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國母乳喂養宣傳日的介紹
每年的5月20日是全國母乳喂養宣傳日。1990年5月10日衛生部決定,將每年的5月20日作為全國母乳喂養宣傳日,廣泛開展宣傳、咨詢活動,以強化人們母乳喂養意識,從而更好地實行計劃生育和優生優育。
2. 母乳喂養宣傳日福州是如何做的
福州:母親齊聚三坊七巷集體哺乳。
據介紹,該聯盟成立於2011年底,倡導「回歸自然哺育,珍惜親子關系」,致力於為福建的年輕父母提供有效的母乳喂養指導,促進養育正常化。目前,已有一萬五千多個家庭加入福建母乳媽媽聯盟,系福建省成立最早、規模最大的母乳媽媽互助平台。
來源;鳳凰網資訊
3. 淺談如何做好母乳喂養的健康教育
母乳是嬰兒的最佳食品,我國政府曾在二十世紀出版的《九十年代中國兒童發展綱要》中提出要求,要求到2000年以省為單位母乳喂養率達到80%[1]。但目前母乳喂養率較前有下降,產科臨床上遇到孕產婦對母乳喂養知識缺乏,不懂喂養姿勢和技巧,從而發生母乳喂養困難甚至放棄母乳喂養。所以加強母乳喂養健康教育,提高母乳喂養率顯得尤為重要。
1 臨床資料
2009年10月~2010年8月,由責任護士隨機選取住院孕產婦590人,孕產婦年齡20~42歲,其中初產婦560人,經產婦30人,文化程度:大專及大學以上25人,初中至高中308人,小學257人。
2 健康教育的方式
健康教育方式採用理論授課,錄像,健康教育宣傳板,健康教育內容以處方形式發放給孕產婦,護理人員對孕產婦一對一指導相結合,讓產孕產婦充分掌握母乳喂養知識和喂養技巧。
3 健康教育內容
3.1 產前指導
3.1.1 宣傳母乳喂養的好處,講解人工喂養的缺點,使孕產婦了解母乳喂養的好處,在心理認可並接受母乳喂養,產後有信心進行母乳喂養。
3.1.2 營養指導合理善食能保證孕婦特殊需要,維持母體正常代謝,維持胎兒和乳房等發育,為分娩和哺乳做好准備。
3.1.3 乳頭和乳房保健糾正平坦和內陷乳頭,將兩拇指平行放在乳頭兩側,慢慢地由乳頭向兩側外部拉開,牽拉乳暈皮膚及皮下組織,使乳頭向外突出重復多次。隨後將兩拇指分別放在乳頭上下側,由乳頭向上下縱形拉開,此練習每日2次,每次3分鍾。用一手托乳房,另一手拇指和食指抓住乳頭向外牽拉,每日2次,每次重復10~20下。孕婦在妊後期,每日用濕毛巾(忌用肥皂或酒精)擦洗乳頭,每日一次,每次30~40下,擦洗時適當用力,但不要損傷皮膚。在妊娠7個月後行乳房按摩,用手掌輕輕按乳房壁,拉出乳頭,並圍繞乳房均勻按摩,每日一次。但有流產及早產先兆的孕婦應禁止刺激乳頭[2]。
3.2 產褥期的指導
3.2.1 重視乳母的心理指導母親緊張焦慮的心情不利於泌乳,要保持心情開朗,情緒穩定。產後母嬰同室,來奶需幾天時間,分娩頭幾天少量初乳完全能滿足嬰兒需求,產婦不要心急。早期頻繁吸吮有助於盡早下奶,促進胎便排出,所以提倡早吸吮即出生後半小時開始吸吮母親的奶。
3.2.2 哺乳的正確姿勢
3.2.2.1 哺乳中母親的正確姿勢母親可採取不同的姿勢,但要舒適和全身肌肉鬆馳,舒適松馳的體位,有效的吸吮可促進射乳反射及催乳素的分泌,有利於乳汁分泌增加[3]。嬰兒身體與母親的身體必須緊貼,頭與雙肩朝向乳房,嘴處於乳頭相同水平位置,保持嬰兒頭和頸略伸展,以免鼻部受壓影響呼吸。母親的手應將拇指和四指分別放在乳房上、下方,托起整個乳房喂哺,避免剪刀式夾住乳房。
3.2.2.2 哺乳中嬰兒的正確姿勢嬰兒身體緊靠母親身體,嘴及下頜部緊貼乳房,將乳暈大部分含在口中,頜部肌肉做出緩慢而有力,伴節奏地向後作伸展運動直至耳部。
3.2.3 哺乳的持續時間和間隔時間持續時間取決於嬰兒需求,讓嬰兒吸空一側乳房後,再吸吮另一側乳房,對個別食慾小的嬰兒或母乳量過多的情況下,嬰兒只吸吮一側乳房便滿足,將余奶擠出。間隔時間應按需哺乳,出生第一天24小時內至少12次;母親下奶後,通常24小時8~12次;出生2~7天,嬰兒睡眠時間長或母親感到奶脹時,應喚醒吃奶(3小時叫一次)。
3.2.4 哺乳期乳房的護理,哺乳前柔和地按摩乳房,用濕毛巾(忌用肥皂或酒精)清潔乳頭和乳暈。注意嬰兒是否將大部分乳暈吸吮住,哺乳結束時用食指輕輕向下按壓嬰兒下頜,避免在口腔負壓情況下拉出乳頭,引起局部疼痛和破損。每次哺乳應兩側乳房交替進行,並擠出剩餘的乳汁。指導每位母親正確手工擠乳和恰當使用吸奶器,哺乳期母親要戴合適的棉製乳罩。
3.2.5 出院前對產婦進行母乳喂養知識和喂養技巧評估,對家屬和產婦再次強調母乳喂養的重要性,出院後堅持母乳喂養,出院後電話隨訪。
4 結果
對住院孕產婦進行健康教育前後問卷調查,孕產婦掌握健康教育知識情況見表1。採用spss11.0統計分析,經x2檢驗合理營養、早吸吮、母乳喂養技巧等多項內容,健康教育前後知識知曉率有顯著性差異(p<0.001)。
表1 590名孕產婦健康教育前後母乳喂養知識知曉率比較例(%)
5 討論
健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人們樹立健康意識,促進人們改變不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建立良好的行為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4]。通過對孕產婦開展母乳喂養的健康教育後,孕產婦母乳喂養知識知曉率有明顯提高,提高了母乳喂養率,有利於孕產婦,有利於社會,同時提高孕產婦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4. 總結母乳喂養到底有哪些好處
母乳喂養帶給母親的好處吧:
1、哺乳有助於產婦子宮復原。分娩後幾分鍾之內讓新生兒吸吮乳頭會引起子宮收縮,減少出血。寶寶的吸吮動作刺激催產素的分泌,促進子宮恢復到孕前的大小。哺乳產婦的子宮復原比不哺乳的產婦更加迅速、徹底。
2、哺乳有助於產婦的體型恢復。
3、哺乳保護母親不受一些疾病的侵擾。多種研究表明,哪怕僅僅哺乳幾個月,患乳腺癌的幾率會大大少於從未哺乳的婦女。與從未哺乳的婦女相比,哺乳期超過25個月的媽媽們患乳腺癌的幾率要減少三分之一。而且,母乳喂養的女嬰今後患乳腺癌的幾率也少於沒有吃到母乳的女嬰。哺乳還可預防卵巢癌、尿路感染和骨質疏鬆。
4、哺乳是一種自然的計劃生育。多年大量的研究表明,採取一定方式的純母乳喂養,至少在寶寶出生後頭6個月里,是天然而有效的避孕手段。一項對哺乳起碼一年以上的美國母親的調查發現,有些母親在6個月左右開始來月經,有些母親卻在兩年半以後才重新有月事。平均無月經期是14.6個月。月經期的減少,與減低罹患乳腺癌、卵巢癌等絕症的幾率,有著直接的關聯。
5、哺乳既滿足寶寶又方便媽媽。
6、哺乳令母親身體放鬆,心情愉快。
7、哺喂母乳為家裡省錢。
8、哺喂母乳有益環保。全球范圍內的研究表明,發展中國家的婦女放棄母乳喂養,對其經濟會產生觸目驚心的影響。英國營養學家蓋波麗兒~帕莫在她的著作《母乳喂養的政治學》一書中指出,「母乳是一項被普遍忽視的產品,但卻在進口和醫療費用方面能夠為一個國家節省數以百萬計的美元。莫三比克政府在1982年統計過,假設該國奶粉喂養率僅僅上升20%,在兩年內將會使國家花費一千萬美元,而且這個預算不包含燃料、運輸以及醫療費用。他們還計算出來,用於燒開水的燃料將會吞噬掉整整一座森林。節能汽車的發明者得到獎賞,為什麼不獎勵節省能源的哺乳婦女呢?每三百萬名吃奶粉的嬰兒就會消耗掉四億五千萬桶奶粉,扔掉的空桶所派生的七萬噸金屬並沒有得到回收。」
9、最最重要的一點:哺乳幫助母親做一個好媽媽。雖然母乳是寶寶重要的食品,並且保護寶寶不受病菌的侵襲,母乳喂養卻遠遠不止於一種喂養手段。母乳喂養是母親理解和滿足寶寶需求的最自然最有效的途徑。一位有經驗的媽媽說,「餵奶是學習當一個好媽媽的自學工具。」
5. 生了寶寶以後才知道原來國內還有個母乳喂養日,為什麼會設立這么個節日呢求科普!
嘻嘻我也是之前懷孕那段時間,居委會的大姐跟我宣傳我才知道的。好像一開始是世界衛生大會通過了一個關於奶粉銷售的守則,然後一個跨國首腦會議又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為了響應這些國際上的號召,中國衛生部就設立了這么個節日,就也是表達中國對兒童健康問題的重視吧。還有一點比較實際的是,世界衛生大會還建議媽媽們在生完小寶寶後的六個月內都採用純母乳喂養,並堅持哺乳24個月以上。然而現在的情況是,中國有一半新生兒沒有足夠的母乳,許多新媽媽因為方方面面的原因很早放棄了哺乳,這對孩子們的健康其實是有壞處的。
6. 母乳喂養知識大盤點,你都知道多少
(1)營養豐富易消化吸收,蛋白質、脂肪、糖的比例適當。①蛋白質總量雖較少,但其中白蛋白多而酪蛋白少,(母乳蛋白35%為酪蛋白;牛乳為80%),故在胃內形成凝塊小,易被消化吸收。且母乳蛋白質含量少,對腎臟負擔也較牛乳為小;②含不飽和脂肪酸的脂肪較多,供給豐富的必需脂肪酸,脂肪顆粒小,又含較多解脂酶,有利於消化吸收;②乳糖量多,又以乙型乳糖為主,促進腸道乳酸桿菌生長;④含微量元素如鋅、銅、碘較多,尤其在初乳中,鐵含量雖與牛乳相同,但其吸收率卻高於牛乳5倍,故母乳喂養者貧血發生率低;⑤鈣磷比例適宜(2:1),易於吸收,較少發生低血鈣症,且礦物質總量低,對腎臟負擔小;⑥含較多的消化酶如澱粉酶、乳脂酶等,有助於消化。
(2)母乳緩沖力小,對胃酸中和作用弱,有利於消化,在胃內停留時間較牛奶為短。
(3)母乳含優質蛋白質、必需氨基酸及乳糖較多,有利於嬰兒腦的發育。人乳中的卵磷脂可作為乙醯膽鹼前體;鞘磷脂可促進神經髓鞘形成;長鏈不飽和脂肪酸可促進大腦細胞增殖;乳糖有利於合成腦苷脂和糖蛋白,可促進中樞神經系統發育。此外人乳中尚有較多的生長調節因子,如牛磺酸等。這些都是促進神經系統發育的重要因素。
(4)母乳具有增進嬰兒免疫力的作用:1含有SIgA,尤以初乳中為高,在胃腸道內不受酸鹼度影響,不被消化,可結合腸道內細節力、病毒等病原體和過敏原,阻止其侵入腸粘膜,有抗感染和抗過敏的作用。此外母乳尚有少量IgG和IgM抗體、B及T淋巴細胞、巨噬細胞和中性粒細胞,也有一定免疫作用;2含有比牛乳較多的乳鐵蛋白可抑制大腸桿菌和白色念珠菌的生長,有抗感染作用;3其他如雙岐因子可促進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生長,抑制大腸桿菌,減少腸道感染,溶酶菌、乳酸過氧化氫酶、抗葡萄球菌因子、補體等在預防小兒腸道或全身感染中起一定作用等。
(5)乳量隨小兒生長而增加,溫度及泌乳速度也較合宜,幾乎為無菌食品,直接喂哺手續簡便,又十分經濟。
(6)母親自己喂哺,有利於促進母子感情,密切觀察小兒變化,隨時照顧護理。
(7)產後哺乳可刺激子宮收縮,促使母親早日恢復;哺乳期推遲月經復潮,不易懷孕,有利於計劃生育;哺乳母親也較少發生 乳腺癌、卵巢癌等。
7. 母乳喂養,到底有什麼好處
5月20日,母乳喂養日!謹以此文獻給天下偉大的母親!
吃媽媽便便?!爽歪歪?熱心腸先生,你瘋了吧?
莫慌哈,這可是世界頂級的《細胞》雜志子刊《Cell Host & Microbe》2015年5月13日發表文章上的觀點,不信你自己看:
Cell Host & Microbe, Vol. 17, Issue 5, p543–544
http://www.cell.com/cell-host-microbe/abstract/S1931-3128(15)00172-9
今天要說母乳喂養好,但還是先說說上面這期雜志!
:?
?Pediatric Research 75, 675–679 (2014)
弄明白沒?母乳喂養就是好!
順便多說幾句:母乳對嬰兒的發育成長至關重要,其中的人乳低聚糖(HMOs)和糖復合物(HMGs)功不可沒。而對於腸道菌群失調、腸道功能不暢的成年人來說,補充這些人乳低聚糖和糖復合物是否能改善腸道菌群,並進而促進腸道和身體的健康呢?答案是肯定的,科學家們已經將目光投向神奇而又偉大的母乳,希望能夠提取或人工合成人乳低聚糖(HMOs)和糖復合物(HMGs),用於成年人,也用於嬰兒配方奶粉!
讓我們期待科學的進一步突破!熱心腸先生將持續關注!
熱心腸先生原創文章!授權轉發請郵件聯系:
熱心腸先生=熱心幫助人+搞腸道健康+清華理科男,清華98生物本科,02分子免疫學博士生。我的公眾號只分享靠譜,不賣弄高深。科學可有爭論,文章更可探討,期待與您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