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培訓大全 > 2018煤礦防洪防汛培訓知識

2018煤礦防洪防汛培訓知識

發布時間:2022-06-07 20:10:06

A. 防洪防汛安全知識

  1. 暴雨來臨,關閉門窗,防止雨水撲入屋內,一旦進水立即關閉電源、煤氣等設備內。

  2. 切斷低窪地帶有容危險的室外電源。

  3. 受到洪水威脅,如果時間充裕,應按照預定路線,有組織的向山坡,高低等處轉移。

  4. 不要走地下通道或高架橋下面的通道。

  5. 不要在流水中行走,15公分深度的流水就能使人跌倒。

  6. 在山地如發現水流湍急、混濁及夾雜泥沙時,可能是山洪爆發的前兆,應離開溪澗或河道。

  7. 洪水來的太快,已經來不及轉移時,要立即爬上屋頂,大樹,高牆等待救援。

  8. 在山區如果連降大雨,很容易暴發山洪,遇到這種情況, 應該注意避免渡河。還要注意山體滑坡,泥石流等。

  9. 注意街上電力設施,如有電線滑落,即刻遠離並馬上報告電力部門。

  10. 了解呼救的方法:SOS呼救信號,撥打119求救等。

B. 防汛救災抗洪小常識有哪些

防汛救災抗洪小常識包括:汛期出行前要做的必要准備、洪水來臨前可做的准備、洪水來臨時的相應做法、發生洪水時,城市的危險地帶、發生洪水時,農村的危險地帶,等等

一、汛期出行前要做的必要准備

1、收聽收看天氣預報、預警信號根據信息提示調整工作、學習及外出計劃,採取有準備的應對措施。

2、雨天駕車出行收聽交通台路況,降雨信息,提前繞開積水區域。

二、洪水來臨前可做的准備

1、備足夠幾天食用的食物、飲用水及日用品。

2、收集木盆、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適合漂浮的材料,加工成救生裝置以備急需。

3、准備通訊工具。

4、關閉家裡電源、煤氣,千萬別戀財,盡快撤離到安全位置,以免被洪水圍困。

三、洪水來臨時的相應做法

1、若處於山區地帶,聽到洪水警報或發現洪水來了,立即撤離溪床和低地。

2、落入水中盡可能尋找救生漂浮物,盡可能保留身體能量,沉著冷靜,等待救援。

3、被洪水包圍時,盡可能利用船隻、木板等作水上轉移。

4、洪水來得太快,立即爬上屋頂、樓房高層、大樹、高牆,暫時避險,等待救援。不要單身游水轉移。

5、有通訊條件的,可向當地政府和防汛部門報告洪水態勢和受災情況,尋求救援;無通訊條件的,可製造煙火或揮動顏色鮮艷衣物或呼喊等方式呼救。

6、洪水洶涌時切記不可下水。原因在於此時水中除了危險的漩渦、暗流外,還有上游沖下來的漂流物、倒塌的電線桿都易造成碰撞或觸電。

四、發生洪水時,城市的危險地帶

1、危房及危房周圍;

2、危牆及高牆旁;

3、洪水淹沒的下水道;

4、馬路兩邊的下水井及窨井;

5、電線桿、高壓線塔周圍;

6、化工廠、儲藏危險物品的倉庫。

五、發生洪水時,農村的危險地帶

農村地勢開闊,洪水會長驅直入,房屋易倒塌,民眾更易受到侵害。在農村常見危險地帶有:河床、水庫及渠道、涵洞;行洪區、圍墾區;危房中、危房上、危房下;電線桿、高壓電線塔下。

C. 防洪防汛安全教育有哪些

1、避免在低窪地帶、山體滑坡危險區域活動。每年夏初要對房前房後進行檢查,留心附近得地質變化。

2、熟悉周圍壞境,自備必要的防水、排水設施,如,帆布、編織袋、沙石、木板等。注意收聽當地氣象防汛部門的預報,特別是人群密集區要及時做好人員疏散的工作。

3、要制定健全的防洪防汛機制。

暴雨來臨時要注意:

1、關閉門窗,防止雨水撲入屋裡,一旦進水關閉電源、煤氣等設備。

2、切斷低窪地帶有危險的室外電源。

3、不要走地下通道或者高架橋下面的通道。


(3)2018煤礦防洪防汛培訓知識擴展閱讀:

汛期來臨時需要做的工作:

1、掌握水情及天氣情況:及時發布有關洪水的氣溫、風、降水、冰雪、水位、潮位、流量等氣象水文情況,預報可能產生的洪峰、增水、洪量等水情,必要時下達警報。

2、調度洪水:依據水情和工程情況,以及防汛調度方案,運用已建的各種防洪工程,進行防洪調度。在需要運用分洪、蓄洪、滯洪措施時,及時果斷作出決定,下達命令,按時、按量分洪、蓄洪。

3、工程守護:組織防汛人員,不間斷地巡查和防守堤、壩、涵閘等工程,及時發現險情,分析原因,正確判斷,擬定搶護方案,組織搶護。警戒水位以下,一般由專業人員防守,超出警戒水位,組織防汛人員防守。

4、應急措施:遇有超標准洪水,在人力不能抗禦時,應請示上級同意,按批準的緊急措施方案和規定的程序,及時執行臨時扒口等分洪緊急措施,以盡量減少損失,避免人員死亡。對淹沒區或可能被淹區內居民,進行轉移安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防汛

D. 煤礦防汛檢查的主要內容

煤礦防汛檢查重點內容主要包括企業是否專門成立汛期防汛工作領導小專組,是否制定本屬單位汛期安全生產目標責任制,是否修訂完善防汛應急預案,是否制定本單位汛期的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和各項防汛救災措施,是否對本單位的排水系統進行全面的檢修,是否全面查清並掌握礦區及附近地面水流系統的匯水和滲漏情況,以及本礦和相鄰礦井、附近的廢水礦井及老窯積水情況。

E. 防洪常識及知識

防汛 汛期防止洪水成災的各項修守工作。如對堤防、閘、壩、鐵路、橋梁等進行的防守和險情搶修。防汛要本著「以防為主,防重於搶」的原則,把各項防汛工作做好,主要是:汛前檢查,報汛,組織搶險隊伍,物料准備和技術准備 防洪 研究洪水規律與洪災特點,並採取各種對策,以盡量減輕或防止洪水危害的一項水利工作。防洪工作的內容主要有:防洪規劃與建設,防洪設施的管理與運用,汛期防守與搶險,洪水預報與調度,災後工作等。還包括防凌工作。
澇災:由於本地降水過多,地面徑流不能及時排除,農田積水超過作物耐淹能力,造成農業減產的災害。造成農作物減產的原因是,積水深度過大,時間過長,使土壤中的空氣相繼排出,造成作物根部氧氣不足,根系部呼吸困難,並產生乙醇等有毒有害物質,從而影響作物生長,甚至造成作物死亡。
洪災:洪災是由於江、河、湖、庫水位猛漲,堤壩漫溢或潰決,使客水入境而造成的災害。澇災除對農業造成重大災害外,還會造成工業甚至生命財產的損失。

澇災與洪災的共同點是地表積水(或徑流)過多,區別是澇災因本地降水過多而造成,洪災則是因客水入境而造成。

什麼是洪水?

洪水是一種峰高量大、水位急劇上漲的自然現象。洪水一般包括江河洪水、城市暴雨洪水、海濱河口的風暴潮洪水、山洪、凌汛等。
什麼是防洪規劃?

防洪規劃就是在研究流域洪水特性及其影響的基礎上,根據流域自然地理條件、社會經濟狀況和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確定防洪標准,通過分析比較,合理選定防洪方案,從而確定工程和非工程措施。

什麼是防洪調度?

防洪調度就是通過蓄、泄、滯、分等措施,人為改變天然洪水的時、空分布規律,以達到減免洪水災害的目的。

什麼是除澇標准?

除澇標準是指遇上多少年一遇暴雨,多少日雨量,在多少天內排除。它是設計排水系統的主要依據。

「厄爾尼諾」是什麼?

位於南緯4~14°的秘魯是世界上產魚的大國之一,這個國家的魚粉產量佔世界首位。這是由於秘魯沿海存在著一支旺盛的上升流,也就是說,在那一帶海區里,除水平流動的海流外,還有不斷地從海底深層向海面涌升上來的上升流,這種上升流能把海底豐富的磷酸鹽和其他營養鹽分帶到海洋上層,滋養著世界上著名的秘魯漁場。如果這支上升流減弱或是消失,這樣,臨近赤道區的暖流就會入侵,引起秘魯沿岸海域的水溫升高,這種現象大約隔幾年就會在聖誕節前後發生,當地居民把這種暖流的季節性南侵,由此引起的海面水溫升高的現象,稱為「厄爾尼諾」。
厄爾尼諾現象在一般年份,向南侵犯的范圍只能到達南緯幾度,待到來年3月,海面水溫又恢復常態,對長期生活在這里的魚類和鳥類沒有多大的影響。厄爾尼諾現象各年發生的狀況是不完全相同的,有的年分暖水入侵的距離遠些,有的年分則近些。暖水入侵強盛時,可抵達南緯十幾度,這時秘魯沿岸水溫就會迅速增高,生活在這一海域里適應冷水環境的浮游生物和各種魚類,就會因環境的突變而大量死亡,與此同時,以魚為食的各種海鳥,也會因缺少食物大批死亡。

經多年觀測研究,發現厄爾尼諾現象出現時,不僅對秘魯沿岸帶來災害,甚至影響到全球氣候的異常。每當厄爾尼諾現象嚴重時,常發現全球一些地區或是暴雨成災、洪水泛濫,而另外一些地區則是久旱無雨,農業歉收。科學家們把這種帶有全球性的氣候變異與厄爾尼諾現象緊密聯系起來,發現它們之間有著很緊密的關聯,全球氣候異常的前兆往往可以從上年或年初厄爾尼諾現象發生的狀況中找到。隨著科學研究的深入,對厄爾尼諾現象發生的機制也有了新的認識,對厄爾尼諾現象最初含義也發生了變化,現在只有發生在中、東赤道太平洋地區大范圍的海水溫度升高,通常要持續一年以上的增溫現象才稱為厄爾尼諾現象。

如何施行管涌的搶護

管涌的搶護原則

長江中下游地區搶護管涌險情的實踐經驗證明,處理管涌的原則應以制止涌水帶砂,而留有滲水出路。這樣既可使粉砂、細砂不再被破壞,又可以降低附近滲水壓力,使險情得以穩定。 值得警惕的是,管涌是堤防潰口的極為明顯和常見的原因,但對它的危險性仍有認識不足,措施不當,或麻痹蔬忽,貽誤時機的。如採取大圍井而搶築不及,或圍高井倒塌者都曾造成決堤災害,給國家和人民帶來嚴重損失。歷史的慘痛教訓必須牢記。

管涌的搶護方法

管涌固然是嚴重險情,我們只要提高警惕,慎重對等,及時處理,是可以搶護脫險的。下面介紹1954年以來搶護管涌的有效方法:

1.在冒水孔周圍,用土袋圍成低堰。孔內填反濾料,最好是按級配先填粗砂,再填瓜米石、碎石,最後填塊石(圖2)。 圖2 這樣可以有效地制止砂粒帶出,但由於涌水,粗 砂 往往填不進去,則可先填碎石、塊石,以殺涌水之勢,再按級配填築,略高於原在地面。如附近無適用石料,可以磚渣代替。如一次末能達到制止帶砂。可以清除部分上層粗填料,再按上述級配填築直到滲水暢流,無砂粒帶出為止。反濾料填好後,仍需注意防守,如發現填料下沉,可以繼續填塊石料,直到穩定為止(見右圖)。

2.同上述方法,但不築圍堰,直接填反濾料也可。

3.如因管涌,堤防基土流失過多,導致堤身裂縫下挫,是潰口性險情,應及時予以翻築加固。

4.搶護脫險後仍應加強防守,觀測周圍的變化和滲水流量與江水消長的關系,以供汛後處理作參考。

如何施行散浸的搶護

散浸的搶護原則

以「臨河截滲,背河導滲」,降低浸潤線,穩定堤身為原則。臨水坡用透水性小的粘土做外幫,可以減少滲到堤里去的水;背水坡用透水性大的砂石或柴草做反濾,可以使已經滲到堤里的水流出,而不帶走土粒,這樣可以降低浸潤線,穩定堤身。

散浸的搶護方法

發現散浸險情後,應查明發生原因和險情程度,如堤內坡出現散浸,但坡面只有輕微的窨潮或滲出少量清水,堤身穩定,險情並無發展,可以嚴密監視,暫不處理。如堤坡滲水嚴重或發生浸水集中沖刷現象,說明險情在逐漸發展,則需加以搶護。搶護方法以導滲為主。如外灘較寬,附近有黏土可取,險情又很嚴重,則需兼用外幫防滲,內坡導滲的方法,切忌在堤內坡用粘性土料做壓浸台。 汛前消滅隱患,對防止在汛期中發生散浸、跌窩和漏洞險情,亦是一項及其重要的工作。例如荊江大堤的白蟻隱患,修防部門就專門成立了滅蟻隊進行追探、抽槽、翻築,大大減輕了汛期中的散浸,跌窩和漏洞險情。

如何施行跌窩的搶護

跌窩的搶護原則

跌窩是局部陷落,以防止水流浸蝕繼續擴大,應及時予以翻填。又因它常伴隨漏洞而發生,故宜配合漏洞險情進行處理。

跌窩的搶護方法

將荊江大堤對於跌窩搶護的經驗作為處理跌窩的參考:

1.跌窩發生在堤頂附近內坡,跌窩內沒有漏洞,將坑內鬆土清除,用好土填實還原即可(圖1)。

2.跌窩發生在堤內坡,堤外面有漏洞口,漏水直通跌窩,應配合搶堵堤外坡漏洞以止住漏水,如果必須與外堵漏源同時進行搶救時,可將跌窩內鬆土清除,回填粗砂、瓜米石、磚渣、卵石等做成倒濾井,以制止漏水帶出泥土,穩定險情(圖2)。(汛後水落應隨即翻築跌窩,窩內漏洞可追趕翻築的應予追趕翻築,再將跌窩內鬆土清除,予以回填夯實。)

3.跌窩發生在堤外高灘或外坡上,堤內並發生有漏洞的,可先在外灘上築袋土圍堰高出水面,抽干圍堰內積水,沿跌窩部分進行翻挖,找出漏源,清除隱患後,予以回填(圖3)。

4.如跌窩發生在堤身單薄、堤面較窄的堤頂上,挖填前應加做外幫,以保證開挖時的安全。開挖時應先清除隱患,有漏洞的,要先將上口堵好,再回填夯實(圖4)。

5.如跌窩發生在外坡水下部分,可用袋土、棉絮等物將跌窩填實,再加做外幫(圖5)。

如何施行內脫坡的搶護

內脫坡的搶護原則

產生內脫坡的主要原因是滲水降低了堤坡土體的抗剪強度。所以搶護原則是首先消除已滑動的堤坡中的滲水,部分恢復滑動土體的抗剪強度,使堤坡穩定。再進行還坡加固。

內脫坡的搶護方法

搶護脫坡的基本方法是開溝導滲,填塘固基,加土還坡,外幫截滲。同時結合具體情況,因地制宜,分別用不同方法加以處理。 在這里應當指出,有些地方採用打樁方法搶救脫坡,是不妥當的。它不但不能抵抗滑坡土體所產生的巨大推力,反而容易促使滑坡發展。因此,我們不主張用打樁方法搶救脫坡。現將幾種常用效果顯著的搶救方法列述如下:

1.透水土撐(圖1)

應用范圍:

若脫坡堤段,范圍較大,可沿脫坡堤段做若干透水性土撐。具體尺寸可根據具體情況而定。這種方法在1954年荊江分洪區圍堤、荊江大堤和武漢市堤防都是行之有效的。

施工方法:

①在築土撐部位,將脫坡鬆土削成斜坡後挖溝,在溝內放置濾水材料,如砂石、磚渣、蘆葦等。 ②若堤基不好,土撐坡腳要拋石或用袋土固腳,但應注意不要將溝內滲水阻塞。 ③土撐寬度要看水情、險情與取土難易而定。一般寬度5~8米,坡比1:5,撐頂高度一般在洪水位以下0.5-1.0米。 ④填土要打碎,硪實。

2.透水壓浸台(圖2)

應用范圍:

堤防斷面不足,脫坡嚴重,附近有土可取,缺乏砂石之處。

施工方法:

①做法與透水土撐相同。但在布置上透水壓浸台是全面修築,而透水土撐是分段修築。 ②見散浸節透水壓浸台的施工方法。

3.外幫

內脫坡嚴重,范圍又較廣,在堤內搶築透水壓浸台、開溝導滲等工程,需要時間。如有外灘,在搶護內坡的同時,可在外坡加做黏土外幫,以減少滲水,緩和險情,便於爭取時間,完成內坡搶護工作。

4.各種搶護方法配合運用

如內坡大范圍內滲水嚴重,同時發生漏洞、脫坡等險情,情況復雜緊急時,不能用單純的一種搶護措施來解決,應研究選擇幾種適合險情、堤情的搶救方法配合運用,同時要做到胸中有數、情況明、決心大。1954年汛期搶險經驗證明,這樣多種方法同時配合運用,都是有效而成功的。例如: 荊江大堤金拖段董家拐內脫坡特險,就是採用了開溝導滲、用土袋及散土搶築外幫防滲、填塘固基及加做土撐、在排淤固基阻止滑挫的基礎上,連接土撐加土還坡、在渾水漏洞處,做圍井填反濾料,並在外坡加長外幫等措施,安全脫險,取得了成功。 武漢市武青堤的大脫坡,就是採用了用袋土搶做外幫、在堤內坡腳水塘中用塊石拋壓固腳,或用干土擠淤、用蘆柴和砂石在內坡做導滲溝、濾水還坡。結果也完全獲得了勝利。

如何施行漏洞的搶護

漏洞的搶護原則

由於漏洞一般在迎水坡有洞口,所以搶護應以外堵為主,視情況在堤內出口用倒濾井為輔,或兩者兼施的原則。 處理漏洞絕對不能採用在漏洞出口打樁,或填土封壓的辦法。這樣做只會促使險情的擴大惡化。在堤內漏洞出口處圍井蓄水以平衡水壓,理論上固然可行,但如出口發生在堤坡下部或堤腳附近,如靠圍井蓄水平衡水壓,勢必圍井高大,一時難以築成,而且井體單薄,蓄水後倒塌,則更促使險情突然惡化。這些情況是值得我們注意的。

漏洞的搶護方法

1.堤外堵塞(圖1) 對漏洞的搶護,直接有效的措施是外堵漏源。但要堵塞洞口,必須先探明洞口的位置和它的大小、多少。尋找洞口的方法可用輕浮物撒在堤外水面,這樣可以發現水面漩渦找到洞口。或潛水摸探。但為了安全,潛水摸洞人員必須用繩索系著,以免被水流吸進洞內。找到洞口後,應即堵塞。洞小的可先用鐵鍋扣住,或用棉衣、棉絮等將洞口堵住;洞口較大或周圍有幾個洞的可以用棉被張開順堤坡拖下蓋住洞口;如漏洞系漏口或陰溝,可以先用布袋裝土,任其吸進,再用木楔包以棉絮塞緊洞口,覆以棉絮。按上面方法將洞口堵住後,然後再壓土袋,澆土做外幫,高出水面。

如堤外無明顯洞口,也可以用含水量較高的粘土順坡拋填,這樣做可以減少滲水浸入。

外堵漏洞切忌亂拋塊石土袋,以免架空,增加堵塞漏洞的困難。

2.做倒濾井

在堤外堵塞的同時,堤內漏洞也要做到井。特別是漏洞發生在堤腳平地,出現渾水兼帶有粉砂、細砂之類,一時難於判明是漏洞還是管涌的情況下,更必須按搶護管涌填做倒濾井的辦法來處理。只要倒濾層保住堤身的填土不流失,險情也就能穩定下來了。

3.開巷斷截(抽槽翻築)(圖2)

開巷斷截是較徹底但也是最危險的辦法。只有在萬不得已,而且具備充分和必要的條件(如堤身面寬,堤身大,人力器材足夠等)的情況下,才能採取這個辦法。最好是能夠在水位稍退的汛隙,突擊進行,水位過高時不宜進行。施工時必須高度集中力量,加倍注意填築質量。

開巷是在堤頂挖槽,深到漏洞以下,其抽槽寬度以能適合開挖工作的最低寬度為限,尤以開深槽更要謹慎從事(圖2)。

F. 急!急!急!求煤礦防汛應急預案

一下內容只供參考:

東勝區煤炭局關於印發2008年東勝區煤礦防汛工作預案的通知
東煤發〔2008〕101號

各煤礦:

根據《鄂爾多斯市煤炭局關於做好2008年雨季三防工作的通知》(鄂煤局發〔2008〕141號)鄂爾多斯市東勝區人民政府關於調整防汛指揮部成員和職責的通知(東政發〔2008〕37號)的文件精神,結合我區煤礦實際,特製定《2008年東勝區煤礦防汛工作預案》。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二00八年六月六日

一、總則

1、本防洪預案是針對煤礦可能發生的各類洪水災害而制定的預防方案、對策和措施;

2、我局按照《防洪法》的有關規定、東勝區防汛指揮部和市煤炭局防汛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部署,積極配合,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做好煤礦防汛預案中規定的准備和實施工作;

3、防汛對象是東勝轄區煤礦企業。

二、組織領導

為切實加強領導,經研究成立東勝區煤礦防汛指揮領導小組,組成人員如下:

組 長: 劉二江(區煤炭局局長)

副組長: 楊永剛(區煤炭局副局長)

韓永紅(區煤炭局副局長)

李玉林 (區煤炭局工會主席)

王 文 ( 區煤監站站長)

王雲清 ( 區煤監站副站長)

成 員: 楊志林 王 慧 郝重陽 敖新兵 班海軍 郝久為

王志強 趙卿群

曹 平(鑫源煤礦礦長)

孫 俊(巴音孟克煤礦礦長)

張志剛(楊關煤礦礦長)

杜占鎖(店圪卜煤礦礦長)

王志忠(聚鑫隆煤礦礦長)

任培樂(劉家渠煤礦礦長)

岳春雲(振興煤業煤礦礦長)

王愛榮(宏豐煤礦礦長)

秦 軍(永利煤礦礦長)

郝彥兵(八寶溝煤礦、鑫隆煤礦礦長)

郝深海(恆泰煤礦礦長)

越 亮(蒙泰范家村煤礦)

祁士先(萬發溝煤礦礦長)

劉元厚(張家梁煤礦礦長)

梁 俊(金通煤礦礦長)

韓生榮(張大艮煤礦礦長)

田世飛(匯能巴隆圖煤礦礦長)

賈文智(民達煤礦礦長)

李廣琪(騰遠煤礦礦長)

高(盛鑫煤礦礦長)

張振國(棋盤井煤礦礦長)

劉洪全(泰生煤礦礦長)

趙世雄(興盛聯營煤礦礦長)

陳紹春(豐榮煤礦礦長)

邱武將(酸刺溝煤礦礦長)

侯曾福(電力金陽煤礦礦長)

趙忠林(神通煤礦礦長)

張巨國(神華昌漢溝煤礦礦長)

防汛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區煤炭局,主任由楊永剛兼任。

三、防洪防汛責任

1、在汛期,積極主動與氣象部門了解掌握天氣的實時信息預報並通告各煤礦,要求做好防洪工作,同時協調衛生、電信、運輸、電力、物資材料供應等部門積極為防洪抗洪服務。

2、在汛期,深入各煤礦進行防洪安全知識宣傳,主要宣傳《防洪法》,並組織煤礦進行防洪隱患排查,排查內容重點是露天礦采坑、排土場邊坡,井工礦低於洪水位線的煤礦井口、采空區上方塌陷區、已關閉老井、河道及采區附近的采沙場、磚廠、池塘等地,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組織搶險隊伍、機械,儲備搶險物資,實行晝夜巡查。

四、防洪防汛應急設備

局內配備調度專用車1輛,挖掘機1台。各煤礦自備裝載機1台,潛水泵2台,水泵車1輛,5噸抽排車1輛,沙袋50個。

五、防洪防汛措施

1、廣泛宣傳,動員礦工充分認識防汛搶險的重要性和現實性,樹立「寧可備而無汛,不可汛而不備」的思想。

2、要求各煤礦疏通排洪渠溝,保證泄洪暢通。

3、煤礦在汛前要做好隱患排查工作,及早發現並及時處理隱患,避免在防洪抗洪中出現工作失誤。

4、出現險情後,及時向區防汛指揮部和市煤炭局防汛工作領導小組報告,防汛領導小組所有成員全部到一線參加抗洪工作,調動所有車輛轉移受災礦工,採取各種有效措施,將各類損失降到最低。

六、具體要求

1、進入汛期,各煤礦礦長、煤礦值班人員、托運機械設備司機24小時保證通訊工具暢通,一切防汛設備處於備用狀態,保證燃料充足並隨時啟用。

2、進入汛期,東勝區煤礦防汛指揮領導小組所有組成人員隨時與上級防汛指揮辦公室或氣象部門聯系,了解掌握本地區氣候變化情況,並組織協調防汛抗洪工作。

3、各煤礦將2008年度防汛工作預案於2008年6月20日前上報東勝區煤炭局防汛指揮辦公室備案。

永興縣煤礦防洪應急預案
1、總則

1.1編制目的

煤炭產業是我縣的支柱產業。煤礦防洪是全縣防洪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貫徹「以防為主、防重於搶、搶重於救、常備不懈」的方針,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有效防禦煤礦山洪災害,最大限度地減少礦山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杜絕群死群傷事件的發生,制定本預案。

1.2編制原則

堅持科學發展觀,體現以人為本,以保障礦區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為首要目標;貫徹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防、搶、救相結合;堅持行政首長負責制,進一步落實煤礦企業主體責任,實行統一指揮、統一調度,按照服從大局,團結抗洪的原則,採取各項有效措施,杜絕群死群傷,減輕災害損失。

1.3編制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國家安全生產事故災害應急預案》、《湖南省煤礦事故災難應急救援預案》、《永興縣山洪災害防禦應急預案》等法律法規和文件有關規定,結合永興縣煤礦防洪工作實際,制定本應急預案。

1.4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於本縣范圍內所轄煤礦礦區防洪應急工作。

2、基本情況

2.1概況

永興縣位於郴州市北部,轄25個鄉鎮,土地總面積1979.4平方公里,總人口63萬。全縣有產煤鄉鎮15個,現有縣轄各類煤礦106處,煤礦從業人員近萬人。我縣煤礦都位於山丘區,常年為山洪及地質災害多發區域。

2.2礦區地質情況

我縣座落於羅霄山脈西麓,茶水盆地的南端。綜觀全縣輪廓,大體是東山西丘,中間丘盆山相間,南北開口,勢如馬鞍,形桑蠶。全縣按煤炭資源分布地域可分為馬田、湘永、永耒、永紅、高坡等五個煤礦區,馬田礦區位於永興縣西部,煤系地層有二迭繫上統龍潭組,侏羅系下統茅仙嶺組,含煤面積144平方公里。湘永礦區位於永興縣西北,礦區煤層均屬二迭系龍潭組煤系地層,含煤面積28平方公里。永耒礦區位於縣城以北,屬二迭系龍潭組,含煤面積200平方公里。永紅礦區位於永興縣城西南30公里,均屬二迭系龍潭組,含煤面積12平方公里。高坡礦區位於永興縣東部,含煤地層為三疊繫上統出炭壠組,含煤面積9.7平方公里。

2.3礦區水文與氣象

我縣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總的氣候特點是: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冬春二季日照較少,夏秋之間水、熱不調。年平均降雨量為1468.7毫米,最多值為1986.8毫米,最少值為915.9毫米,且在時間上、空間上分布極為不均。

2.4礦區山洪地質災害特徵

2.4.1山洪暴發

降雨集中及發育的水系決定了山洪災害的突發性。陡峻的山坡,集中的降水,造成匯流時間短,能迅速形成具有強大沖擊力的地表徑流,導致山洪災害的突發性。

2.4.2泥石流

由於礦區矸石堆積,山勢陡峭,地表植被附著較淺,山洪暴發的同時易引發泥石流。

2.4.3山體滑坡

礦區獨特的地質條件決定了山體滑坡的易發性。岩石大量裸露破碎、風化、植被稀疏,山坡陡峻,受力條件差,極易造成山體滑坡。

2.4.4地表水倒灌井下

由於持續大強度降雨,加上煤礦主、副、風各井口排水不暢,導致地表水從井口倒灌井下,造成煤礦井下設備被淹被毀。

2.4.5淹井

由於降雨集中,導致井下涌水持續增加,而由於井下排水設備達不到防洪要求,導致井下各水平、作業面被淹,嚴重時可發生井口漫水。

3、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

3.1應急組織機構與職責

設立永興縣煤礦防洪指揮部,由縣煤炭局局長任指揮長,縣煤炭局主要領導任副組長,縣煤炭局其他班子成員和各鄉鎮煤礦安全分管領導為成員。煤礦防洪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煤炭局安監股,辦公室主任由縣煤炭局分管安全的領導兼任。

縣煤礦防洪指揮部的主要職責是:統一領導、指揮和協調煤礦防洪與救災工作;分析、判斷成災或多次成災的原因,制定全縣煤礦防洪工作方案;部署、組織和協調有關部門和有關鄉鎮對受災礦區進行緊急援救;做好煤礦防洪工作;處理其它有關煤礦防洪的重要工作。

辦公室的主要職責是:匯集、上報災情和應急處置與救災進展情況;提出具體的應急處置與救災方案及措施建議;貫徹縣煤礦防洪指揮部的指示和協調成員單位之間的工作,並督促落實;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分析災害發展趨勢,對災害損失及影響進行評估;負責各類文書資料的准備和整理;承擔縣煤礦防洪指揮部日常事務和交辦的其它工作。

縣煤礦防洪指揮部下設四個組:

3.1.1綜合組:負責對縣防指、氣象、水文等部門各種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掌握暴雨洪水預報、降水、泥石流、滑坡、煤礦井下險情等信息,及時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

3.1.2調度組:負責搶險人員的調配,調度並管理搶險救災物質、車輛等。

3.1.3搶險救援組:由縣礦山救護隊牽頭,各鄉鎮煤管所及各煤礦參加,主要負責對煤礦洪災的搶險救援,現場控制和保護。

3.1.4後勤保障組:由各產煤鄉鎮煤管所牽頭,各煤礦企業參與,主要負責落實應急救援的物質准備,煤礦洪災善後處理等。

3.2應急組織體系框架

由縣氣象局提供災害天氣信息和實時雨量監測資料,縣政府辦、縣防汛辦應急響應並報警,然後按照縣防汛辦統一指揮,隨時聯動參與。由縣煤礦防洪指揮部通知各產煤鄉鎮應急響應,並由各鄉鎮負責通知各煤礦企業參與聯動響應。

4、預警和預防機制

4.1信息監測與報告

按照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的原則,由氣象部門建立天氣信息來源與分析,縣防汛辦進行重大洪水災害風險分析與分級分等。縣煤礦防洪指揮部根據相關資料進行及時監測和報告。

4.2預警預防行動

服從縣委縣政府統一領導,按照縣防指和縣防汛辦的要求,及時發布指示和預警行動。預警行動向下發布由縣煤礦防洪指揮部辦公室電話通知各產煤鄉鎮煤管所,由各鄉鎮煤管所負責通知所屬煤礦企業。

4.3預警級別及發布

根據重大洪水發生的嚴重性,分為一般(Ⅳ級)、較重(Ⅲ級)、嚴重(Ⅱ級)、特別嚴重(Ⅰ級)四級預警,顏色依次為藍、黃、橙、紅。

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時,進入Ⅳ級(藍色)預警:

(1)24小時降雨超過80毫米,低於100毫米;

(2)主要江河水系的幹流水位超過警戒水位,但預報將不超過保證水位;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時,進入Ⅲ級(黃色)警戒:

(1)24小時小降雨量超過100毫米,低於120毫米,或6小時內降雨量超過80毫米;

(2)主要是江河水系的幹流水位超過警戒水位,且預報將超過保證水位;

(3)縣氣象部門預報強熱帶風暴、台風將嚴重影響我縣,並發出緊急警報。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時,進入Ⅱ級(橙色)警戒:

(1)24小時降雨量超過120毫米,低於150毫米,或6小時內降雨量超過100毫米;

(2)主要江河水系的幹流水位超過警戒水位;

(3)主要江河水系的幹流水超過保證水位,並預報還有所上漲。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時,進入Ⅰ級(紅色)警戒:

(1)24小時降雨量超過150毫米,或6小時內降雨量超過120毫米;

(2)主要江河水系的幹流控制站水位超過歷史最高實測水位。

雨量信息由縣氣象部門與縣防汛辦確認與發布。

5、應急響應

5.1分級響應程序

5.1.1危險區與安全區的劃分

危險區是指受山洪災害威脅的區域,一旦發生山洪、泥石流等災害,將直接造成區內人員傷亡以及房屋、設施的破壞。危險區一般處於河谷、溝口、河灘、陡坡下、低窪處和不穩定的山體下;安全區是指不受山洪、泥石流的威脅,地質結構比較穩定,可安全居住和從事生產活動的區域。安全區是危險區人員的避災場所。安全區應選在地勢較高,平坦或坡度平緩的地方,避開河道、溝口、陡坡、低窪地帶。

5.1.2緊急避災的預警程序

如出現以下二種情況之一,按縣→鄉鎮→煤礦→井下的次序,必須在最短時間內發出緊急避災信號。第一,氣象指標達到警戒數據,由縣氣象部門向縣防指發出暴雨信息,再由縣防指向各鄉鎮及相關部門傳出。縣煤礦防洪指揮部接縣防指通知後立即通知各產煤鄉鎮煤管所(企業辦),再由各鄉鎮通知各煤礦。第二,煤礦出現險情。即煤礦井下涌水增加,地表水倒灌井下,洪水即將漫井或礦區山體出現裂縫、滑坡,由縣煤礦防洪指揮部向鄉鎮煤管所發出信號,具體由煤礦責任人及時現場監測報告。在特殊情況下,可由負責人直接發出緊急轉移信號,同時向上一級報告。

Ⅳ級(藍色)預警:各鄉鎮煤管所(企業辦)和煤礦做好險情處理,煤礦撤出井下作業人員。

Ⅲ級(黃色)預警:縣煤礦防洪指揮部立即組織相關技術人員進一步分析研究暴雨、洪水等可能帶來的影響或危害,分析煤礦受險狀況,提出處置意見,部署抗洪搶險及應採取的緊急工程措施和重大險情搶護的物資器材的應急措施。各產煤鄉鎮煤管所(企業辦)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本區域的防汛救災工作;縣煤炭局按照分片包乾的原則視汛情迅速增派人員分赴各自防汛責任區,指導、協助當地的防汛抗洪、搶險救災工作。

Ⅱ級(橙色)預警:縣煤礦防洪指揮部及時召開緊急會議,分析洪水發展趨勢,未來天氣變化情況,研究決策抗洪搶險中的重大問題及人力、物力、財力的實時調度。發布緊急通知,有關鄉鎮煤管所(企業辦)切實做好抗洪搶險工作,討論貫徹上級部門關於抗洪搶險的指示精神,及時向縣山洪災害防禦指揮部、縣委、縣政府通報情況。各煤礦除留下必要的值守人員外,其餘全部撤離至安全區。

Ⅰ級(紅色)預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相關規定,縣防指可宣布全縣進入緊急防汛期,動員各類社會力量全力抗洪救災。縣煤礦防洪指揮部立即派應急工作組奔赴災區。及時召開專題會商會,處理解決當前抗洪救災面臨的重大問題和困難。及時向縣防指、縣委、縣政府通報相關情況,堅決貫徹上級各項指示和命令,最大限度減少人民生命財產損失。

在緊急防汛期間,縣煤礦防洪指揮部有權在管轄范圍內調用物資、設備、交通運輸工具和人力,決定採取取土佔地、砍伐林木、清除阻水障礙物和其他必要的緊急措施。

5.1.3信號發送手段和責任人

縣煤礦防洪指揮部與各鄉鎮用電話聯系,汛期縣鄉兩級安排專人24小時值班。鄉鎮與各煤礦用電話或專人專車聯系。到緊急避險區的信號發送分為警報、鳴鑼、喊話3種。鄉鎮、煤礦責任人在接到緊急避險轉移命令或獲得嚴重的監測信息後,必須緊急趕到責任區發布信息,按照責任分工履行職責。

5.1.4人員轉移路線

轉移路線本著就近、迅速、安全的原則進行安排。各煤礦都要確定適當的安全區用於緊急轉移。

5.1.5轉移安置的原則

第一,信號發送責任人和轉移責任人必須最後離開警戒區;第二,按照先特級警戒區,再一級警戒區的原則;第三,先人員,後財產;先老、弱、病、殘人員,後一般人員。

5.1.6轉移安置紀律

第一,服從命令,聽從指揮。

第二,堅守崗位,勤政務實。領導小組、指揮部成員及水雨量測報成員、轉移安置責任人、信息發送人不得擅自離崗,玩忽職守者追究瀆職責任。

第三,雨情報告必須及時,有險速報,會商必須及時,指揮必須果斷。

第四,對瞞報、漏報者必須追究其責任,對離陣者查辦,對怠誤戰機、釀成惡果者繩之以法。

第五,部門分工,各司其責,團結抗災。

第六,安全救災,臨危不亂。

第七,防災紀律鐵容置疑,如有違抗,嚴懲不怠。

5.2通訊

通訊原則上採用固定電話,移動通信為備用聯系方式。

5.3指揮與協調

現場指揮遵循屬地化為主的原則,實行政府統一領導、以水利部門為主、各部門參與的應急救援協調機制。

5.4應急人員的安全防護

應急人員需配備救生衣進行現場轉移被洪水轉困人員。

5.5應急結束

重大洪水消退後,被安全轉移的群眾回到各自住所,由縣防汛指揮部宣布解除重大洪水應急狀態。

6、保障措施

6.1應急支援與裝備保障

6.1.1現場救援保障

礦山排水設備發電機組由各煤礦准備,各鄉鎮煤管所(企業辦)負責統籌安排,發生重大洪水災害時,隨時調用。

6.1.2應急隊伍保障

應急隊伍包括縣礦山救護隊,各鄉鎮應急救援隊伍及各煤礦輔助救護隊員。

6.1.3道路交通保障

當礦區公路發生山體滑坡、泥石流中斷時,由各煤礦組織礦用鏟車搶修。

6.1.4經費保障

各煤礦必須在安全費用中安排專門的山洪災害防禦應急工作專項資金,在發生重大洪水災害時,縣煤礦防洪應急指揮部應積極協調各部門爭取專項防洪救災資金用於煤礦抗災救災啟動資金。

6.2宣傳、培訓與演習

6.2.1公眾信息交流

本預案審定後,通過有關鄉鎮和煤礦大力宣傳,倡導自救、互救等基本常識。

6.2.2培訓

縣煤礦防洪指揮部、各鄉鎮煤管所、各煤礦企業,應急管理人員、救援人員進行必要的常規培訓。

6.2.3演習

每兩至三年的主要產煤鄉鎮進行一次煤礦防洪緊急救援演習,由縣煤礦防洪指揮部組織實施。

7、附則

7.1預案管理與更新

本預案應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煤炭產業發展情況的變化予以適時的更新,其主辦機構為縣煤炭局。

7.2獎勵與責任

7.2.1獎勵

縣人民政府對在抗洪搶險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與個人予以獎勵。對於在煤礦抗洪搶險中做出突出貢獻的集體與個人,由縣煤礦防洪指揮部申報,經縣山洪災害防禦指揮部、縣委組織部、縣人事局審查後由縣人民政府給予表彰或獎勵。在影響全縣的洪水災害應急處置及救災工作完成後,經縣委、縣政府批准,召開總結表彰大會,表彰有功人員。

(1)對在防洪救災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

(2)對在防洪救災工作中表現突出而英勇獻身的人員,按照有關規定追認烈士。

(3)對因參與抗洪救災應急工作致病、致殘、死亡的人員,按照有關規定,給予相應的補助和撫恤。

7.2.2責任追究

在洪水災害應急處置過程中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有關責任人員和部門領導給予行政處分;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1)不按本預案規定和縣山洪災害防禦指揮部要求實施洪水災害應急處置預案的。

(2)不按規定及時報告災情,或虛報、瞞報、假報災情造成嚴重後果的。

(3)拒不執行命令指揮的,違抗指揮部命令拒不提供援助的。

(4)阻撓搶險人員調用物資和資金的。

(5)貪污、挪用搶險物資和資金的。

(6)有特定責任的國家工作人員,不堅守崗位,臨陣脫逃和玩忽職守的。

(7)對洪水災害應急處置工作造成其他危害的。

7.3制訂與解釋部門

本預案由煤礦防洪指揮部辦公室制定並負責解釋。

7.4預案實施和生效時間

本預案自印發之日起實施。

G. 防洪防汛安全知識

  1. 暴雨來臨,關閉門窗,防止雨水撲入屋內,一旦進水立即關閉電源、煤氣等設備專。

  2. 切斷低窪地帶有危險的室屬外電源。

  3. 受到洪水威脅,如果時間充裕,應按照預定路線,有組織的向山坡,高低等處轉移。

  4. 不要走地下通道或高架橋下面的通道。

  5. 不要在流水中行走,15公分深度的流水就能使人跌倒。

  6. 在山地如發現水流湍急、混濁及夾雜泥沙時,可能是山洪爆發的前兆,應離開溪澗或河道。

  7. 洪水來的太快,已經來不及轉移時,要立即爬上屋頂,大樹,高牆等待救援。

  8. 在山區如果連降大雨,很容易暴發山洪,遇到這種情況, 應該注意避免渡河。還要注意山體滑坡,泥石流等。

  9. 注意街上電力設施,如有電線滑落,即刻遠離並馬上報告電力部門。

  10. 了解呼救的方法:SOS呼救信號,撥打119求救等。

H. 煤礦如何做好防汛工作

為確保井下各種排水設備能夠正常工作,該礦各生產區隊也紛紛根據自身實際,安排維修工對所管轄的水泵、排水管路等進行了一次全方位檢修,並對-410水倉、-580水倉和水溝進行了一次全面清撈,確保了井下排水系統暢通。該礦機廠也及時對上井的水泵進行修理,並留出3台水泵作為備用,防止因水泵出現問題導致排水不暢。 及早安排就能掌握雨季「三防」工作的主動權。為此,防汛工作是雨季「三防」工作的重要環節。 該礦機電科成立了雨季搶險辦公室,安排專人24小時值班,並對外公布了值班電話。還從洗煤廠和電廠抽調部分人員組成了雨季「三防」搶險隊伍,定期組織學習事故預案,為礦區順利度過雨季提供保障。 對於雨季『三防』工作,來不得半點馬虎,要時刻處於臨戰狀態,這樣才能保證全礦安全度汛。

I. 防洪防汛安全教育

汛期安全教育材料
1. 汛期氣候多變、突變、常會出現打雷閃電、大暴雨、冰專雹、龍卷風等災害性天氣。屬
2. 汛期易發生山體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山洪暴發等自然災害。
3. 要經常收聽天氣預報,密切注視天氣變化,了解掌握災情預報預測,做好防洪自護。要認真學習有關汛期防災抗災的知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4. 不到易發生山洪(河溪邊、沙灘,低窪處)區域遊玩逗留。
5. 不到易發生山體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危險區域或危房裡活動停留。
6. 不到溪、河、池塘、水庫等水域戲水、遊玩。
7. 需過溪河要找橋梁通過。不要涉水過抗、過溪、過河,更不要冒險搶渡溪河。
8. 不到小溪、河流等水域捕魚玩耍。
9. 遇到災害性天氣盡量不外出,已出門在外的要尋找安全的地帶避災自護。
10. 要熟記學校應急信號,應急轉移路線和地點,需緊急轉移時,要聽從學校統一指揮,及時有序地安全轉移。
11. 途中遇險時,不必驚惶失錯,應迅速進行避險自救或尋找求助求救的辦法,不能冒險行事。

閱讀全文

與2018煤礦防洪防汛培訓知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優鯊電子商務 瀏覽:522
電子支付與電子商務的關系 瀏覽:661
校園保安培訓方案 瀏覽:843
優衣庫市場營銷策略的發現 瀏覽:329
最重要的網路營銷工具 瀏覽:578
美的產品促銷活動總結 瀏覽:453
產品售後技術培訓方案 瀏覽:322
試用期員工培訓及考核方案 瀏覽:57
銀行開業活動存款營銷方案 瀏覽:301
華為市場營銷廣告戰略 瀏覽:997
2p大市場營銷 瀏覽:965
農業科技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278
市場營銷培訓哪家好 瀏覽:213
企業文化對市場營銷的影響 瀏覽:270
重陽節活動策劃方案飯店 瀏覽:165
農村黨員就業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279
教師全員培訓研修方案 瀏覽:873
旅遊電子商務實驗報告 瀏覽:212
2018暑假教師培訓方案6 瀏覽:261
開展網路營銷的必要性 瀏覽: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