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培訓機構退費的問題
1、「我想知道,我之前簽寫的入學須知有效應沒?」:那是格式條款,你可以主張簽入學須知時學校沒有提示你仔細看內容,該格式合同免除了學校責任、加重你方責任、排除了你方主要權利而無效。
附:
(1)《合同法》第三十九條 :採用格式條款訂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應當遵循公平原則確定當事人之間的權利和義務,並採取合理的方式提請對方注意免除或者限制其責任的條款,按照對方的要求,對該條款予以說明。
格式條款是當事人為了重復使用而預先擬定,並在訂立合同時未與對方協商的條款。
(2)第四十條 :格式條款具有本法第五十二條和第五十三條規定情形的,或者提供格式條款一方免除其責任、加重對方責任、排除對方主要權利的,該條款無效。
2、「跟那個《民辦學校退費管理辦法》 後面這個不管用了嗎?」:學校當然希望不管用,你和學校協商不成的,可以起訴到法院解決。但要想勝訴,你還應收集證據證明學校當初承諾的內容(比如「師資啊,老師責任啊,就是把你學生學不好英語的原因的總結出來了」),和「之前說的負責我們班的老師,開課一個月了都不見人」等事實,以證明學校違約、證明學校忽悠,不僅可以要求退費,還可以要求損失賠償。
3、「我拿水潑前台女的,真想背桶糞澆到他們報名處,事情鬧大點(他們報警 我負責任嗎?)普通拘留會記錄在檔案裡面嗎?」:
(1)只要他們報警,警察肯定會處理,但會不會拘留你還要看你鬧到什麼程度,後果不是太壞、影響不是太惡劣的,可能就是批評教育。但不建議你有這種方法。可以找朋友和同學幫你一起和他們講理,也可以起訴到法院解決,但別鬧得太過分,否則會給你自己帶來麻煩。
(2)行政拘留只會保存在公安的案卷中,不會進入個人檔案。如果以尋釁滋事被追究、最終被法院判刑的,才有可能進入個人檔案。
4、「我要怎麼樣 才能把這8000要回來呢?」:找到證據證明學校之前承諾的內容沒有兌現、師資力量與宣傳不符、老師不按時上課等,以學校違約為由要求退費並賠償損失。如果找朋友和學校協商不成時,起訴到法院解決。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Ⅱ 我在一個培訓機構學習,合同上說是一個月內退學會退還全部學費,並沒有提及退學需要交違約金和課時費
錢你是要不回來了 ,5000以下就別要了 ,錢多的話可以打官司爭取一下,如果律師夠厲害,對方可能是詐騙罪。
Ⅲ 我報了個補習班,退學要違約金。
具體看合同約定。您不想上課要退學,確實是您違約,一般情況,您是要支付違約金的。
Ⅳ 教育培訓機構退費規定
一、培訓機構退費法律規定有哪些?
第一,若因校方的原因造成學生無法完成學習計劃的情況,學生要求退學、退費,學校須予以退還剩餘的費用。
第二,學校開課前,學生因不可抗拒的理由,如學生出具國家各級各類承認學歷的院校的正式錄取通知書或武裝部門的應征入伍通知書或因重大疾病、意外傷亡、家庭特殊困難等正當理由提出退學退費申請,而向學校提出退學退費申請的,學校扣除5%手續費,再予以退還剩餘的費用。
第三,簽訂協議前務必看清協議內容 建議消費者保留維權證據。協議中有相關退費的約定,一般情況下以消費者和商家訂立的協議為准(無效格式條款除外)。
關於違約金的問題,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施行)約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一般來說合同違約金上限是不超過實際損失的30%。對於消費者所說並未預約課程或者已取消課程等情況,建議消費者在與商家交流過程中,保留相關證據,如書面材料、錄音、手機簡訊、電子郵件、網路聊天記錄等。若日後涉及訴訟,從證據的角度來看,根據「誰主張,誰舉證」的規則,在法律程序中需要提供相關證據。
第四,學生在校期間因個人觸犯國家法律、法規等原因而無法繼續上課,申請退費的情況,則一律不予以退還。
第五,學校須按照教育行政部門和其它相關部門核準的收費項目和收費標准進行收費,並使用相關部門統一印製的專用票據。該票據作為學校收費和退費的唯一憑證依據。
對於那些正在接受培訓機構教育或即將進入培訓機構學習的同學。如果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一定要學會用法律的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尤其是根據以上的培訓機構退費法律規定來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簽合同時一定要注意上面的條款內容,這樣的才能更好的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Ⅳ 培訓機構退費,法律的規定都有哪些
國家對於目前的培訓機構正在嚴厲的打擊當中,甚至直接出台了相應的規定,用來對他們進行約束。如果在日常生活當中,跟培訓機構有一定矛盾的話,可以參照這一次的法律規定。在這一次的規定當中,就直接提出了應該如何向培訓機構提出退費的申請,以及如果他們不退費,應該如何投訴,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第三,如何看待這一次的規定?
從垂直的規定當中就可以看出,對於培訓機構現在約束正在逐漸的加強當中,這主要是因為再前幾年的市場環境下,很多培訓機構是屬於良莠不齊的。這導致了當時的培訓機構一片混亂,而這一次對他們約束可以規范現在的市場,同時提高他們的培訓力量。特別是對於一些家長而言,可以讓他們購買到更放心的服務。
Ⅵ 培訓期間退學,不交違約金是否犯法
沒有觸犯刑律,當然不會判刑的,如果培訓前雙方已經自願簽訂了合同或協議,那合同或協議就是生效的,如果對於培訓期間退學以及違約金方面有相關的違約條款約定,那違約方就應當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上了法院也就是合同糾紛,無非也是要求違約方旅行違約責任
Ⅶ 培訓機構退費要交20%違約金嗎
這個稅費的事情,具體要根據相關稅務部門的規定來,但是對於這個20%的違約金,我認為收不得,因為這個雙減是國家政策,不屬於違約的情況,因為國家政策,課上不起來了,那麼任何一方都不存在違約行為,也就不好收這個違約金。
雙減是國家大政策,一下頭執行下來,我們也曉得不少培訓機構都面臨著很大的壓力,但壓力再大,也要依法辦事,該退則退,希望機構這邊盡快把退費條款理清爽了,給廣大家長一個交代啊!
10月9日,華商報新聞熱線收到家長投訴,稱鳳城十一路文景廣場育想家藝趣中心突然閉店,在其平台營業的美華少兒英語、小國王演說俱樂部兩家培訓機構也一同「失聯」,家長退費無門。
有家長說:「今年5月底,培訓機構仍在讓續費,沒想到國慶後,機構關門、負責人不接電話,不少家長把2022年的學費都交了,一節課沒上就……」
10月12日,華商報記者在育想家藝趣中心看到,其內部培訓機構大門緊鎖,已無工作人員。
Ⅷ 教育機構退費是否需付違約金
要看退費是哪方的原因造成的,如果因教育機構的原因遲遲不能開課,違反合約定導致合同無法繼續履行,你要求解除合同退費無需支付違約金。
Ⅸ 在培訓機構報了班,上到一半想退課,可以要求退費嗎
如果沒有書面的約定中途不允許退費的你就可以要求退費,不退費你就打12315投訴,壓力下回退費的!
Ⅹ 報了個培訓班,還沒開始上課,就准備退學了可以退全部的金額嗎
樓上的言語懇切,就是粗俗了點啦!還沒上課是可以退全額學費的啦!只是下次選學校上網查查先,看看你喜歡的課程到底要學哪些東西,這個學校是否聲名狼藉,再和培訓學校的任課教師談談,最好和在學的學生談談,這樣就不會上當受騙了,要不浪費時間和錢錢多不劃算呀!去退吧!不退費就報110,雖然110不會管,但嚇嚇學校也是可以得啦!不要說我給的損招喲!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