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開了個農葯鋪子,想學習農業方面的知識,如何盡快上手呢 學習什麼好有沒有詳細資料可學習謝謝
一,將常見農葯的說明書多看幾遍。
二、買本昆蟲學,了解常見害蟲的生理結構、生活習性和防治。如常見的蚜蟲、紅蜘蛛、小麥吸漿蟲都是刺吸式口器、可用樂果、氧化樂果等。
三,對於果樹和蔬菜的病防和蟲防,一定要注意,防治出現葯害。
四、對於除草劑的使用更要注意。
最好到網上購幾本小冊子,農葯使用手冊之類的,同時到周邊的莊稼醫院偷偷了解情況。
2. 昆蟲知識
蛞蝓,一般觸殺農葯都可以
3. 蔬菜昆蟲有哪些
蔬菜昆蟲常見的有菜青蟲、菜蛾、斑粉蝶、瓢蟲成蟲、橫紋菜蝽、黃條跳甲、甘藍蚜等等。
4. 想了解學習一下植物病理學、昆蟲學和農業學的基礎知識
植物病理學 plant pathology,phytopatho-logy 以研究植物的病害為對象的學科。探討發病的原因,或在解剖學、生理學或生物化學上,探討感染和症狀出現的過程。為了確立防病和治病的方法,還研究形成病源的環境條件、病原體傳染途徑以及病害的診斷法等,另外還研究防病的葯劑對病原體或植物體的葯理作用,以及包括所有與植物病害有關的廣闊領域。
昆蟲學(Entomology)
昆蟲學是以昆蟲為研究對象的科學。從事昆蟲研究的人稱作昆蟲學家(Entomologist)。遍及全球的昆蟲學家對昆蟲進行觀察、收集、飼養和試驗,他們所進行的研究涵蓋了整個生物學規律的范疇,包括進化、生態學、行為學、形態學、生理學、生物化學和遺傳學等方面。這些研究的總體特徵就是研究的生物體是昆蟲。
生物學家選擇研究昆蟲作為科學研究材料,從中揭開了很多自然之謎,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以果蠅(Drosophia melanogaster)為材料發展起來的遺傳學。以昆蟲為研究材料的優點:昆蟲易於飼養,生活周期短,能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個體;昆蟲是開放循環的動物,器官和內分泌腺的移植比較容易,無脊椎動物的生理問題很多都是以昆蟲為實驗材料研究的;昆蟲作為研究材料不像靈長類動物容易受到社會和道德約束。
昆蟲學家除了從事基礎研究、揭示昆蟲生長發育之規律外,在很多情況下主要是從事有害昆蟲的防治研究及有益昆蟲的利用研究。昆蟲學家的責任就在於掌握自然規律,控制昆蟲、管理昆蟲,使其「有害不害,有益更益」。
隨著人類的生產活動和科學試驗,以及其他基礎學科的發展和學科間的交叉滲透,昆蟲學已由描述階段、實驗階段進入分子生物學階段,正朝著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發展,在學科發展過程中,昆蟲學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許多分支學科。
昆蟲學的分類:
1 普通昆蟲學 General entomology
1.1 昆蟲形態學 Insect morphology
1.2 昆蟲生物學 Insect biology
1.3 昆蟲行為學 Insect ethology
1.4 昆蟲分類學 Insect taxonomy or insect taxology
1.5 昆蟲生理學 Insect physiology
1.6 昆蟲生態學 Insect ecology
2 應用昆蟲學 Applied entomology
2.1 農業昆蟲學 Agricultural entomology
2.2 森林昆蟲學 Forest entomology
2.3 醫學昆蟲學 Medical entomology
2.4 法醫昆蟲學 Forensic entomology
2.5 城市昆蟲學 Urban entomology
2.6 昆蟲毒理學 Insect toxicology
2.7 植物化學保護 Chemical protection of plants
2.8 害蟲生物防治 Pest bio-control
2.9 昆蟲病理學 Insect pathology
3 文化昆蟲學 Culture entomology
4 古昆蟲學 Palaeoentomology
5 技術昆蟲學 Technical entomology
農業為通過培育動植物生產食品及工業原料的產業。農業屬於第一產業,研究農業的科學是農學。 農業的勞動對象是有生命的動植物,獲得的產品是動植物本身.我們把利用動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長發育規律,通過人工培育來獲得產品的各部門,統稱為農業.農業是支撐國民經濟建設與發展的基礎產品。
農業是人們利用動植物體的生活機能,把自然界的物質和能轉化為人類需要的產品的生產部門。現階段的農業分為植物栽培和動物飼養兩大類。土地是農業中不可替代的在基本生產資料,勞動對象主要是有生命的動植物,生產時間與勞動時間不一致,受自然條件影響大,有明顯的區域性和季節性。農業是人類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一切生產的首要條件。它為國民經濟其他部門提供糧食、副食品、工業原料、資金和出口物資。農村又是工業品的最大市場和勞動力的來源。
以有生命的動植物為主要勞動對象,以土地為基本生產資料,依靠生物的生長發育來取得動植物產品的社會生產部門。由於各國的國情不同,農業包括的范圍也不同。狹義的農業僅指種植業或農作物栽培業;廣義的農業包括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副業和漁業。有的經濟發達國家,還包括為農業提供生產資料的前部門和農產品加工、儲藏、運輸、銷售等後部門。現階段,中國農業包括農業(農作物栽培,包括大田作物和園藝作物的生產)、林業(林木的培育和採伐)、牧業(畜禽飼養)、副業(採集野生植物、捕獵野獸以及農民家庭手工業生產)、漁業(水生動植物的採集、捕撈和養殖)。
根據生產力的性質和狀況,農業可分為原始農業、古代農業、近代農業和現代農業。近代農業指手工工具和畜力農具向機械化農具轉變、由勞動者直接經驗向近代科學技術轉變、由自給自足的生產向商品化生產轉變的農業。現代農業指廣泛應用現代科學技術、現代工業提供的生產資料和現代生產管理方法的社會化農業。農業的根本特點是經濟再生產與自然再生產交織在一起,受生物的生長繁育規律和自然條件的制約,具有強烈的季節性和地域性;生產時間與勞動時間不一致;生產周期長,資金周轉慢;產品大多具有鮮活性,不便運輸和儲藏,單位產品的價值較低。中國幅員遼闊,從南到北跨熱帶、亞熱帶、溫帶和寒溫帶,農作物類型和作物栽培制度都不相同,從一年三季、一年二季到一年一季,區域間差異十分顯著。按地理、氣候條件和栽培制度的不同,可分為熱帶農業、亞熱帶農業、溫帶農業和寒溫帶農業;從東南沿海到西北高原,隨著自然條件和資源類型的變化,又可分為農區農業、半農半牧區農業和牧區農業。農業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資料的來源,是社會分工和國民經濟其他部門成為獨立的生產部門的前提和進一步發展的基礎,也是一切非生產部門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國民經濟其他部門發展的規模和速度,都要受到農業生產力發展水平和農業勞動生產率高低的制約。
5. 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獲與昆蟲的關系
一、教材解讀
1.課文簡說。
課文通過寶石島觀察通訊站信號兵小高回家探親,在從黑龍江探親返回的路上,提了一紙箱小昆蟲帶回小島的故事,贊揚了海島戰士熱愛海島、紮根海島、建設海島的高尚品德。
本文以小昆蟲為線索,「我」隨小高上寶石島一路的見聞為順序展開。先寫「我」發現小高探親回島時帶回了一隻裝了蝴蝶之類小昆蟲的紙箱,暈船時他把紙箱緊緊地抱在懷里。接著寫「我」參加戰士們的嘗瓜會,聽到了關於西瓜的不平凡的經歷,看到了戰士們嘗瓜時的喜悅。最後寫第二天天亮時,「我」看見一隻小蝴蝶正對著朝陽,扇動著它那對彩色的翅膀。文章篇末點題。文中還巧妙地運用插敘的敘述方法,交代了西瓜的不平常的來歷,使得故事更加生動,讓戰士愛島建島的深情躍然紙上。
本文語言朴實,善於通過一些重點語句體現海島戰士熱愛祖國海島的感情。課題有兩層含義:一是以彩色的翅膀借代蝴蝶等小昆蟲,強調了這些小昆蟲在改造海島環境、豐富戰士生活方面所起到的作用。二是以彩色的翅膀象徵戰士豐富多彩、富於革命理想的生活。
選編本文的目的:一是引導學生在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海島戰士熱愛海島、紮根海島、建設海島的高尚品德,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二是繼續領會關鍵詞句對表現人物品質的作用。
本文教學的重點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戰士小高最後說的那段話的含義,感受邊防戰士熱愛海島、紮根海島、建設海島的高尚品德。難點是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獲與昆蟲的關系。
2.詞句解析。
(1)對句子的理解。
①他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邊,懷里緊緊地抱著一隻紙箱子。
這是第二自然段課文的重點句。海面上波濤起伏,船身前後晃盪,小高擔心紙箱被損壞,紙箱里裝著的小昆蟲不能上島,心中著急,所以把紙箱抱在懷里。句子有力地說明小昆蟲在小高心中的重要地位,也為下文揭開小高的秘密作了鋪墊。句子中「扔」與「抱」,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突出了小高的品質。
②他們在岩石下、小路旁,壘出一塊塊「海島田」,把從家鄉帶來的蔬菜種子,連同自己建島愛島的深情一起播種下去。
「播種」在句子中的意思既是種子種下去,又指讓建島愛島的真情長留在海島上。在一塊塊岩石下、一條條小路邊,散落著大大小小的「海島田」,上面長著生機勃勃的瓜果蔬菜。這種情況居然發生在遠離大陸的海島上,實在令人不可思議,卻又是事實。戰士們就是通過這樣的行動,表達自己紮根海島、建設海島的革命理想。
③為什麼瓜秧開了花不結瓜?是水澆得不夠,是肥施得不足,還是土壤根本不行?一位雷達兵懂一些農業知識,他找到了答案:西瓜開了花要授粉。小島遠離大陸,沒有蜜蜂,也沒有別的昆蟲。西瓜花沒授粉,當然結不了瓜。
這幾句話是講海島戰士找到了瓜秧開了花不結瓜的原因,點明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獲與昆蟲之間的關系。這段話同時也表明海島條件的艱苦。戰士們不斷總結西瓜不結瓜的原因,表明他們改變海島的決心。句子從側面表現了戰士對祖國的熱愛。
④戰士們都笑著,用兩個指頭捏起一小片來,細細地端詳著,輕輕地聞著,慢慢地咬著,不住發出嘖嘖的贊嘆聲。好像有一股甘泉,流進了每個戰士的心田。
這兩句話寫出了戰士們收獲西瓜後喜悅、激動、自豪的心情,表現了他們對自己勞動成果的珍愛。戰士的感情用「捏起」「端詳」「聞」「咬」等一連串動詞表現出來。「細細」地端詳,好像看不夠;「輕輕地」聞,「慢慢地咬」,唯恐嘗不夠西瓜的香氣與甜味;還要「嘖嘖地」贊嘆,好像有一股甘泉,流進了他們的心田。
⑤他笑嘻嘻地說:「我就不相信,這些小精靈會不愛我們祖國的海島,會不願在這里安居樂業。」
「安居樂業」,是指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勞動。安:安定。居:居住生活。樂:愉快、快樂。業:生產勞動或工作。這句話的意思是:小高相信,經過戰士們的努力,島上環境條件差、生活艱苦的面貌一定會改變;他也相信,小昆蟲一定會在祖國海島上安居樂業的。句子表面上贊揚小昆蟲,實際上是小高內心的表白:自己熱愛祖國海島,決心用雙手把海島建設成美麗的家園。句子點明了文章的中心。
⑥我忽然發現窗玻璃上停著一隻蝴蝶,正對著朝陽,扇動著它那對彩色的翅膀。
這句話形象地寫出了小昆蟲已經在海島安居樂業,同時生動、含蓄地反映了海島戰士愛島如家、安居樂業的愛國情感。與課題相呼應。
(2)對詞語的理解。
碧空如洗:青藍色的天空像洗過一樣的明凈。碧空:青藍色的天空。
矮墩墩:形容矮而粗壯。
信號:用來傳送消息或命令的光、電波、聲音、動作等。信號兵指擔任觀察或傳送信號的戰士。
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頭就露出來。比喻真相大白。課文指作者想搞清小高紙箱里的秘密。
瓜秧拖蔓:瓜秧的莖蔓已經開始拖爬了。秧:植物的幼苗。
人工授粉:用人工的方法,把植物花朵雄蕊的花粉傳授到雌蕊上去,使它結果。
精靈:機警聰明。本課指蝴蝶等昆蟲,這是島上戰士對這些昆蟲的心愛的稱呼。
二、教學目標
1.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守島戰士在艱苦的條件下熱愛海島、改造海島的高尚品德。
2.了解自然界中瓜果蔬菜的收獲與昆蟲之間的關系。
三、教學建議
1.教學本課前,教師可布置學生向家長了解有關農業生產常識,特別是有關昆蟲與瓜果蔬菜的收獲之間的關系方面的知識。有條件的學校也可以組織學生到種植專業戶家的大棚,進行人工授粉的實踐,積累農業生產勞動知識,激發學生熱愛農業生產勞動的感情。
2.教學時,可先重溫詹天佑、季羨林等老一輩的愛國熱情。也可以出示中國政區圖,從中發現我國領海上有大大小小許多島嶼。讓學生知道,為了保衛祖國,解放軍戰士就駐守在那些遠離大陸、生活條件十分艱苦的海島上。課文條理比較清楚,可引導學生按照作者對小昆蟲敘述的這條線索,來了解課文內容。然後「帶著守島戰士是怎麼表達對祖國的愛」這個問題進一步體會課文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在有所感悟的基礎上,教師組織學生進行交流。最後理解課題的含義。教學結束時,可以讓學生談談:海島的今天會是怎樣一番景象。
3.在學生交流讀書收獲時,可以先讓學生談談自己讀了課文後,對海島戰士的印象。談的時候要引導學生結合課文的具體內容進行,談出自己的真情實感,盡量避免泛泛而談。組織學生認真研讀體現人物品質的重點語句,從中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再結合語句的理解,加強朗讀指導。如,「他笑嘻嘻地說:『我就不相信,這些小精靈會不愛我們祖國的海島,會不願在這里安居樂業。』」這個句子,要讀出小高的自信。可採用多種朗讀形式,來調動學生讀的興趣。
4.課文中關於「西瓜不平常的來歷」這一部分,屬於插敘。插敘是在順敘的基礎上進行的,它可以幫助展開情節,突出人物品質,豐富課文的內容。教學中,可以先讓學生認真讀讀這一部分,然後想一想,如果沒有這段內容,對於理解課文會有哪些困難,讓學生從中體會插敘的作用。
5.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駐守海島的生活條件也有了極大的改善。有條件的學校可以組織學生就近參觀戰士的營房、生活設施。重點是引導學生去發現:今天的海島戰士,在生活條件改善的情況下,是怎麼表達對祖國的熱愛的。 追問這是上冊好吧 回答你把課文題目給我
6. 蔬菜病蟲害常見的天敵昆蟲
食蟲瓢蟲、食蚜癭蚊、鳳蝶金小蜂、赤眼蜂、麗蚜小蜂、捕食蟎(具有捕食害蟎及害蟲能力蟎類的統稱,比如胡瓜鈍妥蟎)
7. 植物分類學和昆蟲學它裡面都是說的什麼啊
植物分類學---是一門主要研究整個植物界的不同類群的起源,親緣關系,以及進化發展規律的一門基礎學科。也就是把紛繁復雜的植物界分門別類一直鑒別到種,並按系統排列起來,以便於人們認識和利用植物。
昆蟲學---是研究昆蟲生命活動基本規律的學科,包括昆蟲形態學、昆蟲生物學、昆蟲生理學、昆蟲生態學和昆蟲分類學等部分,是農業昆蟲學、蔬菜昆蟲學、果樹昆蟲學、園藝昆蟲學、葡萄昆蟲學、資源昆蟲學、害蟲生物防治等應用昆蟲學、以及昆蟲生態學、昆蟲生理學、植物檢疫、植物化學保護等學科的基礎,是植物保護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
8. 給我介紹有關昆蟲的知識
昆蟲是生生不息的自然界中重要的一員,昆蟲本身就蘊藏了無窮的奧秘。昆蟲與環境的適應關系是億萬年來長期進化的結果,同時多數「害蟲」卻有很強的適應能力,人類的不適當的活動只能增加人類的悲劇。我們生活的周圍生活著無數的昆蟲,人類對它們的生活習性及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研究清楚的不多,多數還處在無知狀態,有的只僅道它們的名字而已。理解昆蟲,探索昆蟲,並與昆蟲共存,這樣才能使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更加充滿生機。
9. 蔬菜生蟲子怎麼辦
在作物種植過程中,有病蟲害發生,就要施用農葯。
不同農作物在不同季節的最佳打葯時間是有些差別的,例如對於大棚里的黃瓜來說,一般來說,在夏秋高溫季節,農葯施用的最佳時間應選在晴天上午9時左右和下午4時以後。上午9點左右,一般露水已干,溫度還不太高,同時又是病蟲活動最旺盛的時間,此時用葯效果好。
下午4時以後,光線漸弱,溫度漸低,夜出性害蟲(粉虱、薊馬)開始活躍,在這個時候噴葯,同樣有較高的殺菌滅蟲效果。實踐證明,夏季噴農葯,無論是對糧食作物、蔬菜作物、經濟作物,還是果樹等,都應在上午8至10點、下午5點前後為最佳時間。
(9)蔬菜植保培訓教程昆蟲知識擴展閱讀
農葯使用者不得使用禁用的農葯。」專家強調,標簽標注安全間隔期的農葯,在農產品收獲前應當按照安全間隔期的要求停止使用。劇毒、高毒農葯不得用於防治衛生害蟲,不得用於蔬菜、瓜果、茶葉、菌類、中草葯材的生產,不得用於水生植物的病蟲害防治。
專家認為,農葯經登記後可在哪些指定作物上使用,以及每一種農葯如何使用都是有規定的,包括允許使用的作物、農葯品種和劑型、使用時間、使用方法、使用次數、使用量、使用間隔期、安全間隔期等。
10. 昆蟲知識的基本簡介
《昆蟲知識》是中國生物類和植保類中文核心期刊,國內外公開發行。設有研究選萃、科技前沿、綜述與進展、研究論文、研究簡報、技術與方法、基礎知識、爭鳴、學術動態、書評等欄目。本刊以促進科學和經濟發展為宗旨,優先考慮發表創新突出和對生產有重要指導作用的科研成果。讀者對象主要是從事昆蟲學和植物保護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大中專學校師生,以及從事生物學教學的各類學校教師和昆蟲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