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卡介苗接種注意事項
卡介苗是出生時候接種,一般沒有什麼禁忌,只要是健康的寶貝體重大於2500克接可以接種了,接種後2-3周接種部位可能會出現化膿、破潰的症狀,沒關系是卡介苗的正常反應。
㈡ 24. 什麼叫卡介苗卡介苗接種的對象和目的是什麼
卡介苗是一種減毒、弱毒的活菌疫苗。由於這一疫苗是由兩位法國學者卡邁爾和介蘭發明的,為了紀念發明者,將這預防結核病的疫苗定名為「卡介苗」。 接種後可使兒童產生對結核病的特殊抵抗力,接種的對象是新生兒。 通過人工的方法,使未受感染的人產生一次輕微的感染,沒有發病的危險,從而產生抵抗結核病的能力,接種卡介苗後可減少結核病的發病,特別是防止那些嚴重類型的兒童結核病,如結核性胸膜炎 ,急性血行播散型結核。接種卡介苗對兒童的健康成長很有好處。
㈢ 關於卡介苗
一般新生兒出生後第2天接種卡介苗後,若接種成功的話,2~3個月就可以產生有效免疫力。絕大部分兒童接種卡介苗後3~4周(初種)或1~2周(復種)會出現局部反應,經過紅腫浸潤、膿皰形成、破潰、結痂這樣一個過程,一般在3個月左右脫痂,局部形成疤痕。這是卡介苗接種後的正常反應過程,是有效接種的標志,如不出現此反應,反而提示接種失敗,應考慮補種。
大約到小學一年級時,再進行一次結核菌素(OT)試驗,若呈陰性,可再種卡介苗一次。
㈣ 接種卡介苗的正確方法是
卡介苗的接種途徑一般為皮內注射。通常足月順產的新生兒,可以在出生後24小時以後就可以准備接種卡介苗,最遲也不應該超過一周。一般情況下都是在新生兒出生後的三天內接種卡介苗。孩子接種卡介苗以後會出現一定的局部反應,例如注射的部位紅腫,進而出現破潰、流膿。但這是卡介苗的正常反應情況,家長不需要過於擔心。平時護理的時候要做好局部的保護工作,避免沾水,以免引起感染加重。要給孩子穿純棉的衣物,勤更換干凈的衣物,洗澡時也要用干凈的紗布包好以避免沾水。
新生兒生後3天接種卡介苗。方法有皮上劃痕和皮內注射兩種。皮內接種2~3周出現紅腫硬結,約10毫米*10毫米,中間逐漸形成白色小膿皰,自行穿破後呈潰瘍,最後結痂脫落並留下一永久性圓形瘢痕。皮上接種1~2周即出現紅腫,3~4周化膿結痂,1~2個月脫落痊癒,並留下一凹陷的劃痕瘢痕。早產兒、有皮膚病變或發熱等其他疾病者應暫緩接種;對疑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的新生兒,絕對禁忌接種卡介苗,以免發生全身感染而危及生命。
㈤ 卡介苗接種的正確方法是
卡介苗是活的,無獨立的流行結核菌疫苗,接種卡介苗可以使人體產生對結核菌的獲得性免疫力,提高其對結核病的抗病能力,接種對象是未接受感染的人,主要是新生兒,兒童和青少年,也受結核菌感染的人和結核菌素實驗陽性不必接種,否則有時候會產生某種程度的反應。
卡介苗,並不能夠預防感染,但是他能夠減輕感染後的發病和病情,新生兒和嬰幼兒接種卡介苗以後,比沒有接種過的同齡人群,結核病發病率可以減少80%左右,其保護能力可以維持五至十年。
新生兒生後3天接種卡介苗。方法有皮上劃痕和皮內注射兩種。現在都是皮內注射卡介苗,皮內接種2~3周出現約1*1厘米紅腫硬結,最後形成白色小膿皰,自行穿破後呈潰瘍,最後結痂脫落後形成永久性瘢痕。一般早產兒,有皮膚病或者發熱的孩子是要暫緩接種的。
新生兒生後3天接種卡介苗。方法有皮上劃痕和皮內注射兩種。皮內接種2~3周出現紅腫硬結,約10毫米*10毫米,中間逐漸形成白色小膿皰,自行穿破後呈潰瘍,最後結痂脫落並留下一永久性圓形瘢痕。皮上接種1~2周即出現紅腫,3~4周化膿結痂,1~2個月脫落痊癒,並留下一凹陷的劃痕瘢痕。
㈥ 卡介苗預防接種知識
卡介苗是預防結核性腦膜炎、粟粒性肺結核結核病的疫苗。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感染所致的傳染病。全身各個臟器均可感染,以肺結核為多見。小兒患病在早期常沒有明顯的症狀。部分患兒表現為長期不規則低熱、食慾不好、消瘦、盜汗、哭鬧或反復呼吸道感染。
一、接種禁忌症
1、免疫缺陷病,或因惡性疾病而至免疫應答反應抑制,或使用皮質激素者。
2、早產、難產或伴有明顯先天畸形的新生兒。
3、發熱、腹瀉,凡患有結核病、急性傳染病,心、肝、腎等慢性疾病,濕疹或其他皮膚病患者,神經系統疾病及對預防接種有過敏反應史者。
二、接種注意事項
接種後在接種單位停留30分鍾,觀察孩子的反應情況,無異常後離開。
三、接種後可能出現的反應
1、接種卡介苗後一般不會引起發熱等全身反應。注射後2周左右可會出現紅腫和硬塊,逐漸形成白色的小膿皰,可自行吸收或穿破表皮形成淺表潰瘍,直徑一般不超過0.5厘米,然後逐漸結痂,痂皮脫落後留下一個永久性瘢痕,整個反應時間持續2~3個月,禁止熱敷、擠壓和包紮。
2、如接種部位發生嚴重的感染或三個月後接種處仍流膿不止等情況,請及時和醫生取得聯系,進行及時處理,以免延誤。
四、接種效果
新生兒出生後24小時內接種卡介苗,可提高兒童對結核病的抵抗力,降低結核病的發病和死亡,尤其是大大降低了粟粒性結核病和結核性腦膜炎的發病率。
㈦ 卡介苗接種反應的注意事項
⒈ 本菌苗嚴禁皮下或肌內注射.
⒉ 卡介苗接種時不可使用同一注射器,避免肝炎傳染率增高.安瓿有裂紋或過期失效者不可使用.
⒊ 與其它疫苗同時使用時應不在同側注射.
⒋ 本菌苗接種後還要和結核病人隔離2個月,以免在這期間受到傳染.2-3月後再作結核菌素試驗,陽性的表示接種成功,陰性的應再補種.以後每3-4年復種一次,復種前也應先作結核菌素試驗.
⒌ 對化療後免疫力降低患者施以活菌免疫接種將導致嚴重甚至致命的感染.化療停止及接受活疫苗接種之間的間隔期至少為3個月.
⒍ 若注射後出現疤痕,在處理時切忌手術切除,可採用局部封閉療法,將醋酸氫化可的松12.5mg,異煙肼100-300mg,0.5%普魯卡因溶液適量,充分混合後用消毒注射器將混合液作局部注射,每周2次,連續10次後,停2周,再繼續注射,直至疤痕疙瘩變平為止.
⒎ 接種後2周左右局部可出現紅腫浸潤,若隨後化膿,形成小潰瘍,可用1%龍膽紫塗抹以防感染,一般8-12周結痂;如遇局部淋巴結腫大可用熱敷處理;如已軟化形成膿皰,可用滅菌注射器抽膿;如已穿孔可用10%磺胺軟膏或20%對氨基柳酸軟膏處理.
⒏ 使用時製品應注意避光,活菌苗用時不得日光曝曬.
⒐ 皮內免疫注射時切不可注射到皮下,否則會引起嚴重深部膿腫,長期不愈.注射劑量過高可致接種處膿腫或淋巴結炎,應遵循推薦劑量.
⒑ 接種對象必須詳細登記姓名,性別,年齡,住址,菌苗批號及亞批號,製造單位和接種日期.
⒒ 制備該品者應戴手套,口罩,穿隔離衣.盛裝過疫苗的容器,注射器及其它物品不得用作其它注射,以防產生化膿反應.丟棄前應消毒處理.
⒓ 凍干注射劑菌苗稀釋方法:用滅菌的1mL注射器將隨製品附帶的稀釋液按要求量精確吸至凍干卡介苗安瓿中,放置1分鍾後搖動安瓿使之溶化,用注射器來回抽取數次,使之充分混勻.每支安瓿自稀釋時起,必須在半小時內用完,以防污染.
【忌】患有結核病,急性傳染病,心腎腦等疾病,極度營養不良,濕疹及其它皮膚病,HⅣ感染者不予接種.使用前須先作結核菌素皮試,呈陰性者方可接種.
㈧ 接種卡介苗正確操作方法
卡介苗注射部位:上臂三角肌外下緣皮內。
操作方法:
家長抱緊兒童,露出兒童胳膊; 用1ml一次性注射器或一次性藍芯注射器配4.5號針頭吸取1人份疫苗,皮膚常規消毒,待酒精幹後,左手綳緊注射部位皮膚,右手持注射器,食指固定針管,針頭斜面向上,與皮膚呈10~15度角刺入皮內。再用左手拇指固定針管,但不要接觸針頭部分,然後注入疫苗,使注射部位形成一個圓形皮丘,針管順時針方向旋轉180度角後,拔出針頭。勿按摩注射部位。
㈨ 肺結核防治知識題
肺結核防治知識培訓測試試題
一、 單選題
1. 描述結核病的人群分布特點時,最佳的指標是
A. 死亡率
B. 發病率
C. 患病率
D. 病死率
E. 生存率
2. 您在監視病人接受抗結核治療過程中,如果遇到一般的葯物毒副反應,下列何種處理方式是可取的
A. 立即停葯
B. 立即減量
C. 立即改葯
D. 立即住院
E. 立即報告
3. 切斷傳播途徑是控制結核病流行的主要措施之一,將下列錯誤的做法挑出
A. 病人的痰液要及時消毒
B. 避免兒童與病人接觸
C. 病人寢具餐具單用,勤消毒
D. 病人要在發熱門診就診
E. 探視病人時應該戴口罩
4. 對結核桿菌的認識,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A. 對外界抵抗力較強
B. 微生物學分離培養中生長緩慢
C. 陽光下曝曬2小時也不能被殺滅
D. 陰濕處可生存5個月以上
E. 既不產內毒素也不產外毒素
5. 結核病的主要傳染源是
A. 活動性肺結核病人
B. 痰塗片陽性肺結核病人
C. 痰培養陽性肺結核病人
D. 各類結核病人
6. 肺結核病人的管理重點內容是:
A. 督導病人復查
B. 督導病人休息
C. 督導病人規律用葯
D. 知道病人具體消毒
7. 肺結核主要傳染途徑是
A. 吸入含結核菌的飛沫核
B. 與肺結核病人共餐
C. 與肺結核病人握手
D. 吸入含結核菌的塵埃
8. 考核肺結核化療效果的主要指標是
A. x線好轉
B. 症狀好轉
C. 血沉下降
D. 痰結核菌轉陰性
9. 卡介苗的接種對象
A. 小學生
B. 青年人
C. 新生兒
D. 結核病高發人群
二、 多選題
1. 結核病分類
A. 原發性肺結核
B. 血行播散性肺結核
C. 繼發性肺結核
D. 結核性胸膜炎
E. 肺外結核
2. 肺結核病人的症狀
A. 倦怠、乏力
B. 低熱
C. 打噴嚏
D. 夜間盜汗、食慾減退
E. 多關節腫痛
3. 以下哪些是肺結核實驗室診斷方法
A. 核酸探針、PCR及DNA印跡雜交等測定結核菌DNA
B. 血清抗結核抗體檢查
C. 腦脊液培養
D. PPD試驗
E. OT試驗
4. 以下哪些是初治肺結核?
A. 尚未開始抗結核治療的患者
B. 慢性排菌者
C. 正進行標准化治療方案用葯而未滿療程的患者
D. 不規則化療未滿1個月的患者
E. 不規則化療已滿3個月的患者
5. 以下哪些是復治肺結核?
A. 初治失敗的患者
B. 規則用葯滿療程後痰菌又復陽的患者
C. 慢性排菌患者
D. 不規則化療超過1個月的患者
E. 不規則化療未滿1個月的患者
三、 是非題
1. 結核桿菌對外界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在無芽胞細菌中最強,耐高溫。
2. 血行播散性肺結核因90%發生於成年人,又稱成人型肺結核。
3. 結核菌的檢測中,塗片抗酸染色鏡檢直接厚塗片陽性率優於薄塗片,為目前普遍採用。
4. 化療分為強化和鞏固兩個階段。
5. 排菌患者隨地吐痰,痰液乾燥後結核菌隨塵埃飛揚,亦是一種傳播方式。
6. 肺結核病人特別易於發生HIV/AIDS,而且可加速AIDS死亡。
7. 痰檢結核菌試驗陰性,則可以肯定該人沒有傳染性。
8. 痰檢結核菌試驗陰性,說明該人未患結核病。
9. PPD試驗陽性強弱與結核病的活動程度有直接關系。
10. HIV/AIDS被認為是結核病發生的獨立危險因素。
11. 規范的抗結核葯物治療可以降低病人作為傳染源的流行病學意義。
12. 陽光[紫外線]對結核菌有強的殺滅作用。
13. 痰結核菌培養陽性者與塗片陽性者具有同等程度的傳染性。
14. 結核菌在非動物機體內的自然界中生長繁殖緩慢。
15. 痰塗片陽性肺結核病人在有效治療下能很快失去傳染性。
16. 我國是世界上22個結核病高負擔國家之一,病人數僅次於印度。
四、 填空題
1. 肺結核的傳染源主要是()。
2. 肺結核的主要傳播途徑是()。
3. 肺結核的化療原則為()。
4. 結核病的高危因素有()。
5. 目前,我國結核病流行特點為()。
6. 結核病的傳播途徑主要有()、()、()。
7. 肺結核傳染源:()、()。
8. 目前我國結核病的流行特點是()、()、()。
9. 現代結核病控制措施的核心是()。
10. 抗結合治療的原則是()、()、()、()、()。
11. 影響肺結核傳染的主要因素有傳染源()大小,病人()頻度與傳染源接觸()程度和空氣中含()密度。
12. 感染結核菌後僅5~10%的人發生結核病,主要決定於感染結核菌的()和(),更重要的決定於()。
13. 痰塗片檢查是發現(),確定()、()和考核()的最重要的依據。
14. 可疑肺結核的症狀是()、()或()。
五、 簡答題
1. 如何殺滅結核桿菌?
2. 什麼是多發耐葯結核菌?
3. 如何預防肺結核?
4. 何為Bactec快速培養法?
5. 應如何治療耐多葯肺結核?
6. 影響結核病流行的主要因素是什麼?
7. 請簡述結核病預防措施的主要內容。
8. 請簡述PPD試驗的方法及其陽性結果的意義。
9. 請說明如何管理肺結核病的傳染源。
10. 簡述抗結核葯物毒副反應的處理原則。
11. 什麼叫痰塗片陽性肺結核?
12. 簡述肺結核治療的全程督導管理的含義。
13. 簡述肺結核的全身症狀和呼吸症狀。
14. 簡述減少結核菌傳播的主要措施。
15. 簡述卡介苗的作用和不足。
參考答案
一、 單選題
1.C 2.E 3.D 4.C 5.B
6.C 7.A 8.D 9.C
二、 多選題
1.ABCDE 2.ABDE 3.ABDE 4.ACD 5.ABCD
三、 是非題
1.錯 2. 錯 3.對 4.對 5.對
6. 錯 7. 錯 8. 錯 9. 錯 10.對
11.對 12.對 13. 錯 14. 錯 15.對
16. 對
四、 填空題
1. 開放性肺結核病人
2. 飛沫傳染
3. 早期、規律、全程、適量、聯合五項原則
4. 與肺結核病人密切接觸史[尤其是與痰菌陽性肺結核者的接觸]、營養不良、糖尿病史、大劑量糖皮質激素和免役抑制劑應用史等。
5. 高感染率、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耐葯率、低遞降率、農村疫情高於城市、青壯年結核病患病和死亡比例高。
6. 呼吸道傳播、消化道傳播、經破損皮膚粘膜或泌尿生殖道傳播
7. 肺結核患者[主要為開放性肺結核病人]、動物[特別是結核病牛]
8. 高感染率、高患病率、高耐葯率
9. 直接督導下的短程療法
10. 早期、規律、全程、適量、聯合
11. 排菌量,咳嗽症狀,密切,飛沫核
12. 量,毒力,人體的抵抗力
13. 傳染源,診斷、治療方案、治療效果
14. 咳嗽、咳痰三周以上、咯血
五、 簡答題
1.
高壓蒸汽[1kg/cm2,121℃]30min對痰或其他含菌標本、污染器材或衣服均可起滅菌作用;在直射太陽光下曝曬,可殺死附著衣服、寢具、書籍及薄層痰液中結核桿菌;紫外線燈照射距離30cm、時間30min可殺菌。75%乙醇2min、5%石炭酸溶液經24h才能滅菌;1%升汞液5~10min可殺死培養物中結核桿菌。
2.
是指病人排出的結核桿菌至少已對異煙肼[INH]和利福平[RFP]產生耐葯的結核病或對5種基本抗結核葯INH、RFP、鏈黴素[SM]、乙胺丁醇[EMB]、吡嗪醯胺[PZA]中兩種以上耐葯者。
3. 加強領導、防癆宣傳教育、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提高人群抗病力、抗結核葯物的預防性治療。
4. 該法為將痰等標本接種於含有14 C的棕櫚酸為底物的7H12的培養基中,如有分枝桿菌生長,其代謝產物與底物作用則產生有放射性14 CO
2,由BACTE TB460自動檢測14 CO
2的含量以生長指數[GI]表示,塗片陽性標本生長時間8天,塗片陰性標本則需14天,明顯短於改良羅氏培養基所需時間。
5.
主張採用每日用葯,療程要延長至21個月為宜,WHO推薦一線和二線抗結核葯物可以混合用於治療,一線葯物中除INH和RFP已耐葯外,仍可根據敏感情況選用:SM、PZA、EMB。二線抗結核葯物是耐多葯肺結核治療的主葯,包括阿米卡星[AMK]和捲麴黴素等;乙硫異煙胺[1314H]、丙硫異煙胺;氧氟沙星[OFLX]和左氟沙星[LVFX];環絲氨酸;對氨基水楊酸鈉;利福布汀[RBT];異煙肼和對氨基水楊酸鹽[伯星肼,PSNZ]等。
6. 自然因素、病原生物因素及社會因素對結核病流行的各個環節均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地理條件、氣候變化、生態環境等對結核病的流行可產生一定的影響,但目前來看,這種影響的程度和范圍往往是有限的。
結核桿菌株之間毒力有較大差異,不同類型的病人排出結核桿菌數量不同,其傳染性亦不同。感染的結核桿菌活力越強,引起的結核桿菌素反應也越強烈。
社會因素對結核病流行有很大影響,全球結核病發病95%在發展中國家,而發達國家的結核病發病在移民、監獄和貧困人群中高發。
7.
首先加強疫情監測;其次管理傳染源:①對痰菌陽性的肺結核患者應嚴格隔離,待痰菌檢查兩次陰性,病灶吸收,方可解除隔離。②對痰塗片或培養陰性病人只需要作好登記,由社區醫生進行定期隨訪和管理,保證患者按時、足量、足療程、正確地使用化學療法。③對病牛和牛乳製品進行有效的管理,防止結核病從病畜傳染到人類。再則作好病人的消毒隔離,病人的寢具、食具獨用,並定期消毒。病人不宜與兒童接觸,被褥經常放在太陽下曝曬。另外要保護易感人群,如預防接種,我國規定新生兒出生時即接種卡介苗,每隔4~5年對PPD試驗轉陰者補種。化學預防既可防止PPD試驗陰性者在密切接觸時感染,又可防止已感染者發病及非活動性肺結核的復發。
8.
結核桿菌特異性純蛋白衍生物試驗[PPD]。方法:0.1mlPPD稀釋液於前臂內側皮內注射,使局部形成直徑約6~8mm圓形桔皮樣皮丘。72小時觀察並記錄結果。以局部硬結[不宜用紅暈作標准]平均直徑[縱徑和橫徑相加除以2]作為分度標准。
PPD陽性意義:①曾感染過結核桿菌或已接種卡介苗者;②3歲以內兒童未接種卡介苗提示體內有活動性結核病灶;③新近陽轉表示有患結核可能;④PPD反應強弱與結核病之活動程度無直接關系。
9.
管理結合傳染源主要包括:①對痰菌陽性的肺結核患者應嚴格隔離,待痰菌檢查兩次陰性,病灶吸收,方可解除隔離。②對痰塗片或培養陰性病人只需要作好登記,由社區醫生進行定期隨訪和管理,保證患者按時、足量、足療程、正確地使用化學療法。對現症病人堅持維持足夠的治療時間。化學葯物治療是降低結核患病率、減少和消除傳染源的重要手段,良好的休息和足夠的營養是輔助性的治療手段。對病牛和乳製品進行有效的管理,防止結核病從病畜傳染到人類。
10.
抗結合葯物毒副反應的處理原則:①副反應輕微的病人應在醫生的觀察下繼續用葯;②口服抗結核葯物應空腹頓服,如病人對葯物耐受性較差,應由縣[區]結防所[科]醫生決定將空腹該為飯後頓服或分服;③如反應重,應及時報告縣[區]結防所[科]或囑咐病人到上述機構就診,不得自行任意更改化療方案;④如發生嚴重反應,應及時停葯並報告上級部門,及時到縣[區]結防所[科]門診或轉綜合醫療機構診治。
11. 痰塗片抗酸桿菌檢查兩次陽性或一次陽性加上胸部x線符合結核病表現,或一次塗片陽性加上結核菌培養陽性。
12. 全程督導管理
在六個月化療過程中病人每次用葯在醫務人員[或家庭成員、志願者]觀察下進行,用葯後記錄,如病人未按時用葯,應在24小時內設法補上。
13.
肺結核全身症狀,輕症可無明顯症狀,一般有全身不適、乏力、食差、體重減輕、低熱、盜汗和婦女月經不調,急性發展病人可有高燒。呼吸症狀:咳嗽、咳痰、咯血、部分病人胸背不適或胸痛,病變廣泛時可有呼吸困難。
14. 主要措施 及時發現和規范治療傳染源,加強督導管理,家庭內房間及時通風,陽光照射,病人咳嗽時用手帕捂住嘴,不隨地吐痰。
15. 卡介苗作用
提高兒童對結核桿菌感染的特異性抵抗力,減少兒童血行播散性結核病和結核性腦膜炎的發生。不足是指不能完全防止發生結核病,對預防成人結核病無明顯效果。
㈩ 關於卡介苗正確的接種方法
病情分析:你好,卡介苗的接種部位應該是上臂三角肌中部略下處皮內注射,劑量為0.1.
指導意見:皮內接種卡介苗者,絕大多數於2周左右在局部出現紅腫,以後化膿形成潰瘍,3-5周結痂形成卡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