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培訓大全 > 一通三防基本安全知識培訓

一通三防基本安全知識培訓

發布時間:2022-06-23 03:20:27

㈠ 淺談如何做好一通三防工作

1、加強宣傳教育,強化安全意識。
2、加大資金投入,保證安全設施。
3、開展人員培訓,增強安全素質。
4、不能滿足於目前的安全生產技術,要把安全措施積極與其他領域的相關技術相結合,令「一通三防」工作在保障煤礦生產安全的同時發揮出更多、更廣的應用價值。
5、要牢固樹立長期奮斗目標,克服厭戰情緒者,進一步增強責任感、使命感。

㈡ 煤礦搞通風人員學習哪些知識如何能系統的掌握煤礦一通三防內容呢

首先是通風系統知識(關鍵是測風),只有一個合格的測風員才能熟悉調整整個礦井的通風系統,並確保通風系統完善、可靠,系統簡單穩定。
其次是瓦斯管理知識,對於煤與瓦斯突出礦井、高瓦斯礦井,瓦斯的檢查、監測、控制、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接著是防滅火管理(以自然發火管理為主)以及防塵管理(以開發、引進新工藝、新設備為主)方面的知識。
跟著是通風設施、壓風自救系統等相關 等相關知識。
在煤礦質量標准化 一通三防中有如下相關知識:1.通風系統2.局部通風3.瓦斯管理4.井下爆 破管理5.防治自然發火6.綜合防塵7.通風設施8.瓦斯抽放9.防治煤 與瓦斯突出10.管理制度

㈢ 怎麼寫兩會期間一通三防安全措施

南陽廟礦「一通三防」會戰實施方案
根據白局《關於開展「一通三防」會戰活動的通知》([2009]98號)文件精神,為了加強我礦的「一通三防」管理,進一步夯實「一通三防」基礎,落實責任,杜絕「一通三防」事故,實現我礦2009年安全生產奮斗目標。結合我礦實際情況,經礦研究決定製定「一通三防」會戰方案。
一、時間安排
從2009年4月25日起至12月31日結束。
二、會戰主題
建立建全「一通三防」管理體系,落實責任,優化工程布置,完善礦井通風系統和監控系統,加強瓦斯抽采,強化技術管理和現場管理,夯實基礎,杜絕「一通三防事故」發生。
三、組織領導
礦成立「一通三防」會戰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朱方波
副組長:陳世健、梁楚齊、鄧建群、肖新冬、許琦、雷喜江
成 員:劉仁德、梁小峰、梁運根、李佐仁、馬建中、余正國、吳小東、李錄雲、曹愛春、楊春元、李洪東、羅 正
會戰辦公室設在生產組,李洪東任專干。
四、會戰具體措施
1、礦將利用廣播、牆報、標語等各種宣傳工具對「一通三防」會戰的目的和意義進行廣泛宣傳發動,讓本次會戰深入人心,營造良好的氛圍。並組織員工學習,增強員工的責任感,提高員工參與會戰的積極性,使本次會戰順利進行取得實效。
2、每周由礦總工程師組織有關人員開展對礦井的「一通三防」工作進行自查自糾,並將檢查結果每月20日報南陽煤業公司。
3、進一步健全「一通三防」管理機制,完善各種管理制度,「一通三防」機構及各工種崗位人員配備齊全。嚴格落實「五個通知單」制度(限采限掘、盲巷處理、局扇安裝、巷道貫通、監控設施安裝退出)。加大考核力度,將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4、在採掘工程布置上優先考慮通風系統,消滅不合理的串聯通風,並按通風能力組織生產,堅決杜絕循環風及一機多頭和多機(三機以上)一頭現象的發生。改變通風系統和巷道貫通嚴格按措施執行。
5、重點保障南方公司及掘四隊的正常施工,力爭在6月底解除246采區的「剃頭下山」開采。
6、狠抓礦井通風系統管理和現場管理,重點保障通風系統穩定可靠,確保礦井通風系統穩定、合理、可靠、嚴格執行「以風定產」的原則,滿足各供風地點的風量需要。保證每個采區有一條完好、暢通的通風上山和回風巷。對通風巷道制定修理計劃,要求各通風巷道支護方式全部改為錨網噴。
修理地點、時間安排表
施工隊 修理地點 工程量(m) 支護方式 完成時間


隊 2163通風上山 70 錨網噴 二季度末
2161通風上山 90 錨網噴 二季度末
2464通風上山 90 錨網噴 三季度末
246-120回風巷 150 錨網噴 三季度末
2664通風上山 100 錨網噴 四季度末
7、結合公司每月開展的「一通三防」專項競賽活動及「八個一」工程活動,搞好礦井下所有的通風設施及各工作面局部通風線路。通風設施達到標准化,對主、副井聯絡巷、-120北大巷、-120南大巷、216-160車場及副井底風門實行聯鎖,確保無風流短路現象。
8、每旬進行一次全面測風,採掘作業地點要不定期進行風量測定,並按礦實際需要風量與風量計算原則進行配風。保證南、北抽風機的設備完好,搞好地面風道的堵漏,使礦井有效風量率不低於85%。
9、加強局部通風管理
1)各工作面局扇安裝有安裝通知單。
2)從每台局扇做起,各工作面實現「雙局扇、雙電源」及「三專兩閉鎖」,局扇要上架,吸風口距巷道底板不得小於300mm,並安裝消音器,降低噪音。
3)風筒的末端距工作面的距離和出口風量都要符合作業規程的要求。風筒必須做到無破口,接頭要雙反邊不漏風、無反接頭、逢環必掛,吊掛平直,轉彎有彎筒,大小接頭有過渡節。
4)局扇實行掛牌、專人管理,保證正常運轉,杜絕無計劃停風現象的發生。
4)各局扇安裝地點距巷道回風口距離不得小於10m。
10、瓦斯管理
1)嚴格執行瓦斯檢查制度,每月都要作出瓦斯巡迴檢查計劃,並編制防止空班漏檢措施。瓦斯檢查做到「三對口」,每小班檢查次數不少於三次。瓦斯檢查員嚴禁進遲班,出早班。必須與作業人員同進同出。重點抓好瓦斯湧出量高的266采區的瓦斯管理工作。對瓦斯湧出量高的工作面要不定期檢測瓦斯,當出現瓦斯超限時必須及時通知作業人員停止作業,撤至安全地點。
2)採掘工作面和其它地點做到無瓦斯超限作業現象,瓦斯超限和瓦斯積聚,必須及時採取措施進行處理。
3)井下所有放炮地點都要執行「一炮三檢」和「三人聯鎖」放炮製度,爆破作業地點必須有懸掛在作業地點的爆破作業說明書,指定啟炮地點及設置警戒繩。
4)瓦斯日報必須報礦總工程師、礦長審閱簽名。
5)建立瓦斯超限處置台帳,瓦斯超限必須查明原因,嚴格調度和監控中心值班制度,發現井下瓦斯超限必須在5分鍾內向值班領導匯報,值班領導必須及時作出處理意見。
6)排放瓦斯時要有經公司總工審批的排放瓦斯措施。
11、安全監控系統管理
1)加強安全監控系統的管理,維護好瓦斯監控系統及監控網路信息系統,井下各採掘工作面要按要求安裝甲烷感測器,並實行掛牌管理。瓦斯感測器的報警濃度、斷電濃度、復電濃度、斷電范圍都應符合規定;各類感測器要按規定進行檢定和調校,感測器的使用率、完好率符合要求,確保監控系統正常運行。
2)擬定的安全監控系統升級爭取在5月上旬完成,並聯網上傳數據。
3)井下各採煤工作面、岩掘工作面、煤掘工作面及回風流都要安裝甲烷感測器。各類感測器安裝位置必須正確。
3)安全監控系統升級正常後,所有監控資料及報表應按(白局生[2009]24號)文件規定的格式執行。
4)監控日報表每日必須報送礦長、礦總工程師審簽。
12、盲巷管理
1)加強盲巷管理,井下盲巷要建立台帳。
2)臨時停風地點,要及時斷電撤人,設置柵欄,提示警標。長期停風的地點要及時封閉。
3)柵欄設置必須採用坑木打三個牢實的立柱,二邊的立柱必須緊貼巷幫,金屬網要四周敷設嚴實,不得留有空隙。柵欄內做到三無(無材料、無工具、無設備),並掛好禁止牌。
4)在工程布置上優先考慮通風系統,盡可能杜絕盲巷的產生。
13、切實加強防突管理
1)2666、2664工作面必須採取以抽放為主超前排放鑽孔為鋪的「四位一體」防突措施,2166及2465工作面必須採取超前排放鑽孔的「四位一體」防突措施。246-200南中巷、-270大巷、-215軌道上山、266-235北中巷等岩巷掘進工作面必須堅持鑽機探鑽及釺桿鑽探掘進。
2)各採掘工作面必須嚴格執行放出班炮管理制度;在216-215水平、246-200水平、246-270水平、266-200水平、266-235水平都要設置避災硐室;並保證避災硐室里有風、有水,有足夠的自救器,電話保持暢通;所有風門要設置反向風門;所有入井人員必須佩戴自救器。
3)石門揭煤必須編制石門揭煤防突設計,按有關規定報批,並嚴格按批準的措施執行。
4)防突技術員,預測預報人員會熟練操作預測預報儀及預測預報工序。
5)有各採煤工作面及煤掘工作面必須防突措施設計聯系通知單,允掘通知單、允掘牌、允掘標志、地面允掘牌必須做到「四對口」,有掘進進度台帳和防突動態圖,並與實際相符,有防突措施設計和驗收,有效果檢驗記錄和台帳。
6)煤體鬆散的掘進工作面必須備有足夠的毛柴、雜木棍、飄尖等材料,使用好前探梁、護胸檔等安全設施,並採用扒尖、注水等措施嚴格控制頂煤及二幫煤壁。防止空頂漏幫誘導瓦斯突出。
7)所有工作面嚴禁超允掘距離掘進。
14、嚴格瓦斯抽采管理
1)建立瓦斯抽采施工隊伍,配務瓦斯抽采專業技術人員,防突技術員負責礦井的瓦斯抽采技術工作。
2)加強瓦斯抽采工作,建立瓦斯抽采管理制度,全面落實瓦斯抽采工作。
3)嚴格瓦斯抽采目標計劃管理和抽采工作施工管理,落實瓦斯抽采工程所需費用,確保抽采工程順利進行。
4)每月制定瓦斯抽采量及抽采鑽孔工程量計劃,搞好瓦斯抽采設計,充分利用現有的地面瓦斯抽放系統及井下瓦斯移動抽放系統進行瓦斯抽放工作。按時按量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
5)抽放鑽孔觀測記錄牌,各種記錄齊全,有瓦斯抽放台帳。
6)完善、規范防突、抽采各項資料台帳。
15、防治粉塵管理
1)搞好個體防護,堅持濕式鑿岩,裝矸灑水和使用噴霧裝置。
2)在南、北大巷及各工作面轉載點安裝防塵設施,並保證正常使用。
16、搞好日常技術管理工作
1)建立建全各項管理體制,做好「圖、板、記錄、台帳齊全」,並與實際相符。
2)加強對「一通三防」人員進行培訓,提高業務素質,加強對員工的工作責任心教育。
五、工作步驟安排
1、5月1日至10為宣傳發動階段。
2、5月11日至31日為自查自糾階段。
3、6月1 日至11月30日為隱患重點整治階段。
4、12月1日至12月15日迎接礦區管理局集中檢查階段。
5、12月21至12月31日為回頭看階段。

南陽廟礦
2009年5月8日

㈣ 一通三防的內容是什麼

法律分析:礦山作業領域的「一通三防」是指,礦井應當具有通風系統,還應設計防水、放火和防塵系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第九條 礦山設計下列項目必須符合礦山安全規程和行業技術規范:

(一)礦井的通風系統和供風量、風質、風速;

(二)露天礦的邊坡角和台階的寬度、高度;

(三)供電系統;

(四)提升、運輸系統;

(五)防水、排水系統和防火、滅火系統;

(六)防瓦斯系統和防塵系統;

(七)有關礦山安全的其他項目。

㈤ 煤礦「一通三防」制度

一通——通風
三防——
防火、防塵、防水
1、完善通風系統。按照「縮短通風流程、擴大通風斷面、減少通風阻力、增大通風能力、提高抗災能力」的原則,優化通風系統,做到網路簡單,風流穩定,系統可靠,風量充足,風速風質符合要求。礦井有效總風量富餘系數應在1.8以上。
2、完善瓦斯抽采系統。對已安裝瓦斯抽放系統的礦井要按照「大流量、定抽泵、大管徑、多迴路」的原則,完善瓦斯抽采系統,建立地面永久性瓦斯抽采系統。對依靠機械通風的礦井,要按此原則和要求建立瓦斯抽采系統。
3、完善防滅火系統。有自燃發火傾向的礦井,必須購置一氧化碳檢測儀,井下所有設備、設施等達到消防要求,有條件的礦井要建立防火灌漿系統。
4、進一步完善防塵系統。健全防塵設施,安裝隔爆、噴霧降塵和灑水控塵設施,有條件的礦井要實施煤層注水,裝備除塵器。井下粉塵濃度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程》要求。
5、完善監測監控系統。礦井必須購齊備全安全監測監控系統的各種儀表,包括備用主機,保障安全監測監控系統運行正常,局扇和移動抽采泵必須安設開停感測器。同時,要建立健全安全監測監控系統聯網運行保障機制,健全「人機瓦檢」瓦斯檢測雙檢體系。
6、完善安全防護設施。突出礦井必須按規定配備防突反向風門、壓風自救系統,並保障正常使用,掘進工作面必須採用先抽後掘、邊抽邊掘技術。年內所有礦井必須實現「三專兩閉鎖」;配齊隔絕式個體自救器,淘汰過濾式自救器。

㈥ 煤礦的一通三防指的是什麼

煤礦的一通三防中的一通是指礦井通風,三防是指防瓦斯、防煤塵和防治礦井火災。煤礦是一種富含煤炭的礦區,一般分為井工煤礦和露天煤礦兩種。煤礦開采極易發生安全事故,包含頂板事故、氣體、粉塵、火災、水災等事故。
煤礦的一通三防指的是什麼

nbsp;煤礦作業中經常會出現「一通三防」這個術語,其實它的含義非常簡單,「一通」就是指要保持礦井通風,而「三防」就是指要防治瓦斯造成爆炸事故,防治煤塵引起爆炸,防治礦井火災。
nbsp;煤礦的一通三防是煤礦安全生產中的技術管理工作的簡稱,煤礦企業在日常生產過程中要積極建立完善的制度,並且重點最好規范化管理,嚴格落實所有安全管理工作,才能更好的保證員工安全,保證工作的穩定開展。
煤礦的安全事故
頂板事故是煤礦中最常見、最容易發生的事故,其無論發生次數還是傷亡人數在各類煤礦事故中都是最高的。煤層中經常會伴隨瓦斯和粉塵的存在,瓦斯和粉塵達到一定濃度就可能引發爆炸。煤礦中的火災比一般火災更嚴重,通常會造成重大傷亡。

㈦ 如何搞好「一通三防」技術管理工作

「人人都是通風員」的安全理念,是我們抓好安全工作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指導方針。這一理念是落實科學安全發展觀的具體體現;是集團公司全員抓安全思想與當前安全形勢的具體結合,實現了由全面抓安全向重點抓安全的轉變,是抓好安全工作的新思維,強化安全管理的新舉措,對於搞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一通三防」工作乃至安全生產,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我們必須把這一理念貫徹落實到安全管理的全過程,做到「四個超前」。 一是要做到思想超前。當前,井下員工中一些非專職通風人員「一通三防」安全意識不強,「通風是通風區、防塵隊等專職部門、專職人員的事」的思想還普遍存在,這對安全工作健康發展造成極大制約。「人人都是通風員」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涉及到井下作業的所有員工,這勢必要求每一個井下員工進一步轉變思想,適應當前安全形勢發展的需要。落實「人人都是通風員」,就必須進一步提高員工對「一通三防」工作重要性、危害性、長期性、復雜性和艱巨性的認識,增強員工的安全思想觀念,增強超前預防的主動意識,落實超前預防的措施,徹底消除麻痹心理,居安思危,防微杜漸,從思想上做到防患於未然。 做到思想超前必須加強宣傳,提高員工對「一通三防」的思想認識。要充分發揮宣傳陣地的優勢,廣泛開展「人人都是通風員」理念的學習宣傳,讓員工清楚地認識到「人人都是通風員」是實現做強同煤,造福員工的必然要求,是預防事故的超常規措施,是加強隊伍建設,提高井下員工素質的需要,是落實「一通三防」責任,實現全過程抓安全的需要,是對「人人都是安全員」的深化和細化。讓他們從那種「通風是專職人員的事,通風不關我的事」的思想陰影中走出來,清楚地意識到「一通三防」關系著自己的生命安全健康和切身利益,自覺地關注通風,參與「一通三防」管理,用「人人都是通風員」的安全理念,規范自己的操作行為

㈧ 煤礦的"一通三防"指的是什麼呢

一通三防:通風,防塵,防瓦斯,防火。

「一通」指礦井通風;「三防」指防治瓦斯、防治煤塵、防治礦井火災。

「一通三防」指的是對煤礦安全生產中的礦井通風、防治瓦斯、防治煤塵、防火滅火的技術管理工作的簡稱。

一通:煤礦有完善的礦井通風系統;三防:防煤塵、防火、防瓦斯爆炸。

(8)一通三防基本安全知識培訓擴展閱讀:

煤礦企業以建立完善制度為基礎,以規范管理為重點,以嚴格落實為根本,切實做到三個完善:

1、完善礦井「通防」管理職責。根據「通防」工作需要和工作職責,把井下所有地點按照生產單位管轄范圍,對「通防」區域進行分片掛牌管理,及時修訂。

並對各片的工作內容、工作標准、檢查驗收作了明確規定,使「通防」工作職責明確、任務明確、標准明確,杜絕了推諉扯皮現象,做到「通防」工作事事有標准、處處有人問、時時有人管。

2、完善「通防」隱患排查治理制度。構建礦月度排查、旬排查、周排查防控網路,並嚴細信息收集、發布、認領、落實、驗收、考核、通報等「七個步驟」的管理,以職能科室嚴督導、責任人嚴格落實。

3、促進通防科學化。依靠科技進步,落實資金投入,有力地夯實了礦井防災抗災基礎,杜絕了重特大事故的發生。

㈨ 一通三防的礦井防火

礦井火災指的是發生在礦井井下各處的火災以及發生在井口附近的地面火災。
井下各處的火災包括井下巷道、硐室和採掘工作面等處的火災。又因為井口附近的火災可能影響礦井井下安全,所以也列為礦井火災范圍。
礦井火災根據引燃熱源不同,可分為外因火災和內因火災。
一 預防內因火災措施
1、內因火災經常發生在井下哪些地點?
⑴采空區,特別是大量遺煤而又未及時封閉或封閉不嚴時。
⑵巷道兩側受地壓破壞的煤塊。
⑶巷道中長期堆積的浮煤。
⑷巷道發生冒頂後的高冒空洞中。
⑸與老窯相連通處。
2、形成煤自然發火的因素有哪些?
形成煤自然發火主要有以下3個因素:
⑴煤的自燃傾向性
煤的自燃傾向性是形成煤自然發火的內在因素,沒的自然傾向性越高,自然發火的可能性越大,自然發火期越短。
⑵合適的供氧條件
空氣不僅使煤氧化,又能帶走因煤氧化發生的熱量。供氧量不足,產生的熱量就少;供氧量過大,熱量不能積聚,所以供氧量不足或過大都不能形成煤自然發火。只有在合適的供氧條件下煤才可能自燃。
⑶良好的蓄熱環境
煤是熱的不良導體,煤層越厚,越容易造成良好的熱量集聚條件,同時形成煤自燃必須有的一個時間過程,經過潛伏期、自熱期而發生自然發火。
3、煤炭自燃有哪幾個發展階段?
⑴低溫度氧化階段(潛伏期)
煤在常溫下能吸附空氣中的氧,在煤的表面生產一些不穩定的初級氧化物,其氧化放熱量很少,煤的溫度不會升高,但內部卻在發生著變化,在煤的潛伏期內表現出煤的重量略有增加,化學活性增加,著火溫度降低。
⑵自熱階段(自熱期)
經過低溫氧化階段,煤被活化,煤的氧化速度加快,氧化放熱量增大,煤溫逐漸升高,此階段叫做自熱階段。在煤的自熱期內空氣中的氧含量減少,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當達到臨界值溫度(60℃~80℃)時,開始出現特殊的火災氣沫,如煤油味、焦油味等。
⑶自燃階段(自然期)
燃燒階段是煤從低溫氧化發展到自熱的最後階段。在煤的自燃期內空氣中的氧含量顯著減少,二氧化碳含量劇增,並產生更多的一氧化碳,在巷道內出現濃烈煙霧,有時還出現明火現象。
二 預防外因火災措施
1、外因火災主要有哪幾種形式?
⑴明火:吸煙、使用電爐或大功率燈泡及電焊、氣焊等。
⑵違章放炮:明火或動力線放炮、炮泥不足或炸葯變質。
⑶機械摩擦和撞擊:帶式輸送機托輥、膠帶過熱、採掘機械截割矸石及頂板,斜巷運輸斷繩、跑車等。
⑷電氣設備失爆、電路短路或漏電。
⑸瓦斯、煤塵爆炸。
2、什麼是電氣火災?發生井下電氣火災的原因是什麼?
電氣火災指的是,在井下用電時,由於電火花、電弧和高溫的導電部分,引起煤炭、木料等可燃物的燃燒而形成的火災。
井下發生電氣火災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⑴電氣設備長時間超負荷運行引起過熱,燒毀電氣絕緣,造成短路或漏電產生電弧或電火花。
⑵由於接線錯誤、接觸不良、帶電作業等產生電火花。
⑶電氣絕緣受潮、絕緣性能嚴重降低發生漏電產生電火花。
⑷變壓器油質惡劣或油內侵入水分或雜質,引起相間短路發生電弧,使油箱內的油著火燃燒。
⑸架線電機車產生電火花。
⑹雜散電流和靜電引發電火花。
⑺防爆電氣設備失爆產生電火花或電弧。
⑻雷電波及井下。
⑼電氣設備和線路、各種繼電保護裝置和安全設施不符規定標准。
3、如何預防井下電氣火災?
預防井下電氣火災的基本方法有以下幾點:
⑴按照允許溫升條件正確設計、選擇、安裝、調試、使用、維護和檢修電氣設備和電纜線路。
⑵安裝繼電保護裝置,完善電氣保護系統確保靈敏可靠。
⑶加強日常檢查維修,及時處理電氣故障和事故隱患。
⑷變壓器油脂應定期取樣試驗、檢查。
⑸嚴格執行規定標准和規章制度,確保電氣設備和電纜線路等正常運行。
4、專用排瓦斯巷對防滅火方面有哪些規定要求?
採用專用排瓦斯巷時,在防滅火方面應做到以下幾方面:
⑴煤層的自然傾向性為不易自燃。
⑵專用排瓦斯巷內必須使用不燃性材料進行支護。
⑶專用排瓦斯巷內應有防止產生靜電、摩擦和撞擊火花的安全措施。
⑷專用排瓦斯巷內不得設置電氣設備。
⑸專用排瓦斯巷內不得進行生產作業。進行巷道維修時,瓦斯濃度必須低於1.5%。 1、井下哪些地點應備有滅火器材?
為了及時有效地撲滅礦井火災,井下容易發生火災的地點都應備有滅火器材。這些地點主要有以下各處:
⑴井下爆炸材料庫。
⑵機電設備硐室。
⑶檢修硐室。
⑷材料庫。
⑸井底車場。
⑹使用帶式輸送機或液力偶合器的巷道。
⑺採掘工作附近的巷道。
2、當井下發現火災時應注意哪些安全事項?
當井下發現火災時,應注意以下安全事項:
⑴任何人發現井下火災時,都應根據火災性質、災區通風和瓦斯情況,立即採取一切可能的方法進行直接滅火,以控制火勢。
⑵迅速報告礦調度室。
⑶礦調度室或現場區隊、班組長應根據「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中的有關規定,將所有可能受火災威脅地區的人員撤離,並組織人員進行滅火救援。
⑷當電氣設備著火時,應首先切斷其電源,在切斷電源前,只准使用不導電的滅火器材進行滅火。
⑸在搶救人員和滅火過程中,必須指定專人檢查通風瓦斯情況和制訂防止爆炸和人員中毒的安全技術措施。
五 礦山自救、互救
所有下井人員必須佩帶自救器,熟悉井下發生災害時的自救、互救知識。
首先所有下井人員必須熟悉自救器的使用和佩戴。其次必須熟悉井下發生災害時的避災路線和避災方法。
1、自救器的使用和佩戴:
⑴、佩戴位置 將專用腰帶穿入自救器腰帶內卡與腰帶外卡之間,固定在背部右側腰間。
⑵、開啟扳手 使用時先將自救器沿腰帶轉到右側腹前,左手托底,右手下拉護罩膠片,使護罩掛鉤脫離殼體扔掉再用右手扳鎖口帶扳手至封印條斷開後,丟開鎖口帶。
⑶、去掉上外殼 左手抓住下外殼,右手將上外殼用力拔下扔掉。
⑷、套上挎帶 將挎帶組套在脖子上。
⑸、提起口具並立即戴好 拔出啟動針,使氣囊逐漸鼓起,立即拔掉口具塞並同時將口具塞入口中,口具片至於唇齒之間,牙齒緊緊咬住牙墊,緊閉嘴唇。
⑹、夾好鼻夾 兩手同時抓住兩個鼻夾墊的圓柱形把柄,將彈簧拉開,憋住一口氣,使鼻夾墊准確地夾住鼻子。
⑺、調整挎帶 如果挎帶過長,抬不起頭,可以拉動挎帶上的大圓環,使挎帶縮短,長度適宜後,系在小圓環上。
⑻、退出災區 上述操作完成後,開始退離災區。途中感到吸氣不足時不要驚慌,應放慢腳步,做深長呼吸,待氣量充足時再快步行走。
2、自救器使用過程中應注意事項:
⑴、攜帶待用時,任何場所不準隨意打開自救器上殼;如自救器外卡已意外開啟,應立即停止攜帶,作報廢處理。
⑵、在井下工作時,一旦發現事故徵兆,就應立即佩戴自救器,馬上撤離現場。佩戴自救器要求操作準確迅速。因此,使用者事前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和考試。
⑶、佩戴自救器撤離災區時,要冷靜、沉著,最好勻速行走。
⑷、在整個逃生過程中,要注意把口具、鼻夾戴好,保持不漏氣,絕不可以從嘴中取下口具說話。萬一碰掉鼻夾時,要控制不用鼻孔吸氣,迅速再夾上鼻夾。
⑸、吸氣時,比吸外界正常大氣乾熱一點,這表明自救器在正常工作,對人無害,千萬不可取下自救器。有時在佩戴時,感到呼吸氣體中有輕微的鹽味或鹼味,也不要取下口具,這是由於少量葯粉從葯層中被呼吸氣流帶來而產生的,沒有危害。
⑹、當發現呼氣時,氣囊癟而不鼓,並漸漸縮小時,表明自救器的使用時間已接近終點。
⑺本自救器屬一次性佩戴使用產品。
⑻過期和已使用過的自救器,不允許修復使用。
⑼在佩戴過程中,萬一啟動裝置失靈,同樣可以使用,只需向氣囊深呼一口氣,儀器照樣工作。
3、避災路線:
井下人員在接到撤退命令後,應向救災指揮部了解災害的性質,災區范圍、情況以及避災路線,在班組長、瓦檢員、安全員或有經驗的老工人帶領下,按救災指揮部所定的路線撤退。在撤退過程中應保持鎮定,切勿驚慌失措,更不能單獨行動,如果在撤退途中情況有變,班組長等帶隊人員應採取果斷措施 ,按《2009年度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中擬定的辦法組織礦工自救、互救(井下各地點發生災變時,首先應切斷電源)。 ——(發生火災、瓦斯爆炸事故)
⑴、當事故發生在進風井口、井筒、井底車場。應立即進行全礦反風。災區附近人員在反風前應戴好自救器,迅速繞就近新鮮風流巷道→災區上風流側巷道→副井→地面。
若災區附近人員在反風前不能按照上述路線撤退或無法撤退時,應戴好自救器迅速按下述路線撤退。
災區附近人員→西翼輔運大巷→通風措施巷→待全礦井反風開始,接到救災指揮部撤退命令後→風井→地面。
其它地點工作人員(指遠離災區以外的采區內工作人員)應戴好自救器→撤至各采區回風巷待全礦井反風,接到救災指揮部撤退命令後→風井→地面。
⑵、當事故發生在其它地點
災區下風側人員迅速戴好自救器,繞就近新鮮風流巷道到火區上風側巷→西翼輔運大巷→副井→地面。
⑶、各作業地點的避災路線在《作業規程》中要明確標明,並附詳細的避災路線圖。
4、礦工自救與互救
井下一旦發生災變事故,由於礦山救護隊不可能立即趕到現場,礦工的自救、互救對於減少傷亡,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必須加強對礦工自救與互救知識的培訓和教育,熟悉《礦井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的內容,懂得井下各種事故的徵兆、性質和搶險救災的各種有效措施、方法,正確進行自救。
井下一旦發生災變事故,在場人員一定要沉著、冷靜、服從命令、聽從指揮,要有領導、有組織、有秩序地進行撤離。這時帶班的班長、班組長、老工人、瓦檢員及安全員等應迅速組織成搶險救災指揮小組,正確地判明事故的性質、發生地點、可能波及的范圍等情況,立即迅速果斷地進行搶險救災工作。派人向調度室匯報災情程度、范圍和組織撤離其餘人員。如果災情已發展到無法消滅的嚴重程度時,應根據當時當地的實際情況和條件,正確地選擇避災路線或按預定好的避災路線迅速撤離災區,在安全地點待援,有條件時盡量直接升到地面。
根據災情性質,在場人員的一般行動原則:
⑴、井下發生外因火災,尤其是電器火災,首先應切斷電源,並就近取得消防器材,避開煙霧(在進風側、上風流)用直接滅火法迅速將火撲滅。如果由於外因火災已造成局部巷道支架或煤壁燃著應迅速利用水管將大火撲滅或用沙將大火撲滅。如果滅火無效應迅速戴好自救器沿著煙流相反的方向撤退。
⑵、井下發生瓦斯、煤塵爆炸時,事故地點進風側(上風流)人員應立即迎著風流撤退,但是一定要繞到新鮮風流中去。如果回風路線較長,爆炸或火焰可能襲來時,應立即背著爆炸波或火焰方向向下卧到。如果來不及戴好自救器時,可嘴內銜濕毛巾或伏在水溝中,以減輕有毒有害氣體的侵襲和高溫灼傷。
⑶、井下發生透水事故時,人員應立即撤到較高的位置,如果來不及撤出,應盡量向著有風流通過的上山巷道撤退。
⑷、井下發生冒頂事故時,要及時加強冒頂區的支護,堅持由外向里的原則,全力營救被冒落矸石埋壓的人員。
⑸、當災變事故發生後無法撤退時,在就近的風管、風門之間等快速構築臨時避難硐室,等待救護隊的援救。

閱讀全文

與一通三防基本安全知識培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非公黨建外出培訓班培訓方案 瀏覽:231
安全培訓方案模板下載 瀏覽:489
縣級教師培訓團隊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367
移動開門紅營銷方案 瀏覽:814
零食促銷方案範文 瀏覽:765
季度促銷活動獎勵方案 瀏覽:108
花店網路營銷 瀏覽:684
江蘇省跨境電子商務 瀏覽:91
人工智慧沙龍策劃方案 瀏覽:591
雅詩蘭黛集團市場營銷策略分析 瀏覽:159
市場營銷的微觀環境有哪些因素 瀏覽:107
蘇州網路營銷建設 瀏覽:678
我國電子商務稅收流失的估算規模 瀏覽:766
電子商務安全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瀏覽:765
電子商務的快遞物流 瀏覽:729
春季活動促銷語 瀏覽:415
河南省民生實事培訓方案 瀏覽:721
電子商務物流構成要素包括哪些 瀏覽:274
網路營銷期末考試案例分析題及答案 瀏覽:913
節日銀行營銷方案 瀏覽: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