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校外培訓現新變種,官方對這種現象該如何整治
官方表示一定會對這樣的行為嚴格治理,同時也會杜絕那些隱形變異的培訓行為。
當雙減措施出台以後,為了進一步給孩子們降低學習負擔,教育部不允許校外有任何培訓機構開展學科類培訓。與此同時,因為很多培訓班的主營業務就是學科類培訓,當這些業務不能正常開展的時候,某些不良的培訓班開始推廣所謂的隱形培訓,這樣的行為已經明顯違反了相關條例,教育部也會重點整治這些不良行為。
一、這個事情是怎麼回事?
這是關於教育機構開展隱形培訓的新聞,因為現在教育機構不得開展任何關於學科類的培訓,教育機構本身的業務已經受到了很大影響。有記者去暗訪了一些教育機構,發現這些教育機構依然在販賣焦慮焦慮,同時也在進行隱形培訓和違規培訓。
B. 教育培訓機構正迎最強監管風暴,將會帶來哪些影響
校外教育培訓機構已經到了不得不嚴管的地步,在最強監管的情況下,教育機構的未來充滿了未知數。在最強監管之下,對於教育培訓機構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對於教師資格這一項來說,恐怕就會有很多培訓機構不過關。二是教育機構的收費問題。三是教育機構的繳費方式問題。
校外培訓機構現在跑路也是不少。他們在預收了很長時間的學費以後,有可能在發展情況不好的情況下突然跑路。為了防止這樣情況的發生,對於校外培訓機構的繳費方式也是需要治理的。而在繳費方式改變以後,校外培訓機構的銷售方式也是需要進行轉變。這樣才能更好的應對這樣的變化。
各位,對於教育培訓機構正迎最強監管風暴這件事,你有什麼不同想法,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C. 湖南省取締290所校外培訓機構,此舉釋放了什麼信號
湖南省取締了290所校外培訓機構,所以很多人都說這樣的行為也是在向我們釋放一些信號,而且大家也都知道現在國家是嚴厲打擊校外培訓機構的,所以我們千萬不要去報一些輔導班,否則我們的權益也是無法得到保障的。我們平時在生活中也一定要多關注這些信息,而且我們也一定要向有關部門進行舉報。
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是非常在意的,所以很多家長都會給小孩子去報一些輔導班。我們平時在生活中也一定要注意這些問題,但是大家也不需要感覺非常的焦慮,所以大家也一定要關注這方面的信息。
D. 國家要取締課外輔導班嗎
教育焦慮的根源在於教育體制,而不在於輔導機構。
被輔導機構「綁架」的中國家長們
中國教育學會發布的一項報告顯示,2016年我國中小學課外輔導行業市場規模超過8000億元,參加學生規模超過1.37億人次,輔導機構教師規模700萬至850萬人。
相關數據顯示,在為補習「埋單」的家庭中,一半以上中小學生每年參加課外輔導花費2000~10000元,更有13.7%的家庭每年花費達2萬以上。中國課外輔導行業所得收入從2012年的2281億元增至2017年的3930億元,六年同比增速都保持在10%以上,年均復合增長率為9.49%。一位幼兒園的家長說:「孩子雖然才上幼兒園中班,但是每年的興趣班費用就已經高達兩萬多了,在校外報了鋼琴班、國際象棋班、街舞班,在學校報了繪畫班、美術班。幼兒園報班是因為沒時間按時接孩子,不如託管在學校的興趣班裡,校外是孩子自己選的興趣輔導課,一個是剛需,一個是孩子自願上的,都少不了。」
到了中學階段,各種學科性質的輔導班就更多了,家長經常把孩子從這個培訓班接出來,直接送去另一個培訓班,忙得不可開交,孩子也苦不堪言。
教育培訓機構中的亂象
由於存在市場需求,各種各樣的培訓機構便在社會上涌現,魚龍混雜,良莠不齊。截至今年5月底,全國范圍內排查的12.8萬家校外培訓機構中,僅有20.8%合格,主要問題出現在證照不全(34.7%無證無照、30.1%有營業執照無辦學許可證)。
針對這些教育培訓機構的亂象,教育部進行了集中整治。自2008年3月底,教育部印發《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加快推進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以來,全國多地對外公布嚴查「問題」培訓機構結果,並公布黑名單。這些教育亂象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安全隱患問題:尤其是低年齡段的幼兒託管。由於沒有統一的行業標准,在託管行業中,不少託管機構在消防設置、衛生標准方面都存在隱患,沒有經過專門的監管,管理非常混亂。
2、教師資質不達標。在一些早教機構、外語培訓機構里,很多聘請的老師並不具備相關的教學經驗,也沒有相關的資質證件,在教學方面經驗不足,有濫竽充數的存在。
3、定價不合理。由於沒有統一的價格指導標准,不少培訓機構漫天要價,有些甚至收了費用後撤資跑路,對家長及學生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
家長:全面禁止輔導機構,誰幫我接孩子、輔導作業?
一方面是市場的混亂,另一方面卻是家長的剛需。
甚至有家長質問:「全面禁止輔導機構,誰來幫我接孩子、輔導作業?」
其實,課外輔導機構有積極的作用,是當前課堂教學的有利補充。目前的課外輔導機構主要有兩大類:
1、興趣輔導班。
興趣輔導班主要在於培養孩子的一些課堂之外的興趣愛好,比如音樂、美術、拳擊、書法、樂器等。這些課程與課堂教學沒有關系,純粹是家長為了給孩子培養其他方面的能力而報名參加的。這些輔導班的存在意義在於:提升孩子綜合素質,讓孩子在學習之外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長。2、課程輔導班。
課程輔導班主要針對課堂教學的不足,家長為了能夠提高孩子學習成績而選擇在課後繼續讓孩子接受課外輔導班教學,彌補課堂上的知識漏洞。有不少孩子上課可能走神、看不清黑板、老師講課方式的不同等沒有弄明白課堂知識,參加課後輔導班可以進一步鞏固課堂學習,查漏補缺,提升學習成績。課外輔導班的存在,很大一部分程度是順應了教育的需要、學生的需要和家長的需要,一棍子打死也是不現實的。
該禁止的機構是:不合法的課外輔導機構
對於課外輔導機構的監管,一是要建立標准化的行業規則和制度,二是要對不合法的輔導機構進行取締。
事實上,國家對課外輔導機構的整治也是為了全方面地規范課外輔導機構,能夠為學生校外輔導營造一個規范安全的環境,讓學生們安全輔導、正規上課。2018年我國全年都在開展專項整治行動,目的也是為了規范,規范辦學!
整治校外輔導機構,大力監管的是那些不合法的課外輔導機構:對於那些無證經營,衛生條件差,存在消防隱患的輔導機構;沒有辦學資質,無證上崗的培訓機構;聘請的老師沒有正規學歷,沒有教師資格證,不具備教書育人的資格不允許上崗??同時,對於校內教師在外代課也應該加大查處力度,嚴禁校內教師在校外代課。
目前,我國明文規定:在校教師不允許在外代課。但有些老師仍然私自在外補課,這種行為應該嚴格禁止。
在編教師,成為經常外出走穴的代課老師,很容易產生一些灰色問題。比如,自己班主任在外授課,家長是送班主任那裡補課呢?還是送去別的機構補課呢?如果班主任知道了,會不會對孩子有意見?班主任在外補課,會不會向學生、家長兜售課程?
這些問題非常敏感,難以把控,最好的辦法還是避免在校教師在外補課。
E. 即日起,吉林省將嚴查校外培訓廣告,發現這類廣告該如何舉報
引言:吉林省發布消息要從今日開始嚴查校外培訓機構的廣告,那麼市民們才發現這類廣告時應該如何進行舉報呢?
實際上校外培訓機構整治的重點就是各個學科類培訓班。這些學科的培訓班增加了家長的負擔,還讓家長們產生焦慮的情緒,是很影響教育環境的,所以說這類培訓最後一律不行舉辦。而且對於學齡前兒童尤其是3~6歲的兒童業務禁止培訓和宣傳,這些早教班其實就是在為家長製造焦慮。另外一些校外培訓機構還變相的進行學科培訓,比如說培訓一些兒童思維或者是兒童口才,其實就是在培訓語文、數學、英語,這樣的也是不能夠進行宣傳的。
F. 現在嚴查校外補習機構 補習班叫停了這些人都失業了怎麼辦
雙減政策實施以來,包括學而思、高途等大品牌在內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都受到了嚴重影響,裁員、倒閉等事情幾乎每天都在發生,失業人員非常多。針對這種情況,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
第一,進修,通過專業渠道的學習考研考博。機構老師的專業底子比較厚,學習能力也很強,攻讀更高層級的專業的機會也比較大,這樣以後就會有更多的就業機會。
第二,考編。雙減政策實施後,很多地方政府考慮到校外培訓機構老師的實際情況,提供了一些編制崗位,但這只能解決部分地區部分人員的就業機會。對於全國各地的大部分人來說,考編是培訓機構老師從私立機構向公立學校轉變的一個最有利機會,他們有教師資格證書,有豐富的教學經驗,知道學生最想要什麼,比那些剛畢業的學生具備太大的優勢。再者,現在學校大力發展學校教育,教師崗位普遍緊缺,教育系統內的師資需求會比以往更多更強烈。
第三,轉型。這個轉型指的是從學科類培訓機構向非學科類培訓機構進行轉變,但這只能針對一部分人,因為非學科類培訓機構比如美術培訓,需要的教師必須有專業的美術能力,這是學科類機構老師所不具備的。而非學科培訓機構也需要一些教務方面的人員,就為這些失去工作的老師提供了一些機會。
第四,轉行。徹底告別教育行業,根據自己的特長向其他行業尋求一些就業機會。
第五,創業。選擇一個你認為比較有前景、可以賺錢的行業,開個小店,自己創業當老闆;也可以選擇你熟悉的培訓行業,但學科類培訓就別考慮了,素質培訓機構可以考慮下,比如美術類培訓機構,如果擔心自己沒有經驗的話,也可以選擇一個大品牌進行加盟運營。
希望以上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也希望所有教培行業的失業人員能盡快找到適合自己的出路。
G. 2021年不允許辦輔導班了嗎
2021年允許辦輔導班,只是會加強對輔導班的監管,讓輔導班更規范化,合理化。近年來,各地積極開展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取得了積極成效。但一些地方仍存在不少突出問題,包括校外培訓仍然過熱,超前超標培訓問題尚未根本解決,一些校外培訓項目收費居高,培訓機構「退費難」「卷錢跑路」等違法違規行為時有發生,既加重學生負擔,又加重家長負擔,破壞了教育生態。
在2021年,要進一步加大治理力度,堅持依法治理、標本兼治,從嚴審批培訓機構,強化培訓內容監管,規范培訓服務行為,積極推廣使用《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服務合同(示範文本)》,嚴肅查處違法違規培訓行為,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校外培訓負擔,維護家長合法權益。
(7)培訓機構嚴查擴展閱讀:
《關於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第四條確保證照齊全。校外培訓機構必須經審批取得辦學許可證後,登記取得營業執照(或事業單位法人證書、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證書),才可以開展培訓。
已取得辦學許可證和營業執照的,如不符合設置標准,應當按標准要求整改,整改不到位的要依法吊銷辦學許可證,終止培訓活動,並依法辦理變更或注銷登記。
H. 國家不讓開輔導班了嗎
並非完全不可以開輔導班,2021年並不是完全取締了輔導班,只是會加強對輔導班的監管,讓輔導班更規范化,合理化。 2021年教育部發布通知:明確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佔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組織學科類培訓,並且各地還要重拳整治校外培訓。
教育部網站9月6日消息,為深入貫徹中央《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的決策部署,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加強校外培訓監管,強化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材料管理,教育部日前印發了《中小學生校外培訓材料管理辦法(試行)》。《管理辦法》圍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針對突出問題,抓住培訓材料編寫審核、選用備案、檢查監督等各個環節,明確管理職責,健全管理機制,對培訓機構自編的面向中小學生的所有線上與線下、學科類與非學科類培訓材料提出了全面規范要求。
對於這幾類教育機構也開始了嚴厲的整治工作: 第一,斬斷中小學和校外培訓機構的合作及利益關系。 第二,嚴格取消沒有辦學資質的機構。 第三,嚴查培訓機構的教師資格,重點清理違規超綱內容。 第四,對虛假宣傳、製造焦慮的機構進行重點的打擊。
擴展知識:
2021國家對輔導班新政策
第一條:合理收費
第二條:輔導機構的正規化
第三條:教師寒暑假補課壽終正寢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第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
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機會。
第十條 國家根據各少數民族的特點和需要,幫助各少數民族地區發展教育事業。
國家扶持邊遠貧困地區發展教育事業。
國家扶持和發展殘疾人教育事業。
I. 教育部將嚴肅查處隱形變異校外培訓,對違反者將如何處罰
為了有效緩解中小學生課業負擔以及校外培訓負擔,「雙減」政策應運而生,與「雙減」政策配套實施的還有從秋季學期開始所有義務教育學校均將推行課後延時服務。
所以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校外培訓機構提供的服務少了,學校提供的服務多了,讓教育回歸校園的大趨勢已經成型。
不過,雖然教育部表明要嚴查違規補課行為以及隱形變異培訓,但這種違規行為很難監管。比如家長聘請「住家教師」,如何分辨「住家教師」,誰又有權利前往別人家中隨意進行核查?所以很多違規培訓具有隱蔽性和私密性的特點,對於監管人員來說,想要有效監管難度很大。
此外,部分家長確實是自身具備一定的培訓需求,但是又不想在周中時間給孩子報名參加輔導班,那麼他們的培訓需求如何解決?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需求存在,所以才為違規變異培訓提供了生存空間和營利空間,所以問題關鍵點在於讓家長們正確樹立育人理念,與此同時還得優化升學選拔標准。
如果中考、高考依然採用分數作為最終評選依據,那麼家長們就註定會為了讓孩子取得更高的分數而費盡腦汁。家境差一些的或許會安於現狀,而家境優越一些的就會想辦法給孩子製造培訓機會。所以讓家長們難以釋懷的不是補課問題,而是孩子的升學焦慮。如何化解這種焦慮更應當值得深入思考。
J. 北京市教委通報培訓機構違規問題,這些機構存在著什麼樣的問題
日前,北京市教委印發《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關於檢查校外培訓機構發現問題的通報》,通報指出,在有關部門組織檢查組對北京市校外培訓機構進行檢查過程中,發現部分機構存在違規問題。這些機構涉及學而思、新東方、環球雅思等等,而相應的問題也包括:
這也是很多學生一進機構,第一次考試都會有明顯進步的原因。但長久來看,這並不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科學發展。
現在的教育情況也很是讓人看不懂,一面是教育部門不斷加強素質教育,縮短學生在課堂上的時間,一面是各種補習培訓機構像雨後春筍一樣,紛紛往外冒,甚至展開了激烈的競爭。這是個很矛盾的現象,假如相關部門就是不批准培訓機構執業,也就是說市面上不準有任何形式的補習機構,結果會是什麼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