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培訓大全 > 結核病防治知識培訓計劃

結核病防治知識培訓計劃

發布時間:2021-11-11 19:11:03

『壹』 健康教育的實施方案,工作計劃怎麼寫

健康是人人應當享有的基本權利,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和潛在的動力。一直以來,醫療衛生服務機構是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的重要場所,開展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是提高全鄉人民群眾的健康知識知曉率,健康行為形成率,及疾病相關知識知曉率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健康文明素質、提高全鄉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的必須長期堅持不懈抓緊抓實的工作內容。
一、目標
通過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活動,提高全鎮人民群眾的衛生知識水平、健康意識以及疾病相關知識知曉率,促進社會對健康的廣泛支持,推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創造有利於健康的生活條件,以達到提高全鎮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
二、內容
(一)充分發揮衛生院健康教育領導小組的作用。廣泛動員領導層、動員專業人員、動員鄉村兩級醫療衛生服務有關人員參與。
(二)每年制定並下達健康教育工作計劃。制訂相應計劃組織具體實施,要進一步加強網路建設,定期組織健康教育員培訓,齊抓共管,創建一個有益於健康的環境。為健康教育投入必要的人力、財力、物力。
(三)加強醫院健康教育陣地建設。門診應設有固定的健康教育陣地(如宣傳欄、黑板報等),每月更換一次(每年出刊12期以上)。積極征訂健康書刊,對上級下發的及本院自製的健康教育資料及時張貼、分發。利用各種形式,積極傳播健康信息。
(四)開展健康教育知識培訓。
1、對全院醫務人員開展健康教育知識培訓每年一次,以提高醫務人員的衛生知識水平、健康意識,使醫務人員的健康知識知曉率達80%以上,健康行為形成率達70%以上。
2、加強對村衛生室人員的健康教育知識技術培訓,提高村級醫療衛生服務人員健康教育水平,全年不少於6次。
(五)大力開展院內健康教育活動。
1、門診健康教育:醫生應有針對性開展候診教育與隨診教育。
2、住院健康教育:做好入院教育與出院教育的同時,重點做好住院期教育:①醫生在進行醫療活動時所運用的健康咨詢、健康處方等對病人及其親屬開展健康教育。對住院病人可採取疾病小知識口頭和書面測試,分發資料、給病人上課等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住院病人相關知識知曉率達≥80%。②健康處方:每位住院病人或家屬至少一種健康教育處方,有針對性地對每位住院病人或家屬開展健康教育2—3次。③利用宣傳陣地進行宣傳教育。
(六)積極開展院外健康教育活動。針對轄區內的健康人群、亞健康人群、高危人群、重點保健人群等不同人群,結合公共衛生服務,對轄區各村進行經常性指導。配合各種宣傳日,深入各村開展咨詢和宣傳。利用預防接種、疾病普查等機會開展健康教育活動。
(七)加強反吸煙宣教活動。積極開展吸煙危害宣傳,充分利用黑板報、宣傳窗等多種形式,經常性地進行吸煙與被動吸煙的危害的宣傳。積極參與創建無煙醫院,醫院有禁煙制度,醫療場所有禁煙標志,無人吸煙。
(八)做好檢查指導和效果評價。每年定期組織人員,對各村衛生室的健康教育工作進行指導、檢查,完善健康教育執行過程中的各種活動記錄、資料。通過健康知識知曉率、健康行為形成率及住院病人相關知識知曉率的測試,對健康教育工作進行評價與總結。
三、時間安排
一月份:教育重點是節日食品衛生安全教育、家庭急救與護理。
二月份:教育重點是哮喘病、老慢支等呼吸道疾病的防治。
三月份:結合三八婦女節、3.24結核病防治宣傳日,重點宣傳生殖健康知識、結核病防治知識。
四月份:結合愛國衛生月和4.25全國計劃免疫傳宣日,重點開展社區衛生公德、衛生法規和兒童預防接種知識教育。
五月份:結合國際勞動節和碘缺乏病宣傳日、無煙日。重點開展職業衛生、科學使用碘鹽、吸煙危害等知識教育。
六月份:結合國際兒童節、環境日、愛眼日、禁毒日。重點宣傳兒童保健,近視防治,環境保護,遠離毒品等方面的知識。
七月份:重點開展夏秋季腸道傳染病,飲水飲食衛生知識教育。
八月份:結合母乳喂養宣傳周,開展家庭常用消毒知識、科學育兒和社區常見病的宣傳教育。
九月份:結合全國愛牙日、老人節開展口腔保健、老年性疾病防治知識、體育健身方面的宣傳教育。
十月份:結合全國防治高血壓日、世界精神衛生日,開展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防治知識和心理衛生知識的宣傳教育。
十一月份:結合全國防治糖尿病日,開展糖尿病防治、糖尿病合理膳食的宣傳教育。
十二月份:結合12.1世界艾滋病防治宣傳日,重點開展性病、艾滋病防治的宣傳教育。
四、措施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健康教育是「低投入,高產出,高效率」的服務手段,是控制醫療費用,拉動保健需求的根本措施。主管領導要高度重視,將其納入工作重要日程,行目標管理。確保有專人負責,有一定的工作經費,有規范的工作制度和檔案。
(二)健全網路、抓好培訓。要建立一支熱心健康教育工作、掌握健康教育基本知識和技能的健康教育骨幹隊伍。充分發揮領導小組成員的積極性,定期開展業務培訓,提高健康教育員的工作能力。通過定期的檢查指導和年度考核等形式,推動健康教育全面開展。
(三)利用
醫院資源、推進健康教育。要建立固定的健康教育陣地。開展經常性的健康教育活動。在抓落實上下功夫,在以點帶面上下功夫,加強檢查指導,擴大受益面,增強吸引力,提高有效性、針對性。
五、總結評估
每年對全鄉各衛生所健康教育工作進行檢查指導。並通過年度考核、知識測試等形式做好總結評估,發現不足,明確努力方向,進一步推進我鄉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開展。

『貳』 健康教育知識講座要擬定計劃,方案嗎

xxx村衛生室2012年健康教育計劃
健康教育工作是村衛生室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為了更好的貫徹落實《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相關工作要求,進一步完善我村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體系,在轄區內普及健康知識,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制定了2012年健康教育工作計劃,內容如下:
一、主要工作任務
依照健康教育工作規范要求,做好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各項工作任務。圍繞艾滋病、結核病、腫瘤、肝炎,等重大傳染病和慢性病,結合各種衛生日主題開展宣傳活動。特別是積極開展「世界結核病日」、「世界衛生日」、「全國預防接種日」、「防治碘缺乏病日」、「世界無煙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種衛生主題日宣傳活動。繼續做好針對農民工、外出打工和進城務工人員的艾滋病防治項目傳播材料的播放工作.根據《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開展群眾性的健康安全和防範教育,提高群眾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加強健康教育網路信息建設,促進健康教育網路信息規范化。加強健康教育檔案規范化管理。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健全組織機構,完善健教工作網路
完善的健康教育網路是開展健康教育工作的組織保證和有效措施,2012年我們將結合本村實際情況;組織人員積極參加縣鄉各部門組織的各類培訓,提高健康教育工作者自身健康教育能力和理論水平;將健康教育工作列入中心工作計劃,把健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二)、加大經費投入
計劃2012年購置新的電腦、列印機等設備,印製健康教育宣傳材料,保障健康教育工作順利開展。
(三)、計劃開展的健康教育活動
1、舉辦健康教育講座
每月定期開展健康教育講座,全年不少於6次。依據居民需求、季節多發病安排講座內容,按照季節變化增加手足口、流感等流行性傳染病的內容。每次講座前認真組織、安排、通知,在講座後接受咨詢、發放相關健康教育材料,盡可能將健康知識傳遞給更多的居民。
2、開展公眾健康咨詢活動
利用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世界衛生日、全國碘缺乏病日、世界無煙日、全國高血壓日、世界精神衛生日、世界糖尿病日、世界艾滋病日等各種健康主題日和轄區重點健康問題,開展健康咨詢活動,並根據主題發放宣傳資料。
3. 辦好健康教育宣傳欄
按季度定期對健康教育宣傳欄更換內容。將季節多發病、常見病及居民感興趣的健康常識列入其中,豐富多彩的宣傳健康知識。
4. 發揮衛生室的作用
將居民需要的健康教育材料擺放其中,供居民免費索取。
(四)健康教育覆蓋
計劃於2012開展的健康教育講座、公眾健康咨詢活動、健康知識競賽、播放健康教育光碟、發放健康教育材料等工作的受教育人數覆蓋轄區人口的80%以上,爭取讓更多的居民學習到需要的健康知識,從根本上提高居民自身的健康知識水平和保健能力,促進人們養成良好的衛生行為習慣。

xxx村衛生室

『叄』 結核病預防控制工作規范的第二章

第二章 患者發現 2.1 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結核病防治機構)
制定患者發現工作計劃並組織實施;開展肺結核患者篩查工作;負責落實肺結核可疑症狀者、疑似患者、現症患者的診斷、登記和報告工作;完成肺結核患者追蹤工作和密切接觸者檢查;對醫療機構進行技術指導和培訓;做好轉入患者的登記管理,並將非結核病患者轉回原醫療機構診治。
2.2 基層網路
包括: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其任務是:發現結核病可疑症狀者和疑似肺結核患者,及時告知和督促患者到結核病防治專業機構接受登記和免費檢查。
2.3 醫療機構
2.3.1 結核病專科醫院
對門診發現的肺結核患者應立即報告,對不需要住院治療的肺結核患者應及時轉診,對住院治療的肺結核患者,出院後及時轉至患者居住地的結核病防治專業機構。
2.3.2 綜合醫療機構
發現肺結核或疑似肺結核患者,將患者轉診到當地結核病防治專業機構進行確診;住院患者出院後,應及時將患者轉診至結核病防治專業機構進行登記管理,並提供患者住院診治信息;同時要按照要求及時做好傳染病網路直報。 3.1發現對象:痰塗片陽性的肺結核患者及痰塗片陰性的活動性肺結核患者。痰塗片陽性的肺結核患者是患者發現的重點對象。
3.2肺結核患者發現的主要方法:細菌學檢查和胸部X線檢查是目前診斷肺結核患者的主要方法。
3.3 患者發現方式:因症就診、患者追蹤、重點人群檢查是發現肺結核患者的主要方式。推薦可疑症狀者是基層網路發現肺結核患者的主要方式。
3.4 免費檢查和報病激勵政策:對肺結核可疑症狀者實行免費的痰塗片檢查和胸部X線檢查,對發現和報告肺結核患者的醫務人員給予報病獎勵。 4.1 診斷原則
肺結核的診斷是以細菌學為主,結合胸部影像學、病史和臨床症狀、必要的輔助檢查及鑒別診斷,進行綜合分析做出的。咳嗽、咳痰≥2周或咯血等是發現和診斷肺結核的重要線索,應予重視並及時進行相關檢查。
4.2 肺結核診斷程序
4.2.1 問診:對因症就診或轉診的初診患者,應詳細詢問:與肺結核患者密切接觸史;是否有咳嗽、咳痰或咯血、低熱、盜汗、乏力、厭食等症狀,症狀持續時間;既往用葯史等。
4.2.2 填寫初診病人登記本:要求採用全國結核病防治專業機構統一的初診病人登記本。
4.2.3 痰塗片抗酸桿菌和胸部X線檢查:咳嗽、咳痰≥2周或有咯血或血痰者進行痰塗片顯微鏡檢查及拍攝胸片。
4.2.4 肺結核鑒別診斷:肺結核的症狀、體征和X線表現同許多胸部疾病相似,在診斷肺結核時,應注意與胸部腫瘤、肺炎等其它疾病相鑒別。
4.3 肺結核診斷分類
傳染病報告分類:疑似病例、臨床診斷病例、實驗室確診病例。
細菌學檢查分類:塗陽肺結核、塗陰肺結核。
4.4 結核病分類
分為:原發性肺結核、血行播散性肺結核、繼發性肺結核、結核性胸膜炎、其他肺外結核。

『肆』 肺結核的預防\治療\傳播的方法誰能告訴我報上名

定義: 肺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肺部慢性感染性疾患,俗稱「肺癆」。主要臨床表現為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統表現和低熱、盜汗、乏力等全身症狀。肺結核的傳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結核病人的痰,健康的人吸入病人咳嗽、打噴嚏時噴出的帶菌飛沫,就可引起肺部感染。

診斷: 在實驗室檢查中,痰中找到結核桿菌是確診肺結核的主要依據,而胸部X線檢查不但可早期發現肺結核,而且還可對病灶部位、性質、范圍、發展情況和治療效果作出判斷。1∶10000的結核菌素試驗(又稱「OT」試驗)強陽性常提示體內有活動性結核灶。活動性肺結核病人的血沉也常增快。

治療: 抗癆葯物對肺結核病的治療有特效,所以本病一旦確診後就應立即接受抗癆治療。同時還可配合中葯、針灸等療法,而情志、飲食、體育等療法對本病也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對於伴有大咯血者,應立即去醫院治療。

中醫驗方:

1.參芩抗癆方:{組成} 北沙參12克 黃芩炭9克 生牡蠣12克 生龍骨12克 阿膠珠6克 仙鶴草9克 炙甘草3克 炙紫苑9克 百部9克 桔紅3克 生地黃9克 當歸9克 百合10克 生山葯12克 山芋肉9克 丹皮6克。{制用法} 每付葯煎兩次,葯汁合一,分兩次空腹服下。{主治} 肺結核早期,浸潤型肺結核。 {注意} 服葯時,忌煙酒及辛辣食物,忌食甘肥油膩。

2. 紫側功勞方:{組成} 紫金牛60克 側柏葉24克 十大功勞葉30克 五指毛桃60克 百合18克。{制用法} 研末,加適量蜜糖,製成蜜丸。每日三次,每次2丸。{主治} 浸潤型肺結核,或在抗癆過程中對第抗癆葯物產生付作用而不能耐受者。

3.抗癆扶正方:{組成} 健豬肺1個 生白芨30克 百部15克 麥冬15克 川貝母15克 黃芪15克 甜杏仁15克。{制用法} 將葯研末,以蜜調成稀糊灌入豬肺內,將肺氣管扎住,煮熟食之,加少許食鹽,分兩次服完,日食2次。{主治} 肺結核各期。

飲食調理:

肺結核病是慢性、消耗性疾病,最常見的症狀有低熱、盜汗、食慾減退,消瘦無力等。肺結核病人的食慾一般都特別不好,為補償疾病引起的消耗,增強抵抗力,在飲食上加強營養具有很重要意義。
應給予高蛋白和熱能。結核病的任何症狀都會使組織蛋白和熱能嚴重消耗,因此在食物蛋白質和熱能的供應上,都要高於正常人,蛋白質每日供給量是1.5~2.0g/kg,以奶類、蛋類、動物內臟、魚蝦、瘦肉、豆製品等食物作為蛋白質的來源。牛奶中含酪蛋白及鈣質較豐富,是結核病人較為理想的營養食品。熱能供給量以維持病人正常體重為原則,可按每公斤體重40~50千卡供給,碳水化合物類主食可按食量滿足供給,不必加以限制,但脂肪不宜多吃,以免引起消化不良和肥胖。
維生素和無機鹽對結核病康復促進作用很大。其中維生素A,有增強身體抗病能力的作用;維生素B和C可提高體內各代謝過程,增進食慾,健全肺和血管等組織功能;如有反復咯血的病人,還應增加鐵質供應。 提倡多吃綠葉蔬菜、水果以及雜糧。

護理:

1 .結核病是慢性傳染病,治療時間長,恢復慢,在工作、生活等方面都會對病人乃至整個家庭產生不良影響,家人要正確對待這些問題,對病人不能嫌棄,要給病人以心理上支持,創造良好的環境,使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安心休息,積極配合治療,最後達到真正 治癒。

2 .肺結核主要是通過呼吸道傳染的,其次是通過被結核菌污染的食物或食具而引起腸道感染,因此要做好肺結核病人的消毒與隔離。①病人咳嗽、打噴嚏和高聲講話時不能直向旁人,同時要用手或手帕掩住口鼻,手帕應煮沸消毒。②不隨地吐痰,做好病人痰液的消毒處理,痰吐在紙上和擦拭口鼻分泌物的紙張一起燒掉,或將痰吐在痰杯里加 2 %煤酚皂溶液每日消毒一次。③病人所用食具應餐後煮沸消毒。④有條件者對室內空氣每天消毒 1 ~ 2 次,將病人所用卧具、書籍每日在陽光下暴曬 2 小時,可殺死結核桿菌。⑤密切接觸病人者應作卡介苗 接種。

3 .肺結核病人進展期應卧床休息,尤其是有發熱、咯血和肺代償功能不全者;沒有明顯中毒症狀的可進行一般活動,但需限制活動量,保證充分休息時間;好轉期過渡到穩定期,應循序漸進,增加活動量,可參與一定的勞務,不宜過度勞累,減少復發。

4 .肺結核是慢性消耗性疾病,進展期病人往往十分虛弱,飲食上要增加營養,增加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食物的攝入,增強體質,增加其免疫系統功能。

5 .痰中帶血或少量咯血是肺結核的常見症狀,護理上應注意以下幾點。①要予以關心和耐心解釋,保持鎮靜,消除病人緊張、恐懼心理。②病人應安靜休息,宜向患側卧位。③慎用鎮咳葯、鎮靜葯,指導病人進行有效咳嗽,保證呼吸道通暢。④飲食應給予流質或半流質易消化食物,每次進食應溫涼且不宜過多,同時注意保持大便通暢。 ⑤病人突然在咯血過程中出現胸悶、煩躁、呼吸困難或咯血不暢,應立即抱起病人雙腳,呈倒立位,輕拍背部,以利血塊排出,並盡快就地挖出或吸出口鼻。咽喉部血塊,同時盡快通知急救中心或社區醫療人員,就地進行搶救,待病情平穩後再進行搬動或轉送。

6 .肺結核應用抗結核葯物治療,其原則是早期、規律、全程、聯用和適量用葯,治療時間較長,一般為 1 ~ 2 年,治療成功的關鍵在於規定時間內有規律地用葯,避免遺漏與中斷。因此病人堅持按規定的方案進行治療十分重要,家人應起協助和督促作用,同時要注意葯物的副作用:異煙肼易造成周圍神經炎,可服維生素 B1 、維生素 B6 預防;鏈黴素易產生聽力和腎損害,應注意病人聽力有無變化,定期復查腎功能;利福平會引起胃腸反應;乙胺丁醇會產生球後視神經炎。此外,幾乎所有的抗結核葯物對肝臟均有不同程度的損害,在治療期間應定時復診復查肝功能,向醫生詳細匯報服葯後的反應,以及時調整用葯, 提高治療效果。

7 .肺結核病人機體抵抗力較差,應保持愉快的心情,循序漸進地進行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注意個人防護,避免呼吸道感染。

8 .老年人患肺結核後,症狀常不如青壯年病例典型,發熱不明顯,中度以上發熱者不及 1/4 ,咯血者也只佔 1 / 4 ,而咳嗽、咯痰、心慌、胸悶、氣短、乏力、厭食、瘦弱、浮腫等症狀及體征出現者相對較多,容易誤診。近來老年人結核病所佔比例日趨增多,死亡率也較高,因此對原來患過結核病、家人或密切接觸者中有患肺結核的老年人,出現低熱、不明原因消瘦、咳嗽、乏力、氣短等可疑症狀時,應警惕肺結核,主動去醫院檢查。一旦確診應及時在醫生指導下,堅持正規、系統治療,千萬不可認為年老無需治療,延誤時機。

預防:

肺結核病的預防重在保護和增強人體的抵抗力,其具體措施是:

①生活有常,即生活方式合理化和規律化,慎起居,避風寒,戒煙酒,遠房事,勞逸適度。

②飲食有節,富營養,忌辛辣。

③經常呼吸新鮮空氣。

④保持樂觀情緒,因為不良的情緒可影響人體的抵抗力。

⑤經常參加體育運動,鍛煉身體,增強體質。

⑥由於結核桿菌的感染是導致本病發生的直接原因,因此應盡量減少與肺結核病人,特別是活動性肺結核病人的接觸。

『伍』 研究性學習

關於全縣農村醫療衛生狀況的調查報告
--------------------------------------------------------------------------------

你自己看看,把具體名字改一改。

關於全縣農村醫療衛生狀況的

調 查 報 告

為了提高我縣農村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滿足農民解決基本衛生保健和醫療需求,近日,縣人大常委會成立調查組,對全縣農村醫療衛生狀況進行了調查。調查組在聽取了縣政府關於全縣農村醫療衛生工作情況匯報後,集中時間分別深入到北大湖鎮、西陽鎮、春登鄉等衛生院和社區醫療衛生服務站,通過採取召開座談會、實地走訪農戶等形式,重點針對全縣農民享受初級衛生保健水平、農民基本醫療需求狀況和農村醫療保障制度建設等方面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向縣人大主任會議作以匯報:

一、 全縣農村醫療衛生基本狀況

我縣共有15個鄉鎮(區),139個行政村,總人口40.44萬,其中農業人口31.14萬,農民人均純收入2503元,人均衛生消費支出數約為165元。目前,我縣有政府成立的非營利性質的醫療衛生機構22個,其中縣級醫療衛生機構11個,鄉鎮衛生院11個。共有社會醫療機構58個,城鎮和農村社區衛生服務站244個。全縣在職在崗衛生技術人員1830人,衛生技術人員與服務人口比例為1:220,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全縣醫療衛生機構建築面積30869平方米,實際開放病床708張,病床與服務人口比例為1:571。幾年來,我縣致力於提高廣大農村居民健康素質並把它作為全面建設小
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之一,建立了適應衛生事業新形勢發展要求的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和預防保健服務體系,形成了強有力的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保健網路,為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促進全縣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1、完善了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一是加強醫療衛生機構房屋建設。幾年來,縣衛生行政部門投資1500餘萬元,對縣疾控中心、縣婦幼保健院、縣醫院、縣二院、縣醫院分院,北大湖鎮、萬昌鎮、雙河鎮等中心衛生院,大崗子鄉、官廳鄉、一拉溪鎮、三家子鄉等一般衛生院的業務用房進行改造或新建,總建築面積達2萬平方米。二是增設和更新了醫療設備。幾年來,縣鄉兩級醫療衛生機構共購置大型醫療設備170台件,總投資1250餘萬元。其中,縣醫院四年內投資900萬元,購置了螺旋CT機、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彩超、全自動血球計數儀、微波治療儀等大型醫療設備34台件。鄉鎮衛生院全部配置了100mA以上的X光機、B超、心電機及生化檢驗設備,為臨床提供了科學的檢測診斷依據。

2、建立了功能完善的農村衛生服務體系。為滿足農村醫療衛生保健需求,進一步完善農村衛生服務體系,2001年,縣政府下發了《永吉縣農村社區衛生服務工作實施方案》。在方案的指導下,按照「二級網一級辦」的模式,我縣改革鄉、村二級衛生機構管理體制,各鄉鎮衛生院增設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管理本轄區農村社區衛生服務站日常管理工作,並將原有的村級衛生機構改革為社區醫療衛生服務站。經過四年的建設,目前,全縣農村社區衛生服務站已達244個(包括城鎮社區醫療衛生服務站8個),覆蓋率達100%,建設合格率達80%。多年來,我縣農村社區醫療衛生服務站把有償服務與義務服務結合起來,在社區內,以家庭為單位,將醫療、預防、保健、康復、衛生宣傳、健康教育、計劃免疫等融為一體,為農民提供主動、方便、快捷、優質、低價的綜合性服務。

3、加強了傳染病、慢性病的防治。為強化計劃免疫的管理,2003年,我縣將乙肝疫苗接種納入兒童計劃免疫程序,縣財政每年投入4萬元專項經費,免費為新生兒接種乙肝疫苗。同時,縣衛生部門深入6個鄉調查點對肺吸蟲、肝吸蟲、旋毛蟲等人體寄生蟲病現狀進行調查,共調查了4500人份,為做好其他疫病防治提供了依據。為有效防治結核病,縣結核病防治所於2003年7月份落實了世界銀行貸款/英國贈款結核病控制項目,對發現的我縣結核病人進行了DOTS治療,並加強了對防癆醫生和卡介苗接種人員結核病防治知識培訓,對全縣3萬名中小學生進行了結核菌素監測。目前,我縣傳染病發病率為254.23/10萬人,處於地區中等水平,「四苗」接種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為防治艾滋病,今年上半年,全地區在我縣召開了艾滋病綜合防治示範區工作會議,介紹了我縣艾滋病綜合防治示範社區建設和艾滋病防治經驗。年初,我縣完成了縣疾控中心艾滋病初篩實驗室建設工作,5月份,我縣舉辦了預防艾滋病知識師資培訓班,對鄉鎮衛生院院長、醫療科長、防保科長和部分社區衛生服務站負責人等60餘人進行了培訓。同時,我縣地方病防治工作成果得到了鞏固。以控制碘缺乏病為重點,今年上半年,我縣完成了60份孕產婦尿樣和孕產婦家庭用鹽采樣,對全縣27個食品批發部,64戶居民用鹽及倒著鹽進行了采樣監測,其檢驗樣品288個,合格率100%。目前,我縣大骨節病、克山病、布病、碘缺乏病的防治達到了國家控制標准
通過微機程序化管理,詳實的掌握了全縣轄區內育齡婦女總數,影響婦女健康狀況的疾病及順位。掌握了新婚對數、孕產婦數、高危妊娠數、孕產婦死亡數等情況,為更好地實施婦幼保健管理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在開展孕產婦系統管理工作台上,以篩查高危妊娠為重點,完善了管理措施,使孕產婦系統管理率達90%,孕產婦保健覆蓋面95%。住院分娩率達75%,達到了初保規劃確定的指標。為進一步提高婦保工作服務功能,從2003年開始,我縣通過選派婦產科技術人員進修,增設必要的設備,加強了縣、鄉兩級醫療機構婦產科建設,進一步提高了衛生院婦產科服務水平,使一般衛生院能承擔生理產科和一般婦科手術工作,中心衛生院以上醫療單位具備了病理產科和難度較大的婦科手術水平。目前,我縣中心衛生院以上醫療單位開展了愛嬰醫院建設,各項工作指標達到了初保要求的標准,2004年底將通過市級驗收。全縣兒童保健覆蓋率已經達到100%。新生兒破傷風發病率為零。明顯降低了新生兒窒息和新生兒顱內出血事件的發生。新生兒和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較前5年降低20%,嬰幼兒的科學喂養及保健知識普及率達到65%以上,減少了兒童營養不良性疾病的發生。

5、加大了衛生行業執法力度。為適應衛生全行業管理新形勢的需要,我縣建立了衛生監督與疾病防控新體制,撤消了原永吉縣公共衛生監督所和永吉縣衛生防疫站,重新組建了永吉縣衛生局衛生監督所和永吉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衛生監督方面,全年堅持開展了社會衛生打假活動,並做到與日常衛生監督工作相結合。對食品衛生、學校衛生行業定期進行專項整頓,規范了食品衛生「三證」發放與管理工作,完善了「三證」的發放程序和管理辦法,制定了責任追究制度,對違法業戶依法嚴肅處理,規范了市場經濟秩序,保護了廣大群眾的健康。在醫療行業執法方面,衛生局醫政科常年對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美容院、葯店、早市場進行執法大檢查,兩年來打擊非法行醫36例,取締非法醫療機構28家,清理非法醫療美容2家,葯店座堂醫6家,罰沒葯械10台件,處罰人民幣3.8萬元,規范了醫療市場,保證了人民群眾健康和生命安全。

6、強化了政府對農村衛生事業的建設和管理職能。堅持經常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整治環境衛生,不斷改善居民生存環境。通過設立常設機構,代表縣政府負責環境衛生的管理和監督。每年我縣都把環境衛生工作作為全縣精神文明建設目標責任之一一並考核。從去年開始,加大了管理力度,縣政府制定了愛國衛生目標責任考評方案,並與鄉鎮政府和相關部門簽訂了目標責任書,落實了獎罰措施。通過開展文明村屯活動,現有1個鄉鎮達到了市級衛生鄉鎮標准。通過農村改水改廁建設,到今年上半年,已有6個鄉鎮進行了部分村屯改水,自來水受益人口16.27萬人,累計改水受益人口26.55萬人,8個鄉鎮進行了改廁,3.5萬戶居民修建了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34%。

二、我縣農村醫療衛生亟待解決的問題

雖然我縣醫療衛生事業隨著全縣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取得了一些成績,按照初級保健的要求,基本能夠滿足農民群眾的需要,但是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集中反映以下幾個方面:

1、醫療設備、設施陳舊老化。在這次調查中我們看到,農村有些鄉鎮衛
生院和社區醫療衛生服務站房屋破舊、設施簡陋、醫療器械破損得不到補充和改善,難以達到正常醫療保健的目標。春登鄉衛生院和北大湖鎮三家子村社區衛生服務站的房屋簡陋、年久失修,還仍在使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舊平房,亟待需要重建。調查中我們還看到部分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站醫療衛生基礎設施薄弱,相當一部分農村社區衛生服務站只有「老三樣」,一個聽診器,一個血壓器,一個體溫計。醫療衛生改革步伐緩慢,衛生事業發展滯後,與人民群眾對醫療衛生的需求不相適應。

2、醫療衛生人才匱乏。由於農村物質條件落後,因此,我縣的醫療專業技術人員大多集中在城鎮,導致農村醫務人員所佔的比例比較低,看病難的問題比較突出。西陽鎮搜登溝村社區衛生服務站僅有一名鄉醫,卻服務著全村近千人的預防保健。在北大湖鎮衛生院和縣疾控中心調查中了解到,人才的缺失導致醫護人員青黃不接,「出不去,進不來」的現象正嚴重的制約著事業的發展。對現有在編醫護人員培訓提高措施不到位,醫療衛生人才匱乏的局面沒有得到改善。

3、村級衛生醫療機構和鄉醫負擔重。在北大湖鎮三家子村和西陽鎮紅石村社區衛生服務站了解到,目前,我縣村級醫療機構負擔較重。三家子村衛生服務站一年累計要向上級上交7000多元費用,這里有物價部門每年的年檢,每個月向鎮衛生院繳納的事業發展基金,每年向葯監、衛生等部門以及質量技術監督局交納的各種規費,還不算相關部門每年不定期舉辦的各類培訓班,頒發的各類資格證所收取的費用。村級衛生機構沒有村集體經濟的投入,房屋、葯品、設施都是鄉醫個人投資,還要支付工作人員工資,而各級政府對鄉醫從事的公共衛生和預防保健工作沒有任何補助,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鄉醫開展預防保健工作的積極性。

4、非法行醫現象時有發生。從調查中了解到,目前,非法行醫在農村一些地方屢禁不止,嚴重威脅著農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這些人打著某醫療機構或醫療院校的牌子,以義診為幌子,目的是推銷葯品,騙取錢財。非法行醫機構還與當地村委會建立了較密切的聯系,據春登鄉一位鄉醫講,今年4月份,縣結核病防治所到該鄉一個村義務為農民檢查身體,而這個村村委會卻只召集五、六十人來。相反,某一非法行醫機構來村裡「義診」,直接駐扎到某村幹部家中,而這位村幹部卻不遺餘力的為其提供方便。

5、農民因病致貧返貧情況嚴重。經調查,在農村,有一部分農民是「抗病」,有病不治;有一部分農民是沒錢看病,望病興嘆;還有一部分是借債看病,但由於耽誤了最佳治療時機,病未看好,人財兩空。在春登鄉召開的鄉醫座談會上了解到,農民到村社區衛生服務站看病相當部分是賒帳,到年底後算總帳,而每年鄉醫到年底一算賬,總有萬八千的賬兌現不了。一位農民對調查組這樣說,被大水淹了、或者房子被燒了,苦上幾年或許還能翻身,但真要得了大病,最後的結果往往是傾家盪產。

三、 發展我縣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的建議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在我國要建立衛生服務和醫療保健體系,著力改善農村醫療衛生狀況,提高城鄉居民的醫療保健水平。結合調查,就抓好我縣農村醫療衛生工作,現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切實把農村醫療衛生事業擺上更加重要的位置。農村醫療衛生事關廣大農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沒有農民的健康,就沒有農村的小康。面對新的形勢,要把加快發展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納入全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點,擺上各級政府及部門重要的工作議程,根據新情況制定長、中、短期發展規劃,完善政策措施。各鄉鎮要落實相關部門和兼職幹部負責此項工作,要切實把健康教育、愛國衛生等工作納入政府工作日程,要堅持常抓不懈,改變鄉鎮政府對「大衛生」工作「活沒人干,事沒人管」的局面。在全縣中小學生中繼續開展好健康教育課,在農民群眾中做好保健知識的宣傳,進一步促進全民自我保健意識的提高。

2、要推進鄉(鎮)衛生院運行機制的改革。努力探索鄉(鎮)衛生院的多種運營方式,不搞一刀切,不強求一種經營模式。要認真總結大崗子鄉衛生院改革經驗,進一步深化運行機制和人事制度改革,積極推行人員聘用制度,注重引進人才、引進資金,以此來改善醫療條件和提高醫療水平,更好地滿足農民群眾的醫療需求,力爭在三年內取得明顯成效。

3、建立人才流入機制,抓好從業人員培訓。要加快衛生系統內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激活用人機制,制定寬松的人才政策,積極創造有利於人才流入的環境,廣攬技術人才。要繼續加強對農村衛生人員的培訓,每年對鄉村醫生輪訓一次,加快鄉村醫生知識更新步伐。進一步完善醫療集團運行機制,醫療技術下沉一級,實施技術合作和指導,幫助當地提高醫療水平,進一步提高我縣農村衛生隊伍的整體素質。

4、加強醫療衛生事業的軟環境建設。監察、物價等部門要加強對相關部門針對村級社區衛生服務站所設立的收費項目的檢查力度,堅決取消不合理收費,對合理收費項目的不合理部分也要堅決取消,並重新確定標准,為村級醫療衛生機構減負。同時,要進一步加大對非法行醫現象的懲治力度,徹底凈化農村醫療衛生市場,使非法行醫現象在農村沒有生存的土壤。

5、積極創造條件,盡快建立農民醫療保險制度。在農村全面實行新型合作醫療制度是大勢所趨,要抓住我省2008年全面實行新型合作醫療制度這一契機,抓緊為我縣推行此項制度做好各項准備。在暫時沒有實行該項制度的情況下,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要把開展扶貧工作與解決農村困難群眾醫療需求結合起來,把因病致貧的群眾當做扶貧重點,要採取多種措施,有效地解決貧困群眾就醫難的問題。

『陸』 學校結核病防控工作規范(試行)的學校結核病防控工作規范(試行)

依據《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按照屬地管理、聯防聯控的工作原則,在地方政府的領導下,衛生、教育等部門密切配合,共同監督和指導轄區內醫療衛生機構和學校做好結核病防控工作,形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的學校結核病防控工作格局。
(一)衛生行政部門。
將學校結核病防治工作納入當地疾病預防控制工作計劃,實行目標考核;會同教育行政部門,制訂符合本地區實際情況的學校結核病防控對策、措施;組織醫療衛生機構為轄區內學校結核病防控工作提供技術指導;制訂本地區學校結核病疫情處置方案,組織開展學校結核病公共衛生事件的現場調查和處置工作;向教育行政部門通報轄區內學校結核病疫情信息;配合教育行政部門,對轄區內學校防控措施的落實情況進行督導檢查。
(二)教育行政部門。
配合衛生等部門,制訂符合本地區實際的學校結核病防控對策、措施;督促落實學校結核病疫情報告制度;檢查督促轄區內學校落實各項結核病防控的措施;配合衛生部門監測轄區內學校結核病發病情況,適時發布健康提示;協助衛生部門做好學校結核病暴發疫情的處置等工作。
(三)醫療衛生機構。
建立與轄區內學校結核病防控聯動機制,指導學校落實各項具體防控措施。
1.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結核病防治機構)負責為學校提供結核病防控工作培訓等業務技術指導;監測分析學校結核病疫情,及時向學校通報轄區內結核病疫情信息;負責學校結核病疫情的現場調查處置;負責患者的診斷、治療管理;協助教育部門開展學校結核病防控的健康教育。
2.醫療機構負責結核病患者的診斷、報告和轉診;及時向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結核病防治機構)通報結核病患者信息;在學生結核病患者就診和治療過程中,開展對患者的健康教育;負責學生結核病患者住院期間的規范化治療。
(四)學校。
各項結核病根據教育行政部門的部署,在衛生部門指導下,將結核病防控納入學校工作計劃;建立一把手負總責、分管校長具體抓的防控工作責任制,並將責任分解到部門、落實到人;明確結核病疫情報告人;配合衛生部門對校醫等有關人員進行結核病防控知識培訓;開展結核病防控健康教育;配合衛生部門做好結核病暴發疫情處置等工作。 (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措施。
1.對學校進行業務技術培訓,協助開展健康教育。與教育行政部門共同開展對學校校醫、衛生保健教師的業務培訓,協助學校開展結核病防治知識的健康教育和衛生宣傳工作,定期對轄區學校結核病防控工作進行督導檢查和技術指導。
2.為學校師生健康體檢提供技術支持和指導。幼兒園、小學、初中新生入學體檢需查看卡介苗(BCG)卡痕,並詢問是否有結核病密切接觸史和肺結核可疑症狀,對有結核病密切接觸史者開展結核菌素(PPD)皮膚試驗;高中和大學新生入學體檢和教師常規體檢需詢問是否有結核病密切接觸史和肺結核可疑症狀。對體檢發現的PPD試驗強陽性者(硬結平均直徑≥15mm或有水皰)、可疑症狀者或胸部X線檢查異常者進行3次痰塗片檢查,對痰塗片檢查陽性者進行痰培養和抗結核葯物敏感性試驗。
3.加強學校結核病疫情的主動監測。縣(區)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結核病防治機構)要利用傳染病網路直報系統和結核病專報系統開展學校結核病疫情的主動監測,分析學校結核病發生、流行趨勢,並將分析結果及時向同級衛生和教育行政部門反饋。對學校報告的疑似肺結核病例,應當立即組織人員進行核實。
(二)學校措施。
1.開展結核病健康教育。通過健康教育課、主題班會、宣傳展板、黑板報、宣傳窗,或開展講座、播放影像製品等形式,對在校學生和教職員工廣泛宣傳結核病防治的核心知識,提高結核病的認知水平,增強自我防護意識,減少對結核病患者的歧視。
核心知識包括:(1)肺結核是一種慢性呼吸道傳染病;(2)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痰中帶血絲,應當懷疑得了結核病;(3)得了結核病,應當到縣(區)級結防機構接受檢查和治療;(4)在縣(區)級結防機構檢查和治療肺結核,可享受國家免費政策;(5)只要堅持正規治療,絕大多數肺結核患者是可以治癒的;(6)咳嗽、打噴嚏掩口鼻;(7)不隨地吐痰;(8)出現肺結核可疑症狀或被診斷為肺結核後,應當主動向學校報告,不隱瞞病情、不帶病上課;(9)養成開窗通風習慣;(10)保證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加強體育鍛煉,提高抵禦疾病的能力。
2.創建良好的學校衛生環境。做好校園環境的清掃保潔,消除衛生死角。特別要做好教室、宿舍、圖書館(閱覽室)、食堂等人群聚集場所的保潔和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3.落實學校健康體檢、晨檢及因病缺課登記和追蹤制度。
(1)按有關規定將結核病的檢查項目作為學校新生入學體檢和教職員工每年常規體檢的必查項目,並納入學生和教職員工的健康體檢檔案。對於通過學校健康體檢發現的疑似結核病病例,學校應當及時告知學生或家長到當地醫療機構檢查確診。
(2)落實由班主任或班級衛生員負責的晨檢工作,重點了解每名學生是否具有咳嗽、咳痰、發熱、盜汗等肺結核可疑症狀。發現肺結核可疑症狀者後,應當及時報告學校醫務室(衛生室),告知學生或家長及時到當地醫療機構檢查確診。
(3)落實因病缺課登記和追蹤制度。班主任(輔導員)應當及時了解學生的缺課原因。如懷疑為肺結核,應當及時報告學校醫務室(衛生室),並由學校醫務室(衛生室)追蹤了解學生的診斷和治療情況。
(4)加強疫情報告。對學校通過健康體檢、晨檢等途徑發現的結核病疑似病例,疫情報告人應當及時向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
(5)建立健全校內有關部門之間、學校與家長之間、學校與當地醫療衛生機構及教育行政部門之間的聯系機制,明確具體聯系人和聯系方式。 學校結核病散發病例是指在學校內發現結核病確診病例,但未達到結核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級別。應當在強化各項常規預防措施的同時,採取以病例管理為主的防控措施,嚴防結核病在校園內傳播。
(一)醫療衛生機構。
1.做好疑似結核病病例的確診。對學校師生中因症就診或轉診的肺結核可疑症狀者要詳細詢問病史、既往診療史等,按照《中國結核病防治規劃實施工作指南》的診斷程序進行拍攝胸片和痰塗片檢查,必要時進行痰培養。根據患者的病史、臨床表現、胸片和痰菌檢查結果,按照肺結核診斷標准(WS288-2008)作出明確診斷。
2.篩查密切接觸者。發現結核病病例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當及時開展病例所在學校師生密切接觸者的篩查工作。結核病病例的密切接觸者是指與結核病病例直接接觸的人員,主要包括同班師生、同宿舍同學。如果在同班、同宿舍師生篩查中新發現了1例及以上結核病病例,需將密切接觸者篩查范圍擴大至與病例同一教學樓和宿舍樓樓層的師生;同時,要對與病例密切接觸的家庭成員進行篩查。對篩查發現的單純PPD強陽性,胸部X光片正常的密切接觸者,在其知情、自願的基礎上可對其進行預防性服葯。
3.根據確診病例的病情,開具休學診斷證明。符合下述病情條件之一者,可開具休學診斷證明:
(1)菌陽肺結核患者(包括塗片陽性和/或培養陽性患者);
(2)X線胸片顯示肺部病灶范圍廣泛和/或伴有空洞的菌陰肺結核患者;
(3)具有明顯的肺結核症狀。
4.負責確診病例的治療管理。對確診結核病病例,負責登記其信息並提供免費抗結核病葯物治療。休學的病例應當納入居住地的結核病防治機構進行治療管理;在校治療的病例,實行屬地結核病防治機構與學校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全程督導治療管理。
5.適時開具復學證明。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可開具復學證明:
(1)菌陽肺結核患者至少經過2個月的規則治療,症狀減輕或消失,胸部X線病灶明顯吸收,連續3次痰塗片檢查均陰性(每次痰塗片檢查的間隔時間至少滿1個月)。
(2)菌陰肺結核患者經過2個月的規則治療,症狀減輕或消失,胸部X線病灶明顯吸收,空洞縮小或閉合,連續3次痰塗片檢查均陰性(每次痰塗片檢查的間隔時間至少滿1個月)。
(二)學校措施。
1.做好確診病例的登記和管理工作。加強晨檢及因病缺課登記和追蹤工作,密切關注與確診病例同班級、同宿舍學生的健康狀況。
2.休學和復學管理。
(1)休學管理。根據縣級及以上結核病防治機構或定點醫療機構的休學診斷證明,學校對患結核病的學生採取休學管理。休學學生可住院或居家隔離治療,並接受所在地的結核病防治機構的管理。
(2)復學管理。患病學生經治療康復並取得治療地縣級及以上結核病防治機構或定點醫療機構出具的痊癒證明後,方可復學。
3.協助醫療衛生機構做好不需休學的結核病病例的管理。對經醫療衛生機構診斷不具傳染性、不需休學的學生結核病病例,校醫或班主任應當協助當地結核病防治機構督促患者按時服葯,並定期到結核病防治機構或定點醫療機構進行隨訪復查。
4.積極協助醫療衛生機構對結核病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進行篩查。密切接觸者篩查無異常的學生和教職員工可正常上課、上班,學校應當要求其對自身健康狀況進行密切自我觀察。一旦出現咳嗽、咳痰等肺結核可疑症狀,應當及時到當地醫療衛生機構就診。 一所學校在同一學期內發生10例及以上有流行病學關聯的結核病病例,或出現結核病死亡病例時,分管該校的縣級衛生行政部門應當考慮是否構成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並按《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等規定,核定事件,並確定事件級別。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也可根據防控工作實際,按照規定工作程序直接確定學校結核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學校結核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當嚴格按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及相關預案進行處置。學校和醫療衛生機構在落實上述各項防控措施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疫情監測、密切接觸者篩查、病例治療管理、環境消毒、健康教育等防控措施,最大限度地減輕疫情危害和影響。
(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強化措施。
l.在學校的支持配合下,及時開展現場流行病學調查和密切接觸者篩查工作。
2.指導發生疫情的學校強化晨檢、因病缺課登記及追蹤工作,及時發現和報告疑似病例。
3.配合學校做好結核病防治知識的健康教育,穩定師生及家長情緒。
(二)學校強化措施。
1.在衛生部門的指導下,強化開展全校師生及學生家長防治結核病知識的健康教育工作,及時消除其恐慌心理。
2.加強中小學校及托幼機構每日晨檢、因病缺課登記和追蹤工作。高等院校要建立健全宿舍、班、院(系)、學生處和校醫院等學生健康狀況信息收集報送渠道。
3.配合衛生部門做好現場調查、密切接觸者篩查以及確診病例的治療管理等工作。
4.加強學校環境衛生、公共場所通風等措施,並在衛生部門的指導下做好相關場所的消毒工作。
5.落實醫療衛生部門要求的其他防控措施。

閱讀全文

與結核病防治知識培訓計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東方電子商務園招聘 瀏覽:840
電影院節日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893
慈善晚會策劃方案簡要 瀏覽:351
商品促銷活動主題是什麼 瀏覽:854
國際美食節策劃方案ppt 瀏覽:659
微信營銷活動砍價系統 瀏覽:597
移動電子商務實訓 瀏覽:519
物業管理培訓方案 瀏覽:144
銀聯商務市場營銷類客戶經理 瀏覽:354
網路營銷倫理道德問題 瀏覽:39
項目部安全文明策劃方案 瀏覽:643
廣德電子商務 瀏覽:801
工程培訓方案模板下載 瀏覽:844
廣電網路營銷方案 瀏覽:828
項目施工策劃方案 瀏覽:137
信陽電子商務網站建設 瀏覽:173
杭州微商電子商務 瀏覽:280
整形醫院微信活動策劃方案 瀏覽:644
工程管理策劃方案ppt 瀏覽:489
學樂雲培訓方案 瀏覽:984