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寫公衛工作總結和工作計劃
公共衛生的工作總結和工作計劃,要看自己做的工作。然後把不足和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寫上。
B. 公共衛生科得主要職責是什麼
1、在院長的領導下,承擔醫院公共衛生行政管理與業務指導工作,負責對內、對外涉及公共衛生的協調聯絡和信息收發工作;
參與涉及公共衛生工作隊伍建設、醫院院區規劃、房屋建設、公共場所及設施配置、飲食飲水等工作的開展。
2、承擔醫院公共衛生規劃、計劃、工作方案和制度起草工作,負責醫院公共衛生管理制度、規劃、計劃、方案和上級檢查及活動的組織、落實、督查、考核與總結匯報工作,
3、承擔各種涉及公共衛生的法律法規和各種規范要求、制度、技能的組織、培訓指導和考核工作。
4、承擔醫院傳染病管理、傳染病上報流程指導和傳染病信息規范收集、上報工作;承擔發熱門診、腸道門診建設指導與督查工作;
承擔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風險排查、收集和信息上報工作,參與醫院應急預案制(修)訂和風險評估,負責醫院突發事件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涉及公共衛生處理工作,參與協調與聯絡。
5、承擔醫院放射衛生、職業防護及職業暴露管理與指導工作。
承擔醫院職工健康檔案建設與管理工作,承擔院區居民兒童健康管理服務、孕產婦健康管理服務、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高血壓患者健康管理服務、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務、重發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務。
與相關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聯絡、對接健康管理信息,參與義診、轉診事務。
6、承擔醫院新生兒預防接種組織、指導和管理與考核工作,負責相關疫苗的規范領取工作。規劃醫院接種門診的建設(可納入工作計劃或規劃)。
7、承擔醫院健康教育計劃起草、組織和實施工作,負責與衛生管理部門和相關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健康教育方案的對接工作。規劃醫院健康教育學校建設(可納入工作計劃或規劃)。
8、承擔《醫學出生證明》與《死亡證明》管理、審核蓋章工作。承擔醫院公共衛生監測信息(死亡、慢性病、腫瘤病例報告,圍產兒、出生缺陷及各種婦幼信息)匯總和網路直報工作。
9、承擔衛生管理部門要求的衛生監督協管工作,完成各種涉及公共衛生指令性工作。
(2)2018公衛培訓計劃擴展閱讀:
公共衛生科相關人員職責:
A、公衛科科長職責
1、負責醫院公共衛生工作方案的制定與落實;
2、負責醫院疫情報告、傳染病監測報告工作;
3、負責醫院門診、住院患者傳染疾病的監測上報工作;
4、負責職工的預防保健工作,建立職工健康檔案,開展職業危害的防護工作;
5、協助衛生疾控部門開展相關流行病學調查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工作;
6、開展健康教育、健康咨詢、婦幼保健、免疫預防工作;
7、督導進行消毒質量監測、病區空氣細菌監測、抗菌素使用監測,做好醫院感染管理工作;
8、負責醫護人員相關知識的培訓工作。
B、公衛科副科長職責
1、在醫院分管院長和科長的領導下,協助科長完成科室的各項工作。科長不在時負責全科工作。
2、協助科長完成科室的年度工作計劃,做好各項工作任務的規劃安排,並組織實施。
3、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衛生行政部門、疾控中心、婦保院溝通協調,做好傳染病報告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工作。
4、做好院內感染管理、傳染病培訓工作及相關的健康教育。
5、做好院內職工職業暴露監管工作。
6、完成領導交付的其他工作。
C、公衛科科員職責
1、在公共衛生科科長領導下開展日常工作。
2、負責傳染病報卡、死亡醫學證明的網路直報並做好登記工作。
3、督導新生兒乙肝疫苗工作的完成,疫苗領用記錄完整。
4、參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處置,做好信息上報工作。
5、完成日常傳染病專病報表的統計及上報工作。
6、定期參加傳染病知識培訓,提高業務能力。
7、參與院內健康教育工作的實施。
8、完成領導交付的其他工作。
C. 如何安排公衛執業醫師考試復習時間
關於2018年的執業醫師考試復習計劃建議如下:
1.復習時間
第一階段:基礎復習3個月時間(2018年1月~2018年3月)
第二階段:鞏固復習2個月時間(2018年4月~2018年5月)
第三階段:實踐技能階段1個月時間(2018年6月~2018年7月)
第四階段:鞏固沖刺階段(考前2個月)
2.復習策略
(1)先復習筆試
技能考試中很多內容和筆試是相通的甚至是重復的。如果沒有筆試的基礎,直接復習技能,知識斷層就無法理解,死記硬背很難而且效果差,容易忘記。所以在參加2018年實踐技能考試之前,筆試的內容最少應該復習完一遍。
(2)研讀教材
按照新大綱准備復習資料,制定出一個復習時間計劃表。可以准備一本復習指導書,市面上行行色色的指導書很多,可以選擇一本口碑相對較好的,其作用在於它總結的內容好,相當於一個綱要,為復習搭好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
(3)做真題,把握方向
指導書和教材完整的看完一門後,這時候可以看歷年考題,把已復習完的那一科的考題仔仔細細做一遍,可以檢查出前面看書的不足,查漏補缺。同時也能把握醫考命題的方向和規律,為後面的復習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調整復習方向,更加適應醫考。
(4)整理錯題
把重點的內容寫到筆記本上,對於易錯、易混的知識,可以用表格、大括弧總結對比,筆記本隨身攜帶,利用零碎時間經常翻看。只需要認真整理錯題和相關知識點,即節省時間效率還高。
(5)模擬考試
考試前一周找三至四套模擬試題練習一遍。
D. 客房培訓計劃
昌盛大酒店培訓計劃大綱
公共課程部分(前廳、客房、保安、工程、大堂吧)
一、 禮節、禮貌、禮儀
1、 禮節禮貌禮儀的概念
2、 禮節禮貌禮儀的要求
3、 禮貌用語的場景使用
4、 電話禮儀
5、 世界主要國家的禮儀風俗
二、 儀容儀表
1、 儀容儀表的含義
2、 酒店對儀容儀表的要求及規范
3、 微笑服務
三、 酒店服務意識
1、 服務質量和服務意識的含義
2、 衡量酒店服務質量的標准
3、 優質服務的具體表現
4、 顧客投訴的處理及投訴分析
5、 做一名合格的酒店員工基本要求
四、員工心態培訓與管理
前廳部培訓內容大綱
一、 崗位職責
大堂副理、領班、接待員
二、 工作程序
1、 VIP接待規格及日常接待工作程序、收銀程序
A、主管、領班、大堂副理每日工作程序
a、客人投訴處理
b、酒店財物失竊、賓客財物失竊處理
c、物品損壞賠償處理
d、酒醉客人的處理
e、打架斗毆事件的處理
f、醫療救急和客人死亡的處理
g、停電應急事故處理
h、火警、火災的應急處理
B、客房安排程序、房態的正確認識、標示及入住辦理、計費系統的熟練操作
C、散客、協議單位、團隊開房程序及注意事項
D、換房程序及房費的轉賬程序
E、延期離店處理程序及催繳房費的工作程序
F、現金、行李寄存的操作程序及規范
G、雨傘租借工作程序
2、 問詢、代辦工作程序
A. 瑞麗主要景點、景區介紹,餐飲、娛樂、購物介紹
B. 代客留言、代客郵件、訂票工作程序
C. 托轉物品處理程序
3、 總機電話接聽、轉接程序及要求
A. 總機軟體的熟練操作(轉接、強插、歷史號碼查找、話費計費、禁出、禁入等功能)
B. 叫醒服務操作程序(團隊、散客)
C. 酒店電話的使用方法
D. 國際長途電話受理程序
E. 電話接聽規范及話務要求
4、 酒店客房預定
A. 團隊、協議單位預定程序及注意事項
B. 散客預定
C. 預定時間的規定及確認
D. 超額預定的處理
5、 商務中心日常操作程序
A. 傳真的接、發及收費
B. 打字、復印及圖文處理
C. 公共電話服務
D. 機票、長途汽車票、火車票預定及旅遊代辦
三、 各崗位、各業務技能的服務質量標准
1、 收銀、接待服務質量標准
2、 商務中心服務質量標准
3、 總機服務質量標准
4、 大堂副理服務質量標准
5、 行李服務質量標准
四、 貨幣常識及POSS機的使用常識
1、 真偽鈔的識別
2、 支票常識
3、 POSS機刷卡的使用及注意事項
五、 酒店賬務管理系統的功能操作使用
六、 前台安全操作管理規范
1、 客人房卡丟失應急處理規范
2、 客人忘記帶房卡,要求開門操作規范
3、賬務、現金保管安全規范
客房部培訓內容大綱
一、客房部在酒店中的位置
二、客房部各崗位職責(主管、領班、服務員)
三、房態的認識及標示
四、客房清潔工作程序及質量標准
A. 清潔客房的准備工作
B. 清潔客房的操作程序
C. 客房小整理及開夜床的操作程序
D. 清潔住人房注意事項
E. 檢查退房要求及注意事項
五、VIP的接待規格及服務程序
A、VIP的等級劃分及接待要求
六、房務中心工作程序
七、客房安全管理規范
1、 安全服務規范
2、 安全操作規范
3、 客房萬能鑰匙的管理規范
八、 客房質量檢查驗收標准
九、 客房服務效率標准
A、 空房、臟房、住人房清潔效率
B、 物品配送效率
C、 客人投訴處理效率
D、 退房檢查效率
E、 遺留物品處理效率
F、 客房加床服務效率
G、 客人交代的其他代辦事物效率
十、 客房洗衣的收取要求及注意事項
十一、 客房綜合知識問答
十二、 中式鋪床要求及規范(中式鋪床練習操作)
十三、 木質傢具的清潔保養方法及保養周期
十四、 客房五金件的清潔保養方法
十五、 地毯的日常保養護理方法及要求
十六、 客房常見污染、污跡的分類及清潔方法
十七、 客房常用清潔劑種類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十八、 客房吸塵器的使用及維護
公衛培訓內容大綱
一、 公衛清潔員的崗位職責
二、 大堂日常清潔方法及質量要求
三、 公共衛生間的清潔質量要求
四、 公衛清潔劑的分類及使用方法
五、 石材的分類及日常護理方法
A、 翻新
B、 日常結晶護理
六、 地毯的分類及清洗方法
A、 羊毛地毯
B、 化纖地毯
C、 混紡地毯
七、 玻璃清洗方法
八、 傢具的上蠟保養方法
九、 五金、銅器、不銹鋼的清潔保養方法
十、 公衛常見污跡的分類及清潔方法
十一、 公衛機器設備的安全使用方法、注意事項及保養條例
保安部培訓內容大綱
一、 對部門的認識
二、 保安員崗位職責
三、 各類突發事件及消防安全的處理
A、 住客物品丟失
B、 火情的處理與賓客疏散
C、 詐騙、偷盜、搶劫、兇殺等暴力事件的處理措施及防範
D、 打架斗毆、流氓滋擾的防範與處理
E、 爆炸及可疑物品的緊急處理
F、 對酒醉客人、精神病、鬧事人員的防範與處理
G、 食物中毒事件的處理
H、 突然死亡事故的處理
I、 發生停電、斷電和其他自然災害的處理
四、 酒店安全檢查制度建立
A、 酒店安全管理原則
B、 酒店安全管理檢查內容
C、 安全檢查制度實施辦法
五、 酒店消防安全管理辦法
A、 消防工作的組織管理
B、 消防守則
C、 火災的預防
D、 加強重點部位安全消防管理
E、 電器設備的安裝規則
F、 施工用火規定
六、 停車場安全管理辦法
A、 車輛的出入管理與登記
B、 車輛的停放位置的安排與注意事項
七、 酒店的消防設施管理與使用事項
A、 滅火器的管理與使用
B、 消防栓的管理與使用
C、 消防水池的管理規定
D、 各消防水閥的管理規定
E、 消防照明燈的管理規定
F、 消防報警器的管理規定
G、 消防通道的使用管理規定
H、 消防噴淋系統及煙感系統的熟悉操作與使用
八、 酒店消防預案的建立與實施
A、 義務消防隊的組建
B、 火災發生時各部門的安排與協調配合
工程部培訓內容大綱
略。。。。。。。。。。
將培訓資料交由工程部自己看、自己學習。
備註:以上培訓內容安排為每個部門每周2節課,培訓時間為下午4:00—5:30分,培訓完為止。培訓完後進行考核,不過關著給予補考機會1次,補考不過關者,給予勸退處理。並且在今後每個部門每周安排學習一次,在工作中著重實施,以便達到業務技能及綜合素質的提升。
計劃制定:李興衛
2008-10-07
E.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培訓內容應增加哪些內容
淺談如何做好基層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質量
1 專業人員的業務培訓規范化
專業人員培訓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繫到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的應用質量。各級公衛人員通過競爭上崗擇優錄取。為保證培訓質量,建立一整套培訓機制,確保培訓質量。通過業務培訓,不斷加強提升業務水平。探索建立長效機制,將臨時性、應急性培訓逐步轉變為長期性、制度化培訓。通過專題講座、脫產進修、對口支援等形式,對基層公共衛生人員進行普及型技能培訓,培養適用型人才。集中對全區公衛辦人員和公共衛生協理員分期分批實施全員培訓、考核。參加或承辦公共衛生領域「名醫講壇」,組織醫療衛生單位業務指導人員、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項目工作人員進行專項培訓,提升項目工作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多次組織管理人員到其他區、市學習先進管理經驗和做法,並組織召開全區現場會,加強工作交流,促進工作開展。
2 分級管理工作規范化
建立健全分級負責責任體系。區政府成立公共衛生服務工作領導小組,區衛生局專門成立公共衛生管理辦公室,明確專職人員。各鄉鎮、街道確定1名正式在編人員為公共衛生聯絡員。各鄉鎮(街道)成立了公共衛生服務管理辦公室,按轄區服務人口3/1000 0的標准配備業務技術好、責任心強的工作人員,在行政村(居),由標准化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的正式工作人員擔任本村(居)的公共衛生協理員,推進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工作的實施。
2.1 明確各級公衛工作職責與制度
按照公共衛生服務管理辦公室建設的統一標准,全區設立公衛辦12個,設置了專門辦公場所,管理辦公室按「五室分開」模式,設置疾病預防控制室、衛生監督室、婦幼保健室、慢病管理室、健康教育和檔案管理等工作室。配備必要設施,進一步加快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工作,推進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開展,將各級公衛工作職責與制度裝訂成冊並上牆,率先在全市制訂區、鄉鎮(街道)、村(居)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台賬並認真貫徹執行。
2.2 公共衛生服務管理實施辦法
根據山東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統一使用所有的紙質表格和電子表格,並對軟體使用情況進行全員培訓。通過培訓使其充分掌握項目工作目標任務和工作方法,操作規范、表卡填寫等內容,力爭使每個人都能聽懂、看懂,達到培訓效果。為完善公共衛生信息管理平台建設,下發實施方案,設專人成立辦公室,建設獨立機房,配備全 新伺服器、交換機、防火牆等硬體設施。各單位明確具體專人負責信息化建設。建成覆蓋區、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機構的電子信息服務網路,並按時實施國家基本葯物制度。
2.3 完善各級公衛管理機制
以實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項目為切入點,積極構建三級公共衛生服務網路,促進城鄉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各級各單位均簽訂了目標責任書,建立督導包保責任制,定期督查工作進展情況,推動各項工作有序平穩發展。率先在全市組建2個疾控責任指導團隊,劃片分區,責任到人,採取定期輪駐、巡迴指導、對口幫扶等形式「下沉」到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強化對基層的公共衛生業務指導、管理。更好地發揮疾病預防控制、衛生監督、婦幼保健等專業公共衛生機構在基層衛生服務中的業務指導、技術支撐、監督管理作用。局領導班子成員分片包干,利用周末等時間不定期進行明察暗訪。市、區人大、政府、政協領導多次深入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現場,視察工作開展情況,省衛生廳、市衛生局有關領導多次進行現場指導,按照各級領導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逐項進行整改完善和提高。及時召開現場會、編發典型材料予以總結推廣;對發現的問題和不足,現場提出整改意見,並通過通報等形式向區政府、市衛生局匯報,促使基層公共衛生工作緊抓不懈。
3 各級監督考核規范化
加強督導、嚴格執行各級考評機制,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落實情況作為體系建設和績效考核重要內容,核定服務數量,明確質量標准,激勵、引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轉變服務模式,變坐等式被動服務為上門式主動服務,變片面追求經濟效益為更加重視社會效益,變衛生部門內部評價為多部門及群眾共同參與評價,變按人員編制補償為績效考核補償。制定了考評指標和體系,由各級公衛辦牽頭,組織專家組成考核組,將服務人口數量、完成質量等納入考核指標體系,同時引入群眾評價機制,對群眾知曉率、滿意度、服務利用率等指標進行綜合評價。
F.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十四項都包括哪些具體一些更好
建立居民健復康制檔案
健康教育
預防接種
兒童健康管理
孕產婦健康管理
老年人健康管理
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壓)
重性精神疾病(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管理
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
中醫葯健康管理
衛生監督協管
結核病患者健康管理
免費提供避孕葯具
健康素養促進行動
(6)2018公衛培訓計劃擴展閱讀: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是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內容,是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工作。是我國政府針對當前城鄉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問題,以兒童、孕產婦、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為重點人群,面向全體居民免費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衛生服務。開展服務項目所需資金主要由政府承擔,城鄉居民可直接受益。
G. 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如何分配村委衛生室發多少
原則上將40%左右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任務交由村衛生室承擔,考核後將相應的服務經費撥付給村衛生室。村衛生室一般診療費標准為5元(新農合支付4.5元,個人支付0.5元)。
對實施基本葯物制度的村衛生室,採取省、市、縣三級財政定額專項補助。鼓勵有條件的縣(市、區),提高具有執業(助理)醫師資格、作出突出貢獻和在邊遠地區執業的鄉村醫生補助水平。
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是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內容,是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工作。
是我國政府針對當前城鄉居民存在的主要健康問題,以兒童、孕產婦、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為重點人群,面向全體居民免費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衛生服務。
開展服務項目所需資金主要由政府承擔,城鄉居民可直接受益。自2009年實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以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在經費和內容方面都有顯著提高和增長。
從2009年的公衛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補助15元,逐年上漲到2017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補助經費標准為人均50元。
而今年國家衛生計生委又宣布在2017年的基礎上,又加5元,那麼2018年的公共衛生服務補助經費是人均55元。
從2009年首次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到現在已有9年,伴隨著醫改的推進,也伴隨著實際擔負公衛人的砥礪前行。
國家的公衛政策在體現民生的大戰略中,基層醫生是沖鋒在前的主要生力軍。
(7)2018公衛培訓計劃擴展閱讀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主要由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負責具體實施。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分別接受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業務管理,合理承擔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任務。其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也可以按照政府部門的部署來提供相應的服務。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所規定的服務內容由國家為城鄉居民免費提供,所需經費由政府承擔,居民接受服務項目內的服務不需要再繳納費用。
2011年,各級政府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准為人均25元,全國經費補助總額達到325億元。人均補助標准比2009年的15元提高了10元,主要用於擴大服務覆蓋人群以及增加服務項目和內容。
今後,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經費補助及其項目內容還會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公共衛生服務需要和財政承受能力等適時進行調整。地方政府可結合當地實際,在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基礎上,增加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內容和經費補助標准。
2014年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標准由30元提高至35元,2016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財政補助已經提高到45元/人;而2017年公衛補助提高後,或將不低於50元/人的標准。
參考資料:公共衛生服務費分配-中國政府網
H. 醫院公衛科發展有什麼好的建議
摘要 一、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改革。基層疾控機構「按公益一類財政供給、按公益二類事業單位管理」的機制管理,以此激勵疾控機構自主創新,適應當前傳染病疫情防控工作發展;探索建立基層疾控專家和臨床醫生一起工作的醫防結合模式,創新公共衛生發展模式、助力醫防有機結合,推動「疾病管理」向「健康管理」的醫學模式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