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培訓大全 > 防災減災日知識培訓

防災減災日知識培訓

發布時間:2022-05-27 16:02:31

❶ 如何加強防災減災能力建設

一、加大防災減災工程建設力度,增強災害防禦能力
,我們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踐行可持續發展的防災減災思路,堅持依法防控、科學防控、綜合防控和群防群控,著力提高社會綜合減災能力。中央十二五規劃建議明確了「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鞏固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還草,退牧還草等成果推進荒漠化、石漠化綜合治理,保護好草原和濕地……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大江大河支流、湖泊和中小河流治理,增強城鄉防洪能力。」實施好這些重大防災減災工程,就會有效防範重大自然災害,減少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我們要搶抓機遇,在抓好重點防災減災工程建設的同時還要抓好關系民生的防災減災工程建設。一是在廣大農村特別是山區農村要把土坯房改造納入防災減災工程建設,山區農村是自然災害多發區,山區農民居住的土坯房最易遭受自然災害的破壞,山區農民又最窮,拿不出更多的錢建設防震、防洪、防地災的小樓房,一旦發生自然災害農民的住房被毀,農民籌資建房的能力較差,政府投入災後重建的壓力就大。因此建議在十二五期間中央和省政府把農村土坯房改造納入防災減災工程建設,增強山區農村防禦自然災害能力。二是在城市要把自然災害應急避難場所建設納入城市建設的整體規劃,按照防火災、防洪澇、防地震的要求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國家應安排相應的項目資金配備標牌標示、飲水、醫療、食品供應等必要設施,滿足災害來臨時應急需要。三是大力開展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創建活動,不斷完善城鄉社區減災防災設施,建立健全防災減災制度,增強城鄉居民防災減災意識,提高防災避災能力。
二、加大抗災救災體系建設力度,增強災害救助能力

建立健全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體系。縣鄉村、城市社區、重點區域、重點企業、重點單位、學校都要制訂應急預案,實行應急預案全覆蓋。制訂預案要符合實際,科學適用,不斷修訂完善,形成指揮有序,處置有力,科學調度,反應迅速的應急預案體系,提高災害應急處置能力。積極推進預案建設和演練,組織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社會組織、社區家庭等開展各類形式多樣、群眾喜聞樂見的防災減災活動,組織開展防災減災業務研討和應急演練,進一步完善預案,提高預案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增強幹部群眾對預案的掌握和運用能力。

建立健全自然災害監測預警體系。建立完善防汛抗洪氣象信息預報、雨(水)情信息預警、地質災害信息收集上報及應急處置工作程序,形成指揮統一、社會聯動、運轉協調的災害預警工作體系。加強自然災害信息員隊伍建設,通過不斷培訓,提高災害信息報送能力。建立網上信息平台,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信息互通,提高科學判斷災情能力。加強自然災害監測預警設備設施建設,以縣市為單位裝備氣象預警、水文預警、地震監測設備,提高災害及時預警能力。

建立健全抗災救災應急救援體系。建立自然災害應急指揮中心,科學調度各方應急救援力量,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時間內開展救援行動。加強專業救援隊伍建設,改善技術裝備水平和訓練條件,充分發揮解放軍、武警、民兵和公安民警的主力軍作用。大力發展社會化緊急救援服務組織,積極培育基層兼職救援隊伍,充分發揮志願者、民間組織以及社會團體在災害緊急救援中的作用,提高災害應急救援能力。

建立健全自然災害調查評估體系。制訂災情核查工作規則,整合民政、交通、水利、農業、通訊、電力等各職能部門力量,分類開展災情核查,通過匯商,科學評估自然災害損失,為政府災後重建提供決策依據,提高災後重建參謀決策能力。

建立健全自然災害災民救助體系。完善災害應急救助制度,災情發生後要在第一時間將資金物質送到災區開展救助,確保災民有飯吃、有干凈水喝、有衣穿、有臨時住房、有病能得到醫治。在第一時間趕赴災區核災查災,慰問災民;完善災民冬春生活救助制度,提高災民生活救助標准,確保災民安全越冬;完善災後恢復重建政府補助制度,適當提高災後倒房恢復重建補助標准,減輕災民經濟負擔;  建立贈災捐贈機制,發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光榮傳統,動員社會力量參加抗災救災活動;建立對口幫扶機制,動員行政企事業單位對口幫扶災區開展災後重建工作,提高災害救助能力。

三、加大防災減災宣傳教育力度,增強災害防範自救能力

加強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是提高城鄉居民防災減災意識的前提,要以城鄉社區為前沿陣地,動員社區中的每個家庭、每位成員積極關注各類災害風險,積極參與防災減災和應急救援,增強防範意識和應對技能。以「防災減災日」宣傳教育活動為契機,結合各自實際,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活動,組織應急演練,著力提高全社會防災減災意識;建立防災減災宣傳教育長效機制 ,大力宣傳開展防災減災活動的重要意義,面向城鄉社區,全方位、多角度地做好防災減災宣傳工作,努力形成全社會共同關心和參與防災減災工作的良好局面;切實加強防災減災知識和技能培訓。深入城鄉社區、學校、廠礦等基層單位和災害易發地區,廣泛普及防災減災法律法規和基本知識教育,重點普及各類災害基本知識和防災避險、自救互救等基本技能,提高災害防禦能力。

四、加大減災救災財政投入力度,增強民政救災工作能力

防災減災工程建設和災民生活保障是各級政府的主要責任。加大財政投入,健全長效規范的減災救災資金投入和快速撥付機制是關鍵措施,因此各級財政預算減災救災經費要隨著預算收入的增加而增加,滿足防災減災工程投入、災民生產生活設施恢復和基本生活需求;加強抗災救災物資儲備體系建設和救災物資運輸調撥能力建設,實施中央、省、地市、縣四級救災物資儲備庫建設,建立規范的倉儲采購制度,加強救災物資信息化管理。滿足災害應急救助需要;加強防災減災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開發應用,學習應用國際國內應對突發自然災害應急管理先進經驗,抓好氣象信息預報、水情(警)預報、災害信息應用平台、冰雹防治等設施建設,提高防災減災科技支撐能力;加強防災減災救災機構自身建設,配齊配強工作人員,配備必要的交通、通訊、攝影攝像工具和辦公設備,預算必要工作經費,提高災害應急管理參考決策能力和災害應對工作能力

❷ 2020年自然災害救援(防汛抗旱)培訓經驗介紹

摘要 為貫徹落實中央和市級領導同志對防汛抗旱、自然災害救助和防災減災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和有關文件精神,普及防災減災救災相關知識,提升自然災害救助能力,切實提高防汛抗旱、防災減災工作應急處置能力和業務工作水平,有效防範和遏制突發性自然災害事件的發生,維護全區安全穩定的發展環境。5月26日,區應急管理局邀請市應急局、市水務局和市地震局專家就防汛搶險、隱患排查、物資儲備、自然災害識別與報送以及地震宏觀監測和「三網一員」防震減災等方面為全區各街鎮、各有關部門相關工作人員,利用一天的時間開展相關知識工作培訓。

❸ 防災減災的內容

一、地震:遇地震,先躲避,桌子床下找空隙,靠在牆角曲身體,抓住機會逃出去,遠離所有建築物,餘震蹲在開闊地。

二、火災:火災起,怕煙熏,鼻口捂住濕毛巾,身上起火地上滾,不乘電梯往下奔,陽台滑下捆繩索,盲目跳樓會傷身。

三、洪水:洪水猛,高處行,土房頂上待不成,睡床桌子扎木筏,大樹能拴救命繩,准備食物手電筒,穿暖衣服度險情。

四、台風:台風來,聽預報,加固堤壩通水道,煤氣電路檢修好,臨時建築整牢靠,船進港口深拋錨,減少出行看信號。

五、泥石流:下暴雨,泥石流,危險處地是下游,逃離別順溝底走,橫向快爬上山頭,野外宿營不選溝,進山一定看氣候。

六、雷擊:陰雨天,生雷電,避雨別在樹下站,鐵塔線桿要離遠,打雷家中也防患,關好門窗切電源,避免雷火屋裡竄。

防震減災工作意義:

中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在全球氣候變化和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我國自然災害損失不斷增加,重大自然災害乃至巨災時有發生,我國面臨的自然災害形勢嚴峻復雜,災害風險進一步加劇。

在這種背景下,設立「防災減災日」,既體現了國家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重視,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推進經濟社會平穩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通過設立「防災減災日」,定期舉辦全國性的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

有利於進一步喚起社會各界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關注,增強全社會防災減災意識,普及推廣全民防災減災知識和避災自救技能,提高各級綜合減災能力,最大限度地減輕自然災害的損失。

❹ 如何給孩子更好的防災減災教育

如今,兒童安全事故迫使社會越來越重視兒童安全教育,防災減災教育就是其中重要的環節。
目前,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小學生防災減災教育已經出現常態化。一些學校每隔兩周就會開展一次應急演練,包括火災和地震逃生,甚至模擬遇到逃犯的場景。
在老師和家長們的努力下,孩子們的安全意識逐漸提升。不過,在兒童防災減災教育向好的道路上,仍有很多細節值得人們思考。
首先要考慮防災減災知識的准確性和實用性。
如果告訴幼兒園的孩子,「下雨打雷不能在樹下」,他可能會機靈地說,「那可以打傘」。成人知道樹可以引雷,在空曠處不能在樹下避雨。但在高樓林立的城市中呢?如果不能躲在樹下,能否打傘呢?
在今年「氣象主播遭雷擊」引發社會關注之前,很少有人知道,那是從地面發生的感應電荷。當時身處開闊地,手上拿著帶有金屬桿的雨傘,身邊還有許多電子設備時,感應電荷便容易在人身上聚集。
這種事件雖屬偶發,卻關繫到人身安全。如果成年人不清楚這些災害知識,如何對兒童的一句「可以打傘」進行正確的回應呢?一些老師也有相似的困惑。
現在,很多幼兒園老師會根據季節的變幻,簡單講授防災減災知識,但「沒有相關教材,沒有專門培訓,講授的知識都源於自己小時候接受的常識教育。」老師們無從考證這些傳承下來的避險措施是否實用。一位不具名的科學家告訴記者,現在很多防災減災知識是過時的或者不實用的。比如,「遇到台風時,要在窗戶上貼『米』字型膠帶,用於加固」,但這一流傳幾十年的避險措施,實際上只適用於幾十年前對開的窗戶,對當今的鋁合金窗戶根本不起作用。
究其原因,少有科學家對防災減災科普進行潛心研究和試驗,去驗證那些流傳下來的知識是否行之有效。盡管科普和科技雙翼齊飛,但寫科普的人仍相對匱乏。現階段,防災減災科普還只停留在知識層面,缺乏實用技術層面的研究。

❺ 怎樣宣傳防災減災知識

通過給周邊的人親自宣傳講解培訓防範意識、防範措施、自救方法或者通過媒體的廣泛宣傳。還有就是時刻提醒,口號標語時時警示。

❻ 第13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到來,這一天人們都需要干什麼

1、在中小學開展防災減災活動。宣傳周期間,全國中小學普遍開展了防災減災專項活動。通過組織防災減災演練、主題班會、黑板報宣傳、觀看防災減災影視作品等活動,開展各種防災減災宣傳主題活動,提高學生防災減災素養。

國家防災減災日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從2009年開始,每年的5月12日是全國防災減災日。一方面,它符合社會各界對中國防災減災的需求,另一方面,它提醒人們更加重視防災減災,努力減少災害損失。防災減災日圖標以彩虹、雨傘、人造為基礎。雨後天氣晴朗的彩虹意味著美麗、未來和希望。傘的弧形圖案代表保護和關懷。兩個人代表一男一女,一老一少。兩人手拉手與下面兩人的腿一起組成“公”字,意思是大家手拉手,萬眾一心,防災減災。整個標志體現了積極的思想和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意義。

❼ 怎樣做好防災減災

本世紀末,全球擁有200萬以上人口的城市已達110餘個,其中有40%位於構造板塊邊界200公里以內,或靠近過去曾發生過破壞性地震的地區。44個左右的大城市已發生過破壞性地震的就有28個。從1906年的舊金山大地震開始,到1999年為止,死亡人數達50餘萬,財產損失約3750億美元,影響經濟產值(停工停產、外貿等)1800億美元。 另外,從聯合國人口報告統計來看,有30億大中小城市居民(其中發展中國家城市佔80%)生活在地震危險區中,預計到2035年以前,地震危險區的人口還會增加1倍。 這種狀況延續下去只會有增無減,所以做好防災減災工作是必須的,應積極有效地計劃、實施防災減災工作。 怎樣才能最有效地開展防災減災工作?25個多地震國家都曾採取過各種抗、防、救措施,這為我們提供了豐富、寶貴的經驗。 一些發達國家的大都市(如美國加州聖安德烈斯大斷層上的舊金山、洛杉磯等大城市,日本東京地震圈及阪神地震帶),已形成地震抗震防災人員和城市規劃人員之間的協作,並在政府指導下,共同採取措施減輕未來地震所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對社會經濟的沖擊,已經收到一定的實際效果。據估計1994年1月17日洛杉磯7.1級地震,災害損失減少50%;1995年9月30日墨西哥城7級地震,災害損失減少了60%。 可借鑒的多地震國家的經驗 在實施減災措施同時,需保持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各國的做法各不相同,如:日本:提高建築抗震性能、防震演習、快速通信與運輸,有效利用地下空間;墨西哥:備用城市通信系統、利用地下空間;美國:整治城市環境(土地利用、活斷層調查等),改進建築物的建築方式、提高抗震效果,加強地震早期檢驗系統、快速反應救援、保障運輸系統、讓"地震的發生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下一次你准備好了嗎?"成為公民的生活意識。 此外,多震國家必須具備地震早期預警系統;發展智能建築,安裝強震儀,自救設備、自開自關設備(傳震開關,球形避震屋,高層下滑自控,計算機保安);個人、志願隊、社區、軍隊和政府的快速反應;推廣高中低檔的救災工具設施;參觀地震現場(編制現場考察-社會經濟報表格式);開發建築物地震測檢台;成立社區防震聯合培訓班;開展小型地震演習,安裝警報器;利用GPS、GIS、可視光碟、車載電視系統防災救災;高技術設備的防震;計算機系統的防震;生命線系統的防震,包括家庭的、公用設施;散發地震准備手冊;購買地震保險,個人、公司都參加;建房要選址抗震,老房要加固,選用地震警報器,購置自救、自保護、逃生器具;群測群防;編制關於城市的、社區的、公司的、工廠的、家庭的、個人的地震抗震防災規劃和准備計劃;普及地震理論與應用教材;防災減災所用圖表匯集;地震預防手冊;地震救援自願組織;地震慈善救濟(紅十字會救災統計資料庫資料);軍隊應急響應的經驗教訓。 究竟該如何做好防災減災工作 據統計,從1960年到1997年,主要自然災害的種類增加了4倍,現有14種;在同一時期經濟損失增加了6倍,保險損失共增加了14倍。這種趨勢表明,減災戰略和計劃比預期中的效率要低。城市在增加,人口在增長,高價值設施在集中,而人的防抗救能力(知識、技術、投資等)在減弱。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戰略應表達為要象重視國家安全那樣,重視地震安全,增強減災能力。 從各個國家的防災減災行動中可以看出國際間的合作和政府與有關部門的統籌規劃是必不可少的。政府可制定從上到下的減災措施,包括: 建立地震預測預警系統;建立災害評估系統;建立應急救援系統和建立震後恢復重建系統,把研究、開發和實際應用很好地結合起來,協調起來,獲得減災效果。 政府還要告訴大眾和決策部門,防震減災應做什麼,包括: 學習災害提供的經驗;購買地震災害保險,利用法律保護自己;普及宣傳教育,提供各類防抗小冊子;改進各類地震信息的傳播方法和利用;增加防抗救的技術手段供選擇使用;公開承認人類在防抗救做法上的錯誤,增加地震安全方面的意識與知識;多學科交叉做好防抗救的研究與應用。 概述以上政府做法,總結出防災減災管理工作的運作準則可分為:人才、資金、物資的大量投入;有效的信息傳播和運輸保障;實用的城市抗震防災規劃編制;有效的監督檢查及改進。 最後產生的防災規劃應具備以下特徵 一、從個人方面 (1)認識和承認災害的存在; (2)用現有知識主動行動以保持安定秩序; (3)技術、政治、社會、經濟、法律、心理、軍事、國際相結合的災害整體觀念。 二、從有關決策部門方面 (1)理論與應用、新概念與新技術的結合而不是分割; (2)應急資源協同與准備,自主決策、自主保障; (3)預估可能發生的問題與困難,准備解決的方案,加速緊急狀態下的快速反應行動。 三、從政府方面 (1)組織協調:政府、單位、社區、家庭、個人; (2)城市功能的整備與發揮、維修與重建; (3)實際需要與供給 補充: 1、申請單位填報《建設項目抗震設防要求審批表》。 2、區 地震局 受理《建設項目抗震設防要求審批表》,經審查:屬一般建設工程的,即時辦理審批手續;屬對 地震監測 設施和觀測環境造成影響的項目,依據 法律法規 規定,進行審核,作出相應的審批意見;屬必須依法通過 地震安全性評價 確定抗震設防要求的建設工程,即時確定並提出該工程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的技術等級,同時,申請單位填寫《建設項目抗震設防要求審批告知 承諾書 》。 3、在承諾期限內,申請單位自行委託有相應資質的單位(被委託單位確定後,應經本局對其資質和上崗人員進行登記驗證,否則視為無效),按區地震局確定的技術等級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 4、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結束後,申請單位提交經評審機構評審通過的地震安全性評價報告,區地震局受理後,三日內辦結審批手續。 5、對不需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的建設工程,建設單位應嚴格按照《建設項目抗震設防要求審批表》中的審批意見進行 抗震設計 ,區地震局將對審批意見的執行情況依法實施監督檢查;對必須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的建設工程,建設單位應嚴格按照地震部門審批的技術等級等要求,並在承諾的期限內開展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否則,區地震局將依據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對建設單位實施處罰。 補充: 提供單位提供評價報告和有資質的單位的登記驗證。評 審單 位需要評審意見和簽名。

❽ 防災減災安全教育內容有哪些

防災減災安全教育內容有如何預防還有怎樣處理和應對災害的。學習一些應急措施。及自我保護方法。

❾ 全國防災減災日的主題活動

2010年5月12日,我們迎來了全國第二個「防災減災日」。而2010年的主題是:「減災從社區做起」。
「減災從社區做起」的意義:
防災減災離不開群眾參與。將2010年「防災減災日」的主題定為「減災從社區做起」,意義即在於此。社區作為社會的基本構成單元,是群眾工作、生活的重要場所,是防災減災的前沿陣地。減災從社區做起,以社區為平台開展防災減災工作,可以有效整合各類基層減災資源,落實各項減災措施,增強社區的綜合減災能力,從而最大程度地減輕災害損失。在這方面,也是地震多發國家的日本,有不少經驗值得我們借鑒。
參考:日本「防災日」實練,成效顯著
為紀念關東大地震,喚醒全民防災減災意識,日本確定每年9月1日為「防災日」。每到這一天,各地都要組織防災訓練,大大小小的消防單位或在購物中心的廣場,或在公園空地搭起帳篷,裡面放置模擬火災和地震現場的設備,外面擺出一排滅火器。身手敏捷的消防員爬到一根細細的長竿頂上,表演各種高難度動作,帶領市民體驗災害來臨時的情景。同時,上班族和學生這一天都要放假。家長會帶著小孩去鑽一下模擬火災的「濃煙走廊」、感受「8級地震」的劇烈晃動,或者排隊學爬雲梯,防災訓練演習就像逛游樂園一樣新鮮有趣。中央和地方政府則更是責無旁貸。
有備才能無患,防災勝於救災。正是因為總結出一套完整的防災救災程序,防災避災意識深入人心,2008年6月14日,日本東北地區發生7.2級大地震的強度盡管與阪神大地震相當,卻僅造成數十人死亡和上百人受傷。這不能不說是個奇跡,是加固建築、正確逃生共同創造的奇跡。
由此足見,「減災從社區做起」絕不是一句空話。關鍵在於,警醒、幫助和鼓勵、支持群眾做好日常防災准備,並不遺餘力建設一個「耐災」型特別是「耐震」型社會來抵禦天災。為此,需要做好普及防災減災知識、開展應急演練活動、組織排查災害風險隱患等一系列工作。更重要的是,應將災害預防納入社會發展規劃,從城建、行政、經濟等各方面共同努力,不斷加大資金支持力度,確保緊急救援避險物資的必要配備,以及綜合減災基礎設施的極大完善。
全國防災減災日的意義 有利於喚起社會各界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關注, 有利於全社會防災減災意識的普遍增強, 有利於推動全民防災減災知識和避災自救技能的普及推廣, 有利於各級綜合減災能力的普遍提高,最大限度地減輕自然災害的損失。 國家減災委員會關於做好2011年防災減災日有關工作的通知
國減電〔2011〕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家減災委員會各成員單位:
2011年5月12日是中國第三個「防災減災日」,5月9日至15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為做好2011年「防災減災日」的各項工作,經國務院同意,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緊緊圍繞「防災減災日」主題開展工作
2011年防災減災日的主題是「防災減災從我做起」。減輕災害損失,避免人身傷害,關鍵是要調動公眾參與防災減災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各地、各有關部門要緊緊圍繞主題,採取多種形式,有針對性地動員每個公民關注身邊的各類災害風險,提高防災減災意識,積極參與防災減災和應急管理工作,提高自救、互救技能。
二、組織倡導公眾開展「四個一」活動
防災減災宣傳周期間,倡導每個公民開展「四個一」活動。即:閱讀一本關於防災減災的書籍,觀看一部涉及災害的影視作品,與他人分享一次避險經歷和避險經驗,開展一次家庭災害風險隱患排查。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宣傳引導,積極為公眾開展「四個一」活動提供條件,推進活動廣泛深入開展。國家減災委員會辦公室(以下簡稱國家減災辦)將組織開展為期3個月的全民防災減災徵文活動,鼓勵公民講述避險經歷,分享避險自救感受和避險忠告。
三、大力開展全民防災減災宣傳教育
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充分利用各方力量、各種資源,採取公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相對集中時間,組織開展全民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要結合當地災害風險隱患等特點,增強宣傳教育的針對性。要充分發揮廣播、電視、網路等媒體的優勢,推動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進家庭,讓每個公民學習防災減災知識,掌握避險自救技能。
四、扎實開展災害風險隱患排查治理
防災減災宣傳周期間,涉災相關部門要結合工作部署,組織開展災害風險隱患排查和治理工作。要重點對居民住房和學校、醫院、工廠等各類公共場所的災害風險隱患進行排查治理。要動員和鼓勵群眾參與災害風險隱患排查工作,全面提高全社會的應對災害風險能力。
五、積極組織群眾開展防災減災演練
每年5月12日當天,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組織機關、企事業單位、學校、醫院等,結合本地災害風險、災害特點,按照預案開展一次防災減災演練活動。演練活動要廣泛動員群眾參與,加強宣傳力度,形成聲勢,擴大影響。玉樹、舟曲、盈江等災區要結合災後重建工作,組織開展慰問受災群眾活動。
請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對2011年「防災減災日」宣傳周活動的工作情況進行認真總結,並於5月30日前將總結報告報國家減災委員會辦公室。 2013年5月12日是中國第五個防災減災日,為期一周的防災減災宣傳周6日正式啟動。國家減災委員會發出通知,要求各地以「識別災害風險,掌握減災技能」為主題,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普宣傳活動,提升全社會防災減災能力。
據了解,2013在5月6日至12日防災減災宣傳周期間,北京將舉辦城市暴雨應急救援綜合演練,湖北將在十堰市舉辦10萬人參加的大型地震應急演練活動。此外,安徽、山東、廣西、新疆等地也將組織開展應急救災演練,幫助居民熟悉災害預警信號和應急疏散路徑等。
國家減災委要求各地充分發揮防災減災教育培訓基地、重特大自然災害遺址和有關紀念館、體驗館的宣傳教育和警示作用,通過組織「體驗式、參與式」防災減災活動,向社會公眾尤其是中小學生、農民工、工礦企業職工等普及逃生避險基本技能,提升緊急情況下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減少生命財產損失。
同時,國家減災委要求,各地要深入開展災害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實現關口前移、主動防範,重點做好城市地鐵、火車站、大型商場、影劇院、集市等人口密集場所以及學校、醫院、居民區、政府機關、工礦企業、城市地下管網等重點部位的風險隱患排查工作,並針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採取防範治理措施、消除隱患。 2014年5月12日是我國第六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城鎮化與減災」,5月10日至16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國家減災委員會發出通知,要求
一、突出城鎮化與減災主題,扎實開展防災減災活動
當前,我國正處於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進程中,城鎮人口密度不斷增加,基礎設施承載負荷不斷加大,各類災害風險明顯增多,城市安全設防問題日益突出。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緊緊圍繞「城鎮化與減災」這一主題,充分認識城鎮化給防災減災工作帶來的新挑戰,通過開展一系列防災減災活動,推動防災減災與城鎮化建設相結合、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與應對氣候變化相適應,加強城市防洪排澇、抗震、消防等設施和災害監測預警、救援救助能力建設,提高城市建築災害設防標准,切實提升防災減災能力和水平。
二、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普及防災減災知識技能
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不斷完善政府部門、社會組織和新聞媒體聯合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教育的工作機制,以城鄉社區、機關、學校和企業等為平台,有針對性地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要充分利用廣播、電影、電視、報刊、網路以及微博、微信等多種形式和手段,發揮各類防災減災宣傳教育基地、重特大自然災害遺址和有關紀念館的宣傳教育和警示作用,向社會公眾尤其是中小學生、進城務工人員、工礦企業職工等普及防災減災知識和自救互救基本技能,進一步增強全社會防災減災意識。
三、加強災害風險評估,深入推進隱患排查治理
要結合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創建工作,加強與有關科研院所和社會組織的合作,深入開展社區災害風險評估,指導居民繪制社區災害風險地圖,梳理社區安全隱患清單,明確治理方案和時間進度。要結合區域或行業災害風險特點,針對各類易發災害可能帶來的威脅,重點做好城市地鐵、機場、火車站、地下管網、燃氣管道、隧道橋梁、學校、醫院、大型商場、集市等重點部位隱患排查工作,對存在的問題及時整治,最大限度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
四、修訂完善應急預案,組織開展防災減災演練
要針對城鎮化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進一步修訂完善各類防災減災應急預案,重點針對城市內澇、台風、泥石流、山體滑坡、地震等災害以及煤氣泄漏、火災事故等,因地制宜組織開展應急預案演練活動,進一步強化綜合防禦防範措施,規范應急處置程序,提高預案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確保責任明確到人、落實到位。地震重點危險區所在地政府要做好防震減災知識宣傳,組織開展應急疏散演練,加強地震應對防範准備工作。
社區標准
一、基本條件 社區居民對社區綜合減災狀況滿意率大於70%。 社區近3年內沒有發生因災造成的較大事故。 具有符合社區特點的綜合災害應急救助預案並經常開展演練活動。 二、基本要素
(一)綜合減災工作組織與管理機制完善。成立了社區綜合減災工作領導小組,建立了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工作機制。負責開展以下工作: 全面組織開展綜合減災示範社區的創建、運行、評估與改進工作。 組織開展社區災害風險隱患排查、編制社區災害風險地圖。 組織編制社區綜合災害應急救助預案,開展防災減災演練。 組織制定符合社區條件、體現社區特色、切實可行的綜合減災目標和計劃。 調動社區內各種資源,確保必要的人力、物力、財力和技術等資源的投入,共同參與社區綜合減災教育宣傳活動,提升居民防災減災意識。 組織社區開展綜合減災績效評審。 (二)開展災害風險評估 採用居民參與的方式,開展社區內各種災害風險排查工作。 明確社區老年人、小孩、孕婦、病患者、傷殘人員等弱勢群體的分布,針對風險落實了對口幫扶救助人員和措施。 積極鼓勵居民參與編制並知曉社區災害風險地圖。 (三)制定綜合災害應急救助預案 預案明確在社區設災害信息員,開展社區災害風險隱患日常監測工作,建立健全了監測制度,災害風險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理的措施落實。 預案明確了特定手段和方法,能及時准確向社區居民發布災害預警信息。 預案明確了領導小組和應急隊伍責任人的聯系方式,有針對社區弱勢群體的對應救助措施。 預案中有社區綜合避難圖,明確了災害風險隱患點(帶),應急避難所分布、安全疏散路徑、脆弱人群臨時安置避險位置、消防和醫療設施及指揮中心位置等信息。 定期開展應急演練。演練包括組織指揮、災害隱患排查、災害預警及信息傳遞、災害自救和互救逃生、轉移安置、災情上報等內容。能及時分析總結演練經驗和問題,不斷完善社區綜合災害應急救助預案。 (四)經常開展減災宣傳教育與培訓活動 以國家防災減災日、國際減災日為契機,開展經常性的防災減災宣傳活動。 利用現有公共活動場所或設施(圖書館、學校、宣傳欄、櫥窗、安全提示牌等),設置防災減災專欄、張貼有關宣傳材料、設置安全提示牌等,開展日常性的居民防災減災宣傳教育。 利用廣播、電視、電影、網路、手機簡訊等媒體,經常普及防災減災知識和避災自救技能。 定期邀請有關專家、專業人員或志願者,對社區管理人員和居民進行防災減災培訓,適時開展社區間減災工作經驗交流。 每年印製分發社區各類防災減災宣傳材料。 (五)社區防災減災基礎設施較為齊全 通過新建、加固或確認等方式,建立社區災害應急避難場所,明確避難場所位置、可安置人數、管理人員等信息。 在避難場所、關鍵路口等,設置醒目的安全應急標志或指示牌,引導居民快速找到避難所。 避難場所標有明確的救助、安置、醫療等功能分區。 社區備有必要的應急物資,包括救援工具(如鐵鍬、擔架、滅火器等)、通訊設備(如喇叭、對講機等)、照明工具(如手電筒、應急燈等),應急葯品和生活類物資(如棉衣被、食品、飲用水等)。 居民家庭配有針對社區特點的減災器材和救生工具,如逃生繩、收音機、手電筒、哨子、滅火器、常用葯品等。 (六)居民減災意識與避災自救技能提升 居民清楚社區內各類災害風險及其分布,知曉本社區的避難場所及行走路線。 居民掌握防災減災自救互救基本方法與技能,包括在不同場合(家裡、室外、學校等)、不同災害(地震、洪水、台風、地質災害、火災等)發生後,懂得如何逃生自救、互幫互救等基本技能。 居民積極主動參與社區組織的各類防災減災活動。 (七)廣泛開展社區減災動員與減災參與活動 社區建立了防災減災志願者隊伍,承擔社區綜合減災建設的有關工作,如宣傳、教育、義務培訓等,配備了必要的裝備,並定期開展訓練。 社區內相關企事業單位積極組織開展防災減災活動,主動參與風險評估、隱患排查、宣傳教育與演練等社區減災活動,在做好安全生產的同時,經常對企業員工特別是外來員工進行防災減災教育等。 社區內學校在日常教育中注重提高學生的防災減災意識和應急能力,能利用學校教育資源,為居民開展各類防災減災教育。 社區內的醫院能積極承擔有關醫護工作,關注社區脆弱人群,提高社區救護能力。 社區內社會組織發揮自身優勢,吸收各方資源,積極參與社區綜合減災工作。 (八)管理考核制度健全 社區建立綜合減災績效考核工作制度,有相關人員日常管理、防災減災設施維護管理等制度措施。 社區定期對隱患監測、應急救助預案、脆弱人群應急應對等各項工作進行檢查。 社區定期對綜合減災工作開展考核,對不足之處有具體改進措施。 (九)檔案管理規范
社區建立了包括文字、照片等檔案信息在內的規范齊全、方便查閱的綜合減災檔案。
(十)社區綜合減災特色鮮明 在社區減災工作部署、動員過程中,具有有效調動居民和單位參與的方式方法。 在社區綜合減災工作中,有獨到的做法或經驗,如利用本土知識和工具,進行災害監測、預報和預警,有行之有效的做好外來人口減災教育的方式方法等。 利用現代技術手段,開展日常綜合減災工作,如建立社區網站、社區網路等。 社區引入了風險分擔機制,倡導居民開展社區各類災害保險工作等。 在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中具有地方特色。 三、《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標准》評分表:
一級指標
二級指標
評定標准
滿分分值
考核分數
1.組織管理機制
(10分)
1.1社區減災領導機構(2分)
社區綜合減災運行、評估與改進領導機構健全(2分)
1.2社區減災執行機構(3分)
社區有專門的風險評估、宣傳教育、災害預警、災害巡查、轉移安置、物資保障、醫療救護、災情上報等工作小組(3分)
1.3社區減災工作制度(3分)
(1)領導工作制度(1分)
(2)執行工作制度(2分)
1.4減災資金投入(2分)
(1)較為固定的綜合減災社區資金來源,有籌措、使用、監督等管理措施(1分)
(2)已經獲取資金支持的社區綜合減災項目(1分)
2.災害風險評估(15分)
2.1災害危險隱患清單(4分)
(1)有針對地質地震、氣象水文災害、海洋災害、生物災害等各種自然災害隱患的清單(1分)
(2)有針對公共衛生隱患的清單(1分)
(3)有社區內各種交通、治安、社會安全隱患的清單(1分)
(4)有社區內潛在的供電、供水、供氣、通訊或農業生產等各類生產事故的隱患(1分)
2.2社區災害脆弱人群清單(3分)
(1)有社區老年人、小孩、孕婦、病患者、傷殘人員等脆弱人群清單(1.5分)
(2)有外來人口和外出務工人員清單等(1.5分)
2.3社區災害脆弱住房清單(4分)
(1)有社區針對各類災害的居民危房清單(2分)
(2)有社區內道路、廣場、醫院、學校等各種公共設施隱和公共建築物隱患清單(2分)
2.4社區災害風險地圖(4分)
(1)用各種符號標示出了災害危險類型、災害危險點或危險區的空間分布及名稱等(2分)
(2)標示出了災害危險強度或等級、災害易發時間、范圍等(2分)
3.災害應急救助預案(15分)
3.1社區綜合避難圖(3分)
(1)有避難場所名稱、地點、可容納避災人數等避災能力信息等,有合理明晰的避難路線(2分)
(2)避難場明確標注了緊急救助、安置、醫療等功能分區(1分)
3.2社區災害應急救助預案(4分)
(1)預案結合了社區災害隱患、社區脆弱人群、社區救災隊伍能力、社區救災資源等多方實際情況特點(2分)
(2)明確協調指揮、預報預警、災害巡查、轉移安置、物資保障、醫療救護等小組分工 (1分)
(3)符合社區自身災害隱患特點的應急救助啟動標准,標准簡單明了,便於社區居民理解(1分)
(4)應急預案有所有工作人員的聯系信息,所有脆弱人員的信息,以及對口幫扶救助責任分工(1分)
3.4社區應急救助演練活動(5分)
(1)演練活動密切聯系預案,目標明確,指揮有序(1分)
(2)開展了針對各類脆弱人群或外來人員的演練(2分)
(3)社區居民參與程度高,社區內單位、社會組織或志願者等多方廣泛參與(2分)
3.5演練效果評估(3分)
(1)演練活動過程有文字、照片、錄音或者錄像記錄(1分)
(2)演練活動效果有社區居民滿意度訪談或者調查(1分)
(3)針對演練發現的問題,有改進方案等(1分)
4.減災宣傳教育與培訓活動(10分)
4.1組織減災宣傳教育(2分)
(1)利用防災減災宣傳欄、櫥窗等組織了防災減災宣傳教育(1分)
(2)利用喇叭、廣播、電視、電影、網路、知識競賽等多種途徑組織了宣傳教育(每季度不少於1次)(1分)
4.2開展防災減災活動(2分)
(1)在國家減災日等期間開展防災減災活動(1分)
(2)利用公共場所或設施開展經常性的防災減災活動(每季度不少於1次)(1分)
4.3印發防災減災材料(2分)
(1)印發國家和地方相關的防災減災資料(1分)
(2)印發符合社區特點的、切實可行的防災減災材料(1分)
4.4參加防災減災培訓(3分)
(1)組織社區管理人員參加了防災減災培訓(1分)
(2)組織社區相關單位人員參加了防災減災培訓(1分)
(3)組織社區居民參加了防災減災培訓(1分)
4.5與其他社區進行減災交流(1分)
(1)組織管理人員、社區居民等經常與其他社區進行防災減災經驗的交流(1分)
5.防災減災基礎設施(15分)
5.1建立災害避難所(6分)
(1)建立了社區災害應急避難場所,明確避難場所位置、可安置人數、管理人員等信息(3分)
(2)避難場所功能分區清晰,配備應急食品、水、電、通訊、衛生間等生活基本設施 (3分)
5.2明確應急疏散路徑(3分)
(1)明確了應急疏散路徑,指示標牌明確(1分)
(2)在避難場所、關鍵路口配備了安全應急標志或指示牌(2分)
5.3設置防災減災宣傳教育場地和設施(3分)
(1)建立了專門的防災減災宣傳、教育和培訓等活動的空間(1分)
(2)設置了專門的防災減災宣傳教育設施(安全宣傳欄、櫥窗等)(2分)
5.4配備應急救助物資(3分)
(1)社區配備了必要的應急物資,包括救援工具、通訊設備、照明工具、急葯品和生活類物資等(2分)
(2)居民配備了減災器材和救生工具,如收音機、手電筒、哨子、常用葯品等(1分)
6.居民減災意識與技能(10分)
6.1清楚社區內各類災害風險(2分)
(1)居民清楚社區內安全隱患(1分)
(2)居民清楚社區內的高危險區和安全區(1分)
6.2知曉本社區的避難場所和行走路徑(2分)
(1)居民知曉本社區的避難場所(1分)
(2)居民知曉災害應急疏散的行走路線(1分)
6.3掌握減災自救互救基本方法(3分)
(1)居民掌握不同場合(家裡、室外、學校等)地震、洪水、台風、火災等災害來時的逃生方法(1分)
(2)居民掌握基本的互救方法(幫助脆弱人群、災時受傷、被埋壓、溺水等互救的方法)(1分)
(3)居民掌握基本的包紮方法(1分)
6.4參與社區防災減災活動(3分)
(1)居民積極參與社區宣傳、培訓、防災演練活動(1分)
(2)居民參加社區安全隱患點的排查活動(1分)
(3)居民參加社區風險圖的編制活動(1分)
7.社區減災動員與參與(10分)
7.1社區主要機構參與防災減災活動(6分)
(1)相關事業單位能積極參與綜合減災社區建設的各種工作,組織展開本單位防災減災活動(2分)
(2)學校能積極開展各類防災減災宣傳、教育、培訓和演練活動(2分)
(3)醫院能積極承擔有關醫護工作(2分)
7.2志願者參與防災減災活動(2分)
(1)志願者承擔社區綜合減災建設的有關工作,如宣傳教育和培訓等(1分)
(2)志願者承擔社區災害應急時的有關工作,如幫助脆弱人群等(1分)
7.3社會組織參與防災減災活動(2分)
(1)非政府組織和其他社會團體參與社區綜合防災減災活動(2分)
8.管理考核(5分)
8.1有相對完善的管理制度(2分)
社區減災日常管理、防災減災設施維護管理制度健全(2分)
8.2進行經常性的檢查(2分)
(1)定期對社區的隱患監測工作、防災減災設施等進行檢查(每季度1次)(1分)
(2)定期對社區應急救助預案、脆弱人群應急救助等工作進行檢查(1分)
8.3具體改進措施(1分)
依據評審有具體改進的措施(1分)
9.檔案(5分)
9.1減災工作檔案(4分)
建立了規范、齊全的社區綜合減災檔案(2分)
9.2綜合減災示範社區創建過程檔案(1分)
綜合減災社區申報、審核、評估、頒發等過程檔案(1分)
10.特色(5分)
10.1明顯的地方特色(3分)
(1)在創建過程中有獨特有效的調動居民、社區單位參與的方式、方法(1分)
(2)明顯的針對各類脆弱人群的救助特色,有針對社區外來人口減災特色等(1分)
(3)明顯的民族地區特色、文化特色(1分)
10.2可供借鑒的獨到做法或經驗(2分)
(1)明顯的減災工作創新,如利用本土知識或工具進行監測、預報和預警等(1分)
(2)有可供推廣的做法或經驗,如建rewtgre減災88站,購買了社區保險等(1分)

❿ 防災減災知識

1、遭空襲,聽警報,拉閘斷電最重要,攜帶食品應急包,根據引導屈身跑,有序進入防空洞,聽從指揮要冷靜。
2、遇地震,先躲避,桌子床下找空隙,靠在牆角曲身體,抓住機會逃出去,遠離所有建築物,餘震蹲在開闊地。
3、火災起,怕煙熏,鼻口捂住濕毛巾,身上起火地上滾,不乘電梯往下奔,陽台滑下捆繩索,盲目跳樓會傷身。
4、洪水猛,高處行,土房頂上待不成,睡床桌子扎木筏,大樹能栓救命繩,准備食物手電筒,穿暖衣服度險情。
5、台風來,聽預報,加固堤壩通水道,煤氣電路檢修好,臨時建築整牢靠,船進港口深拋錨,減少出行看信號。
6、下暴雨,泥石流,危險處地是下游,逃離別順溝底走,橫向快爬上山頭,野外宿營不選溝,進山一定看氣候。
7、陰雨天,生雷電,避雨別在樹下站,鐵塔線桿要離遠,打雷家中也防患,關好門窗切電源,避免雷火屋裡竄。
8、暴雪天,人慢跑,背著風向別停腳,身體凍僵無知覺,千萬不能用火烤,冰雪搓洗血循環,慢慢溫暖才見好。
(10)防災減災日知識培訓擴展閱讀:
地震發生時的幾種情況及應對方法:
1、發生燃氣泄漏時:
切斷總電源,迅速離開現場;千萬不要使用明火;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處;若被倒塌物砸壓,應設法將臉朝向通風口,等待救援。
2、被塌落重物壓住身體時:
查清壓在身上的物體是何物,不要輕易移動物體或身體;檢查自己是否受傷,若沒有受傷,應根據情況向外緩慢拽拉身體;若已受嚴重外傷,應盡力用衣物等物包紮好傷口;若發生骨折,不要輕易移動,應等待救援。
3、埋在廢墟中時:
樹立堅定的生存信念;不要大哭大叫,應保存體力;盡量休息,閉目養神;尋找食物和水,維持生命,若無法找到水,可以用自己的尿液應急;若有傷,應設法包紮,多休息。

閱讀全文

與防災減災日知識培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聯合利華網路營銷策略 瀏覽:406
葯具知識培訓方案 瀏覽:185
那你給女人的微電影加電影加一級電影 瀏覽:713
韓國電影倫理中文 瀏覽:682
80年代電視劇餵奶鏡頭 瀏覽:301
心理罪電影受害者演員表 瀏覽:20
青年員工營銷競賽活動方案 瀏覽:54
女同性戀電影 女主現實是模特 瀏覽:1000
大市場營銷觀念的中心思想是什麼 瀏覽:429
市場營銷部主任廉政自查 瀏覽:795
日本電影生活中的瑪麗女主叫什麼 瀏覽:601
在線免費無廣看劇 知乎 瀏覽:338
日本電影學生在教室上課被屠殺 瀏覽:905
看電影用英語的過去式 瀏覽:928
尼克電影 瀏覽:509
電腦下載電視劇網址 瀏覽:929
男女主房間有一個洞的 瀏覽:376
晉江大地電影院電影票兒童收費標准 瀏覽:981
在線免費看VIP電視劇 瀏覽:292
印度男人吃母乳的電影 瀏覽: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