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鄉鎮非洲豬瘟防控工作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主要是散戶和家養自用,一旦出現疫情很容易出現瞞報和漏報現象。因為每戶的生豬數量少而戶數多,私自處理很方便。所以對散戶和自用的兩類要加強監控。反而規模化養豬一旦爆發疫情由於數量大很容易被發現。
以上回答僅供參考,如有幫助敬請採納。
❷ 怎麼預防非洲豬瘟
豬瘟目前還沒有特效治療方法,必須採取以免疫注射為主的綜合性防制措施。
(1)預防接種:有條件的地區和養豬小區、豬場可採用豬瘟免疫監測手段,根據豬瘟抗體水平消長規律進行適時免疫。免疫效價監測方法,可採用豬瘟間接血凝試驗或酶聯免疫吸附試驗。如果沒有條件進行抗體監測,根據本地區有無散發豬瘟發生,可採取兩種免疫程序:A.有散發仔豬豬瘟的地區、場要用乳前免疫方法,仔豬在吃初乳前進行豬瘟疫苗免疫,每頭小豬注射1頭份。B.在豬瘟防治工作較好、無散發仔豬豬瘟地區、場,可在20日齡、60日齡分別免疫一次豬瘟疫苗。留種用的後備豬,6月齡再注射一次。種豬群每年兩次注射豬瘟疫苗。在免疫接種過程中,疫苗劑量要足,針頭長短合適,不打飛針,確保免疫效果。
(2)檢疫凈化:定期對繁殖豬群采血監測,將帶有豬瘟強毒抗體的豬和多次免疫抑制的豬查出淘汰,凈化豬群,消除豬瘟發生的隱患。
(3)加強疫苗管理:做到從主渠道購進疫苗。疫苗現稀釋現用,注射時要做到疫苗不離冰桶,桶不離冰,保證疫苗有效,嚴禁使用過期疫苗和失真空疫苗。
(4)加強免疫時用的針頭、針管及注射部位的消毒,減少人為疫病傳播。
(5)緊急接種:發病地區、場要採取緊急接種,並適當加大疫苗劑量(可加大1~3倍)減少發病和控制疫情擴大蔓延。
(6)加強病死豬處理:對可疑病豬予以隔離。死豬及污染物必須無害化處理,嚴禁出售和食用。
(7)加強場內外環境消毒:每一個月或半個月全場環境大消毒一次;每周至少1次豬舍帶豬消毒一次;飼養用具每2~3天消毒一次;場門口、各棟舍門口的消毒池要經常更換葯液,保持消毒葯液有效。
(8)加強管理,提高豬只的個體抗病能力。提供最佳生活條件,冬季禦寒,夏季防暑,舍內空氣新鮮。
(9)堅持自繁自養,嚴禁外購商品豬,引種時要從無疫情地區引進,引進後必須隔離檢疫觀察1個月以上,豬瘟強毒抗體陰性,豬瘟疫苗免疫後方可進場。
❸ 非洲豬瘟怎麼預防
最有效的預防方法就是生物安全防控,真正的生物安全防控不是消毒那麼簡單。很多散養戶也專無法做到,總屬之明確一個觀念,只要有糞尿存在的地方就容易有污染。所以單獨運輸飼料的運輸車風險不大,風險大的是既運輸飼料又運輸豬的車。所以對於飼料運輸車,要確保使用專用飼料運輸車,沒有拉運過生豬以及死豬,嚴格做好日常清洗消毒即可。
但很多人還寄希望於葯物。事實表明,目前沒有任何葯物對非洲豬瘟能夠起到治療和預防作用。市場上很多開始蹭熱度,炒作的產品也多了起來。而恰恰相反,傳統的一些長期使用的中葯類的葯物和營養類的葯物,還是有必要使用的。這對現有的仍然安全的族群又起到預防其他細菌或者病毒感染的作用。畢竟在未來豬市上漲的情況下,我們只有出健康豬才有最大的收益。所以我一般推薦維生素c,中葯黃芪,扶正解毒散,復方花青素。雖然不是什麼新葯,但是仍然被證明對組織健康和提高抗病能力有一定幫助的。沒有必要浪費大的資金去買什麼新的葯物。
❹ 非洲豬瘟的檢測方法有哪些非洲豬瘟疫情防控方法是什麼
熒光定量 PCR 方法,該方法是將光譜技術引入到PCR 反應中,通過熒光信號的強弱變化定量測定特異性擴增產物的量,解決了常規 PCR 方法敏感性低和電泳檢測中溴化乙錠對環境的污染問題。
等溫擴增法,該方法是一種新興的分子生物學檢測方法,等溫擴增方法不需要 PCR 中的變性、退火步驟,即可完成對靶序列的循環擴增,大幅縮短了時間,整個擴增反應時間一般少於 60 min,而常規PCR 方法的反應時間一般需要 2 h 以上。等溫擴增試劑盒適合現場檢測,靈敏度高,能夠大幅提高豬瘟防控的可行性。
要減少場外人員和車輛進入豬場,要對人員和車輛入場前徹底消毒,要對豬群實施全進全出飼養管理,要對新引進生豬實施隔離,要按規定申報檢疫。
非洲豬瘟防控注意事項
養殖場應該堅持全進全出,自繁自育的養殖模式,構建完善的封鎖隔離措施,避免豬和野豬直接接觸。養殖場在生豬調運過程中,盡量不要跨省引進種豬,必須引種時,一定要進行嚴格的產地檢疫、疫情檢測,嚴格執行落地報告制度和隔離觀察制度。
殖場內部如果發現非洲豬瘟可疑疫情,嚴格按照《非洲豬瘟疫情應急預案》進行處置,迅速採取應急措施,預防疫情傳播和蔓延。
❺ 如何做好非洲豬瘟疫區防控後續工作
一、杜絕傳染源
我國此前並沒有非洲豬瘟疫情的先例。從這次四個疫情發生地來看,均位於中東部較發達地區,呈分散狀,並沒有連點成面,說明屬輸入性病毒,目前還在可控范圍,故杜絕傳染源至關重要。
據有關資料,自中美貿易戰開撕,7月份,我國從某國進口了24萬噸豬肉,以彌補美國豬肉的缺口,而某國及其鄰國正是非洲豬瘟疫情的高發區。所以,應立即叫停某國的進口豬肉及製品;同時,機場、口岸嚴格出入境檢查檢疫制度,禁止旅客攜帶的豬肉及製品入境。
二、斬斷傳染鏈
因非洲豬瘟目前無疫苗、無特效葯,污染區豬只捕殺、消毒、隔離、限制交易至關重要。從新聞上看,各疫區應對及時、措施到位,值得點贊。
三、養殖場防疫
1.最好封閉飼養,豬場注意衛生,嚴格消毒,消滅蚊蠅、蜱蟲,購進豬只要隔離觀察,杜絕與野豬接觸。這對一些採取放養、散養模式的養殖場考驗很大。
2.嚴格控制進出豬場的人員、車輛,尤其是拉運飼料、豬只的人、車,清潔、消毒環節要扎實到位。
3.不以餐廳、食堂的餐余泔水養豬,降低風險。
❻ 非洲豬瘟防控方法
目前全世界還沒有有效地預防非洲豬瘟的疫苗及治療方法,而其又是首次在中國爆發,對我們來說是新的病毒,因此豬體內尚未形成抗體,所以b淋巴細胞和抗體起不了作用。這個時候,最主要的免疫作用便來源於紅細胞,因為紅細胞占血細胞總量的99%,豬瘟病毒進入體液後遇到紅細胞的機會是遇到白細胞的500-1000倍。
免疫學家告訴我們,紅細胞也是免疫細胞,是抗病的重要力量。紅細胞可將白細胞吞噬細菌病毒的能力提高4-5倍 。因此解決貧血問題,提高豬群免疫力、減少易感動物才是防控成功的「內因」。如果沒有重視貧血問題,可造成非洲豬瘟防控過程中的重大缺失!紅細胞的免疫黏附作用,其表面的糖蛋白會先將病毒吸附,再遞呈給白細胞(巨噬細胞等)處理,就如同人民群眾先把小偷圍起來,再打110釋放信號通知警察來處理。紅細胞的這一作用可以將白細胞的吞噬能力提升4-5倍,同時,紅細胞表面具有溶酶體酶,可以吞噬細菌病毒。通過紅細胞抗病機理來看,造血及紅細胞對包括非洲豬瘟在內的新病毒的防禦抵抗應有很大的一個幫助。
另外,當動物貧血時,機體供氧相對不足,導致代謝不暢,進而產能減少,故而貧血影響溫度;同時,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鉀鹽/血紅蛋白也是體內重要的緩沖對之一,貧血影響ph。因此,a.貧血直接影響機體抗體製造:抗體是由機體通過一系列的生化代謝產生的,而生化代謝過程通常需要多種酶的參與,影響酶促反應的因素有溫度、ph和底物濃度,貧血,影響了酶促反應的溫度和ph,因而直接影響抗體製造。b.貧血影響抗原抗體反應:影響抗原抗體反應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兩個重要的可控因素有溫度和ph,貧血影響機體的溫度和ph,即使有抗體也會發病。
廣州三行十年匠心造血專利產品解決動物貧血問題,提高動物免疫力、強力保駕非洲豬瘟的防控。
❼ 非洲豬瘟預防措施有哪些
一、養豬場的封閉式管理
1、人員管理。
禁止無關外部人員參觀養豬場;養豬場的員工應該盡大努力減少他們的露面。外出和返回時,必須嚴格執行隔離、防疫和消毒措施。可以在養殖場門口安裝監視器,防止員工的個人物品進入,並保持養豬場所有出入口的上鎖。對於工作人員來說,與外界的聯系應盡量減少,每棟大樓的管理員不應相互串宿舍。工作服應定期用葯物熏蒸消毒。
5、飼料和食品的管理。
禁止喂泔水和餐廚垃圾,禁止使用被污染的豬飼料制劑,禁止在飼料中使用血粉和骨粉。嚴禁接觸和購買場外豬、牛、羊肉及其加工品,必須對食用火腿或場外購買豬肉的養豬場工人進行檢測。
二、豬場消毒工作
1、養豬場應有完善的消毒防疫設施。
豬場入口處應配備消毒池、消毒室、洗臉盆等消毒防疫設施。每個豬舍的入口處應配備消毒墊,為進入現場的人員和車輛提供消毒條件。養豬場具備生物安全防控的硬體條件,廠區內將設置浴室和材料消毒室。有隔離室供引進;劃分清潔區和臟區;豬舍應該通過牆壁或柵欄與外界隔離,特別是生產區應該通過牆壁與外界隔離。
2、豬場需要嚴格的消毒制度。
一、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有效消毒葯品。二、嚴格按照規定的濃度要求進行使用。三、至少應交替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消毒劑。四是增加消毒頻率,一般每周預防消毒兩次;五是注意豬場、設備、工具和車輛的消毒,一般每周至少一次。「兩點三階段」清管器出口平台的建立需要安裝監控和警告板來劃分臟區和干凈區。豬從干凈的地方流向臟的地方。禁止生產區的工人進入骯臟或非工作區。豬出口表設計為兩種:一種用於正常的豬苗,另一種用於清潔豬,每次使用後徹底清潔和消毒豬出口表。
3、新購買的疫苗或葯物應進行表面消毒。新購買的飼料只有在被隔離並確認為陰性後才能使用。從外面進入養豬場的器械必須消毒隔離。
❽ 當下的非洲豬瘟疫情應如何防控
關注
非洲豬瘟自8月中旬爆發以來,至今已歷時近四個多月,農村農業部12月6日通報的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爆發的非洲豬瘟疫情是最近的一起。
至此,已有黑、浙、蘇、徽、遼、湘、雲、蒙、貴、鄂、渝、川、晉、吉、京、津、滬等17省市爆發過非洲豬瘟疫情。這其中也不斷有地區解除封鎖,恢復了生豬正常供應和調運。
❾ 非洲豬瘟防控怎麼處理
非洲豬瘟是一種由濾過性病毒所引起的急性、發熱、傳染性很高的豬病。其特徵是發回病過程短,死亡率高,肉答眼外觀病變極似豬瘟。豬與野豬對本病毒都系自然易感性的,各品種及各不同年齡之豬群同樣是易感性。
【臨床症狀】自然感染潛伏期5~9天,病初體溫突然升高至40.5℃,約持續4天,直到死前48小時,體溫開始下降,同時才表現臨床症狀,病豬精神沉鬱,厭食,不願行走,共濟失調,咳嗽,呼吸加快,部分病例出現呼吸困難,耳、鼻、腋下、會陰、尾、腳無毛部分呈界線明顯的紫色斑。往往發熱後第7天體溫降至正常時死亡。【病理變化】淋巴結的變化最為特徵。內臟淋巴結出血嚴重,胃、肝門、腎臟、腸系膜等處淋巴結最嚴重,狀似血瘤。紫斑部分常腫脹,中心深暗色,分散性出血,邊緣褪色,尤其在腿及腹壁皮膚肉眼可見到。胸腹腔、心包、胸膜、腹膜上有許多澄清、黃色或帶血色液體。內臟或腸系膜上有斑點狀或彌散狀出血變化。喉頭、會厭、膽囊、膀胱、腎臟常有出血斑點,比豬瘟更為明顯。【防控措施】本病沒有有效治療葯物。目前國內尚未報道本病。如果發現可疑病例,應立即報告獸醫主管部門,封鎖疫點。確診後,全群撲殺、銷毀,徹底消滅傳染源。徹底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