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國內潤滑油生產企業有哪些
1、龍蟠科技(603906):龍蟠科技成立於2003年,總部位於江蘇南京,是國內名列前茅的獨立潤滑油企業,旗下擁有11大產品系列,共計1200多個SKU,覆蓋車用潤滑油、工業潤滑油、車用化學品、PM2.5治理等多個市場領域。龍蟠科技是國內潤滑油行業的龍頭企業,潤滑油產能為6萬噸。
2、康普頓(603798):公司產品涵蓋汽車潤滑油、工業潤滑油、摩托車潤滑油、潤滑脂、防凍液、制動液等上千個品種。
主要面向中高端市場,添加劑均使用世界前四大添加劑供應商的原裝進口添加劑,基礎油以整船進口的方式,主要采購新加坡,韓國,台灣,迪拜,德國等優質基礎油,康普頓的產品質量比肩世界一線品牌的原裝質量。
3、高科石化(002778):江蘇高科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是生產特種潤滑油、特種溶劑等系列產品的精細化工企業,坐落於滬寧杭長三角經濟圈的地理中心—江蘇宜興市。
建廠以來公司注重科技投入和科技創新,進行產品開發。先後和中科院成都有機所、清華大學、天津大學、江蘇工業學院等組織了研發和產業化基地,大學生、研究生社會實踐基地等。
4、中工國際(002051):中工國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由國內著名的外貿公司、設計院、機械製造商和施工單位共同發起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與土耳其海馬石化集團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簽署了土耳其潤滑油廠配套罐裝生產線項目商務合同,該項目位於土耳其伊斯坦布爾亞洲側工業區,內容為建設一座年產53萬噸潤滑油廠配套罐裝生產線,合同工期為24個月。
5、中油工程:中國石油工程建設公司隸屬於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是集團公司專門從事石油工程設計、製造、施工和工程總承包的專業公司,現已發展成為集團公司在國內外石油工程建設領域最具代表性的公司。
CPECC歷史悠久,建設功能完善,技術力量雄厚,擁有一大批熟悉國際慣例、技術水平高、管理經驗豐富的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具備設計、采購、製造、施工一體化全功能。
能夠在高原、沙漠、灘海等各種條件下,按照國際標准和慣例,提供大型石油工程項目前期咨詢、可行性研究、環評安評、勘察測量、設計、采購、施工、製造、監理、試運投產和運行維修等各項服務和項目總承包服務。
⑵ 中國潤滑油十大品牌排行榜是什麼
中國潤滑油十大品牌排行榜:Shell殼牌、Mobil美孚、長城潤滑油SINOPEC、昆侖KunLun、Castrol嘉實多、加美Jama、TOTAL道達爾、中能高科ZOONON、Kroneseder柯賽德、Fuchs福斯,這是從知名度和客戶反饋都很好,下面介紹幾款:
1、殼牌
品牌介紹:"殼牌"最初是Marcus Samuel and Company 向遠東地區運輸的煤油的商標。殼牌最初主要從事古玩、古董和東方貝殼業務。
1897年Samuel成立了殼牌運輸和貿易公司。荷蘭皇家石油公司和殼牌運輸和貿易公司於 1907 年合並時,後者的品牌名稱和標志(殼牌和貝殼)成為新成立的荷蘭皇家殼牌集團的簡明名稱和標志。此後一直保持至今。目前殼牌是中國十大潤滑油品牌之一,同時也是全球化的能源和化工集團。
2、美孚
品牌介紹:埃克森美孚公司是世界知名的石油天然氣公司,其歷史始於1882年約翰·洛克菲勒創建的標准石油公司,至今已跨越了130多年的歷程。早在1892年,埃克森美孚的前身——標准石油就來到中國,在上海設立了銷售煤油的辦事處,推出的「美孚燈」為無數中國家庭帶來光明。
埃克森美孚擁有豐富的油氣資源儲量,是煉油商和潤滑油基礎油生產商,以及成品潤滑油銷售商,1974年,埃克森美孚在全球推出了全合成車用潤滑油——美孚1號。40多年來,美孚品牌系列潤滑油產品以其卓越性能和不斷的技術創新,備受眾多的消費者的青睞。
3、長城潤滑油
品牌介紹:長城潤滑油是北京市著名商標,同時是合成制動液行業標准制訂參與者,不僅是中國十大潤滑油品牌之一,更是世界知名的潤滑油產銷集團。
長城潤滑油擁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全自動調合及包裝生產線,可生產內燃機潤滑油、工業齒輪油、液壓油等21大類2000多種產品,實現了海陸空的全方面體系覆蓋,是載人航空、航天、遠洋運輸、高速鐵路、國防軍工等高端領域的緊密參與者和支持者。
購買要點:
1、容器的清潔
潤滑油的品質與保存、運輸中的物化條件密切相關,而最大的問題是不同油品之間的交叉污染,尤其是分裝和使用新容器的時候。應該特別注意容器的清潔度問題。
2、要求競標單位提供資質材料
要求各競標單位提供營業執照、生產許可證、質量認證(如ISO9001認證)證書、產品的各項認證材料(如國內外權威部門的認證、國家知名品牌證書、國家免檢證書、其他企業的使用證明等)、企業的性質(如國營、民營、外企或合資等)和企業業績等。
⑶ 在中國有調和工廠的外資潤滑油公司有哪些
各國
⑷ 潤滑油調和需要什麼設備,大概資金是多少,如何生產出不同種類的潤滑油
至少四個儲存罐 四台打油泵 大大小小各種添加劑注入罐
資金自己算
不同黏度的基礎油 加入不同效果的添加劑 做出不同種類的潤滑油 詳細了一天一夜都說不完 有時間去潤滑網路 看看就明白了
⑸ 求潤滑油培訓資料
潤滑業:有待大市場營銷
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國際分工新模式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為跨國公司的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和經濟條件。據統計,目前在我國的獨資、合資潤滑油調合廠生產能力已成為國內潤滑油生產的主流,市場佔有率已從1996年的6%增加到1998年的11.3%,加上進口比例的增長,使國外潤滑油佔有率更達60%以上,是石油和石化兩大集團公司高檔潤滑油最強勁的競爭對手。
自1992年潤滑油市場放開以來,一些國際石油公司,特別是美孚、殼牌、埃索等就對國內市場進行了理性分析,在先進的營銷理念的指導下,以其高質量的油品、精美的包裝設計、優質的售後服務,開始向中國市場大舉進攻,對國內潤滑油營銷產生了巨大威脅。主要表現在:
高檔潤滑油是未來競爭的主戰場
由於外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的基本是CD、SF以上的高檔潤滑油,進口潤滑油主要集中在高檔車用潤滑油,因此"入世"後,我國潤滑油企面臨的競爭主要集中在高檔潤滑油上。近年來,我國汽車工業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趨勢,轎車特別是私人轎車增長迅速,所以,車用潤滑油的市場潛力非常巨大。
品牌間的競爭將日趨激烈
在我國潤滑油市場上,目前已形成以美孚、殼牌、埃索三大品牌為第一集團,以BP、嘉士多、加德士等品牌為第二集團的競爭態勢。實力雄厚的國外品牌的經營者之間激烈不僅是為了擴大各品牌潤滑油的市場份額,而且是為了通過潤滑油擴大品牌、企業知名度,為下一步全面進軍中國成品油市場做前期准備。如果說國外品牌主要定位中高檔油品上的話,那麼國內品牌則主要定位於中檔產品。但隨著高檔油在市場中的比例不斷增加,中檔油市場比例增長緩慢或已明顯下降,低檔油市場比例大幅度下降,我國潤滑油企業要想保住和擴大自己的市場佔有率,必須從質量、服務和廣告上擴大品牌影響,投入較大力量擴大高檔油市場佔有率。這是因為現代市場競爭已進入品牌競爭時代,國外潤滑油佔領我國市場,主要依靠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名牌產品。在規模、資金、技術、營銷網路等優勢的依託下,以較好的售後服務,名目繁多的促銷手段,聲勢浩大的廣告攻勢,頻頻向中國市場進攻。
潤滑油作為高科技含量的產品,由於種類繁多,要求條件多樣,加之升級換代較快以及目前全行業生產能力的大大過剩,因此要求行業的參與者應該以顧客為中心,開發、生產和營銷滿足現在和未來顧客需要的產品,使顧客從產品的使用和服務過程中得到直接的經濟利益。未來的大營銷環境是"排而有限、封而不閉、競爭激烈、平等對外",而我國潤滑油企業整體規模不大,技術和管理落後,營銷觀念陳舊,將導致企業在大營銷環境中缺乏競爭力。要改變這一現狀,成功地進入大營銷市場,我國企業應該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以大市場營銷為指導 加強市場研究
傳統經營觀念以賣方的需求為中心,其目的是通過產品銷售獲取利潤;而現代經營觀念以買方的要求為中心,其目的的從顧客的滿足中獲取利潤。根據未來大市場營銷環境的特點,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必須樹立以市場競爭為導向的大市場營銷觀念,重視市場研究,通過系統收集、記錄、整理與市場營銷有關的市場信息資料,分析市場行情變化,發現市場真正需求,使企業設計出適合應消費者需求的產品或服務。
市場研究作為企業溝通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的重要工具和營銷手段,在發達國家已經進入非常成熟的階段,美國企業每年在市場研究上的費用超過100億美元,且呈遞增之勢。然而,目前我國許多企業在經營活動中求勝心切,經營決策多憑企業領導者的經驗和主觀臆斷,缺乏科學的依據。
現代經營觀念不但重視市場研究,而且強調要建立一個營銷信息系統。即除了建立電腦化的資料庫和網路外,更重要的是能建立一套隨時收集、分析和監視市場變化的營銷信息系統,能將市場信息及時轉換成對企業市場營銷決策有效的依據。換言之,在信息系統下的市場研究是連續性的不斷調查與研究。良好的市場研究能力將會給企業提供在商戰中制勝的法寶。
加強制度建設 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
增強企業競爭實力,首先必須從企業制度建設入手,充分發揮企業作為市場營銷體系中基本單位的作用,使企業法人地位、產權關系、決策管理與市場競爭保持密切聯系,由此長期保持高效率的經營活動運作,以獲得可持續發展的效果。其次,企業可考慮採取兼並、收購、聯合等辦法,組建企業集團或開展企業聯盟,擴大企業規模。潤滑油是汽車行業的配套產品,必將隨著這些相關行業的發展而發展,因此對潤滑油品牌經營者來講,同相關行業如OEM(原設備製造商)建立共同發展的戰略同盟關系有著重大意義。這種方法可以使企業有效地進行資產重組,整合市場,不僅可以在市場競爭機制中形成有組織的市場體系,還可以發展跨國集團直接參與國際競爭。同時,在建立企業集團時,要不失時機地組建區域網路,充分壯大企業的經濟實力。目前,國外品牌第一集團的成員已建立起全國性的市場網路,第二集團則在強化它們有競爭優勢地區的區域網路。可以肯定,未來中國的潤滑油市場競爭將更為激烈,面對機會與風險共存的大環境,我國潤滑油企業必須盡快實施科學的營銷戰略,以大市場營銷觀念為指導,認真研究市場變化動態,掌握競爭發展態勢,盡快建立以市場和營銷為中心的管理體制。只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的潤滑油市場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
燃氣發動機對潤滑油的基本要求
對於整體固定式大功率天然氣發動機對潤滑油的要求與一般大功率增壓柴油機接近,但亦有差異(如cummins,caterpillar等公司生產的以CNG為燃料的大功率發動機),其基本要求如下:
* 有優良的高溫潤滑性和清凈分散性,且必須含有有效的極壓添加劑,以防止高負載部位的拉傷磨損。
* 極好的防腐性和防銹性,以防止對鉛基巴比合金及銅鋅軸承的腐蝕。
* 優良的高溫抗氧性和抗泡性。
* 硫酸鹽灰分控制在0.5-1%之間,防止提前點火,氣門堵塞,減少污染排放。
* 對於無硫燃料,TBN最小為2.0,對於含硫燃料,TBN在6-12之間。
對於使用以LPG,CNG和汽、柴油雙燃料的發動機如計程車、小型客車等,這種車其發動機兩種燃料交替使用,因此其潤滑既要具備汽油機油及柴油機油的性能,又要兼顧到使用LPG的特點。
其基本要求如下:
* 氣體燃料燃燒完全,發動機溫度較之使用汽、柴油時為高,因此應具有優異的高溫抗氧性和穩定性。
* 優良的高溫清分散性,保持發動機的清潔。
* 硫酸鹽灰份控制在0.5-1.0%之間。
* 滿足(LPG、CNG)和汽、柴油單獨或交替使用的潤滑要求。
燃氣發動機油對硫酸鹽灰分的要求
一般內燃機油中(柴機油為例)均含有高溫清凈劑:高、低鹼磺酸鈣(或水楊酸鈣)(T106、T104),高鹼硫化烷基酚鈣(T122),分散劑:聚異丁烯丁二醯亞胺(T153、154)及抗氧、防腐劑:二烷基二硫化磷酸鋅(T202、203)等功能劑,其中T106、T122等主要是中和含硫燃料在燃燒後生成的硫酸和亞硫酸等物質,並且具有較好的高溫清凈能力,T122還兼具良好的高溫抗氧化性和鹼保持性。T104是一種油溶性的皂類活性劑,其主要作用是將已經粘附在活塞等部位的漆膜與積炭洗滌下來,並較好地分散在油中,T153、154是將洗滌下來的漆膜和積炭等固體顆粒吸附,均勻分散在油中,並有效地防止低溫泥的生成,而T202、203是優良的抗磨、抗氧、抗腐劑,主要防止油品的高溫氧化、高負載部件拉傷、燒結等。燃氣發動機潤滑油與柴油機油的最主要的區別在於對硫酸鹽灰分有嚴格的要求。內燃機油潤滑油的灰分主要由金屬鹽添加劑和磨損的金屬粉、粒及外來污染物組成,未使用的油中的硫酸鹽灰分主要來自金屬鹽添加劑如(T106、T104、T202、T122等)。研究表明,硫酸鹽灰分在1%以上的潤滑油竄於燃氣發動機燃燒室後,能在燃燒室內形成極為堅硬的沉積物(特別是使用含鈣清凈劑),無法清洗,形成潛在的發火點,因為燃氣發動機採用的是電子點火,所以在運行中就有可能導致發動機提前點火,爆燃等現象的發生並且污染火花塞,使發動機不能平衡操作,影響發動機(汽車)正常運行,因而為了消除這種潛在的危險,一般燃氣發動機製造商要求使用硫酸灰分小於1.0%的高品質潤滑油。目前已有完全不含金屬鹽添加劑的全無灰內燃機油麵市,雖然其在高溫抗氧、清凈分散等方面亦可達到發動機的基本要求,但在高功率增壓發動機上使用其磨損率遠遠高於灰分含量為0.5-1%左右的潤滑油,另外氣體不具備液體對閥座的潤滑作用,而油中一定的灰分可防止閥座的磨損。因此燃氣發動機油的硫酸鹽灰分一般均要求控制在0.5-1%之間。
燃氣發動機油的作用:
我國雖未正式制定燃氣專用發動機油的國家標准,但CNG、LPG/汽油SF/CC,CNG、LPG/柴油CD/SF的雙燃料發動機油,國內專業廠家均能生產,用戶可按發動機製造商的推薦品牌選用:如需暫時代用,在發動機較新,機油耗量較小的情況下,可選擇同粘度等級的CD級柴油機油(最好清凈劑為鎂鹽),這樣可以使燃燒室的沉積物數量盡可能的少,但隨著運行時間的增長,潤滑油竄入燃燒室的數量必然增加,因此使用代用油品時,要時刻注意機油耗量,以防止爆震、提前點火的現象發生。對於使用年限較長、工況較差的發動機,建議使用專用燃氣發動機油。
關於燃氣發動機
燃氣發動機與柴油機、汽油機同屬內燃機,由於所使用燃料的不同,因而在運行方式、點火方式等方面不盡相同。
①整體固定式發動機,一般主要在恆速、恆負荷、高溫條件下連續運轉,點火方式為電點火,使用環境多數為不易維修的野外無人區,如為油田的各種型抽油機、鑽機、注水泵、輸送泵提供動力,或者帶動發電機組發電,使用燃料大多數為CNG(壓縮天然氣),現代中高速大功率增壓燃氣發動機多數是在增壓柴油機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重型部件多數通用。
②汽車發動機:計程車、小型客車一般由原來汽油、柴油發動機改裝而成,其部件完全通用,使用油、氣雙燃料。亦有部分公交車採用單燃料(CNG)發動機。
關於清潔燃料
目前已廣泛使用的清潔燃料主要有:
壓縮天然氣(CNG),液化石油氣(LPG),液化天然氣(LNG)三大類。
LPG主要由天然氣處理廠和煉油廠催化裂化裝置所副產,其組成為以丁烷、丙烷為主的低分子量烴類。CNG、LNG由采自氣田的天然氣經脫水、脫酸和脫除重烴物質後壓縮膨脹(冷卻LNG)液化而成。作為代替傳統常規燃料(汽油、柴油)應用於各個行業(主要為發動機燃料),CNG應用廣泛,技術最為成熟,但在用於民用、汽車方面存在高壓、車用鋼瓶自重大、配套設施要求高的缺點,且不便長途遠程運輸,只宜在天然氣富集地區發展;LPG在我國目前已廣泛推廣使用,技術日臻完善,國內城市民用LPG、計程車用的LPG與日俱增,在資源方面,現階段的煉制能力已無法滿足增長的需求主要依賴進口。LNG是天然氣經冷卻到-1620C以下後液化而製成。在此過程中,非烴組分如S、N的含氧化合物均已被除去,因此其組成更穩定,其熱力學性能,安全性能方面較CNG、LPG為優,更為重要的是LNG液化後的體積只有液化前的1/600,為CNG的2/5。更便於經濟可靠的遠程運輸和應用。LNG是世界公認的理想的高能綠色燃料,世界LNG工業近30年來得到持續高速的發展,年增長率達20%以上。我國天燃氣資源豐富,總資源量為38.04萬億立方米,預計在十五期間天然氣產量將成倍增長,發展LNG已勢所必然。
潤滑油失效的原因
1 高溫影響
①潤滑油長期處在高溫環境中,會氧化失效,出現變黑、變稠的現象。
②潤滑油內部的腐蝕物增加,如發動機工作中形成的酸性物質等。
③積炭、油泥、漆膜等物質的增加。
2 雜質
主要來源於空氣中的塵埃、金屬磨粒、滲漏物(燃油、水等)、潤滑油氧化物以及燃料燃燒產生的物質等。
3 添加劑失效
一些潤滑油因為其中的添加劑失效或用完而性能下降。例如潤滑油中的抗磨劑用完,會使抗磨性下降。
4 粘度指數增進劑失效
因為其有機物分子長鏈斷裂,不再具有增粘作用。
5 基礎油失效
基礎油是添加劑的載體,基礎油失效則添加劑不會發揮作用。
機油失效的判斷方法
雖然有國家標准來決定發動機的潤滑油是否更換,但大多數維修人員換油主要還是是根據汽車行駛里程/時間(廠家規定)以及潤滑油顏色和粘度來判斷。實際上,上述幾種方法都有不合理之處。比如根據顏色進行判斷,某些品牌新潤滑油就呈現黑色,有些潤滑油加入清凈分散劑過多也可能變黑,而此時潤滑油卻沒失效,對經驗不足的人可能引起誤判。較為簡便有效的方式是藉助於濾紙或電子儀器來判斷潤滑油是否失效。
清潔燃料及燃氣發動機油
隨著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作為一種經濟、實用的綠色能源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等在我國能源消費構成中增長迅速。汽車(主要是公交車、計程車)使用LPG、CNG等清潔燃料代替常規燃料已列為十五期間國家級的重點項目,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天津、西安、廣州等車輛密集、汽車尾汽污染嚴重的大城市全面推廣。應讀者要求,本期將對清潔燃料及燃氣發動機潤滑油進行綜合性的介紹。
如何預防機油壓力過低
汽車發動機具有的正常機油壓力,是保證發動機各摩擦件之間得以充分良好潤滑的前提和必要條件。在正常情況下,怠速時發動機機油壓力應不低於50kPa;中高速時機油壓力應保持在200-300kPa左右。發動機在運轉中,一旦其內部出現故障,諸如發動機溫度過高、曲軸與連桿軸承軸瓦磨損加劇或配合松動等都會影響到發動機機油壓力的波動。而許多時候,往往是由於發動機潤滑系各機件故障的原因導致發動機機油壓力過低。汽車在行駛中,一旦發現機油壓力過低,都應停車查找其原因並排除之後方可行車。否則極易造成因發動機機油壓力過低而出現曲軸瓦燒融而"抱瓦",較嚴重時可能使發動機因此而報廢。為此,做到以下幾點將會較好地預防機油壓力過低。
經常檢查
a.抽出機油尺,察看機油是否充足,油中有否汽油或水,必要時添加或更換機油。
b.發動機在工作情況下,仔細察看各部位是否有漏油現象。
c.檢查機油壓力感應塞和機油壓力表是否正常。將機油感應塞接線搭鐵,若機油壓力表指針從0點擺到底,則表明兩者工作正常。若指針不動,則表示感應塞損壞,應更換。
d.檢查潤滑系油壓。擰出感應塞,啟動發動機,此時應有機油從螺孔中噴出,則說明潤滑系油壓正常,而故障在感應塞。
e.若上述檢查仍無效,也未查出故障所在,則需要拆卸油底殼、清洗機油集濾器、機油濾清器,檢視並調整曲軸主軸瓦和連桿軸瓦的裝合間隙。
嚴格裝配
在發動機潤滑系的檢修中,裝配機件時稍有不慎都會造成機油壓力過低現象的發生。比如,機油泵與缸體之間的墊片、機油濾清器與缸體之間的墊片等,製作這些墊片時,該留出油孔的要有出油孔,進、出油口之間有隔條的要留有隔條。同樣的,有些本不應該出現的機件錯裝有時也會導致機油壓力過低,比如,新更換的缸體漏裝油堵頭或油堵頭裝配不嚴。
曲軸前後油封,在汽車的使用中,由於裝配方法不得當或曲軸油封設計不合理,再加之使用時密封件磨損,都會造成因機油泄漏而導致機油壓力過低。因此,對於曲軸油封應注意兩點以防其漏油:首先在拆檢發動機時應更換新油封以保證油封的可靠系數處於最大值;其次,新油封裝復時應嚴格按操作要求進行,尤其曲軸後端採用盤根式的油封,應裝緊堵好縫隙。
⑹ 潤滑油生產與調和是什麼
從石油中生產潤滑油的基本原料,主要是原油中的重質油。為了生產不同黏度的潤滑油,需將重質油在減壓下分餾出輕重不同的幾個餾分和渣油。前者叫餾分潤滑油,分別用於製取變壓器油、機械油等黏度較低的潤滑油;後者叫殘渣潤滑油,用於製取氣缸油等高黏度的潤滑油。
一、潤滑油的生產
潤滑油的生產工藝有兩種類型:一是傳統的「老三套」生產工藝,即溶劑精製、溶劑脫蠟、白土補充精製三種工藝;二是最近發展的潤滑油加氫。下面主要介紹潤滑油傳統「老三套」生產程序。
(一)溶劑精製
潤滑油的精製是指從潤滑油中除去大部分多環短側鏈芳烴和膠質、瀝青質,提高潤滑油質量的工藝方法。常用的精製方法有酸鹼精製、溶劑精製、吸附精製、加氫精製等,我國目前廣泛採用的是溶劑精製。
溶劑精製是選用一種溶劑,將潤滑油中非理想組分溶解、分離,保留理想組分,然後蒸出溶劑循環使用。
1.溶劑的選擇要求
(1)選擇性、溶解能力強。溶劑必須對潤滑油原料中非理想組分有較高的溶解度,而對理想組分溶解度要小。當溶劑加入到潤滑油原料中後,其中非理想組分迅速溶解在溶劑中,將溶有非理想組分的溶液分出,其餘的是潤滑油的理想組分。通常,前者叫提取液(抽出液),後者叫提余液(精製液)。因此,精製的過程實質上是溶劑萃取或抽提過程。
(2)密度大。溶劑密度大,從抽提塔上部進入;原料油密度小,從塔下部進入。溶劑和原料油在塔內逆流接觸,經過一段時間,溶劑充分溶解了潤滑油中非理想組分。由於提取液比提余液密度大,兩相有明顯界面,從塔頂抽出提余液(理想組分+少量溶劑),從塔底抽出提取液(非理想組分+大量溶液)。
(3)沸點低,易回收。提取液中含有90%以上溶劑,提余液也有少量溶劑,必須回收循環使用。因此,要求溶劑沸點低於潤滑油沸點。如糠醛的沸點為161.7℃,低於潤滑油沸點,當加熱到糠醛沸點時,糠醛迅速蒸發出來。
(4)性質穩定,不易受熱變質,不與原料發生化學反應。
(5)無毒、無腐蝕、價格低廉等。
目前國內煉油廠使用最廣的精製溶劑是糠醛。
2.溶劑精製的工藝流程
圖8-7為糠醛精製的工藝原理流程圖。
1)糠醛抽提
原料油經換熱器換熱後從下部進入抽提塔,糠醛從塔上部進入,兩者在塔內進行逆流連續抽提。抽提塔內維持約0.5MPa壓力,以便使提余液和提取液自動流入溶劑回收系統,塔頂出提余液,塔底出提取液。
2)溶劑回收
(1)提余液溶劑回收:提余液含溶劑少(約10%),採用蒸餾方法即可回收。提余液經加熱爐加熱到約220℃進入提余液汽提塔,從塔底抽出脫除溶劑的精製油(提余油)送出裝置。塔頂分出的含水糠醛蒸氣,經冷凝器冷卻後進入糠醛—水分層罐。
(2)提取液的溶劑回收:提取液中含溶劑多(約90%),先採用蒸發的方法蒸去大部分溶劑,然後再用水蒸氣汽提殘存在油中的少量溶劑,可節省燃料,溶劑回收較完全。提取液與高壓蒸發塔來的糠醛蒸氣換熱後,進入低壓蒸發塔。提取液經換熱後可以蒸出其中30%~40%糠醛。塔頂糠醛蒸氣經冷凝後進入糠醛脫水塔。其餘的提取液從低壓蒸發塔底抽出經加熱爐加熱,進入高壓蒸發塔;塔頂蒸出大部分糠醛蒸氣與提取液換熱後進入糠醛脫水塔;塔底的提取液經蒸發後,進入提取液汽提塔。提取液汽提塔塔底為脫糠醛的提取油出裝置,塔頂為含水糠醛蒸氣。從低壓蒸發塔、高壓蒸發塔塔頂的糠醛蒸氣經糠醛脫水塔,脫去含有極少的水分後,循環使用。
圖8-9接觸法白土精製的工藝流程
(1)白土與油混合。原料油預熱到80~90℃,送入混合器,按需要量加入白土,在混合器內內充分攪拌。由於白土密度大,必須充分攪勻,否則沉底起不到作用。油品與白土能否混合均勻,對於整個精製過程影響極大。
(2)加熱。將油品與白土形成的糊狀混合物打入加熱爐加熱,降低原料油的黏度,有利於白土起吸附作用。
(3)接觸吸附。加熱後的混合物進入接觸器或接觸塔內停留一段時間後,使白土充分吸附。塔頂有抽真空設備,抽出加熱爐加熱時裂化產生的輕組分和蒸發的溶劑,然後進入中間罐。罐內安裝攪拌器,防止白土沉降。
(4)過濾。從中間罐出來的油與白土混合物,先在史氏過濾器中過濾掉絕大部分白土。這種過濾器較粗,有些細小白土仍能通過,所以再通過板框過濾器再過濾一次,才能保證產品中無固體顆粒白土。得到的精製油出裝置,作基礎油,廢白土排出裝置。
二、潤滑油調和
潤滑油質量的優劣是由潤滑油基礎油的質量和潤滑油使用的添加劑決定的。少量有效的添加劑可明顯改善潤滑油的性能,使潤滑油質量大增,滿足工業應用的需要。
調和是潤滑油生產過程中最後一個重要工序。將經溶劑精製、脫蠟、白土精製等所得的不同黏度的潤滑油基礎油,按照一定比例,並加入適當添加劑進行混合。採用什麼樣的調和組分添加劑,由實際情況而定。例如,調和20#機械油,要求低的黏度,常用低黏度潤滑油基礎油與適當的添加劑調和。
⑺ 哪裡有潤滑脂培訓班報名的
你可以找本市的潤滑油品行業協會問問看。
⑻ 潤滑油調油師有專門培訓的嗎
基本每個潤滑油企業自己培養調油師,不難的,只要公司肯教,學歷不用太高都很容易學會的專。很多配屬方添加劑公司會給,有些是公司內部配方,調油師要根據原材料做出相應比例調整和誤差控制,還要適當的計算,當然品管化驗室也要經常去看看。
⑼ 潤滑油是怎樣調和的
潤滑油主要由基礎油和添加劑調和而成,其中基礎油加量大約90-95%,添加劑加量根據機油級別的不同加量也有多少,目前主流產品添加劑加量在8%左右。
調潤滑油常用到的基礎油主要有150SN,400SN、500SN、及150BS,SN代表的是石蠟基基礎油是最普通的,前面的數字代表基礎油的牌號,另外基礎油還有一類、二類、三類之分,主要劃分標準是以硫含量和飽和烴的含量,硫含量越低,飽和烴含量越高等級越高。
調不同等級的產品用不同等級的產品,目前主流用到的由一類和二類。基礎油的成產過程很復雜,只有大的石油煉廠才能提供,不是靠簡單的機器就能生產的。
潤滑油:
潤滑油是用在各種類型汽車、機械設備上以減少摩擦,保護機械及加工件的液體或半固體潤滑劑,主要起潤滑、輔助冷卻、防銹、清潔、密封和緩沖等作用(Roab)。
只要是應用於兩個相對運動的物體之間,而可以減少兩物體因接觸而產生的摩擦與磨損之功能,即為潤滑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