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培訓機構不退費怎麼辦
1、與該機構協商退款,雙方做出各自的讓步減少訴訟帶來的時間還金錢成本內上的消耗容。
2、達不成協議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表明該機構違約帶來的損失,請求法院判決該機構退還定金,並且可以要求其賠償一些違約金。
3、機構退款但是扣錢的行為並不合理,即便是沒有了單據,但是該機構肯定也有你交款的證明,並不能因為丟失單據而扣錢。
(1)校外培訓機構不退費怎麼辦擴展閱讀:
消費者可向消費者所在地的消費者協會投訴,也可向責任者所在地的消費者協會投訴。
消費者協會在接到投訴後,將消費者投訴的問題轉交到被投訴單位,並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作出問題的處理與答復。
或轉請有關行政部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及有關法規進行處理解決。
對一些重要的投訴,消費者協會還將會派人進行調查、解決,了解有關政策和法規,向消費者作一定的解釋工作。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1、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2、有明確的被告;
3、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4、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⑵ 教育機構不退費怎麼辦
學員交費後不想繼續學習,退費遭拒該怎麼辦呢?以下是律師給出的建議:
1、雙方所簽訂的教育培訓合同中是否有退款承諾?有承諾的,可按照承諾要求退費,屆時,大多數培訓機構會以各種理由拖延時間,因為退費承諾一般都是有時間限制的,待超過期限後,對方則以過時限為由拒絕退費。這里律師提醒大家,盡量保留申請退款的溝通記錄。
2、若因培訓機構的原因,造成無法完成學習計劃,培訓機構應退還剩餘培訓費用。(學員可保留報名前培訓機構工作人員的聊天記錄,宣傳冊,廣告宣傳等對於學習效果的承諾)
3、開課前,學員出具不可抗拒的理由,如重大疾病、家庭特殊困難等情況,出示相關證據材料後,培訓機構扣除相關手續費用(一般在5%-10%)退還剩餘培訓費用。
4、因學員自身原因導致合同不能履行的,可根據合同約定,支付相應違約金(一般情況下違約金不得超過合同金額的30%)後,解除合同並退還剩餘費用。
綜上:在合理范圍內培訓費用是可以退還的,即使合同中有明確約定合同已經簽訂,改不退費等霸王條款,也是不受法律保護的,建議大家在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時,一定要學會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協商不成,可以委託律師介入處理。
⑶ 教育機構不退費怎麼辦
消費者來可向消費者所在自地的消費者協會投訴,也可向責任者所在地的消費者協會投訴。
該機構違法了你們最初訂立的口頭協議,有以下幾種方法可以解決:
1、與該機構協商退款,雙方做出各自的讓步減少訴訟帶來的時間還金錢成本上的消耗。
2、達不成協議的,你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表明該機構違約給你帶了的損失,請求法院判決該機構退還你的定金,並且可以要求其賠償一些違約金。
3、機構退款但是扣錢的行為並不合理,即便是你沒有了單據,但是該機構肯定也有你交款的證明,並不能因為你丟失單據而扣錢。
在現代市場經濟中,國家依照社會經濟運行的需要和市場上消費者的主體地位,制定明確的立法,這就使消費者權益不僅是一種公共約定和共認的規范,還得到了國家法律的確認和保護。
⑷ 培訓機構不退錢,怎麼解決
可以到當地工商部門投訴,或者撥打12315投訴電話。
向消費者協會投訴可以采版取書面、口頭、權12315APP方式:
撥通12315電話後,如需投訴或舉報,按工作人員的提示回答問題,如實說出投訴的事實、理由及投訴請求,並說出自己的姓名、地址、電話號碼或其他聯系方式和被申訴方的名稱、地址、電話。
拔打12315是收費的,消費者申訴案件,由經營者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管轄,如商家在異地需商家所在地區號+12315。
(4)校外培訓機構不退費怎麼辦擴展閱讀:
下列投訴不予受理:
(一) 沒有明確的被投訴方;
(二) 經營者之間的爭議;
(三) 經營者事前已經向消費者真實地說明商品存在瑕疵等情況;
(四) 爭議各方已經達成和解(調解)協議並履行,且無新理由和相關依據的;
(五) 消費者提供不出任何必要證據的;
(六) 法院、有關行政部門、仲裁機構已受理、處理的;
(七) 法律、法規明確規定應由指定部門處理的;
(八) 不屬於《消法》調整范圍的其他情況。
⑸ 補習班不肯退學費怎麼辦
可以向教育部門投訴,但是教育培訓市場亂收費和退費難的問題很多,糾紛數量不少,消費者維權成功比例不高。
家長們在選擇培訓機構一定要了解該機構有無辦學資質,要求查看辦學許可證和營業執照,繳費前認真查看合同內同條款,如果培訓機構無辦學資質,那麼所簽合同為無效合同。
在者就是就是交錢款的時候要求對方開具發票,留作憑證。
注意事項:不得提前預收費用
2020年4月,有少數線下社會培訓機構向中小學生提前收取秋季甚至更長時期培訓費,也有部分線上培訓超期收取培訓費。教育部針對這些情況強調,校外培訓機構不得違規提前預收培訓費。
教育部要求各面向中小學生的校外培訓機構,嚴格遵守相關規定,應將收費時段與教學安排協調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或通過拆分合同等形式,變相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培訓費一般應於臨近培訓課程開班前收取,不應過早提前收取。
教育部提醒廣大學生家長,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和成才觀念,了解國家相關政策,理性為孩子選擇課外學習方式和內容。提前交費有風險,家長安排學生參加校外培訓要認真閱讀、充分理解培訓合同文本內容,不要超期超前交費,保留好合同文本和交費發票,依法維護自身權益。
以上內容參考:鳳凰網-教育部:校外培訓機構不得違規提前預收培訓費
以上內容參考:鳳凰網-孩子無法上課 培訓班不給退費?
⑹ 英語培訓機構不退費怎麼辦
摘要 親,現在正是大力整頓校外學科培訓的時候,所以可以去教育部門進行投訴。
⑺ 補課班不退費怎麼辦
可以向教育部門投訴,但是教育培訓市場亂收費和退費難的問題很多,糾紛數量不少,消費者維權成功比例不高。
家長們在選擇培訓機構一定要了解該機構有無辦學資質,要求查看辦學許可證和營業執照,繳費前認真查看合同內同條款,如果培訓機構無辦學資質,那麼所簽合同為無效合同。
在者就是就是交錢款的時候要求對方開具發票,留作憑證。
注意事項:不得提前預收費用
2020年4月,有少數線下社會培訓機構向中小學生提前收取秋季甚至更長時期培訓費,也有部分線上培訓超期收取培訓費。教育部針對這些情況強調,校外培訓機構不得違規提前預收培訓費。
教育部要求各面向中小學生的校外培訓機構,嚴格遵守相關規定,應將收費時段與教學安排協調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或通過拆分合同等形式,變相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培訓費一般應於臨近培訓課程開班前收取,不應過早提前收取。
教育部提醒廣大學生家長,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和成才觀念,了解國家相關政策,理性為孩子選擇課外學習方式和內容。提前交費有風險,家長安排學生參加校外培訓要認真閱讀、充分理解培訓合同文本內容,不要超期超前交費,保留好合同文本和交費發票,依法維護自身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