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培訓大全 > 艾滋病知識培訓資料

艾滋病知識培訓資料

發布時間:2022-06-06 15:16:26

『壹』 有關艾滋病的資料

北京11月30日(記者鄭昊寧)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聯合國將2009年至2010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題確定為:「普遍可及和人權」,意在強調實現艾滋病預防、治療、關懷和支持的普遍可及是保護人權的當務之急。
艾滋病的醫學全名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引起。這種病毒終生傳染,能夠破壞人體免疫系統,使人喪失抵抗各種疾病的能力。艾滋病病毒的傳播途徑主要包括血液、母嬰遺傳和性接觸等。目前,艾滋病仍為不治之症。雞尾酒療法,即抗逆轉錄病毒療法,是治療艾滋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自1981年美國研究人員發現世界首例艾滋病病例後,艾滋病在全球范圍內迅速蔓延。為提高人們對艾滋病的認識,世界衛生組織於1988年1月將每年的12月1日定為世界艾滋病日,號召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在這一天舉辦相關活動,宣傳和普及預防艾滋病的知識。
多年來,國際社會為防治艾滋病作出了不懈努力,並取得積極進展。2001年6月,聯合國大會艾滋病問題特別會議通過了《關於艾滋病問題的承諾宣言》,為國際社會防治艾滋病制訂了統一目標和行動規劃,以達到在2015年年底以前遏制並開始扭轉艾滋病蔓延趨勢的總體目標。時隔8年,全球2008年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數約為270萬人,比8年前下降了17%。
但是,目前艾滋病防控形勢仍很嚴峻。據統計,全球仍有約3340萬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008年約200萬人死於與艾滋病相關的疾病。另外,一些國家的法律中仍存在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具有歧視性或懲罰性的條款,以及許多民眾由於缺乏對艾滋病的了解,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仍存在不同程度的羞辱和歧視等。為此,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呼籲,各國應繼續進行有效的艾滋病防控工作;維護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及受艾滋病影響的兒童和家庭的人權;力爭在2010年做到人人都可獲得艾滋病預防、治療、護理和支持服務。

『貳』 防艾知識有哪些

1、艾滋病尚無有效疫苗和治癒葯物,但已有較好的治療方法,可以延長生命,改善生活質量。

2、艾滋病通過性接觸、血液和母嬰三種途徑傳播,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觸不會被感染。

3、潔身自愛、遵守性道德是預防經性接觸感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4、正確使用質量合格的安全套,及早治療並治癒性病可大大減少艾滋病感染和傳播的危險。

5、共用注射器靜脈吸毒是感染和傳播艾滋病的高危險行為,珍愛生命,遠離毒品。

6、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輸血和使用血液製品。

7、對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產婦及時採取抗病毒葯物干預、減少產時損傷性操作、避免母乳喂養等預防措施,可大大降低胎、嬰兒被感染的可能性。

8、艾滋病自願咨詢檢測是及早發現感染者和病人的重要防治措施。

9、關心、幫助、不歧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鼓勵他們參與艾滋病防治工作,是控制艾滋病傳播的重要措施。

10、艾滋病不僅是醫療衛生問題,更是一個社會問題。它威脅著每一個人和每一個家庭,因此積極預防艾滋病是全社會的責任。

『叄』 關於艾滋病的知識資料。

http://ke..com/view/9070.htm?ss=

看這里
都在

『肆』 艾滋病培訓資料

預防艾滋病宣傳資料

第 一 章

艾 滋 病 基 本 知 識

艾滋病是一種病死率極高的嚴重傳染病,目前還沒有治癒的葯物和方法,但可以預防。

●艾滋病的醫學全名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英文全稱是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艾滋」是其英文名稱縮寫「AIDS」的音譯。

艾滋病病毒,又叫「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英文全稱是Human Immune Deficiency Virus英文縮寫為「HIV」。

●艾滋病病毒侵入人體後破壞人體的免疫功能,使人體發生多種難以治癒的感染和腫瘤,最終導致死亡。

●艾滋病病毒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較弱,離開人體後,常溫下只可生存數小時至數天。高溫、乾燥以及常用消毒葯品都可以殺滅這種病毒。

●感染艾滋病病毒4-8周後才能從血液中檢測出艾滋病病毒抗體,但在能測出抗體之前已具有傳染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陰道分泌液、乳汁、傷口滲出液中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強的傳染性。

●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平均經過7-10年的時間(潛伏期)才發展為艾滋病病人。在發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外表看上去正常,他們可以沒有任何症狀地生活和工作很多年,但能夠將病毒傳染給其他人。

●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免疫系統受到病毒的嚴重破壞、以至不能維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時,感染者便發展成為艾滋病病人,出現有原因不明的長期低熱、體重下降、盜汗、慢性腹瀉、咳嗽等症狀。

●目前還沒有能夠治癒艾滋病的葯物,已經研製出的一些葯物只能在某種程度上緩解艾滋病病人的症狀和延長患者的生命。

●積極接受醫學指導和治療,可以幫助艾滋病病人緩解症狀、改善生活質量。

●至今還沒有研製出可以有效預防艾滋病的疫苗。

第二章

艾滋病的傳播途徑

艾滋病主要通過性接觸、血液和母嬰三種途徑傳播

●在世界范圍內,性接觸是艾滋病最主要的傳播途徑。

●艾滋病可通過性交的方式在男性之間、男女之間傳播。

●性接觸者越多,感染艾滋病的危險越大。

●共用注射器吸毒是經血液傳播艾滋病的重要危險行為。

●輸入或注射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製品就會感染艾滋病。

●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而又未經消毒的注射器、針灸針或其它侵入人體的器械會傳播艾滋病。

●1/3的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婦女會通過妊娠、分娩和哺乳把艾滋病傳染給嬰幼兒。

●大部分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嬰幼兒會在3歲以前死亡。

●因艾滋病而失去父母的孤兒身心發育會受到影響,還將增加社會的負擔。

●懷疑自己有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婦女應在孕前到有條件的醫療機構作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查和咨詢。

●懷疑或發現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婦應到有關醫療機構進行咨詢,接受醫務人員的指導和治療。

第三章

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觸不會感染艾滋病

與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觸不會感染艾滋病

●在工作和生活中與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一般接觸(如握手、擁抱、共同進餐、共用工具、辦公用具等)不會感染艾滋病。

●艾滋病不會經馬桶圈、電話機、餐飲具、卧具、游泳池或公共浴池等公共設施傳播。

●咳嗽和打噴嚏不傳播艾滋病。

●蚊蟲叮咬不傳播艾滋病。

第四章

怎樣預防艾滋病

1、 潔身自愛、遵守性道德是預防經性途徑傳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建設精神文明、提倡遵紀守法,樹立健康積極的戀愛、婚姻、家庭及性觀念是預防和控制艾滋病、性病傳播的治本之路。

● 性自由的生活方式、婚前和婚外性行為是艾滋病、性病得以迅速傳播的溫床。

●賣淫、嫖娼等活動是艾滋病、性病傳播的重要危險行為。

●有多個性接觸者的人應停止高危行為,以免感染艾滋病或性病而葬送自己的健康和生命。

●青年人要學會克制性沖動,過早的性關系不僅會損害友情,也會對身心健康產生不良影響。

●夫妻之間彼此忠誠可以保護雙方免於感染艾滋病和性病。

2、 正確使用避孕套不僅能避孕,還能減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險。

●正確使用質量合格的避孕套不僅可以避孕,還可以有效減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險。每次性交都應該使用避孕套。

●避孕套預防艾滋病、性病的效果並不是100%,但遠比不使用避孕套安全。

●除了正確使用避孕套,其它避孕措施都不能預防艾滋病、性病。

●男性感染者將艾滋病傳給女性的危險明顯高於女性傳給男性的危險。婦女有權主動要求對方在性交時使用避孕套。

3、 及早治療並治癒性病可減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險。

●性病患者比沒有性病的人容易感染艾滋病。患有生殖器膿瘡、潰瘍、炎症的人更容易感染艾滋病,並且也容易將病毒傳染給別人。因此,迅速治癒各種生殖器感染可以減少感染和傳播艾滋病。

●如懷疑自己患有性病或生殖器感染要及時到正規醫院或性病防治所檢查、咨詢和治療,還要動員與自己有性接觸的人也去接受檢查。

●部分女性感染性病後無明顯症狀,不易察覺,如有高危行為,應及時去醫院檢查和治療。

●正規醫院能提供正規、保密的檢查、診斷、治療和咨詢服務。切不可找游醫葯販求治,也不要購葯自治,以免誤診誤治,延長病程,增加感染艾滋病的機會。

●懷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時,應盡早到有條件的醫療衛生單位去做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查和咨詢。

4、 共用注射器吸毒是傳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徑,因此要拒絕毒品,珍愛生命。

●吸毒是一種違法行為,不僅嚴重危害吸毒者自己的健康和生命,也危害家庭和社會。

●遠離毒品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因吸毒感染艾滋病。

●與他人共用注射器吸毒的人感染艾滋病的危險特別大。

●不共用注射器、使用清潔注射器或消毒過的注射器,可以有效地減少吸毒傳播艾滋病的危害。

●與注射毒品的人性交容易感染艾滋病。

5、 避免不必要的輸血和注射,使用經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的血液和血液製品。

●依法無償獻血,杜絕販血賣血,加強血液檢測是保證用血安全的重要措施。

●對血液和血液製品進行嚴格的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確保用血安全,是防止艾滋病經采供血途徑傳播的關鍵措施。

●應盡量避免不必要的輸血和注射,使用血漿代用品和自身血液是安全用血的措施之一。

●必須輸血時要使用經過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的血液和一次性或經過嚴格消毒的輸液器。

●嚴格執行各項有關消毒的規章制度是防止艾滋病經血液傳播的重要環節。兒童預防注射要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如沒有條件,則必須作到一人一針一管一用一消毒。

●醫務人員和特種行業(酒店、旅館、澡堂、理發店、美容院、洗腳房等)服務人員所用的刀、針和其它易刺破或擦傷皮膚的器具必須經過嚴格消毒。

第五章

相互關愛共享生命

1、 關心、幫助和不歧視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預防與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方面。

●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的參與和合作是艾滋病預防與控制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對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的歧視不僅不利於預防和控制艾滋病,還會成為社會的不安定因素。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疾病的受害者,應該得到人道主義的同情和幫助。

●家庭和社區要為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營造一個友善、理解、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環境,鼓勵他們採取積極的生活態度、改變高危行為、配合治療,有利於提高病人及感染者的生命質量、延長生命,也有利於艾滋病的預防與控制工作和維護社會安定。

2、艾滋病威脅著每一個人和每一個家庭,預防艾滋病是全社會的責任。

●艾滋病在全世界,特別是在發展中國家迅速蔓延。我國艾滋病流行已進入快速增長期。

●如不能及時、有效地控制艾滋病的流行,將會對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造成嚴重影響。

●建立政府領導、多部門合作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艾滋病預防與控制體系,形成有利於艾滋病防治的社會環境是控制艾滋病流行的重要成功經驗。

●我國預防控制艾滋病的策略是預防為主、宣傳教育為主、動員全社會參與、實行綜合治理。

●宣傳教育和改變危險行為的艾滋病預防措施已被證明是有效的。

●每個人都有權且必須懂得預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識,避免危險行為,加強自我保護。

●人人都應該把懂得的艾滋病預防知識告訴其他人。

●向青少年宣傳預防艾滋病、性病的知識,開展學校性教育,保護青少年免受艾滋病、性病的危害,是每個家庭、每個學校、每個社區和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第六章

預防艾滋病基本知識十條

1、 艾滋病是一種病死率極高的嚴重傳染病,目前還沒有治癒的葯物和方法,但可以預防。

2、 艾滋病主要通過性接觸、血液和母嬰三種途徑傳播。

3、 與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觸不會感染艾滋病。

4、 潔身自愛、遵守性道德是預防經性途徑傳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5、 正確使用避孕套不僅能避孕,還能減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險。

6、 及早治療並治癒性病可減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險。

7、 共用注射器吸毒是傳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徑,因此要拒絕毒品,珍愛生命。

8、 避免不必要的輸血和注射,使用經艾滋病病毒抗體檢測的血液和血液製品。

9、 關心、幫助和不歧視艾滋病病人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預防與控制艾滋病的重要方面。

10、艾滋病威脅著每一個人和每一個家庭,預防艾滋病是全社會的責任。

『伍』 安全教育艾滋病預防知識

安全教育艾滋病預防知識被英盛觀察分為四點:
(1)潔身自愛,不去非法采血站賣血,不涉足色情場所,不要輕率地進出某些娛樂場所;任何場合都應保持強烈的預防艾滋病意識;不要存在任何僥幸心理;不要因好奇而嘗試吸毒。
(2)生病時要到正規的診所、醫院求治,注意輸血安全,不到醫療器械消毒不可靠的醫療單位特別是個體診所打針、拔牙、針炙、手術。不用未消毒的器具穿耳孔、文身、美容。
(3)不與他人共享剃須刀、牙刷等,盡量避免接觸他人體液、血液,對被他人污染過的物品要及時消毒。
(4)注意與艾滋病病人的接觸:給艾滋病病人采血及注射時,注射器應採用一次性用品,病人的血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應進行徹底焚燒。病人的器皿及醫用器械要專人專用,如病人的刮臉刀、牙刷、毛巾、茶杯等應專人專用,排尿、排便後要用肥皂洗手,可達到消毒的目的。

『陸』 艾滋病預防常識

什麼是艾滋病(AIDS)?
答: 艾滋病是AIDS的音譯,AIDS是人類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的英文縮寫。艾滋病的醫學全稱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英文全稱為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艾滋病是一種世界性、致死性傳染性疾病。這個命名表達了艾滋病的完整概念,從中我們可以了解到艾滋病的三個明確定義:(1)獲得性:表示在病因方面是後天獲得而不是先天具有的,艾滋病是由一種逆轉錄病毒,亦即艾滋病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主要通過性接觸、吸毒、圍產期等途徑傳染。(2)免疫缺陷:表示在發病機理方面,主要是造成人體免疫系統的損傷而導致免疫系統的防護功能減低、喪失。(3)綜合征:表示在臨床症狀方面,由於免疫缺陷導致的各個系統的機會性感染、腫瘤而出現的復雜症狀群。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艾滋病。

艾滋病是哪年發現的?
艾滋病是1981年發現,1982年正式命名為「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引起「人類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的病毒在1983年被發現。現在廣泛使用的名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是1996年國際微生物學會及病毒分類學會統一命名的專用名詞。

什麼是HIV?
HIV是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的縮寫。是一種能生存於人的血液中並攻擊人體免疫系統的病毒。它把人體免疫系統中最重要的T4淋巴細胞作為攻擊目標,大量吞噬、破壞T4淋巴細胞,從而使整個人體免疫系統遭到破壞,最終人體喪失對各種疾病的抵抗能力而導致死亡。科學家把這種病毒叫做"人類免疫缺陷病毒"。下面是HIV的照片(左)和模型(右)。

婦女如何作好自我保護?
①主動認識有關艾滋病的知識,了解預防方法。
②潔身自好,與唯一的固定性伴有性關系。
③勸說自己的配偶或性伴了解認識艾滋病,以保護他們不受艾滋病病毒的感染,保護他們就是保護自己。
④清楚了解性伴的生活背景和習慣,如有懷疑,應拒絕與他發生性接觸或堅持使用避孕套。
⑤決不與人共用注射器和針頭。

HIV傳播必須同時具備的三個條件是什麼?
① 有大量的病毒從感染者體內排出。
② 排出的病毒要經過一定方式傳遞給他人。
③ 有足量的病毒進入體內。

艾滋病的傳播途徑有哪些?
實驗證明,HIV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乳汁等都帶有HIV。因此可知,HIV是經性接觸、血液、母嬰(圍產期)、母乳喂養途徑傳播的。

HIV的主要傳播方式是什麼?
在艾滋病流行的早期,首先發現大多數的HIV感染是同性戀者。但是,隨著艾滋病流行的進展和流行病學調查的不斷深入,發現由於異性人群規模大,HIV在異性人群中傳播已經成為當今的主要傳播方式,佔全球總感染人數的70%。

婦女感染HIV與男性有什麼差別?
女性同性戀常與艾滋病無關,因為女同性戀的性伴侶多為1:1,而且相互間很少體液交換。女性較男性更易感染HIV,一般認為,經性接觸途徑,男性傳給女性的機率是女性傳給男性機率的2—4倍。

社交場合的接觸會傳播艾滋病嗎?
HIV偶爾也存在於其他體液中,如眼淚、唾液和汗液中,但是一般情況下存在的數量很少,不足以導致HIV的傳播。所以,在社交場合偶爾接觸,諸如握手、公用設備或衛生間、一起進餐、打噴嚏、擁抱和禮節性接吻,一般不會傳染HIV。

蚊子會傳播艾滋病嗎?
據研究表明,艾滋病病毒在蚊子體內既不發育也不繁殖,所以不可能通過生物性的方式進行傳播。而機械的傳播方式,在蚊子身上也不可行。這是因為,蚊子在吸血前,先由唾液管吐出唾液(作為其潤滑劑以便吸血),然後由食管吸入血液,而血液的吸入是單向的,吸入後不會再吐出。另外,蚊子嘴上殘留的血液因其僅有0.00004毫升,要反復叮咬2800次後,才能引起HIV感染。而且,即使蚊子吸入了帶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艾滋病病毒在2~3天內即可被蚊子消化、破壞而完全消失。根據蚊子的生理特點,蚊子一旦吸飽血後,要待完全消化後才會再叮人吸血。目前,世界范圍內尚未發現蚊子或是昆蟲叮咬而感染艾滋病的報道。因此可不必擔心蚊子傳播乙型肝炎和艾滋病。

唾液能否傳播艾滋病?
唾液中的確可查到艾滋病病毒,但其中的病毒量是很少的。艾滋病病毒要達到一定量都能引起傳播。有人推算過,如果要使唾液中的病毒達到致感染量,恐怕要一次吞下20毫升以上感染者的唾液。另外美國科學家發現,人的唾液中有一種「分泌性白細胞抑制蛋白酶」的蛋白質,這種蛋白在試管中可以有效抑制艾滋病病毒感染人體免疫細胞,所以一般性接吻、共同進餐、咳嗽或打噴嚏都不可能感染艾滋病的。目前的報道中也無經唾液感染的病例報告。但是熱烈地深吻並伴有感染者口腔牙齦出血或發生潰瘍;口交中,感染者的精液排放到健康人的口腔中時,就有可能發生艾滋病毒通過口腔粘膜而進入血液的傳播。

哪些是艾滋病的高危因素?
同性戀;多個性夥伴;無保護的插入性性交;同時患有性傳播疾病;靜脈注射吸毒;輸血傳播。

艾滋病的流行趨勢?
自1981年美國首次發現艾滋病以來,艾滋病以異常迅猛的速度蔓延到世界各地,幾乎沒有一個國家可以倖免。截止到1999年底,全球累計艾滋病病毒感染和艾滋病病人4990萬人,其中成人4510萬,成人中有婦女2100萬,15歲以下兒童有480萬。感染者95%在發展中國家。1999年,全世界新增加HIV/AIDS約有560萬人,這相當於每天約有16000人感染此病病毒。艾滋病襲擊的通常是青壯年。
我國自1985年發現首例艾滋病病例以來,截止到2000年底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不包括台灣、香港和澳門)累計報告HIV感染者22517例,其中AIDS病例880例,已經死亡496例。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女性HIV感染者近年明顯增加,2000年已經接近感染者的20%,隨著育齡婦女感染人數的增加,母嬰傳播在中國也會日趨嚴重。

婦幼人群艾滋病的流行趨勢?
80年代艾滋病流行幾乎不涉及婦女和兒童,而現在有成千上萬的婦女兒童感染HIV,他們已成為世界關注的中心。1980年女性感染佔20%,1995年佔40%,現在已超過40%。迄今為止,艾滋病已經吞噬了300萬兒童的生命,現今還有100萬兒童感染HIV,新感染者約1/10是兒童,9/10出生在非洲。女孩子感染的高峰年齡比男孩子要低。在新感染HIV的人中約有60%是15—24歲的青少年,男女比例為1:2。由於感染的母親哺乳和預防嬰兒感染的葯物昂貴,導致母嬰傳播HIV的機率在15—35%;由於兒童感染HIV後進展到AIDS速度很快,所以這些孩子大多等不到長大就夭折了。到2010年,如果艾滋病的傳播末得以控制,那麼,在流行嚴重的地區,艾滋病將使嬰兒死亡率增加75%,使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增加一倍還多。

艾滋病在婦幼人群中的流行特點?
①在流行病學方面,最常見的婦女感染HIV的危險因素是異性問傳播,其次是靜脈吸毒者。
②基於生物學因素,婦女比男人更容易感染HIV,男性向女性傳播HIV的機率是女性向男性傳播機率的2—4倍。
③有些婦女感染了性病後常常無明顯症狀,因而求醫的可能性較小,而使她們在性病的基礎上感染HIV的危險增加。
④由於貧血或分娩時的並發症,在接受輸血和其他血液製品的人中,婦女所佔比例較大。
⑤母嬰傳播是目前兒童感染HIV的主要傳播途徑,全球兒童感染者中通過母嬰傳播的佔90%以上。除此外,還有不少兒童從污染的血液製品、異性接觸、靜脈吸毒等途徑感染,青春期少女感染HIV的可能性遠遠高於少男,女童生理上的易感性以及在兩性關系中的社會和身體的脆弱性,使她們處於HIV感染的高風險中

有沒有預防艾滋病的疫苗?
預防一種傳染病,最理想的手段是研製並使用疫苗。許多國家的科學家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至今尚沒有成功,有的科學家估計,生產出安全有效的艾滋病疫苗至少還需要十年。

當前預防艾滋病最好的方法是什麼?
在現階段,最現實、最有效的辦法是針對其傳播途徑,通過健康教育和咨詢來規范和改變人們的行為。通過規范行為,來阻斷HIV經血、經性和母嬰傳播。同時,在醫療衛生保健機構規范各項有關操作,防止醫源性傳播並做好自身保護。

母嬰傳播的特點?
①宮內感染,胎兒HIV的感染常呈彌散性,多發生在妊娠晚期。
②分娩時經產道感染,40%HIV陽性孕婦的宮頸分泌物中可檢測到HIV。從破膜到胎兒產出,超過4小時的嬰兒HIV感染危險率高;
③產後感染,產婦乳汁中可檢測到HIV,估計2000年後所有感染的兒童中30—50%是通過母乳喂養感染的。

影響母嬰傳播的因素?
①母體HIV感染情況:病毒載量高的婦女較病毒載量低的婦女更易將HIV傳給孩子。
②產科因素:產程越長,感染的危險越大;雙胎時,第一胎感染的危險大於第二胎;陰道產感染率大於剖宮產。
②營養因素:營養的缺乏可影響粘膜的完整性,並促進宮頸與陰道中HIV的排放,增加垂直傳播。
④與性病合並感染:合並感染的母親較單一感染的母親傳播率高。
⑤母乳喂養:母親產後通過乳汁發生傳播的危險性最高。
⑥早產兒和低出生體重兒:感染的母親所產的嬰兒體重低,34周以前出生的嬰兒比34周以後的更易感染

艾滋病毒感染窗口期有多長時間,有什麼意義?
窗口期一般為2周—3月,有極少數人可長達6個月。如恰逢在窗口期作HIV抗體檢測,結果可呈「陰性」,但其血中已有病毒,可以傳染給別人

艾滋病確診病例的標准?
①HIV感染者需具備抗HIV抗體陽性。
②艾滋病病例具備有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中任何一項和實驗室檢查中抗HIV抗體陽性,CD4細胞少於200/mm3或200-500/mm3及可找到上述各種合並感染的病原學或腫瘤的病理依據。
參考資料:什麼是艾滋病(AIDS)?

閱讀全文

與艾滋病知識培訓資料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重陽節活動策劃方案飯店 瀏覽:165
農村黨員就業培訓實施方案 瀏覽:279
教師全員培訓研修方案 瀏覽:873
旅遊電子商務實驗報告 瀏覽:212
2018暑假教師培訓方案6 瀏覽:261
開展網路營銷的必要性 瀏覽:263
市場營銷學北大課件 瀏覽:55
人口因素酒店市場營銷 瀏覽:800
培訓學校秋季招生方案模版 瀏覽:760
區域大崗點多如何做好培訓工作方案 瀏覽:356
生鮮電商策劃方案項目概述 瀏覽:851
天之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01
電子商務營銷流程 瀏覽:157
公司文明創建宣傳策劃方案 瀏覽:25
關於香飄飄的市場營銷 瀏覽:431
送科技下鄉技術培訓活動方案 瀏覽:512
愛特思電子商務上海有限公司58 瀏覽:989
市場營銷長期職業計劃 瀏覽:380
幼兒教師法制培訓方案 瀏覽:704
首都航空市場營銷面試 瀏覽: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