,使他的作品無論是在人文上還是在技法的表現上使他的藝術風格得到了了標新立異的70後藝術家不可多得的藝術素養。 還有的 http://..com/question/97150135.html?si=1

閱讀全文

與南昌大風堂書法培訓機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安全培訓方案模板下載 瀏覽:489
縣級教師培訓團隊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367
移動開門紅營銷方案 瀏覽:814
零食促銷方案範文 瀏覽:765
季度促銷活動獎勵方案 瀏覽:108
花店網路營銷 瀏覽:684
江蘇省跨境電子商務 瀏覽:91
人工智慧沙龍策劃方案 瀏覽:591
雅詩蘭黛集團市場營銷策略分析 瀏覽:159
市場營銷的微觀環境有哪些因素 瀏覽:107
蘇州網路營銷建設 瀏覽:678
我國電子商務稅收流失的估算規模 瀏覽:766
電子商務安全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瀏覽:765
電子商務的快遞物流 瀏覽:729
春季活動促銷語 瀏覽:415
河南省民生實事培訓方案 瀏覽:721
電子商務物流構成要素包括哪些 瀏覽:274
網路營銷期末考試案例分析題及答案 瀏覽:913
節日銀行營銷方案 瀏覽:721
中醫理療養生會館策劃方案 瀏覽: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